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受点气,是多么可贵的教育!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学不会也不知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孩子受点气,是多么可贵的教育!(共含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学不会也不知道”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让孩子受点气,是多么可贵的教育!

篇1:让孩子受点气,是多么可贵的教育!

让孩子受点气,是多么可贵的教育!

下面的情况,每年都有一定的概率发生。

行为的发生大多是因为从小对孩子太包办,太迁就的结果。为了爱孩子,可以爱的无原则,可以爱的无标准,最后让孩子失去了行为的原则和标准。

我们可以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无论他优秀与否,在父母心中,都是最值得爱的孩子,但是千万不能无条件地溺爱孩子。小的时候,为了孩子开心,什么都行,什么都答应,那样会害了孩子一生。

爱要有度。

镜头一:

一辆出租车在大桥中段停了下来,一名年轻的男子下车后,一言不发,越过栏杆,跳进江中。紧接着,一个年轻的女子也跟着跳了下去。一对吵嘴的小夫妻走了,留下双方的老人和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镜头二:

某男子拿刀捅伤他人,在派出所交待的起因是――小时候,那人欺负过他……

镜头三:

某学校禁止男生留长发,某男生剪了两次发还不合格,第三次哭着剪了头发,然后跳河自尽……

镜头四:

某女生主动将自已的钱借给丢钱的同学,反被怀疑是她偷的,然后从楼上跳下,以死证明清白……

现在的'人怎么这么冲动、这么脆弱呢?由此,想到一个问题:人的气量!

气量大的人,成就也大;气量小的人,为小事所拘,故难成大事。

故事一

有一对小夫妻吵架。男人说:“老人送的是一片心意,无论送的是什么,你都应该高兴地接着,而不是挑三拣四、万分嫌弃,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

然后,越吵越激烈。过了一会儿,就听女的哭着说:“从小到大,我妈都没这么对我,你凭什么对我这么对我?”

唉!问题就出在“从小你妈都没这么对我”。

你妈宠您如公主,于是,你习惯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如今虽已身为人妻,却还生活在公主的童话中。该醒醒了!

篇2:让孩子受点气是可贵的教育

让孩子受点气是可贵的教育

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那种完全赏识而不打不骂没有惩戒的教孩子的理念,实为误人之言――慈母多败儿!

镜头一一辆出租车在大桥中段停了下来,一名年轻的男子下车后,一言不发,越过栏杆,跳进江中。紧接着,一个年轻的女子也跟着跳了下去。一对吵嘴的小夫妻走了,留下双方的老人和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镜头二某男子拿刀捅伤他人,在派出所交待的起因是:小时候,那人欺负过他……

镜头三某学校禁止男生留长发,某男生剪了两次发还不合格,第三次哭着剪了头发,然后跳河自尽……

镜头四某女生主动将自已的钱借给丢钱的同学,反被怀疑是她偷的,从楼上跳下,以死证明清白……

现在的人怎么这么冲动、这么脆弱呢?由此,想到一个问题:人的气量!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有大量;量大福大!这些话还真有道理!

就说克林顿吧,克林顿是什么人?美国总统。美国总统是什么人?是全世界注目的焦点。拉链门事件暴光后,全世界的闪光灯天天对着他。私生活的点点滴滴,被掀了个底朝天,各种议论铺天盖地,不是几天,不是十几天,而是将近一年,神经稍微脆弱一点的人,早崩溃了!想想普通人,做了一点不好的事,见到邻居、同事、熟人都不敢抬头,哪经得起如此巨大的压力?

假如克林顿为此自杀了,那么,他就定格为一个失败而窝囊的总统,以后的历史,只要提到他,就会跟拉链门连在一起。但他活了下来,他依然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总统之一,而所谓的拉链门事件,只不过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段小插曲而已。

大人物果真都有超乎寻常人的承受力。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如果都象现代人这么脆弱,勾践早上吊了,韩信早跳河了。

气量大的人,成就也大;气量小的人,为小事所拘,故难成大事。

小俩口吵架。男人说:“老人送的是一片心意,无论送的是什么,你都应该笑嘻嘻地接着,怎么挑肥嫌瘦,你这么不懂事啊?”然后,越吵越激烈。过了一会儿,就听女的哭着说:“从小我妈都没大声吼过我一句,你凭什么对我这么凶?”

唉!问题就出在“从小你妈都没大声吼过你一句”。你妈宠您如公主,于是,你习惯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如今虽已身为人妻,却还生活在公主的童话中。该醒醒了!

生活条件越好,受到的呵护越多,人就越自我、越虚荣,因此,也就越挑剔、越狭隘。

有个小女孩,每次买了新衣服、新玩具等,都会跑到邻居家挨个地问:“我有漂亮衣服,你有吗?”,“我有新玩具,你有吗?”如果别人说没有,她就特别高兴;如果别人说:“我有啊,比你的还漂亮呢,我的这个玩具你没有吧?没见过吧?”

小女孩马上就跑回家,哭着吵着要买,家长则说:“宝贝,别哭,别哭,咱们去买个更大更好更漂亮的,好不?”于是,小女孩破涕为笑了!――看到没?虚荣与脆弱就是这么养成的!

