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茗阅的诗歌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小块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掌茗阅的诗歌(共含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掌茗阅的诗歌

篇1:掌茗阅的诗歌

掌茗阅的诗歌

去情如叶,残阳一腔血。

未及收回,殷殷长天裂。

星汉其里,幽幽寒绝。

倍是秋浓风更雨,

谁个窗前月?

屈指蹉跎春夏雪。

只道仰天长阕。

却留下,芳菲异灭。

悔过点点心头越。

可重修紫坛氤帖?

青史他年垂说。

掌一茗,从头阅。

篇2:茗记台词诗歌欣赏

茗记台词诗歌欣赏

茗记台词诗歌欣赏

你有没有觉得

有段时间你会特别喜欢回忆

喜欢想一想以前的生活和日子

那个时候的场景和声音,反复在你脑子里播放

而你也总会觉得

这段时间才刚刚过去

也许你只是努力想否认

自己会如此难忘记这一段时间,一群

和一个人

伙伴们有时候会说你见色忘友

因为每天我都在走廊上等着看她

上学放学,下课出操

把自己生活的一大半,倾注在她的身上

当时想,也许

这就是柏拉图式的恋爱吧

虽然不敢奢望太多

但还是很希望有一天

她能够看到我

很多时候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会成为你某一个生活阶段的全部

你的喜怒哀乐,都将由此而来

伙伴们伪装配合偷取照片的经过

成为我们每次聚会必谈的勇事

虽然,这个频率一次比一次少,而我们

也一次比一次笑的.无聊

你知道一份积累并压制了很久的感情

往往会导致一个勇敢的决定

当我用了很长时间

终于完成一幅她的肖像画时,我决定

悄悄送给她

我只能想

“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

这场与坏人的遭遇和撕碎的照片,让我

记清楚了过程中的每个细节

接下来的画面

被我的大脑一遍遍的加工重构

我分不清真假,我只看见

在一片片花瓣飞舞的幻镜里

完美的定格图像

即便是高考的结束

对于很多我们的故事来讲

却无法是一个完整的句号

所有带走的,未必留下

丢弃的,也未必遗忘

唯一成事实的

就像一首歌中唱出的那样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篇3:红掌爱情诗歌

红掌爱情诗歌

我静静站在你身旁

看你盛开的模样

你恰似一朵不胜热风的火焰花

娇羞难挡

我静静站在你身旁

听你绽开的声响

恰似慵懒的'美妇午睡后的哈欠,极轻极轻

胜怕扰了你姑娘的心房

我静静站在你身旁

细嗅你的芬芳

如丝如缕的馨香

被这湿热的春风裹狭着

钻入我的鼻腔

我静静站在你身旁

用手指触碰你的叶面

惊了手的红光满面

像极了红宝石闪闪发光

一只绿色的毛毛虫恪守着使命为你精心站岗

要知道我是那么地爱你

在女儿带你回来的路上

你是否张望了又张望

陌生的路口是否彷徨了又彷徨

我在等你来的日子

时光如丝线拉得又细又长

你来到我身边

对我仔细端详了又端详

我对你说,我会精心呵护好你

这一次,不会让你错过我的季

刻你的影,纳你的香,入我的胸膛....

