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考研复习:五大细节决定考研成败(共含3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runawaycat”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考研复习:五大细节决定考研成败
暑期两个月的考研复习时间不长但也不短,期间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参考书如何选择?基础知识如何记忆?下面为广大考研学子总结出了以下常见问题,希望能给大家做为参考,根据自身情况好好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争取一举拿下暑期,拿下考研!
一、参考书
(1)经典教材法:有些研招院校并未指定专门的考试参考书,这种情况下,考生选用各部分考试内容的本科经典教材和相应专业考研的指定参考书,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同时,即便是针对指定了参考书的学校,对经典教材的学习也是不可少的。
(2)目录阅读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参考书的内容。
(3)比较阅读法:将属同一考试科目的不同参考书目对照阅读,互相补充,相互印证。
二、学习笔记
第一遍看参考书的时候可以只是看书,第二遍看的时候,最好就要一边看书,一边自己整理笔记了。笔记不需要特别仔细,在复习时,可以在每门考试科目众多的参考书中选出一本较有代表性的教材,通读全书后,理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线索。如:该学科领域研究涉及到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每一个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等等。依据这些问题,分清“主干”与“枝叶”,然后,依据这一树型图,再参考其它书目,进一步完善充实。这种学习方法,会帮助你理清脉络、迅速回忆起重点和细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整理笔记最好是在看过真题后进行,这样会有重点。一些真题的答案也可以抄在笔记本上,内容太多的,也可以划在书上,在笔记中标清页码就行。
三、真题
历年真题集中体现了专业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导师群关注的研究方向。通过纵向比较本专业历年的各科试题,横向比较不同院系相同专业的历年试题,考生对考研的试卷题型、考查范围和重点内容等会有较为详细的了解。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四、记忆方法
(1)通读教材,理解记忆:考研的记忆量较大,尤其是文科考生,没有理解的记忆是吃力并且效果不好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好处很多:首先可以让你学会从一个知识点联系到整个面的知识点;再从繁多的知识中,抓住重点,进而分析重难点去记忆;看书时能达到“钻进去,跳出来”的程度,并且可以按知识系统画出树形图。理解记忆法重在通过方法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2)巩固阅读,反复记忆:考研过程中接触的知识很多,很多东西看过后容易忘记。每个人的记忆和遗忘都是有周期的。建议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看完两章再回头巩固,看完一个单元做一下笔记。如此类推,不但防止了遗忘,而且容易使知识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3)抛开教材,自我检查:凭看大纲的目录,对章节、细节知识点进行回顾的方法远比死记硬背更有效。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找到很多此前没有注意到的盲点。在回忆难以为继时,翻开课本,那么这一段知识对神经元的刺激非常强烈,因而也就容易刻入脑中。
五、心态
暑期复习一方面是环境不适合投入学习,一方面是考生很容易疲劳犯困,所以大家一定要坚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别在这个时候松懈或者泄气,更不要急噪,确定好自己报考的学校,就安心的努力。
在考研的圈子里有这么一句话,“有10个人准备考研,其中8个人着手复习过,但最后只有5个人走进考场,能坚持考完的就只剩3个人,所以你只需要坚持战胜其他2个人。”这话听来有些讽刺,但事实既是如此。在复习考研时有太多就差最后几天放弃的人,还有更可气的是,在考场中,中途放弃的人,既然选择考了,就该正经的考完它,对自己有个交代。连失败都不敢面对的人,是可耻的。因为这样的人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
最后,提醒大家暑期注意防温降暑,有条件的每天喝一碗绿豆汤。祝大家学得开心,赢得漂亮!
