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Windows Server 下配置 MySQL 集群(Cluster)教(共含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北旿”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Windows Server 2003 下配置 MySQL 集群(Cluster)教程,本文先是讲解了原理知识,然后给出详细配置步骤和操作方法,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MySQL 群集是 MySQL 适合于分布式计算环境的高可用、高冗余版本,它采用了 NDB Cluster 存储引擎,允许在 1 个群集中运行多个 MySQL 服务器。在 MySQL 5.0 及以上的二进制版本中,以及与最新的 Linux 版本兼容的 RPM 包中提供了该存储引擎。
MySQL 群集是一种技术,该技术允许在无共享的系统中部署“内存中”和“磁盘中”数据库的 Cluster 。通过无共享体系结构,系统能够使用廉价的硬件,而且对软硬件无特殊要求。此外,由于每个组件有自己的内存和磁盘,不存在单点故障。MySQL Cluster 由一组计算机构成,每台计算机上均运行着多种进程,包括 MySQL 服务器,NDB Cluster 的数据节点,管理服务器,以及(可能存在的)专门的数据访问程序。
管理服务器(MGM节点)负责管理 Cluster 配置文件和 Cluster 日志。Cluster 中的每个节点从管理服务器检索配置数据。当数据节点内出现新的事件时,节点将关于这类事件的信息传输到管理服务器,然后,将这类信息写入 Cluster 日志。
目前能够运行 MySQL Cluster 的操作系统有 Linux、Mac OS X 和 Solaris,最新的版本已经支持 Windows 操作系统。
MySQL 群集的数据节点之间的通信是不加密的,并且需要高速的带宽,所以建议把群集建立在一个高速局域网内,不建议跨网段、跨公网的部署这种系统体系。
MySQL 群集分为三种节点:管理节点,数据节点和SQL节点。
管理节点:主要用于管理各个节点,能够通过命令对某个节点进行重启、关闭、启动等操作。也能够监视全部节点的工作状态。
数据节点:主要是对数据的存储,不提供其他的服务。
SQL节点:主要是对外提供SQL功能,类似一台普通的 MySQL Server。
而SQL节点和数据节点可以是同一台机器,也就是说这台机器即是SQL节点也是数据节点。它们只是逻辑关系上的划分,实际部署时,甚至所有的阶段都可以位于同一台物理机器上,只是配置较复杂些。
一、软件下载机器操作环境
配置 MySQL 群集必需使用其群集版本,注意和 MySQL Server 版本的区别。本文以 Windows平台下的 MySQL 群集版本 MySQL Cluster 7.1.3 为例(截至6月初的最高版本),这是 MySQL Server 5.1 系列版本之一,添加了群集的功能。下载地址为:dev.mysql.com/downloads/cluster,选择 mysql-cluster-gpl-noinstall-7.1.3-win32.zip 文件,这是一个 for Windows 32位版本的、免安装的二进制版本。
根据自己的操作系统的位数,也可以选择 64 位版本的。还有一个 27.2M 的 Windows(x86, 32-bit) 版本,下载下来需要自己编译,有经验的高级用户可以选用。
本实验在 2 台安装 Windows Server 2003(sp2) 的机器上进行。节点分配及 IP 配置如下:
第一台机器,IP 为 10.0.0.201,作为管理节点(MGM),SQL节点1(SQL1),数据节点1(NDBD1)。
第二台机器,IP 为 10.0.0.202,作为SQL节点2(SQL2),数据节点2(NDBD2)。
管理节点最好不要与数据节点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否则可能会因为该数据节点服务器的当机,而导致管理节点服务器的问题,从而导致整个群集系统的崩溃。
二,配置管理节点:
在第一台机器上,建文件夹 D:\mysql-cluster,在其下建立文件 config.ini,内容如下:
代码如下:
[NDBD DEFAULT]
NoOfReplicas=1
[MYSQLD DEFAULT]
[NDB_MGMD DEFAULT]
[TCP DEFAULT]
# Managment Server
[NDB_MGMD]
hostname=10.0.0.201
# Storage Engines
[NDBD]
hostname=10.0.0.201
