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政协委员呼吁尽快立法保障大学生就业公平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蒋丞丞蒋冲亚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湖北政协委员呼吁尽快立法保障大学生就业公平(共含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蒋丞丞蒋冲亚”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湖北政协委员呼吁尽快立法保障大学生就业公平

篇1:湖北政协委员呼吁尽快立法保障大学生就业公平

湖北政协委员呼吁尽快立法保障大学生就业公平

在的湖北“两会”上,不少政协委员聚焦大学生就业问题,民建湖北省委的政协委员还联名提案: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保障就业公平。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进一步凸显,就业公平问题也备受公众关注。

三峡大学广电专业大四女生肖潇,曾在某媒体的视频部实习。她告诉记者,自己“能扛、能拍、能剪辑”,很想做一名视频记者,但现在很多媒体在招聘时都明确表示“视频记者只招男生”,让她很苦恼。“在湖北找工作时,一些在企业得知我不是湖北人,都不太愿意接受。”肖潇说。

民建政协委员提案指出,当前,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常会面临就业歧视,不仅仅是学历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工作年限或经验歧视等,更主要的是面对“背景”、“关系”、“人脉”等排他性歧视。

究其原因,当前的教育制度,使部分大学生重文凭、轻技能,大学生质量下降;一些用人单位设高门槛,不能对大学生平等对待;户籍制度的限制,使不同地区间的就业机会、发展机会等差异越来越大;部分优势行业和部门为自身利益,排斥其他优秀大学生流入。

提案认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不公等问题,须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改革户籍制度,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及地方实施法规,通过法律和制度建设防止就业歧视,保障就业公平。

湖北是教育大省,高校众多,仅武汉市就有118万在校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就业任务繁重。湖北省长王国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接下来5年,湖北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针对就业问题,民盟湖北省委的政协委员还联名提议: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成立省级创业指导中心;完善就业信息管理,畅通就业渠道等。

篇2:山西省政协委员呼吁各方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题

山西省政协委员呼吁各方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题

在刚刚结束的山西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山西省政协委员张烈珍针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交提案,呼吁各方协力共同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助女大学生就业。

张烈珍是山西省妇联副主席。据她介绍,山西省妇联近日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深入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不容乐观。此次调查显示,当前大学招生工作中已经不存在性别歧视,但就业方面却歧视严重。

张烈珍说,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普遍困难,但女大学生就业尤其难。大多数受访的应届高校毕业女生反映在求职中遭遇过性别歧视。7所高校就业部门的负责人都讲到,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提出性别限制,一些用人单位宁用一般的男大学生,也不用优秀的女大学生。数据显示,太原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协议就业46%,其中男性占34%,女性仅占12%;就是女性居多的山西医科大学的协议就业中,女性就业率也比男性低2.6个百分点。

张烈珍表示,根据调查,这7所高校的.大多数女生在校勤奋好学、遵纪守规,在很多班级中,前20名优秀学生基本上都是女生,但就业歧视的存在增加了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张烈珍分析,女大学生就业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一是受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的影响;二是女性生育哺乳期的存在使得劳动时间出现断裂带,这是部分用人单位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少招、不招女性的主要原因。

“女大学生、尤其是优秀的女大学生难以就业,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张烈珍为此建议,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切实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以法律来切实保障女大学生享有平等就业的合法权利;二是相关部门应积极出台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支持性政策,对在法律之外另设就业条件的用人单位应追究其行政和经济责任,保障女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三是改革女职工生育与哺乳期的工资支付方式,平衡用人单位的成本负担;四是女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应积极加强对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学校、妇联等部门都有责任为此发挥作用;五是全社会应增强性别平等意识,形成良好的机制和氛围,推动女大学生平等就业。

