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不应成为“中国最难考”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加我一个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司法考试不应成为“中国最难考”(共含3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加我一个”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司法考试不应成为“中国最难考”

篇1:司法考试不应成为“中国最难考”

司法考试不应成为“中国最难考”

全国设法学院系的大学有615所,在校学生超过40万,但是每年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中,只有一半是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昨天举行的第四届大学校长沙龙上,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王立民教授称,法学教育应该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究竟该是职业化还是素质化。因通过率极低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司法考试,应该适当提高通过率,不应成为“中国最难考”。

据悉,目前全国各高校法学专业超常发展,导致了师资难到位,部分高校人才培养不达标。不久前进行的教育部法学教育评估发现,有些学校法学专业连一个正教授都没有,有些高校16门法学专业的主课程,竟做不到每门配一个教师。即便如此,这些学校仍“坚持”培养法学学生。这也进一步导致近年来一些法学专业毕业生质量难以达标。

王立民介绍,中国的法学教育究竟该是职业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这样的争论直到近几年才出现。因为法学教育至今只有30年历史,司法部下属的5所院校就招一些本科生,毕业生95%以上都到司法机关工作。因此长期以来,法学教育都按照职业教育的路子发展,即为司法部门培养人才。面对近年来要求法学教育分层的`议论,所有学校却依然坚持要培养职业化人才,谁都不愿意成为素质培养的院校。以至于全国615所有法学院系的学校中,主课程都一样,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没有特点差异,只有质量差别。这客观上导致人才培养分层出现困难。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对不同类型高校的法学专业进行分类,根据目前市场需求设置不同特色的法学专业,一些资质不够的高校则可以从事素质化法律人才培养,而不应该再承担职业化人才培养。

在昨天的会议上,王立民还提出,国家司法考试应该适当降低难度――进行资质考试,而不应该是目前通过率只有10%左右的竞争性考试。他说,目前的考试规定明确,只要是本科生就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并不像医生和会计师考试那样,需要职业教育背景。从考试覆盖的这个范围来看,国家司法考试本身就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竞争性考试,况且,每年通过的这10%考生中,就有一半以上是非法学专业毕业生。由此说明,这一考试只是一个法学知识的资质性质考试,而不是在法学专业人才中进行的选拔考试。即使在国外,同类考试的通过率也超过了70%。

本报记者 姜澎

篇2:专家建议司法考试成为“资格考” 提高通过率

专家建议司法考试成为“资格考” 提高通过率

国内高校法学专业“遍地开花”,每年有十多万毕业生,但只有很小比例的学生能进入司法机关工作。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社会平均通过率约22%,而全国政法院校毕业生的平均通过率也只有24%,并不占多大优势。法学教育离“职业化”越来越远。昨天,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大学校长沙龙活动中,教育界人士对此建言献策。

30年前,我国恢复法学教育,全国仅司法部下属的几所高校招收法学专业学生,毕业生95%以上进入司法机关工作。30年间,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1991年,国内高校法学专业在校生2.5万;,我国有600余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在校生40万,仅华东政法大学每年就要招收法学专业研究生1000人,供给非常充足。

法学教育究竟应该培养职业化人才还是“通才”?这是教育界人士争论的热点。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王立民教授认为,法律人才可以进入司法机关,也可以进入银行、企业等单位的法务部门,高校和社会各方对法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化”的理解应该更加宽泛。关键是,高校既然办了法学专业,就要扎扎实实办好。全国法学教育评估过程中发现,目前有的高校法学专业连一名正教授也没有;法学专业有10余门主干课,每门课配一名专业教师都配不齐,需要其他学院老师来兼课。专家认为,高校不应为了追求“综合性”而办法学专业,将之当作“点缀”;应该抓好法学专业每门主干课程,往职业化方向培养学生,即便毕业生不从事专门的法律工作,也应该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

另一个争论的热点在于国家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应维持“天下第一考”、低通过率的面目,还是提高通过率?本世纪初国家推出司法考试,起初社会平均通过率仅7%左右,后来提高到20%以上。在历年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中,非法学专业考生占了一半。部分教育界人士建议,司法考试是否可以从全社会竞争性考试转变为资格性考试,像医师、会计师资格考试一样,由相关专业的人士来报考,同时提高通过率。在美国,律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达70―80%;日本司法考试,以前通过率仅2―3%,现在也达到50%左右。专家表示,让更多的法学专业毕业生通过司法考试,做到学有所用,法学教育也能形成良性循环。

篇3:司法考试放宽门槛 学子首迎“中国第一考”

司法考试放宽门槛 学子首迎“中国第一考”

青海新闻网讯 “太好了,不用等到毕业,今年我就可以报考司法考试了!”青海民族学院法律系大四学生韩志东将这个消息告诉父母时有点激动。今年国家司法考试时间为9月20日、21日,这是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司法考试,首次允许普通高校在读大学生报名参加考试。

“司法考试资料不好找。”说起前期的复习情况,韩志东觉得并不顺利。为了充分准备司法考试,他和同学跑遍了西宁市的书店,但相关资料还是不齐全,为此,他查询了相关网站,苦苦寻觅需要的资料书。一些书不好买,韩志东就托在西安上学的同学邮寄了几本书。算下来,司法考试所需的资料还真不便宜,韩志东共花费了五百多元的资料费。

“报考条件放宽了,今年我们班上的好多同学都报了名。”青海民族学院法律系大四学生小陈说:“考不过也没关系,就当是模拟考试,为明年做准备。”

据省司法厅国家司法考试处处长韩尚文介绍,过去,应届本科毕业生只有毕业后才能参加司法考试,这就造成四年级本科学生在毕业前不能参加司法考试,以至于学生毕业后不能获得法律执业资格证书,法律有关部门特别是司法机关难以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人才。今年,这项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推进基层地区法律职业人员短缺、断档等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更多法律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在就业时优先选择法律职业。

报名条件的放宽使我省司法考试的报名人数有了明显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全省共有879人参加报名,今年全省网上报名人数达到了1317人,最终经过复审,将有1121人参加考试,人数比去年增加242人。

相关链接

国家司法考试这个被称为“中国第一难考”的考试,是当律师或进入公检法机关的一个前提。有数据显示,自国家司法考试开考以来,全国已有近150万人报名参加了考试,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其他职业资格考试的报考人数,但由于司法考试的专业性强、难度高,以至于每年的通过率较低,一直徘徊在15%左右,从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考”。

今年是司法考试政策放宽的第一年,报名条件中有这样一条“普通高等学校200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也就是说,明年毕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今年可以报考国家司法考试。 (作者:贾忠英)

中国最难绕口令

中国司法考试官方报考条件

司法考试于19日开考 须持三证参考

最难脑筋急转弯

司法考试全攻略

司法考试技巧

司法考试时间

国家司法考试今天开考 北京2.4万余人报名

生命,不应轻言放弃

教育不应该是“和稀泥”

司法考试不应成为“中国最难考”(锦集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司法考试不应成为“中国最难考”,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