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桃花源记儿童故事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爱吃草莓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桃花源记儿童故事(共含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爱吃草莓”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新桃花源记儿童故事

篇1:新桃花源记儿童故事

新桃花源记儿童故事

有一天,我走着走着,我来到了桃花源里,那里的风景很漂亮,花儿五彩缤纷,不禁使我陶醉在其中,而没有仔细看到前面的路;一个不小心我掉入坑洞里,突然一 位老神仙跑出来对我说:“真是抱歉,这些种子给你,等它茁壮成大树你就能许下三个愿望。”说完,我又回到家中,虽然半信半疑,但我还是把它拿来埋进土里, 并细心照顾它,不久,它就长成一颗大树了。

我跑到大树前面,心里满怀希望的.对大树说:“我希望我将来可以成为一位大富翁,不仅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能使自己和家人永远不愁吃穿的过日子。”

晚上,我又跑到大树前面,对大树说:“我希望我将来可以当一位英语老师,可以到学校、补习班教学生英语,希望我可以教到桃李满天下。”

隔天,我再次来到大树前面,并对大树说:“大树啊!我最后一个愿望是变成哆啦A梦,能够拥有许多千奇百怪的道具,想偷懒时,就能偷懒,十分方便。”

不过,天下不劳而获的东西只有贫穷,所以我想实现这些愿望,就必须发奋图强的读书,等念到一定的程度,再到国外留学,留学完便努力工作赚钱,如此一来,便能实现我的愿望了。

篇2:《新桃花源记》学习心得

10月24日《北大荒日报》发表了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的文章《新桃花源记》,文章用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做比较,生动描绘了**农场,有过之而无不及,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场发生的巨大变化。桃花源是陶渊明不满现实社会而虚拟出的理想社会,**农场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文章从即将进入**农场开始,驱车前行,一路上的景色不是桃花源境却胜似桃花源境,一座座新式典雅的楼房和一栋栋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的欧式别墅,桃园何有此城此景。陶渊明的理想社会生活就是求个温饱安逸和无忧无虑,使老百姓能过上没有烦扰的田园日子。陶渊明的愿望无法实现,历朝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也都在努力追求这样的理想社会生活,但也都没有办到,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表达志趣和抒怀罢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办到了,而且比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记》生活还要安逸舒适自由得多。吉炳轩书记用大量的数据证明社会主义的美好,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充满激情,不断寻求创新和发展。

《新桃花源记》体现了吉炳轩书记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λ心里始终记挂的是人民的生活是否美好幸福,Σ⑴力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美好憧憬变为现实。当他看到**农场的人们比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记》生活还要安逸舒适自由得多,人们生活在如诗如画的家园中,特别是像**农场这样的风光、这样的情景,龙江大地上已有100多个他由衷的感到高兴。他更自豪的是共产党人把陶渊明《桃花源记》美好憧憬变成了现实。

**农场没有桃花,它只是浓缩了垦区快速发展变化的一角。吉炳轩书记是借用桃花源的名气来赞美和感叹我省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建设,然而所有成绩的取得,是与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作为一名农垦人,我很骄傲能在农场工作和学习,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我更应该努力工作,为农场奉献自己的力量,让我的家乡早日成为另一个桃花源。

篇3:新桃花源记抒情散文

新桃花源记抒情散文

手轻轻滑过,指尖微过那如水如日的落蕊的温度,摘下四季中最夺目的芬芳。阳光如细雨一般洒漏在这无言的静谧中,就这样一直沉醉吧!让我酥倒在这一汪春水中,沉沦沉沦。

啪的一声,唉,原来又是一个春秋大梦,教室里的粉笔与骄躁,掩盖不了我内心那些纯纯的忧伤与寂寞,何时是个尽头,两年后的浴火重生,为何要还我十年的寒窗苦读,这是一个怎样昏暗的世界,让我的`眼里唱含泪水,却又包含深情,西风帘卷那重重书包下压着的,不过是我这一个过客,就像一个战士。雄姿英发,潇洒的去寻找梦中的乐园,梦中的桃花源。