篇3:大学生呼吁“准就业”实习制

大学生呼吁“准就业”实习制

虽然已到大学应届毕业生集中办理报到入户的时间,但昨日,仍有不少未落实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忙碌地穿梭在成都各大招聘会现场,递简历、笔试、面试……“工作未落实,着急死了。”毕业生张蕊婷昨日称,最初她认为工作单位应慎重选择,所以当一个又一个机会擦肩而过,别的同学纷纷签约后,她猛然发现“机会不等人”。

在后悔没有签约的同时,她呼吁建立大学生“准就业”实习机制。

“双选”时间来去匆匆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毕业生张蕊婷昨日称,在“双选”时间内,都是那些少数极为优秀或是幸运的大学生能顺利落实工作。事先并未对学生有任何了解的企业只能通过毕业生的求职简历来进行选择,然而毕业生很多,递上去的简历很快就被淹没在“纸海”中。毕业生董林俊说:“真的应该给企业和毕业生之间多一些彼此了解的时间。”

与此同时,企业也在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辗转难眠。人才成了决定企业兴衰的根本性因素。迈普集团招聘经理罗勋昨日称,由于“双选”时间过于集中,企业每次派出的都是最有经验的招聘官,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在短时间内选才不走眼。

“骑驴找马”三方为难

来自成都市人才市场提供的消息显示,在全社会都为就业难问题想对策时,市场上却还存在着部分岗位招不到人才的现象。有的毕业生甚至采取所谓“骑驴找马”的方式,签约一家企业落实就业问题后,再寻觅更好的“目标”。

人力资源专家杨庭开昨日称,“骑驴找马”的就业方式不可取,将会导致毕业生、企业、学校三方为难。这一现象也说明,学生走进企业“准就业”实习的必要性。只有让毕业生走进企业,了解行业特性,施展自己的才华后,才能令其开放原本狭隘的“白领”就业心态,令择业多样化。

早实习为就业铺路

为企业培养后备力量,西门子、诺基亚、IBM等不少知名企业早就在实施针对大学生实习生招募计划。比如,西门子每年都会有500-600个实习岗位。其认为这是一种有效避免传统招募制度的不足,加强企业的后备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四川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荣建国昨日称,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是毕业生的技能构建和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别,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际工作能力与就业岗位衔接不上的问题。因此,很多大二、大三学生早早准备,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到企业去实习。

呼吁“准就业”机制

针对不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迷茫,中华英才网有关人力资源专家一方面提醒大学生入校就应进行职业规划,适时到企业实习,同时呼吁建立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准就业”实习机制。让更多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通过“准就业”实习机制,充分接触企业,令企业更好地了解毕业生。

据悉,目前,成都已在高新区建立了首批青年就业见习基地。见习期间,政府部门每月补贴学员315元。同时,对承担就业见习培训的用人单位,以每人每月100-2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见习结束后,企业录用率不得低于40%。

(来源:考研教育网)

篇4:女性遭就业“隐形歧视” 专家呼吁立法反就业歧视

时值年末求职季,从校园到职场,从网上到网下,许多女性怀揣梦想走进招聘会,渴望自身的价值得到认可。然而,她们在求职过程中可能遭受这样那样的性别歧视。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中心发布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显示,女性劳动参与率与工资水平均低于男性,女性在就业和晋升过程中都受到限制。

哪些原因导致雇主对女性另眼相待?女性在职场有什么优势?能为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在消除女性就业歧视方面,还有多少路要走?我们的记者带着上述问题采访了女性求职者、企业雇主和相关专家。

女性遭受就业“隐形歧视”普遍存在

生理差异、传统观念、生育冲突等使女性在职场遭受不公平对待

“我经常会被面试官提问个人隐私问题,比如有没有男友,近期是否打算结婚。”回想起应聘经历,近来正奔波求职的硕士生小韩愤愤不平,“他们怕我一入职就结婚、休产假。”

高雨是影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从事电影发行工作是她的梦想,但求职却不顺利。“用人单位明里暗里地表示不想要女生,他们说男生能熬夜喝酒,出差住宿还不用开两个房间,能为公司节省费用。”

