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作为曾经创业的投资者给创业者4点建议(共含5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人间漫游小鱼干”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3.作为曾经创业的投资者给创业者4点建议
主持人:我们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有一帮创业的年轻人让你给他们一些建议的话,因为您自己也创业过,你会给他什么样的建议?
杨永强:因为我自己也创业过,而且也经历过很困难的一些过程,我觉得就几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一定要做很充足的思想准备,思想准备包括创业很辛苦,有时候经历过很多的磨难,而且是长时间的或者是反复的,创业也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你可能要失去很多东西,因为当你得到某一个方面的时候,你可能会失去其他,比如说你失去很多周末的轻松或者可能失去更多的一些时间,或者可能也会失去更多的一些乐趣。一定是这样的。一定要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而且要做好足够的一些储备。
第二点,我们认为创业,很多时候就是选择比行动重要。选择有时候初期的时候比行动要重要,你一定要有很慎重的一个选择,尤其是目标和方向一定要对,
但是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行动。很多人就觉得善于选择,不断的选择,选择好执行一段时间又选择一个,我们周围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朋友,这一直是创业的大忌,不能坚持。第二从你的选择,从你的执行力,从你的坚持一定要做得比较到位。这一点,我希望大家能够跟曾经经历过很多的磨难,经过大难又成功的人可以多去请教和交流一点。其实很多的成功都是一点一滴做起来的,不像很多媒体报道的一样,就充满着花环式的或者是充满着一帆风顺式的,这样的事情是没有的。我觉得大家可以更多的从自己的价值观或者是哲学想法上做一些升华,多一点理解或者是创业真正的真谛是在于什么,是在于过程还是在于结果。
第三点,任何时候凡事事在人为,有一个好的团队,一定能做成伟大的事情,但是一定要建立一个好的团队,建立一个好的团队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要有先予之后取之的心态,任何的时候都要有一个高尚的价值观,每个人都应该这样。
最后一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任何的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木堆砌起来的。做事也是一样。
主持人:最后我也借用柳传志说的一句话,“年轻人要有理想,但是千万别理想化”。希望广大有创业愿望,渴望成功的人都能够获得自己的机遇。谢谢。
杨永强:也谢谢大家!谢谢!
1
为什么会选择投资业作为你的职业?
我从清华大学毕业了以后,是在一家食品行业央企集团进行工作,在当时这家实体企业再干个一二十年做成个高管其实很舒服,但是当时内心里还是觉得很难有自我价值的实现。我周围有很多同学朋友做了金融行业,于是在一个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跳出原单位从事了金融投资行业。
我从小也非常喜欢数学,对数字非常敏感。金融投资行业是一个可以让人心潮澎湃的行业,我可以和价值链最顶端的这些优秀的企业家,优秀的创业者成为朋友、合作伙伴,还可以接触到很多同行业非常知名的投资人,所以这对于我的学习和个人成长来讲是非常有帮助的。当你在企业还在成长发展阶段看好她并通过资本给予她信任、支持,帮助创始人进行行业资源整合,帮助公司治理和决策建议,之后经过几年的等待和磨练,看到企业创造出价值的飞跃是一个投资人最幸福的时刻。
在这个领域里面,能把自己的兴趣和热情跟我的工作结合在一起,我觉得非常有价值。
我们公司,一直有这样一个理念是:三分投七分管。我们是希望成为已投企业的合伙人,帮助参与到企业运营当中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我们在资本运作上,还有运营管理上能够对大家有帮助,我们是觉得能实现很多的人生价值。
2
你觉得投资行业适不适合女性尝试?
投资行业是一个工作强度比较大压力也比较大的行业。女性和男性的从业比例确实也是比较失衡的,但是从数据上来看呢,中国女性的独立程度在世界上还是非常高的。中国女性工作的比例是占70%,远远高于印度的20%和美国的50%。中国女性工作的抗压能力与男性的差距,是越来越在缩小的。
我身边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女性投资人,她们大多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即使是怀胎十月也是坚持在办公室开会,她们也并没有因为从事投资行业而影响家庭,还在生活和事业上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像这样的例子在我身边是非常多的。作为女人,我们已经不能再把自己当成弱者看待,社会尊重强者,我们不得不砥砺前行。
所以我觉得很多想从事这个行业,对这个行业感兴趣,又想实现自我价值的这样一批女性从业者,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但是在从事这个行业前一定要寻找到合理的定位,以前你从事的行业是什么?你是否在投资这个行业的时候有对该行业的深入了解和前瞻性判断?如果找到了热爱的领域,那就用一颗专注的心去扎根下去做研究,一定会在其中寻求很多快乐。
3
有一些机构明确不投女创业者的创业公司,对这一点你怎么看?
