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觉觉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共含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觉觉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篇1: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至上学期一年级数学

教 师:石云霞

学习内容 第12页信息窗3。

学习目标

1、借助“拔河”的情境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以及相等的关系。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操作学具来比较数的大小。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出关系式。

3、建立初步的数感,学会观察、操作学具。

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会用﹥ ﹤ ﹦符号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实例。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自主乐学

合作交流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进行一场拔河比赛好吗?(左边队选10人,右边队选9人,教师当裁判,比赛开始。)

2、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你想问些什么?

(不能开始,两边的人不一样,这样不公平……)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师:是呀。为什么比赛不能开始?

学生你说我讲,自由发表见解。 最终发现两边人数不一样多。讨论过程中,解决如何知道左边的人数少?右边的人数多?

探究方法:怎样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拔河的人多?

(1)数一数

(2)排一排

(3)用学具摆一摆。

同桌研究探讨摆圆片的方法。在操作的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最终目的是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通过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明白左边比赛的人数有9人比右边比赛的人数10人少,由人数的多少引出数的大小。

3、全班交流。

4、认识>、<

(1)师:同学们像这两个队人数不一样多,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两个符号来表示。今天老师就把他们介绍给大家,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的可像了,先请他们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介绍两个符号(出示符号后学生能介绍由学生完成)

人数不一样多可以写成9<10,10>9(介绍读法和写法)

(2)手指游戏:用中指和食指表示两种符号,表示四组数的大小。

7○4 8○6 5○8 7○10

5、(1)师:让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一看,怎样才可以开始比赛哪?(左队减1人或右队加1人。)现在可以开始比赛了吗?为什么?你能和你的同桌说说吗?

(2)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来摆一摆,怎样能让别人很容易的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一一对应摆)

(3)认识=

学习9=9或10=10读法和写法。

6、比较拉拉队的人数

师:小朋友们都非常的爱自己的集体,不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当拉拉队员,哪边的人数多?你能用大于号或是小于号来表示哪边的人多吗?(自己尝试解决)

7、说一说:这节课你认识了谁?它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在本节课上的收获。

8、问题口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把它放进问题口袋里。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利用学具操作巩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数的大小。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讲题意,再独立完成。四、小结对照板书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检测反馈

课外拓展

回家看图提问题给爸爸妈妈听,并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反思

审核人:

篇2:1--5的认识 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2010至2011上学期)

一年 级        学科  数学                           教 师:石云霞

学习

内容

学习

标 1、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1--10的各数。会认读写1--5各数。

2、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4、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1、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1--10的各数。

2、会认、读、写1--5各数,1--5各数数物对应及意义,2--5各数的组成

课前

准备 教学挂图、学具盒

www.xkb1.com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流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教师谈话,导入课题。

师:数学课上了这么久了,老师想大家都想早点学习数字,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先来学习1~5这5个数字。

2、出示图片。

二、组织探究、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

观察图中有什么?

小朋友在干什么?

天上有几架飞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根据数出个数,陆续引出1~5这5个数字,注意顺序、方法

3、教学数字1

问学生在这幅图中哪些是表示1个的?用小棒摆出1。师相应的板书。

一个太阳,一辆坦克……

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1。

再让学生举出相应的例子。

4、教学数字2

问学生在这幅图中哪些是表示2个的?

两艘火箭

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2。

再让学生举出相应的例子。

5、教学数字3

问学生在这幅图中哪些是表示3个的?

三辆小汽车新课标第一网

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3。

再让学生举出相应的例子。

以下教学与以上教学方式一致。

6、整理归纳、练习应用。

学生根据教师所写的正规数字在练习本上书

写数字,并要求认真书写,姿势规范。

三、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写数字1--5,我们比一比谁写的最漂亮

展  学习写1--5,继续练习数数

审核人:

篇3:第6-7页自主练习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红河镇小学导学案

(至上学期)

一年 级        学科  数学                           教 师:石云霞

学习

内容

学习

标 1、进一步建立数感,认识10以内各数。

2、通过动手操作,学会2-5各数的组成和分解。

3、复习巩固数数。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学会2-5各数的组成和分解。让学生多进行实际操作。

课前

准备 彩笔、挂图、数字卡片。。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案 让学生学习数数1--10,写出1--5这5个数。

流 学习数的组合。

一、问题:把4根小棒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5根呢?