2014考研复习:细节决定成败
在复习过程中,总是能听到考生说心里没底,其实,每个考生在走进考场看到试题前都会有所忐忑,但一旦进入考场你会发现,特别是专业课,只要是认真复习的人,不是不会答,而是有太多的话想要向老师倾诉。这样,就会出现时间分配的问题。大家在做题时,应该根据分值来分配时间。比如专业课试卷150分值,时长180分钟。所以,一分钟时间要获取一个分值,剩下的30分钟再分配给论述题和其他不会答的题目。当然,在考场上需要依据答题的具体情况而微调,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时间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从而保证考场上正常的.发挥。
细节表现为基础
以考研数学为例,考研数学的定理、公式等很多,而每一道题都由这些定理公式构成,定理公式的不同组合又相成新的题型,在每年的考研真题中大家就可以看出,难题怪题很少几乎没有,考察的多是基础知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同学成绩不好?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基础不牢。如果把整个习题看成一座城堡,定理,公式等可比做砖瓦,而基础习题就可看成砖瓦垒起的一堵墙,熟练掌握一道基础习题就相当于直接拥有一堵墙,这样,构建城堡我们岂不随心所欲,是不是像搭积木一样方便。过于基础也不一定是好事。凡事正好,过犹不及。我们知道,打牢基础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成绩,而不是停留在基础阶段,所以大家要总结基础复习的经验和教训,并保证以后的复习能够更高效快速地进行。
从整体到细节
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复习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建议考生以教材为重点,同时兼顾练习题。有些练习也可以做做,不要太在意准确率,主要是熟悉下出题特点和出题范围。对于自我感觉不错的同学,回顾大学课本的工作可以少占用点时间,而把时间和精力多投入到真题练习和探索扩展中去。比如英语的阅读素材,大家可以适当地阅读一些英语读物。如果有同学感觉自己英语水平确实不赖,考研英语的目标在80分以上,那么也可以适当地看点英语原版的小说,来扩充自己的阅读量。一定要会看书,不能一天到晚捧着书本却一个字也没记住,看书看教材都要让自己得到应有的收获,不然宝贵的复习时间就白白浪费掉了。
2014考研数学 细节决定成败
精彩链接:
考研数学复习重视错题 以勤补拙
考研数学复习:根据命题规则确定做题方法
考研数学:复习不能脱离思考 优化解题思路
考研数学复习:有重点、多练习才能出成绩
总的来说,这些年考试所出现的大多都属于一些常见的概念,因为考试不管是数学还是其它的课程,经常是这样,重点的概念,重点的性质是经常考,反复考,甚至于重点的概念可能出现逆向考,出反问题。提醒考生,多次出现以及反复出现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能老是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能脱离了本质。要时刻提醒自己细节决定成败。考研 教育\网
在考研数学的复习过程中,大家首先要有一个系统的复习安排:
在暑假期间,大家首先要这段时间将教材过一遍,将大纲规定的知识点弄清楚。这个阶段的工作很细碎,但很重要,一定要细致地做好。可以报一个考研辅导班,并利用假期时间消化。通过老师辅导可以将前一阶段的知识串起来,提高自己解综合题的能力;到了下个学期就要进入做模拟题、提高能力和查缺补漏了。到了考试前20天左右,就要将自己以前的复习整理一下,看一下笔记,将以前消化的巩固下来,不清楚的弄清楚。
有一个宏观的复习计划之后就需要大家在细节方面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从最近这几年数学一来讲,有一个比较值得注意的问题,出现了图形命题这种形式。数学一在最近连续两年出现导数应用用图形来描述的问题,在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四,估计以后可能也会朝这个方向去做。所以这个倒是值得应该注意的这么一个问题。至于说其它的哪些考试,或者哪些考这种东西,确实比较难以去预测这个问题。可是有这样一种特点,假如我们看一看考试大纲的话往往可以看到这样,在考试大纲里头所列出哪些知识点,经过了多年考试以后,基本上全都考到了,也就是说在考试大纲里头所列出的那些考点的话经过几年以后,基本上都能够轮得到。
暑期过半,希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不要因为天气原因对自己的复习进度有所怠慢,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坦然,加油!
★ 考研复习五大禁忌
★ 细节决定网站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