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走出自我,与往事告别散文(共含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彼案有梦”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走出自我,与往事告别散文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转眼之间四十多岁的我们都过了不惑之年,悠悠岁月带走了我们曾经拥有的风华正茂,人世间的沧桑历练了我们所追求的雄才大略人生之路;环顾茫茫人海,当我们蓦然回首时我们已经与幸福的群体相距得很远很远,当此时我们漫无目的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时,虽然我们此时身处人海,但却仍然感受得到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敢问是谁夺走了我们昔日的欢愉?是谁让我们落伍于这越来越繁华的尘世?我想此时此刻我们再也不需要追究什么了,也不应该再纠葛什么了,因为再做这一切都于事无补毫无必要。我们现在只需要认真反思自己历史的成败,不能再像过去总去思量谁亏欠我们多少,我们失去了多少,因为我们患得患失再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现在只需要对自己过去做一个很果断彻底的切割,而最明智之举就是与不堪回首的往事告别。
与往事告别,我们目前首先要痛定思痛摒弃自己心中过去的一切阴霾。往昔所有的尘世恩恩怨怨和所有阴影我们再也没有必要纠缠不休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放弃,放下该放下的东西,时刻保持快乐的情绪,这已经显得非常重要,过去自己一再沉浸于不拔是对自己的极端不负责任,是浪费生命的行为,坦率的说因为自己曾经的不快乐给别人情绪带来的副作用其实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伤害。
与往事告别,我们还要自觉得走出长期自我封闭的'领地。过去的独自呻吟,孤芳自赏;夜郎自大;目空一切之秉性都再也不能适应我们在日新月异,物欲横流;纷繁复杂,且与时俱进的社会中生存,过去的一切应该说我们失败的固然很多,不然我们就不会感到痛苦,所以我们已经没有了丝毫的骄傲的理由。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必须学会逐渐融入现实社会的滚滚洪流,要从不习惯过渡到渐渐习惯,要从看不惯过渡到习以为常,要从自己奉行的一贯的好恶逐渐适应到大众化,我认为学会了随遇而安自己就掌握了融入社会的方法,就有了改变社会交往环境的基础。人不能是独立个体,人本身具有的社会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独自生存在于社会,我们知道这点很重要。
与往事告别,我们从此要更加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我们既要珍惜自己的身体,更要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我们要远离精神和物质的各种诱惑,要始终记住身体永远都是自己的,一切身外之物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沉湎于情欲和贪求财物都将有损益于自己,如果我们只贪求一时的欢愉,那后悔的事就是一生。
与往事告别,我们要学会容忍一切。我们要学“苏秦能忍锥刺骨,韩信能忍钻胯下;朱臣能忍把柴打;姜公能忍把鱼钓;武儒能忍要过饭;吕正能忍寒窑守”。我们每个人还都要知晓“酒后无德肯惹祸,吃酒不如早睡觉;贪色多了损身体,野花不采是正条;无意之财不可取,穷了不如苦熬着;闲事闲非少去管,少生闲气身安乐;装聋作哑不为儍,得过且过寿星高;尖刁滑流不为好,人不知道天知道;天也不亏好人心,好事孬事尽你做;善恶到头总有报,迟早迟晚都找着”。如此清楚这些我们就该做到能忍则忍,不能忍也得忍,否则我们就不会远离灾祸。
与往事告别,我们要倍加珍惜亲情。这个世界我们最不能挥霍的就是亲情,如果亲情缺失了我们就失去了快乐的根本。试想我们如果没有了夫妻之情;父子之情;母子之情;父女之情;母女之情以及兄弟姊妹等骨肉之情,我们还会有什么?所以我们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我们就没有理由放弃亲情,更不能肆意挥霍亲情。如果有谁过去对亲情淡漠,在下此时奉劝你尽快采取措施找回和挽救亲情,因为我们一旦失去了亲情,我们就有可能失去了一切,孤独就会伴你一生,因为友情是永远代替不了亲情的。诚然我们既然知道了这些,就请我们每个人都从此时此刻开始重视亲情,珍惜亲情,有家的要自觉永远的维护家庭的稳定,要永远想法创造家庭生活的温馨,亲人之间要相敬如宾相亲相爱,无家的要尽快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样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走出自我,忘掉过去该忘记的一切,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一定会变成大同的世界,变成充满幸福快乐的世界。
曾经千百次地叮咛自己,永远忘记你,不要再想你,不要再为你而哭泣。
然而,这究竟为什么,明明想忘记的偏偏难忘却!