指导学生用小棒自己摆。

引导学生自己说把数4分成几和几。5分成几和几。

自主练习:P7.7

二、自主练习。

第一题是数数的检测练习。通过连线使学生形成数的概念。

第二题是数数与写数的综合练习。先指导学生数数,再说说每组中物品的个数,想想用哪个数字表示,再写出来。(要注重书写指导)

第三题是认数和写数的综合练习。先用学具摆一摆边摆边说摆了几个,再添一个是几个。再指导学生看课本一组一组进行数珠子、画点子、写数字练习。

第四题是数的组成练习。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一说。

第五题是一道联系实际认数的练习题。练习时,学生分别选卡片,并根据卡片上的数联系实际说一句话。

第六题:通过涂颜色继续巩固学生对数的认识。通过没有顺序的数字使学生认识数字,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动笔涂一图。

第八题:大约有几只小鸟。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还可以数什么?

学生通过看图,自主发现问题,继续数兔子、房子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展 1、读写1--5

2、 练习说1--5数的组成。

审核人:

篇4:综合练习课我学会了吗? 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2010至2011上学期)

一年 级        学科  数学                         教 师:石云霞

学习

内容 20页

学习

标 通过学生反复数数,填数了解学生对10以内数的认识情况,为“丰收园”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依据。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反复练习数数,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

课前

准备 教学情境图,彩笔

流 一、  激发兴趣、巩固知识

1、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老师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2、睁开眼睛,看看咱们现在到哪儿了?

3、你看到了什么?谁能来说一说?(学生回答:有一棵大苹果树,树上有苹果和小鸟;还有蝴蝶和小蜜蜂;草地上有蘑菇、石头、花;还有小房子……)

4、你想数一数它们都有多少吗?

5、小房子有几座?抓紧时间来数一数吧!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数数活动。(学生回答:5座)

6、你还想来数数什么?现在就请你来数一数。

7、能把你数的结果告诉大家吗?学生边回答边在教师指导下填写表格。(学生回答:小鸟6只、小鸡9只、苹果10个、蘑菇4个、小蜜蜂3只、蝴蝶2只、狗没有用0表示……)

8、涂一涂:把从前面数第4只小鸡涂上红色,把后面的4只小鸡涂上黄色。

9、你还能从这些事物当中随便找出两组做大小比较吗?比方说房子有5座,小鸟有6只,所以,5比6小,列式:5<6。你能来找一找,然后作比较吗?(学生找出信息做大小比较)

二、学习自评

1、小朋友从进入学校到现在,你都学到了那些数学知识?(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说:学会写10以内的数、教室里有6根灯棍可以用数字6表示、有5个小朋友可以数字5表示……)

看来小朋友学到的知识可真不少,智慧爷爷说要讲给大家智慧果,你想得到吗?

2、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丰收园里去瞧一瞧,看看谁在丰收园里摘到的智慧果最多。

3、丰收园里最好吃的就是大苹果。一个苹果代表积极、一个代表合作、一个代表会问、一个代表会用、一个代表会想。(教师边说,学生边根据要求回顾课堂上的表现。)

代表积极的苹果想问问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是不是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你做到了吗?

代表合作的苹果想问问小朋友你在上课的时候是不是跟同位互相团结,一起来解决困难。

代表会问苹果想问问大家上可是你都提出了哪些问题?

代表会想的苹果想问问大家你是不是通过开动脑筋解决了许多的难题。www.xkb1.com

代表会用的苹果想问大家你找到生活里的数了吗?除了书上的1、2、3、4、5、6、7、8、9、10在我们周围还有什么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

三.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我们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数学学习,已经掌握了不少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比方说数数、写数字、认识了0--10各数的意义,比较大小等等,真是获益匪浅呐,希望小朋友们回家多多观察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更多的数学知识,好吗?

思 www.xkb1.com

审核人:

篇5:信息窗4-----快乐课堂,16页有关0的认识 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至上学期)

一年 级        学科  数学                         教 师:石云霞

学习

内容

学习

标 通过摘苹果活动,引出对0的认识,学习有关0的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0的意义和掌握0的写法。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0的含义和0的写法。

课前

准备 挂图,直尺,温度计,卡片

案 出示卡片1-10,指名认读,然后自主写一写。

流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 现在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摘苹果好不好?

