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 其一,拟古 其一陶渊明,拟古 其一的意思,拟古 其一赏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我头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拟古 其一,拟古 其一陶渊明,拟古 其一的意思,拟古 其一赏析(共含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我头呢”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拟古 其一,拟古 其一陶渊明,拟古 其一的意思,拟古 其一赏析

篇1:陶渊明《拟古》

陶渊明《拟古九首》

拟古九首

其一: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其二:

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

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其三: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其四: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一旦百岁後,相与还北邙。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其五: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簷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

其六: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

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

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

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

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

其七: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其八: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其九: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篇2:陶渊明《拟古》

陶渊明《拟古》

1.《拟古 其一》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2.《拟古 其二》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

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3.《拟古 其三》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4.《拟古 其四》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一旦百岁後,相与还北邙。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5.《拟古 其五》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簷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

6.《拟古 其六》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

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

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

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

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

7.《拟古 其七》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8.《拟古 其八》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9.《拟古 其九》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篇3:陶渊明《拟古 其一》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拟古九首

〔说明〕

这组诗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前后,陶渊明五十七岁。

拟古,就是摹拟古诗之意。但事实上这组诗并无摹拟之迹,完全是诗人

自抒怀抱。从内容来看,这组诗大多为忧国伤时、寄托感慨之作,其中多有

托古讽今、隐晦曲折之辞。

其一(1)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2)。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3)。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4)。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5)。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6)。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7)。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8)?

〔注释〕

(1)这首诗采取拟人的手法,借对远行游子负约未归的怨恨,感慨世人结交不重信义,违背誓约,轻易初心。

(2)荣荣:繁盛的样子。这两句写当初分别之景,有起兴的作用。兰取其贞洁,柳取其惜别。

(3)君:指出门的游子。不谓行当久:没说此行要很久。

(4)中道:中途。嘉友:好友。

(5)心相醉:内心已为之倾倒,即一见倾心。这两句是说,尚未饮酒交谈,便一见倾心。

(6)言:指临别誓约。负:违背,背弃。

(7)多谢:多多告诫。《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相知不忠厚:当面相知的'朋友未必就是忠厚之人。此句及按下两句皆为告诫之辞。

(8)意气:情谊,恩义。倾人命:送性命。离隔:分离,离弃。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为情谊可以不惜献出一切,可当那位不忠厚的朋友弃你而去之后,又有什么情谊存在呢?

〔译文〕

茂盛幽兰在窗下,

依依垂柳在堂前。

当初与你告别时,

未讲此行很久远。

出门万里客他乡,

半道交朋结新欢。

一见倾心似迷醉,

未曾饮酒尽言谈。

幽兰枯萎垂柳衰,

背信之人违誓言。

告诫世间青少年,

相知未必心不变。

你为情谊愿献身,

他将你弃无情感。

篇4:拟古 陶渊明

拟古 陶渊明

《拟古(其二)》

作者:陶渊明

仲春遘①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②石,君情定何如?

[注] ①遘(ɡòu):遇。②匪:非。

题目:

(1)简要分析“草木纵横舒”一句中“舒”的妙处。(4分)

答:“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2分)形象地写出春回大地,大自然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2分)

(2)简要分析诗的'后面六句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4分)

答:诗的后面六句着重写了燕子,表达了诗人对燕子的亲切感情。(2分)诗歌通过与燕子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坚决隐居不出来做官的坚贞不渝的品节。(2分)(意思对即可)

注释:

[1]仲春:即阴历二月,为春季之中。遘:遇。时雨:应时的雨,使草木滋生。东隅:东方。这两句是说仲春时节春雨应时而降,春雷开始震响。

[2]蛰:虫类伏藏。众蛰:指冬眠的虫类。潜:藏。骇:惊。舒:展。这两句是说潜藏的虫类受到了惊动,草木也纵横滋生舒展了。

[3]翩翩:鸟飞轻快的样子。这句和下句是说新近飞回来的燕子,成双成对地到我屋里来。

[4]先巢:故巢。故:仍旧。相将:相与、相偕。旧居:指故巢。这两句是说先前的巢仍然存在,它们相与回到原处。

[5]这两句是说自从分别以来,门庭一天天地荒芜了。

[6]匪:即非。我心匪石:用《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话:「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意思是我的心并非石头,是不可转动的。表示意志专一不可扭转。这句和下句是说我长期隐居的意志坚定不移,不知你的心情如何?

