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人才是有意识培养出来的--创业老板的“金手指”(共含9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w85090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与一位南方经销商A某交谈时,他流露出这样的一句话:假如皇明在浦东,那人才的聚集将会是另外一种景象,我明白他的意思,但“假如”毕竟是“假如”,一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企业,皇明诞生在山东德州,不可能在浦东(即使将来在浦东,那也是华南分区);二是企业不可能仅仅靠地域的优势召集人才,而应该是企业自己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
A某的思想,在人才培养上代表了一部分企业经营者的思维,他们认为人才是招来的,这种思想在创业中是不适用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企业发展大了,人才也是要企业自己有意识地培养。皇明在十年前开始创业时,一无资金二无名气,别说在浦东,即使在经济发展实力不太雄厚的山东德州,招聘人才也是难上加难。那我们怎么办?这就要求创业老板自己带队伍,要“点石成金”。不是先练就点石成金的本领,而是点石成金的理念――“人之初,性本上,所有的人都是金子”。你不要认为你的员工不行,也不要认为自己不行,有了这种正面的激发,这种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然后立下标准,严格要求,才能激励自己和员工创造奇迹!
我们技术研发中心部长是毕业的理工科大学生,他来到皇明后,从一名普通的车间技术员干起,后到副科长,科长,再到技术研发中心部长,完全是在皇明磨砺成长起来的。“我感觉自己是被拔着高成长”!这是他的感受。这种感受不仅仅是他有,皇明员工有,甚至皇明经销商也在皇明严格管理中被拔着高成长。皇明最初的经销商,大多是搞水暖的小商人,没有专业的太阳能知识,不懂什么是营销。皇明自建太阳能经营模式,每年都要举行经销商大会,皇明经销商大会做什么?培训!培训产业知识,培训太阳能营销思路,培训太阳能发展的战略,培训什么是品牌,如何做品牌,培训从最初的太阳能专卖店建立到建4S店、5S店到旗舰店再到商超、黄金卖场,培训工程运作,在这种严格的管理中,皇明经销商随集团发展而在转型,从夫妻店向公司运作转化,从小老板向企业家转变,皇明经销商已成为太阳能行业最为精锐的经销商队伍,
因为相信员工有这个潜能,所以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们放手去做;因为相信员工有这个潜能,所以用信任和爱点爆他们内心蕴藏的巨大能量。“相信你有无限的潜能!”已成为皇明的一种创业文化,并且老员工带动新的员工成长,传递这种信任的接力棒,带动整个团队的积极向上,成为“英雄团队”成长的基因。这种基因不仅仅局限于皇明一个团队,而且向整个太阳能行业、整个社会传播理念。无独有偶,在一次偶然的听课中,有“品牌金手指”之称的品牌大师麦奎尔来中国时,讲得三句话如电光石火般地“触动”了我,那三句话的第一句话是:“Do your homework”(做好你的家庭作业);第二句话是:“you are the best”(你是最棒的) ;第三句话是:“I don’t know what your think”(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他讲的第二条正与创业老板的“点石成金”观念不谋而合:相信你的员工,他们是最棒的!看来,不幸的家庭各有原因,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借品牌金手指的喻义,创业老板须练就的功夫,应是“人才金手指”!!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hmbk51@163.com
关于作者:
黄鸣: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前,从石油专业转向致力于太阳能研究,为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奔走呼吁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议案发起人,志愿毕生精力投身于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建设,立志做可再生能源呐喊者,能源替代实践者,子孙利益代言人。联系方式:hmbk51@163.com查看黄鸣详细介绍 浏览黄鸣所有文章 进入黄鸣的博客
小众市场创业是热点
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摆在第一位,体现在参赛团队的创业策划当中。“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客户的猎奇心理。”运用特殊材料创作的A4团队,意欲实现产品、商业模式创新。他们提出4种经营模式:用户提供材料,A4设计加工;用户提供材料和部分创意,A4设计加工;用户提供材料,A4外聘技术人员制作产品;A4提供自有产品。
填补自身领域的市场空白,是寻找小众市场创业点的一种途径。“当前国内的翻译公司众多,但专门做艺术类翻译的甚少。”“艺译风”翻译团队介绍,由于语言障碍,大量的艺术资讯和艺术理论被拦在了国门之外。他们的团队成员多为中央美院人文学院硕士,有着艺术专业背景和大量翻译经验。他们计划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依托,一方面保证学术上的纯粹性,一方面占据宣传上的优势,从而降低市场的可替代性。
在小众市场创业中,选择竞争对手需要创业团队眼光独到。“没有人是竞争对手。”素一手工皮具王志峰的说法很霸气。“素一”是一支致力于手工皮具开发与设计的研发团队,追求中国元素、打造不同于国际品牌的个性皮具是他们信守的设计理念。从一开始他们就打定主意不和国际品牌竞争。18岁就开始跑市场的王志峰认为,中国的皮具需求处于上升阶段,由于受到LV、Gucci等国际品牌的冲击,中国自有的皮具品牌正在走下坡路,但是购买个性化皮具的顾客在逐渐增多。据他介绍,素一皮具的定价在100~1500元之间,月营业额已突破5万元,平均利润率达60%,客户中不乏演艺界名人。
走大众,还是走小众?渠道规划关系着创业的成败。“如果你们跟沙子口那帮人混,那就错大了。”疯果盒子CEO王三石作为评委对Crazysmile团队这样说。立足于品牌设计的Crazysmile团队做的是文具创意,他们很用心地做了前期调研,根据美院附近的沙子口文具批发商处的报价,最终将自己设计的笔记本定为每本10元,然而一番苦心却落了空。“10元的定价太低,渠道规划也不正确。”王三石认为,Crazysmile与批发商竞争笔记本市场,无疑是以卵击石。他建议Crazysmile提高定价,走小众品牌,从追赶时尚的人群中打开出路。
个性做起来并不美