岁月易老,流年无情,而你的影子和名字却永远,永远,永永远远被我铭记在生命的最深处而根深蒂固了……
再次千万次地扣心自问,为何,那年,那月,那一天,偏偏与你相遇,是偶然还是不期而遇的美丽邂逅?为何与你相遇又相识,相识又相熟,相熟又相悦,相悦又相恋,相恋又相爱,相爱又分离?
生命啊,为何如此玄妙?
人生啊,为何要与你冥冥有缘?
爱情啊,为何如此酸甜苦涩?
情缘啊?为何如此短暂瞬息?
为何,彼此相爱却又要分离?
是缘分太浅?还是我们青春年少彼此还不懂爱情的真谛?
梦幻总是那么的浪漫美丽,现实总是那么的残忍无情,世俗啊,总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人在旅途,也许真的是“缘来缘去缘如梦”。
深秋夜幕低垂,窗外的霓虹灯闪烁着暧昧的璀璨之光,街边的音响里传来了柔情歌手刘若英那首深情忧怨缠绵悱恻寸断柔肠的凄美无奈歌曲:“我从春天走来,你在秋天说要分开,说好不为你忧伤,但心情怎会无恙,为何总是这样,在我心中深藏着你,想要问你想不想,陪我到地老天荒,如果爱情这样忧伤,为何不让我分享,你也不问你也不回答,怎么你会变这样,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你说过那样的爱我,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痴狂……”
在这样一个薄凉如水的静谧深秋之夜,看着街上随风蹁跹如蝶纷纷扬扬飞舞的落叶,耳边聆听着如此缠绵悱恻忧怨凄凉的伤情之歌,心底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之间如波涛汹涌澎湃,不争气的眼泪也在瞬间情不自禁地哗哗流淌……
谁说,岁月如梭,时光似箭,能够把曾经的一切冲淡,甜的不再甜,苦的也不再苦?
这分明是骗人也是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罢了!
曾经的那些流年往事,总是刻意去忘记,然而有时人的记忆力真的好奇怪,你越想忘记的事情反而记忆却更加的清晰;而那些让自己刻意牢牢记住的事情,偏偏最容易忘记。
人啊,也许,正因为拥有如此深刻的记忆能力,才被称之为高级动物吧!
那些走远的岁月流年中,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总是这样在静静地时光里,不经意间就这样被一首深情老歌或者一句无意的话语,抑或一个无意的动作和眼神,就这样轻易地再次撩拨,再次为之而心伤难过……
曾经的那些曾经啊,总是在心里:“忆了千千万,恨了千千万;毕竟忆时多,恨时无奈何。”
历史岁月犹如一条无源头也无尽头的河流,总在我们身边悄无声息地流淌着。
往事如姻,亦如梦。遥想当年,多少王候将相显赫一世,多少乱世枭雄称霸一方,但终究却是“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然而经过岁月的洗礼,在大浪淘尽黄沙之后,我们仍然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一些闪闪发光的东西。
夜已深了,屋外狂风骤雨,屋内他依然在奋笔疾书,一支生花笔,写尽人间繁华梦,道尽千古兴亡事。蜡烛上的火苗在不停地跳跃着,在烛光的映射下,他的脸显得越发的坚毅与刚强。东方的天空已渐渐泛白,他也终于完成了历史所赋予他的使命,完成了那部被人们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他推开窗子,望着远处的青山,轻声低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没错,他就是司马迁,尽管他受尽宫刑的折磨,但他凭着内心的执着与坚韧,默默完成了这部传世之作。
