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探讨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阅人生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探讨(共含10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阅人生”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探讨

篇1: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探讨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探讨

本文介绍了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现状、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对策以及加强省直林区森林资源保护的建议.

作 者:李世广  作者单位: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西,交城,030500 刊 名:山西林业 英文刊名:FORESTRY OF SHANXI 年,卷(期): “”(3) 分类号:S759.9 关键词:庞泉沟   自然保护区   可持续发展  

篇2:庞泉沟

。是以及华北、次生林为主要保护内容的生态和野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部分,也是上难得的一片。

保护区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4.5公里,总面积达14430.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区内宜人,年平均在3―4度,相对湿度为60%,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800毫米左右。区内峰峦叠嶂,林木参天,溪水潺潺,有60余科500余种,其中药材达200种以上,也是珍禽异兽栖息繁殖的良好场所。鸟类有15目40科150余种,兽类6目11科80余种,两栖爬行类10余种,昆虫上千种 ,菌类50余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二级保护动物、黑颧、等。是人们避暑、疗养、旅游、度假的良好场所。

孝文山海拔2830米 ,是关帝山主峰 ,也是保护区内最高山峰,以华北落叶松著称全国。登峰远眺,一览众山小,翠绿荡漾,云雾缥缈,令人心旷神怡。东侧为海拔2670米的云顶山,山顶草甸平坦、辽阔,黎明观日出,更令人感慨万分,留恋忘返,

资料

尤为壮观的是夏日“天门瑞气”:雨后乍晴,茂密的森林中水气蒸腾,在林海上空飘荡的气团被夕阳斜照,与青翠欲滴的山林反光相映成辉,五颜六色,岚气弥漫。在交城与方山的分水岭上有一六角攒尖亭屹立,黄琉璃瓦作,庄重典雅,檐下悬有“文源晚翠”横匾。站在亭中放眼观望,松涛滚滚,青山相叠,位于西北方向的“ 笔架山” 形象逼真,山势险峻,怪石嶙峋,满山青松清秀挺拔,别有风趣。山脚下大沙沟内水声轰鸣,一股清泉从陡岩悬石上飞流直下而为文源,被树叶撕碎的光斑照耀在瀑布上璀璨耀眼,瞬息万变。掬一口饮之甜润凉爽,飘飘欲仙。不远处三株巨松一字排开,顶天立地,形似宝塔昂然屹立,树梢的松球随风摇动,恰似塔上悬挂的'风铃,俗称“古树宝塔”,与“龙泉飞瀑”相映成趣,风景迷人。还有“雄狮夕照”、“凤凰视塔”等数十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使你惊叹大自然是何等的博大精深和奥妙无穷。

十几年来,国际学者和太原及周边地区的游人纷至沓来,在“避暑圣地”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和旅游观光,获益匪浅。在当今回归大自然的浪潮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大自然的纯洁和伟大,都愿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妙风光。

篇3: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辽阔的科尔沁草原西部沙海里,有一条长达24公里的沙漠大沟。沟上沟下树木葱郁,鲜花盛开;沟底处千万条淙淙泉水汇成一条长长的溪流,清澈透明。沟的两岸树草丛生,常绿树与落叶树并存,乔木与灌木掺杂,鲜花与绿草相间,溪流与明沙相依。这就是被称之为科尔沁沙地绿色明珠的大漠奇观――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目录生物资源生态旅游旅游提示地址收缩展开生物资源

