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桌面系统分区方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麦兜兜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Linux桌面系统分区方案(共含8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麦兜兜”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Linux桌面系统分区方案

篇1:Linux桌面系统分区方案

有人问我Linux系统如何分区,硬盘空间要怎么分配才好.我根据自己的经验随便说说吧.

只是体验一下Linux的分个根目录就一个分区就可以了,其他分区如swap都不要了也可以.推荐第一次用linux的人这么做,因为简单.

文件系统比较保守的用Ext3格式,不过推荐用ReiserFS系统.

基本方案:“/”+“/home”+“/swap”

系统根分区“/”,推荐分10G,刚安装好的系统通常会占用掉2G左右的空间,然后剩下的空间你可以用来安装应用程序和其他一些系统额外开销,如软件包缓存等,一般10G就够了.安装大量大型软件的,可以分20G.

然 后就是“/home”,home是用来放置用户配置和文档的地方,你下载的mp3等文件都可以放在home里边.如果系统重装了,/home是可以继续使 用的,可以不被格式化,数据都会保持下来.所以按照个人情况,home应该要15G以上.如果是多用户使用的,那就要再大n倍了.

最后一个分区是“/swap”,是用做虚拟内存的,Linux系统很少会去使用虚拟内存,除非物理内存太小了,总不够用.swap 的大小通常是物理内存的2倍,但一般不推荐大于1G,如果你有128M内存就分300M,256内存就分500,512M内存分800M,1G内存就分 600M就好了.最保险的是分1G,然后你使用时注意观察一段时间,看看你到底用了多少,然后以后就根据你的情况分配.

然后就是高级分区方案了,需要你有一定的Linux系统使用经验,推荐把/var和/usr独立出来.当然,一般用户并没有这样的需要.

最后推荐使用双系统,如用Windows和Linux的,分一个大大的NTFS格式分区放置重要文档,备份等,而且Win和Lin下对NTFS分区读写都很方便.

分区方案总结如下:

#位置 #大小 #格式

系统根目录/ 10G以上 Ext3或ReiserFS

用户目录/home 15G以上 Ext3或ReiserFS

虚拟内存/swap 300M以上1G以下 swap

多系统备份目录NTFS分区推荐分30G以上

篇2:Win 7大硬盘系统分区方案推荐

通常情况下,新电脑的硬盘会被划分为C盘和D盘两个分区,这是装机商为了节省时间的做法,不过显然这种做法是不适合我们的日常工作需要的,而且目前硬盘的主流配置都是500GB或者1TB的大硬盘,仅仅划分为两个分区怎么用啊!也因此,硬盘的合理分区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本文就基于Win 7并以1TB硬盘为例,为大家推荐几套大硬盘分区方案。

系统盘 “我”好大家才能好

作为系统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系统盘有足够的空间,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才能充分发挥电脑的总体性能。默认情况下,Win 7的系统文件占用的空间约为8GB(如图),其中主要包括系统文件、页面文件(所占空间约为内存的1.5倍)和休眠文件(所占空间约等于内存)等。再加上缓存文件、临时文件等需求的空间,微软保守地推荐安装Win 7的分区大小为15GB。不过我们建议大家最好为系统盘划分50GB的空间。

推荐划分:50GB

划分理由:去掉系统占用的8GB空间,一些缓存文件以及部分安装软件的文件也要安装在系统盘当中(我们不推荐将程序安装在系统盘,详细请参考程序盘划分说明),这样算来,15GB的空间只能说够用而已,

但是如果要提高系统的性能,系统盘就必须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存储安装或运行一些软件时释放的临时文件,还有磁盘整理时所必须的交换空间等等。而且不仅仅是系统盘,任何一个磁盘的空间占用率最好都不要超过80%,这样才能让磁盘运行地更好。所以我们推荐大家对系统盘可以尽量多划分一些空间。

董师傅提示:在我们安装Windows 7系统创建主分区时,会产生一个大小为100MB的系统分区。它是Windows 7的BitLocker分区加密信息存储区。关于BitLocker的作用我们在第32期当中有所介绍,就不在这里详细阐述了,而100MB的空间对于1TB的硬盘来说好比九牛一毛,再加上它本身的作用,所以董师傅建议大家保留该分区。

