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年轻人,不要随便否定自己的价值散文(共含9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顽皮韩红”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年轻人,不要随便否定自己的价值散文
我曾经是其中一个。在北京挣扎,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出路,更找不到价值。每月领着两千块的薪水,不敢随便请人吃饭甚至不敢轻易吃肉,更不敢去谈朋友。在理想面前,所有的现实生活都很奢侈。更可怕的是,没有阅历没有能力没有任何积累,而最让自己难以接受的,则是性格懒散不思进取不够努力,许久来却没有一丝改变的迹象。要财没有要才也没有,甚至连长相都没有,几年下来,依然在挣扎。然后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知道活着这么痛苦有什么意义,然后用沉沦来安慰自己。只有在偶尔回到家的时候,和朋友谈论起,在哪工作,北京。不知道是一股自豪还是自卑感从心底升起。只有听朋友谈论起,你这不错那不错的时候,才开始半信半疑。只有当朋友用羡慕的眼神列举出一大串优点的时候,才开始反思,为什么,我要这么否定自己。
当我开始注意的时候,就发现很多人跟我一样,不断去否定自己。
他们否定自己的理由跟我大径相同:年纪大了依然被剩,自己找不到对象觉得要孤独终老;无才无貌平凡到不被人注意到,觉得这就是生活的悲剧;领着微薄的薪水,痛恨着自己没有能力;拼命坚持着却找不到方向弄丢了理想,觉得再无出头之日;性格懒散拖延成性,能力不济毫不上进,觉得自己活该生活凄惨。总之结局都一样,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一无是处,没有未来没有伴侣,找不到活着的感觉也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可是我又很好奇,既然自己这么差,一直都这么差,又是什么让你坚持活到了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是不是真的因为自己太差,就这么否定了自己。很显然不是。和比尔・盖茨比,我们都太穷。和姚明比,我们都太矮。和玛丽莲・梦露比,我们身材真的太差。和周润发比,我们又有些丑。我们总能发现有人有地方比我们好,那是不是我们就要否定自己。
你说,他们都是名人,你并不奢望达到那个地步,你只是想有个正常的能力。可是你告诉我,界限在哪里。和吃不上饭的孩子比,你又太优越,和重病在床时的人比,你又太健康,和被大火毁容的女孩比,你又太美丽。和在工地上挥汗的伯伯比,你在办公室又太舒适。那么这个正常或者比较的标准在哪里。
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人的有些方面比我们优秀,让我们惭愧难当。我们想成为那样,却没有做到,然后挫败,然后否定自己。可是你又是否知道他的痛苦。我们羡慕那些年轻有为的咨询师,却看不到他成长的历程中父母早年离异自己饱受沧桑,他只想象我们一样有个正常的家。我们羡慕那个有钱的孩子继承了父亲遗产,可是他只想用所有的钱换回父亲的一年,羡慕我们父母虽穷但是依然健康。我们羡慕那个在单位叱咤风云的女领导,可是她年近四十依然跨不上红地毯,她羡慕我们活得平凡但家庭和睦。我们羡慕的很多人都在羡慕着我们。
听起来像是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我们要做的仅仅是不要比较而已。我们不可能成为那个完美的人,在所有方面都是最优秀。有些人有些方面会比我们优秀,但是这些人同样羡慕我们的一些其他方面。羡慕我们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他们却拥有不起的东西。
既然没有完美的人,那我们只要多看看自己优点和拥有的地方就好了,就容易感觉到价值了。我们都是半杯水,看你是看到空的部分,还是看到有的部分。
我们拥有太多资源被我们所忽略,以至于我们常常挖掘自己的优点或价值的时候,也难以找到。
我们能工作在北京,却感觉不到价值。我们享受着办公室的空调,感觉不到价值。我们健健康康着,却感觉不到价值。我们父母曾好好爱我们,我们感觉不到价值。我们还能够在年轻的时候奋斗着,我们感觉不到价值。我们在北京租得起房子,我们感觉不到价值。我们能吃饱饭,我们感觉不到价值。
可是当我们换一个环境的时候,又感觉两样。当我们回到家,带着北京的特产给亲戚朋友,我们享受着那些羡慕在北京工作的眼光;当我们到孤儿院去救济献爱心的时候,我们又感恩着父母给的幸福;当我们和给家里装修的工人一起用餐的时候,又怀念起单位的空调温度;当我们去医院探视的时候,又庆幸着自己的健康;当我们和刚失业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又觉得自己能领到两千块而沾沾自喜。
同样是那些让你感觉不好的东西,又会让你感觉很好。价值感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同样是我们拥有的特质,有时候会让我们感觉很好有时候又让我们感觉很差,可是我们自己本身却没有变。那是不是环境变了,我们的价值感就变了。也就是环境控制了我们的价值感。