datadir= D:\data
[NDBD]
hostname=10.0.0.202
datadir= D:\data
# SQL Engines
[MYSQLD]
hostname=10.0.0.201
[MYSQLD]
hostname=10.0.0.202
Cluster 管理节点的默认端口是1186,数据节点的默认端口是 2202。从 MySQL 5.0.3开始,该限制已被放宽,Cluster 能够根据空闲的端口自动地为数据节点分配端口。如果你的版本低于5.0.22,请注意这个细节。
Cluster 管理节点作为一个服务端(通过运行 db_mgmd.exe 程序读取本配置文件来启动),通过本机上的客户端 ndb_mgm.exe 来连接和操作。
三、配置 MySQL 数据库服务器:
在2台机器上,分别依次操作。
解压 mysql-cluster-gpl-noinstall-7.1.3-win32.zip 文件到 D:\mysql-cluster-gpl-noinstall-7.1.3-win32 文件夹下,把 D:\mysql-cluster-gpl-noinstall-7.1.3-win32\bin 加到 Windows 的系统 path 中。
打开DOS命令行窗口(配置完系统path后,在再次打开新的命令行窗口),执行以下语句,让 MySQL 作为 Windows 服务运行:
代码如下:
mysqld.exe -install mysql
再在 Windows 服务管理界面里,配置 mysql 服务,手动启动(不要自动启动)。
把 D:\mysql-cluster-gpl-noinstall-7.1.3-win32 下的某个备用的配置文件(例如my-small.ini)复制为 my.ini 文件。
建立 D:\tmp 文件夹。
四、配置SQL节点和数据节点:
在2台机器上,分别依次操作。
建立文件夹 D:\data。
编辑 NySQL 配置文件 D:\mysql-cluster-gpl-noinstall-7.1.3-win32\my.ini,在 [mysqld] 节末尾加语句:
代码如下:
#SQL群集节点
ndbcluster
ndb-connectstring=10.0.0.201
有了 ndbcluster 语句,mysql 服务将作为群集的 SQL 节点启动。mysqld.exe 命令带参数 Cndbcluster 运行是一样的效果。
mysql 服务连接到数据节点的 2202 默认端口,或自动分配的别的可用端口。
(问题:SQL节点如何获得数据节点的IP地址?是否通过连接管理节点,取得所有数据节点的IP地址的列表?)
这里的连接字符串的值在 MySQL 服务启动时使用,用于连接到管理节点。
在末尾加语句:
代码如下:
#NDB集群节点
[mysql_cluster]
ndb-connectstring=10.0.0.201
注:好像以下形式也可:
代码如下:
[ndbd]
ndb-connectstring=10.0.0.201
这里的连接字符串的值在数据节点启动时使用,用于连接到管理节点。
五,启动群集各服务器
启动顺序依次是:管理节点、数据节点、SQL节点。
1,启动管理节点
在第一台服务器的DOS窗口,运行命令:
代码如下:
C:\>ndb_mgmd.exe -f d:\mysql-cluster.conf\config.ini Cconfigdir=d:\mysql-cluster
注:如果不带 Cconfigdir=d:\mysql-cluster 参数,将默认为 C:\mysql\mysql-cluster 文件夹。
屏幕显示:
代码如下:
C:\>ndb_mgmd.exe -f d:\mysql-cluster.conf\config.ini Cconfigdir=d:\mysql-cluster
-06-10 01:16:57 [MgmtSrvr] INFO ― NDB Cluster Management Server. mysql-5.1.44 ndb-7.1.3
2010-06-10 01:16:57 [MgmtSrvr] INFO ― Reading cluster configuration from ‘d:\mysql-cluster.conf\config.ini‘
2010-06-10 01:16:57 [MgmtSrvr] INFO ― Got initial configuration from ‘d:\mysql-cluster.conf\config.ini‘, will try to set it when all ndb_mgmd(s) started
2010-06-10 01:16:57 [MgmtSrvr] INFO ― Mgmt server state: nodeid 1 reserved for ip 10.0.0.201, m_reserved_nodes 1.