程序盘 应用程序单独安装

如前所述,我们不推荐大家把程序安装在系统盘当中,否则系统盘就需要更大的空间了。当然,如果你觉得都安装在系统盘,用Ghost备份更方便,这也无可厚非。但相比之下,程序单独安装更好。这是因为程序盘是读写操作最为频繁的,也就意味着是最容易产生磁盘碎片的,如果与系统盘整合在一起,很可能会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此外,软件的安装、卸载以及升级也是非常频繁的,Ghost之后,还需要升级或重新安装,所以意义并不大。

篇3:Leopard系统怎么合并分区

在Leopard上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进行合区:1、磁盘工具(Disk Utility);2、diskutil的mergePartitions命令,

方法-磁盘工具:

1、用⌘键、shift和U键,或用Finder导引到实用工具(Utilities)文件夹,双击打开磁盘工具。

2、从左侧的设备列表中点击磁盘。注意:不要选择磁盘下的宗卷。磁盘名称是以磁盘品牌和型号以及磁盘容量来表示的。

3、从右侧的操作面板上侧,点击”分区”(Partition)。如果你选的是宗卷,你将看不到分区这个标签。

4、此时,该盘的所有分区图示就会显示在操作面板上。从该图示上,点击你要移弃的分区,然后点击图示左下方的”-”。该分区就会被删除。注意:不要选择最上方的区,因为分区只能占有紧接其后的磁盘空间,而不能占有分区前的空间。

5、点击”移去”,关掉提示。

6、从分区图示上,向下拉动该分区右下角,使该分区尽可能占据删区后所产生的空间。或者,在右侧磁盘大小一栏输入空间数值,并回车。

7、点击右下角的”应用”(Apply)。

8、点击”分区”,关掉提示。

9、待进度标尺走完以后,关掉磁盘工具,然后再重新将它打开,就应该从磁盘和宗卷列表上看到更改后的分区情况,

如果不关磁盘工具,分区情况不能及时更新,如下图。

用diskutil mergePartitions 命令:

合区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diskutil mergePartitions [是否强制]格式 你的磁盘名 从设备 到设备

比如: 要将disk0s1和disk0s2合成一个Mac OS X扩展归档格式叫做”Leopard”的区,那么可以输入:

diskutil mergePartitions JHFS+ Leopard disk0s1 disk0s2 回车。

注意事项及合区策略:

1、如果用磁盘工具合区,不要删除第一个分区,而是尽可能地删除最后的分区,这是因为分区不能够占据该区以前的空间。如果你有多个分区,可以先用磁盘工具修改分区尺寸,然后用磁盘工具的恢复功能,把后面的区克隆到前面的区,最后删除最后的区,并合区。如果向上图一样,只删除中间的区,合区后,设备号将出现跳跃,比如:如果最先的区为disk0s2, 第2个区为disk0s3,第3个为disk0s4,把前两个区合并后,第一个还是disk0s2,最后一个还是disk0s4,而不是disk0s3。

2、如果mergePartitions命令,在合区后,原来第一个区的数据将保留,而其余所合的区的数据将丢失。如果采用强制(force)合区,或者原有的区的类型为不可修改大小,这样所合的区原有数据将都丢失。

3、无论那种方法,都不可能保留所有区中的数据。

4、如果遇到以下错误,应该使用磁盘工具的急救(First Aid)标签下的修理磁盘(Repair Disk)功能对磁盘和每个宗卷进行修理。

篇4:win8系统硬盘怎么分区

win8系统硬盘分区的具体操作如下:

压缩卷 目的:减小硬盘空间

1.进入磁盘管理;

磁盘管理

2.选择要压缩的卷,就是要减小空间的卷,这里以D盘为例,点击右键,再点【压缩卷】;

压缩卷

3.输入压缩空间量,然后压缩。压缩空间量等于压缩前的总计大小减去被压缩卷要保留的空间大小,1GB=1024MB;

压缩空间量

4.压缩完成后形成一个未分配的卷,右击,再点【新建简单卷】;

新建简单卷

5.进入下一步;

6.输入简单卷大小,进入下一步,

新建简单卷

7.分配驱动器号;

新建简单卷

8.格式化;

新建简单卷

9.新建卷完成;

扩展卷 目的:增大硬盘空间

1.删除卷。必须将要扩展卷后面第一个(物理顺序)卷删除,才能扩展卷。这里以扩展F盘为例,右击H盘,再点【删除卷】;

删除卷

2.删除前,务必进入资源管理器将要删除的卷上的全部文件移动到其它非系统卷,否则将会丢失!

