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信竹的心情日记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其其格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遍地信竹的心情日记(共含6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其其格”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遍地信竹的心情日记

篇1:遍地黄金的心情日记

遍地黄金的心情日记

如果几丛姹紫嫣红的迎春花朵可以蔓延成一道旖旎的风景,那么我视野中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无疑是这明媚的春光里最能吸引眼球的贵重黄金了。不信请看,那热烈的亮黄,那浓郁的金灿,由缜密的花瓣到精致的蕊心,由村庄的边缘到大地的深处,一浪紧接一浪,一波紧接一波,铺天盖地地迎面扑来,既让你躲闪不及,又让你满怀欣喜。

我俨然重新回到了懵懂的童年,用双手抚着那高贵的身躯,用鼻子嗅着那沁脾的清香,用衣服兜着那采蜜的蝴蝶——拥有这遍地黄金,我有说不出的.惬意和舒坦。甚至有许多次,我干脆就和衣躺在地垄田埂上,听蜜蜂与油菜的窃窃私语,听蝴蝶与油菜的喁喁情话。然而季节的步履匆匆,花开的时间有限,长期拥有的愿望不可能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只好端起那使用了多年的相机,将这一幅幅富丽堂皇的胜景摄入镜头,权当幸福的纪念或者温馨的回忆。

春天的大气不禁使我有些飘飘然了,于是经常带着纸笔,跑到那漫无涯际的花海里,涂鸦几首朦胧的诗歌,或者站在丘岗之上,高声朗诵海子那首脍炙人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些时候,我还将一些具有黄金特质的作物拿来进行比较,例如水稻,例如麦子,例如向日葵。这些都是田野中醒目的美,是父老乡亲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是我诗歌和散文中的主要意象。对于缤纷多彩的生活,我认为不能只是一味地陶醉,更应该真诚地感恩。

此刻,我就跪拜在广袤的大地之上。氤氲的地气尚未散尽,阳光灿烂如太古之初,我的双脚仿佛生出了根来,一股温暖的醉人的力量,快速地从土壤深处传递上来,穿透了我的脉络筋骨,顺着奔突的血液四处延伸,最后弥漫到我的脸颊,我知道自己也摇曳成了一朵金黄的油菜花,并且在那里欣喜若狂地惊叫:大家看呀,大地一旦披上了绿装,就茂盛了起来,葱郁了起来,显得生机一片;绿装一旦戴上了金帛,就丰盈了起来,荣华了起来,呈现富贵一片!

一团团金黄在我的眼前一圈圈荡开,形成一个个金色的光环。这金色的光环遍布大地,照耀头顶,如久违的亲人,如定格的画框,让我的心头顿生一种喜悦,一种激情,一种怀念——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我要让春天一直踮着脚尖,久久瞩望这金黄遍地,尽情展示这遍地黄金!

篇2:那些年那些信心情日记

那些年那些信心情日记

前几天搬家,在书橱的最底层,找到一个精致的纸盒,里面整整齐齐地码着数百封信,先生看到后,翻了翻,笑我说,别人给你写这么多,你肯定也回了这么多,浪费了多少笔墨和时间噢。虽然搬了多次家,但信犹在,青春仍在。

于是就在这样一个秋日的午后,在这暖暖阳光里,听一首老歌,坐在地板上,一封封品读,重温青春。这些信大多是在到之间写的,这几年大家去不同的城市读大学,有了时间,也有了思念。王丽、刘伟、井淑芹、张宇,呵呵,竟然还有曾凡美,真得记不起曾凡美长什么样了?这么多年彼此之间都没有了联系。人生真是无常,原来以为的那么多最重要的人都远离了自己的生活,但明天还要继续,所幸我们都还有回忆。

还有就是郑州《百花园》的编辑金锐老师写给我的,从未谋面,只因我在该杂志发表两篇小说,而他正好是我的责任编辑,也是因为看过他写的几篇文学评论,便拜他为师,于是就有了这些飞鸿传书,在每封信的开头他都称呼我“田野小姑娘”,今天读来仍倍感亲切。

他说:“您可知文学之旅漫长且清苦,耐得了这份辛劳和寂寞吗?我知道,一般人都没有‘面壁九年’的韧性,您有吗?”,不记得当年是怎样回答他?但这么多年过去,自己竟然一点点背叛了初衷,远离了文学。

他告诉我“高中毕业,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命运走向的关键,它可以走入花团锦簇的富贵乡,也可以沉沦入引车卖浆者流(当然,他无意看不起劳动人民,而更怜悯生活中的悲苦),无它,唯希望您努力抓住这一年,走进大学的门槛才是正事,创作可以先放一放,考学重要。九七一登龙门的喜讯对您应更有诱惑力,努力吧。”想想那时真是不务正业,学习那么紧张,我偏偏有创作的欲望。而我的一位老师却不这么认为,他是我的一位语文老师,后来改行了,现在跟我是同事,每每单位一起开会、出发或吃饭,他总要讲给同事们说,我是他当年那一帮小学生里写得最好的一个,如果不是现行教育模式的问题,我肯定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哈哈,同事们则总笑话他说,主要是因为遇见的启蒙老师不怎么靠谱。