但,我却依旧在这里驻足了,这生活了十几年的世界。那枯燥书本上的一字一句,却成了生命血液中流淌着的最不可或缺的力量与感动。当清晨将我的耳畔洗尽,让我去倾听孔圣人滔滔不绝的演讲,我却也定当感谢这常人不愿懂的世界,这是一个无私的世界,你我都不应憎恨。看花开花落,潮起潮平,能让你读懂人间苦恨情愁的,能有几人?执一卷经书,徜徉在这让身心都倦下来的世界,何尝不是一种难言的快感。夕阳西下,斜阳草树,我们生活的这世界,全然给我们留下的,不只是这一天的苍茫与感慨。奋斗过的人生,真是一碗浓烈的酒,辣的有劲,痛也畅快。在这小小的世界里,书卷是我们的良师,但泪水也是时常是我们的益友。这世界有黑有白,有幸褔也有悲伤,而我也只因身在这小小的世界里,才让我有了大大的收获与成功。

理想中的桃花源,谁也不知道竟是身边这个让你烦恼的世界,就请驻足,静静享受这属于你世界......

花开花落,年复一年,然后......

看,天边那绚丽的朝阳。

篇4:新桃花源记作文

新春伊始,正月初二下午,慕名来到广南县坝美风景区。下车后,一家老小共七人,坐马车约二里路,然后登小船,一梢公划船,一船可乘四人,两船逆水而行,穿山洞,洞中水清如浒。来往运人出入小船擦肩而过,洞中有梢公手电照亮,虽不是看得十分清楚,但昏暗中能将周围看明白,岩洞天然形成,水宽不超过十米,水深难测,据划船梢公说,最浅处有一米左右,深处达十多米,水中有鱼,但不易捕获,周围岩石高低不平,有劲峭突出,也有缓坡,顶处有岩石如玉,柱子般伸下,坠落之势,离我们头顶有两米多,无忧。大约船行二里,前面亮光突现,到码头下船,沿石壁中小路拾级而上,眼前一村庄显现,再沿着石头路走约十多米,忽然开阔,只见方圆四里平川,河水从中间流过。平川中各种树木林立,桃花尤为多,只是不到开花时节,多数欲含苞待放,半山坡向阳处,隅尔有数棵桃树花开得不十分盛,却很是显眼。平川田园里油菜花最为多,一片片金黄色,十分可爱,河中有群鸭子,游来游去,悠然自乐,旁有十多个半大小孩,在河边沙滩上尽情戏水,欢乐可爱。转眼间,我们来到了山脚边的小村庄。

村庄不算大,因现在是正月,这里“年味”较浓,炮竹声此起彼落。在昆明城里已经多年没有这种“年味”的体验了。所以,心情陡然放松,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与欢愉。因时间到了下晚,我们一行人就在小村的半坡上找了一个农家旅店住了下来,这里门前恰好有一小平台,可在这里吃饭、休息、玩乐,整个平川尽收眼底,位置极好。晚上,我们观看了下面场地上的营火晚会。

夜幕降临,当人声散尽的时候,我上床就寝,不知不觉想起少年时读过的《桃花源记》,想着想着进入梦乡。睡梦中东晋之人陶渊明老先生邀我同游桃花源,正玩得高兴,忽然陶先生不知去向……

一觉醒来,已是早晨八点多钟,天气不是十分睛朗,走到小平台上,一览全貌,空气清新,景色醉人,我信步走下山坡,顺着田间小路往前走,来到了一条人工修建的走廊,这里是平川中的小岛,其实是河水绕流而成的一小平滩。滩前是村庄,滩后是良田、菜园。周围是矗立的群山,峭壁林立,山顶有雾,仿佛白云缭绕,峭壁上的几个岩洞影影绰绰,洞口吐出的雾气时有时无,给这个小小的平川增添了几分神秘。此时此刻,就似置身于世外,什么都不愿想,留下的只有对自然景观的享受,感叹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功。

在田间小路的两旁,是一棵棵含苞欲放的桃花树,树上结满了红白相间的花蕾,如若吐艳,是何等的壮美!可惜,此时来到这里,还不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心中有几分遗憾。偶尔遇上几个到田间做农活的人或是收菜为来客准备中餐美味的人,我与一老者聊聊,他说:没有开放前,这里进来的客人不多,全村人以种植业、捕鱼为生。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路两旁种有桃树,鸡呜狗叫之声相闻,夜不闭户也不会丢失东西,民风淳朴,尊老爱幼,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现在来游玩的人多了,特别是逢年过节十分热闹,很多人家就地取材,做点小生意。见过世面,而家景富裕的人家,开办起了“农家乐”(旅社),做起了“一条龙”服务的生意。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家家户户过得“更火红”了。看着这位老者那满面笑容,似春风吹过的样子,我又想起了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陶先生笔下所描绘的,不管其有无,却反映了他追求的理想,是一种与世隔绝的美好生活,当然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事隔两千多年的今天,这个处境似《桃花源记》中的小山村,老百姓是另有一翻天地和想往。