2、教师出示苹果树模型(苹果树上结满苹果,苹果上有1--10的数字),教师提问:“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数板书在黑板上。

3、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老师说要求,你来摘苹果,看谁听得仔细,摘的正确。” “谁能摘下数最大的苹果?” “谁能摘下数最小的苹果?” “谁能摘下比6大比8小的苹果?” “现在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教师板书。 “哪位同学能像老师这样提要求来摘苹果?”指名让学生提要求摘苹果,直到摘完为止。

4、教师:“现在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该怎么表示呢?”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探究表示方法

第一种情况:如果有部分学生不知道用0表示,那就让他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表示呢?把他们想出的符号与0比较,发现0是最方便的。

第二种情况:如果全部学生都说用0表示。就肯定学生的想法,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2、0的其他含义www.xkb1.com

(1)、教师:“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用0表示。还有什么情况也是用0来表示?”“你在哪儿看到过0?”(尺子、温度计、车牌号、电话号……)

(2)、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

3、0与其他数的比较。 “0与1,2,3……等数相比,是大还是小?”怎样排队?

4、0的写法

(1)教师:“既然已经认识了0,那么,你会写0吗?”如果有的学生说会写,就让他到黑板上写一个。大家一起来评论一下他写的怎样。

(2)0的形状像什么?

(3)教师在田字格上教学0的写法。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

5、做游戏:进一步理解0和其他数的含义。

教师说数,学生拍手、举小棒、伸手指。

同位合作,好朋友合作。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这个题主要是巩固0--10的数序。先按顺序连线,再看像什么。

2、补充按顺序填数。进一步巩固0--10的数序。

( )1( )( )( )5( )( )

( )( )8 7( )( )( )

3、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合情合理,就是正确的。

4、自主练习的第3题。

这是一道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在明确题意后。

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对照板书,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它的意义是什么?强调: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线等,0是最小的一位数。

新课标第一网

展 回家把0的意义说给家长听听。

审核人:

篇6:自主练习第3-6题及聪明小屋 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2010至2011上学期)

一年 级        学科  数学                          教 师:石云霞

学习

内容 教科书14-15页

学习

标 1、进一步巩固对于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能够正确的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2、初步建立数感和逐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进一步巩固对于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能够正确的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课前

准备 彩笔,学具,小黑板,石子(10 ),树叶子。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案  复习数字的写法。教师出示比较大小的题目供学生练习

流 一、自主练习。

1、P14.4请小朋友们看这幅图,仔细观察。谁看出来了,这有几个苹果?那现在课本上要求梨要比苹果多,梨可以是几个呢?桃子要比苹果少,桃子可以是几个呢?香蕉要和苹果一样多,又应该是几个呢?小朋友们同位之商量一下,告诉老师。(教师巡视,注意启发)

小朋友们说的可真好,现在就请你拿出你的彩色画笔按照要求给那些梨、桃子、香蕉涂上颜色。

2、P15.5小朋友们完成的可漂亮,现在老师可要给大家加大一点难度了。我们来看这幅图(实物投影),从这幅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那第四个和第五个蘑菇应该有几个小红点呢?大家再仔细观察这幅图,开动脑筋,看看有什么小窍门。教师试着加以引导:大家看,第一个蘑菇上的小红点有1个,第二个蘑菇上的小红点有3个,1和3之间少了哪个数字啊?(显然是2)那3和5之间有没有少了一个数字呢?(有,是4)那好,现在,哪位小朋友,想到了,后面的蘑菇应该填上几个小红点呢?

二、游戏复习

1、P15.6小朋友们可真棒,连这么难的问题都难不倒大家,老师真高兴。那好,接下来,咱们就来作个小游戏好吗?拿出你们的小沙袋,咱们来进行一个拾沙袋比赛,我们就同位之间进行,看看哪个小朋友拾沙袋的技术最棒。(教师巡视,指导拾沙袋)好,咱们先进行到这吧,谁来说一说,你和同位时间的比赛结果?谁赢了?你几个?他几个?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好,小朋友们玩的可真尽兴,同时,也没有忘了咱们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就请大家把刚刚比赛的结果填在我们的课本上。