我们的价值到底建立在哪里之上。
很多年前,当我还没有开始研习心理学的时候,我听说,幸福是由你的邻居决定的。当你拥有了你的邻居没有的东西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价值,感觉到幸福。好可悲的思想,我们自己的价值感,居然要被环境所控制。我们把价值建立在环境之上。
有时候,别人夸我们,说了我们很多好,我们就觉得得意,喜笑颜开。别人说我们不好,说了我们很多缺点,我们就觉得难过,自己哪都不好。(励志)又常常把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评判之上。如果从事的是公务员,有的人羡慕我们的工作有的人则说我们安于现状。如果我们吃饭吃两盘肉,有的人说我们浪费有的人则说我们爱自己。如果我们赚到很多钱,有的人说我们能干有的人说我们精神匮乏有什么用。如果我们考试考了高分,有的人说我们学习好有的人则说我们书呆子。我们听到不同话的时候,感受就不一样。
我们是否要将自己的价值建立在环境之上,那么当我们失去环境独处的时候,我们的价值感要从何而来。我们是不是要将价值感建立在他人之上,那当不同的人说我们不同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身上每样东西都是资源,只是看到的角度却不一样。有的人会因为胖而自卑,有的人则会称自己“唐朝美人”,后者更容易招人喜欢。有的人会阻抗自己不善言辞不善交际,有的人则欣赏自己的文静和羞涩,后者就懂得欣赏自己。有的人会痛恨自己太固执失去了太多机会,有的人则欣赏自己的坚持。
没有一样特质是好或者是坏,只是我们身上的一样特质,只是我们用了褒贬的形容词来形容。但当我们把他还原,他依然只是我们拥有的特质。倔强其实就是坚持,讨好其实就是爱心,指责其实是力量。年近三旬是成熟美,长得太平凡则是安全。防御是因为保护自己。如果我们退去了比较和评判,那只是我们身上的特质而已。无所谓好坏。
我们都是半杯水,没有人会一满杯。有空的部分,也有有的部分。看到什么,则就有什么。
我曾经是其中一个。在北京挣扎,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出路,更找不到价值。每月领着两千块的薪水,不敢随便请人吃饭甚至不敢轻易吃肉,更不敢去谈朋友。在理想面前,所有的现实生活都很奢侈。更可怕的是,没有阅历没有能力没有任何积累,而最让自己难以接受的,则是性格懒散不思进取不够努力,许久来却没有一丝改变的迹象。要财没有要才也没有,甚至连长相都没有,几年下来,依然在挣扎。然后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知道活着这么痛苦有什么意义,然后用沉沦来安慰自己。只有在偶尔回到家的时候,和朋友谈论起,在哪工作,北京。不知道是一股自豪还是自卑感从心底升起。只有听朋友谈论起,你这不错那不错的时候,才开始半信半疑。只有当朋友用羡慕的眼神列举出一大串优点的时候,才开始反思,为什么,我要这么否定自己。
当我开始注意的时候,就发现很多人跟我一样,不断去否定自己。
他们否定自己的理由跟我大径相同:年纪大了依然被剩,自己找不到对象觉得要孤独终老;无才无貌平凡到不被人注意到,觉得这就是生活的悲剧;领着微薄的薪水,痛恨着自己没有能力;拼命坚持着却找不到方向弄丢了理想,觉得再无出头之日;性格懒散拖延成性,能力不济毫不上进,觉得自己活该生活凄惨。总之结局都一样,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一无是处,没有未来没有伴侣,找不到活着的感觉也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可是我又很好奇,既然自己这么差,一直都这么差,又是什么让你坚持活到了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是不是真的因为自己太差,就这么否定了自己。很显然不是。和比尔·盖茨比,我们都太穷。和姚明比,我们都太矮。和玛丽莲·梦露比,我们身材真的太差。和周润发比,我们又有些丑。我们总能发现有人有地方比我们好,那是不是我们就要否定自己。
你说,他们都是名人,你并不奢望达到那个地步,你只是想有个正常的能力。可是你告诉我,界限在哪里。和吃不上饭的孩子比,你又太优越,和重病在床时的人比,你又太健康,和被大火毁容的女孩比,你又太美丽。和在工地上挥汗的伯伯比,你在办公室又太舒适。那么这个正常或者比较的标准在哪里。
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人的有些方面比我们优秀,让我们惭愧难当。我们想成为那样,却没有做到,然后挫败,然后否定自己。可是你又是否知道他的痛苦。我们羡慕那些年轻有为的咨询师,却看不到他成长的历程中父母早年离异自己饱受沧桑,他只想象我们一样有个正常的家。我们羡慕那个有钱的孩子继承了父亲遗产,可是他只想用所有的钱换回父亲的一年,羡慕我们父母虽穷但是依然健康。我们羡慕那个在单位叱咤风云的女领导,可是她年近四十依然跨不上红地毯,她羡慕我们活得平凡但家庭和睦。我们羡慕的很多人都在羡慕着我们。
听起来像是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我们要做的仅仅是不要比较而已。我们不可能成为那个完美的人,在所有方面都是最优秀。有些人有些方面会比我们优秀,但是这些人同样羡慕我们的一些其他方面。羡慕我们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他们却拥有不起的东西。