留得正气冲霄汉,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当你端午节吃着粽子时,当你站在汩罗江畔,欣赏着滚滚东逝的江水时,你是否会想起,曾有一个容颜枯槁、披头散发的诗人,也伫立在江边,他似乎眼见故都被破、怀王客死、国家将亡的情形;他问天哭地、怨昏君、恨小人;他万念俱灰、仰天长叹,最终怀着无尽的悲愤投入了汩罗江中。没错,这就是那位念念不忘自己故国的屈原,他不但为我们留下了千古绝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离骚》,他的爱国情怀更是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自强不息,誓死保卫着我们伟大的祖国。
万倾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屈原
官场的黑暗,使他遭受排挤,被贬偏远地区,然而这点挫折并不能击倒他,他也没有自甘堕落、一蹶不振。他游走于山水草木之间,去领略大地的宽广,去感受高山的巍峨,练就了自己旷达的胸襟,感悟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真谛。但他的心中从来没有忘却国家和人民,当他登上岳阳楼,眺望远方,看到那滚滚东去与天相接的长江之水时,不禁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没错,他就是那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伟大的诗人范仲淹,正是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使他深受人们的敬仰与爱戴,因此名垂千古!
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当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追溯,会发现还有许多这样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物,无论是他们坎坷的经历、痛苦的心声,还是他们失败的教训、执着的信念都留给了我们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
让我们拿起那杯在历史中酝酿出的美酒,与往事干杯!
悠悠往事,往事悠悠……
你对我轻轻地说:“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不必费心的彼此约束,更不须要言语的承诺,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
你说的是那么的轻松,你做的又是多么的洒脱,轻轻一个转身,就永远消失在人海深处……
你可知,我的那份心伤与难过?
你可知我的眼泪如那小河潺潺流淌?
你可听到我那颗心碎如璃之心鲜血在突突如泉涓涓流淌?
你可懂得那句“一夕是百年”的真正含义!
若要能预知有一天要分离,为何要深深爱我,再如此伤我?
是谁在耳边对我千万次地说:“爱你一千年,爱你到永远,爱你到地老天荒……”
你说,喜欢落雨的日子,雨的逗点落向屋檐或者碧绿的草叶,你都能谛听到那种别样的生命韵致……
你说,行动是可以承诺的东西,而感情却无法给予以承诺……
你说,云淡风轻,不在华衣美食,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你说,我为你写首诗吧:“送你,一个欢笑的容颜,让美好的现在走向明天;送你一个无垠的蓝天,让撒下的汗水把希望点燃;送你一个纯洁的爱恋,让风风雨雨去编织一个美丽的诗篇……”
你说:“扬手是春,落手是秋,月圆是歌,月缺是诗……”
正因为你对我说了那么多,正因为你如此与众不同的博学才华和充满了诗情画意高雅脱俗不凡的气质,还有那深情款款的情谊,才让我情不自禁地喜欢爱上了你……
哪一个妙龄花季多情少女能不被你的这种超凡脱俗的绵绵情怀,英俊、潇洒、俊朗、挺拔、青春逼人的才华而折服而迷醉?
