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混响效果的原理及实现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哒哒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音频混响效果的原理及实现(共含9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哒哒”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音频混响效果的原理及实现

篇1:音频混响效果的原理及实现

音频混响效果的原理及实现

文章针对真实条件下声音的回音和空间感,解释了产生的原因和各种环境条件对其构成的影响,阐述了数字化音频处理中生成声音混响效果的原理.在介绍混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比较深入地分析其特点,并采用参数化各影响混响的条件,分别对高中低各频段处理之后再次合成,同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通过对混响效果的解释,总结出声音信号特效处理的一般规律.数字化音频处理无疑,是未来音频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作 者:周艳香 ZHOU Yan-xiang  作者单位: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2 刊 名:通信技术  PKU英文刊名: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年,卷(期): 42(8) 分类号:O174.22 关键词:混响   空间感   信号处理  

篇2:Linux下实现多音频Linux

来自Sir上的一篇文章,原文在这里

[原创][多音频流完整解决方案]让你在Skype的时候看电影,听歌,看flash.......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3:音频功率放大器NCP2890的原理与应用

音频功率放大器NCP2890的原理与应用

摘要:介绍了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公司A-B类音频功率放大器NCP2890的主要性能特点和基本工作原理,给出了用NCP2890设计音频功放的典型应用电路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NCP2890;A-B类;音频放大器

1 概述

NCP2890是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公司推出的经济高效、功能齐备的音频系列产品中的第一款音频功率放大器,它是专为手机和PDA等电池供电的无线设备而设计生产的,是一种质量非常优秀的无线应用A-B类音频功率放大器,可为客户提供卓越的音频性能。该器件在具有出众的电源抑制比(PSRR)和总谐波失真加噪声(THD+N)特性的同时,综合了外部控制增益特征和可调式开机与关机延时功能,并具有“开机和关机”控制电路,能消除开启和关闭此类音频功率放大器时产生的可听噪声,可灵活应用于便携式音频设备的设计中。NCP2890允许锂离子或锂聚合物电池直接供电,因而省却了额外的低压降稳压器(LDO),同时减少了电路板的占用空间并降低了整体成本。

2 芯片结构与性能参数

为满足特定市场的需求,NCP2890目前有Mi-crobump-9(2.25mm2)和Micro-8(14.7mm2)两种不同的封装形式,图1所示为其引脚排列图,各引脚的功能如表1列。

Microbump -9Micro8名  称功    能A14INM音频信号反输入端,外接Rf与RinA25OUTA反相输出端,外接负载A33INP同相输入端B1NAVM_P接地端B27VM接地端B36Vp电源输入端,电压范围为2.2V-5.5VC12BYPASS外接旁路电容端C28OUTB同相输出端,外接负载C31SHUTDOWN关断控制端,低电平有效

NCP2890内部包括671个晶体管、1899个MOS门电路,因而具有极佳的音频性能,表2给出了NCP2890的主要性能参数。

表2 NC2890主要性能参数

参    数最  小标  准最  大单  位电源电压(Vp)2.6 5.5V输出功(Po)0.28 1.08W效率(η) 63 %静态电流(Idd)1.51.74.0mA总高次谐波加噪声(THD+N) 0.02 %电源抑制比(PSRR V+) -74 dB信噪比(SNR) 84 dB启动电压V(SDIH) 1.2 V关闭电压(VSDIL) 0.4 V启动时间(TWU) 285 ms关闭时间(TSD) 385 ms

3 应用电路设计

图2所示为NCP2890音频功放的.典型应用电路,由图2可见,NCP2890外围只有用来调节增益的两个电阻、一个输入耦合电容、一个旁路电容等少数几个元件,因此所需外围器件极其简单。

3.1 电路工作原理

NCP2890内含两个完全一样的功率放大器,输入的音频信号经第一个功率放大器放大后从OUTA输出。电压增益由外接电阻Rf与Rin的比值决定。放大后的音频信号再经增益为1的第二个功率放大器进行反相放大,并从OUTB输出。由于OUTA端与OUTB端输出的音频功率信号大小相等、相位相反,且两个输出端(OUTA和OUTB)的直流静态电位相同(Vp/2),所以,扬声器可以直接连接到OUTA与OUTB端,而不用增加输出耦合电路。两个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级均采用PMOS和NMOS晶体管特殊设计而成。正常导通时,其沟道电阻小于0.6Ω,因而其输出波形失真非常小。(本网网收集整理)

