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周 熠简介(共含8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ayeH”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十月断想
作者:周 熠
十月的意象很多。眼睛一转,就会有成串的意象走马灯般联翩而出:《列宁在十月》,这是上世纪70年代的儿童也熟悉的影片。“面包会有的”,这是几乎大众化的口头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也从历史课堂走出,演绎成响遏行云的诗化词藻。还有:1911年武昌城头打响的辛亥革命第一枪;1949年一代伟人在一届政协会议上操湖南口音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76年发轫于中南海、震古烁今的剪除四人帮的十月惊雷……这都是关乎国家、民族、社会命运与前途的十月里的经典意象!
十月,是如此的荡气回肠、风烟滚滚、石破天惊!
铁打的江山流水的岁月。诚然,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曾念念不忘的教诲,随历史长河的奔流而在市场大潮的风涛中日渐式微,并为“向前看”的进行曲所融合。然而,吃水不忘掘井人,这是千载不易的民族良知。何况,今日华夏正肩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纛,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冲刺!故而,我们当谨记十月的历史,十月的使命,十月的呼唤!
十月的意象很多,也很美。“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是《诗经》中最早的生命意象。而今,伫立十月的边缘,秋声秋色的意象扑面而来:辽阔的中原,秋高气爽,平畴万里,五谷登场,百果飘香。高拔缜密的青纱帐由绿转黄,醒目的高粱穗红珊瑚般燃烧在天边;风吹棉田,雪白的棉絮在秋阳下银光扑朔,与蓝天下的白云凝成诗海;秋林果园里,霜柿飘火,酥梨次黄,苹果醉红。十月如烈酒般浓酽,经典般耐读,交响乐般雄放。
十月是收获的象征,十月是丰硕的名片。然而,有谁能否定,丰稔也罢,硕果也罢,它确是经过春耕夏种、汗洒老土的产物和结晶。独立清秋,吟唱十月,瞄着未来,早将春耕夏种的诗画绘就!(人民日报海外版-10-9)
周忱
(1381~1453) 明前期大臣。以善理财知名。字恂如。江西吉水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补翰林院庶吉士。翌年进学文渊阁,寻擢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洪熙元年(1425)迁越府长史。宣德五年(1430)授工部右侍郎,奉命巡抚江南,总督税粮。他有经世之才,在巡抚任上,厘奸革弊,抑制豪右,进行了一些有益于社会生产的赋役改革。主要有,创“平米法”,均平官、民田耗米;请官铸铁斛,统一征粮斗式,防止粮长利用职权,从中牟利;设“水次仓”,由民迳往交纳,官为监收,杜绝粮长贮粮私家,为奸作弊;核减苏州等府税粮,以苏民困;置“济农仓”,储粮备荒;立兑军解运之制,使不误农时,节省漕费;折征改纳金花银,每两当米四石,解京兑俸,民出甚少而官俸常足。故当时言理财者,无出忱右。正统五年(1440),进工部左侍郎。六年命兼理湖州、嘉兴二府税粮。十四年迁户部尚书,后改工部。景泰二年(1451)致仕。四年十月卒于家。著有《双崖集》等传世。
周德威
周德威,字镇远,小字阳五,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五代时期后唐著名的军事将领。
周德威身长面黑,状貌魁伟,笑不改容,凛然有肃杀之气。为人勇而多智,能远望烟尘料知兵势敌数。唐末为李克用骑将,渐升至铁林军使。跟随李克用击败王行瑜后,升任检校左仆射、衙内指挥使。当梁、晋对垒之时,周阳五之勇闻名天下。