金锐老师说:“从田野总想到绿环翠绕的.世界,生意盎然的作物,昂首而歌的蚰子,都使我沉浸在诗意享受里,近来,我总是力避喧闹的人群,渴望绿色宁静的世界。于是,我读懂了陶渊明的淡泊之趣。”“郑州此时秋阳灿烂,跟人的心情一样,其实云雾满天,微雨中的祝福也不错,好天气,坏天气,对于心情好的人都无所谓。”他的每封信都犹如一首散文诗,今日感叹自己也有过这么诗化的青春。记不起后来为什么就没有了联系。

在这些信里,以我和学长的信居多。学长一直比我高两级,我初一,他初三;我高一,他高三;我读高二时,他便去上海读大学了。他人很聪明,学习成绩很好,读的大学也很好,但他对我很崇拜,很喜欢读我的文章。他去读大学后便开始给我写信,给我买了许多学习资料,在学业上给了我很多帮助,虽然最终的结果不尽如人意,离他的要求,我的期望都很远,但我仍感谢他那些年对我的鼓励。

其实有时不用急着埋头赶路,慢下来,停下来,往后看一看,就如这个暖暖的午后,听一听老歌,重温一下青春,满目眼泪。

篇3:读信心情日记

读信心情日记

初秋的清晨,微微有些凉。空气中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味———这桂林特有的芳香,惹人怜惜。黯然神伤的时候,收到了朋友的来信,心里突然就多了一份欣喜。

生活就是这样被这些小小的惊喜一点一点照亮,变得多彩,变得绚烂。信笺上久违的字迹、熟悉的话语,读起来心里也是暖暖的。心情也随着那几张薄薄的纸张跌宕起伏。在伤心处心如刀绞,有趣时放声大笑,感受着她的感受,体味着她的无奈,想象着许久不见的她的模样是否还一如从前。读着她的信就是在静静地听她倾诉,分享着她近段时间的快乐忧伤。所以,我爱上了这种传达心情的温暖方式。

也有朋友对我说过:“都什么年代了,还写信,土不土啊?”或许,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继续守着这种过时的通讯方式真的没有什么意义。已经很少有人愿意静下那颗浮躁的心在书桌前书写离愁情思了。因为很少有人会如我一般傻,愿意用一个星期或者更久的时间去等待几句简单的祝福。

这是一个追逐的世界。

但我觉得,有时候这个世界很闹,是需要偶尔养自己安静下来回忆的。每个时间段都应该整理一下心情,梳理一下那些喜怒哀愁,然后精神饱满地继续出发。信的作用就在于它可以帮你回味那些曾经的时光,拾起淡忘的美好。而我也相信,信笺是有温度的,因为它装载着情感;字迹是有记忆的',因为它承载了朋友们的个性,想必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字如其人”吧。

那些过往常常如光影般掠过,明明看到就在眼前,却无论如何也抓不住。信件就好似一面镜子,将曾经的岁月反射回来,清晰地将它们呈现在我眼前。所以我尤其喜欢翻看以前的信件,它们像在老房子里留下的檀香木衣柜,又像是愈久弥香的葡萄酒,无论何时打开,都会弥漫着淡淡香味,似有恍惚相识的感觉。那淡淡的、浅浅的味道那么恰如其分直袭心灵的最柔软处,久久不散。

现代化的工具太多、太杂,让人目不暇接。你可以在几秒钟的时间里收发好几封信件,快速得连等待的心情也直接省略了。而书信的速度与之简直无法相比,简直是缓慢得像蜗牛了。但我还那么固执地钟情于它和它的温度,我更乐意享受亲笔耕耘的快乐,享受付出和等待收获的喜悦。

篇4:我的箜竹情结心情日记

我的箜竹情结心情日记

我爱上抖箜竹,是在去年的五月。一天,我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让我去参加一个培训。我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培训现场后,只见那里人头攒动,说话声、叫喊声、惊呼声、鼓掌声响成一片。我挤进去瞧了一下究竟,原来有一位年轻人两手提着线杆,来回拉动着一个像陀罗一样的东西,它一会飞上头顶,一会儿在线上穿梭,这个陀罗上下翻飞的灵活劲和在现场示范的.那位老师,牢牢地吸引住了我的眼球。

从那以后,我就成了一名箜竹“运动员”,我们把箜竹队里的伙伴叫“箜友”,男箜友们把我们叫“箜姐”。做“箜姐”可不容易,为了练好箜竹的二十四式,我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早上,箜竹队在小区广场上跟老师学习抖箜竹,老师新教的动作,脑瓜灵活的箜友操练几下就能掌握要领,可我却总是慌里慌张、手忙脚乱,学会了的箜友们一个接一个走了,只有我还留在原地一边练习一边琢磨,一遍、两遍、三十遍、五十遍……不摸出点眉目,我就不回去吃饭。