保护区是科尔沁沙地在相同纬度上,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沙区原生林。该保护区境内分布着蒙古、华北、长白山三个区系的植被,这里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树种繁多,水资源丰富,保存着较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目前发现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673种,隶属105科348属,其中:蕨类植物17种,隶属10科11属;裸子植物6种,隶属2科4属;被子植物650种,隶属93科333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曲柳、核桃楸、黄波罗、紫椴、刺五加等。本区对农林牧生产有益的禽类较多,仅食虫益鸟就有9目17科38种,如啄木鸟、黑枕黄鹂、杜鹃、燕子、猫头鹰、伯劳、云雀、柳莺、苇莺、黄胸觋秃鹫、雕、鹰等。还有害鼠天敌狐狸、沙狐、黄鼬、山狸子、艾虎子。野生动禽还有狼、獾、貉、山兔、沙鸡、野鸡、灰鹤、刺猬等。该区水资源也比较丰富,在小溪和塘坝里还有鱼类资源,如鲤、鲫、鲢、粘鱼、草鱼、嘎鱼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境内,面积8183公顷,1980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干旱地区珍贵阔叶林。大青沟地处西辽河流域南部的科尔沁沙地中,沟内保存着珍贵的阔叶树种混交林,沟上为沙丘草原和疏林地,与周围浩瀚无垠的沙坨景观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区内植物区系组成比较复杂,高等植物有767种,其中水曲柳、胡桃楸、天麻等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保护区特殊地理位置和茂密的森林植被,被誉为八百里旱褐械囊豢琶髦椤

生态旅游

区内大小青沟纵贯南北,呈“Y”型分布,沟长24公里,深约100米,宽200~300米。现已查明的植物有700多种,动物170多种,是天然的动植物宝库。这里沟深林密,风景独特,素有“沙漠绿洲”之美誉。大青沟地貌怪异,景观奇特。沟下原始森林奇花异树,纯乎自然,为沙海一绝。五月杏花六月桑,八月山里红到家,这里到处闪烁着生命的灵光。春天百花齐放,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枫叶似火,冬天云雾蒸腾,到此一游,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大青沟的气候十分宜人,是一处理想的旅游、避暑、消闲、度假胜地,每到盛夏季节,八百里沙海热浪翻滚,可一步入大青沟,尤其是走进沟底则暑气顿消,心旷神怡。若在冬季,北国千里冰封,雪花飘舞,可在沟底却温暖如春,泉水叮咚,甚至还跃动着绿色的生命。来到三岔口,展现在您眼前的是一派壮丽景色。登高远眺,大小青沟象二条巨蟒,成“人”字型在这里汇合,烟林苍茫,气势宏伟。俯瞰沟底,墨绿色丛林中一方方嫩绿色的稻田,颇具北国江南的味道。 大青沟旅游项目独具特色,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原始风貌的前提下,现已开发建成了漂流探险、大漠漫游、草原赛马、民俗风情等项目。大青沟可分为三个景区,即大青沟远眺景区、三岔口漂流探险景区和小青湖度假村景区。游览全程须二日。一日游,青沟远眺,佛光普照,绿野试马,蒙古式狩猎,原始森林览胜,天然沙滩浴场;二日游,漂流探险,草原牧歌,沙漠探险,小青湖垂钓,草原篝火等。 大青沟地处西辽河流域南部的科尔沁沙地中,沟内保存着珍贵的阔叶树种混交林,沟上为沙丘草原和疏林地,与周围浩瀚无垠的沙坨景观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区内植物区系组成比较复杂,高等植物有767种,其中水曲柳、胡桃楸、天麻等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茂密的森林植被,被誉为八百里旱褐械囊豢琶髦椤 沟内古树参天,林海莽莽;林下遍生奇花异草,林间栖息珍禽异兽;谷底泉水叮咚,四季涌流;由泉水汇成的小溪长年不冻,苍茫林海常常因此而云遮雾障。小青沟虽“小”,却以湖光山色向人们展示出另一番胜景。大小青沟交汇处,三岔合一,碧海接天,幽谷森森,风光旖旎,令人叹为观止。更兼保护区由起伏无边的沙地草原所环抱,因而,宜人的景色、奇特的地貌,众多的物种和古朴自然的草原风光,无不让来这里避暑休闲、度假科考的人们流连忘返。经过十几年的大规模建设,保护区已在景点开发、交通通讯、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各个方面,具备了大量接待境内外游客的能力。近三年,游客进入量每年都以20%左右的速度在迅猛增加。古老神奇的大青沟正以其原始自然、古朴纯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迎接每一位热爱大自然的朋友,投入它梦一般温馨的怀抱。

