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伏天备战考研要“重暑”不要“中暑”(共含6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豆爸”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伏天备战考研要“重暑”不要“中暑”
炎炎夏日,在“最难就业季”的大环境下,数百万毕业生或为躲避就业竞争,或为增加职业竞争力,在暑期全力备战考研。小方在家里休息了一周,就急急忙忙赶回学校准备考研,“听师兄师姐说暑假是考研黄金期,要好好把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小方这样暑期留校备战考研的学生不在少数。由于暑期高温难耐,不少考生难以全身心投入学习,会出现方法、策略、心态等问题,很容易影响考研复习的全局。甘源老师指出,暑期复习,策略最重要,要“重暑”不要“中暑”,避免陷入备考误区。
良好的身心状态是备考基础
进入伏天后,有空调的图书馆很难有空位,大多数备考的考生都会选择寝室、自习室进行复习,这两个场所一般都没有空调,在炙热难耐的天气下,考生们更要谨防中暑。甘源老师提醒考生,夏季复习的`考生很容易疲劳和焦虑,不提倡没日没夜劳累复习,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复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以便更好把控复习进度和复习质量。
“考生们一定要注意生活和饮食规律,合理安排复习计划与时间,身体有任何不良反应时,应及时调整复习与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能有效提高复习效率。上网络课堂复习班的考生也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在空调房中复习,利用空隙休息时间多走动,保持充沛的精神才能持续地复习下去。”
“强化阶段以研究考研英语近十年真题为主”
“经过基础复习阶段长时间的备考,进入暑假,多数考生迎来了更重要、更艰苦的强化复习阶段。以暑期时间为核心,最晚到9月底,该阶段大约历时3个月,作为初始科目重中之重的英语,保证每天都留给英语一些复习时间,最好能在3个小时以上。”考研英语词汇、写作首席主讲朱伟老师建议广大考生,强化复习阶段不能光背词汇,需结合真题文章进行精读。除了词汇,更重要的是在暑期对考研英语五大题型进行全面练习,吃透命题思路并掌握相应答题技巧。
“强化阶段以研究考研英语近十年的真题为主。英语阅读能力也是考查学员的一项非常基本的能力要求,阅读的分值也是考研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内容。阅读的同时,既可以巩固自身的词汇,又可以检测语法的掌握程度,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写作能力。”
考研 伏天备战考研 策略方法很重要
精彩链接:
考研暑期复习框架化 勿等大纲发布才动手
此去经年――武汉理工大学考研心路历程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零基础五个月99分攻略分享
天津大学数电和通信原理复试经验分享
暑期复习先攻坚,再全面
考研科目众多,暑期两个月的复习时间我们无法面面俱到地覆盖到,面对这样一个矛盾我们是应该先补短板还是全科齐头并进?甘源老师认为,我们应该先补短板。因为在考研这种相对比较特殊的录取规则里,不论你的考试科目有几科,都会有一个你这个学科最低的一个复试分数线的标准,如果单科分数没有过线,那总分再高也是不通过的。 考研 教育网
所以,甘源老师认为暑假里面应该先啃掉硬骨头,他指出在考研复习里面有一种常见心理,即很多学生会把他认为很难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放在后面,于是对于复习始终采用一种回避的态度,拖延战术。
但试想如果暑假这里这么好的.时间都不去集中攻坚,到了考前你还有那个心情从容地攻坚吗?应该是不大可能了。所以,在暑假里考生应该重点攻克自己认为最差的科目,如英语、数学这种需要成块的时间去复习的学科,也往往是容易在考研的初试当中出现失误的学科。而这个在时间分配上也是需要技巧的,例如我们应该把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学科,用一个自己头脑相对比较清楚的时间去解决。比如上午思维比较清晰,记忆力比较好,那就可以把上午的时间留给较难的学科。
复习以做题为主,学练两手抓
在时期复习中,有一些同学买了很多的复习资料、真题,然而在这个一大堆的资料里面,考生们又不知道如何选择,不知道是以基础的这个书为主还是多做一些题比较好。
对于这个问题,暑期中应该以练习为主,同时结合看书。他指出考研考的是一种应试能力,考的是考生对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输出的能力,即使考生书看的再好、背的再熟,不会做题,其实也没有用。从现在考研初试的几个科目来看,基本上能够拉开差距的题目都不是考什么是什么,而是考怎么去运用,应变性比较强。
对于考研,学习的终极目的其实是要去会答题,所以在暑期复习阶段,还是练习比看书更重要。但看书跟练习肯定不可能截然分开,不可能说哪个同学完全先看书,完了之后再做题,或者说只做题,根本就不看书。所以暑假里还应该看书和做题相结合。但是在时间上要有分工,在基础阶段,即暑假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是一个单方面的信息输入的过程,这个过程背单词、看教材,或者是听一些课程,在这段时间里,做题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到了暑假里边,一定注意避免眼高手低。例如对于考研作文来说,即使在课堂上老师一遍遍地讲作文怎么写,模板怎么用,套路已经讲的非常明白,但是还是到了考场上会有学生不会写,其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没练。
考研也许是一个很孤独、很辛苦的过程。但是要知道你所经历的一切所有考研学子都在经历。既然做出了这个决定,就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考研成功往往是属于对自己有着坚定信念、对自己的学习有着非常清楚认识,并且有着很强执行力的同学。最后,祝大家考研成功!
