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延边黄牛心脏的形态学观察(共含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米周”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延边黄牛心脏的形态学观察
采用常规解剖学方法,测量20头延边黄牛的.心室壁厚度、各瓣膜口的周径、心脏外部各径;对延边黄牛心脏的外部形态、位置关系、内部构造、血管分布、肉柱等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延边黄牛心脏的重量为(1.17±0.27) kg,位于胸腔的纵隔内,呈倒置的圆锥状,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4个腔,外部有心包包被.心脏周径(36.31±3.13) cm,长径(12.71±0.57) cm;心脏的外形可分为心耳,心室,心尖和心底,表面有4条沟(冠状沟,锥旁室间沟,窦下室间沟和中间沟);左心室心内膜光滑、平整,肉柱较右心室内的少;左心室内有2个乳头肌,即前乳头肌和后乳头肌,均发达,为附着型,标本中见右心室内有3个乳头肌,分别为隔后乳头肌、隔前乳头肌和侧壁乳头肌.
作 者:俞曙林 孙福亮 YU Shu-lin SUN Fu-liang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龙井,133400 刊 名: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YANBIAN UNIVERSITY 年,卷(期): 31(3) 分类号:Q954.5 S858.23 关键词:延边黄牛 心脏 形态学观察观察心脏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谭晓东
学号:2501024
专 业:生物科学
年级、班级:10科四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项目:心脏生理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时间:5月7日 实验指导老师:实验评分:
1 实验目的
1.1分析蛙心起搏点,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
2 实验原理
两栖类动物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心脏的起搏点是静脉窦。静脉窦的节律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活动节律服从静脉窦的节律,其活动顺序为:静脉窦、心房、心室。这种有节律的活动可以通过传感器或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下来,称为心搏曲线。
3 实验工具
常用手术器械、蛙板、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秒表、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纱布、棉线、任氏液
4 实验步骤
4.1 暴露动物心脏
取蟾蜍(或蛙)一只,双毁髓(毁髓要彻底)后背位置于蛙板上(或蜡盘内)。一手持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皮肤,另一手持金冠剪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开口处伸人皮下,向左、右两侧下顿角方向剪开皮肤。将皮肤掀向头端,再用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腹肌,在腹肌上剪一口,将金冠剪紧贴体壁向前伸人(勿伤及心脏和血管),并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体壁,剪断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使创口呈一倒三角形。一手持眼科镊,提起心包膜,另一手用眼科剪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
4.2 观察心脏的结构
从心脏的腹面可看到一个心室,其上方有两个左右主动脉心房,房室之间有房室沟。心室右上方有一动脉圆锥,是动脉根部的膨大,动脉干向上分成左右两分支。用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轻轻提起蛙心夹,将心脏倒吊,可以看到心脏背面有节律搏动的静脉窦。在心房与静脉窦之间有一条白色半月形界线,称为窦房沟。前、后腔静脉与左右肝静脉的血液流人静脉窦。
4.3 观察心搏过程
仔细观察静脉窦、心房及心室收缩的顺序和频率。在主动脉干下方穿一条线,将心脏翻向头端,看准窦房沟,沿窦房沟作一结扎,称为斯氏第一结扎。观察心耻各部分搏动节律的变化,用秒表计数每分钟的搏动次数。待心房和心室恢复搏动后,计数其搏动频率。然后在房室交界处穿线,准确地结扎房室沟,此称为斯氏第二结扎。待心室恢复搏动后,计数每分钟心脏各部分搏动次数。
4.4 仪器的准备
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接通张力传感器输入通道。
4.5 记录心搏曲线
按步骤1暴露另一只蟾蜍的心脏,用系线的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蛙心夹的系线与张力传感器的应变粱孔连接,调节系线的拉力,使心脏的收缩活动在显示屏上出现。调整扫描速度,使心搏曲线的幅度与宽度适中。记录心搏曲线。仔细观察曲线各波与心脏各部位活动的关系。
5 实验结果
5.1 蛙心起搏点分析
表1.斯氏结扎记录表