旅游提示

门票:45元 开放时间:8:00-18:00 最佳旅游时间:内蒙古属半干湿的中温带季风气候,东部为半湿润地带,西部为半干旱地带。最主要的特点是昼夜温差较大,一般可达10度左右,所以到这里旅游要多带衣服。内蒙古的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和冬季暴风雪。 内蒙古从东至西可分作两大气候区: 草原气候区,从东端呼伦贝尔草原至阴山河套平原一带,冬季冰天雪地,历达半年之久,平均气温为摄氏零下28°C左右。夏、春、秋几乎相连,五月至九月气候温和,是旅游草原最佳季节。 沙漠气候区,从阴山以西阿拉善沙漠高原至巴丹吉林沙漠,春日(四月中至五月底)多风暴,夏日酷热,冬日奇寒,只有秋季(八月中至九月底,约40天)气候温和,是涉足沙漠最佳季节。 餐饮:内蒙古地处西北边陲,饮食业不够发达,但地方风味独特,举世无双。 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当然用餐方便,且能尝到兼有南北风味的菜肴。即使如“坝上”之类小地方,住的地方也都有餐馆,用餐还算方便,且有许多野味。狍子肉、山鸡肉、山野菜、野生蘑菇等美味佳肴品种极为丰富,供您随意选择。其中扒肉和烤全羊,最有特色。熊熊火焰上,只见整只肥羊烤得哔叭作响,滴滴香油从焦黄脆皮上往下流淌,香气喷鼻,令人垂涎欲滴。但此类特色菜要价很高,一只不大的烤全羊,开价达1000多元。 住宿:近年来,内蒙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接待条件明显改善。目前已有涉外饭店近百家,其中星级饭店几十家,包括三星级3家、二星级8家;还有数十家国内旅游定点饭店,可以满足众多游客不同层次需求。 到相对偏僻的地方旅游,你也可以选择到牧民家中住宿,牧民民风淳朴,豪爽好客,定会热情招待。当然,你最好送些纪念品之类以示友好和谢意。 交通:304过道途径,新民市,彭武,内蒙甘旗卡镇,在西行余公里,便可到达内蒙古大青沟风景区。 特色:绿野试马,蒙古式狩猎,漂流探险,草原牧歌,沙漠探险,小青湖垂钓,草原篝火等。 小贴士:从包头乘火车以前,要注意分辨是在包头站还是包头东站,因两地相距很远,万一弄错就来不及赶过去了。

地址

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科左后旗境内,距沈阳200公里,距通辽市区80公里,总面积12.5万亩。

篇4: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89科359属809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6属7种,被子植物87科353属802种.含5属以上的科15科,单、寡种属共330属,这些科、属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科的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分布型40科,北温带分布型24科,分别占总科数的44.94%和26.97%.属的分布区类型中,温带成分256属,占总属数的`82.05%,反映出该区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种的分布区类型中,中国特有分布种居首位,尤以华北成分占优势,其中华北落叶松、黄刺玫、油松等为该区植被建群种或优势种.科、属、种的特有现象不平衡,没有中国特有科,中国特有属、特有种分别为7属、325种.

作 者:高润梅 石晓东 郭晋平GAO Run-Mei SHI Xiao-Dong GUO Jin-Ping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刊 名:武汉植物学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BOTANICAL RESEARCH 年,卷(期): 24(5) 分类号:Q948.5 关键词:庞泉沟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山西省  

篇5: 山西庞泉沟导游词

芦芽山系管涔山的主峰,位于山西宁武、五寨、岢岚县境内,五寨县城东南26公里处,属吕梁山脉,“西接岢岚,东带宁武,南连静乐而雄踞五寨”。因形似一“芦芽”而得名,海拔2739米,恰似一尊巨人手擎利剑直插云霄。这里峰峦重叠,簇拥大小200多座山峰,沟壑纵横,崖沟跌宕,溪水淙淙,有大小瀑布30余处。山峰尖峭,怪石嶙峋,林木茂密。每有云雾萦绕,雄峰兀突,如同青翠的芦芽“破土而出,生机勃勃,鲜嫩欲滴,引人入胜。雨后日出,芦芽墨绿色的山体,还会变换出一种火红的色彩,偶尔也可遇到状似“法轮”,五彩斑斓的“芦芽佛光”。

