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剪力墙结构的超长问题有哪些?(共含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hing07”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剪力墙结构的超长问题有哪些?
混凝土规范9.1.1条规定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温度伸缩缝最大间距当在室内或土中时为45m,露天时为30m;而现浇框架剪力墙或框架核心筒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可取45~55m.规范的这一规定显然与现今建筑的体量越来越大但功能又要求不设缝发生矛盾;因此目前许多工程中的伸缩缝间距都突破了规范的规定,也造成了设计人员在设计中遇到超长结构时的胆量越来越大,笔者认为今后当剪力墙结构超长时,应该慎重处理为好,过长时应该尽量设置温度伸缩缝,宜较严格遵守规范规定的限值,理由如下:
①.剪力墙结构刚度大,受温差影响大,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产生的变形大,墙体对楼面、屋面产生的约束也大;当结构发生收缩变形时比其他结构易出现裂缝。一些未超长的剪力墙结构产生墙体或楼面裂缝,其主要原因就在此。
②.剪力墙结构多用于商品住房和公寓,使用状况复杂,一旦私人购买的房子出现裂缝,虽然没有安全问题,但处理起来问题多,难度大,社会影响大。
③. 混凝土结构受温度或收缩徐变的影响与众多因素有关;而体型庞大的剪力墙房屋往往形状复杂,混凝土收缩大,约束应力积聚也大,施工工艺及管理也难控制,环境影响使用变化难于判断,因此更难于解决混凝土收缩变形时,在受约束条件下引起拉应力而保证不出现裂缝,
④. 目前混凝土的收缩量不断增大,已由80年代的一般收缩量300με上升到400με以上,因此使混凝土用量大的剪力墙产生裂缝的因素在增大。
⑤. 目前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大部分工程要赶工加班,质量难保证,为赶工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普遍增大,使混凝土收缩量增大,加上由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使弹性模量增加将引起更大的约束拉应力产生,使结构出现裂缝的因素增多。
⑥. 普遍使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为了泵送,增大水泥用量,减少了中粗骨料含量和骨料粒径,加上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送料时的不良因素影响等都加大了结构收缩量,增加产生裂缝的因素。 综上所述,今后在处理超长结构时,特别是处理超长的剪力墙结构时要特别慎重;当发生实在由于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不允许超长建筑设永久缝时,建议采用对结构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并结合采用设计构造措施、施工措施共同给予处理。
结构体系是指结构抵抗作用的构件组成方式,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大致可分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等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的构件主要由梁和柱组成。但侧向刚度小、水平位移大。
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利用剪力墙承受竖向及水平荷载,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在框架中设置一些剪力墙,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参考《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术语
框架结构:由梁和柱子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剪力墙结构有哪些计算方法?
对单榀平面剪力墙结构进行内力与位移计算的方法很多,有电算方法,也有手算方法,在把空间结构平面化后,剪力墙结构的受力便成为一个平面应力问题,因此可以用相应的有限元法进行分析计算。从理论上讲,由于有限元网格划分的灵活性,电算法可以对任意立面形状、任意开洞情况的剪力墙进行足够精确的分析与计算,因而具有较大的适用性,
但电算方法受到计算设备或计算费用的限制,所以,工程上亦常常采用手算的方法对剪力墙结构进行分析。手算的方法往往基于一系列的简化假定,,因此在应用时应注意实际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性,宜尽量与简化假定相吻合,以保证简化计算方法的精确性。目前在剪力墙结构计算中,常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材料力学方法,适用于整截面剪力墙或整体小开口剪力墙;第二类是连续化方法,适用于联肢剪力墙(双肢剪力墙或多肢剪力墙);第三类是D值法,适用于壁式框架。
剪力墙结构的特点有哪些?
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的内墙或外墙做成剪力墙以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结构,剪力墙一般为钢筋混凝土墙,高度和宽度可与整栋建筑相同,
因其承受的主要再载是水平荷载,使它受剪受弯,所以称为费力墙,以便与一般承受垂直荷载的墙体相区别。剪力墙结构的侧向刚度很大,变形小,既承重又围护,适用于住宅和旅游等建筑。国外采用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已达70层,并且可以建造高达100~150层的居住建筑。由于剪力墙的间距一般为3~8m,使建筑平面布置和使用要求受到一定限制,对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通常难以满足要求。剪力墙结构可以现场捣制,也可预制装配。装配式大型墙板结构与盒子结构,就其实质也是剪力墙结构。
框架和剪力墙结构有哪些区别?