抖箜竹中有个动作叫转体360度“大回环”,别人都练得让箜竹跟着身子转至三百六十度,我却总是两手空转两圈,两只脚还一个给一个使着绊,几次都摔趴在地下。看着别人转得越来越娴熟,我急火攻心,竟急得嘴上起了个大泡。晚上做梦也梦见自己在为练好一个动作劳心费神。一次,从梦中醒来的我突然茅塞顿开,一下子明白了练好“大回环”的关键所在。心里的那个高兴呀,真是无法言说。

金秋十月,我们箜竹队要进行晋级考试了。考前的十几天,我天天“奋战”在小区的广场上,每个动作都要练上百遍、千遍,因为练习抖箜竹,我手上的老茧前仆后继地长出来。勤能补拙,我终于将二十四式抖箜竹法练得烂熟于心,顺利晋级了。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三十六式抖箜竹的“魔鬼训练”。前几天,我听一位“箜哥”说,有一个在北京举办的抖箜竹比赛正在网上报名,我回家上网一查,那个比赛规定具有北京市户口的人才可以报名参加。失望归失望,但我想,不管怎么样,咱先把抖箜竹的“功夫”练得棒棒的,总会有机会让我大展身手。

篇5:七年级日记: 竹

狂风暴雨之中,傲立在旷野上。

当风暴突起,当骤雨袭来,当万物抵挡不住雨点和狂风的进攻而纷纷死去,唯有竹;它们不像树,叶落枝断;不像花,消失不见;不像庄稼,七零八落……它们不管雨多大,不管风多狂,只立着,那是铮铮铁骨。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枝繁叶茂是树丛的风格,竹,没有这种特权,不高不矮的一枝,冲天而长。而竹子也不因枝少儿丧失了生的信念,它知道,生命无法改变,但生活可以改变,虽不是一步登天,却在不断地生长,竹节是最好的见证,它们是竹子最好的印痕。在默默中,你会发现,竹子早已长高,在竹的世界里,蓝天使永远的目标。一枝竹的力量永远不会雄厚,它们的力量是团结迸发出来的,冥冥中已注定,它们生在一起,就无法分开。一枝竹子叶十片,千枝当会有万叶,虽枝繁叶茂不能用在一枝竹上,但千枝竹子绝对可以用这个此来形容。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子不开花,这是自然之道,爸爸跟我开玩笑说:“若竹子开花,大熊猫岂不完蛋?”竹子不开花,是它的人格,不经意不会想到,看破浮尘的竹子,是一种高雅,独处一面,蜂蝶围绕的牡丹固然华贵,但清奇的竹子却分外高雅,在雅的境界里,华贵又算什么呢?

是的,这就是竹,一个生生不息的命运,一份高贵典雅的生活,一副不畏风雨的傲骨!

篇6:游竹海日记

在星期日早上六点半,我和爸爸妈妈赶紧准备去宜兴竹海旅游。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我们就背着背包出发。

经过大约1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等爸爸买好票后,我们就进入景区开始游玩。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镜湖秀色”,那片湖清澈见底,而且宁静得好像一面镜子。接着,我们随着人流来到了“素桥凌波”,由于那座吊桥的中端部分浸在水里,大家只好脱掉鞋子摇摇晃晃地走过桥。到了对岸,我们穿好鞋继续前进。没走多久,来到了“华东第一索道”,那儿的队伍长得就像一条巨龙,等了好久才乘到了缆车。随着缆车的不断攀升,窗外的美景不时的映入眼帘:万亩翠竹随山势蜿蜒起伏,如同波涛翻滚,奔涌而来,以勃发的气势,倾泻于天地之间,如同一片碧海。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苏南第一峰”。这时,从高处看竹海,眼前却是另一番景象,那种浩瀚带给人的冲击,从视觉直达心底。风一起,绵柔的竹叶摇曳起来,真如浪涌般壮阔。现在我才知道,这儿为什么要叫“竹海”了,因为这儿是竹的海洋。下山时,我们选择了步行。沿途的竹子郁郁葱葱,挺拔有力,一根根似有直冲云霄的架势。如此秀丽宜人的美景让人沉浸其中,不知不觉,就已到达山脚下,也是本次旅游的最后一个景点“太湖第一源头”。好一个仙气缭绕、如梦如幻的世外桃源!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啊!

竹海很美,虽不如其他景物繁华,却充满了生机。我觉得,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放慢脚步,感受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

我的箜竹情结心情日记

那些年那些信心情日记

七年级日记: 竹

《狼烟遍地》观后感

遍地狼烟经典台词

微信心情语录

微信心情经典语录

微信心情说说

微信心情签名

花开花落遍地芬芳作文

遍地信竹的心情日记(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遍地信竹的心情日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