芦芽山系管涔山的主峰,芦芽山在宁武县城西北70公里的管涔山腹地,群山森列,重峦叠嶂,危崖峭壁,碧波松涛,其主峰更是峰峦特秀,怪石嶙峋,巍峨挺拔,雄距朔方。这便是国家级优秀森林公园、闻名晋西北的古毗卢佛道场面积21453公顷,1980年经山西省__批准建立,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禽褐马鸡及森林生态系统。本区地处吕梁山系的北端,主峰芦芽山海拔2736米。区内山系奇特险峻,生态环境复杂,保存有大面积华北落叶林和大片的云杉林,是目前黄土高原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这里植物区系成分复杂,除华北成分外,还有蒙古成分、东北成分和古北成分,并含有华北特有种。高等植物有93科、370属、700多钟,已发现的脊椎动物有232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褐马鸡、黑鹤、金雕、金钱豹等6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原麝、猞猁、古貂、马鹿、苍鹰、红隼等22种。特别是世界性濒危珍稀动物褐马鸡在保护区内有较大数量的分布,种群数量达2700只左右,并为褐马鸡分布的最北限。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和研究褐马鸡具有重大的意义。

篇6: 山西庞泉沟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现在来到了庞泉沟自然风景区。文峪河是山西母亲河汾河的主要支流,它的源头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庞泉沟。

为什么叫庞泉沟呢?庞泉沟是关帝山区的中心地带,属于花岗岩、片麻岩为主的地质区域,地下水源匮乏。但是,这里山山有林,沟沟有水,就是找不到文峪河明显的发源之泉。庞泉沟自然保护区面积有15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广袤茂密的森林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就是这片森林的存在,形成了文峪河庞大的源泉。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天空降雨时,森林的枝叶阻挡了急速下降的雨滴,使雨水不能直接冲击地表土壤,雨水滴落在松软的腐殖质土层上,慢慢渗入其中,使林下土层充满水分。郁闭的林木遮掩了日光,林下能够长期保持湿润。而土层以下是不透水的花岗岩层,阻隔了水分的继续下渗,当林下土壤中水分超饱和时,它们就顺着山坡形成地表径流,大面积的地表径流分别从各自的山坡汇入沟壑,成为数不清的山间小溪,无数条小溪汇入庞泉沟,再由庞泉沟进入文峪河的主河道。也就是说,这条河没有地下水的源泉,是关帝山主峰一带浓荫蔽日的山峦沟壑形成它庞大的源泉,“庞泉”之名由此而来。

就是这条河里的水,成为交城民歌《交城山》“不浇交城都浇了文水”的水。可喜的是,交城已经启动了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龙门渠引水工程。就是将交城山的水引到交城,这样就形成了―水浇两县的良性循环,也就应了“交城的山交城的水,浇了交城浇文水”的歌词了。

好,请大家注意一下左右的山石、植被、沟壑、溪涧、山野和村庄等景色,我们正在渐入佳境。在通往庞泉沟几十公里的公路两旁,有许多独特的生态旅游景区。比如说,会立乡柏峪沟川西部,有南云顶亚高山草甸旅游区──四十里跑马。该区山脊宽展,南北直距20公里,海拔均在米以上,山体保持了燕山运动宽缓的背斜式天然特征。这儿沿平桓阔,绿草如茵,山花烂漫,景色旖旎,气候宜人,有平坦宽展的山脊构造、清新爽畅的气候特征、一望无际的草甸风光和极目千里的雄浑广袤,是消夏避暑、修身养性、开阔视野、陶冶心灵的理想境地,也是骑马射箭、篝火晚会、高山滑翔和冬季滑雪的绝好去处。历史上,后汉的开国皇帝刘渊曾多次登临此山,并在云顶山北侧拾得古剑一把,素有“刘渊得剑处”之称。此处幽深旷远,绿茵坦坦,风光秀丽,四十里跑马便成为阎锡山骑兵旅营地和骑兵操练场。这么一个坦荡广大的亚高山草甸,在整个华北地区也是很少见的。

