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偷桃子的名人故事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枕边的胶囊飞船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郭沫若偷桃子的名人故事(共含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枕边的胶囊飞船”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郭沫若偷桃子的名人故事

篇1:名人郭沫若偷桃子的故事

名人郭沫若偷桃子的故事

郭沫若 (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四川省乐山客家人,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是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同时,还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郭沫若自幼聪颖,才智过人,4岁半上私塾,7岁能背《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等,他写诗、对联非常有功力,很小的时候,便显露出横溢的才华。

有一年,私塾周围的桃子熟了。郭沫若和小朋友们一起爬进附近的`寺庙里,专拣熟透的蜜桃摘了吃。不到半天工夫,庙里桃树上的甜桃几乎全部进了他们的肚里。老和尚大为生气,便跑去找私塾先生告状。先生痛感自己没有教育好学生,可是追问的结果,无一人承认。先生生气了,上课时口出上联,挖苦讽刺学生-“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并且向学生声明:“谁要对得好,可以免罚,不打板子。”学生们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半天也没有一个敢回答的。先生明白郭沫若最顽皮,一定有他参加偷桃,所以决定叫他回答,也好罚他一下,警告他人。郭沫若无可奈何站了起来,只思考了半分钟,便答出来-“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听了非常高兴,连声夸奖,心想:对句不凡,表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将来必定会出人头地,干出一番大事业。结果全体偷桃学生,一律免罚了。

又一次,先生讲过岳飞和文天祥的故事后,问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们该怎么办?”又是郭沫若回答得精彩:“要振兴中华多读书,为富国强兵读好书。”郭沫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后来终于成了一位学识渊博,卓有成就的一代名人。

篇2:郭沫若偷桃子的故事

郭沫若偷桃子的故事

郭沫若 (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四川省乐山客家人,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是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同时,还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郭沫若自幼聪颖,才智过人,4岁半上私塾,7岁能背《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等,他写诗、对联非常有功力,很小的时候,便显露出横溢的才华。

有一年,私塾周围的桃子熟了。郭沫若和小朋友们一起爬进附近的寺庙里,专拣熟透的蜜桃摘了吃。不到半天工夫,庙里桃树上的.甜桃几乎全部进了他们的肚里。老和尚大为生气,便跑去找私塾先生告状。先生痛感自己没有教育好学生,可是追问的结果,无一人承认。先生生气了,上课时口出上联,挖苦讽刺学生-“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并且向学生声明:“谁要对得好,可以免罚,不打板子。”学生们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半天也没有一个敢回答的。先生明白郭沫若最顽皮,一定有他参加偷桃,所以决定叫他回答,也好罚他一下,警告他人。郭沫若无可奈何站了起来,只思考了半分钟,便答出来-“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听了非常高兴,连声夸奖,心想:对句不凡,表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将来必定会出人头地,干出一番大事业。结果全体偷桃学生,一律免罚了。

又一次,先生讲过岳飞和文天祥的故事后,问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们该怎么办?”又是郭沫若回答得精彩:“要振兴中华多读书,为富国强兵读好书。”郭沫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后来终于成了一位学识渊博,卓有成就的一代名人。

篇3:一代名人郭沫若的故事

一代名人郭沫若的故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后取家乡沫水(大渡河)、若水(雅河)之名,改为沫若。他出身于四川省乐山县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自幼聪颖,才智过人,4 岁半上私塾,7 岁能背《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等,他写诗、对联非常有功力,很小的`时候,便显露出横溢的才华。

有一年,私塾周围的桃子熟了。郭沫若和小朋友们一起爬进附近的寺庙里,专拣熟透的蜜桃摘了吃。不到半天工夫,庙里桃树上的甜桃几乎全部进了他们的肚里。老和尚大为生气,便跑去找私塾先生告状。先生痛感自己没有教育好学生,可是追问的结果,无一人承认。先生生气了,上课时口出上联,挖苦讽刺学生-“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并且向学生声明:“谁要对得好,可以免罚,不打板子。”学生们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半天也没有一个敢回答的。先生明白郭沫若最顽皮,一定有他参加偷桃,所以决定叫他回答,也好罚他一下,警告他人。郭沫若无可奈何站了起来,只思考了半分钟,便答出来-“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听了非常高兴,连声夸奖,心想:对句不凡,表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将来必定会出人头地,干出一番大事业。结果全体偷桃学生,一律免罚了。

又一次,先生讲过岳飞和文天祥的故事后,问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们该怎么办?”又是郭沫若回答得精彩:“要振兴中华多读书,为富国强兵读好书。”郭沫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后来终于成了一位学识渊博,卓有成就的一代名人。

篇4:郭沫若写诗帮同学名人故事

郭沫若写诗帮同学名人故事

郭沫若是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他于1892年生于四川乐山“绥山毓秀,沫水钟灵”的'古镇――沙湾。

郭沫若四岁半便进“绥山馆”读书,在这里度过了八个春秋。郭沫若在私塾先生的训导下,读《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许多古书。因此,他不到七岁,就已能写出满不错的对联和诗词。