“个性听起来很美,但做起来并不美。”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总经理殷秩松说。对于运用特殊材料设计家居、服装及艺术装置的A4团队,制作不同的个性化商品需要不同的工具,一个项目的总工时往往耗费一周或更长,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买工具的成本巨大,而且单件产品的制作周期过长。“做成流程卓越性企业,而不要上来就做创新。考虑产品的copy(可复制性),没有copy可考虑停止。”殷秩松提示各参赛团队。对于一家企业本身,产品的可复制性是它持续成长的关键。许多过于创新的项目,正是因为单件产品的制作时间长、工艺流程复杂等因素,影响了产品复制的速度,过早地退出市场。
Crazysmile、Soye、D-stu……Wearetheone.这些洋味十足的品牌、口号,评委和观众听得费劲,看得眼晕。玩新潮、追逐国际化,导致了品牌的辨识度不高,正如评委指出crazysmile想要树立中国品牌,就应该用中文。肖勇认为,树立国际观是必要的,但国际化不见得“被”国际化。在公众传播中,中国人对英文品牌的识别率有限,尤其是面对广泛市场。
1.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2. 投资知识是明智的,投资网络中的知识就更加明智。
3. 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4. 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6.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7. 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8.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9.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10. 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11. 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12. 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
13. 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14. 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15.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也只能脚踏实地 向前迈每一步。
1. 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 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3. 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4.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5. 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最大的资产。
6.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 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8.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9. 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10. 夫妇一条心,泥土变黄金。
11.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12. 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13. 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
14. 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15. 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16. 弱者用眼泪安慰自己,强者用汗水磨练自己
17.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18.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19.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0. 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1.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2. 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23. 人生伟业的建立 ,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24. 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25.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26. 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2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28.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29.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干,靠自己永远不倒。
30. 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31. 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32. 一滴蜂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