篇5:陶渊明《拟古其三》

陶渊明《拟古其三》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作品赏析

其三(1)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2)。

众蛰各潜骇,草木从横舒(3)。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4)。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5)。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6)?

〔注释〕

(1)这首诗以春燕返巢托兴,表现诗人不因贫穷而改变隐居的素志,同时也寓有对晋室为刘宋所

取代而产生的愤慨。

(2)仲春:阴历二月,遘(gu 构):遇,逢。东隅:东方。古人以东方为春。

(3)众蛰(zhé哲):各种冬眠的.动物。蛰,动物冬眠。潜骇:在潜藏处被惊醒。从横舒:形容

草木开始向高处和远处自由舒展地生长。从:同“纵”。以上四句描写季节变化。《礼记?月令》:

“仲春二月,始雨水,雷乃发生,蛰曰咸动,启户始出。”

(4)翩翩:轻快飞翔的样子。庐:住室。

(5)先巢:故巢,旧窝。故:仍旧。相将:相随,相偕。旧居:指故巢。

(6)我心固匪石:本《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是说我的心并非石头,

是不可转动的。比喻信念坚定,不可动摇。固:牢固,坚定不移。匪:非。 君:指燕。

〔译文〕

二月喜逢春时雨,

春雪阵阵发东边。

冬眠动物皆惊醒,

草木润泽得舒展。

轻快飞翔春燕归,

双双入我屋里边。

故巢依旧还存在,

相伴相随把家还。

你我自从分别来,

门庭日渐荒草蔓。

我心坚定不改变,

君意未知将何如?

篇6:拟古其二 陶渊明

拟古其二 陶渊明

原文:

拟古・其二

陶渊明

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

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拟古其二翻译:

辞家早起备车马,

准备远行去无终。

请问前行欲何为?

不经商也不当兵。

听说有位田子泰,

节义崇高称豪英。

虽然此人久已死,

乡里承袭其遗风。

在世之时名誉高,

死后美名传无穷。

不学奔走逐名利,

荣耀只在一生中。

拟古其二字词解释:

(1)夙:早晨。严驾:整治车马,准备出行。曹植《杂诗》:“仆夫早匹驾,吾将远行游。”志

无终:向往到无终去。按“志”一作“至”,亦通。无终:古县名,在今河北省蓟县。

(2)今何行:现在到那里去做什么。商:经商,做买卖。戎:从军。

(3)田子泰:即田畴,字子泰,东汉无终人。田畴以重节义而闻名。据《三国志?魏志?田畴传》

载,当时董卓迁汉献帝于长安,幽州牧刘虞派田畴带二十多人到长安去朝见献帝。道路阻隔,行程艰

难,但田畴等人还是到达长安朝见了献帝。献帝拜他为骑都尉,他说:“天子蒙尘,不可受荷佩。”

辞不就,朝廷对他的节义很钦佩。当他返回时,刘虞已被公孙瓒杀害,但他仍到刘虞墓前悼念致哀,

结果激怒公孙瓒,将他拘捕。后公孙瓒怕失民心,又将他释放。获释后,田畴隐居于徐无山中,归附

他的百姓有五千多家,他就定法纪、办学校,使地方大治。节义:气节信义。士雄:人中豪杰。士,

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4)斯人:此人,指田畴。习其风:谓继承了他重节义的遗风。

(5)生:生前,在世时。高世名:在世上声誉很高。既没:已死之后。

(6)狂驰子:指为争名逐利而疯狂奔走的人。直:只,仅。百年中:泛指人活一世的时间。

拟古其二主旨:

这首诗托言远访高士田子泰的`故乡,对高尚节义之士深表敬仰,对世间不顾节义而趋炎附势、争名逐利之人表示了厌恶。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