一般的功率放大器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会产生人耳可听到的噪声,为了消除这种可听噪声,在NCP2890内部专门设计了消噪声电路。开机时,逻辑高电平加到开关控制端,旁路电容Cby上的直流电压值开始按指数规律增加,当电压值达到共模电压值(Vp/2)时,开始输出功率(此过程大约50ms);而关机时,控制端接低电平,负载被连接到接地端,输出功率为零,此时电路的直流静态电流小于100nA。

3.2 电路元件参数设置

Rin与Rf用来设置放大器的闭环增益,为了优化NCP2890的性能,放大器的闭环增益应该设置在较低的水平,此时THD最小,信噪比最大,频率响应范围最宽。所以在多数情况下,放大器的闭环增益一般设置在2~5之间,因此,输入电阻(Rin)的取值D在20kΩ比较合适,而Rf则用来调节闭环增益以控制输出功率。

输入耦合电容Cin用来隔离放大器输入端的直流电压,同时可与Rin组成一个高通滤波器,但它会影响滤波器的下限截止频率。为了使低频信号不至于衰减过大,理论上,Cin应该取较大的值,而较大容量电容的充放电时间较长,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使输入端的静态电位达到Vp/2,而这易使输出端产生开机噪声。所以,在多数情况下,Cin的取值一般在0.1~0.39μF之间比较合适(Rin=20kΩ时)。

旁路电容Cby是共模电压(Vp/2)的滤波器,是决定开机时间的长短、减少开机噪声的一个关键元件,在多数情况下,旁路电容Cby取1.0μF比较合适。

R1和R2组成的分压电路用于产生芯片的启动电压,一般R1取值100kΩ,设计时可根据电压值来选择R2的阻值,只要使分压值约大于1.2V即可。

3.3 使用注意事项

当电路达到最大输出功率?Porms=1.0W,Vp=5.0V,RL=8.0Ω?时,负载上的峰值电流为500mA。为了防止输出负载断路时产生过大的输出电流,芯片内设置了输出电流检测电路,它可将最大输出电路限定为800mA。这样,一旦输出电流超过800mA时,输出端的四个MOS晶体管将被门控电压关断而不再输出电流。

当芯片温度超过160℃时,内部放大器将被关闭而停止工作,直到温度低于140℃时,内部放大器才重新启动开始工作。

尽管NCP2890内部含有过流和过热保护电路,但是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供电电源电压不能超过其极限值,以免造成芯片损坏。

篇4:iOS实现抽屉效果

1.开始启动的时候,新建3个不同颜色的View的

1.设置3个成员属性,记录三种颜色的View

@property (nonatomic,weak) UIView* redView;@property (nonatomic,weak) UIView* greenView;@property (nonatomic,weak) UIView* blueView;

2.初始化3个View

- (void)setUpthreeViews{ UIView *blueView = [[UIView alloc]initWithFrame.:self.view.bounds]; blueVie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blueColor]; [self.view addSubview:blueView]; _blueView = blueView; UIView *greenView = [[UIView alloc]initWithFrame.:self.view.bounds]; greenVie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greenColor]; [self.view addSubview:greenView]; _greenView = greenView; UIView *redView = [[UIView alloc]initWithFrame.:self.view.bounds]; redVie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redColor]; [self.view addSubview:redView]; _redView = redView;}

2.实现滑动的效果

1.通过-(void)touchesMoved:(NSSet)touches withEvent:(UIEvent)event方法来获得当前点和初始点,从而计算出偏移量,然后计算redView的frame的值:

-(void)touchesMoved:(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UITouch *touch = [touches anyObject]; //获得当前点 CGPoint currentPoint = [touch locationInView:_redView]; //获得起点 CGPoint prePoint = [touch previousLocationInView:_redView]; //计算在x轴方向上的偏移量 CGFloat moveX = currentPoint.x - prePoint.x; //然后通过在x轴上的偏移量,计算redView的frame. _redView.frame. = [self framWithOffsetX:moveX];}

假设x移到320时,y移动到60,算出每移动一点x,移动多少y

ffsetY = offsetX * 600 / 320 手指每移动一点,x轴偏移量多少,y偏移多少

为了好看,x移动到320,距离上下的高度需要保持一致,而且有一定的比例去缩放他的尺寸,

iOS实现抽屉效果

。 touchMove只能拿到之前的frame.当前的高度 = 之前的高度 * 这个比例

缩放比例:当前的高度/之前的高度 (screenH - 2 * offsetY) / screenH。

当前的宽度保持不变就行。 y值,计算比较特殊,不能直接用之前的y,加上offsetY,往左滑动,主视图应该往下走,但是offsetX是负数,导致主视图会往上走。所以需要判断是左滑还是右滑