2010-06-10 01:16:57 [MgmtSrvr] INFO ― Id: 1, Command port: *:1186
==INITIAL==
2010-06-10 01:16:57 [MgmtSrvr] INFO ― Starting initial configuration change
2010-06-10 01:16:57 [MgmtSrvr] INFO ― Configuration 1 commited
2010-06-10 01:16:57 [MgmtSrvr] INFO ― Config change completed! New generation: 1
==CONFIRMED==
2,启动数据节点
分别在2台服务器的DOS窗口运行命令,
第一次,或初始化群集节点时,运行命令:
代码如下:
ndbd.exe Cinitial
初始化之后,只运行 ndbd.exe 即可。若带参数 Cinitial 运行,将使正常运行的群集系统中,数据节点的数据全部丢失。
数据节点依赖管理节点服务器,进行数据的自动复制和同步,使各个数据节点的数据保持一致,并在某个数据节点意外关闭又恢复后,进行数据的恢复重建。
3,启动SQL节点
有了 ndbcluster 语句,启动 mysql 服务,就启动了SQL节点。应在前2种节点启动后,分别在2台服务器上进行。
六、群集管理
在所有的数据节点和SQL节点未启动之前,运行群集管理节点服务的客户端 ndb_mgm.exe,只能获得以下信息:
代码如下:
C:\>ndb_mgm.exe
― NDB Cluster ― Management Client C
ndb_mgm>show
Cluster Configuration
―――――――
[ndbd(NDB)] 2 node(s)
id=2 (not connected, accepting connect from 10.0.0.201)
id=3 (not connected, accepting connect from 10.0.0.202)
[ndb_mgmd(MGM)] 1 node(s)
id=1 @10.0.0.201 (mysql-5.1.44 ndb-7.1.3)
[mysqld(API)] 2 node(s)
id=4 (not connected, accepting connect from 10.0.0.201)
id=5 (not connected, accepting connect from 10.0.0.202)
ndb_mgm>
说明数据节点、SQL节点均未连接到管理节点服务。
在所有的数据节点和SQL节点正确启动之后,将获得以下信息:
代码如下:
ndb_mgm>show
Cluster Configuration
―――――――
[ndbd(NDB)] 2 node(s)
id=2 @10.0.0.201 (mysql-5.1.44 ndb-7.1.3, Nodegroup: 0, Master)
id=3 @10.0.0.202 (mysql-5.1.44 ndb-7.1.3, Nodegroup: 1)
[ndb_mgmd(MGM)] 1 node(s)
id=1 @10.0.0.201 (mysql-5.1.44 ndb-7.1.3)
[mysqld(API)] 2 node(s)
id=4 @10.0.0.201 (mysql-5.1.44 ndb-7.1.3)
id=5 @10.0.0.202 (mysql-5.1.44 ndb-7.1.3)
ndb_mgm>
关闭群集的DOS命令:
代码如下:
ndb_mgm -e shutdown
或在 ndb_mgm 环境下执行 shutdown 命令。
以上命令或关闭管理节点服务和所有的数据节点。随意、强行关闭群集系统(关机或关闭进程),会导致数据没有全部写回磁盘而导致的数据丢失。
关闭SQL节点的 mysqld 服务:
代码如下:
C:\>net stop mysql,或:
C:\>mysqladmin -u root shutdown
七、测试
正常运行的 MySQL 群集系统,通过SQL节点可以对数据节点进行数据库操作,各数据节点可以自动进行数据同步。某一个数据节点关闭后,不影响SQL节点的使用。某些数据节点出错后,可以进行恢复。需要注意的是,SQL节点建立数据库时,必须选择“ndbcluster”数据库引擎。如果不选择“ndbcluster”引擎,建立的数据库将不会进入MySQL群集系统中,但是可以独立使用。
另外,每个 NDB 表必须有一个主键。如果在创建表时未定义主键,NDB Cluster 存储引擎将自动生成隐含的主键。该隐含的键也将占用空间,就像任何其他的表索引一样。由于没有足够的内存来容纳这些自动创建的键,出现问题并不罕见。
测试实例:
在某台 SQL 节点上登录 mysql,建表 city,并插入数据:
代码如下:
C:\>mysql -u root test
mysql>create table city (nId mediumint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sName varchar(20) not null)