33.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34. 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35. 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36.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37. 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38. 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39. 上帝助自助者。
40. 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41. 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42. 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43.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44.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45. 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46. 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1、网络创业
有效利用现成的网络资源,网络创业主要有两种形式:网上开店,在网上注册成立网络商店;网上加盟,以某个电子商务网站门店的形式经营,利用母体网站的货源和销售渠道。
2、团队创业
具有互补性或者有共同兴趣的成员组成团队进行创业。如今,创业已非纯粹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团队创业成功的几率要远高于个人独自创业。一个由研发、技术、市场融资等各方面组成,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是创业成功的法宝,对高科技创业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3、网络创业
网络创业是一种比较新的创业模式。二十一世纪,是网络的世纪,互联网是最大的趋势,借助互联网现成的网络资源,不用从头开始,相对比较容易。主要形式有:
网上开店:淘宝、拍拍等,提供了完善的平台为你提供服务;
网上加盟:以某个电子商务网站门店的形式经营,利用母体网站的货源和销售渠道。
4、项目加盟
项目加盟因为风险小、起点高、背后有团队支持等优势很受初创者的欢迎,所以很多创业者在创业时都会首先考虑项目加盟。对于想创业的朋友来说如何着迷项目加盟呢?创业项目平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创业项目是青年创业网为创业者提供最新最热互联网创业项目了解,选择,加盟合作的服务平台,汇聚时下最火最热创业项目。
每个人适合条件不一样适合的模式也不一样,在选择时一定要根据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拓展阅读】
很多时候,成功与失败都在一念之间,而创业所面临的风险更大,尤其是对个人创业者而言,一不留神,便会满盘皆输。自己创业的话,创业者更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更多。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怎么自己去创业需要做好以下五项要点,欢迎大家阅读!
1.首先大众行业
任何时候大众消费市场是最可靠的,像普通的衣食住行,有钱要消费,没钱也要消费,消费需求弹性小;而一些高档消费、附加消费,成本较高,风险更大,当经济萧条时这些“可有可无”的消费项目会首先受到削减。
2.做好战略规划
一个良好的创业项目应该涵盖两点,就是创造价值和市场潜力。公司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策略,但无论是什么阶段,都应围绕公司的主要项目做出战略目标。
图片5
3.办好登记手续
创业者在设立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前,必须先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如果从事特定行业的经营活动,还须事先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创业过程中,签订合同时要先了解对方是否具备法人,有没有签订合同的权利。如果是与代理人订立合同,则应该关注代理人是否具有代理资格,是否获得委托授权。
4.选合适的团队
创业初期,挑选好的队友很重要,在能力和价值观之外,最好起到互补作用,一个优秀的团队能为你带来的远超你的想象。同时,一个企业用人不当也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内耗,比如财务制度有漏洞,让员工有损公肥私的机会;比如不重视安全生产,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等。
5.做好资金规划
资金是公司日常运营的保证,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资金规划,公司将会承受巨大的财务压力,同时也会给员工造成无形的压力。
有些人经常这么说:我有许多构想足以开创一些新事业,可惜没钱。实际上这些构想应该还未成熟,否则怎会不能吸引他人来投资呢?时下有钱的人一大堆,每个人几乎天天都在动脑筋寻找新的事业投资,如果你的构想能够赚钱,应该不必开口求人,别人也会竞相要求与你合作才是。
试想,在各行各业竞争激争的今天,每家企业、公司都在拼命开拓自己的市场,如果你的产品或构想果真能够带动市场发展,那么对于那些企业、公司来说,正是求之不得,岂有拒人千里之外的道理?有些人总以为自己是无名小卒,说话没有分量,只能坐在家中空想罢了。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目前这种“行挂帅”的时代,如果没有自信说服客户的话,你的事业又怎能成功呢?找别人投资也是如此,每位投资者其投资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获利,如果你的计划可行性高,获利性又好,岂有不吸引人的道理?所以说,只要你撒下的是能够赚钱的种子,你就应该相信自己已成功一半。
要检验自己的信用程度,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向你认识的亲友每人借1万元,如此,从同意借你1万元人数的多寡,就可能猜测出你的信用程度。如果你以这种方式可以借到20万元,那么就证明你已有20人的信用,如果你可以借到50万元,大概你就有50人的信用了。而对于你来说,偿还能力越佳,支持你的亲友越多。当然,所谓的信用也不完全建立在还债能力方面,例如有些亲友愿意借你钱,也许是对你的能力有信心,所以在事先虽然认为这笔可能会泡汤,但还是将钱借给你。有幸如此的话,你要创业也就不会太难了!