删除卷

3.删除之后形成一个未分配的卷,右击未分配卷前的F盘,再点【扩展卷】;

扩展卷

4.进入下一步;

5.输入选择空间量,进入下一步。选择空间量等于准备给要扩展卷(F)增大的空间量;    扩展卷

6.完成扩展卷;

篇5:安装Windows 7系统大硬盘分区方案

在准备安装Win 7之前,你有没有注意到分区的问题?作为电脑运行的基础,硬盘分区的重要性你意识到了吗?

通常情况下,新电脑的硬盘会被划分为C盘和D盘两个分区,这是装机商为了节省时间的做法,不过显然这种做法是不适合我们的日常工作需要的,而且目前硬盘的主流配置都是500GB或者1TB的大硬盘,仅仅划分为两个分区怎么用啊!也因此,硬盘的合理分区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本文就基于Win 7并以1TB硬盘为例,为大家推荐几套大硬盘分区方案。

系统盘 “我”好大家才能好

作为系统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系统盘有足够的空间,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才能充分发挥电脑的总体性能。默认情况下,Win 7的系统文件占用的空间约为8GB(如图),其中主要包括系统文件、页面文件(所占空间约为内存的1.5倍)和休眠文件(所占空间约等于内存)等。再加上缓存文件、临时文件等需求的空间,微软保守地推荐安装Win 7的分区大小为15GB。不过我们建议大家最好为系统盘划分50GB的空间。

推荐划分:50GB

划分理由:去掉系统占用的8GB空间,一些缓存文件以及部分安装软件的文件也要安装在系统盘当中(我们不推荐将程序安装在系统盘,详细请参考程序盘划分说明),这样算来,15GB的空间只能说够用而已。但是如果要提高系统的性能,系统盘就必须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存储安装或运行一些软件时释放的临时文件,还有磁盘整理时所必须的交换空间等等。而且不仅仅是系统盘,任何一个磁盘的空间占用率最好都不要超过80%,这样才能让磁盘运行地更好。所以我们推荐大家对系统盘可以尽量多划分一些空间。

董师傅提示:在我们安装Windows 7系统创建主分区时,会产生一个大小为100MB的系统分区。它是Windows 7的BitLocker分区加密信息存储区。关于BitLocker的作用我们在第32期当中有所介绍,就不在这里详细阐述了,而100MB的空间对于1TB的硬盘来说好比九牛一毛,再加上它本身的作用,所以董师傅建议大家保留该分区。

程序盘 应用程序单独安装

如前所述,我们不推荐大家把程序安装在系统盘当中,否则系统盘就需要更大的空间了。当然,如果你觉得都安装在系统盘,用Ghost备份更方便,这也无可厚非。但相比之下,程序单独安装更好。这是因为程序盘是读写操作最为频繁的,也就意味着是最容易产生磁盘碎片的,如果与系统盘整合在一起,很可能会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此外,软件的安装、卸载以及升级也是非常频繁的,Ghost之后,还需要升级或重新安装,所以意义并不大。

推荐划分:100GB

划分理由:随着大硬盘时代的到来,诸多软件的体积也是越来越大,安装过后占用2GB~3GB的空间是很常见的,例如魔兽世界的客户端安装之后就要占用10GB以上的空间。所以,这个磁盘请考虑你的个人实际情况设定。我们推荐程序盘以划分100GB的空间为佳,同时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以及实际需求划分更多,详情请参考最后的方案列表。

文件盘 不多不少够用就好

我们日常应用电脑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个人文档需要保存,尽管这些文档并不多,也不会占用很多磁盘空间,但是为它们单独划分一个磁盘存放、分类保存,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也更利于我们管理,

推荐划分:50GB

划分理由:我们的个人文档,主要是一些家庭照片、视频、工作文档等。相对而言,这些文件所占用的空间就要小得多了。而且一些重要文件,我们建议大家可以采用刻录光盘的方法保存,避免硬盘损坏造成数据永久丢失。所以,这个磁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不同,进行自由调整。不过既然是1TB的大硬盘,50GB的空间也不会显得浪费。

董师傅提示:在Win 7中,文件库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基本的分类,例如视频、图片、文档和音乐,不过这些文件夹都在系统盘目录下,一旦系统崩溃且无法恢复的话,损失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建议大家重要文件单独分区保存。如果需要快速访问,只需要在文件库当中新建库即可。

娱乐盘 要求多,所以容量大

相信现在的家用电脑,更多的是以娱乐为主的。例如存储一些 慢慢看;一些游戏客户端下载之后也是有必要保存的,为今后的重新安装做准备;听音乐也绝对是无损的APE格式的。因此,娱乐盘的文件特点基本是――大!