2014考研:伏天备战考研 策略方法很重要
炎炎夏日,广大考研学子已经全力投入到了备战2014考研当中。而夏日高温难耐,考生很容易疲劳和焦虑,难以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方法、策略、心态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影响考研复习的全局。我们的考研项目总监甘源老师指出,暑期复习,策略最重要,要“重暑”不要“中暑”,避免陷入备考误区。
暑期复习先攻坚,再全面
考研科目众多,暑期两个月的复习时间我们无法面面俱到地覆盖到,面对这样一个矛盾我们是应该先补短板还是全科齐头并进?甘源老师认为,我们应该先补短板。因为在考研这种相对比较特殊的录取规则里,不论你的考试科目有几科,都会有一个你这个学科最低的一个复试分数线的标准,如果单科分数没有过线,那总分再高也是不通过的。
所以,甘源老师认为暑假里面应该先啃掉硬骨头,他指出在考研复习里面有一种常见心理,即很多学生会把他认为很难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放在后面,于是对于复习始终采用一种回避的态度,拖延战术。
但试想如果暑假这里这么好的时间都不去集中攻坚,到了考前你还有那个心情从容地攻坚吗?应该是不大可能了。所以,在暑假里考生应该重点攻克自己认为最差的科目,如英语、数学这种需要成块的时间去复习的学科,也往往是容易在考研的初试当中出现失误的学科。而这个在时间分配上也是需要技巧的,例如我们应该把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学科,用一个自己头脑相对比较清楚的时间去解决。比如上午思维比较清晰,记忆力比较好,那就可以把上午的时间留给较难的学科。
复习以做题为主,学练两手抓
在时期复习中,有一些同学买了很多的复习资料、真题,然而在这个一大堆的资料里面,考生们又不知道如何选择,不知道是以基础的这个书为主还是多做一些题比较好。
对于这个问题,甘源老师认为暑期中应该以练习为主,同时结合看书。他指出考研考的是一种应试能力,考的是考生对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输出的能力,即使考生书看的再好、背的再熟,不会做题,其实也没有用。从现在考研初试的几个科目来看,基本上能够拉开差距的题目都不是考什么是什么,而是考怎么去运用,应变性比较强。
所以甘源老师认为对于考研,学习的终极目的其实是要去会答题,所以在暑期复习阶段,还是练习比看书更重要。但看书跟练习肯定不可能截然分开,不可能说哪个同学完全先看书,完了之后再做题,或者说只做题,根本就不看书。所以暑假里还应该看书和做题相结合。但是在时间上要有分工,在基础阶段,即暑假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是一个单方面的信息输入的过程,这个过程背单词、看教材,或者是听一些课程,在这段时间里,做题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到了暑假里边,一定注意避免眼高手低。例如对于考研作文来说,即使在课堂上老师一遍遍地讲作文怎么写,模板怎么用,套路已经讲的非常明白,但是还是到了考场上会有学生不会写,其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没练。
考研也许是一个很孤独、很辛苦的过程。但是要知道你所经历的一切所有考研学子都在经历。既然做出了这个决定,就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考研成功往往是属于对自己有着坚定信念、对自己的学习有着非常清楚认识,并且有着很强执行力的同学。最后,祝大家考研成功!