郭沫若在少年时代就十分同情家庭困难的同学。有一天,他碰到在乐山太平场读书的好友余童生,只见小余表情沮丧,仔细一问,才知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退学了。郭沫若心想,小余聪明好学,很有抱负,如今中途辍学,多可惜呀!于是,他温情脉脉地安慰小余说:“别难过,我去找私塾先生求求情,让他免费收下你。”说罢,当场作了一副对联,送给了私塾先生。

谁知,私塾先生接过对联,只看了两眼,就无动于衷地扔到了一边。郭沫若急了,又研墨挥毫,作了一首七绝《怜余童生》:“学海茫茫庭院森,无银不敢拜大成。吾望吾师施恩典,同病相怜应有人。”

私塾先生读了这首情深意切的七绝诗,深受感动,不久就免了余童生的学费,使他得以继续念书。

篇5:偷桃子作文800字

偷桃子作文800字

感谢,在这一生遇见你,花光所有的运气都值了。

我所遇到过的,一颦一笑,一曲一调,一言一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它们存在的意义。

他简短的话语,会令我难忘,会令我感激,会令我难以忘却

早晨,看见一户人家门口有一棵硕大的桃树,那桃树,树干径直,老赶干粗大,绿叶如盖,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疏枝,僵卧在院墙边,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树上已把枝条压弯了的,令人垂涎欲滴的大红桃子。

可是,这是别人家的桃树。桃子自然不可以偷吃,何况上面还挂有“禁止采摘”的告牌,我站在桃树底下,呆呆地望着树上结满了的桃子,若有所思的.,许久,我怡然地离开了。

傍晚,我还在犹豫着,到底要不要做这样的事,落山的太阳,好像红了脸,霞光照着那树上的桃子,像是一颗颗水晶挂在树上,我又呆呆地望着,突然眨了眨眼,笑了起来,像是决定某件重要的事那是一件蠢事。

太阳跌跌撞撞地,被黑夜压了下去,我的心中,也像被压了一块千斤巨石,压得直喘粗气。如同害怕黑的人,被夜幕笼罩一般,可我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

我决定,偷桃子。

我戴好手套,来到桃树下。这时,月光包裹着一层银色的纱衣,朦胧而又明亮。我周旋着,寻找一颗长得最低的桃子,“哇,好大啊!”我迫不及待地踮起脚尖,伸出那邪恶的双手,一点一点地向硕大的桃子伸出,“一个、二个、三个”我将衣服卷起,将桃子包裹在衣服里,这桃子,比我在早晨看到的还大,肯定很好吃。

不巧,主人回来,我抱着手中的桃子直往家里跑,手中的桃子掉了一个又一个,那主人一直追着我!他在后面竭力的喊:“站住,不要跑!”我知道,如果被他追住,一定会被教训得很惨,所以我只有不停跑着。

他还在追着我,终于,我跑不动了。

我站住了,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着:“我不就是拿了几个桃子吗?干嘛要追我这么久?”

“那桃子刚打了农药,回家千万得洗了再吃。”

说完,转身就走,我望着他渐渐模糊的背影,我沉默了许久心中既羞愧又温暖,像是牛奶加咖啡,一种说不出来,也说不完的滋味

我望着上空,月光已不再朦胧,变得明亮而高远,他简短的话语,会令我难忘,令我感激,令我难以忘却,我该感谢他,感谢他告诉我桃子打了农药,其实我应该更要感谢他对我这个陌生的温暖与包容,宽容与帮助。

真的,谢谢你。

篇6:郭沫若的两张成绩单名人故事

郭沫若的两张成绩单名人故事

四川乐山郭沫若故居保存着两张郭沫若的成绩报告单。一张系嘉定府官立中学堂于宣统元年五月二十八日所发,郭沫若时年16岁,读完了中学二年级。成绩单上的成绩是:修身35,算术100,经学96,几何85,国文55,植物78,英语98,生理98,历史87,图画35,地理92,体操85。

另一张成绩单为四川官立高等中学堂所发。郭沫若当时18岁,读完了该校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成绩是:试验80,品行73,作文90,习字69,国文88,英语98,地理75,代数92,几何97,植物80,图画67,体操60。

从两张成绩单上的'成绩看,郭沫若当时显然算不上优等生。第一张成绩单平均成绩79分,包括国文、图画在内的3门功课不及格,最差的仅35分。第二张成绩单上。图画、习字的成绩也很一般,倒是理科成绩如几何、代数、生理等反而高。不过,郭沫若后来终究没有成为数学家或医学教授,却成了诗人、书法家。令那些信奉“从小看到老”者大跌眼镜。

名人故事

桃子和虫子的故事-

对联故事——郭沫若幼年巧对

屈原郭沫若

郭沫若名言

《郭沫若诗》

名人故事研究报告

经典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300

名人故事:勤俭节约

郭沫若偷桃子的名人故事(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郭沫若偷桃子的名人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