篇4:茗记台词诗歌赏读

茗记台词诗歌赏读

你有没有觉得

有段时间你会特别喜欢回忆

喜欢想一想以前的生活和日子

那个时候的场景和声音,反复在你脑子里播放

而你也总会觉得

这段时间才刚刚过去

也许你只是努力想否认

自己会如此难忘记这一段时间,一群

和一个人

伙伴们有时候会说你见色忘友

因为每天我都在走廊上等着看她

上学放学,下课出操

把自己生活的一大半,倾注在她的身上

当时想,也许

这就是柏拉图式的恋爱吧

虽然不敢奢望太多

但还是很希望有一天

她能够看到我

很多时候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会成为你某一个生活阶段的全部

你的喜怒哀乐,都将由此而来

伙伴们伪装配合偷取照片的经过

成为我们每次聚会必谈的勇事

虽然,这个频率一次比一次少,而我们

也一次比一次笑的无聊

你知道一份积累并压制了很久的感情

往往会导致一个勇敢的决定

当我用了很长时间

终于完成一幅她的肖像画时,我决定

悄悄送给她

我只能想

“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

这场与坏人的遭遇和撕碎的照片,让我

记清楚了过程中的每个细节

接下来的画面

被我的大脑一遍遍的加工重构

我分不清真假,我只看见

在一片片花瓣飞舞的'幻镜里

完美的定格图像

即便是高考的结束

对于很多我们的故事来讲

却无法是一个完整的句号

所有带走的,未必留下

丢弃的,也未必遗忘

唯一成事实的

就像一首歌中唱出的那样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篇5:掌心里的爱诗歌

你永远不会懂得我的心事

正如你读不懂桃花的花语

那些与桃花有关的唯美及浪漫

在每瓣花瓣上的故事

总是那么凄美

凄美得如同满地的落花

在我掌心中的

只有,万花丛中的一瓣

我想,只有它

才是我命中的注定

《感伤》

原以为我会接住

接住那些似水流年

轻轻地摊开

只有感伤、惆怅、无奈

我又何曾不像那飘落的.花

有多少还未来得及的感叹

被风吹落

留与明天的

是那些破旧不堪的往事

一如那漫天飞舞的花絮

《在林间等你归来》

你说过

花开了,你会归来

守着这份誓言

憔悴了我的容颜

如今,花开期已过

我等待的人,未归

接住了飘絮的花瓣

却接不住一颗已逝的心

也许,我接住的

仅仅是一个无边的遗憾

《问花》

一低头的温柔

接住浪漫的桃花

开在指尖的花瓣

是苦?是泪?

血色的春天渲染了桃花

还是,桃花映红了春天

我紧紧握住的

不过是流逝的花期

指尖的芬芳才是永恒

从发梢美到心里

篇6:描写阅江楼的诗歌

狮子山巅百尺楼,大江滚滚接天流。

碧霄万里连秋色,黄叶千年飞雁丘。

古道苍茫当世改,斯文寥落此时忧。

总叹六代风华已,衰草寒烟凝帝州。

——七律:登阅江楼

篇7:描写阅江楼的诗歌

岁在三秋,草木葱茏;

拾级而上,举步楼宇;

凭栏眺望,悠然遐思。

秋雾弥漫,笼盖川泽;

俯视山林、宛伏千军万马;

繁星点点、如入戟戈连营,

此非元璋大败友谅之军呼?

若夫,云开雾散,天高气清;

波涛万里,群峦叠翠;

犬牙交错,直逼云汉;

卢龙飞舞,携江贯海;

秋雁徘徊,声震江浦;

杜鹃啼血,满目凄怆。

嗟夫,

达则万木生辉,穷则苍宇悲悯,

山水楼阁本无情,心境使然也。

昔太白谪居夜郎,迁客沙鸥,

孤馆春寒;柳子厚困于永州,

孤舟蓑笠,独钓江雪。

古往今来,士者多坚;

感物伤怀,修短随化;

千帆侧过,草木秋霜;

萍水相逢,失路同悲。

登斯楼也,

叹天地之博大,怜行影之渺然。

虽事与愿违,造化弄人;

然放握有度,快意人生;

恬然自安,得失何牵。

平和淡定乃人生之真谛也﹗

篇8:描写阅江楼的诗歌

拾级而望,楼高二十二仞,

气势巍峨挺拔,英姿绰约而光彩照人。

斗拱飞檐,上出重霄。

翠阁流丹,下临无地。

碧瓦斜阳,晖映四野。

曲径盘腰,丹珠裹体。

驾卢龙,蜿蜒驱江欲赴东海。

白云掠于前,似银燕展翅。

秋风旋于后,若虎啸龙吟。

绿树红花,摇曳欢呼于四周。

冈峦簇拥,列队相随于左右。

若登楼远眺,目极四野。

则见君王旧景,多变其态。

荒凉之处,已呈新姿。

倚栏仰视,天宇澄清。

不见飞鸟雨云翅幕于下。

唯有禄口银鹰翱翔于空。

俯视其下,大江东去,

江花似火,江水如蓝,

波连荆楚,浪涌三吴。

两畔绿柳成行,长堤护岸,

汹涌江涛不再乱浸无辜。

火车南来,声似洪钟,

音若雷鸣,行若闪电,迅若流星。

往来匆匆运货送人。

关山阻隔不再制约南北沟通。

高速环城,京沪、宁杭,

若银绦丝带,曲折飘逸,起伏绵延,

连京沪苏鲁皖浙近于一体。

沿途红花绿草,谷稻澄黄,

令滚滚车流轮下生风。

尤为壮者,虹桥两道,叠次凌空。

一桥近而二桥远。

近者,横江平卧,

铁骑驰奔于上,苍龙逶迤腹中;