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约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卓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父名史不载,存疑。)

以上这篇拟古其二 陶渊明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unjs.com!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篇7:拟古 其一,拟古 其一陶渊明,拟古 其一的意思,拟古 其一赏析

拟古 其一,拟古 其一陶渊明,拟古 其一的意思,拟古 其一赏析 -诗词大全

拟古 其一

作者:陶渊明  朝代:晋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篇8:拟古 鲍照

,此诗共有两首组成,是一组诗,作者是南北朝的诗人鲍照,这是他比较著名的一组诗,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拟古原文:

幽并重骑射,

少年好驰逐。

毡带佩双K,

象弧插雕服。

兽肥春草短,

飞越平陆。

朝游雁门上,

暮还楼烦宿。

石梁有余劲,

惊雀无全目。

汉虏方未和,

边城屡翻覆。

留我一白羽,

将以分虎竹。

凿井北陵隈,

百丈不及泉。

生事本澜漫,

何用独精坚。

幼壮重寸阴,

衰暮反轻年。

放驾息朝歌,

提爵止中山。

日夕登城隅,

周回视洛川。

街衢积冻草,

城郭宿寒烟。

繁华悉何在,

宫阙久崩填。

空谤齐景非,

徒称夷叔贤。

翻译:无

赏析:

作者资料:

鲍照(约4~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鲍照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元嘉期间(424―45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孝武帝即位后,为大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任魏陵(今南京市)令,转永嘉(今温州市)令,后任朐海王刘于顼的前军参军、迁军刑狱参军,人称鲍参军。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鲍照26岁,据史载,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但没有得到重视。他不死心,准备献诗言志。有人劝阻他说:“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鲍照大怒:“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之后,他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浚的侍郎。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任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转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为前军参军,刑狱参军等职,掌书记之任。孝武帝死后,太始二年(466年),文帝十一子刘杀前废帝刘子业自立,是为明帝。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刘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鲍照有一妹鲍令晖,也善文学。

篇9:拟古-拟古 李白

拟古十二首-拟古 李白

导读:

李白所作的拟古一系列古诗,共有十二首,这里取其中最经典的‘第九首’作赏析。其原文如下:

拟古・其九

李白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後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拟古 李白翻译:

人活着时是旅客,死了就是死人,假如天地不过是一间大大的旅馆,那么大家都埋入土下。月兔只知道捣药,扶桑花已经变成了柴火,白骨寂静没有话说,青松哪里知道春天,以后就会感慨,虚幻怎么值得珍惜。

拟古 李白字词解释:

归人:指死人。

扶桑:一种花名;

薪:柴火;

浮荣:虚荣;

拟古 李白中心大意:

这首诗这是诗人对自己坎坷一生的总结,叹息人生短暂,深刻地揭示出封建浮荣的虚幻。

拟古 李白简析:

李白曾一度热衷于追求功名,然而经过“赐金放还”、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挫折,深感荣华富贵的虚幻,有时不免流露出一种人生易逝的感伤情绪:“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意思是活着的人像匆匆来去的过路行人,死去的人仿佛是投向归宿之地、一去不返的归客。天地犹如一所迎送过客的旅舍;人生苦短,古往今来有无数人为此同声悲叹。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古代神话传说,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药,飞入月宫;月宫里只有白兔为她捣药,嫦娥虽获长生,但过着寂寞孤独的生活,没有什么欢乐可言。扶桑,相传是东海上的参天神树,太阳就从那里升起,如今也变成枯槁的柴薪。埋在地下的白骨阴森凄寂,无声无息,再也不能体会生前的毁誉荣辱了。苍翠的松树自生自荣,无知无觉,不可能感受到阳春的温暖。诗人纵观上下,浮想联翩,感到宇宙间的一切都在倏忽变化,并没有什么永恒的荣华富贵。“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结尾以警策之言结束了全篇。悠悠人世莫不如此,一时荣华实在不足珍惜。《古诗十九首》的某些篇章在感叹人生短促之后,往往流露出一种及时行乐,纵情享受的颓废情绪。李白在这首拟作里虽也同样叹息人生短暂,却没有宣扬消极颓丧的思想,反而深刻地揭示出封建浮荣的虚幻。

