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厚叶算盘子的化学成分研究(共含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好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厚叶算盘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对厚叶算盘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硅胶反复柱层析分离和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并用波谱学技术确定了其结构,分别为6个三萜类化合物,没食子酸和β-谷甾醇.
作 者:杨金 羊晓东 杨姝 赵静峰 李良 YANG Jin YANG Xiao-dong YANG Shu ZHAO Jing-feng LI Liang 作者单位:杨金,YANG Jin(云南大学,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1;红河学院化学系,云南,蒙自,661100)羊晓东,杨姝,赵静峰,李良,YANG Xiao-dong,YANG Shu,ZHAO Jing-feng,LI Liang(云南大学,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1)
刊 名: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8(5) 分类号:Q946.88 Q946 关键词:大戟科 厚叶算盘子 化学成分 三萜化合物药用植物算盘子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单体,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7-氧基-β-胡萝卜苷,β-谷甾醇,β-胡萝卜苷.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 者:肖怀 张桢 何文姬 Xiao Huai Zhang Zhen He Wenji 作者单位:肖怀,张桢,Xiao Huai,Zhang Zhen(大理学院药学院,云南,大理,671000)何文姬,He Wenji(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临沧,677000)
刊 名:大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年,卷(期): 8(10) 分类号:Q949.753.5 关键词:算盘子 甾体化合物 化学成分贯叶连翘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草药贯叶连翘(全草)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从中鉴定出75种化合物,其中百里香酚、桉油精、丁香油酚等酚类物质为首次检出.结果表明,贯叶连翘因产地不同、部位不同,其挥发油的成分有较大的差别.
作 者:王小芳 董晓宁 闫世才 WANG Xiao-fang DONG Xiao-ning YAN Shi-cai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刊 名:西北植物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 年,卷(期): 26(6) 分类号:Q946 Q949.758.5 关键词:水蒸气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 中草药 贯叶连翘银叶巴豆的化学成分研究
对产自云南思茅银叶巴豆(Croton cascarilloides)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中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常数测定鉴定了结构,它们是3个二萜,2个芳香类化合物,1个黄酮苷和β-谷甾醇及β-胡萝卜苷.
作 者:陈伟 李子燕 羊晓东 赵静峰 杨靖华 李良 CHEN Wei LI Zi-yan YANG Xiao-dong ZHAO Jing-feng YANG Jing-hua LI Liang 作者单位:陈伟,羊晓东,赵静峰,杨靖华,李良,CHEN Wei,YANG Xiao-dong,ZHAO Jing-feng,YANG Jing-hua,LI Liang(云南大学,药学院,生物制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云南,昆明,650091)李子燕,LI Zi-yan(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刊 名: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6 28(3) 分类号:Q946.88 Q946 关键词:巴豆属 银叶巴豆 化学成分覆盆子化学成分研究论文
覆盆子(RubusChingiiHz)为蓄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植物,覆盆子因叶裂如掌也称掌叶覆盆子,又因其分布区仅在华东地区故为华东覆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覆盆子品种是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RihuschingiiHu的果实,果味甜,可食,制糖及酿酒喝,入药则具补肝肾、固精、缩尿的功效,临床上用来治疗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等症[1。
对悬钩子属化学成分的系统研宄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外化学工作者己对二十余种本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宄,从中分得五十多个新化合物,多为三萜(苷)类和二萜(苷)类化合物,并认为二萜及三萜类化合物是旋钩子属植物中的特征性成分。但对覆盆子化学成分的研宄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对其进行了系统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3-谷甾醇(1)、胡萝卜苷(1丨)、椴树苷(111)、山奈酚-3中-D(ilia)-glc(IV)其中化合物V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发现。
