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共含5篇),方便大家学习。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gzlady88mj”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工资薪金所得,按月计算征缴个人所得税,个税由所在单位代扣代缴,拿到手中的工资都是税后工资。下面给大家讲下工资个税的计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工薪阶层辛辛苦苦赚钱,纳税更要明明白白。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 - 五险一金 - 起征点(3500元)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以上是工资薪金所得个税计算的计算公式,下面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如何计算,以及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其实很简单的。
首先我们要确认一下工资收入是否需要纳税,有的公司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员工自己相应也要按比例缴纳一部分,员工缴纳的那部分直接由公司从工资中扣除,员工的五险一金支出是不需要纳税的,工资收入减去五险一金后,如果余额大于起征点3500元,此时才纳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反之余额小于3500元的,就无需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就是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那部分收入金额,由工资收入减去五险一金,再减去个税起征点的余额。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后,下面就要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来查找对应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现在采用的是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主要依据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比如应纳税所得额为4500元,属于“超过1500至4500元的部分”,对应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应纳税额也就是应缴个税=4500*10%-105=345元。参照上表时一定要注意,要用应纳税所得额对照表格,切不可用工资收入来参照计算。
实例:张三工资收入6000元,个人缴纳五险一金部分为500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6000-500-3500=元,对照税率表得知,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10%-105=95元。
注意,对于国内居民来说,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如果是外籍人员,他们的个税起征点与我们不同,他们是4800元,但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文章为大家介绍了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以及个人所得税计算器的情况。作为会计人员要对个人所得税计算器以及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太了解清楚,如果现在不是很清楚怎么计算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朋友们,要仔细阅读下文,希望能够帮到你。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其它所得。
工资薪金,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扣除标准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从9月1日起,起征点为3500元)。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3%至45%)计缴个人所得税。
三费一金是指社保费、医保费、养老费和住房公积金
计算公式是: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①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②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4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3500元,则 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400-1000-3500=49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4900×20%-555=425元。
一是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二是工薪所得扣除标准提高到3500元。
二是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 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
三是个税纳税期限由7天改为15天,更方便了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纳税申报。
四是应交个人所得税按个人工资薪金计算交纳的个人应交的税额,以每月收入额减除免税的应个人负担的“五险一金”等项目,再减去允许扣除费用3500元(外籍人员按4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公式: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工资-个人交五险一金金额-个人所得税扣除额3500(元)*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交个人所得税额=(工资5800元-个人交五险一金金额1044元-个人所得税扣除额3500(元)*税率3%-速算扣除数0元=37.68元。
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说明1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1、本表含税级距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5 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的部分 45 13,505小编推荐更多相关的热门文章阅读参考:
1.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2.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最新)
3.20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4.年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及举例
5.2015年最新工资扣税标准
6.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7.20年终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8.如何计缴个人所得税
9.2016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公式及计算方法【新版】
10.2016年终奖个税计算公式详解【最新】
2016年年终奖金个人所得税交税方法计算公式
案例:某人的工资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为72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7200―3500)×10%―105=265(元)
年终奖缴纳个税计算公式:
(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案例:一个人的年终奖金为24000元,当月工资为5100元。
以24000除以12,其商数对应的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年终奖金应纳税额为:24000×10%-105=2295(元),