光化二年(899)三月,朱温派氏叔琮进逼太原,一直打到榆次(今属山西)、洞涡驿(今清徐东)等地,梁军中传令道:“能生得周阳五者为刺史。”外号陈夜叉的梁将陈章口出狂言打算活捉周德威以邀功,李克用要周德威当心此人。因陈章经常骑白马穿朱甲,周德威便要部下见到白马朱甲的敌将就假装败退,他自己则化装成士兵夹杂在行伍之中。等到陈章出来挑战,部下依约退走,陈章中计急追,周德威从后挥锤击中陈章将其活捉。
天祐三年(906),朱温派兵攻刘仁恭的沧州(今河北沧州东南)时,晋王李克用为援燕而派周德威率5万大军攻取潞州(今山西长治)进行牵制。得手后周德威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内外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这时攻燕的梁军转而争夺潞州,建夹城围之。晋军守将李嗣昭坚守围城,周德威率军救潞州,在夹城外与后梁军对峙经年。李克用临终前向李存勖表示担心周德威与李嗣昭两人之间的矛盾会影响相互配合。李存勖继位并杀李克宁之后,从前线召回手握重兵的周德威。周德威表示对故主的高度忠诚后跟随李存勖南攻梁军,破夹城解了潞州之围,与李嗣昭欢好如初。周德威因功升任振武节度使(治朔州,今朔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使相。
天祐七年(后梁开平四年,910)秋,朱温派王景仁率众7万击赵王王镕,王镕向李存勖求援。李存勖命周德威率部先屯赵州(今河北赵县),然后他自率一部出赞皇(今属河北)与之相会后,在柏乡(今属河北)附近与后梁军对垒。后梁军人多势众,装备豪华精良。晋军兵少,望之颇有怯意。周德威一面对部众鼓舞士气说:“此汴、宋佣贩儿,徒饰其外耳,其中不足惧也!其一甲直数十千,擒之适足为吾资,无徒望而爱之,当勉以往取之。”另一面他对李存勖说:“梁兵甚锐,未可与争,宜少退以待之。”李存勖认为己方千里奔袭利在速战,等到对方知我虚实,仗就难打了。周德威指出战场地形不利骑兵作战,不能用己之长击彼之短。李存勖听后很不高兴,周德威又通过宦官去作说明,终于使李存勖同意退兵至鄗邑(今高邑),选择有利于骑兵作战的平原浅草地带与梁军展开决战。周德威又分析后梁军轻装远袭即使带粮也不可能多,决定在后梁军人马俱饥的下午未申之时发起冲击,结果晋军大获全胜,从鄗邑一直追到柏乡,梁军闻风丧胆,横尸数十里,王景仁仅率十余骑逃生。这一仗,周德威很好地坚持了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和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用兵原则,取得了梁晋争战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胜利。
柏乡大捷之后,周德威又曾奉命攻破刘守光的幽州(今北京),亲手活捉刘守光的骁将单廷圭,并俘获了刘氏父子,他升为检校侍中、幽州卢龙等军节度使。
天祐十二年(梁贞明元年,915),当李存勖与后梁将刘在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对峙时,刘乘虚长途奔袭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周德威闻讯从幽州率千骑西救。军至土门(今河北鹿泉),得知刘到乐平(今山西昔阳)后改变计划率军东进,他料得刘必去占领临清(今河北临西)断晋军粮道。于是率军急追到南宫(今属河北),“遣骑擒其斥候者数十人,断腕而纵之使言曰‘周侍中已据临清矣!’”刘正惊疑其用兵之速,放慢了行军速度。周德威乘机于第二天抢先进入临清,保住了晋军的生命线,保证了李存勖最终击败刘。