推荐划分:剩余空间减去50GB

划分理由:娱乐盘,主要是存储和备份文件为主,文件尺寸普遍比较大,但文件读写并不频繁,因此可以长时间不用整理磁盘碎片,所以,娱乐盘作为磁盘分区当中最大的一个分区也是比较合理的。

下载盘 不大不小刚刚好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如果说用电脑除了聊天和浏览网页之外最经常做的事,恐怕非下载莫属了!例如上文所述的下载游戏客户端等。

推荐划分:剩余的50GB

划分理由:如同标题所言,不大不小刚刚好。下载盘之所以单独划分,是因为这个分区是磁盘读写操作最为频繁的一个区,因此经常做磁盘整理是非常必要的。划分太大,磁盘整理速度会降低;太小则无法满足文件下载所需。因此50GB的空间可以说刚刚好。

董师傅提示:安装一些下载程序后(例如迅雷、EMule等),记得修改默认的下载路径至下载盘,否则就失去了单独划分的意义了哟。

最终推荐方案列表

上述划分方案以1TB硬盘为例,其他容量的硬盘可以按比例调整。另外,每个人的实际需求都是不同的,大家可以以这个划分方案作为基础进行调整,以达到自己的要求。不过我们推荐大家至多划分5个分区,过多的分区也不利于管理和磁盘维护。此外,利用Win7自带的磁盘管理工具,就可以很好的完成分区调整、格式化等工作,而不需要借助第三方软件,由于篇幅限制我们就不再多做说明,大家可以亲自动手尝试。

篇6:打造FreeBSD桌面系统

二、图像处理软件

FreeBSD下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比较丰富,比如图像处理工具GIMP、绘图工具XPaint、图像浏览工具电子眼ee,Compupic等等,这些工具都可从Ports中直接安装,

1.图像处理工具——GIMP

FreeBSD下的图像处理工具中,最著名的要数GIMP了。GIMP是GNU图像处理程序(GNU Image Manipulation Program)的缩写,它是一个完全免费的自由软件包,适用于对图像进行各种艺术处理。GIMP的功能非常强大,它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绘图程序来使用,也可以作为一个高质量的图像处理软件来使用,它还有图像格式转换等功能。GIMP具有高度可扩展能力,它支持带插件参数的高级脚本接口,对每项工作,无论是最简单的任务,还是复杂的图像处理过程,都可以很容易地用脚本来描述。由于其功能相当强大,因为GIMP被誉为FreeBSD下图像处理的法宝,是自由的PhotoShop。

GIMP的界面要比PhotoShop简洁得多,启动时只有一个看起来和PhotoShop很相似的工具栏。只要当我们打开图像文件并用鼠标右键单击图像时才会弹出一系列的菜单选项,如图14所示。

图14

GIMP主要有如下特点:

● 全套的绘图工具,包括笔刷、铅笔、喷枪等。

●平板式的内存管理,能够处理的图像尺寸大小只受磁盘自由空间的限制。

● 支持各种常见的图形格式,包括gif、jpg、jpg、xpm、tiff、tga、mpeg、ps、pdf、pcx、bmp等,并能进行各种图形格式的相互转换。

● 过程数据库允许从外部程序调用内部的GIMP函数。

● 无限次的Undo/Redo(仅受磁盘空间的限制)。

● 支持旋转、缩放、裁剪及反转等变形工具。

● 具有多种选择工具,如矩形、椭圆、自由、模糊、曲线及智能。

● 插件功能允许用户任意增加文件格式及新的效果滤镜,并且网上有超过上百个免费的插件可供下载,这样一来就可以无限扩展GIMP的功能。

另外,GIMP、对Web图片设计也有不错的支持,同时还提供了一个抓图工具——屏幕快照,效果非常不错,本文所有图片均由该工具截取。有关更多GIMP的功能介绍及使用方法,请参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发行的《GIMP权威指南》一书。