既然没有完美的人,那我们只要多看看自己优点和拥有的地方就好了,就容易感觉到价值了。我们都是半杯水,看你是看到空的部分,还是看到有的部分。
我们拥有太多资源被我们所忽略,以至于我们常常挖掘自己的优点或价值的时候,也难以找到。
我们能工作在北京,却感觉不到价值。我们享受着办公室的空调,感觉不到价值。我们健健康康着,却感觉不到价值。我们父母曾好好爱我们,我们感觉不到价值。我们还能够在年轻的时候奋斗着,我们感觉不到价值。我们在北京租得起房子,我们感觉不到价值。我们能吃饱饭,我们感觉不到价值。
可是当我们换一个环境的时候,又感觉两样。当我们回到家,带着北京的特产给亲戚朋友,我们享受着那些羡慕在北京工作的眼光;当我们到孤儿院去救济献爱心的时候,我们又感恩着父母给的幸福;当我们和给家里装修的工人一起用餐的时候,又怀念起单位的空调温度;当我们去医院探视的时候,又庆幸着自己的健康;当我们和刚失业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又觉得自己能领到两千块而沾沾自喜。
同样是那些让你感觉不好的东西,又会让你感觉很好。价值感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同样是我们拥有的特质,有时候会让我们感觉很好有时候又让我们感觉很差,可是我们自己本身却没有变。那是不是环境变了,我们的价值感就变了。也就是环境控制了我们的价值感。
我们的价值到底建立在哪里之上。
很多年前,当我还没有开始研习心理学的时候,我听说,幸福是由你的邻居决定的。当你拥有了你的邻居没有的东西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价值,感觉到幸福。好可悲的思想,我们自己的价值感,居然要被环境所控制。我们把价值建立在环境之上。
有时候,别人夸我们,说了我们很多好,我们就觉得得意,喜笑颜开。别人说我们不好,说了我们很多缺点,我们就觉得难过,自己哪都不好。又常常把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评判之上。如果从事的是公务员,有的人羡慕我们的工作有的人则说我们安于现状。如果我们吃饭吃两盘肉,有的人说我们浪费有的人则说我们爱自己。如果我们赚到很多钱,有的人说我们能干有的人说我们精神匮乏有什么用。如果我们考试考了高分,有的人说我们学习好有的人则说我们书呆子。我们听到不同话的时候,感受就不一样。
我们是否要将自己的价值建立在环境之上,那么当我们失去环境独处的时候,我们的价值感要从何而来。我们是不是要将价值感建立在他人之上,那当不同的人说我们不同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身上每样东西都是资源,只是看到的角度却不一样。有的人会因为胖而自卑,有的人则会称自己“唐朝美人”,后者更容易招人喜欢。有的人会阻抗自己不善言辞不善交际,有的人则欣赏自己的文静和羞涩,后者就懂得欣赏自己。有的人会痛恨自己太固执失去了太多机会,有的人则欣赏自己的坚持。
没有一样特质是好或者是坏,只是我们身上的一样特质,只是我们用了褒贬的形容词来形容。但当我们把他还原,他依然只是我们拥有的特质。倔强其实就是坚持,讨好其实就是爱心,指责其实是力量。年近三旬是成熟美,长得太平凡则是安全。防御是因为保护自己。如果我们退去了比较和评判,那只是我们身上的特质而已。无所谓好坏。
我们都是半杯水,没有人会一满杯。有空的部分,也有有的部分。看到什么,则就有什么。
就算全世界都否定我,还有我自己相信我,不要去想,是否有人在乎我。——题记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成绩很差,她考不上中学;老师说她的成绩差;同学说她的人缘差;父母说她的品德差;朋友说她不讲信用。但是,谁也没有发现,就连她自己也没有发现她的另一个优点:重情义。她有一次是这样和我说的:“我的人生已经没有希望了,老师否定我,同学否定我,父母否定我,就连我自己也不再相信自己了,我该怎么办?”从此,她一蹶不振,喝酒、抽烟、打牌……各种恶习她都学会了,没过几天,她的父母就送她回乡下了。
另一个朋友却与她恰恰相反。尽管她的成绩也很差,周围的人都不信任她,否定她。但是这个在大家眼中犹如空气般的人,却突然间她的名声变得很好——她竟然考进了石龙三中!全校十几名的种子选手只有三人考进,其中一人就是她。我很奇怪,她的成绩和另一个人一样,为何她成功了,另一个人却永远跌入山谷永远上不来了呢?她笑着对我说:“我和她的处境是一样的,可我们的心态却不一样。她自暴自弃,我奋发图强;她否定了自己,可我却对自己信心满满。没有一个人会是十全十美的,但也没有一个人的身上没有一颗闪光点,尽管它像沙子一样微小。中国有句古话:“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我永远不会否定自己。”
是的,永远不要否定自己。就算全世界都否定我,还有我自己相信我,不要去想,是否有人在乎我。我的生活很安静,自己做主挥洒任意地自我。悲伤时,狼狈的哭相也很精彩;泪干后,面对着阳光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寂寞时,去寻找自己心灵中的归宿;高兴时,勃发全身的激情。让自己永远地活的更精彩,让自己的人生更灿烂!