engine = ndbcluster default charset utf8;
mysql>insert city values(1, ‘city-1′);
mysql>insert city values(1, ‘city-2′);
在另一台 SQL 节点上登录 mysql,从表 city 里得到记录:
C:\>mysql -u root test
mysql>select * from city;
在群集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应当能取到先前插入的所有记录。
另外的测试(单点故障测试):
1,还可以人为停止某一个数据节点(Ctrl+C中断DOS命令ndbd.exe,停止该服务),看看所有的 SQL 节点是不是能正常工作。
2,在某一个数据节点停止后,进行数据库操作。然后重新开启该数据节点,看看群集中的所有的 SQL 节点能不能得到完整的数据。
八、常见问题与扩展
配置和管理 MySQL 群集系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由于不合理的配置导致的系统问题非常常见,比如网络故障、内存限制等,会导致仲裁体统强制关闭数据节点。
如果机器上原来已经安装过 MySQL Server,则一定要卸载干净原来的数据库系统。注意群集系统中的 mysql.exe 程序与非群集系统的管理 Client 是不同的。
还可以与负载均衡系统结合,以提供更强的可用性和数据存取效率。
可能由于未知的Bug或别的原因,导致群集系统出现一些意外故障。所以建议选取版本时,选择已经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版本,不一定选取最新的版本,最新的版本往往不太稳定。当然也不要选用太陈旧的功能有限制的版本。
步骤如下:
1、准备服务器
管理节点(MGM) 192.168.0.10(db1)
SQL节点1(SQL1) 192.168.0.20(db2)
SQL节点2(SQL2) 192.168.0.30(db3)
数据节点1(NDBD1) 192.168.0.40(db4)
数据节点2(NDBD2) 192.168.0.50(db5)
如果只想配置在两台服务器上可以将db1,db2,db4放在同一台服务器上,db3,db5放在同一服务器上,
2、下载mysql-cluster-gpl-7.0.8a-win32.msi,mysql的 上就可以下载。分别安装在准备好的服务器上。
3、在db1中创建C:mysqlmysql-cluster,并且在mysql-cluster文件夹中创建一个名为config.ini的文件,config.ini的内容如下:
[NDBD DEFAULT]
NoOfReplicas=2
[MYSQLD DEFAULT]
[NDB_MGMD DEFAULT]
[TCP DEFAULT]
# Managment Server
[NDB_MGMD]
HostName=192.168.0.10 #管理节点服务器db1的IP地址
# Storage Engines
[NDBD]
HostName=192.168.0.10 #MySQL集群db1的IP地址
DataDir= E:data #如果不存在就创建一个
[NDBD]
HostName=192.168.0.30 #MySQL集群db3的IP地址
DataDir= E:data #如果不存在就创建一个
[MYSQLD]
HostName=192.168.0.10
[MYSQLD]
HostName=192.168.0.30
4、在第2步安装的mysql根目录下,一般是(D: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7.0)这样的结构。在其中找到my.ini,在最后加入如下内容。
ndbcluster
ndb-connectstring=192.168.0.10
[mysql_cluster]
ndb-connectstring=192.168.0.10 #db1的IP地址
5、使用“D: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7.0binndb_mgmd.exe” - f “C:mysqlmysql-clusterconfig.ini”启动管理节点服务器。
6、使用“D: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7.0binndbd.exe” --initial分别启动节点服务,
7、启动mysql数据库服务。
8、使用“D: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7.0binndb_mgm.exe”检查配置是否成功。一般地会输出如下内容: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D: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7.0binndb_mgm.exe”