7、8年前有一次我组织一个饭局,只有我一个女性,其他都是VC届比较知名的一些投资人。他们主要聊的一个焦点话题就是:你这个基金有没有投过女性的创业者?当时真的是寥寥无几,几乎90%的基金都没有投过女性创业者,只有唯一一家是投了一个美甲O2O公司。
时过境迁后,我觉得非常可喜的是当下很多基金慢慢打破了这个界限。
我们已经投过一个马上IPO的医美行业的领军企业,就是一位战斗在行业前沿二十年的美女创始人,上市后将是中国第一家医美行业A股上市公司。另外最近在投的一家企业,她是做衣橱管理的细分领域的企业,这位女创始人拿着非常高的几百万年薪,完全可以颐养天年,但是她还是选择了辞职出来创业,体验这种我们说屌丝创业的生活。她家里是从几十万炒股炒到了几千万,所以完全不用去考虑财富自由的问题,也完全可以度过非常悠闲的生活,但是她依然投入到了这样一个创业大军。
所以我觉得女性创业,我们不要去把性别的界限看得太重,只要她够勤奋,够聪明,她选择好的赛道,选择好了商业模式,那我认为她的企业一样可以成功。
4
这些年,你觉得在这个行业中学习到最有意义的东西是什么?
与优秀的投资人和优秀的企业家一起打交道,我觉得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强的这种企业家精神,特别是坚韧的这样一种品质。
为什么说坚韧呢?就是我刚刚入行的时候,一个是年龄比较年轻,再一个是一位女性。所以很多不管是我们的客户也好,投资者,甚至我们看的标的企业,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你是个女孩子,又这么年轻,所以大家会戴着一个有色眼镜去看你。
这个时候呢你真的是要沉下心来,把自己的业务做深做扎实,当你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做好并且帮投资人创造回报的时候,他们会认可你的成功,认可你的努力,认可你的成绩,并且淡化你作为女性的这样一个性别界限。
5
你想对女性创业者说些什么呢?
不管是消费、文创,还是做一些和美业时尚相关的一些行业,女性我认为是有很大优势的。
首先在审美上,女性的品位是会有她独到的天赋。其次,就是我认为女性对于一些消费品,情感诉求的这种痛点还是比男性具有敏锐度和优势的,所以我觉得就是投资行业在很多特定的行业,我们女性是完全可以做得比男性更好。
我想引用一句话就是:“在事业上要忘记自己的性别、在家庭里要记住自己的性别。”我觉得女性创业者的至高境界就是我们从心态上打破性别界限,我就是一个创业者,这是她们给自己唯一的一个标签。
那么在家庭里呢?女性有自己肩负的责任,那这个时候我们要选择一个家庭和事业的平衡。
遇言不止,我看好你!
投资以后,要深刻地明白:是创业者在创业,不是你在创业,
本刊记者 何宝荣
UCWEB董事长雷军是个认真的人,他相信只要认真每件事情都能做好。大学一年级时,他曾连续投稿20多篇,但一篇都未能发表,于是就花一个暑假在图书馆里阅读所有相关的杂志,研究每个编辑的特点,大二开始他以一周一篇的速度,连续发表了40~50篇各种各样的文章。
从金山软件CEO的位置退下来之后,雷军更多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出现在很多场合。 “我投资的项目可能比大家知道的要好很多,我没有仔细算过,但在过去一年里,这些项目总共完成了10多次融资。”他对《创业邦》说。尽管并非专职从事,但雷军同样认真对待,取得好结果也就顺理成章。
帮忙不添乱
雷军顺手拿起桌上给演讲嘉宾们佩戴的胸花说:“我强烈建议取消这个,就是浪费。”他自称是成本控制的高手,谈论过冬没有人能超过他,“金山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做了,什么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
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里,雷军做过不同的工作:电子商务、软件、网络游戏等,且参与得都比较深入,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销售到管理各个环节都熟悉,往往创业公司有什么问题,他都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尽管这种经历对那些他投资过的创业公司来说至关重要,他也不会不请自到。他还建议创业者在正常情况下不要找他,“投资人尽量不要打扰创业者,只带来创业者真正需要的帮助就行。”
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帮助别人是添乱,但事实上给别人不需要的帮助就是添乱。有投资人对创业者很热情,今天介绍合作伙伴,明天布置一个饭局,反倒让创业者头疼,因为他没有多余的时间,他有自己认为更重要的事情,
按照常理,如果投资人每周去创业公司一天,就等于浪费了创业者20%的时间。因为在“小公司”里,恐怕只有创业者可以接待投资人的“盛情”。“投资以后,要深刻地明白:是创业者在创业,不是你在创业。”