篇7: 山西庞泉沟导游词

这里就是名闻遐迩的果老峰水上乐园。园内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水上游乐项目,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生态水上乐园,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日接待游客可达2万人次以上。园内餐饮、住宿、体验、拓展和狩猎等项目齐全,是生态旅游和度假的理想场所。

这里是青禾谷生态度假村,其中服务设施齐全,并有“激流勇进”等水上游乐项目,基本具备了“游、购、娱、食、住、行”的旅游要素。

这里就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红柳湾峡谷漂流景区,上下码头水位落差130米,是理想和科学的生态休闲漂流项目。日接待游客可达1万人次以上。

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庞泉沟景区,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景区概况。在交城县与方山县的分水岭上,建有一座六角攒尖亭,这就是庞泉十景之一的“文源晚翠”。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仰卧于崇山峻岭中的“睡美人”。站在亭中放眼观望,松涛滚滚,青山相叠,位于西北方向的“笔架山”形象逼真,山势险峻,怪石嶙峋,满山青松,清秀挺拔,别有一番情趣。

山脚下大沙沟内水声轰鸣,一股清泉从陡岩悬石上飞流直下,被树叶撕碎的光斑照耀在瀑布上璀璨耀眼,瞬息万变。掬一口饮之,甜润凉爽,沁人心脾,有飘然欲仙之感。在不远处,三株巨松一字排开,顶天立地,俗称“古树宝塔”,与“龙泉飞瀑”相映成趣。

除此之外,还有“雄狮夕照”、“凤凰视塔”等数十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不由使人惊叹大自然的博大精深和无穷奥妙。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和旅游观光,定会受益匪浅。

篇8: 山西庞泉沟导游词

方山、交城两县交界处,人称“大路峁”。此处有一古式凉亭,朱栋黄瓦,飞檐挑角,亭额上书“文源晚翠”四字。秋日下午,当夕阳照射着群山之时,远处苍茫无际,天高云淡,暗绿的落叶松、淡绿的山杨、鹅黄的白桦、铁红的栎树和五颜六色的各种灌木,组成了一幅锦绣画图。它以绿色为基调,其它色彩为陪衬,壮美绚丽,令人目不暇接。夕阳西下时,余晖映照,更是景象万千。

位于庞泉沟主沟东侧的大沙沟。在绿林屏障的花草丛中,一股清莹明澈的山溪缓缓流过洁净的花岗岩冲向陡崖,从悬崖上垂直而泻,如飞珠溅玉,闪闪发亮。瀑布虽然不大,但四季长流。每逢盛夏,游人多在这里消暑解渴,净化身心。

在大沙沟深处山坡丛林中,一株奇特的百余年的华北落叶松呈现在游人眼前。它的树冠形似一尊宝塔,矗立林中,下宽上窄,顶部尖削;四面的侧枝平展伸出,如同级级塔层;枝梢的球果在风中微微摇曳,仿佛塔檐的风铃。它夏季是座绿塔,雪后则变作一座白塔。在数以万计的落叶松树中,形状如此伟岸奇异的独此一株。

在八道沟口的灌木丛中,有一座形态怪异的巨石,像是一头雄狮半卧半立,神情冷峻地盯着过往行人。传说这只巨兽本是一个水怪,经常伤害人畜,村民们从五台山请来一位高僧将其点化成石,从此为山里除去一害。每当夕阳西下,霞光返照,这块石头又增几分光泽,平添几分神气,令游人浮想联翩。

篇9: 山西庞泉沟导游词

古碑位于吕梁山脉之巅、海拔2830.7米的孝文山山顶。碑高3米,宽1.6米,由于风雨剥蚀,碑文已无一字可辨。据史书记载推测,此碑应该是北魏孝文庙碑。

魏孝文帝(467―499)是鲜卑族人,复姓拓跋,后改姓元,名宏。他五岁登基,由祖父成帝的皇后冯氏抚养教育,并代他主持朝政。冯氏是汉族人,颇有治国才能,使少年的孝文帝得益不少。这位“太皇太后”与孝文帝感情颇深,至孝文帝成年后病故。冯氏亡后,孝文帝万分悲恸,竟一连五日水米不进,后又离朝避政,进入吕梁深山的幽静之处以寄哀思。他“居忧避政”之地,后人命名为“孝文山”,又建孝文庙于此。