2.绘图工具——XPaint

XPaint是X11自带的一个彩色图像编辑工具,其功能与Windows中的“画笔”程序相似,支持编辑各种图像格式,包括PPM、XBM、BMP、jpg、TIFF等。XPaint的用户界面从功能上被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工具区,用于选择当前绘画要进行的操作;另一个是绘图区,用于创建/修改图像。每个绘图窗口允许拥有自己的调色板和模式集,如图15所示。

图15

XPaint对显示模式有所依赖,在存储图像的时候将会把图像调整为当前的显示模式(例如,在16位色环境中打开一幅32位真彩色的图像,重新存盘时会存储为16位色)。

3.图像浏览工具

与Windows一样,FreeBSD下的图像浏览工具也非常丰富,下面介绍几款比较常用的软件。

(1)GNOME之眼

“GNOME之眼”是一个在GNOME窗口环境下浏览图像文件的软件,它是随GNOME软件包一起分发的,

当正确安装GNOME后,在GNOME的主菜单中就可以找到“GNOME”快捷方式。“GNOME之眼”可以浏览bmp、tif、gif、xpm等格式的图像文件,使用方法非常简单。用户可以选择一次装入多个文件,并可预图图像。“GNOME之眼”也支持对图像进行一些基本的编辑操作,比如色彩控制、放大、缩小和旋转等,软件主界面如图16所示。

图 16

(2)GQview

GQview也是一个在GNOME窗口环境下浏览图像的软件。其功能和使用方法与电子眼相似,只是更直观一些。GQview的用户界面左边是菜单条、工具栏、目录列表及图像文件列表,右边是图像浏览区,在图像文件列表中选择文件后,就可以在右边区域进行浏览了,这点倒和ACDSee相同,如图17所示。

图17

GQview自身的图像编辑功能相对较弱,但它支持调用外部的图像处理软件,除了GIMP、电子眼等软件外,用户还可根据需要让GQview与其它图像编辑软件相关联。

三、网络工具软件

从FreeBSD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它的网络功能空前强大,使用FreeBSD的用户会发现在FreeBSD环境下上网效率会比Windows高很多,而且其安全性更是Windows所不能比拟的。FreeBSD环境下的网络工具数不胜数,下面介绍几款常用的网络工具。

1.多功能即时通讯软件——Gaim

采用开放系统架构设计的Gaim(GNU AIM)最初是作为AOL的即时通讯软件AIM的客户端进行设计的,它可以同时加载多个插件形式的即时通讯软件(Gaim本身并不具备通讯功能,而是通过插件来实现的)——不仅操作方法统一规范,而且还具有系统资源消耗小的优点,让“聊天狂人”们再不用手忙脚乱地在各个软件之间切来换去了,软件主界面如图18所示。

图18

Gaim的安装版本中附带有很多流行的通讯插件,比如Yahoo通、MSN Messenger、ICQ、AIM、IRC等等。另人遗憾的是Gaim的安装版本中没有附带国内流行的QQ插件。其实Gaim的QQ插件其实早已问世,但是受到腾讯公司的打压,最新版本的QQ插件也只能支持到Gaim 0.64(目前最新版本为0.75),并且该插件只有for Linux版本,还没有公开源代码,所以即使要在FreeBSD上运行QQ For Gaim,也只能安装老版本的Gaim,而且还要使用Linux兼容模式运行,操作复杂且效率低下。如果一定要在FreeBSD上使用QQ,笔者推荐使用Perl OICQ,这是一个运行在命令行下字符界面的QQ,虽然界面简陋一些,但基本能够满足与QQ用户相互通讯的要求,关于该软件的更详细介绍请浏览perl-oicq.sourceforge.net/。

Gaim的Port位于/usr/ports/net/gaim目录中,Perl OICQ的Port位于/usr/ports/chinese/oicq目录中。

2.GNU的FTP客户端工具——gFTP

gFTP是X Window下一个用Gtk开发的多线程FTP客户端工具。它与MS Windows环境中的CuteFTP等FTP工具极为类似,目前gFTP的最新版本是2.0.15支持并行下载、断点续传、传输任务队列、全目录下载等功能,其主界面如图19所示。

