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长安早春旅怀,长安早春旅怀白居易,长安早春旅怀的意思,长安早春旅怀赏析(共含8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辣豆皮”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长安早春旅怀,长安早春旅怀白居易,长安早春旅怀的意思,长安早春旅怀赏析 -诗词大全
长安早春旅怀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七古 轩车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
风吹新绿草牙坼,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长安早春旅怀》原文
轩车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
风吹新绿草牙坼,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长安早春旅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长安旅怀,长安旅怀高蟾,长安旅怀的意思,长安旅怀赏析 -诗词大全
长安旅怀作者:高蟾 朝代:唐 体裁:七绝 马嘶九陌年年苦,人语千门日日新。
唯有终南寂无事,寒光不入帝乡尘。
长安早春怀江南,长安早春怀江南许浑,长安早春怀江南的意思,长安早春怀江南赏析 -诗词大全
长安早春怀江南作者:许浑 朝代:唐 体裁:五绝 云月有归处,故山清洛南。如何一花发,春梦遍江潭。
长安春夕旅怀,长安春夕旅怀罗邺,长安春夕旅怀的意思,长安春夕旅怀赏析 -诗词大全
长安春夕旅怀作者:罗邺 朝代:唐 体裁:七律 几年栖旅寄西秦,不识花枝醉过春。短艇闲思五湖浪,
羸蹄愁傍九衢尘。关河风雨迷归梦,钟鼓朝昏老此身。
忽向太平时节过,一竿持去老遗民。
长安早春,长安早春孟郊,长安早春的意思,长安早春赏析 -诗词大全
长安早春作者:孟郊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旭日朱楼光,东风不惊尘。公子醉未起,美人争探春。
探春不为桑,探春不为麦。日日出西园,只望花柳色。
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
长安早春,长安早春无名氏,长安早春的意思,长安早春赏析 -诗词大全
长安早春作者:无名氏 朝代:唐 体裁:五排 杳霭三春色,先从帝里芳。折杨犹恨短,测景已忻长。
莺和红楼乐,花连紫禁香。跃鱼惊太液,佳气接温汤。
风送飞珂响,尘蒙翠辇光。熙熙晴煦远,徒欲奉尧觞。
《旅夜书怀》赏析
所谓“旅夜书怀”,就是在行旅的夜里抒写自己的胸怀或怀抱。写作时期应该确定为大历三年春。此前杜甫已经滞留夔州近两年,除因受到夔州都督柏茂琳的优待以外,大约也是为了等候朝廷任命新职。因为作为夔州都督的柏茂琳,可能向朝廷推荐过杜甫。但是,唐代宗没有起用他。这时,他感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希望完全破灭了。于是在这年的正月,五十七岁的杜甫下定决心离开夔州。舟出三峡,顺着大江,进入江汉平原的江陵一带,他回想一生的坎坷遭遇和朝廷的黑暗腐败,抒发了“官应老病休”的愤激之情。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微风习习,江岸细草如丝,一只竖有高桅的小船,孤伶伶地行驶在江上。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境,烘托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这也是作者孤独感伤之情的外化。“危”,高的意思。“樯”,桅杆。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星垂挂在远天,显出平野的辽阔;月光涌动在水面,大江在汹涌奔流。与上一联的近景相比,这一联是远景,上句写岸上,下句写江中,构成阔大雄伟的境界,有一种宇宙苍茫无穷之感。置身其间的细草、孤舟、诗人,该是何等的渺小。由此可见诗人孤独凄怆之情。诗中“垂”、“涌”两个“响”字,将星月精神描摩得毕肖。《四溟诗话》评价说“句法森严,‘涌’字尤奇”。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但官职的确是因老且多病而不得不永远休止了。此联上句与“岂有文章惊海内”(《客至》)一样,既是自谦之词,又有自豪之意。下句与“罢官亦由人”(《立秋后题》)一样,表面上是自我解嘲,实质上是抒发愤慨。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这,而是由于不被任用。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胸怀经济,故云名岂以文章而著;官以论事罢,而云老病应休。立言之妙如此。”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如此人生落拓,到处飘泊,像个什么?就像那天地之间到处飘飞的'一只沙鸥。诗人自叹身世飘零,无论是身后之名,还是生前之功业,似乎都游离于他。当这种悲愤交集的情感,外化投射在一只飘零于茫茫天地之间的白鸥时,诗人晚年飘零、孤独、寂寥的形象,便由此铸就了。
纵观全诗,始终有景,又始终满含复杂的情感。景的序列,随着诗人感情的逐步展开而自然地呈现,并且最终借助景,将感情的抒发推向高潮。大致说来,诗的前半重点写“旅夜”之景,后半主要是“书怀”。不过,前半写景状物,已经融注了诗人的主观意念;后半抒怀感慨,也有自然景物的烘托。全诗景情交融,正如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所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全诗意境雄浑,《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的评论说:“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诗人将“细草”、“孤舟”、“沙鸥”这些景象,放置于无垠的星空平野之间,使景物之间的这种对比,自然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衬托出深沉凝重的孤独感。
★ 旅夜书怀 杜甫
★ 早春古诗白居易
★ 韩愈《早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