古人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意思是: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所做的事不能轻易如愿,通过这逆境的磨砺,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而现在的家长,正好相反。他们对待孩子:悦其心志,只求孩子开心;舒其筋骨,生怕孩子累着;事事顺其所为,遂其所愿,所以,孩子因宠而娇,缺乏忍耐之性。如此,遇事有各种冲动之举也就不足为怪了!

有个中学生在贴吧里说:“他们要是不给我买苹果手机,搞烦了,我就跳楼!让他们伤心一辈子,后悔一辈子!”

盯着这句话,我琢磨了半天:原来,孩子知道他是你的最爱,他就是你的软肋、你的命门,最有效的挟持就是―将你最宝贵的东西毁给你看!

原来,跳楼是报复父母的一种方式,一种让他们伤痛得最彻骨、最持久的方式。死者忍一时之痛,生者此恨绵绵无绝期。

因为我的要求一惯都得到满足,所以,这一次你也必须满足我的要求。

别人一直将我当宝,你凭什么当我当草?

别人一直夸我,你凭什么损我?

――这就是心理惯性!惯性大到一定程度时,就拐不过弯来了。顺境中待久了,就适应不了逆境的反差。

孩子能不能责罚?长期的责罚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人格成长。这里有一个关键词:“长期的”。即长年累月的批评、指责、打骂,才有可能导致孩子心理扭曲。偶尔的责罚,不但需要,而且必不可少!

国外一家教育研究机构最近发表文章:过度赞扬孩子也有负面影响!所以,凡事不能走极端。

十之七八的鼓励,十之二三的责罚,最有利于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时不时地让孩子受点小气,受点小委曲,其实是一种心里上抗挫折的段炼。老话说:受得了气,才成得了人。

有些家长,因孩子顽劣发了回火,过后还忏悔不已:唉,我不够冷静,太不应该了,下次一定忍住!

有的家长说:我都忍出内伤了!

何苦呢?该发的脾气不妨发点,只要不过份就行了。如此,家长不会憋出病来,孩子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发完脾气后,把道理及时讲清楚,再做点开心的事,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孩子也得到了磨炼。

那种完全赏识而不打不骂没有惩戒的教孩子的理念,实为误人之言――慈母多败儿!

篇3:教育是让孩子快乐的顺其自然成长

现在家长给孩子的教育花样很多,想要孩子全面发展。可是很多人 会忽视教育最原始的目的:让孩子快乐的顺其自然成长。

特别喜欢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每每诵读起来,心中忍不住的激情澎湃:“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与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关系很大;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成败与否,又与每个家庭的教育息息相关。而家庭教育的成功无外乎几点:亲子关系充满信任且融洽;既照顾了孩子的聪明才智,又关注到了孩子的善良品性;让孩子有信心面对未来所有的一切,自信且洋溢着智慧的光辉;有勇气面对所面临的所有失败挫折。

但现行家庭教育中,有几个至关重要点值得商榷:

第一:孩子的表现中“乖”与“不乖”是否能够决定孩子的未来?

现在很多家庭教育中,把孩子的“乖”体现为孩子听话,按照家长或者老师既定的要求做事。其实,孩子听话与否,乖与不乖,并不能够成为判定一个孩子的标准。不听话的孩子并非不乖,听话的孩子也并非真的很乖。

这里作为家长要能够明白孩子的天性与身心发展特点,随着他们逐步的成长,他们会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与知识架构,同时也有自己看世界与判断世界的能力。尤其是生活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社会中,孩子每天吸收到许多的信息,对人对事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往往是充满活力与跳跃性的,也许与成人的思维并不吻合或者正好相背离。如果家长非要用“听话”和“乖巧”来衡量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而且会本末倒置的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使孩子从小失去创造性,变得唯唯诺诺,谨小慎微。难道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好孩子吗?而往往恰恰是这些好孩子,抗压能力与抵抗挫折的能力相对比下来比较弱,甚至习惯于躲到成人的背后乐享其成。这难道不是教育上的悲哀吗?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的实验:他对2至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作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这一研究说明,反抗行为强的孩子,长大易有坚强的独立意志,而这一点正是我们想要孩子们具备的素质。

现在家长给孩子的教育花样很多,想要孩子全面发展。可是很多人 会忽视教育最原始的目的:让孩子快乐的顺其自然成长。

第二:孩子面对“夸奖”与“批评”的态度最值得家长警醒。

在赏识教育深入人心的时代,很多家长会说自己的孩子识“夸”不识“吵”,往往“夸奖”会让孩子更加进步向上,而一旦受到“批评”,就会情感受挫,闷闷不乐或者一蹶不振。所以很多家长会跟在孩子身后,尽可能的夸奖孩子,从细微处发觉孩子身上的优点和亮点,绞尽脑汁的赞扬孩子以方便孩子能够更好;甚至和老师沟通之时,也再三请求老师对孩子格外照顾,多夸奖其优点,方便孩子更好的发展。