图19

该Port位于/usr/ports/ftp/gftp目录中。如果想安装其它网络工具软件,可以到/usr/ports/net目录中查找。

篇7:如何删除Vista系统NIFS分区

很多朋友都已经安装了Windows Vista,但是大家在“体验”完这个未来的操作系统后肯定会比较犯愁:怎么卸载啊?当试图删除Windows等文件夹时,系统会这么提示“无法删除,访问被拒绝”的报警信息。这是为什么呢?由于为了减少误删除重要系统文件的情况发生,Windows Vista对其系统文件夹(Windows文件夹、程序文件夹等)与其子文件(夹)都详细设置了访问权限。(这也是NTFS一个重要的特性之一)所以我们在其他的系统中试图删除文件夹时由于没有相应的权限,所以就会遭到访问拒绝。

稍有一些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只要我们夺回这个文件夹的控制权,那么我们就可以删除它了。但是我们打开Program Files文件夹的属性中的高级选项卡,却发现什么都是灰色的,无法作任何设置,而且还有一个类似“S-1-5-32-563”的未知用户。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怎么样删除这个文件夹。

1、点击底部“特别权限或高级设置,请点击‘高级’”旁边的“高级”按钮,打开高级安全设置对话框。

2、打开“所有者”标签。我们看到“目前该项目的所有者”就是刚才所提到的那个未知用户,这个用户也就是Windows Vista中的用户。根据NTFS的特性,如果当前计算机账户取得所有者,那么就可以更改对于该文件夹的权限。“将所有者更改为”下面列出了两个项目:一个是Administrators,代表本机的所有管理员账户;另一个是当前登录账户。在这里,我们选择Administrators,并选中“替换子容器及对象的所有者”复选框。(为什么要选中它?这个涉及到NTFS中权限的继承,

平常,我们设置一个文件夹的权限时,其子文件夹也具备了相同的权限,但这只是通常情况。因为如果某一个子文件夹设定不继承父文件夹的权限,那么我们对父文件夹所作的更改,比如设定所有者的操作对这个子文件夹是不起作用的。而且,在Windows Vista 的系统文件夹中就包含许多这种自文件夹。)接下来,点击“应用”按钮,系统就会自动把设置应用到下属文件夹。

3、执行完操作后,我们发现属性中的安全选项卡仍然不能做出更改。但是我们关闭对话框并重新打开后,我们就可以做出权限上的设置了。在这里,我们删除那个未知用户,并赋予Administrators的完全控制权限,然后点击“应用”按钮。但是光这样做还不够。上面我们提到了,由于其下属子文件夹不继承父文件夹的权限设置,所以对于这些子文件夹,我们虽然是其所有者,但是没有任何权限。我们还是点击“高级”按钮。在“权限”选项卡中,与设置所有者相仿,选中“用在此显示的可以应用到子对象的项目替代所有资对象的权限项目”,并点击应用按钮。系统会提示我们是否继续,单击“是”,系统就会把权限设置应用到子文件夹中。完成后,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后,Program Files文件夹就可以被删除掉了。

4、另外,在高级设置中“权限”选项卡中还有一项复选框:“从父项继承那些可以应用到子对象的权限项目,包括那些在此明确定义的项目”。通过选中或反选该复选框就可设置该文件夹是否继承父文件夹的权限设置。本文来自bianceng.cn(学电脑)

通过以上实例,大家都知道了如何卸载Windows Vista。我们不妨举一反三,在NTFS分区中,当我们遇到一个删除不掉的文件或文件夹时,如果确信该文件(夹)没有被使用时就应该遵循以下步骤:

1、确定是否拥有该文件(夹)的控制权限;

2、如果无法设置权限,检查自己是否拥有足够的权限或为该文件(夹)的所有者;

3、如果以上两条都具备仍无法删除,看看是不是子文件(夹)没有继承父文件夹的权限设置。

篇8::Solaris文件系统分区建议Windows系统

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分区不合理所致: 1、/或/usr等分区满 2、/var分区太小,造成需要经常维护 3、安装补丁时,没有空间,造成安装补丁失败 4、升级软件或软件安装后,磁盘空间不合理,为系统运行留下隐患 5、/home区问题 为了解决此问题,下面推荐几种分区大小

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分区不合理所致:

1、/或/usr等分区满

2、/var分区太小,造成需要经常维护

3、安装补丁时,没有空间,造成安装补丁失败

4、升级软件或软件安装后,磁盘空间不合理,为系统运行留下隐患

5、/home区问题

为了解决此问题,下面推荐几种分区大小,经过多年实践,能满足大部分系统的要求,

9GB 硬盘 HD

安装Solaris 7

/ 512m

swap 512m ----- 4096m

/var 512m

/usr 2048

/opt 剩余

(用户主目录和第三方软件均防在/opt下)