-- NDB Cluster -- Management Client --
ndb_mgm>show
Connected to Management Server at: 192.168.0.10:1186
Cluster Configuration
---------------------
[ndbd(NDB)] 2 node(s)
id=2 @192.168.0.10 (mysql-5.1.37 ndb-7.0.8, Nodegroup: 0, Master)
id=3 @192.168.0.30 (mysql-5.1.37 ndb-7.0.8, Nodegroup: 0)
[ndb_mgmd(MGM)] 1 node(s)
id=1 @192.168.0.10 (mysql-5.1.37 ndb-7.0.8)
[mysqld(API)] 2 node(s)
id=4 @192.168.0.10 (mysql-5.1.37 ndb-7.0.8)
id=5 @192.168.0.30 (mysql-5.1.37 ndb-7.0.8)
*可以使用quit或者bye退出程序。
9、在db1上使用mysql -uroot -pxxxxxxx test
create table city(
id mediumint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0) not null default ''
engine = ndbcluster default charset utf8;
insert into city values(1, 'city1');
insert into city values(2, 'city2');
在db3上使用mysql -uroot -pxxxxxxx test
mysql>select * from city;
+-----------+
|id | name |
+-----------+
|1 | city1 |
+-----------+
|2 | city2 |
+-----------+
OK。
最关键的是要使用ndbcluster 作为表的存储引擎。
10、使用“D: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7.0binndb_mgm.exe” -e shutdown停止集群。否则可能不会将全部数据写到磁盘。
1、虚拟机环境下安装的
1 192.168.131.21(管理节点,存储节点,sql节点)
2 192.168.131.22(存储节点,sql节点)
2、安装程序
在两台机器上面同时进行
第一步:
下载安装软件地址:dev.mysql.com/downloads/cluster/
我的用的版本是MySQL Cluster 5.6.11(mysql cluster 7.3.2 MSI安装出来以后就是mysql cluster 5.6.11)
第二步:
安装MSI软件,安装时不会创建mysql instance
我安装在c:\mysql cluster 7.3下
第三步:
cd到你的安装目录的bin文件夹,执行mysqld.exe --install mysql /*设置环境变量后仍需执行此命令,不然就会被安装在c:/program files/mysql/mysql-5.6.10下,这样无法运行)
第四步:
设置环境变量
3、创建配置文件
第一步:
创建config.ini文件
在c:\cluster\config.ini文件
内容为:
[NDBD DEFAULT]
NoOfReplicas= 2
#Managment Server
[NDB_MGMD]
hostname=192.168.131.21
Nodeid=1
datadir=C:\MySQL Cluster 7.3\data
#数据节点
[NDBD]
NodeId=5
hostname=192.168.131.21
datadir=d:/data
[NDBD]
NodeId=6
hostname=192.168.131.22
datadir=d:/data
#SQL节点
[MYSQLD]
ArbitrationRank=2
hostname=192.168.131.21
NodeId=7
[MYSQLD]
ArbitrationRank=2
hostname=192.168.131.22
NodeId=8
[MYSQLD]
[MYSQLD]
第二步:
创建mysql配置文件my.ini
在安装路径下找一个my-**.ini文件
复制到当前目录并重命名为my.ini
在文件中[mysqld]的起始加入
#Path to installation directory. All paths are usually resolved relative to this.