我游玩在平川中的小岛滩上,河水清清,独有的小船就在河滩边,只因清晨凉意浓,无人有划船的兴趣,这里有小草坪,有小亭,栽着各种花木,有两种花木依然突出,桃树与玉兰树,玉兰花却盛开了不少,一朵朵洁白透亮,白得如玉,看得让人心也醉,我不觉在河边伸展手脚,锻炼起来,这真是一个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好地方。

喧闹声又打破了山村的寂静,上午十点后,来这里游玩的很多人踏上了归途。我们从村前进入,返回时是从村尾出,从驻地大约走二百多米,就到了坐船的码头,乘坐与进来时一样的小船,载着我们穿同样的山洞河流,出了这个似“世外桃源”的村庄。回首而看,一切都淹没在群山峻岭之中。

我此刻细细回味起来,坝美村隐藏在一个南北流向的“之”字型河谷中,出入该村均须穿过幽长的水洞、河谷两端的洞和中间的坝子,天然形成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自然地貌景观;是《桃花源记》中描述内容在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再现,于是写下了“新桃花源记”。

篇5:桃花源记搞笑故事

桃花源记搞笑故事

细思恐极

首先。

主人公渔夫是以捕鱼为生。

为什么熟悉水路的他会不成熟的乱走。

以至于忘记远近?

渔夫通常都是定居生活,

所以理应对四周的水域很熟悉。

为什么,

他会看见陌生的桃林?

第二。

他到达源头过后。

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山的.洞口。

山洞很小,

洞口极为紧窄,

到几十步几十米之后才开始宽阔。

而且他自己都觉得里面很阴暗。

那他又是如何在洞外一下就注意到,

有隐约的光?

还有更可疑的是,

阡陌一词,

有通往坟墓的小路之意。

而且竹子与桑树最茂盛的时期,

是七月和五月。

但是,

桃花开的最盛是三月。

外界与村子的时间差不用我说了吧。

再者,

就是他们语言的漏洞,

他们与世隔绝了几个朝代,

朝代变更衣着也应该变化,

而且,

他们与外界从未联系过,

为什么他们的衣着,

与外界完全一样?

那我们不妨大胆的设想,

他们的衣着,

是随着进来的人变化的。

更有诡异的地方,

他出去之后没有信守承诺,

报告了太守桃花源一事。

按理说,

他一路紧凑的做了记号,

应该万无一失。

可他们不仅没找到,

还迷了路。

古代不能解释,

只好归类于迷路。

在现代,

这种现象叫做,

鬼打墙。

最恐怖的是,

隐士刘子冀高高兴兴的前往,

可回来之后立马大病,

并且死于病中。

很显然,

他发现了些什么。

那么是谁要灭口呢?

毫无疑问是村子里的人。

他们是秦朝时死于战乱的人。

而且敌军屠杀了整个村子。

假设这一切设想全都成立,

一村子都是鬼。

那请你深思。

村里人用来招待渔夫的食物是什么?

而这篇文章的作者,

陶渊明先生,

又想告诉我们些什么

篇6:新桃花源记的作文

一提起桃花源,人们定会想到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记》吧。

在一个凉爽的秋天,我有幸随文学社去桃花源采风。挑花源是一条长长的迁回曲折的大峡谷。一进源门,只见一条清澈的小溪贯穿于谷中,欢快地由谷底深处流来,又向远方流去。我们于是沿溪行,悠闲自在。两边高耸的山峰,就像一排排巨人,个个穿着绿色的礼服,威武无比。它们便是欢迎游人来此的仪仗队呀!

一路虽无奇景,但整个山谷充满了神秘和幽静,偶尔也能发现一些古朴的民居点缀其间。山风轻轻抚面,竟带来一阵阵泥土的芳香,原来此地真有“良田美池”。块块平整的土地沿着山谷直往里伸,勤劳的桃源人正在田间耕种。我还见到了许多挑树列于溪边。只可惜,这是秋天,桃树未开出美丽的桃花,我不禁有点遗憾。但我想待到明年桃花开时再来,不就可以消除自己的失落感吗?