距离考研已经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自习室中随处可见考生们忙碌的身影。可是在紧急备战考研的同时,考研学子们在备考策略上还存在诸多被遗漏的方面。考研教育网考研专家提醒考生,考研倒计时,备考紧张忙碌但不能盲目,以下对考研备战中的学习方法及策略进行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学子们拾遗补缺。
理性对待院校指定参考书、目标导师课
目前,大部分院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公布考研的指定参考书目,备考生往往就只盯着院校推荐的参考书目,而对于专业的相关书籍却是不闻不问。“院校指定的参考书目肯定是备考的重中之重,但是学校指定的参考书目也未必能够涵盖考研所有的知识要点”,有的学校的指定教材还很陈旧,一些学术新动态没能够在教材中及时补充进来,这时候考生就应该及时进行扩展。
了摸清目标导师的“底细”,很多考研学生往往都会主动去考研目标院校听目标导师的课,有的考研学生甚至会和研究生一起来上课。不少考生就认为,旁听是一种间接与目标导师建立联系、获取考研信息的最佳途径。有些学生误以为只要和老师们打成一片,自己就一定能够比其他人在考研上更具有优势,但是考研终究是一场正规的考试,最终还是要凭成绩说话的。要不要去目标院校听课,这要看个人的实力水平,在学术水平还很低、个人的准备并不充分的情况下,不要轻易的上目标导师的课。
有选择性的去做去看历年真题、资料
很多备考生好不容易弄到了目标院校历年真题,就直接从第一套真题集做到最后一套真题集。备考生往往认为做完真题了之后,才算是对历年的出题套路有了全面的了解。可是一股脑的把历年真题都做完了未必是件好事?考研教育网考研专家认为,考生应该留有一两套考研真题,放在最后冲刺阶段,把这一两套真题作为考研“实战”模考试题,通过模拟测试来评估自己的水平。
对于考研一族来说是必不可缺的,那就是复习资料以及各种参考书。据了解,现在市场上种类繁多的`考研参考书有几百种,尤其到了冲刺阶段,押题之类的资料更是铺天盖地。面对各种各样的天价复习资料,不要盲目听信市场上的各种必过书籍等忽悠信息。
以政治为例,这一类的图书选择那种品牌卓著,常年出版的作为选项比较保险。书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关键要做好选择。只有将最重要的一些复习资料研究透彻才行,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反而让知识掌握不够精深。就专业课而言,考研专业课更注重的是考生的学科积淀,对基础的考查最为重要,把基础打牢实了,再做提高的准备是比较合理的。
( )考研专家提醒 暑假备战不要打疲劳战
精彩链接:
克制备考薄弱点 构建考研成功铁三角
考研复习“三宝”:资料、试题、笔记
考研:节省考研成本小妙招
2014考研:如何应对“考研热”的弊端?
心理备考
暑假正逢毕业季,由于今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考研的毕业生在跟找工作的同学交流时很难避免就业压力大的话题。建议考生,来自外界的干扰和自身的心理素质都会影响到学习效率,考生们必须学会排除和隔离这些学习中的消极因素,将听到和看到的“负能量”降到最低,才能专心完成自己设定的复习计划。
英语备考
“经过基础复习阶段长时间的备考,进入暑假,多数考生迎来了更重要更艰苦的强化复习阶段。作为考研科目重中之重的英语,最好保证每天都留给英语一些时间,最好能在3个小时以上。”到强化阶段不能单背词汇,需结合真题文章进行精读。除了词汇,更重要的是必须在暑期对考研英语五大题型进行全面联系,吃透命题思路并掌握相应答题技巧。英语阅读能力也是考查学生的一项非常基本的能力要求,阅读的分值也是考研英语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内容。练习阅读的同时,既可以巩固自身的词汇,又可以检测语法的掌握程度,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写作能力。
政治备考
如果说英语和数学的复习是讲基础的话,那政治的'复习实际上是讲考点。甘源老师提醒说,政治尽管讲求冲刺,但大部分考生在7、8月份所做的首轮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对考研政治做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梳理,可以保证后期重点复习时不至于顾此失彼。 考研 教育网
考研政治应该以大纲解析上的基本理论为切入点,而尽量不要打题海战术。如果广大考生要是陷入了题海战术,那么就会陷入一种就题论题这样的一个单纯的割裂式的复习政治的方法。那不利于知识点的形成,穿成线、形成体系,也会影响后续的复习过程。
心理学考研备战不要小瞧真题的价值
心理学在统考之前,由高校自主命题,历年真题的复现率较高,其价值自然不必赘述;但统考之后,历年真题还有价值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一点在全国首次2007年的心理学统考试卷中可以得到充分证明。
从历年真题看重点、热点与变化
在2007年心理学统考试卷中,我们不难发现,其考查的知识点绝大多数在历年各高校的真题中出现过。例如,论述综合题中的第81题,“什么是外显和内隐记忆?它们之间的区别?”分值为30分。有关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定义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历年的真题中曾多次出现,而二者的区别曾经在2004年浙大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论述题中出现。再如,简答题第76题,“简述能力发展的个性差异”和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的普通心理学的考题“举例说明能力的个别差异”就很相似。由此可见,虽然各高校不再进行自主命题,但历年的心理学专业课入学考试真题仍然有极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真题看重点