- (CGRect)framWithOffsetX:(CGFloat)offsetX{ //计算在y轴方向上的偏移量 CGFloat ffsetY = offsetX/SCREENWIDTH * MAXYOFFSET; //根据y方向的偏移量计算缩放比例 CGFloat scale = (SCREENHEIGHT - 2*offsetY)/SCREENHEIGHT; //如果x < 0表示左滑 if (_redView.frame.origin.x < 0) { scale = (SCREENHEIGHT + 2*offsetY)/SCREENHEIGHT; } CGRect frame. = _redView.frame; //计算滑动之后的frame. CGFloat height = frame.size.height*scale; CGFloat width = frame.size.width; CGFloat x = frame.origin.x + offsetX; CGFloat y = (SCREENHEIGHT- height)* 0.5; return CGRectMake(x, y, width, height);}

2.通过KVO来监听redView的frame的变化,从而判断redView是左滑还是右滑,

电脑资料

往左移动,显示右边,隐藏左边 往右移动,显示左边,隐藏右边

- (void)viewDidLoad { [super viewDidLoad]; [self setUpthreeViews]; // 利用KVO时刻监听_redView.frame改变 // Observer:谁需要观察 // KeyPath:监听的属性名称 // options: NSKeyValueObservingOptionNew监听这个属性新值 [_redView addObserver:self forKeyPath:@frame. options:NSKeyValueObservingOptionNew context:nil];}// 只要监听的属性有新值的时候,只要redView.frame一改变就会调用- (void)observeValueForKeyPath:(NSString *)keyPath ofObject:(id)object change:(NSDictionary *)change context:(void *)context{ if (self.redView.frame.origin.x > 0) { _greenView.hidden = NO; } else if(self.redView.frame.origin.x < 0){ _greenView.hidden = YES; }}// 当对象销毁的时候,一定要移除观察者- (void)dealloc{ [_redView removeObserver:self forKeyPath:@frame];}

3.设置触摸结束的时候,redView的frame。如果redView侧滑没有到屏幕的一半,则自动返回到初始位置。如果超过屏幕的一半,则停留在一个新的位置

- (void)touchesEnded:(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CGFloat xPos = _redView.frame.origin.x; //大于屏幕的一半进入新的位置 if (xPos > SCREENWIDTH*0.5) { [UIView animateWithDuration:0.5 animations:^{self.redView.frame. = [self framWithBigThanX:ENDRIGHTX]; }]; return ; } //小于屏幕的一半,大于屏幕负一半的时候,则恢复到初始状态 if (xPos < SCREENWIDTH*0.5 && xPos > -SCREENWIDTH*0.5) { [UIView animateWithDuration:0.5 animations:^{self.redView.frame. = [UIScreen mainScreen].bounds; }]; return ; } //xPos < -SCREENWIDTH*0.5的时候,进入新的位置 [UIView animateWithDuration:0.5 animations:^{ self.redView.frame. = [self framWithSmallThanX:ENDLEFTX]; }];}- (CGRect)framWithBigThanX:(CGFloat)offsetX{ CGFloat ffsetY = offsetX/SCREENWIDTH * MAXYOFFSET; CGFloat scale = (SCREENHEIGHT - 2*offsetY)/SCREENHEIGHT; CGFloat height = SCREENHEIGHT*scale; CGFloat width = SCREENWIDTH; CGFloat x = offsetX; CGFloat y = (SCREENHEIGHT- height)* 0.5; return CGRectMake(x, y, width, height);}- (CGRect)framWithSmallThanX:(CGFloat)offsetX{ CGFloat ffsetY = offsetX/SCREENWIDTH * MAXYOFFSET; CGFloat scale = (SCREENHEIGHT + 2*offsetY)/SCREENHEIGHT; CGFloat height = SCREENHEIGHT*scale; CGFloat width = SCREENWIDTH; CGFloat x = offsetX; CGFloat y = (SCREENHEIGHT- height)* 0.5; return CGRectMake(x, y, width, height);}

篇5:管理效果的实现

在企业管理中,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同样一个公司,同是总经理的职位,前后两任总经理在职期间关系效果却大不相同;或者同样的方法,不同的人使用后管理效果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和深入研究得出,管理效果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与方法。

一方面,管理效果与管理者素质密切相关。

我们先通过两个现实中的例子来分析管理者素质与管理效果之间的关系。

朱某和程某初中毕业后一起打工多年,后来合伙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两人合计后就决定扩大经营,招聘职工。开始以后,两人才发现管理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快公司就陷入困境。这两个创业者,面临的是从小店到公司管理者的转型,由于他们缺乏管理知识,同时管理经验又不够丰富,想当然地进行管理,怎么可能会有好效果?