对照组(正常时)静脉窦、心房、心室的频率均为70次·min-1,实行斯丹尼氏第一结扎后,静脉窦收缩的频率为64次·min-1,而心房和心室的收缩频率相同均为44次·min-1;实行斯丹尼氏第二结扎后,静脉窦收缩的频率为56次·min-1,心房的收缩频率为42次·min-1,心室的收缩频率为22次·min-1。静脉窦、心房收缩的频率有所下降。
实验项目 对照 第一结扎 第二结扎 频率/次·min 静脉窦 70 64 56 -1心房 70 44 42 心室 70 44 22
量程:10Mv,低通:1.0Hz,高通:10Hz
蛙心搏曲线显示,蛙心搏曲线分为心房收缩和心室收缩,高低峰相间,高而宽的波为心室波,矮而小的波为心房波。
通道1 (V)
通道2 (mV)
刺激1 刺激2 刺激3
刺激:1V 脉冲持续时间:1.0ms 频率:1.0Hz
刺激1不引起刺激;刺激2和刺激3第一个波峰还没有结束就出现了第二个波峰,呈现了期外收缩;刺激后,后一个波得出现时间延长,呈现出代偿间隙的现象。
6 分析与讨论
6.1 蛙心起搏点分析
心脏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征称为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心脏的自律性来源于心脏的特定部位,即起搏点。两栖动物的起搏点位于静脉窦。正常情况下,自动节律性高低依次为静脉窦、心房、心室,心房和心室不表现出各自的节律,所以静脉窦为正常起搏点,其它部分为潜在起搏点。
因为静脉窦的`自动节律性高于其它潜在起搏点,在正常情况下,静脉窦通过抢先占领和超速抑制控制潜在起搏
点,心房、心室等潜在起搏点自身的节律性不能表现出来,所以蛙的静脉窦,心房和心室的跳动速率是一样的。
斯氏第一结扎结扎了窦房沟,切断了静脉窦和房室结之间的兴奋传导,解除了超速抑制,心房和心室恢复过来,显示出其自身的自动节律性,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通路未被切断,且心房节律高于心室,所以心房与心室的频率一样。心房和心室的跳动频率比静脉窦慢,因为静脉窦是正常起搏点,仍能进行正常搏动,在自律性很高的静脉窦的兴奋驱动下,潜在起搏点“被动”兴奋的频率远远超过他们自身的“自动”兴奋频率,所以结扎窦房沟后,心房和心室跳动的频率降低。
斯氏第二结扎后静脉窦的搏动频率最快,心房次之,心室最慢。因为当结扎房室交界后,切断了心房与心室之间的通路,心室潜在起搏点解除抑制恢复过来,显示出自身的自动节律性,从而使心房与心室表现出各自固有的自动节律性,所以结扎窦房沟后,心房和心室还能够跳动。 但由于心室的自律性比心房差,所以心室的跳动频率会稍微比心房慢。
综合以上得出正常起搏点的自律性最高,能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
6.2 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
在心室收缩期给以任何刺激,心室都不发生反应。而在心室舒张的早、中、晚期,此时进入相对不应期,给予刺激则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反应,称为期外收缩。 当静脉窦传来下一次兴奋恰好落在期外收缩的收缩期时,心室不再发生反应,须待静脉窦传来下一次兴奋才能发生收缩反应。因此,在期外收缩之后, 就会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记录到的正常心搏曲线通常是心室波和心房波,一般记录不到静脉窦的搏动曲线。如图1所示,在没有电刺激下,蛙心搏曲线分为心房收缩和心室收缩,高低峰相间,心房收缩为低峰,心室收缩为高峰,没有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现象。
心肌具有较长的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几乎占整个收缩期。由图2可知,当刺激1落在有效不应期内不引起反应;当刺激2和3落在相对不应期内引起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因为整个收缩期都处于有效不应期内,在心室收缩期给以刺激,心室都不发生反应。在心室舒张中后期给以单个阈上刺激,则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反应。后面出现代偿间歇,原因是期外收缩也有兴奋性变化,也有不应期,紧接着期前兴奋之后的一次窦房结产生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恰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必须等到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才能发生。所以在期外收缩之后有较大的心室舒张期,即代偿间歇。有期外收缩不一定会出现代偿性间歇,如果心律较慢,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也可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后才传到心室,在这种情况下,代偿间歇就不会出现。
大鼠胚胎毛囊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研究了大鼠胚胎发育过程中,毛囊的发生时间及其形态学结构变化.采用胎龄为11,12,14,15,17 d的`Wistar大鼠胚胎,石蜡切片,HE和PAS染色,光镜观察毛囊胚芽的形态学发生.结果显示:第11天的胚胎周皮仍呈单层,未见毛囊形态发生;第12天胚胎可见数量较少的毛囊胚芽形成;随着胎龄的延长,毛囊的数量明显增加,且形态上逐渐增大.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胚胎毛囊的形态发生时间为胚胎第12天,是由表皮基底层细胞向真皮突出形成,其周围有间充质细胞聚集.