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5100-3500)×10%-105=55(元),
该纳税人当月共计应纳个人所得税=2295+55=2350(元)。
(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案例:一个人的年终奖金为12000元,当月工资为3000元,
则12000-(3500-3000)=11500,以11500除以12,其商数958.33对应的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年终奖金应纳税额为:11500 ×3%=345(元)。
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由于低于3500元的费用扣除标准,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该纳税人当月共计应纳个人所得税345元。
需要注意的是,单位对职工取得的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12个月),对每一个纳税人,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方法只允许使用一次。
工资薪金、年终奖所得适用调整后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9月1日起施行) 级数 全月含税收入级距 全月不含税收入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说明 1 不超过1,500元 不超过1,455元的部分 3 0 1、本表含税级距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根据新税率算出来的无效年终奖区间(209月1日起施行) 级数 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无效区间 说明 1 不超过1,500元 3 0 无效纳税区间有两个特点:一是相对无效区间减去1元的年终奖金额而言,税前收入增加税后升入不升反降或保持不变。二是各区间的起点都是税率变化相应点。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18,001-19,283.33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54,001-60,187.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108,001-114,600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420,001-447,50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660,001-706,538.46 7 超过80,000元 45 13,505 960,001-1,120,000 在人们常用的EXCEL表格中,可以引入下面公式自动计算(直接复制即可):
=IF(D3>83500,(D3-3500)*0.45-13505,IF(D3>58500,(D3-3500)*0.35-5505,IF(D3>38500,(D3-3500)*0.3-2755,IF(D3>12500,(D3-3500)*0.25-1005,IF(D3>8000,(D3-3500)*0.2-555,IF(D3>5000,(D3-3500)*0.1-105,IF(D3>3500,(D3-3500)*0.03,IF(D3<=3500,0))))))))
或
=MAX((D3-3500)*5%*{0.6,2,4,5,6,7,9}-{0,21,111,201,551,1101,2701}*5,)
具体使用方法是,如果是横排表格,在EXCEL表格D3中打入税前月收入,将上述公式复制粘贴在D4,然后任意横拖行复制,税前工资在第3行、税款在第4行;如果是竖排表格,在D3中打入税前月收入,将上述公式复制粘贴在E3,然后任意竖拖复制,税前工资在D列,税款在E列。其他类推。
上述公式十分实用,若起征点和税率变动,可做相应调整。
更多职场维权热门知识点分享:
1.2015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2.2015年最新工资扣税标准
3.2015年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4.2015年广东省工资扣税标准及最低工资标准
5.2016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公式及计算方法【新版】
6.2015年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及举例
7.2016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8.2016年年终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9.2016年关于年终奖金个人所得税的问题汇总
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包括哪些
一、工资薪金包括哪些
在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准予扣除。”再紧接的第二款中明确定义“工资薪金”为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和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解释: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二、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区别
1、从内容上分析
劳动合同关系下,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一个成员,在内部劳动规则约束;根据用人单位需要进行劳动,并根据劳动者的职级、能力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同时用人单位要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劳动者服从于用人单
个人因与用人者之间存在这种劳动关系而取得的劳动报酬就是工资薪金所得。
劳务合同关系下,约定的是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给付报酬,劳动者是在意思自治的原则下,根据合同约定事项自主安排劳动内容,劳动者不受支付报酬一方的的管理,劳动者服从于合同约定的劳务事。
个人因与用人者之间存在这种劳动关系而取得的劳动报酬就是劳务报酬所得。
2、从适用的法律规范来看
劳动合同由劳动法律规范来调整,而劳务合同由民事法律规范来调整规范。
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劳动者必须参加到用人单位的劳动组织中去,担任一定的职务或工种,服从用人单位的行政领导和指挥,遵守劳动纪律,双方存在隶属关系。
而根据劳务合同提供劳务的一方不受用人单位的行政领导和指挥,双方不存在隶属关系。
在企业中,“工资薪金总额”,是指工资总额按照实际支付,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第一家公司的工资条的通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在个体中,工资和薪金,工资是指由于其任职或者就业,工资,奖金,年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其他相关收入的职位或受雇工作的个人。
所以工资薪金包括哪些呢?工资薪金简言之就是劳动报酬,它是工资总额的实际支付。就是卖多少工发多少工资。而一般工资单上所列的应发栏数额是属于个人应负担的一部分,并不计入工资薪金之中,在交保险时,扣除个人应负担的“三险一金”部分。
1.工资条包括哪些内容?
2.工资性收入包括哪些?
3.2015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4.2017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5.2016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6.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7.个人所得税包括哪些项目?
8.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9.最新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10.2014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 病假工资计算方法
★ 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 企业工资薪金制度
★ 工资薪金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