轻轻地一个吻,已经打动了我的心,深深地一段情,让我思念到如今……
与往事干杯
人生如梦,岁月如梭,短短几十年,从英姿少年便进入了鬓发微霜的知天命之岁。人生易老,事物的变化也日新月异,周围的一切都是在加速度地改变着。因为年龄的原因,眼前的情景总是淡漠的,即使再新鲜,与我也是无动于衷。倒是儿时的记忆,那样的清新,那样的优美,常常飘荡在脑海里。
荷塘几处鸣蛙
儿时的家乡,是半个水乡,七八座小桥连接着村里的道路,到处有江南水韵、小桥流水的感觉。最美的地方还是村里学校东面和南面的两池荷塘,塘的岸边斜柳低垂。两池荷塘被大道隔开,一座石桥又把两池荷塘连在一起。清澈的塘水无声无息地通过石桥,整日整夜不停地流动着。田田的荷叶,像一把把碧伞,布满塘中。蛙声阵阵,鱼儿翔游,它们时而越出水面发出啪叽的响声,时而撞得荷叶摇动起来。真有“曲港跳鱼,圆荷泄露”的意境。那时候,孩子们整天在水中游戏,而大人们经常挖渠排涝。丰沛的水源顺着人工沟渠,日日夜夜汇入滚滚的大河,涌入茫茫的大海。时过境迁,人是物非,十几年以后,村里的一切池塘都干涸了。除了阴雨天,再也没有了蛙鸣;除了鱼缸里,再也没有了游鱼。水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短缺;蛙声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亲切。这时候我们才越来越珍惜起水来,才知道原来的水才是我们最美的乐园,是我们最需要的珍品。人们总是这样,越是拥有的东西,越是容易被抛弃,哪怕它像金子一样珍贵。
红桃掩映人家
那时候,家家都有桃树。三月桃花开,三月的家乡,户户都被掩映在桃花的后面。是桃树可以避邪,人们需要它呵护平安?是桃树实惠,收获的季节果实累累?还是桃树生命力强,生在哪里就茁壮成长在哪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桃树扎根到家家户户我也说不上来。只记得在桃花盛开的三月里,整个村子花香四溢,流光溢彩。春的气息、春的魅力、春的热烈全部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浸入人的肺腑。一棵棵桃树迎着春风花枝招展,就像活泼开朗的新娘,把自己的美尽情地献给自己的新郎;就像舞台上耀眼的新星,把自己的'艺术努力地展现给她观众;更像国色天香的牡丹,不施脂粉自华贵。桃花后面的农家小院,宁静,安详。锄头挂在屋檐下,水缸摆在庭院前,一群老母鸡在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带领下,走来奔去,寻找着食物。然而十几年后,桃树不见了。再十几年后,高大的砖混结构房屋代替了四梁八柱的小土坯屋,房前屋后,也被水泥硬化了。农村落后于城市,农民向往城市,时下的庭院正是人们追求城市的结果。人们羡慕的东西,人们追求到了,而且这种不懈的追求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人们在追求新的美好的同时,又有几分应该保留的美好保留下来呢?多少人做到了两种美好兼而获之。
夜半轻风阵撒
月光如水,带着清爽的晚风,透过窗纱,泄到屋子里,把参差晃动的树影留到窗子上。儿时的我每当这个时候,一面享受着这柔和的月色和舒适的清风,一面倾听奶奶讲述美丽而古老的传说。奶奶讲述的故事很多,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有铙家坑的传说,等等。一个故事一个哲理,一个故事影响人的一生。这些故事总是劝人向善,教人勤劳,帮人锁定前进的方向,就像轻风细雨一般滋润了我,影响了我,伴我走到今天。今天美好的夜晚虽然被电视节目所占用,人们再也无心赏月观星了,但我还是时常想起那月、那风和那动人的故事。古老的文明,赋予新的内涵,一定能够迸射出更灿烂的火花。
淡天垂下月光流水凝华
炎热的盛夏,太阳把大地烤得热热的。太阳落下山后,整个村庄依然憋在蒸笼里,让人透不过气来。那是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有的是恼人的蚊子的钉咬。如何躲避难耐的酷热,最好的办法是顺着梯子爬上房顶。房顶上不仅可以暂时离开闷热,还可以享受美好的月光。月亮升起来了,月光如流水一般轻轻地泻下来,柔和,透彻,清凉,院落中的桃杏,院落东边的苇塘依稀可见。皎皎的月,轻轻的风,淡淡的云,稀稀疏疏的星星,让人心旷神怡。四面垂下的淡蓝色的夜空是那样的深邃,始终裹着一层神秘的色彩,蒙蒙胧胧,似醉似醒,似远似近,让人遐想联翩,让人孜孜不倦地探求宇宙的奥秘。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古人们没有办法解释这些天文现象,编出了一串串神话故事。如今生活步伐加快的人们再也无心赏月了;迷恋于电视机前的朋友们再也无心理会月儿的光顾了;城市中晚上散步的人群也因华灯碍月只是感觉着内心的步伐。社会繁华了,月亮孤独了。
人生,到底是什么?