作 者:郝利铭 李扬雪 姜文华 王晓明 石德成 HAO Li-ming LI Yang-xue JIANG Wen-hua WANG Xiao-ming SHI De-chen 作者单位:郝利铭,HAO Li-ming(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李扬雪,姜文华,LI Yang-xue,JIANG Wen-hua(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
王晓明,WANG Xiao-ming(广东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广东,湛江,524023)
石德成,SHI De-chen(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刊 名: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8(4) 分类号:Q954.48 关键词:毛囊 胚胎 形态学 组织发生唐鱼脑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应用光镜技术观察了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脑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唐鱼脑基本结构与多数硬骨鱼类相一致,包括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及延脑五部分,端脑由嗅囊、嗅叶和大脑构成.脑的组织形态学特点为:嗅叶及嗅囊分化较明显,大脑呈长椭圆状,仍保留鲤科(Cyprinidae)鱼类脑的原始特征;间脑背面具一松果体,腹面中央有一心形漏斗,前端连接呈鸡心形的.脑垂体;中脑视叶膨大,与视觉发达相关;小脑发达,与其活跃的生活习性相适应;延脑前部稍稍隆起.此外,对唐鱼脑保持硬骨鱼类较原始的结构特点及其生态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作 者:方展强 陈丽玉 陈国柱 FANG Zhan-Qiang CHEN Li-Yu CHEN Guo-Zhu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631 刊 名:动物学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年,卷(期):2006 41(2) 分类号:Q954 关键词:唐鱼 脑 组织学 形态学大鸨心脏冠状动脉的铸型观察
用血管铸型方法对大鸨心脏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大鸨心脏左、右冠状动脉均开口于同侧主动脉窦内.左冠状动脉先分出前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1/3部,主干分为旋支和前降支.旋支先分出左心房支,分布于左心房,主干分支分布于左心室的`左缘壁和隔壁及右心室隔壁的部分区域;前降支有两支,前支由左冠状动脉主干根部分出,依次分出后室间隔支和动脉圆锥支,主干延续至心尖,其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壁面和右心室隔面.后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后2/3部,动脉圆锥支分布动脉圆锥及肺动脉干;前降支后支分出左缘支后,主干沿锥旁室间沟下行,沿途发出4,5支平行型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左缘支沿心左缘走行,分布于左心室侧壁.右冠状动脉分为浅支和深支.浅支分出窦房结支和右心房支,主干延续为右室后支,窦房结支分布于窦房结和升主动脉,右心房支分布于右心房,右室后支分出右缘支沿心右缘走行,分布于右心室侧壁,右室后支主干分布于右心室的隔壁;深支分出主动脉支分布于升主动脉,主干延续为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及心右缘壁.出后室间隔支,主干延续为右室前支,右室前支向前向下延伸,分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和右心室下缘壁.
作 者:肖传斌 梁宏德 徐亚平李奎 王平利 高春生 刘忠虎 XIAO Chuan-bin LIANG Hong-de XU Ya-ping LI Kui WANG Ping-li GAO Chun-sheng LIU Zhong-hu 作者单位:肖传斌,梁宏德,徐亚平,李奎,王平利,高春生,XIAO Chuan-bin,LIANG Hong-de,XU Ya-ping,LI Kui,WANG Ping-li,GAO Chun-sheng(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刘忠虎,LIU Zhong-hu(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42(3) 分类号:Q954.5 Q959.7 关键词:大鸨 心脏 冠状动脉 铸型爪鲵肝脏的形态学与组织学观察
本文报道了爪鲵肝脏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点.爪鲵肝脏分为左、中、右三叶,右叶大于左叶.左叶位于腹腔中部,与胃相贴;右叶有腹膜与右腹壁相连.肝脏的肝小叶体积小,数量少.一般位于肝脏被膜边缘.中央静脉形状不规则,在其边缘可见血细胞.肝细胞索围绕中央静脉呈不大明显的放射状排列,肝细胞有单核和多核,形状不规则.肝门静脉与中央静脉平行排列,呈狡长的条纹状.肝脏内淋巴结构较丰富.
作 者:王宇 桓旭爽 项前 王丽文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36) 分类号:Q95 关键词:爪鲵 肝脏 组织学4种食肉动物直针毛的显微形态学观察
应用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对食肉动物大灵猫(Viverra zibetha)、小灵猫(Viuerricula indica)、果子狸(Paguma larvata)和豹猫(Felis bengalensis)的背部、腹部、颈部和臀部直针毛的鳞片类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毛鳞片形态在科间、属间和种间存在差异,同一种类身体不同部位毛的鳞片形态也有差异,同一根毛的不同部位也存在差异.用毛的'显微形态学特征对4种动物进行识别具有可行性,但有一定的难度.
作 者:侯森林 郭海涛 薛晓明 HOU Sen-lin GUO Hai-tao XUE Xiao-ming 作者单位: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侦查系,江苏,南京,210046 刊 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6 30(6) 分类号:Q959 关键词:直针毛 鳞片类型 形态学 显微食肉动物★ 大黄牛诗歌
★ 遭遇黄牛作文
★ 延边创业政策介绍
★ 心脏教学方案
★ 黄牛滩原文加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