远者,斜拉过江,

铁索迎风,车逆风行,

犹秋千荡于旷野,若长街悬于半空。

而飞虹之下,舟舸争渡,各逞其锋。

不见飞桨劈水,却闻涛吼笛鸣。

环视左右,则见紫金昂头,

观苍穹万千气象,扬子吐雾,

漫江中八卦之州。金鹰摩天,

遮玄湖澄苍倒影,隧道穿地,

引万千车骑忽遁之于无形。

淮山万壑,虽有驰奔之状,

却静而不动,徒作无言之看客。

唯水天相接之处,一叶扁舟,

蓑翁独钓,尚有当年之意境。

待落日西沉,夜幕临江,

天地归一,四野如墨,

江楼华灯,万盏齐明。

似玉宇琼楼,桂殿兰宫,

光耀南天一片。又似瀚海航灯,

摇曳飘忽于夜幕重重。

篇9:古典诗歌教学初探之“四步阅读法”

古典诗歌教学初探之“四步阅读法”

古典诗歌教学初探之“四步阅读法”

摘要: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最为瑰丽璀璨的明珠,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史上最光辉的 篇章。它们读来琅琅上口、字字珠玑。意境优美,思想深刻。不仅能使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情趣和欣赏能力。但是我们的学习现状却是不容乐观。虽然我们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古诗,但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却一直得不到提高。就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忽略了诵读在古诗鉴赏中的作用。第二、教学环节的设置不够科学,导致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不够深入。第三、在阅读的过程中不重视基本知识的积累和适度的拓展延伸。我们怎样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寻找到一条新的道路呢?笔者经过几年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根据古典诗歌具有抒情性、凝练性、想象性、音韵性四大特性找到了一种通过读韵律、读感情、读画面、读意境的“四步阅读”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地帮助我们完成古典诗歌教学的任务。

关键词:韵律    画面    感情     意境

第一步:读出韵律和节奏。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无论何种文体,“读”都是从文本中获取大部分第一手材料(感性材料)的唯一途径。古典诗歌对仗工整,平仄有序,读来琅琅上口,独具韵律美和节奏感。因此我们在读的时候就要读出它的音韵之美来。在这个环节上,我们可以分几步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自己寻找感觉。第二步,让个别学生站起来朗读,其它学生用心听,寻找出节奏或语调不对的地方再次感受。第三步,听老师或名家的范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最后,配上音乐让学生自由揣摩。在选择配乐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要让配乐来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比如我在上古代诗歌四首的时候,为了让他们更好的把握两首诗歌不同的节奏,第一首《西江月》我用了较为轻快的《春江花月夜》的曲子作为配乐。第二首《天净沙》我用了低沉的《苏武牧羊》作为配乐。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有一些不自信,教师在这时一定要用和蔼的语气多鼓励学生。在经过上面几步的铺垫之后,大多数的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在老师的鼓励下基本上都能够投入其中,找到诗歌的节奏。

第二步:读出画面

古典诗歌大多善于塑造鲜活的形象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高洁孤独的梅花,范仲淹《渔家傲》中寂寞戍边的军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雨夜思家的游子。而诗人营造的这些画面就能很好的帮助我们来理解诗歌的主题。因此我们要理解主题先要分析画面。在这一个环节可以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先用笔划出诗歌中所出现的景色。具体操作如下:一、男女生分组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出诗歌中出现的景物。第二步,根据诗歌的描述将这些景物构成一幅鲜活的画面。可以用三种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可以让学生口述画面,加入自己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其次,可以让学生将诗歌扩写成一个片段式的小散文。这个环节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最后,可以让学生用笔在纸上简单勾勒出自己组织的画面。如果班上有绘画功底较好的学生有佳作也可以在班级后面的展示栏里张贴展示。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兴趣的目的。这三种方法可以酌情使用,最好是循序渐进的展开,不必在每一堂课上都全部用到。

