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老师应该研究点国学--语文新课程的一点思考续(共含2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单走一个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语文老师应该研究点国学--关于语文新课程的一点思考(续)
一.教师的素质要提高应该作为最基本的研究基础。
二,研究国学,并非盲目地崇古,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整理与探讨,给予正确地阐述与批评,既给它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又通过深入地把握其丰富内涵,更好地调整其在当代生活中的作用,为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服务。
三、从事国学研究,要注重实证,要敢于扎硬寨,打死仗。
具体的研究内容、方法、步骤如下:
首先谈谈哲学。自古言之:哲学是统领,文学是基础。我们若没有哲学的引导,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将会陷入一片黑暗和混沌之中,文学如果没有哲学的支撑,作品就会成为没有灵魂的腐朽躯体,言而无文,行而不远。不讲哲学的老师永远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名师,没有自己思想的老师永远成不了学生心灵的指路明灯。那么就此而言的哲学是指哪些方面的东西呢?提起中国的哲学,我们大多数人通常马上想起的就是老庄哲学,认为那就可以涵盖我国几千年的哲学范围。其实不然,老庄哲学严格地说只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部分,其实,儒、释、道都从自己的中心思想较完整的阐释了完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些派别的思想影响后世几乎所有的了解他们的受众。这些对于哲学的认识让我们在讲解许多文学知识时会变得游刃有余:《论语》中,吾日参省乎己,《离骚》中,虽九死其尤未悔的爱国主义,《庄子》中,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洒脱,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朴素的'共产主义,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悲观主义……并且由此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去认识一大批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论衡》的钱充,《马说》的韩愈,近代的冯友兰、夏眄尊、当代的李泽厚等等。再如西方的哲学家群像的链接: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俄里彼特斯、苏格拉底、柏拉图、荣格、康德、费尔巴哈、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苏霍姆林斯基、布鲁姆、布鲁纳……这许多的伟大的思想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光明的同时,还有无穷无尽的快乐。也许,正如牛顿所言,我们都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去观察和了解世界,这会让我们更容易些。
其次再回到文学典籍的研习,我就谈谈研究感想吧。
[1] [2] [3]
语文老师应该研究点国学--关于语文新课程的一点思考
内容提要:文章根据语文新课程的安排及现时代中国教育一些实例,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论述了语文老师研究国学的必要性、方向、目标、内容、措施等,既有理论方法,又侧重实践技巧,尤其是国学教育的实施,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谨以此文给我们语文新课程教育注入一些新的活力。
关键词:国学 哲学 文字学 国学教育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国学研究这个题目太大,我有些力不从心,于是只能缩小口径,选取了国学与当前语文学科教育改革联系较多的.特点,说说个人的看法,角度集中,紧紧扣住语文学科的本身的特性,靠船下篙。我从下列三个方面谈谈。
为什么研究
首先,是针对一些眼前的现象而言: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