我们都是半杯水,不要随便否定自己的价值励志美文
我想谈谈自我价值。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定义自己的价值。
在这个城市,总有那么一些人,习惯否定自己。充满了挫败,抑郁。看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然后羡慕着别人的好或者幻想着一种理想的状态发呆。
我曾经是其中一个。在北京挣扎,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出路,更找不到价值。每月领着两千块的薪水,不敢随便请人吃饭甚至不敢轻易吃肉,更不敢去谈朋友。在理想面前,所有的现实生活都很奢侈。
更可怕的是,没有阅历没有能力没有任何积累,而最让自己难以接受的,则是性格懒散不思进取不够努力,许久来却没有一丝改变的迹象。要财没有要才也没有,甚至连长相都没有,几年下来,依然在挣扎。然后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知道活着这么痛苦有什么意义,然后用沉沦来安慰自己。
只有在偶尔回到家的时候,和朋友谈论起,在哪工作,北京。不知道是一股自豪还是自卑感从心底升起。只有听朋友谈论起,你这不错那不错的时候,才开始半信半疑。只有当朋友用羡慕的眼神列举出一大串优点的时候,才开始反思,为什么,我要这么否定自己。
当我开始注意的时候,就发现很多人跟我一样,不断去否定自己。
他们否定自己的理由跟我大径相同:年纪大了依然被剩,自己找不到对象觉得要孤独终老;无才无貌平凡到不被人注意到,觉得这就是生活的悲剧;领着微薄的薪水,痛恨着自己没有能力;拼命坚持着却找不到方向弄丢了理想,觉得再无出头之日;性格懒散拖延成性,能力不济毫不上进,觉得自己活该生活凄惨。总之结局都一样,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一无是处,没有未来没有伴侣,找不到活着的感觉也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可是我又很好奇,既然自己这么差,一直都这么差,又是什么让你坚持活到了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是不是真的因为自己太差,就这么否定了自己。很显然不是。和比尔盖茨比,我们都太穷。和姚明比,我们都太矮。和玛丽梦露比,我们身材真的太差。和周润发比,我们又有些丑。我们总能发现有人有地方比我们好,那是不是我们就要否定自己。
你说,他们都是名人,你并奢望达到那个地步,你只是想有个正常的能力。可是你告诉我,界限在哪里。和吃不上饭的孩子比,你又太优越,和重病在床时的人比,你又太健康,和被大火毁容的女孩比,你又太美丽。和在工地上挥汗的伯伯比,你在办公室又太舒适。
那么这个正常或者比较的标准在哪里?