心理学统考是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也是综合考查学生本科阶段对专业基础课的掌握,侧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学科基本素养。这一基本宗旨与以往各高校自主命题的宗旨是一致的。因此,历年的专业课真题集中体现了心理学各基础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要从以往的真题中总结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例如,2007年心理学统考中的第78题,题目是:“什么是测量的信度?影响信度的因素有哪些?”分值为10分。这一知识点在北师大1996年的真题中出现过,原题为:“影响测量信度的因素有哪些?”其他高校也有类似的试题,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考查。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的真题中就有“信度和效度的关系,以及关于如何计算信度的试题”。建议考生在复习中根据历年真题在书中把知识点标出,引起关注。
2.从真题看热点
真题的命题人是各高校的专家学者,他们熟悉心理学发展的新动态,了解当前心理学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真题是他们反复研究推敲而成,充分体现了国内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例如,2007年心理学统考卷第82题,“以下是一个14岁男孩的日记摘录,分析日记中体现出的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分值为30分。这一题反映了心理学考试不再局限于书本理论,而更注重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
3.从真题看命题侧重点和命题技术的变化
心理学考试的重点每年变化不大,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可以发现每年题型、侧重点的变化,从而把握命题侧重点和命题技术的变化趋势。例如,统考后已经完全取消了“名词解释”这一题型,虽然简答题还会出现类似的`考查,但在试题中的比重已明显下降。同时,选择题大量增加,这就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知识点,认真看书加深理解,单纯的“死记硬背”已经过时了。
4.从真题看不同知识点的侧重点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明确提出其考查目标是“考生系统掌握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相应的,在实际考查中,对于不同的知识点其要求掌握的程度也不同。有的知识点是要求识记的,如考纲样题中的单选题第2题“标志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儿童心理学》一书的作者是( )”;有的知识点需要在识记的基础上进行理解;还有一些知识点是要在识记、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实际运用。那么,不同知识点需要掌握的程度究竟如何呢?这一点在以往的真题中有很好的体现。通过真题的学习,了解不同的知识点要求掌握的程度,从而进行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复习。
了解真题,利用真题
既然真题有这么大的价值,那么,在复习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真题呢?以下是跨考网老师的一点复习建议:
1.真题的选择
以往的心理学考试由各高校自主命题,这样就存在多套真题。我们不需要学习所有高校的真题,而只需要选择心理学专业实力比较强的学校近5年的考试真题。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这些学校以往的考试科目与统考后的核心科目基本相同,如北师大自主命题时的科目设置与统考的考试科目设置完全相同(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心理学理论考研试题);二是心理学统考试题的大部分命题专家都来自这些高校。在此,建议大家主要选择北师大、北大、浙大、华东师大、中科院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真题进行参考。
2.了解心理学考试的特点
对基础知识进行第一轮复习后,可以进行第一轮真题的学习。考生可参照考纲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教材(见推荐参考书目)。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学习,了解心理学考试的命题风格、考查重点及难易程度等,针对其特点进行新一轮的复习。
3.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将其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
对于知识的掌握分为不同的程度,即识记、理解、掌握、运用。在进行真题学习时,不仅是单纯地记住几道题,即表面的识记,而需要理解后的掌握。例如,“在用最小变化法测感觉阈限时,容易产生的误差有哪些?”对这样的考查点,我们不仅需要记住产生的误差有哪些,还要理解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误差,如何避免这些误差,什么情况下可能是哪种误差等。即通过真题的学习能够将知识点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就要求在真题复习时,不断问为什么选这个答案,为什么要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对真题的学习,了解如何在实际中应用知识点。
4.掌握解题思路,训练解题技巧
在真题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自己先作答,再参照答案找出差距,这样有助于了解命题思路和意图,了解题目的关键要点以及自己思考问题的不足之处,从而学会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问题。统考之后的答题技巧主要体现在简答题和综合题上。例如,2007年心理学统考卷第81题,“什么是外显和内隐记忆?它们之间的区别?”大多数人答题的时候可能仅仅是把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定义及5个不同点加以罗列,而没有对每个不同点作具体的解释。对照答案之后,考生发现了这种差别,就要特别注意和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