经营的事业并不太有发展性,而亲友依然资助的现象虽然有,但想要全数依赖他人的资金,而自己却赤手空拳来经营事业却不是很好的事。原则上,经营事业要拥有主导权,应该自己投入最大的股权,否则的话干起经营的人就不易有魄力。是故,要想事业经营顺利,自己就必须拥有相当的资金,这乃是创业者首先具备的资金,这乃是创业者首先必须具备的经济观念。所以说,下个月的薪水还没有领到,这个月的薪水花光,或是到处向人三千、二千借的人,都不够有资格自己经营事业。创业要想成功,往往就必须具备“储蓄性格”才行。
现在,连银行都要考验客户的储蓄性格,能够具备充分储蓄性格的人,自然就具备了偿还能力,所谓的信用即是如此而已。因此,每个月能够持续积蓄一部分资金的人,二三年间就能积累一笔不少的资金,如此要向银行借钱,就不会很困难了。简而言之“信用”乃是经年累月建立起来,而非一蹴即成的!
总之,我们应该记住:有希望赚钱的行业,何愁没有投资!
许多创业公司的项目其实很不错,但是因为资金原因,很多没有机会撑到最后。那么,创业老板应如何省钱?
01、租用孵化器办公位
房租低的办公室,大部分条件都不好,或者地理位置很偏远。
但是地理位置便利、条件好的,房租又太高。
其实,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大家只需要在创业孵化器租几个工位就可以了。许多创业孵化器的工作环境都很棒,开放式的工作环境也有助于与别的团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02、办公设备选择二手或者租赁
购买办公设备的时候,尽量选择二手的或者租赁。对于很多创业团队来说,这样做可以省下一笔庞大的费用。
03、减少人员成本的开支
在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尽可能选择低廉的营销以及广告成本,一些文职类的工作可以交给兼职、实习生。
身兼多职应该是许多创业者的写照。
对于一些非常专业的东西,比如:程序编写、软件开发等,如果你不是专业出身,最好是找人协助或者将这些外包。
但是如果是一些动动手就可以做的东西,最好要身体力行,减少额外的不必要支出。
04、降低底薪,合理划分工资
许多公司其实支出费用最高的是人员成本,尤其是对高端人才,要想“挖墙脚”,给的待遇必须要比大公司的好。
因此,低底薪+绩效/提成的工资制度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
另外,可以多用一些快要从学校毕业的实习生,成本低,并且发展潜力很大。
05、记录每笔费用支出
创业初期,许多项目烧钱的速度快到你无法想象。作为创业者,最好清楚每一项费用的用途,将这些费用和用途记下来,了解资金的去向。
还有,作为创业者,一旦开始创业,除非你是非常有钱的富N代,否则生活中能省的则省,比如减少外出就餐、购物等等。
06、要快速找到赚钱的方法
身为创业者需要想出一些能让你快速赚到钱的方法来养活公司。
其实,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可以参加一些比较有名气的创业比赛,一方面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幸运的话可以拿到投资。可谓是一箭双雕。
07、让用户帮你宣传
如果你的产品很不错,很新颖,其实可以用一些方法让消费者主动宣传你的产品。对于新颖、好用、好玩的产品,其实很多用户都会很乐意去分享的。
用《从0到1》的概念分析海底捞:水平创新达到极限之后
人是海底捞借以安身立命的资本
海底捞“服务差异化”的核心就是人,人是海底捞的核心资源。
那本大家都耳闻过的黄铁鹰先生的《海底捞为什么》已经把海底捞怎么把“服务差异化”做到极致解释得很清楚了,在这里省去一千字。简单地说就是把员工当家人看,充分信任,充分授权。
海底捞的创新在“服务差异化”,也就是我们一提海底捞就想到等位免费饮料、修指甲、递热毛巾、比家还干净的卫生间、舞面条等等。
“服务差异化”,对白手起家的海底捞来说,其实是一种“低成本”创新,创始人张勇先生把服务员当家人待,让员工满意,然后员工让顾客满意,每个服务员都憋足劲把服务做出花来。结果是:
1.将服务变为营销,每个服务员都成了销售,海底捞服务员说他们是怎么“一桌一桌抓客户”的,这个“抓”字非常形象。
2.员工满意带来餐厅供应链和整个管理流程的改善——他们无意间实现了日本企业擅长的现场管理和精益管理,员工根据现实情况随机应变地处理问题,把张勇当恩人、把企业当家,就会替他们着想怎么做最好(又省钱,客人又满意)怎么来。
3.因为充分相信员工,海底捞没有现成的制度和流程,也没有条条框框的绩效管理,流程制度和绩效会把员工假设为偷懒和没头脑的,海底捞则是让员工大胆干。
“服务差异化”使海底捞实现低成本扩张,短时间内建立了竞争优势,在火锅这个低门槛的、红海中的红海杀出一条血路:从1994年在四川简阳开办第一家海底捞,到走出四川把店开到西安,截至底在北上广深等国内29个城市有110家直营餐厅,还把店开到了国外——新加坡2家、美国洛杉矶1家和韩国首尔1家直营餐厅。
对海底捞来说,这一个个员工——被激发得时刻满血的人——就是实现创新的根源,也是海底捞的核心资源,资金、店面、装修什么的都不是。
“服务差异化”的边际
但我们不得不说,以人为核心的服务差异化是有边际的,尤其对海底捞来说,把人当做核心资源和创新的基础的时候,问题来了。
边际在哪里?
1.供给有边际:超越预期的服务不可能永远都有。
其实张勇自己就对“服务”创新的边际有清晰的认识。海底捞进入新加坡,张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希望媒体帮助客人降低对海底捞服务的预期,他说,“因为网络的关系,大家现在提起海底捞,都觉得很神奇,好像海底捞很好;但是如果你抱着这种想法来,肯定会失望。”当时人们以为他是谦虚,其实他说的是真的。
2.服务好的基础是员工满意,但员工满意越来越难,换句话来说,成本越来越高。
一方面是员工的构成在变,80、90后和十几年前的员工的期望是不一样的,要满足他们的期望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
管理成本也更高了;而当企业变得更大,一百多家店、2万多人时,如何在柔性管理和制度化之间找到平衡就变得很关键了。但这并不容易,要知道海底捞创新的核心就是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流程规则要把这个破坏掉会要命的。
3.让海底捞觉得合适而又合格的人,是有限的。
张勇就曾经说过,制约海底捞开店速度的不是资金而是人,得有了合适的店长和一批人马才能开店。而这样合格的人不是不可以复制,但速度慢,费时间的事换句话说就是成本高。
4.市场规模有边际。火锅其实是一个餐饮行业的细分,它的规模是有限的。
市场规模的限制、开店速度的限制又让员工的晋升渠道变窄,晋升机会少,员工满意度降低,合格的人就越少,对海底捞来说,这无异于陷入一种两难。
总结起来,海底捞的核心资源是人、架构,这些复制起来是不容易的,在餐饮业整体服务水平偏低的环境下,好到变态的服务让海底捞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了一种相对的“垄断优势”。
但是这种优势,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比如整体服务水平的上升,新的竞争对手的进入正在慢慢淡化了。海底捞内部,人是关键因素,但合格的人越来越难找,一个原因是,海底捞员工横向发展的空间又有限。
因为,个体的服务只有在海底捞这个企业内部才是有价值的。现有人的激励也越来越难:员工成长空间受限,海底捞无法快速的扩张的时候,员工的上升通道受阻,必然出现不满。
除了在服务上花样翻新,海底捞似乎很久没憋出大招了,能不能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从传统行业的窠臼中跳出来,这取决于张勇和他团队的选择以及行动力。
20起海底捞加快了扩张速度,据说要在全国加速开更多店,好多店址都选好了。也许,海底捞还会经营下去,会变得更大,只是不再是个神话。
一杯2元现榨豆浆,卖进50所高校,月入十万
这家仅15平米的小店,只有1个店员,从清晨到晚上,只卖豆类粗粮产品,一月营收竟有10万元之多。它是怎么做到的?