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人的有些方面比我们优秀,让我们惭愧难当。我们想成为那样,却没有做到,然后挫败,然后否定自己。可是你又是否知道他的痛苦。我们羡慕那些年轻有为的咨询师,却看不到他成长的历程中父母早年离异自己饱受沧桑,他只想像我们一样有个正常的家。我们羡慕那个有钱的孩子继承了父亲遗产,可是他只想用所有的钱换回父亲的一年,羡慕我们父母虽穷但是依然健康。我们羡慕那个在单位叱咤风云的女领导,可是她年近四十依然跨不上红地毯,她羡慕我们活得平凡但家庭和睦。我们羡慕某个女孩有着魔鬼的身材,她却只想像我们一样平凡些不再被单位领导骚扰。
我们羡慕的很多人都在羡慕着我们。
听起来像是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我们要做的仅仅是不要比较而已。我们不可能成为那个完美的人,在所有方面都是最优秀。有些人有些方面会比我们优秀,但是这些人同样羡慕我们的一些其他方面。羡慕我们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他们却拥有不起的东西。
既然没有完美的人,那我们只要多看看自己优点和拥有的地方就好了,就容易感觉到价值了。我们都是半杯水,看你看到空的部分,还是看到有的部分。
我们拥有太多资源被我们所忽略,以至于我们常常挖掘自己的优点或价值的时候,也难以找到。
我们能工作在北京,却感觉不到价值。我们享受着办公室的空调,感觉不到价值。我们健健康康着,却感觉不到价值。我们父母曾好好爱我们,我们感觉不到价值。我们还能够在年轻的时候奋斗着,我们感觉不到价值。我们在北京租得起房子,我们感觉不到价值。我们能吃饱饭,我们感觉不到价值。
可是当我们换一个环境的时候,又感觉两样。当我们回到家,带着北京的特产给亲戚朋友,我们享受着那些羡慕在北京工作的眼光;当我们到孤儿院去救济献爱心的时候,我们又感恩着父母给的幸福;当我们和给家里装修的工人一起用餐的时候,又怀念起单位的空调温度;当我们去医院探视的时候,又庆幸着自己的健康;当我们和刚失业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又觉得自己能领到两千块而沾沾自喜。
同样是那些让你感觉不好的东西,又会让你感觉很好。价值感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同样是我们拥有的特质,有时候会让我们感觉很好有时候又让我们感觉很差,可是我们自己本身却没有变。那是不是环境变了,我们的价值感就变了。也就是环境控制了我们的价值感。
我们的价值到底建立在哪里之上?
很多年前,当我还没有开始研习心理学的.时候,我听说,幸福是由你的邻居决定的。当你拥有了你的邻居没有的东西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价值,感觉到幸福。好可悲的思想,我们自己的价值感,居然要被环境所控制。我们把价值建立在环境之上。
有时候,别人夸我们,说了我们很多好,我们就觉得得意,喜笑颜开。别人说我们不好,说了我们很多缺点,我们就觉得难过,自己哪都不好。又常常把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评判之上。
如果从事的是公务员,有的人羡慕我们的工作,有的人则说我们安于现状。如果我们吃饭吃两盘肉,有的人说我们浪费,有的人则说我们爱自己。如果我们赚到很多钱,有的人说我们能干,有的人说我们精神匮乏有什么用。如果我们考试考了高分,有的人说我们学习好,有的人则说我们书呆子。
我们听到不同话的时候,感受就不一样。
我们是否要将自己的价值建立在环境之上,那么当我们失去环境独处的时候,我们的价值感要从何而来。我们是不是要将价值感建立在他人之上,那当不同的人说我们不同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身上每样东西都是资源,只是看到的角度却不一样。有的人会因为胖而自卑,有的人则会称自己“唐朝美人”,后者更容易招人喜欢。有的人会阻抗自己不善言辞不善交际,有的人则欣赏自己的文静和羞涩,后者就懂得欣赏自己。有的人会痛恨自己太固执失去了太多机会,有的人则欣赏自己的坚持。
没有一样特质是好或者是坏,只是我们身上的一样特质,只是我们用了褒贬的形容词来形容。但当我们把他还原,他依然只是我们拥有的特质。倔强其实就是坚持,讨好其实就是爱心,指责其实是力量。年近三旬是成熟美,长得太平凡则是安全,防御是因为保护自己。如果我们褪去了比较和评判,那只是我们身上的特质而已。无所谓好坏。
我们都是半杯水,没有人会一满杯。有空的部分,也有有的部分。看到什么,则就有什么。
不要随便对人恶语相向散文
我们讲过的数也数不清的话语中,伤人的话被记得最清楚。你的一句话,可能是别人心中多年的刺。
小时候,我们都有三五个玩伴一起长大,那时候小伙伴多,年龄小,说话也毫无顾忌,谁让我们关系好呢,对比了小春的忧郁和小石的爽朗,玩笑时我无意对着他们俩说了一句:春,以后石头的命肯定比你好。说完就撒欢去了,并没去在意春难过的表情。多年后,各奔东西的兄弟姐妹们难得聚了一次,相见甚欢,连我觉得难喝的啤酒都美味了,春坐我对面,提起酒杯抿了一口,犹豫着提了酒杯走到我旁边,他可能是醉了,也或许没有。
“来,干一杯…”
“大春,这多年不见,老腊肉啦,孩子多高了?”
“都能自己在家带妹妹了,我和孩子他妈都不担心,懂事着呢。”
大春满脸的幸福,我满眼的羡慕。
“真棒!”