赫赫岩山海拔2711米,山顶是一片广阔的亚高山草甸,在绿茵坦坦的大草甸上,开满色彩鲜丽的山花,美不胜收。夏日黎明前登上山顶,遥望东方,在天际山凹处,鲜红的光点在上升中逐渐变大,颜色也慢慢变为橘红,最后成为一轮红日,完全离开地平线,冉冉升起。此处登山观看日出,丝毫不亚于泰山、华山。

笔架山三峰并耸,中峰突出。每当雨后天晴、夕阳映照之时,满山青松熠熠生辉,姿态奇异,景色壮观,令人心驰神往。此处山势险峻,峰巅三峰顶部面积仅有8平方米左右,两侧山峰离主峰水平距离大约百米。各峰顶部都有古庙遗迹,中峰可以见到古代九龙圣母庙残缺的墙基和零乱的砖瓦。三峰峰尖之侧,各生长一株奇特的丛状油松,主干很短,十余根侧枝均直立向上,郁郁葱葱,神态不凡。农历五月初一是“九龙圣母”的生日,每年此时,阳坡村的村民们便用小红轿把她的神像从笔架山上的阳圪台村庙内抬回“娘家”,供奉五日。此风俗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篇10: 山西庞泉沟导游词

位于庞泉沟主沟东侧的大沙沟。在绿林屏障的花草丛中,一股清莹明澈的山溪缓缓流过洁净的花岗岩冲向陡崖,从悬崖上垂直而泻,如飞珠溅玉,闪闪发亮。瀑布虽然不大,但四季长流。每逢盛夏,游人多在这里消暑解渴,净化身心。

在大沙沟深处山坡丛林中,一株奇特的百余年的华北落叶松呈现在游人眼前。它的树冠形似一尊宝塔,矗立林中,下宽上窄,顶部尖削;四面的侧枝平展伸出,如同级级塔层;枝梢的球果在风中微微摇曳,仿佛塔檐的风铃。它夏季是座绿塔,雪后则变作一座白塔。在数以万计的落叶松树中,形状如此伟岸奇异的独此一株。

在八道沟口的`灌木丛中,有一座形态怪异的巨石,像是一头雄狮半卧半立,神情冷峻地盯着过往行人。传说这只巨兽本是一个水怪,经常伤害人畜,村民们从五台山请来一位高僧将其点化成石,从此为山里除去一害。每当夕阳西下,霞光返照,这块石头又增几分光泽,平添几分神气,令游人浮想联翩。

夏日午后,雨过天晴,骄阳西斜之时,庞泉沟西侧山峦中,茂密的森林水气蒸腾,气团在林层上空飘荡,群山云遮雾绕,岚气横生,使幽深险峻的天门山一带更显得神秘、奇特,成为深邃莫测的仙境。

古人认为山中岚气预示祥瑞。尤其是夕阳余晖返照苍翠群山,在红光、白云和青山之间隐约可见吉祥非凡的淡紫色雾气,人们称其为“天门瑞气”,寓意神秀吉祥。

八道沟口北侧山崖上,两座奇石伫立于崖壁之侧。一石略高,形似驼背老人;一石低小,宛若山中少年。两石相近,不仅形身兼备,而且颇有守山站岗的神态,故名其为“翁孙守林”。

庞泉沟主沟内自大沙沟口向北至末后沟口的两公里地段,道路两侧巨树林立,浓荫蔽日,高大的云杉和华北落叶松夹道挺立,雄伟秀丽,俨然形成一条幽深静谧的绿色长廊。夏天的早晨或傍晚,在这条长廊上散步,会享受到清爽湿润的“森林浴”,空气仿佛洗过似的洁净,饱含负氧离子,带着林中植物特有的清淡芬芳,吸入肺腑,使人清爽异常。

《庞泉沟游记》作文

庞泉沟漂流写事作文

厦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鹭生态安全评价

秋沟流泉的散文

《辅导员》旬刊 国家级

庞中华简介

可持续发展论文

《高中数理化》 半月刊 国家级

黑龙江五营国家级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项目建议书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探讨(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探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