basedir = “C:\MySQL Cluster 7.3”
datadir = “C:\MySQL Cluster 7.3\data”
在[mysqld]结尾加入
ndbcluster
ndb-connectstring = 192.168.131.21
在my.ini文件的最末端加入
[mysql_cluster]
ndb-connectstring=192.168.131.21 #此处两台虚拟机都一样的设置
保存文件
4、启动mysql cluster(以下操作均在CMD下执行)
第一:在管理节点服务器上(也就是本文中的192.168.131.21)
ndb_mgmd.exe --config-file=c:\cluster\config-ini --configdir=c:\cluster
新开CMD窗口
ndbd.exe --initial /*第一个启动的节点加入--initial参数 第二个不需要*/
新开CMD窗口
mysqld.exe --default-file=“C:\MySQL Cluster 7.3\my.ini”
执行完以后启动mysql
net start mysql
第二:在192.168.131.22在执行
ndbd.exe
新开CMD窗口
mysqld.exe --default-file=“C:\MySQL Cluster 7.3\my.ini”
执行完以后启动mysql
net start mysql
5、查看安装情况
在192.168.131.21服务器上打开CMD窗口
ndb_mgm.exe
ndb_mgm>show
Connected to Management Server at: 192.168.2.57:1186
Cluster Configuration
———————
[ndbd(NDB)] 2 node(s)
id=5 @192.168.131.21 (mysql-5.6.10 ndb-7.3.2, Nodegroup: 0, Master)
id=6 @192.168.2.56 (mysql-5.6.10 ndb-7.3.2, Nodegroup: 0)
[ndb_mgmd(MGM)] 1 node(s)
id=1 @192.168.131.21(mysql-5.6.10 ndb-7.3.2)
[mysqld(API)] 2 node(s)
id=7 @192.168.131.21 (mysql-5.6.10 ndb-7.3.2)
id=8 @192.168.131.22(mysql-5.6.10ndb-7.3.2)
出现以上的信息说明安装成功
然后在某台服务器上登录mysql
mysql -uroot
show engines;
可查看ndbcluster是否安装成功
创建数据库及表
create database test;
create table tt(id int(10)) engine=ndbcluster;
insert into tt(1);
然后到另一台服务器上去查看
查看数据库是否同步
SQL Server 2005 SP2 出来后,Vista 下安装 SQL Server 2005 就很容易了,忽略掉所有提示,一直安装,安装完成了,直接打SP2的补丁就可以了,
这样简单的过程,是没必要写博客的。但我(郭红俊)仍然要写一篇博客,是因为我忘记了一点,费了一上午才在Vista上安装好 SQL 2005。
这点就是:
Vista 上不支持安装 Enterprise 版的 SQL 2005 数据库服务
但是却支持安装 SQLEXPRESS 版本, 以及 Developer 版本的数据库服务。
至于SQL Server 2005 的其他几个版本,是否 Vista 支持安装数据库服务,由于我没测试,就不提了。
如果你想在Vista 上装 Enterprise 版的 SQL 2005 数据库服务,在安装选项的时候,就会看到下面的情况,数据库服务没法选择中,是灰色的。
郭红俊整理出这篇博客,就是为了提醒大家,如果发现类似上面的问题,可能你这个版本的SQL 2005 不支持在Vista 上安装,在Vista 上安装 SQL 2005 ,我还是强烈建议你安装 开发人员版本的 SQL 2005。
相关下载:
英文版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Service Pack 2 下载地址:
www.microsoft.com/downloads/details.aspx?displaylang=en&FamilyID=d07219b2-1e23-49c8-8f0c-63fa18f26d3a
中文版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Service Pack 2 下载地址:
www.microsoft.com/downloads/details.aspx?displaylang=zh-cn&FamilyID=d07219b2-1e23-49c8-8f0c-63fa18f26d3a
SQL Server 2005 SP2 的新增功能
download.microsoft.com/download/e/2/b/e2baa171-0995-42f9-befc-526ae4683ea2/WhatsNewSQL2005SP2.htm
关 键 字:MYSQL
今天我们介绍不包括apache环境的配置,只介绍在php中把mysql配置好,让你的php支持mysql就可以了,如果你没有配置好我们连接数据库时会提示Fatal error: Call to undefined function mysql_connect错误的哦,下面我来给各位同学介绍介绍,
window系统配置mysql
无法连接mysql,写了一个测试mysql的php文件如下: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if(!$link) echo “失败!”;
else
echo “成功!”;mysql_close();