赵先生家境殷实,留学回国后在父亲的一个子公司做总经理,由于他脾气暴躁,经常当面批评员工,甚至背后当着他人的面辱骂别人。整个公司的员工敢怒不敢言,流动性远远超过其他几个子公司,尤其是学历高、专业性强人才流失给公司带来了很大损失。赵先生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不好的习惯引起的,作为一个总经理对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职权,偏偏赵先生不谙此道,个人修养、言行举止对员工产生了负影响,严重制约了管理效果,

总的来说,管理效果与管理者素质密切相关。管理者素质主要内容有两块,一是能够胜任管理工作的专业素质,即广泛的管理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素质有效管理的基础,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专业素质,管理效果将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法从事管理工作。二是能够增强管理效果的个人修养,如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为人处世的风格、习惯等等,人修养是有效管理的保障,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修养,即使专业素质再高,也很难有效地发挥和运用。

另一方面,管理方法深刻地影响管理效果。

第一,同样的方法不可能对所有人、所有事都挥作用。不同的人有不同性格特征、内心想法和工作需求,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性质、产生过程和影响程度,同样的方法对这个人、这件事可行,对另一个人、另一件事就不一定行得通。第二,同样的方法不可能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作用。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需求,一件事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由于方法实施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方法也就必须随之而改变,否则效果可能跟预期大相径庭。第三,同样的方法不可能适合所有的管理者采用。前面提到,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管理的效果,不同的管理者必有不同的管理素质和风格,采用同样的管理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采用不同的方法可能会产生同样的效果。例如同时对待触犯规章的员工,有的管理者以严肃的语气告诫,有的管理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都同样能够产生效果。

综合上述,管理效果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也取决于管理方法。所以说管理无定式,管理者要在具备专业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敏锐地发现问题,正确判断和选择最恰当的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篇6:Word信纸效果的实现

很多人的QQ空间里面写的日志都用了信纸效果,确实是很美观,但是好像要黄钻吧~在Word中我们完全可以实现这个效果,只要你素材丰富,制作出来的信纸绝对不差!

①首先打开Word,输入文字,设为居中,当然你也可以设为其他对齐方式。

②然后切换到页面布局标签,点击页面颜色--填充效果,

③在图表标签里面,单击选择图片。

④打开本地的图片,建议选张好看的,这就要靠你平时的积累了。

⑤按下确定按钮之后,之前的白底就变成了你刚才选择的图片,下面的效果还不错吧。

篇7:轻松实现web2.0渐变效果

时下,Web2.0的效果是比较漂亮的,通过研究后我发现了一条规律,用这条规律我能做出很多颜色的漂亮渐变,不信你可以按照我的方法试试。

先来看看效果:

做法如下:

1.用矩形工具画一个长方形按钮。

2.添加样式-->渐变叠加-->改变左边滑块的颜色值(这个颜色你自己选,注意如果你选的颜色的H S B中的B的值大于84,则用于右边滑块)

3.改变右边滑块的颜色值(同样输入左边的那个颜色)-->别动,关键就在这步,

将这个颜色的值的H S B属性中的B的值加上16!

4.添加样式-->描边 色彩依然是渐变色的值。然后改变这个值的H S B 中的B的值减去8!

5.最后一步:添加样式-->内阴影-->白色-->混合模式为正常-->百分之七十五的透明度,90度,1像素距离,0像素大小。

篇8:Android实现心跳的效果

最近再做一个教育类的项目,在做一些学习工具的时候,美工提出了一些要求,大致如下:

其实实现过程也不难,大致就是对一个视图控件添加一个圆形的背景,然后该视图进行动画处理,膨胀的同时,透明度增大,收缩的同时,透明度降低。

我在例子中是使用了TextView,所以首先对TextView添加一个圆形的背景:

然后为TextView添加动画,包括调整大小的ScaleAnimation和调整透明度的AlphaAnimation。调整大小有两个部分,膨胀和收缩。在膨胀完毕后马上收缩,也就是对膨胀的动画进行监听,在onAnimationEnd方法里面进行收缩,