这首“拟古”诗的想象力特别新颖、诡谲,有如天马行空,纵意驰骋,在艺术表现上好似鬼斧神工,匠心独具。如月兔捣不死药本来令人神往,可是在“月兔空捣药”句中,诗人却着一“空”字,一反神话原有的动人内容,这就给人以新鲜奇异的感受。又如扶桑是高二千丈,大二千余围的神树,诗人却想象为“扶桑已成薪”,一扫传统的雄奇形象。再如,阳光明媚的春天,青翠苍绿的`树木,这本来是春季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诗人的想象里竟是“青松岂知春”。这种艺术构思超凡拔俗,出人意料,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富有创新的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之托可马克市),李白即诞生于此。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以上这篇拟古 李白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unjs.com!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篇10:拟古其一的意思

拟古九首其一的意思

其原文如下

拟古・其一

陶渊明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

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约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卓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父名史不载,存疑。)

以上这篇拟古九首其一的意思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unjs.com!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篇11:拟古其七 陶渊明

拟古其七 陶渊明

导读:

这是一篇透着陶渊明对人生无奈的诗作。其原文如下

拟古・其七

陶渊明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拟古其七阅读答案:

1,第二句中的“扇”字,是常见的字眼,却显得新鲜有味。试结合诗句赏析。

答:“扇”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既准确地写出了春风和熙的特点,又形象生动地将无生命的春风写得情意绵绵,构画出一幅春意融融、沁人心脾的浴风图。

2.“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冷语刺骨。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句中的“刺骨”之痛。

答:“云间月”和“月中华”只是暂时的美好,不久的将来会怎么样呢?诗人借对花月的嗟叹,抒发了华年易逝、好景不长的感慨。这种人生无常的无可奈何的喟叹让人有刺骨之痛。

拟古其七翻译:

日暮长天无纤云,

春风微送气温和。

佳人喜爱清澄夜,

到晓酒酣欢唱歌。

歌罢凄然长叹息,

此情此景感伤多。

皎洁明月在云间,

绿叶之中鲜艳花。

虽有一时风景好,

好景不长当奈何!

拟古其七字词解释:

(1)扇:轻吹。微和:微微的和暖之风。

(2)美:赞,喜爱。清夜:良夜。达曙:直到天明。酣:畅饮。

(3)歌竟:歌罢,唱完。持:凭,“念”的意思。此:指上四句的内容。

(4)灼灼:鲜艳灿烂的样子。华:同“花”。

(5)一时好:暂时的美好。不久:不长久。

拟古其七赏析:

这首诗以比兴的手法,感叹好景不长、青春易逝的悲哀。佳人酣歌,终将衰老;明月皎皎,将为云掩;灼灼叶花,终将凋零,所以诗人也不免自伤暮年之至。

“日暮天无云”中所写“云间月”、“叶中华”,便既是月夜春景,又是对人生最美好酣畅的短暂时光的比喻。陶渊明笔下的景物往往被人格化,如青松、芳菊、归鸟、孤云,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也是诗人高洁性格的'象征。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

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约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卓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父名史不载,存疑。)

以上这篇拟古其七 陶渊明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unjs.com!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拟古 其九》

拟古 其五,拟古 其五陶渊明,拟古 其五的意思,拟古 其五赏析

拟古其十二,拟古其十二李白,拟古其十二的意思,拟古其十二赏析

李白《拟古》(其三) 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时运 其三,时运 其三陶渊明,时运 其三的意思,时运 其三赏析

饮酒 十六,饮酒 十六陶渊明,饮酒 十六的意思,饮酒 十六赏析

《桃花源记》陶渊明赏析

饮酒 其八,饮酒 其八陶渊明,饮酒 其八的意思,饮酒 其八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四》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一》赏析

拟古 其一,拟古 其一陶渊明,拟古 其一的意思,拟古 其一赏析(整理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拟古 其一,拟古 其一陶渊明,拟古 其一的意思,拟古 其一赏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