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光的照度计算方法及参考表(共含9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zlaiji”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览及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一、工资扣税计算器(税前税后工资计算器)计算公式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7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的部分 45 13,505说明:
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3500元(外籍4800元)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二、年终奖所得
年终奖所得,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度扣除数,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他们的计算方式不同。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1 不超过1500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7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说明:
1、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平均值。
2、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相同。
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1 不超过15,000元的 不超过14,250元的 5 0 2 超过15,000元到30,000元的部分 超过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 30 9,75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9,750元的部分 35 14,750说明:
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实际税率为百分之十四。
五、劳务报酬所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四)1 不超过20,000元的 不超过16,000元的 20 0 2 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说明:
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收。
七、财产转让所得,适用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收。
八、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级数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税率(%)速算扣除数级数平均每月收入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级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税率 (%)速算扣除数级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光的照度计算方法及参考表
照度是表示物体被照明程度的物理量,是反映光照强度的单位.其物理意义是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照度的单位是每平方米的流明(1m),也叫做勒克斯(1ux):1Lux=1Lm/m2.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科技纵横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PANORAMA MAGAZINE 年,卷(期): “”(9) 分类号: 关键词:新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津补贴
1、岗位工资的套改
中学高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套专业技术七级岗位,即930元。
中学一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套十级岗位,即680元。
中学二级教师(或其他同级职称)套十二级岗位,即590元。
不分获得职称先后。
2、薪级工资的套改
根据“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得到薪级工资级别,再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得到薪级工资。
3、套改年限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4、本次工改增加额
本次工改增加额=(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工改前职务工资+津贴)―工 改前职务工资*10%。
以李**为例: 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获得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期间工作时间没有间断,他的工作年限是,套改年限为,任职年限5年。按一级教师职称套改十级岗位(680元),按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套17级薪级工资(341元)。因为是中小学教师,按规定享受提高10%。他的工改前职务工资为535元,津贴为229.3元,本次净增额为(680+341)+(680+341)*10%―(535+229.3)―535*10%=305.2 元。
管理人员、工人及其他人员的岗位工资
正处级干部根据《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按五级即1045元标准,主任科员按《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正科级干部标准,即七级720元,副主任科员按八级640元;高级工按《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定技术三级即615元。
中小学教师以外的事业单位人员不享受提高10%待遇。
5、本次工改退休、退职界限
指7月1日以前退休、退职的人员。
6、正常调整工资
从207月1日起,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1级薪级工资,在下一年一月兑现。以后,将废除提前晋升工资,取消第13月工资年终奖励。
[最新事业单位工资套改表计算方法]
年终奖应缴个人所得税是如何计算的?
首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3500元起征点,则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3500-当月工资),若高于3500,则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 其次,将应纳税所得额除以12,按照得出的数额找出所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最后,采用计算公式:缴纳个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中税后收入不包含月薪)
举例:
年终奖金:1500
当前月薪:3000
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3500-当月工资)=1500-(3500-3000)=1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12=1000÷12=83.33 适用税率0.03 速算扣除数0
缴纳个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000×0.03-0= 30 元
年终奖:1500 元 缴纳个税:30 元 税后收入:1470 元
年终奖金:10000
当前月薪:5000
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 10000 元
应纳税所得额÷12=10000÷12=833.33 适用税率0.03 速算扣除数0
缴纳个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0000×0.03-0= 300 元
年终奖:10000 元 缴纳个税:300 元 税后收入:9700 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举例】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工资税率表
工资薪金适用税率表一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户经营所得适用税率表二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1.20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2.2017年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3.2017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解析
4.2017年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5.2017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6.2017最新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7.2017年年终奖缴税计算方法
8.2017最新工资扣税标准
9.关于2017年个人工资扣税标准
10.2017年年终奖缴税计算方法解答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8号)同时废止。
第五条 职工患病,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上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办法计发:
(一)连续工龄不满的,按本人工资的60%发给;
(二)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的,按本人工资的65%发给;
(三)连续工龄满2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
病假工资=(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
1、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你单位必须按月给你支付工资,而不是按照每日的工资。
2、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根据劳动部的规定现在每月是20.92天,167.4小时。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双休日应该正常安排你休息,如果安排你工作,应该给你支付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这里说的是日工资,即用你的月工资除以20.92天的工资。
如果五一要求你加班,那么5月1.2.3日是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4-7日是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如果不安排你休息或者不给你支付加班费就违反了《劳动法》你可以依法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员工工资计算方法]
所得税计算方法
下面为大家讲解如何计算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采用2015-2016年最新工资个税税率表,3500元的个税起征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细致入微地讲解工资个税的计算原理及计算过程,
一、2015-2016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
二、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薪金所得 - 各项社会保险费 - 起征额(3500元)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三、公式说明:
1、公式中“工资薪金所得”,是指本月的工资收入,如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加班费、绩效奖金等等,都要合计做为本月工资薪金所得。
2、“各项社会保险费”,是指个人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即五除一金,其中公司为您缴纳的'五险一金部分不能计入其中,只计入个人缴纳的金额,按照当前个人所得税法,这部分支出的金额是不需要缴纳个税的,
3、当前国内人士的个税起征额为3500元,如果是外籍人员的话,则要替换成4800元,外籍人员的个税起征点比国内人员高,但个税的计算公式是相同的,主要区别仅起征点不同罢了。
4、通上面的计算公式,很容易就可以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如果结果小于0,也就是说“工资薪金所得-各项社会保险费”小于起征点3500元,那就直接不用纳税的。
5、一旦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即可参照上面的工资个税税率表找到相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代入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个人所得税了。
四、个税案例:
1、员工张天乐本月工资收入总计为4500元,五除一金等合计为600元,刚应纳税所得额为 4500 - 600 - 3500=400元,对照税率表,相应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则个税金额为 400 x 3%- 0=12元。
2、张三本月收入4000元,五险一金等合计为600元,收入金额为4000 - 600 = 3400元,收入金额小于个税起征点3500元,所以就不用纳税的。
★ 退休金计算方法
★ 病假工资计算方法
★ 加班工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