出任UCWEB的董事长后,雷军和CEO俞永福约定每周去该公司“报到”一天。虽然因为前期发展需要可能出现得更频繁,但雷军认为,正常的沟通应该是“一个月打一次电话,一个季度坐在一起开个会”,就够了。他只是在某个阶段对某家公司花更多时间,比如遇到大困难或者快速成长时。
软影响力
看到既是老朋友又是合伙人的凡客诚品CEO陈年走上前来打招呼,雷军立即起身相迎,不过视线停留在对方的衬衣上。陈年心领神会,立即给他介绍那件新衬衣的材质如何有了进步,以及特别的裁剪之处。
雷军用这种方式提醒和了解他投资过的公司。只是提醒,绝不是帮创业者拍板做决定。“不要高高在上,做创业者的朋友,不是导师,也不是老板。”雷军一直这样约束自己。“成功的企业家在投资时很容易有那种成功的惯性。天使投资人最需要想明白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金山那种大公司做久了,很容易形成一种一言九鼎、“大家只能执行”的风格,扮演天使投资人的角色时,雷军开始改变这种心态,试图成为每一个创业者的朋友。
投资人不过一个月一次电话的交流,怎么可能比创业者更清楚公司的发展呢?怎么会做出比创业者更重要的判断呢?所以在创业公司面对某个抉择时,雷军更多的是给创业者建议,让他们自己决定应该怎么走。但是雷军和创业者也有约定:他的建议创业者可以不采纳,一年后算账,如果错了,创业者需要道歉,然后反思。当然,如果雷军判断错误,他也会道歉和反思。“这才是公平的交流方式。”雷军将之解释为“软影响力”,是不用命令行事的建议。
跟随这种节奏,雷军的天使投资开始结出硕果,但他还不确定将来自己是否会专职去做投资。他感觉现在的工作状态很舒服,没有任何压力,看着创业者们辛苦忙碌,他可以花更长时间去思考。
创业态度决定一切
方天雨麦包包副总经理到目前为止,单单拿着一个商业计划去找投资人并最终获得投资的故事,还是少数派,当然,一个完整的商业计划也是必要的,其中应该说明你的商业模型将怎样构建,未来怎样盈利。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麦包包在打动投资者方面的经验。
选对行业
找准方向并坚持下去,不断地优化和发现新的机会。用互联网语言来说就是“挺住意味着一切”。我之前在武汉做电子商务,叶海峰在嘉兴做箱包生产,通过交流发现,国内箱包市场没有品牌,而中国经济的发展又需要品牌箱包的出现,因此我们认为箱包品牌化将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便将它写入商业计划书,把箱包销售引入互联网。于是,通过这样一个切合点,我们开创了麦包包,开拓了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电子商务模式。
建立团队
建立团队时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寻找团队。团队的各成员应该认同团队的创业思路,具有共同的创业信念,就像当年中国足球队主教练米卢所说的“态度决定一切”,
因为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我们比较看重这一点。也正因如此,到目前为止,我们高管团队的主动离职率为零,这让我们非常骄傲。
此外,创建团队时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各成员应该乐于分享。各成员应该分享他们的未来愿景,其实归根结底也是一个创业信念的问题。
经营团队
建立好团队后,就要管理好团队,我更偏向于说成是经营团队。经营团队的杀手锏就是企业文化。对投资者来说,企业文化是他们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我们的企业文化也是成功打动投资方的利器。
企业文化应该在创业早期就制订好,而且越早越好,因为人的思维,不是一两天能改变的,如果企业做大后再制订就没那么容易了。因此从创业第一天开始,我们就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同在浙江的阿里巴巴对企业文化的打造相当成功,可以称得上是我们的楷模。
选择是双向的
选择一家相互尊重和相互认可的投资者,这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我们选择投资者的标准。选对了投资者,它会在你公司还小的时候,不仅提供资金上面的帮助,而且还会在团队建设和管理、推荐合作伙伴、业务流程等方面给你很大的帮助。
作为在路上的先行者,我们已经打动投资者好几次了,每次的感受都不同。在早期初次融资时,发挥作用的是创业激情、一个好的方向和一个已经启动的团队;在后期再融资时,更多的是团队对投资者承诺的执行力。只有具备坚定的执行力,才能使投资者信心满满持续进行投资,有了这些保障,上市也便水到渠成了。
本文选自《程序员》杂志07期,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07期杂志
一位连续创业者的7条建议
“在开始创业前,什么是你需要知道的?”这些年这个问题我被问到过很多次,不得不承认我的答案一直在变,变得更加成熟。