“你不知道,你说过一句我命没石头好,我心里挺难受来着……”
我心里惊了一下,我还说过这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报以愧疚的.眼神回复他。
原来,在无数中伤害中,言语的伤害最是锥心刺骨。
我们不懂事的时候都曾对父母“恶语相向”,毫无顾忌的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父母彻夜难眠……
我们气急败坏的时候,对着爱人嘶吼怒骂,句句扎在对方心里,直到一天,扎久了的心漏了洞,再也不补回来……
人真的会长大,标志就是懂得了以前从不懂得的道理,一天比一天成熟。善良如我们,说过越多伤人的话,越明白愧疚的无用。也越来越感激曾经没有说出口的利刃。
我们已经过了童言无忌的小时候,希望我们能尽量减少对他人的伤害,也甚少受到他人对自己的伤害。
有句最简单的道理,叫“好好说话”。原来,很多话并不是非要说出口。
不要轻易地否定自己的人生哲理
那一日,已有许多日子未见的铁心风风火火地来找我,告诉我,他有女朋友了,从他那毫无掩饰的神秘、幸福的笑容里,我猜到了,他一定很幸福。
他还是像从前一样大大咧咧,高兴地不停地拍着我的肩说:“为我祝福吧!我终于寻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温馨的小岛了,飘泊的日子太苦了,我决定泊岸了,你知道我有多高兴吗?”望着他开心的样子,我没有说什么。我又能说些什么呢?面对着这样一个多年来自己一直暗暗地深爱着的,却一直也没有勇气说口的已是别人的男朋友的他,我只能抑住快要流出的泪水,勉强地回他灿烂一笑。
“你还是那个老样子,固执得像一个难解风情的小冰块。任性得像一匹无人能驯服的小野马。”他完全不理会我内心的感受,显示着他的春风得意,自顾尽兴地说着,“总有一天,你会化成一池清欣柔美的春水,变成一只乖巧听话的小羔羊,成为一只依人的'可爱小小鸟……”我不敢抬头看他,生怕我的眼睛会不经意间泄露了内心的隐痛。
铁心慢慢地握住了我颤抖的手,怜爱心疼地嗔怪着“看着我,我的好妹妹”他第一次这么认真地与我说话,第一次离我这么近,近得能感到他呼出的暖暖的气“你这个桀骜不驯的小傻瓜,你知道不知道?你让我捧在手里爱你爱得好辛苦,你让我含在嘴里爱你爱得好心痛。你让我爱你爱得有些恨你呢,为什么总是躲躲避避着我几次好容易鼓起勇气与你提起的这个话题?为什么不能大胆告诉我,其实你早已爱上了我?为什么总不肯承认自己的这份感情呢?为什么?嗯——?是不是不相信我?”
我再也忍不住地哭出声了,“我是不相信我自己,我怕……”
没等我说完,铁心一下子把我拉入他的怀里,紧紧地拥着,柔柔地哄着我:“我的好妹妹,别哭了,是哥哥不好,不该惹得妹妹哭泣,哥哥刚才是有意激你的,不要哭了,为什么要无缘无由地轻易地否定了自己?为什么要不相信自己?以后不准这样了,听见了吗?不然,错失的美好是不会再寻回来的哟。”他习惯地用食指刮着我的鼻子,我流着泪,拼命地点着头……
而今,事情已过了许多年了,早已与铁心结婚了的我,常常地会想记起铁心的那句话“不要无缘无由地轻易地否定了自己”,而且成了我的座右铭,使我渡过了许多的人生难关,因为有了一份自信,才把握住了很多的机遇……
不要急着否定自己,你远比自己想象的优秀散文
不要急着否定自己,你远比自己想象的优秀散文
一位曾在美国FBI工作六年的人像画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召集了一批素未谋面的志愿者,然后依据志愿者们对自身的描述,依次画出他们的素描肖像,整个过程画师与志愿者之间都用屏障隔开。第一阶段完成后,画师又通过志愿者们的朋友同事对他们的描述,再依次为他们画出第二张肖像,然后将前后两张画像进行对比。
有意思的是,通过别人描述画出来的,比自身描述而画出来的肖像,不但容貌上要俊美很多,面部表情亦更显和善、自信。志愿者们在看到对比画后,亦颇觉惊奇与感动。
其实,我们总是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企图去修正那些本就美好的东西。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你,远比自己认为的更优秀。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曾有过一段极不自信的时光。那时和我一同进入公司的其他两个新人:一个是小羽,武汉大学水利专业毕业生;另一个嘉哥,虽然只是一个大专生,但转设计前就已拥有两年的现场施工经验。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反而是我们三人当中技能水平最高的。而我,学历和理论知识比不过小羽,经验更是被嘉哥爆成灰渣。