一、受力体系不同: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它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而剪力墙体系是利用建筑物的墙体(内墙或外墙)做成剪力墙来抵抗水平力,同时它也承受垂直荷载,所以它既受剪力又受弯,所以称为剪力墙。
二、各自优点:框架结构的主要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也比较方便。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侧向刚度大,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
三、各自缺点:框架结构侧向刚度较小,当层数较多时,会产生较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性构件(如隔墙、装饰等)破坏,而影响使用,
而剪力墙结构的间距小,结构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用于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另外结构自重也较大。
四、适应的建筑高度:框架结构在非地震区,一般不超过15层。而剪力墙一般在30m高度范围内都适用。
从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优缺点存在互补性,因此便产生另一种结构形式,即所谓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它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适当剪力墙的一种结构体系。它具有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有较大空间的优点,又具有侧向刚度较大的优点。是两者优点的结合。这个结构体系中,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主要由框架承担。这种结构一般宜用于10~20层的建筑。
高层剪力墙结构如何配筋?
高层剪力墙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不应单排配置,
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大于600mm时,可采用双排配筋;大于600mm、但不大于900mm时,宜采用三排配筋;大于900mm时,宜采用四排配筋,且截面厚度每增大300mm,宜增加一排配筋,
各排分布钢筋之间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在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以外的拉筋间距宜适当加密。
* 当剪力墙钢筋多于两排时,应将较多的钢筋置于外排,外排钢筋直径应比内排钢筋直径大,内排钢筋直径不宜大于16mm。当剪力墙截面厚度更大时,各排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美国混凝土结构规范ACI 318规定:墙竖向和水平钢筋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倍墙厚,也不大于450mm)
剪力墙结构存在哪些布置原则?
(1) 剪力墙结构中全部竖向力和水平力都由剪力墙承受,所以一般应沿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双向布置。特别是在抗震结构中,应避免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形式,并宜使两个方向抗侧刚度接近,即两个方向的自振周期宜相近。
(2) 剪力墙应尽量拉通对直,以增加抗震能力。门窗洞口上下各层对齐,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使受力明确,计算简单。在抗震结构中,应尽量避免出现错洞剪力墙和叠合错洞墙。叠合错洞墙的特点是洞口错开距离很小,甚至叠合,不仅墙肢不规则,而且还在洞口之间形成薄弱部位,对抗震尤为不利。
(3) 剪力墙沿竖向应贯通建筑物全高。剪力墙沿竖向改变时,允许沿高度改变墙厚和混凝土等级,或减少部分墙肢,使抗侧刚度逐渐减小,避免各层刚度突变,造成应力集中。
(4) 剪力墙要避免洞口与墙边,洞口与洞口之间形成小墙肢,
小墙肢宽度不宜小于三倍墙厚(否则应按框架柱设计),并用暗柱加强。
(5) 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洞口,将其分为均匀的若干墙段,墙段之间宜采用弱梁连接,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截面高度之比不应小于2,墙长较小时,受弯产生的裂缝宽度较小,墙体配筋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因此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 m。
(6) 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结构形式,短肢墙应尽可能设置翼缘。在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以形成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
(7) 控制剪力墙平面外弯矩,应采取增加与沿梁轴线方向的垂直墙肢,或增加壁柱、柱等方式,来减少梁端部弯矩对墙的不利影响。对截面较小的楼面梁可设计为铰接或半刚接,减小墙肢平面外弯矩。
(8) 不宜将楼面主梁直接支承在剪力墙之间的连梁上。因为一方面主梁端部约束达不到要求,连梁没有抗扭刚度去抵抗平面外弯矩;另一方面对连梁本身不利,连梁本身剪切应变较大,容易出现裂缝,因此应尽量避免。
★ 剪力墙施工方案
★ 初一超长作文
★ 女生伤感超长网名
★ qq超长个性签名
★ 夏七夕超长语录
★ 超长的生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