或者

/ 剩余

swap 1024m

18GB硬盘 HD

/ 1024m

swap 2048m ----- 4096m

/var 1024m

/usr 4096

/opt 剩余

(用户主目录和第三方软件均防在/opt下)

36GB硬盘 HD

/ 2048m

swap 4096----- 8192m

/var 2048m

/usr 6G---8G

/opt 剩余

(用户主目录和第三方软件均防在/opt下)

72GB硬盘 HD

/ 4096m

swap 4096 ----- 16384m

/var 4096m

/usr 6G---10G

/opt 剩余

(用户主目录和第三方软件均防在/opt下)

注意:如果是mail系统,大部分空间应该分给/var

采用这种分法,可以满足大部分系统的要求

例子

安装oracle

可以将Oracle介质安装在/opt下

几点说明:

1、本分区方法可以针对目前大多数应用。近五年的经验表明,用户没有发生报/var区或/根区满的问题!

2、需要进行特殊分区的情况:

a.Sun Disksuite需要300m的metadata DB空间,如果需要使用,可以从Swap区中挖取

b.如果安装Sun Cluster,而且要使用VxVM,请将/区和/usr区合并,保证系统盘有两个空闲未用的分区,这样Veritas VxVM在封装根盘的时候才不会出错!!!

3、关于交换区的大小:认为交换区是内存两倍的说法是错误的!!!在工程中你可以这样做,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系统不会因为这种配置出错。实际上,交换区的大小是系统各异的:如果你的内存足够大或者你只运行小程序,你甚至不需要交换区;但是如果系统要运行需要大虚拟地址空间的进程,交换区是需要特殊配置的。下面举例说明:

Sun E450上有1G内存,18G硬盘两块

假设你为它设置交换区为2G,在下面的情况,系统会出错:

有一C程序,需要malloc(申请内存空间的函数)3G的动态内存,那么如果没有新的交换文件作交换区的话,程序会出错的!!!!

实际上,常规分为两倍的原因主要的假设是:将内存中所有的内容换到交换区上,又把先前的交换区中的内容换回来的空间。

由于32位地址总线的计算机的地址空间是4GB(2的32次方),所以例子例子中的配置情况甚至不能满足一个大进程的空间分配需求!!!

综合上述:交换区的分配原则是,随着硬盘容量的增长,尽量为其分配更大的空间!!!!

win_hate 回复于:2004-03-11 22:34:58正需要这个,谢谢!

pengtao_hlp 回复于:2004-03-11 22:44:14好。顶

都是精髓!!无可挑剔啦。。

C.Arthur 回复于:2004-03-11 22:47:47我感觉根还是需要大一点

guchengman 回复于:2004-03-11 23:03:36此人不简单,

不断的原创,

我将一顶再顶.

C.Arthur 回复于:2004-03-11 23:07:12是的,而且回答问题很仔细,写的东西也很实用,所有偶给他精华大家没意见吧

suclearcase/“ target=”_blank“ >ccess_king 回复于:2004-03-12 08:56:05严重同意

我爱臭豆腐 回复于:2004-03-12 09:03:41好同志啊:)

fyx2008 回复于:2004-03-12 09:34:23同志真是有心啊,非常实用。。。。。

iloveyouyouloveme 回复于:2004-03-12 09:51:42好啊

slahf999 回复于:2004-03-12 10:01:37说的对,我在SOLARIs 7下安装一个3D图像处理软件,刚刚开始一直提示SWP小无法安装,直到我把SWP分区加大到1550M材安装成功,早点看到你的贴就好了。

Leenux 回复于:2004-03-12 11:18:28土土的问一下,如果不细分/home,/var,/opt....等分区,只分出/swap和/,有什么不方便吗?至少这样不用担心哪个分区空间紧张了,

oldunix回复于:2004-03-12 11:29:13[quote=”Leenux"]土土的问一下,如果不细分/home,/var,/opt....等分区,只分出/swap和/,有什么不方便吗?至少这样不用担心哪个分区空间紧张了。[/quote]

如果/空间快满了,你从何下手解决问题???