负责带我们三个新手的李哥,经常会从他的项目中分解出一些任务交给我们。嘉哥对CAD、Mapgis等制图软件熟能生巧,所以总是第一个完成。小羽因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起手来也是得心应手,能较快完成任务。而我在学校本就没学多少,靠实习学到的那点东西又完全不够用,经常是一边问,一边翻书本,最后花很长时间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完成的成果又总是觉得不够好,特别是在比较了嘉哥和小羽的效率及成果后,整个人陷入了一种对自己极度失望的境地。实习期间积累的`那点自信,也在日复一日的失望中逐渐消磨殆尽。
三个月后,这种现象没有得到好转,我仍然是那个最早开始、最后完成的人。而且随着任务量的增大,晚上加班开始成为我的工作常态,嘉哥和小羽却不需要如此。这种感觉糟糕透了,倒不是加班的原因,而是由于一种对自身能力不及的无力感。
那段时间,唯一感到幸运的便是初入职场,就遇到了一位真诚的职场前辈,每次需要加班的时候,李哥也必定陪我在办公室一起忙碌。
有一天加完班后,两人一起去吃夜宵,酒过三巡,李哥突然说:“今年你们三个进入公司的新人,大家都觉得挺不错的。”
我想了想说,“这我多少沾了嘉哥和小羽的光,也幸亏这不是实习考核,不然我绝对得打包回家。”
李哥疑问道:“为什么你会这样想?”
我觉得他有点明知故问,但正好借着酒力,便将对自身的不满一股脑儿倒了出来。“难道不是?小羽Top10大学毕业,专业基础扎实,上手超级快。嘉哥更不用说了,两年的现场施工经验,不但作图科学合理,造价预算更是信手拈来。现在更是明摆着的,同等规模、同等造价的三个项目,他们两个正常工作时间便完成了,而我,弄到现在才算勉强交差。”
李哥一脸错愕地望着我,“纵向比较,你比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强太多了。而即便是横向对比,你们三个也只能说是各有优势。”
看着满桌子的东西,我立马提高警惕,“李哥,我可没带钱啊。”
李哥嘴巴一撇,“没和你开玩笑。不只我这样想,公司其他人估计都差不多。小嘉经验丰富,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是不假。小羽基础好,学历优秀,上手快这也没错。但现在的情况,只能说他们起点比你好,却不能成为你忽略自身优势的理由。每次带你出去,你在外面和相关单位打交道都是能说会道,而且作为工科生,你的文字功底也非常不错。”
仔细一想,还真是如此。平时在外,无论跟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或者跟监理单位打交道,我通常都比较自然得体。而在公司内,他们甚至都慢慢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把文本上交总工前,都会托我核查一遍。
李哥喝了一口,又夹起一块鱿鱼放进嘴里,“你呀,就是吃饱没事干,愣是要拿自己的短处去跟人家的长处作比较,自然被打击得头破血流,自信全无。”
那一瞬间,我忽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灌输这样一个道理:为人处事,最忌讳的便是妄自尊大。我们绝大多数人深得谦逊之道,可有时候却矫枉过正,不觉中走入另一个极端,妄自菲薄。
妄自尊大的人存在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习惯性地放大自身的优势,而漠视了自身存在的劣势。那么同样,一个陷入妄自菲薄的人,他的潜意识里绝对喜欢无限放大自身的劣势,而忽略自身拥有的优势。
有时候,妄自菲薄比妄自尊大更容易毁灭一个人。后者至少拥有一往无前的气势与勇气,虽然终会在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但从此也就学会了自我审视,脚踏实地。而前者却在一种无能的自我暗示里一步步走向寂灭,不仅踟蹰不前,甚至仓皇后退。
特别是当这种劣势给自身造成困扰时,立马就会陷入一种自我彷徨。而在这种怒己不争、恨己不能的负面情绪里,又变得越来越不自信,最终陷入恶性循环无法自拔。
我想,人生就是一场不知终点的长途跋涉,既有生机盎然的草原,也有泥泞不堪的沼泽。走在一马平川的草原上,自然谁都是意气风发。然而,面对困境低谷时候的态度,才是检验优胜劣汰生存法则的唯一标准。而有些时候,让我们陷入绝望的并不是困境本身,而是自己在困境中失去了基本的自我认知,将自身劣势无限放大,还未开始便已是丢盔弃甲、不战而逃。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我们不是参照别人的生活方式便能过好一生,解决困境的手段与方法更是无法公式化。但是,我们或许应该尝试去理解这样一个道理:面对一些形似无解的困境,与其陷入绝望的自我否定,或是盲目地自我提升,清醒的自我认识更为重要。
世界终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美好,但也绝不会险恶到彻底无解。我们不会如儿时幻想般三头六臂、无所不能,却也绝不会真就是不舞之鹤、一文不值。
饥肠辘辘的时候,不要只看到别人有猎兔的枪,却忽略了自己捕鱼的网。一个人可以被摧毁,但绝不能自毁,永远不要急着否定自己,很多时候,你远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优秀。