现在,“豆浆记忆”主立足于重庆,已经有50多家店,再加上没有营业和开在四川、贵州的店,已经有70家店,今年的预计新增店面200家,营业额冲刺4000万。它是怎么做到的?
这家名不见经传的早餐饮品店,相比校内其他饮品店。虽然位置比较偏,但是却更为拉风惹眼。成立不到一年的高校小店竟把时尚潮流的奶茶店和甜品店的风头抢了大半,2元“屌丝”豆浆产品逆袭“高富帅”到底凭什么?
豆浆记忆是怎样练成?
说起豆浆记忆,就不得不提起它的“幕后运作者”——刘斌。刘斌是谁?
这个81年出生的重庆崽儿长得敦厚老实,不善言谈,却是重庆的活地图。用他的说法,这都是“让学生喝到品质豆浆是他毕生追求”。2006年,不满1周岁的儿子对牛奶过敏。他为了让儿子营养均衡,有一天早上,家里刚好打了豆浆,抱着试试的心态,喂了儿子豆浆。第二天,他又换了几种谷物,发现儿子两眼直勾勾地望着豆浆。原来儿子又想喝豆浆了。经过这样几次反复地尝试,儿子真的爱上了豆浆,也没有再出现过敏的症状,悬在心中的问题,一杯小小的豆浆便帮他解决了。
凭借多年经商的直觉,当时刘斌就想,豆浆的植物蛋白其实更适合国人的需求,既然不满周岁的儿子都爱喝,应该有市场。现在回头看看,或许这就是他想要创业的初衷。
放眼全国,尤其是高校细分市场,学生们更需要营养的早餐,加上豆浆平价的属性,符合学生的消费水平。另一层意义,豆浆也是他与儿子甜蜜回忆的载体,每次一想到儿子,他更坚信,一定要做好豆浆的品质,所以取名叫“豆浆记忆”。
所谓的商业之美,就其本质而言,是人们对自然与物质的一种敬畏,并在这一敬畏之上,让自己的匠心为供奉,投注一生。
产品:打造老干妈式品质
众所周知,老干妈成名前,有个小故事。当时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开了个简陋的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凭借风味独特的辣椒酱,闻名而来的顾客越来越多。
一次偶然的机会,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又取出钱来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地麻辣酱。她心里又纳闷了:麻辣酱充其量只是一种食品作料,这些人买这么多回去,吃得完吗?
一天中午,因麻辣酱卖完后,吃凉粉的客人也没有了。她心里憋得慌,就关上店门,想出去看看别人地生意怎样。她走了10多家卖凉粉地餐馆和食摊,却发觉人家地生意都非常红火。原来这些人的麻辣酱作料都是从她那里买来地!