一路欢歌笑语,我们终于到达了谷底。此地有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泉”。去观泉的山路十分陡峭,但当“天下第一泉”终于投人我的眼帘时,一路的疲劳便一扫而光。说是泉,实则为一条大瀑布。瀑布旁的石壁上刻有“天下第一泉”五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此乃陆羽所题。瀑布由岩顶飞泻下来,分为九叠。秋天的.瀑布已不再是那么雄壮,但它流得潇洒,流得舒坦。瀑布下的泉水清得让人感觉不到这是水。水边有很多形状不一的大石头,石头上刻着一些字:“液雨滋天”、“仰止”、“谷帘泉”。

坐在石上,尽情欣赏这美妙的山水,让大自然的色彩充满你的眼睛,或者闭着眼睛睡上一觉,任泉水的飞沫打湿你的脸,岂不是人生一大享受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此时的我,已被山水陶醉,不知何时产生了一种“何似在人间”的感觉,如步人梦幻世界。这时,你会很快地拿出照相机,撼下快门,把这一切都变为一种永恒的纪念。

我想,居住在此美境中的山民,一定十分幸福快乐吧?他们说:现在交通虽很发达,可是这谷实在是太深了,所以他们也不大外出,种地养蚕,自得其乐。怪不得陶渊明称此为与世隔绝之地。

“降陌交通,鸡犬相闻”。天是那样蓝,山是那样高,谷是那样深,蓝天下的一个小村庄在大峡谷安详地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这便是桃花源。

篇7:新桃花源记初中作文

新桃花源记初中作文

乙酉年春末,余独游一溪边,久而不知身之所处。缘溪而行,渐闻百鸟争呜,蝉声朗朗;气润芬芳,隐有花草林木之香也。路转而忽逢桃林,如入仙境,顿忆及陶潜之“桃花源”。果如其绘,然花凋而叶茂,似有果实,另有别韵。

复前行,果见一山,寻其口而入,行百步而朗然,自以为桃源之奇景,然出所料。碑墓林立,杂草丛生,房舍寂寥,鸡犬不闻。余悚然,徐行而前。忽闻婴啼,但见老翁怀抱一婴,泪已湿襟。见余而不惊,亦不问所来。其情悲切冷漠,且有怨恨焉。余大惑,再拜相询,老翁始言所以。此确系桃花源也,祖辈至今不与外通。偶有外者,以客待之,均不久留矣。中人不仿外俗,不习外礼,亦不学外人之艺。自足自乐,千年未变,亦无大害之扰矣。然去冬,一客亡于此,即而疫病渐蔓,源中老少多染之。苦于医方粗陋,十有八九不治而亡,终致十室九空。余环视,屋舍仍似古人,老翁衣饰亦如前人,古韵盎然,不由扼腕叹息:源中人守朴而居,知足而乐,固自由自在焉。然与世隔绝,不习外人,守旧泥古,终难自保,不亦悲夫!

余辞之,扶向路行,思潮起伏。桃花源真乃仙境乎?景似仙境,然非理想之地也!

篇8:新桃花源记张长

新桃花源记(张长)

幼时读《桃花源记》很快就能背诵,原因是陶渊明把位于湖南武陵源的这个地方写得美。“世外桃源”从此成了一个形容词,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

改革开放,旅游成了热门产业,很多地方竞相推山“桃花源”以吸引游客。最富诱惑力的当然是故事发生地——湖南桃源县的“桃花源”。2002年,云南各媒体又纷纷报道文山州广南县发现了一个叫“坝美”的“世外桃源”,说那景观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完全一样。又是新闻炒作。我一笑置之。但游过坝美的人说坝美确实很美。我这才来了兴趣。2008年夏天,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去印证——确切说,是以《桃花源记》的标准去挑剔这个叫“坝美”的“世外桃源”的。

车离广南约30公里计至坝美,进山即闻水声潺湲,步行十来分钟到一溶洞口,有一条就叫“坝美河”的暗河从中流出。溶洞高约30公尺,往里看,没有溶洞里通常都安置的彩灯,黑暗而幽深,不是五颜六色的招徕,而是一种挑战:敢进这黑咕隆咚的洞子么?里面是什么?湍流?礁石?大蝙蝠?蛇?一种欲穷根底的探知欲望驱使着你——进!便穿上救生衣,登上一条可容4个人的小黄瓜船,看船工一篙一篙地撑着水中的礁石或洞壁上的.岩石慢慢进去。最后一缕光消失了,眼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耳边只有竹篙点水的声音,我陡然产生一种地穴探险那种紧张的快感。有人声传来。对面来船了,却各行其道,互不碰撞。俄尔,见乳白色光如晨曦,三五篙后,一片苍翠欲滴的绿色扑面而来,坝美到了!