1仪器和材料
NMR用BrukerAM-400和BiukerDRX-500以TMS为内标;MS用VGAutospec-3000;紫外用UV757CRT紫外光谱测定仪;熔点仪为XRC-1型显微镜熔点仪,温度计未校正,四川大学科仪厂出品;薄层硅胶及柱色谱硅胶均由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覆盆子样品购于安徽省安国市市场,由安徽中医学院中药教研室方成武副教授鉴定。
2提取和分离
48kg覆盆子粉碎后,80%乙醇提取,回收乙醇无醇味,过滤。滤渣用水溶解制成混悬液,乙酸乙酷萃取,得浸膏15g,硅胶拌样干法上柱分离,依次用CHCl3-MeOH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每100ml为一个流份,在CHCVMeOH(8:1)部分,流份5浓缩放置,析出白色针状结晶,重结晶后得化合物1(35mg),在GHQ3-MeOH(5:1)部分,流份17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处理得化合物li(20mg);滤液上D101树脂柱,依次用H2O和不同浓度乙醇洗脱,每1000ml为一流份,在60%乙醇洗脱部分,流份293031合并浓缩,得浸膏14g.硅胶拌样干法上柱分离,依次用GHCl3-MeOH(5:1-1:1)梯度洗脱,最后纯甲醇冲洗,收集洗脱液,每100ml为一个流份,在CHOa-MeOH(5:1)洗脱部分,流份6至12合并浓缩放置,析出固体,甲醇重结晶,得化合物UK20mg),流份26至28合并浓缩,乙酸乙酷萃取,得浸膏108g硅胶拌样干法上样分离,依次用CHO3-Me0H(20:1-1:1)梯度洗脱,最后纯甲醇冲洗,收集洗脱液,每100nl为一个流份,在CHCl3-MeOH(8:1)洗脱部分,流份111-180合并浓缩,得固体700mg.硅胶拌样干法上柱分离,用乙酸乙酷一丙酮一H2O-乙酸(5:1:0.5:02)洗脱,得化合物iV(45mg)
3鉴定
3.1化合物1无色针晶(CHCljEtOAC),mp136~138°Qliebeimanri-Burdiard反应阳性,EI-MSm/z(%):414(81),399(35),396(55),381(45)329(75),303(64),255(71),213(95),145(100)55(54)与文献报道一致[2].所以化合物1的结构确定为(3-谷甾醇。
3.2化合物U白色无定形粉末(甲醇),mp285~287°C,Liebermariri-Burchard反应阳性,EI-MSm/z(%)414(M-glc)(7)396(100),382(15),367(5),255(26),213(23),145(60),121(46),69(73)按常法水解,得到苷元部分和糖部分经TLC展开后,其Rf值分别与随行的卩一谷甾醇及葡萄糖标准品相一致,与文献值一致故化合物1丨结构确定为胡萝卜苷(13-sitosterot3-^)-[3-D-glucopranoside)。
3.3化合物HI黄色粉末(甲醇),mp214~216°C,盐酸一镁粉和Molish反应均呈阳性,紫外光下呈黄色荧光,UVXnm:348266为典型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酸水解,通过TLC检查,与对照品对照表明有葡萄糖;順R、C-NMR与文献对照表明有山柰酚存在13'4|,'H-NMR谱中有一组AB偶合系统;7.31(1H,dJ=15.9Hz)6.11(1H,d,J=15.9Hz)2组A2B2系统;7.98(2H,dJ=8.8Hz)685(2H,dJ=8.8Hz)7.36(2H,(iJ=8.6Hz),6.78(2H,(iJ=8.6Hz)和间位偶合系统:637(1H,dJ=1.7Hz)6.15(1H,dJ=1.7Hz)l3C-NMR谱中有组化学位移相同的信号:115.0(X2),13Q0(X2),130.7
(X2)和一个酯碳基信号S166.1,HSQC示拓11(1H,dJ=8〃')相关,HMBC示a5.11C1HdJ=15.(Hz)与1660(09〃')相关,7.31C1H,dJ=15.6Hz)与113.1(07〃)1660(09〃)相关,12491308,115.7160.5为苯环,E-MS中有一147碎片,与上述片断相比较多一个17单位,结合1H-NMR、I3C-NMR,进一步证明了分子内有对羟基桂皮酸的存在,286为苷元,121为A环碎片,13ONMR(DEPT)表明,该化合物中含有糖的信号冴00..74..76..70..74.1,62.9,值得注意冴00.6(5.44,1HdJ=7.3Hz)示(3-D葡萄糖。由HMBC表明,^5.44(1HdJ=7.1Hz)与133(C-3)相关,示葡萄糖与C-3位相连。在HBMC谱中可以看到1660CC-9〃)与糖的d-C亚甲基4.02(1H,dJ=12.0Hz)和426C1H,dJ=12.0Hz)相关,另夕卜,mesy谱中也显示H_1“与H_2”,《有关,因此化合物111为椴树苷。
以往文献中[把1301归属为C-2、6!,而把1308归属为C2〃6〃但结合2D~NMR中1H,W-COSY及HMBC,HSQG我们有理由把130.1归属为C2〃6〃130.8归属为O么6';1H-HMR、13ONMR及HMBC数据归属见表1。
3.4化合物IV黄色粉末(甲醇)mp171~173°C,盐酸一镁粉和Molish反应均呈阳性,紫外光下呈黄色荧光,UVXim:348266为典型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酸水解,通过TLC检查,与对照品对照表明有葡萄糖和鼠李糖;1H-NMR,13C-NMR与化合物1对照表明有山柰酚存在,1h-NMR谱中有一组A2B2系统;7.97(2HdJ=8.7Hz)6.87(2HdJ=8.7Hz)和间位偶合系统;639(1H,dJ=1.7Hz),6.19(1H,dJ=1.7Hz)BC-NMR(DEPT)表明,该化合物中含有糖的信号衍01.3(5.30,1HdJ=7.5Hz)741,76469.9,75.7,669和S10Q7(4.351HdJ=1.2Hz)70.3,70.671.868.2,17.7,分别属于6位取代的(3-D葡萄糖和a-L-鼠李糖,由HMBC和HSQC确定衍00.7(4.351Hd>1.2Hz)与66.9(C-6)相关,说明鼠李糖以a构型与葡萄糖C-6位相连,衍01.3(5.301HdJ=7.5Hz),与133.2(C-3)相关,说明葡萄糖以(3构型与母核的一个季碳相连,由此可推断化合物W为:山柰酚-3-13-D(rha)-glcCV)1圧HMR、13C-NMR及HMBC数据归属见表2表2化合物W(DMSO)H-HMR、13C-NMR和HMBC光谱数据1D~NMRAtBrukerAm-40inDMSO一d62D~NMRAtBrukerDRX-500inDMSO~d6