第一次创业的时候,我无所畏惧,甚至有些狂妄自大。我当时的态度是“关于互联网我所知道的和其他人没有两样,但我不会被过去所做的束缚住,而是会放眼未来的一切。”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去发现哪些事需要做,而我就是付诸行动去做的那个人。
回到1999年,我还是一个充满自信与热情的三十岁出头的小伙子。我不可能出错,因为我不会让自己出错。
和那时对互联网稍有了解的人一样,在20世纪初掀起网络经济热潮之前,我得知互联网创业正在渗透入全球各个角落。
秉承着自己“不能出错”的理念,我创建了Gates2China Direct网站,顾名思义它帮助海外中小型企业以较低的价格直接从亚洲供货商处购买产品。我们在大陆和香港进行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储存。我们接受小额订单(最少每一单产品只有6件),并在7到10天内发送至全球任意角落。在一次大型美国产品展览上发布后没几天,我们就收到了上百份订单,当时我们对于G2C的成功欣喜万分。
需要注意的是,那是还只是第一波互联网热潮,我们试图利用网络高效的优势。很快我们发现,客户并不是很习惯于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和付款,相反地,我们收到了数百份通过传真、电话、电子邮件、甚至是平信而来的订单。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为小量订单数而高兴时,却忘记了提醒这些客户继续订购更大量的订单。这对我们来说,物流变成了一场噩梦,我们从库房里挑选商品,为每一个客户包装,还要确保能兑现我们7到10天送货的承诺。
所以当我们当初所声称的承诺不能实现的时候,我学到了很多,也意识到我在创业的漫漫长路中只是刚刚起步而已。
以下是我在过去13年连续创业中,所学到的一些经验教训。我知道经验与经历都是因人而异的,但是我对自己的这些经验却很自信,这些都是“我希望我在开始创业前提前知道的事”。
1、坚持:创业的道路上充满着起起伏伏,有时你会遭受重大的压力让你无法忍受。但是记住这些坚持和忍耐,在几年后都会是值得的。
2、年轻时候我的一位精神导师曾经这样激励我,“那些不敢去冒险的人将会是一无所有的人,因为他们永远不去学习,不去改变,不去成长也不去生活,而梦想的实现都是建立在冒险的基础上。”
我所学到的是:人们不应该去担心风险,而是应该担心如何处理风险,而后者就是创业者们每天都在做的事。
3、在压力和风险同在的情况下,质疑一定会存在,创业者们需要学会与质疑共存。这是创业者们最好的帮手,因为质疑的声音会迫使你去面对考验,重新思考,改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4、华特・迪士尼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想要开始做任何一件事,那就别再说话,动手做吧。”这也是我的人生信条,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总是有很多幻想和点子,但是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不去真正执行它们,那这些想法什么都不是。
5、当你为自己工作的时候,你会意识到你在乎的不是你花多少时间在做一件事,而是它是否完成了。
我的一位合作伙伴,也是一位在北美互联网界备受尊敬的人物曾经提醒我说,“第一次重复某件事的时候,通常都不可避免地会出错;(创业 )因为你会比平时花更少的时间对待它;只要你希望,任何事都可能发生两遍,所以你的头衔、职位之类的根本不重要!”
6、如果你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功,可以拿出一部分钱作为回报。
大部分的人(尤其如年轻时候的我)在取得一点成功的时候都会想要“翻倍”。当然钱本身对于我来说并不是我工作的动力,但是我们需要钱来生活,所以明智的做法是在你还可以这么做的时候取出一部分收益。
7、朋友和家人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没有他们的帮助,你无法面对那么多压力。没有他们的支持,你不会冒这么大地风险。没有他们的鼓励,你也无法面对那么多的质疑。”
所以你是否能够看到这些年我的变化呢?
我发现在这么多年的实践中,我的冒险精神被磨平了。过度的自信,显示出一个人的年轻和热情,但是也显示出经验的缺乏和不成熟。成熟的创业者是在实践中建立自信,当然自信并不只是来自成功的经验,很多情况下都来自“不怕犯错误”。
现在我有一个新的创业项目Gates2Asia,同时我还在其他一些投资机构担任顾问以及投资者。我实在很热爱创业的生活,我热爱它所带来的挑战和困难。也许这样的生活并不适合所有人,但是在创业的道路上总会有一些勇敢的人,我祝愿所有这些人一切都好!
★ 给投资者的道歉信
★ 给投资者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