是梦,为什么有那么多凄苦是路。
为什么有那么多坎坷是故事。
为什么有那么多是忧伤?
问世间情为何物?
为什么爱情总是酸甜苦辣皆品尝,为什么彼此深深相爱却又分分聚聚那么多?
读懂了微雨清风,读懂了天高云淡,读懂了星光彩虹,读懂了来之大自然的所有最真的问候。
无论是融雪的北方小镇,还是南国温暖的春夜,我们一样地交付了自己的真心,让它升起在我们青春的天空,请把我的手伸向晴空,让情感永远生长,暖我也暖你的心,共度人世沧桑。
在相互期待里,岁月顺流而来,漾起了欣悦与许诺,世界因你我而温馨转动,爱情因你我而甜蜜永恒!
当深秋那轮圆圆的月亮悄悄爬上来的时候,你不必打开心扉,她会脉脉含情望着你,有一天蓦然回首,你的心怀依然会涨满温柔的思念,你的青春永远也不会老去,因为我始终在你青春如酒的梦里……
“我从春天走来,你在秋天说要分开,说好不为你忧伤,但心情怎会无恙,为何总是这样,在我心中深藏着你,想要问你想不想,陪我到地老天荒,如果爱情这样忧伤,为何不让我分享,你也不问你也不回答,怎么你会变这样,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你说过那样的爱我,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痴狂……”
远处那位曾经为爱而痴狂柔情似水的刘若英依然在缠缠绵绵凄美而婉转吟唱……
试问,青春激情花样年华的我们,谁不曾为爱而痴狂陶醉过……
相约如梦,誓言如风;
你的笑容,让我心痛;
青春是雪,爱情是冰;
一切终将消融,忘了昨天的约定,
别再有海誓山盟,我已是看客,就让我走的从容。
深秋,月色依然如水,往事难追,今夜的梦,别让它轻易破碎,留下一段真情慢慢回味……
月色与往事散文
一个夏日,我和几个友人去了松阿察河,住在一个农场的招待所里。夏季的夜晚,天气闷热,农场的蚊子又多,人很难安然入睡,女友阿莲说,我们去外面数星星吧,好多年都没有数过星星了。我们两个已人到中年的女人,就在招待所的院子里,拾阶而坐,仰望苍穹。
我很喜欢凝望夜空,可相对来说,我其实是不喜欢数星星的,因为数星星的结果永远都是数不明白。倒是这轮月,映衬在繁星之中,让我自打童年起就极为钟一爱一。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以月为题,抒尽了心中的热一爱一之情。尤其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一陰一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虽然写不出这样能流传千古的诗句,可我也一样钟一爱一这轮月,我对这轮月的情意一点儿也不比古人少。在我眼里,这轮月,不似太一陽一那般火热,也不似星星那样看着渺小,而且能在最黑暗的时刻给予人光明。这轮月,或满或亏,就那么不急不燥地日夜轮回,该弦时,它自然就弦,该满时,它自然就满。我觉得这份自然,最好。所以,我喜欢望月,喜欢那月色,那清辉。
小时候,祖父经常给我讲一些和月亮有关的传说,讲得最多的就是嫦娥。那时望月,我并不懂得欣赏月色有多美,只是心中好奇,非常想看看月亮里到底有没有这位仙女,有没有那只小白兔。后来我发现,月光还有更好之处,走在农村的小路上,没有路灯照耀,这月光就是我行走的依靠。记忆中月色最美的那个夜晚,是出去打猎的祖父那一一夜伴着月光而回,带回了一只山鸡。其实那一一夜祖父回来的那么晚,是因为他在山里迷路了,好不容易才找回家来的。他走了一天,已经走的很累,回来以后,家里人都已经睡着了,只有我还睁着眼睛在等他。祖父很开心,说,还是我大孙女好,我现在就给你烤山鸡吃。回想起来,那应该是我人生中吃的第一顿烧烤。而且那一一夜,我该多么感谢这月光,感谢它的光明,让祖父找到了回家的路。