如果将/ /usr /var  /opt分开,这会更有针对性

xinpingf 回复于:2004-03-12 11:45:34严重支持

melonm 回复于:2004-03-12 12:30:22好文章,建议收为精华。但我想对分区上谈几点个人的看法,希望大家指正。

1. 一般情况下我认为应该把/ 和/usr以及/opt都放在根目录下,这对系统恢复尤其为用。/usr下有许多工具在系统崩溃时需要,尤其是/usr/sbin/static,有一些cp.ln,tar等等的工具是static linked,也就是说,不需要任何library就可以使用。把/usr和/放在根目录有助于系统的一致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于现在的大硬盘来说,有但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空间,而且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管理。

这一分区方法在系统中存在Veritas时尤其有用,旧版的Veritas都装在/usr下,新版的都在/opt下,一旦包括根盘在内的所有磁盘都交给Veritas管理了,没有Veritas工具在内的/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 按照Solaris本身的设计,用户的本地宿主目录应该在/export/home下,autohome目录应该在/home下。把它们放在/opt下与系统设计的原则不太一致。Oracle推荐一般都在/u01,/u02下,但程序本身在哪可能也没有太大关系。

3. /var和/export/home应该作为单独的分区,因为它们在潜在的意外扩大的可能性,而且数据比较动态,有可能造成空间的fragmentation。分出作为单独的分区可以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4. Solaris总共只有7个分区可以使用,按照以上原则:/(s0),swap(s1),var(s5),/export/home(s7),也只有三个分区剩下了,无论是SDS或者Veritas都需要两个单独的分区,Veritas缺省使用S3和S4,我一般把SDS也用在S3和S4上,也就是说,一个安全安装的系统,最多也只能有一个分区给应用程序或者应急时使用,也就是S6。这可以用来作Oracle的/u01或者/usr/local(如果系统比较BSD的话),但留一个作备用是很需要的,可以在数据大量发生变化时避免对系统重新分区。

按照以上的几点看法,我一般这样分区:

s0 /

s1 swap

s2 disk

s3/s4 SDS/Veritas

s5 /var

s6 free

s7 /export

tangxh 回复于:2004-03-12 12:50:27请问楼主/分区已满该怎么解决?

科学蛋 回复于:2004-03-12 12:51:54用SDS解决啊

metor78 回复于:2004-03-12 13:03:09ln也可以

oldunix 回复于:2004-03-12 13:09:39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让问题发生!

问题发生了,那就用ln -s 命令,将空间满的某个目录备份到另外一个文件系统

然后做符号连接

tangxh 回复于:2004-03-12 13:17:33我的/根分区快满了该怎么解决呀!

tangxh 回复于:2004-03-12 13:20:58能具体点吗?

oldunix 回复于:2004-03-13 23:19:391、找出根区(或某一分区)下哪个目录占的磁盘空间大 ,如/DirWantToMoveAway

2、找一有空闲磁盘空间的分区/PartitionMountPointHaveDiskSpace

3、 mv /DirWantToMoveAway /DirWantToMoveAway.bak

cp  -r   /DirWantToMoveAway.bak    

/PartitionMountPointHaveDiskSpace/DirWantToMoveAway

ln -s  /PartitionMountPointHaveDiskSpace/DirWantToMoveAway 

/DirWantToMoveAway

Note:   3中的 表示一行没有结束

tangxh 回复于:2004-03-15 09:18:45非常感谢楼主

goldeneye 回复于:2004-03-15 11:07:0336G硬盘,内存1G,分区

/                 32G

swap            2G

/export/home         2G

楼主有什么看法。

oldunix 回复于:2004-03-15 11:20:59运行一段时间后会有问题!!!

例如:如果你有磁带机,某一天你在备份大文件(3GB)的时候不幸将带机的

设备名写成/dev/rmt/o(这不是数字0,是字母O的小写),那么,你很难发现你的/少了3GB的磁盘空间,尤其是你在网上远程备份的时候!

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你的这种分法会在未来产生问题!

www.pctint.com 回复于:2004-05-09 00:35:59不错不错。。支持。。。。。。。。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Oracle分区索引

监控系统方案

系统培训方案

系统整合方案

系统建设方案

oa系统方案

桌面游戏随笔

工作安排桌面

桌面“回收站”问题

校园监控系统方案

Linux桌面系统分区方案(锦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Linux桌面系统分区方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