第三步:读出思想和感情

西汉《毛诗序》中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此诗歌的终极目标 还是要抒发诗人的情感的。所以我们这一步朗读的目标就是要在读中感悟到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就要读作者,学会知人论世。要带领学生去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比如在学习《泊秦淮》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去了解杜牧生活的晚唐的历史。这个环节可以把它放在预习中让学生去完成,在课上让学生来回答。如果不够准确或完整,老师可再做一点补充。第二步就可以让学生边读,边用笔在诗中圈出表现作者心情或者感情的句子来。比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人”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的“将军白发征夫泪”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都是在表明诗人忧伤情感的'词句。而像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一句“最是一年春好处”就足以窥见诗人对于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第四步读出意境

当然不是所有的古典诗歌都会有直接的抒情。更多的古典诗歌都是通过意象来间接抒情。这样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常见的一些意象。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主题。

什么是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古典诗歌中会有一些固定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如雪、竹、梅、松、鹤、荷、菊、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用寒蝉、骤雨、凄风等来奠定悲伤的感情基调等。因此对于我们初中尤其是初一的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常见的意象所代表的一些情感,对于我们的古典诗歌的学习是非常有用的。在这一步的操作上我一般会分两步来进行。第一,学生自由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出这些相关的意象。第二,回忆在我们以前学习的诗歌中有没有这样的意象,它所抒发的情感是不是和我们学习的诗歌有相似之处;老师讲过的常见意象中有没有这个意象,有的话它一般是抒发怎样的情感?通过这样的一步步的回忆加强后学生一般都会有一个基本的掌握。比如我在上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时候在我叫学生找出意象杨花、子规、明月之后,学生基本上就明白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主题了。同样在这一步的学习的时候必要的迁移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为了让学生跟好的理解,意境和抒情之间的关系,我在上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时候。我就设计了一个题目从《天净。沙秋思》中抽出一句来和《西江月》中的词句重新组合,形成一幅悠闲惬意的画面,应该选哪一句?又该怎样组合?这样的训练进行几次之后学生对于意象的掌握就会深刻很多。同时在学习了一个新意象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寻找同样出现这个意象的诗歌自己分析。当然也有少数的意象它既可以表现喜悦的情感也可以表现悲伤的情感,所以还要告诫学生,分析意象的时候一定不要脱离原诗,要联系上下句和作者的背景来展开。

结论: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多用心,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设置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重视诵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调、感受思想。

3、进行适度的拓展练习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的提高。

参考资料。

崔秀锋  古诗学习重在积累之我见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蔡乾卓  李建设  背景知识在古诗鉴赏中的运用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邱先进  诗意的贯通――古诗鉴赏的基本思维方式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篇10:诗歌《沁园春·张路分秋阅》赏析

刘过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

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

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

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

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

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

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刘过词作鉴赏

刘过是布衣之士,但他一生关心北伐,热衷于祖国的统一。加之他的词闻名天下,所以宋史虚称他为天下奇男子,平生以气义撼当世。(见《龙洲词跋》)因此,刘过与当时某些将领有过交往。词题中张路分,姓张,担任路分都监的官职,生平不详。路分都监为宋代路一级的军事长官。古代军队常于秋天演习,由长官检阅,故称秋阅。这首词记录了张路分举行秋阅的壮观场景,描绘了一个能文善武的`抗战派儒将形象,抒发了作者北伐抗金的强烈愿望和祖国统一的爱国激情。

首三句从听觉上写演习开始前和开始时的景况。

万马,说明演习规模之大。万马而不嘶,让人想见军容之整肃,军纪之严明。在如此寂静之中,突然响起了一声寒角,显得格外嘹亮清彻。 寒字,不仅暗应词题之秋,也烘托了一派肃杀气氛。而寒角只一声,就令行柳营,全军立即闻声而动,可见这支军队具有一种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战无不胜,功无不克。

下面从视觉上写开始后的情景。见秋原如掌四句,从整体上写雄壮阵势。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从不同侧面描绘演兵场上的壮观景象:平原上枪林刀丛突现;铁骑奔驰,快如流星;队形纵横,变化莫测。人在油幢三句,由兵而将,由分而总。人,指张路分。这时,他正在油幢军帐之中,按兵法指挥万马千军。然而其仪态却是羽扇从容裘带轻,表现出一派儒雅风度:手执羽毛大扇,身着轻裘缓带,举止从容不迫,令人想起苏轼的《念奴娇》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与演兵场上那种惊心动魄景象和将帅的风流儒雅之度恰成反照,既形成了文势上的起伏跌宕,也为下文描写张路分的文才诗情作了过渡。