某国有银行客户经理李楠结婚已经三年,却不敢生育。“不少女同事明明业绩不错,休个产假回来,就被调到偏远支行,大家心知肚明,领导担心她有了孩子,再没有事业心。”

“女性遭受就业歧视的现象比较普遍。”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赖德胜认为,用人单位虽不敢直接写明“不招女生”,但“隐形歧视”仍然存在,并贯穿于就业的不同阶段。

首先是求职歧视。“很多高校毕业生求职,都存在‘男生先挑,女生拣剩’的问题。”赖德胜说。

其次是工资歧视。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中心日前发布的《2016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显示,城镇在业女性的平均工资收入约占男性的78%,6.65%的女性在工作中遭遇了同工不同酬的待遇。性别工资差距较大的行业,既包括需要高技能劳动力的金融保险业,也包括需要低技能劳动力的采掘勘探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业。

在晋升过程中,女性还可能遭遇“玻璃天花板”。《报告》显示,女性管理者中高层管理者的占比只有13.67%,明显低于男性,女性管理者的收入为男性的93.4%。这表明相对于男性,女性更难以进入企业的高层。此外,有3.45%的女性遭遇过因性别歧视造成的不被录取或提拔的问题。

对于上述现象,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处处长解释称:“我们也要算经济账。她休产假期间,工资津贴样样发,工作没人做,还不能辞退她,单位吃亏。”

客观上,男女两性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生理差异,这是产生职业性别歧视现象的基础。“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如果体力劳动在企业投入中占更高比率,就会考虑体力相对更优的男性。”赖德胜分析。

“此外,中国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根深蒂固。社会文化对男女性别角色的期待迥然不同,人们认为某些行业、职业只适合男性,很多人倾向于把女性的成功归功于运气、工作内容简单、工作努力等因素,而不是能力因素。”赖德胜说。

赖德胜认为,对某些行业的职业女性,生养抚育后代与工作时间可能产生冲突,导致女性工作参与度和劳动效率降低。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不少职场女性及正在找工作的女大学生都在担忧,自己的生育问题会不会成为又一个职场道路的“绊脚石”。《报告》显示,有两个孩子的城镇青年女性“为了家庭而放弃个人发展机会”的比例高达50.98%,比只有一个孩子的城镇青年女性高17个百分点以上。

“一孩时,企业就已经顾虑女性产假、哺乳期等问题,再来一轮,女性很难从育儿中解脱出来去专注工作。所以一些企业会以比较苛刻的态度对待有生育计划的女性求职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孟大虎说。

篇5:湖北:大学生就业创业可直接落户

湖北:大学生就业创业可直接落户

记者昨从省公安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公安厅将面向全省推行《湖北公安机关深化服务经济促进发展八条措施》,其中明确规定我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可直接落户。

省公安厅宣布,被本省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本省籍学生,入学时可不迁移户口;毕业后在省内就业创业的,凭毕业证、就业创业相关手续和住所证明,直接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毕业超过两年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经教育部认证的本科以上学历或者学士以上学位留学回国人员,符合就业创业地落户基本条件的',可申请在当地落户。

八条措施还就进一步完善户籍管理、服务企业用工招工出台新的举措。经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中小型企业聘用的技术人才,可申请在企业所在地落城镇户口。企业从海外引进中国籍人才,不受出国前户籍地的限制,可选择在省内任一就业创业城市落户,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迁。

谁来保障《立法法》实施?

学生保障就业协议书

河南:大学生就业基层养老金缴纳有保障

河北立法: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政协委员支招“大学生就业难”-建立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体系

就业保障服务广告语参考

政协委员传授大学生面试技巧

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工作计划

就业权保障的案例分析

大学生就业意向书

湖北政协委员呼吁尽快立法保障大学生就业公平(集锦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湖北政协委员呼吁尽快立法保障大学生就业公平,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