4讨论
4.1以往文献中有把C2、6,日属为1301,而把1308归属为C2〃6〃但结合2&NMR中1H」HCOSY及HMBC和HSQC,我们有理由把130.8归属为C2、6',130.1归属为C2〃6〃。
4.2悬钩子属植物所含黄酮醇类化合物以槲皮素、山柰酚为主,成苷位置多在“-3”位,且单糖苷、双糖苷、三糖苷均有17],但化合物IV在该种中尚未见报道。
爵床的化学成分研究
为了研究爵床全草中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的'化学成分,从爵床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芹菜素(1)、槲皮素7-O-α-L-吡喃鼠李糖甙(2)、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甙(3)、洋芹素7-O-β-D-吡喃葡萄糖甙(4)、洋芹素7-O-新橙皮甙(5)、β-谷甾醇(6)、β-胡萝卜甙(7)、东莨菪素(8)、羽扇豆醇乙酸酯(9)、环桉烯醇(10)、木栓酮(11)、木栓醇(12)、积雪草酸(13).HPLC检测结果证明,该植物中还存在木犀草素(14)和槲皮素(15).其中化合物1、14和15为爵床中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的成分.图1表2参28
作 者:张爱莲 戚华溢 叶其 张国林 ZHANG Ailian QI Huayi YE Qi ZHANG Guolin 作者单位:张爱莲,ZHANG Ailian(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戚华溢,叶其,张国林,QI Huayi,YE Qi,ZHANG Guolin(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
刊 名: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 ENVIRONMENTAL BIOLOGY 年,卷(期): 12(2) 分类号:Q949 关键词:爵床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黄酮 木脂素 三萜 Rostellularia procumbens (Justicia procumbens)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flavonoid lignan triterpene火炭母化学成分的研究
从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inn.)中分离获得了12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丁香酸(1)、芹菜素(2)、3,3'-二甲基鞣花酸(3)、没食子酸(4)、原儿茶酸(5)、异鼠李素(6)、咖啡酸(7)、槲皮素(8)、木犀草素(9)、没食子酸甲酯(10)、广寄生苷(11)和3,4,8,9,10-pentahydroxy-dibenzo[b,d]pyran-6-one(12).除4和8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火炭母中分离得到.
作 者:谢贤强 吴萍 林立东 刘梅芳 魏孝义 XIE Xian-qiang WU Ping LIN Li-dong LIU Mei-fang WEI Xiao-yi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刊 名: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 年,卷(期): 15(5) 分类号:Q946 关键词:火炭母 黄酮 酚酸类金刚纂化学成分研究
利用系统溶剂提取法、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法等手段,从金刚纂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1),3,3'-di-O-methylellagic acid(2),6,7,8-trimethoxy-coumarin(3),7-hydroxy-6-methoxy-coumarin(4),Kaempferol-3-O-a-L-rhamnopyranoside(5),胡萝卜苷(6).其中,化合物2,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对其中的`两个香豆素化合物3和4的光活化抗微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3和4在黑暗中和紫外光的照射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胞杆菌未表现出抗菌活性.
作 者:李芸芳 田学军 杨光忠 陈玉 LI Yunfang TIAN Xuejun YANG Guangzhong CHEN Yu 作者单位:李芸芳,田学军,杨光忠,LI Yunfang,TIAN Xuejun,YANG Guangzhong(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4)陈玉,CHEN Yu(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武汉,430074)
刊 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8 42(3) 分类号:O629 关键词:大戟属 金刚纂 化学成分★ 厚臻练习题
★ 厚土散文
★ 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