思来想去,最后陶华碧下定决心,关掉凉粉儿店,开办了一家辣椒酱的工厂,“老干妈诞生了。现在产品远销海内外,成为名副其实走出去的民族品牌。
与老干妈成名之路不同的是,刘斌一开始就想到为其他店家供货,既节约成本又能了解顾客对豆浆的喜爱程度,这种经营方式适合初创企业用来打磨产品。因为刚创业那段时间他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豆浆的原材料、设备上,实在没有更多开店资金。在他看来,只要将产品做到极致,顾客自然会爱不释手。
刘斌至今还记得那个场景,当时他给第一家店供货豆浆,没想到一天下来只卖出了一杯豆浆,满心失落。但是他没有想到就此放弃。一月过后,他供应的豆浆成为了招牌。“甚至有食客来了只是为了点杯豆浆。”刘斌说,当时自己一天的销售额就能达到五千元了。
为什么定位高校?
随着刘斌的豆浆被更多的餐馆接纳,在第一年3家联营店的基础上,每年都有新店加入,平均每年业绩按40%的速度增长,这些沉甸甸的数据背后全是顾客对豆浆的喜爱,坚定了他做豆浆的心。
联营的模式走通了,但并没有满足刘斌的理想。为了加速“豆浆记忆”的发展,他开始关注高校市场。
2010年,健康饮食的风潮推动了全国餐饮行业的变革,绿色、安全成为消费者选择饮食的首位。在刘斌眼中,这成就了他进入高校市场的优势。
“因为豆浆浓稠度。”刘斌说,要达到浓稠的口感,需要精准把握制作的时间和温度,这些细节如果做不好,就会有食物中毒的危险。因此,各大高校食堂为了保证安全,通常就会熬得比较淡,也导致口味不好。如果既能保障安全又能满足口味,就成了我的机会。
后来,“豆浆记忆”果然以浓稠的高品质豆浆得到学生的认可。虽然进驻的第一所高校——重庆大学,当年其食堂的豆浆只要3毛钱,但“豆浆记忆”2元的价格,还是没能阻挡络绎不绝的学生。
截至目前,“豆浆记忆”已覆盖重大、重师、理工大、重邮、川外、西南大学等50多所学校,为50万学生服务,业绩以每年2~3倍增长。中国有高校、高职、高中学生7000万人,市场潜力无限。
经营:合伙人模式解决员工为谁干
在刘斌进军高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首先,早餐本来就早,而制作豆浆的速度又比较慢,必须要凌晨4点就进店准备,洗豆子、挑选、熬制等,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起床后,喝到香浓的豆浆。
其次,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更多的高校店里只有1个营业员,熬制豆浆、收银、销售等店里的所有工作流程,全部落到一人身上。起得早,工作时间相对较长、枯燥。
由于工作辛苦,大多数店员干不了一个月,便主动辞职了。员工离职了,只好管理层们自己上阵,不能因为没人上班,耽误学生早餐和营养。不能老是这样,必须想个办法解决人员流失的问题。
后来,他想到一个既能提高店员收入又能调动员工积极性,每月还能多卖出豆浆的方法:合伙人制。即,将学校店委托给经过各项考核的店员经营,根据当月的营业额,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享收益。当时,一线店员平均工资3000多,最高的接近1万。
那时候,在西南大学有位伙伴叫李命琴,店面生意被她经营的红红火火,为了卖出更多的豆浆,凌晨3点就进入食堂工作,因为天色太早,食堂是不开门的,她就偷偷爬窗户溜进去。
刘斌每次回忆起这些故事,心里总是很感动、很温暖。在他看来,小伙伴是和他是站在一条线上的,心是在一起的。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齐泰山移,大概说的就是像这样的故事。
像豆浆记忆这样坚持做好一个产品的创业者还很多,他们在创业的路上简单地长跑,简单地做一件事。
他们做事,只为意义本身,所谓的成功,只是一个结果,它也许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