不要随便说不想回家心情散文
与往常不同,天刚亮就起床了,今天是回家的日子。
洗漱完毕,就去外边吃点早餐,顺便买点带到车上的水和零食。大街上除了一些早起的本地人外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很多商店都关门了,很有一点空城的感觉,看来我回去的时间是有点晚了。买了东西后,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重庆面馆,便吃了一碗汤面就回住处收拾行李了。
大约用了一个多小时,行李收拾好了,距离十一点的发车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我搬下电闸,锁好门就赶紧出发了。
地铁站的人不算多,很快就买票上车了。在昌岗站转乘二号线后只过了一个站,就在江泰路站停下了。列车乘务员告诉我们请等待下一趟车。以前去客运站时同样的路线没停过车啊!我们带着疑惑下了车,看着空无一人的地铁从眼前极速驶过,不耐烦的神情在每个人的脸上暴露无遗。索性等待的时间不是很长,下一趟车不一会儿就来了,这一次有些拥挤,站了两站路后就到了客运站。
客运站里挤满了回家的人,在自动取票机上取了票就进入了候车大厅,很多人看着大屏幕焦急的等待着,我乘坐的车次还有半个多小时检票,可是要回家的人都急急如律令,这个时候的等待无疑是漫长的。于是在腾讯网里浏览了一番,让各种热点新闻来平衡内心的.焦急。
终于等到了检票时间,我站起来拉着行李朝检票口走去,车就停在检票口对应的位置。检票员撕下车票的一角,我把行李放在了车下面就上车了。坐在车厢里,我才缓了一口气,心里平静了下来。我一直都是害怕坐车的。
十一点刚到,汽车就启动了。看着车窗外的飞红流绿,我到思绪回到了半个月前。刚进腊月时,由于今年流年不顺,很多人都提前回家了。突然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母亲在电话里问我什么时候回去,语气带有急切的期盼。母亲在电话里嘱咐我一定要回去过年,说一个人在外面连吃饭都是问题。原来是几天前我打过电话回去,母亲不在家,哥哥接的电话,我说很不想回去,本来只是随便说说的,却被母亲知道了。挂了电话,我感到深深的自责,真不应该说出那样的话。这给母亲增添了多少担忧啊!
快过年了,就是说在外打工的人们应该回老家了。家可能是最平凡的,但一定是最温馨的。不要因为没有存下多少钱就不想回家,不论你是腰缠万贯荣归故里,还是两手空空衣锦夜行,请带上一份好心情回家。!在家盼望着的亲人他们要的只是我们的平安、健康。每年都可以平安的回家和他们吃一顿团圆饭,在家住一段时间,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汽车在继续行驶着,它知道要驶向远方,就把南方温暖的气息抛在了后面。不一会儿经过了珠江大桥,我看到被誉为国内最高塔的“小蛮腰”渐渐地向后退去。
望着远方家的方向,在一个人的旅途中并不感到孤独,反而充满了欣喜。
不要委屈自己短篇散文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会经历很多事,也会受尽苦难,历经艰险,才会走向最终的归宿。
很多人都说这一生最后的归宿不过是结束生命,终其一生从哪来还得回哪去,我说,人生不过是出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再好还是要回家的,所以我一直在努力的走,努力的去外面看看,免得回家时有遗憾。
我想要努力的去接近我的生活,接近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把自己放在幸福、快乐的位置。每天都要过得开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见自己喜欢见的人,人的一生不长也不短,但是时间有限,愿我在有限的生命里幸福快乐,志存高远。
不去理会那些不能让自己快乐的.人和难过的事情,世界上人那么多,没必要让她么都喜欢自己,如果没人爱你,那么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他们不爱你,是因为他们不懂你,千万不要勉强自己和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在一起,这样太对不起自己。如果有一天自己一个人,即使没有人爱,也要用尽所有力量努力好下去。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人,看自己的风景,善良,真诚,大方,阳光,自信,快乐健康的生活下去。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自私的,我们都一样,所以,无论做什么选择,请相信自己,但也不要辜负社会。从现在开始,深埋理想,努力奋斗,待理想开花,我们骑车赏花,浪迹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