天祐十四年(917)三月,契丹入侵新州(今涿鹿),周德威率军迎战不利,退保范阳城(今北京)。契丹攻城达200天之久,周德威昼夜督军防御,终于未被攻破,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次年,周德威率燕兵3万南下,与镇(今正定)、定(今属河北)等州军队随李存勖渡河进军临濮(今山东鄄城西),打算直趋汴梁(今河南开封)。十二月二十三日,驻军于胡柳陂(今濮阳东)。次日晨谍报梁军到,李存勖问周德威如何打法,周德威“常务持重以挫人之锋,故其用兵,常伺敌之隙以取胜”,他分析战场形势,因为地近汴梁,梁军必然决一死战,力量不可低估,必须利用己方先到而敌军后至的条件以逸待劳。他主张大部队可暂按兵不动,先派骑兵骚扰使梁军难以安营扎寨,待其疲劳时再发动进攻就可战而胜之。这本是十分正确的战术安排,可是“勇而好战”的李存勖不听,率领亲军立即迎战。周德威无奈,只好跟随出战,对他的儿子说:“吾不知其死所矣!”结果这一仗,李存勖开头取得小胜,可不久后梁军就攻击晋军辎重,辎重兵败,奔入周德威军中造成混乱,被后梁军所乘,周德威父子力战阵亡。李存勖后悔痛哭道:“丧我良将,吾之咎也。”
李存勖称帝时,追赠周德威太师;李嗣源继位后加赠他太尉;石敬瑭建晋称帝时,又追封他为燕王。
周玘
中文名称: 周玘
又 名: 字宣佩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晋代
生 卒 年: 258~313
相关事件: 张昌、石冰起义
生平简介
周玘(258~313) 西晋时江东豪族。字宣佩,义兴阳羡人。
西晋末年对南渡之初的司马氏政权起重要作用的江南士族首脑。字宣佩。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周玘出身江东士族,名重一方。太安二年(303)张昌起义军将领石冰攻陷扬州、江州等地。他联络江东士族,共推吴兴太守顾秘为都督扬州九郡诸军事,动员江东大族的武装,配合晋广陵度支陈敏消灭了起义军(见张昌、石冰起义)。永兴二年(305)寒人出身的陈敏乘八王内讧(见八王之乱),自称扬州刺史起兵,拉拢江东首望顾荣、贺循等四十多人为将军、郡守,企图建立割据政权,陈敏任玘为安丰太守,加四品将军。玘称疾不行,继而联结顾荣、甘卓与晋军,攻杀陈敏。永嘉四年(310)吴兴人钱起兵广陵,自称平西大将军、八州都督,并立孙晧之子孙充为吴王,进寇阳羡。西晋政府遣将郭逸、宋典讨之,玘配合晋军率领乡里武装讨平钱。周玘的“三定江南”,稳定了江东局面,为南北士族支持下的东晋政权的建立铺平了道路。因此司马睿(即晋元帝司马睿)以周玘为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封乌程县侯。但北方士族相继渡江,喧宾夺主,又形成南北士族的矛盾。司马睿对于宗族强盛,人情所归的义兴周玘怀疑恐惧。而周玘也内怀怨望,又受到刁协的轻视,即与戴渊等江东人士密谋发动政变,事泄忧愤而死。临终对其子勰说:“杀我者诸伧(伧指中原人士)子,能复之,乃吾子也。”周勰利用江东士族对东晋政权的不满,纠集地方武装力量,以讨王导、刁协为名准备起兵,事未成。司马睿以周氏族望,为吴人所宗,不敢追究。
《真腊风土记》
元朝有关柬埔寨情况的著作。一卷。撰者周达观,自号草庭逸民,温州永嘉人。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奉命随使赴真腊,次年至该国,居住一年许,至大德元年(1297)六月始返。该书即其返国后根据亲身见闻写成的。真腊即今柬埔寨,中国史籍中此名初见于《隋书》,唐宋时仍称真腊,元代又称为甘孛智、干不昔、甘不察,明万历后始译为柬埔寨。该书所记凡城郭、宫室、服饰、官属、三教、人物、产妇、室女、奴婢、语言、野人、文字、正朔时序、争讼、病癞、死亡、耕种、山川、出产、贸易、欲得唐货、草木、飞鸟、走兽、蔬菜、鱼龙、酝酿、盐醋酱面、蚕桑、器用、车轿、舟楫、属郡、村落、取胆、异事、澡浴、流寓、军马、国主出入共四十条。前有总叙。书中城郭条之州城,即柬埔寨的古都吴哥城(angkor thom,亦称大吴哥),《诸蕃志》作禄兀城,禄兀为吴哥之音译,意即“城”。城中有许多建筑和雕刻,为东南亚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书中所记与今之遗址情况皆相合,足证撰者本人曾亲临其地,故确实可信。《元史·外国传》未列真腊,该书可补其缺。