人到中年,我渐渐发现,能让我静下心来抬头望月的时刻不知不觉地就少了,我已经无法说出到底有多少年没有再好好地望月了。
或许是因为人长大了,就会被红尘琐事所缠身,我觉得自己再也没有心情去夜夜望月,疲惫时,只想在家里往床上一躺呼一呼大睡,即使月光透过窗户倾泻到屋里来,我也没有去欣赏它的兴趣。可何况,自从进了城,做了城里的人,城里的楼房盖的一座比一座高,当我再行走在路上,那些高高林立的楼房挡住了我的视线,我也很少能够看到月亮了。而且城里的街道两侧,越来越漂亮的路灯,把城里的夜晚照耀的灯火通明。这样的日子,我哪里还需要月光啊。惟一能让我想起月光的日子,大概就只有中秋节了。
每年中秋节,家里大大小小十几口人,都会齐刷刷聚集在祖父家里,一个人也不能少。祖父进城以后,总不像在农村住时那么自在。有一次家里进了小偷,偷走了他曾经最钟一爱一的猎一槍一。不知是因为人确实已经年迈了还是因为丢一了猎一槍一急火攻心,反正自打丢一了猎一槍一以后,祖父就双目失明了。中秋节时,窗外的月色再美,也都已经和祖父无缘了。屋里人再多,再热闹,祖父也看不见,只能听着大家的声音。但是,中秋节是一团一圆的节日,只要全家人都在,祖父和每个人都能说句话,知道每个人都安好,即使看不见中秋的月色,祖父也一样很快乐。
那年中秋节前夕,小叔的`单位出了事情,有七个人连同小叔一起被关进了看守所。可是那七个人很快就相继被放了出来,只有老实巴交的小叔一直被关在里面。父亲相信他这个十一岁才见过火车的弟弟绝不可能做出什么违法的事,可是人家说了,想要保释小叔出来,必须交四万元钱。平时非常节俭而且从不喜欢低头的父亲,这一次低下了他的头。父亲说,一定要让祖父在中秋节见到小叔,家里不能在这么重要的日子少了小叔这个人。那年的中秋节,月色一如往日,还是那么美,可当我看到小叔被剃光的头,比窗外那轮月还要亮时,我觉得那晚的月色无比酸楚,原来有时想要欣赏一下这月色也不是那么容易,也需要付出代价。那晚的月色,那一圈圈金色的光晕,映入到我眼里,分明是四万元钱一张一张地展开了翅膀,虽然还是那么美,可我怎么忍心看得下去。那是祖父和我们共度的最后一个中秋节,第二年,祖父就去世了。从那以后,我就很少会期待中秋节了。
此去经年,往事难忘。
这一次,我和几个从天南地北归来的友人相聚在一起,来到这松阿察河,远离了城里的高楼大厦,远离了街边霓虹。我们在农场小院里拾阶而坐,小院左侧是一片花圃,右侧是一片稻田。我们就这样置身在花香和稻香之中,沐浴在月色之下,比划着已经有了茧子的手数着星星。这个夜晚的月色虽然也令我想起了许多往事,但这些往事经过时间的过滤,好的坏的,都已经能够淡然地穿越过我的脑海。人到中年,我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坦然面对岁月的起伏了。我们该数星星就数一数,数不明白也没关系,快乐就好。而我也要在这个此生难得的夜晚,好好再凝望一下我曾经最钟一爱一的这轮月,仿佛是在凝望我久不相见的旧人。
★ 滦河往事散文
★ 春秋往事散文
★ 榆钱往事散文
★ 告别自己散文
★ 麦客往事散文
★ 选举往事现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