君知否三句开始写张路分的文才诗情。词人用设问转入,摄人眼目,但又不立即道出,而是先用是山西将种收束上文,意谓此乃天生将种,然后才说这位善于治军用兵的统帅曾系诗盟,即曾参加过诗人的集会。行文顿挫有致,上下映衬,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给人以立体感。这三句歇拍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片的进一步描写奠定了基础。

下片换头两句,直承曾系诗盟而来。龙蛇纸上飞腾,写其诗情之饱满,文思之敏捷,草书时笔走龙蛇。这是正面刻画。看落笔、四筵风雨惊,写其诗意绝妙,风雨为惊,四座无不倾倒,大有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况味。这是侧面烘托。

行文至此,一个文武双全的儒将形象已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如在目前。如果仅以赞扬人物的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陆游《汉宫春》)为目的,则未足以使人物形象更具内蕴,而应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这是写其不屑于一己之荣升。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腰间利剑,他经常拂拭,以此剑杀却那占据中原的金国统治者,不足以遂其生平之志。

这几句前后又恰成反照:前四句从反面着笔,否定了意在封侯挂印;后三句从正面落墨,肯定了志在还我河山。否定坚决有力,肯定斩钉截铁,将一个在 金瓯半缺、神州陆沉时代的抗战派儒将的磊落胸襟豪情壮志揭示出来,令人肃然起敬。至此,才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最后三句写秋阅结束和作者的感受。归来晚,说明演习时间之长。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随军乐队演奏之声,在作者听来,似乎已带上边地战场上的那种冲杀之声。那里,随军鼓吹之所以幻化为边声,正说明词人北伐抗金心情之迫切,希望及早举兵。

这首词是以塑造一个抗战派儒将形象来表达作者的爱国之情的,词人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注入了自己的理想,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成分。其中不斩楼兰心不平,既是通篇之巨眼,又是主人公之灵魂,同时也正是词人之心声。在艺术上,作者精心提炼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入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注意选择能反映人物生活情趣的细节入词,如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羽扇从容裘带轻。二注意选择能突出人物将帅之才的细节入词,如拂拭腰间,吹毛剑在等。所以词中洋溢着比较浓厚的生活气息,显得真实可感。宋词中集中描绘军事场面与刻画军事将领形象的成功之作,并不多见。这首词可谓佼佼者。

篇11:诗歌阅读在思想的树林里流浪

诗歌阅读在思想的树林里流浪

还没有进入深度睡眠

却悄悄地步入了梦境

斑驳古老的墙壁

沿着山坡一直朝向大海的边缘

一路降下去 很熟悉

似乎住了很久 很久以前

||

为什么

会有如此奇特的梦境?

莫非前世曾在此徘徊

曾记得儿时 常常

一遍遍的画起蔚蓝的大海

两边有山 中间

扬起帆的孤舟已走远

||

也很喜欢船

常常留意各式古船

西洋大帆船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

那时常常用木头刻成小舟

扬帆摆舵还装有甲板

引来伙伴们啧啧的赞叹

||

也常常做起白日梦 浮想联翩

梦想有一天突然变小

驾驶一叶小舟

沿着小溪飘在额尔齐斯的河面

沿着河水又奔向无边的海面

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也在所不惜!

那光怪陆离的'冒险

最能颤动年轻的心尖!

||

如今我已经不年轻了

似乎已忘却了这些儿时的梦幻

生活是这样的繁难

儿时旧梦

却固执的溜进彷徨的夜晚

梦啊

你似乎轻而易举的化解了

现实中越发沉重的饭碗

你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走远

||

人们在白天需要梦

人们在夜晚需要梦

白天和夜晚组成生命的框架

梦是框架里最值得纪念的底片

虽然梦已有所演变

虽然这演变已走向蜕变

但这蜕变却从不曾将底板冲淡!

||

我带着梦从白天进入黑夜

我带着梦从一个冬天又进入另一个冬天

在漫长的折磨之后

我们魂归自然

但那最初的底片

却被丢在额尔齐斯的河边......

阅读后感

阅生活

朱砂掌 体会

夏茗悠经典语录

夏茗悠语录

阅青春作文

SO3R阅读法

周记茗点居

夏茗悠的语录

夏茗悠《假面》语录

掌茗阅的诗歌(通用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掌茗阅的诗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