// 按钮模拟心脏跳动 private void playHeartbeatAnimation(final View heartbeatView) { AnimationSet swellAnimationSet = new AnimationSet(true); swellAnimationSet.addAnimation(new ScaleAnimation(1.0f, 1.8f, 1.0f, 1.8f, Animation.RELATIVE_TO_SELF, 0.5f, Animation.RELATIVE_TO_SELF, 0.5f)); swellAnimationSet.addAnimation(new AlphaAnimation(1.0f, 0.3f)); swellAnimationSet.setDuration(500); swellAnimationSet.setInterpolator(new AccelerateInterpolator()); swellAnimationSet.setFillAfter(true); swellAnimationSet.setAnimationListener(new Animation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AnimationStart(Animation animation)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AnimationRepeat(Animation animation)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AnimationEnd(Animation animation) { AnimationSet shrinkAnimationSet = new AnimationSet(true); shrinkAnimationSet.addAnimation(new ScaleAnimation(1.8f, 1.0f, 1.8f, 1.0f, Animation.RELATIVE_TO_SELF,0.5f, Animation.RELATIVE_TO_SELF, 0.5f)); shrinkAnimationSet.addAnimation(new AlphaAnimation(0.3f, 1.0f)); shrinkAnimationSet.setDuration(1000); shrinkAnimationSet.setInterpolator(new DecelerateInterpolator()); shrinkAnimationSet.setFillAfter(false); heartbeatView.startAnimation(shrinkAnimationSet);// 动画结束时重新开始,实现心跳的View } }); heartbeatView.startAnimation(swellAnimationSet); }

心跳的效果是要不停地膨胀和收缩,所以要开一个线程来处理,每当收缩完毕后重新膨胀,

private class Heatbeat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try { 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1) { e1.printStackTrace(); } while (true) { runOnUi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for (View view : heartbeatViews) { playHeartbeatAnimation(view);} } }); try { Thread.sleep(15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最后和Activity的生命周期结合,对线程进行开始和结束。

private Thread heartbeatThread; /** * 开始心跳 */ private void startHeartBeat() { if (heartbeatThread == null) { heartbeatThread = new HeatbeatThread(); } if (!heartbeatThread.isAlive()) { heartbeatThread.start(); } } /** * 停止心跳 */ private void stopHeartBeat() { if (heartbeatThread != null && heartbeatThread.isInterrupted()) { heartbeatThread.interrupt(); heartbeatThread = null; System.gc();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Resume() { super.onResume(); startHeartBeat();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Pause() { super.onPause(); stopHeartBeat(); }

篇9:用PowerPoint实现淡入淡出效果

启动PowerPoint XP,新建一个幻灯片,点击“绘图”工具栏上“矩形”工具,在当前幻灯片上画一个大的矩形(如果看不到“绘图”工具栏,请点击菜单命令[查看]→[工具栏]→[绘图]),选中这个矩形框,双击打开“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点击“颜色和线条”选项卡,在“线条”项目中点击“颜色”下拉按钮,在弹出的颜色设置列表中,点击“无线条颜色”,清除此矩形的边框颜色。

点击“填充”项目的“颜色”下拉按钮,在打开的填充下拉列表中,选择“填充效果”命令。打开“填充效果”对话框。点击其中的“渐变”选项卡,并选中“双色”单选项。

点击“颜色1”下拉按钮,选取一种与背景颜色相近的颜色,下面的“颜色2”就用“白色”好了,

在“透明度”项目中,拖动第二个调节杆到100%处。其他的设置就用默认的好了。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此矩形框的设置。

此时,如果颜色选的好的话,那么此矩形框会“融入”到背景中,几乎看不到。不过,我们还得再次选中它(不会不记得把它放到哪里了吧?)。点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按钮,并再次击右键,选中[粘贴]按钮,得到一个完全相同的矩形框。选中新复制的矩形框,将鼠标移到矩形框上方的“旋转控点”,按下鼠标,则鼠标会变成四个旋转的箭头。拖动鼠标,将此矩形框旋转180度,完成矩形框垂直方向的翻转,松开鼠标。选中旋转好的矩形框,将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点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文本框”,在幻灯片上单击,输入必要的文字,设置好格式。选中这个文本框,点击[绘图]→[叠放次序]→[置于底层]。

好了,现在可以把文本框移到那两个矩形框的上部。选中文本框,点击右键,选中“自定义动画”,然后在“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点击[添加效果]→[进入]→[缓慢进入],其各项设置。

Linux下SYN Cookie的实现原理及方法

Flash AS实现的一个水波效果动画

效果及评价 职称

注塑工艺流程及原理

用音频造句

英语音频练习题

flash中实现场景转换中的马赛克效果

实现三个超越,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效果论文

《统计原理》试题及答案

rootkits病毒原理及解决办法

音频混响效果的原理及实现(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音频混响效果的原理及实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