其实这种现象对于孩子来讲并不是一件好事,毕竟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将要面临的是各种残酷的竞争与真实的现状,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一直在后面用赏识的眼光盯着他、鼓励他。所以“夸奖”与“批评”对于孩子来讲是同样需要面对的问题。甚至于面对“批评”的时候,孩子如何能够快速的调整自己心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者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很重要。这种强大的心理是需要家长对其进行专门的训练,而不仅仅让孩子沉溺于“夸奖”中。

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一定会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不同的家庭教育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也会让孩子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但不管未来如何,他们都会遭遇到各种夸奖和批评,正确的面对它们,冷静的判断它们,勇敢的挑战它们,最终才能够让自己变得强大,无坚不摧。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孩子快乐的成长,远离悲哀。

第三:孩子的心胸里“谦逊”与“骄傲”如何能够平衡发展?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让人落后”这是一句亘古不变的真理。但现在如此竞争的时代,孩子们仅仅谦逊或者过于谦逊对于他们的发展并非好事,而一味的骄傲或者目空一切的骄傲也将会成为他们成长中的致命制约力量。所以,如何平衡“谦逊”与“骄傲”的关系,也是现在孩子们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同样是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向。

让孩子有足够的眼界去看世界;有尊严、自由的成长;有悲天悯人的觉悟;有煮酒论英雄的气魄,是我们想要孩子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事实上我们的孩子却总是不自觉的被禁锢在理论知识的增长上,埋没在无穷尽的题海中;家长张口闭口也是学校、老师、作业等等,孩子哪里会有博大的心胸来装无穷的理想?成绩好就是英雄,值得骄傲;考试差就是差生,只能灰溜溜参与补习……事实果真如此吗?

孩子要适合家庭教育,也要让家庭教育适合孩子,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可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大多数家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关系变为单向,只知道家庭教育围着学校转,结果却牺牲掉很多培养孩子品质的机会。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让自己有一片发挥的天地,自己学会承担结果,知道平衡得失取舍捡的关系。

于丹老师在谈及家庭教育的时候说:

“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饲料。 ”我们今天并不是鲜花少了,而是牛羊的眼光多了。我们越来越失去了一种审美的眼光,而把这个世界看成是同一种功利标准的筛选。我们越来越成功了,但是我们失去了成长的力量,失去了那种在漫山遍野的鲜花中漫步时心灵上的愉悦。“成功”,或许是一个评判人的标准,但只是成长中的一部分标准。成长的过程中,有一套综合、多元的标准体系。一个人,只要生命能成长,就一定有未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对料事如神的老酋长很不服气,有一天他捉了一只刚孵出来的小鸟放在身后,问老酋长:“我手里的小鸟是生还是死? ”他想,你要说它是活的,我手指一捻就掐死它;你要说是死的,我手心一张就让它飞起来。凭什么你说的都是对的?我一定让你错一回!结果,那位睿智的老人只是宽容地一笑,他说:“生命就在你的手中! ”

这是一个好故事,它关乎生命的成长。所有时间中,最重要的就是当下;所有权利中,最重要的就是成长。

篇4:让孩子管我和自由飞翔是两种教育态度的思考

让孩子管我和自由飞翔是两种教育态度的思考

6月中旬,我们在江阴工作的表姐妹、表兄弟在一个表弟家相聚。表弟和他的妻都是80年代的本科毕业生,其余的表弟、表妹及他们的妻或夫也都是大中专学历,也算是读过书的人。

正值中考结束,席间便自然以此为题谈论开了。表妹文或许是喝了些酒的缘故,有些激动地讲了这样一件事:前两天,一个老同事打电话给她道谢。道谢的原因是:5年前,这位老同事常因女儿不服“管教”而相互发生摩擦,烦恼之极。当时表妹听了同事列举的诸多事例后对这位同事断言:你不要自寻烦恼,你的女儿不是不听话,是有主见,将来肯定有出息。听了表妹的话,这位母亲改变了对女儿的态度。如今,女儿不仅样样能干,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菁高中,所以特地打电话给表妹报喜,感谢表妹的预言。表妹文慷慨陈词道:“所以,我现在对女儿是绝对的民主,不是要她服我管,而是要让她管我!”

表弟棣触“景”生情,不禁忆起自己赶考时的重重压力,使他夜不能寐,临考时头痛欲裂,终于未能如愿,只得进行“二次大战”。他感慨地说:“其实只要点到为止,我对我女儿采取的方法是‘不管’,自由了才能飞翔嘛。”

文和棣都不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观点没有精深的'教育理论作为依据,有的只是他们的一些亲身经历和体会。但我觉得还是可以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回味一番的。“让孩子管我”、“让孩子自由飞翔”这种思想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孰是孰非,我们真的要冷静思考。

孝心是多么伟大作文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然成长

亲情是可贵的作文

孩子的教育是个大问题

教育随笔-孩子是与非

教育随笔大班让孩子喜欢画画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教育理念

友情是多么美好叙事作文

生命,是多么的重要作文

《生活是多么广阔》教学设计

让孩子受点气,是多么可贵的教育!(共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让孩子受点气,是多么可贵的教育!,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