在这里,暗河山洞变成明河,蜿蜒穿过一个很小、很绿又水汪汪的小平坝,平坝周围是桂林般的山峰,却又不孤立,在底部迎着,环成一圈,宛如一个翡翠瓶子。坝美河在那一头又钻进另一个溶洞淌到外面去了,坝美便成了只有通过暗河才能进山的独特地理构造。

站在山洞的地方,迎面是两辆水车,悠闲而又优雅地转着。远远的就看见几棵老榕树浓荫匝地。走过一座小桥,沿山一条小径,路边种满桃树,是结果的季节,有娇小嫩绿的小桃挂满树上,春天,我相信定会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没有桃花,怎叫“世外桃源”?

然后沿山路往前走。一只小土狗见有陌生人来欢快地叫了两声便朝前领路,应答的是中午的鸡鸣。鸡们相互招呼着在草地上刨虫子吃,微风过处一阵阵稻花的香气扑面而来,放眼整个小平坝里正在扬花的水稻一片葱茏。一直伴着我们的那条暗河这时才看清她原来是那样婀娜多姿,在这个小平坝里温柔地扭摆着,把翡翠似的田野一分为二。河里有人在撒网捕鱼,有精光的孩子欢笑着在嬉水,溅起的水花和撒出去的尼龙绳网在阳光下白银似地闪了一下又落下去了。山路边是那个叫“坝美”的壮族小山村,一幢幢壮族的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下,有老人在纳凉,旁边一个妇女缓慢而专注地绣着壮锦,并不在意她附带摆着的小烧烤摊子,仿佛那只是生活的装饰。同行的突然惊叫了一声,原来是一群八哥叽叽喳喳地掠过头顶,约十来只。他说这辈子只见过单独关在笼里的八哥。可怜年过花甲,成群的八哥才第一次见到。

站在吊脚楼上,看远山近树,一头黄牛躺在草地上舒适地反刍磨牙,不时从小路上走过的壮族同胞“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如果不知道这是壮族地区,人们穿的是少数民族服装,真以为是不是进入了时空隧道,回到几千年前秦人避乱时的那个桃花源?同行的朋友说,要是再早几年来,还能听到壮歌,那种原汁原味的多声部合唱,柔柔的,就像坝美河水。

“我们要在这里建一个客栈,集餐饮、娱乐为一体……”“我们要在这里开辟一个广场,表演……”“我们还要……”一个已获得坝美50年经营权的老板抑制不住兴奋地介绍着。

“污水怎么处理?”我冷冷地问了一句。他一时语塞。

“邻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也许,正是这奇特的地貌让坝美到2002年才为人所知。可才一露面,这个清纯得一尘不染的农家少女就被许配给一个老板。老板要为她穿金戴银,老板要为她浓妆艳抹。

想到那亘古黑到如今的溶洞里开始出现五颜六色的灯光,想到被改造得不伦不类的吊脚楼上闪烁着暧昧的霓虹,想到打鱼的像机器人般在表演,想到迪厅里震耳欲聋的金属摇滚代替四野的天籁,想到碧波荡漾的坝美河上开始浮起千万年都不曾见过的塑料袋、泡沫、粪便、水葫芦,最终进洞时仿佛进了一条阴沟,我不寒而栗!

有没有办法保护住这最后的净土,制止住即将开始的坝美大规模开发?可朋友说,“这是螳臂当车”。他与我一样悲观。

那么我只有说:如果你腻烦了灯红酒绿噪音废气,想看一下原生态的坝美,到这真正的世外桃源去净化一下自己的身心,就快点去。趁早!

电子图书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大灰狼

儿童励志故事

儿童故事4-6

儿童礼仪故事

传说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奥特曼

对牛弹琴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青蛙王子

东坡肉儿童故事

新桃花源记儿童故事(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新桃花源记儿童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