2、填一填。P15.7

通过填自行车上的圆圈,继续对学生进行数字分与合的渗透。增强学生的数感。

三、小结

展 聪明小屋:想一想,怎样能让两块草地上的小鸡只数同样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篇7:教科书第1-2页海底世界情境图 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至上学期)

一年 级        学科  数学                           教 师:石云霞

学习

内容 。

学习

标 1、基础目标: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按照规定的方式、方法正确的进行数数。

2、能力目标:在数数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3、道德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海底世界,培养他们数数的习惯。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意识。

课前

准备 教学挂图、自制课件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流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同学们。 你去过“海底世界”吗?看来大家对“海底世界”非常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出示挂图)

二、探索新知

1、观察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

(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

(2)同位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

(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一只鲸鱼)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鲸鱼的图片。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水母、条纹鱼、虾等的图片。

(4)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

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在学生数的过程中,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顺序地数,并且渗透有关位置的知识。

让学生不但数清数量还要讲清楚在图中的位置。

2、学生独立数数。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数数。

下面老师给每个同学数数的机会。并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数数)

师:跟同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你数的是什么。

怎样数的,数了多少?

师:刚才我们都数了什么?各有几个?(学生回答时,教师把黑板上图片贴完。并对应写上数字。)

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

师: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现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

师: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英语学习机美丽的海底世界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数数,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展 课后请你根据图画编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审核人:

篇8:信息窗2第8页(老鹰捉小鸡) 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2010至2011上学期)

一年 级        学科  数学                           教 师:石云霞

学习

内容

学习

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的意义,正确书写6-10各数。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了解序数的意义,正确书写6-10各数。

课前

准备 教学挂图,田字格小黑板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案 1、让学生学习数数1--10,

2、写出1-5这5个数。

流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观察。

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通过观察让学生回答图中的问题:扎辫子的女孩子排第几?引导学生提出其他问题。例如大树有多少棵?有几名跑步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同位互学的形式开展你说我答,教师巡视。然后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学生通过“排第五”“排第一”中的“第”明白1、2、3……10还可以表示第1、第2、第3……第10。形成基数和序数的初步概念。

2、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图片,跑步的小男孩身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使学生进一步区分“6号”和“第6”的区别。指导学生自主提问:身上的8、10表示什么意思?

二、学习写数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6--10的形状及正确的书写方法。(可以让学生描一描,写一写。)2、教师巡视学生的写字姿势、书写笔顺。困难学生个别指导。

3、把你写的数字给老师展示一下,评一评谁写的最好。

4、把你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老师和大家一起讨论。

三、教师小结。现在我们把我们学习的1--10数一数,写一写。

展 写6-10各数两遍。

审核人:

篇9: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导学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课题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学习重点

1、能认、读、写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以及各数的组成。

3、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并会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回顾所学,强化旧知

1.□ □ □ □ □ 2.△ △ △

○ ○ ○ ○                     □ □ □ □ □

□比○多( )个               △比□少( )个

○比□少( )个               □比△多( )个

>   <   >   <

师生互动,夯实基础

1~5的写法

分与合:把一个数(0、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当两种物体一个对一个,没有多余时,我们就说这两种物体“同样多”。如果其中一种物体有多余,有多余部分的物体就“多”,没有多余部分的物体就“少”。

3= >5 6<

“=”是等号,表示两个数相等;“>”是大于号,表示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大;“<”是小于号,表示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张大嘴巴的那面朝着大数,尖尖的朝着小数)

1~5的加、减法:求总数用加法,求一部分用减法。

3+2= 1+2= 2+2=

0的认识和加、减法

(1) 0表示一个也没有,它也是一个数

(2) 一个数加0或减0都得它本身

(3)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5-0= 2-2=

当堂测试,查漏补缺

一、在 里填上“>”“<”或“=”。

5-3 2+0 3+1 5-4 1+3 2+3 4+0 2+2

5-0 3-3        2+1 1+2   5-1 3+1   4-2 2+1

二、看图列式计算。www. xkb1. co m

1.   + =

2.   - =

3.   + =

三、猜一猜。www. xkb1. co m

+ =5 + =4 - =3

=( )   =( )   =( )

四、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天地人》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江南》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千米的认识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综合练习课我学会了吗? 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自主练习第3-6题及聪明小屋 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8和9的认识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课题四认识左和右 学案(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认识的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反思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