该书是反映柬埔寨历史上文明极盛之吴哥时代(10~13世纪)最重要的文献,其所记吴哥城及当时柬埔寨人民的经济活动、日常生活各方面情况,是现存的同时人所写的唯一记载,故为研究柬埔寨历史的学者所重视。书中贸易、欲得唐货、器用诸条,皆记有真腊人与唐人通商往来情况,是研究中国与柬埔寨关系史的重要资料。由于时代的局限,撰者对于所谓“奇风异俗”的记述,有些地方夸大了落后的一面,并掺杂一些荒诞无稽的传闻。
元末刻的陶宗仪《说郛》,收有该书,为其最早之刻本。后有明嘉靖刊《古今说海》本、隆庆万历间刊《历代小史》本、万历刊《古今逸史》本、明重辑《百川学海》本、清初重定陶氏重辑《说郛》本、《古今图书集成》本、《四库全书》本、清瑞安许氏刊巾箱本等。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夏鼐《真腊风土记校注》,以明刊本《古今逸史》为底本,对勘各本,并加注释,是目前最好的本子。国外有法、日、英等文字译本,以1951年出版的伯希和法文新译注本较善。
周林
姓名:周林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1年
籍贯:中国
学历:经济学博士
周林,男,1951年出生,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南京航空学院及清华大学毕业。1983年至间,历任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处长、处级助研、副局长,深圳市体改委副主任、党委书记。197月以来,任深圳市发展银行董事会董事、副董事长、行长、党委副书记。
周建平
姓名:周建平
性别:男
年龄:41
出生地:江苏江阴
学历:高中
主要公司:海澜集团
公司总部:江苏江阴
第一次上市:上海——600398凯诺科技(12月)
主要行业:西服,服装面料
资产:1.45亿美元 1988年周建平用自己积蓄的3600美元创业,目前海澜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西服和面料生产商之一。海澜集团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去年的销售收入达4.80亿美元,纳税1200万美元,有10000名员工。目前正投资一个五星级酒店。虽然公司还没有全部完成,但在改制以后周建平将是公司最大的股东。
周学熙
(1866~1947) 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实业家。字缉之,别号止庵。安徽东至人。生于1866年1月12日(清同治四年十一月二十六)。其父周馥清末曾任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等职。周学熙十六岁中秀才,1893年中举人。
1898年报捐候补道,派为开平矿务局会办,次年升总办。1901年任山东大学堂总办,次年转往直隶候补,7月经直隶总督袁世凯委派总办银元局。1903年赴日本考察工商业,归国后任直隶工艺总局督办。1906年创办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煤矿公司,获利颇丰。因振兴工艺有功,由候补道、直隶通永道、天津道、盐运使历官至按察使。1908年创办京师自来水公司。袁世凯窃国后,于1912年和1915年两次任财政总长,参加签订善后借款合同。1918年任华新纺织公司总理,先后创办华新所属的天津、青岛、唐山、卫辉四家纱厂。1919年创办中国实业银行,任总经理。1922年与比利时商人合办耀华玻璃公司。1924年成立实业总汇处,任理事长,管理所属各企业。周以兴办实业成绩卓著,与南方实业家张謇齐名,有“南张北周”之说。1927年周学熙以年高引退,晚年以读经、赋诗和唸佛自遣。1947年9月26日卒于北平寓所。
★ 周明简介
★ 刘公岛简介
★ 柳公权简介
★ 李清照简介
★ 李隆基简介
★ 竺可桢简介
★ 徐世昌简介
★ 张骞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