?>
结果报错误:Fatal error: Call to undefined function mysql_connect(),明显没法找到mysql相应的库,百度了一大堆,又是什么复制mysql的lib库、又是复制到windows的system32目录,过于复杂,其实正确的配置应该是在apache的httpd.conf文件中加入下设置: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LoadModule php5_module d:/tools/php-5.3.1/php5apache2_2.dll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 .php
PHPIniDir d:/tools/php-5.3.1
注意,最后一行是关键,告诉apache你的php配置文件在哪里,不然你就得把php.ini文件复制到windows的系统目录下了。一般我们通过这里配置就可以完成apache和php的结合。而在php.ini文件中只需要修改如下几个地方即可:
# 修改php的扩展库目录为你的实际路径
extension_dir = “D:/tools/php-5.3.1/ext” # 去掉前面的;extension=php_mysql.dll
linux中配置mysql
首先下载MySql的dmg安装包,
下载地址在:dev.mysql.com/downloads/mysql/
打开dmg文件,里面有三个安装项,在此我三个都安装,MySQLStartupItem.pkg安装后,mysql会随系统启动而自启动,MySQL.prefPane表示可以在系统偏好设置中看到mysql选项,还有一个就是mysql的安装项。
这样一来就安装成功了,在系统偏好设置中打开mysql,并将服务开启。安装好后默认的用户名是root,密码为空。为了安全,我们设置一个密码。
打开终端,如果你输入mysql提示没有这个命令,那么需要配置mysql bin目录的环境变量。目录是,/usr/local/mysql/bin/, 将其加入到PATH变量中。在这儿我介绍另一种方法,
在终端中输入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sudo vim /etc/bashrc
然后在其中加入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mysql
alias mysql='/usr/local/mysql/bin/mysql'
alias mysqladmin='/usr/local/mysql/bin/mysqladmin'
这样一来,在终端中输入mysql就有这个命令了, 其实它与我们C/C++中的宏定义有点类似,别名代替的作用。
接着我们修改root的密码,命令如下: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mysqladmin -uroot password 12345这样就将root的密码改为了12345.
Memcache是一个高性能的分布式的内存对象缓存系统,通过在内存里维护一个统一的巨大的hash表,它能够用来存储各种格式的数据,包括图像、视频、文件以及数据库检索的结果等,简单的说就是将数据调用到内存中,然后从内存中读取,从而大大提高读取速度。
接上面教程,首先我们打开以下网址下载php_memcache的php模块
downloads.php.net/pierre
Ctrl+F搜索一下memcache 就可以找到我们要找的php_memcache-2.2.6-5.3-nts-vc9-x86.zip ,这个版本,适用于PHP5.3X,非线程的,好了就下它吧
将下载后的php_memcache-2.2.6-5.3-nts-vc9-x86.zip 文件解压后同样我们会得到一个 php_memcache.dll 文件,同样我们还需要把它复制到 D:\Server\php\ext 目录下。
然后还是需要打开 PHPManager 管理软件,并找到 php_memcache.dll 并右键 Enable 启用它
然后我们还需要安装一下 Memcache 的服务端。关于服务端,我们会在附件一起打包中提供下载,请关注我们的打包下载文件包。这里我们只讲一下安装的教程。
memcached的基本设置:
-p 监听的端口
-l 连接的IP地址, 默认是本机
-d start 启动memcached服务
-d restart 重起memcached服务
-d stop|shutdown 关闭正在运行的memcached服务
-d install 安装memcached服务
-d uninstall 卸载memcached服务
-u 以的身份运行 (仅在以root运行的时候有效)
-m 最大内存使用,单位MB,
默认64MB
-M 内存耗尽时返回错误,而不是删除项
-c 最大同时连接数,默认是1024
-f 块大小增长因子,默认是1.25
-n 最小分配空间,key+value+flags默认是48
-h 显示帮助
将memcache服务端,复制到 D:\server\ 目录下,然后我们在些目录下,打开CMD窗口下面运行如何命令进行 memcache的安装
Windows 2008 R2下如何进行Memcache安装与配置教程
Memcache服务端安装:
memcached -d install
如果没有任何提示,表示memcache服务端已安装成功了。
Memcache服务端启动
memcached -d start
同样,没有任何提示,也就表示了我们的memcache服务端启动成功了
记住以后数据库联系不需要填成loaclhost,改成127.0.0.1
★ UnixWAre and Open unix8下如何配置SAMBA。Window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