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国的送礼礼仪知识(共含11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joomer”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送礼方法
1、进门脱鞋
当你去韩国人家里做客时,你必须要脱鞋。不脱鞋是一种非常无礼的表现。韩国人的生活离不开地板,他们坐在地板上,还经常在地板上睡觉。
韩国人无法容忍家里的地板变脏。如果外国游客穿着鞋进入他们的客厅,他们会认为这些西方人是一群未开化的野蛮人。
2、忌讳数字“4”
韩国人普遍忌“四”字。因韩国语“四”与“死”同字同音,传统上认为是不吉利的,因此,在韩国没有四号楼、四层楼、四号房,军队里没有第四师,宴会厅里没有四桌,敬酒不能敬四杯,点烟不能连点四人。
3、先鞠躬后握手
韩国受中国儒教影响颇深,直到现在仍可以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到很多封建等级制度的痕迹。
韩国语分成3种语气,谈话时要根据对方的年龄、地位分别选择尊敬、略尊敬和不尊敬的语气。除了自己的家人以外,对比自己年长4岁以上的人是不能使用不尊敬的语气的。
光说礼貌用语还是不够的。在韩国,道谢、致歉和迎送客人的时候都要鞠躬。这是起码的礼节,就像咱们跟人家笑笑、点个头是一样的意思。光鞠躬也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对方的身份决定鞠躬的角度。
4、送礼一般送国货
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强,反对崇洋媚外,倡导使用国货。在赠送礼品时,最好选择是鲜花、酒类和工艺品,最好不是日本货。
送礼节日
收获月亮节
在某些方面这一节日同美国感恩节相仿。在这一天(农历8月15日,就是中国的中秋节啦),人们准备一次盛宴,庆祝新谷和水果丰收。工人们通常可得到三至四天假期。他们回到自己老家,在祖坟前举行祭奠活动。家人、朋友及商务熟人之间送新收滴庄稼或钓得的鱼是庆祝活动中一个重要内容。还有,赏月也是这天晚上特色哦。
农历新年
尽管人们一般也庆祝元旦(l月1日至3日),但更重要庆祝活动——农历新年,是在农历一月初一。这一天是法定假日,也被指定为国民日,它是以家庭祭祖仪式、特做饭菜、传统游戏及家人与朋友之间互赠礼品等形式来庆贺。
在这期间,人们给比自己更有权势或影响的人送钱,以期在来年会受到他们恩惠。“买”关系是很普遍风俗。外国人会发现这个习俗对他们也有用。
圣诞节
今天的韩国是世界宗教熔炉,最有影响三大宗教是佛教、新教(耶酥教)及天主教。--徒们和其他公民同西方人一样庆祝圣诞节。成人之间互赠圣诞礼物,孩子们则期待12月24日圣诞老人到来。
生日
韩国送礼习俗中有两个最重要生日纪念:出生百日纪念和六十岁诞辰。在前者庆祝聚会上,孩子身穿彩色传统服装,坐在一堆甜饼、水果和米糕中间接受礼物。六十岁生日是一个喜庆时刻,因为它被认为是人生旅途中一个重要里程碑。摆一顿有着丰盛菜肴豪华寿宴,送上许多礼品以及祝愿长命百岁是庆贺时主要内容。
婚礼
韩国人婚礼方式有两种:传统和西方式。新郎新娘身着漂亮传统礼服举行老式婚礼已很少见到了。现在许多婚礼均在婚礼堂内举行。在那里音乐带、花束、男女结婚礼服及摄影师。
大多数韩国人送钱作结婚礼物。参加婚礼客人把装有钱信封放在婚礼堂进口处桌子上。亲近朋友可根据他们喜好送件特别礼物。外国人如果不去参加婚礼,若觉得送钱不自在话,可以把银器、水晶玻,璃器皿、其它用具等作为礼品送至新娘或新郎家里。大多数新婚夫妇至少收到一对传统木鸳鸯,一红一蓝,以示好运。结婚时送的礼物或贺辞通常用金色或银色的纸包装装饰。
生病康复
若某人生病,花和时令水果为常送礼品。
葬礼
参加葬礼之人要将装有钱信封放在门口。若送花去,按惯例一般送白色或黄色菊花。其它礼物或食品是不会被接受。写一封慰问信也很合适。
商务活动送礼
这类礼物通常在正式谈判之前送上。外国人会发现,韩国人对送礼仍有些不自在,他们往往把价钱高低同体面与否等同起来,因而常送些过于昂贵物品。最得体最受欢迎礼物是那些外国人本国或本地区特产。任何法国或几乎所有意大利东西都是上佳礼品。韩国人很熟悉那些名牌商标及商店,所以像一些名牌钢笔、通讯录或其它文具用品都很受欢迎。在收获月亮节给商务上朋友及“关系户”送份礼物是个极周到举动。
韩习俗国送礼中设宴款待是商务交往常见仪式。人们不必像在中国人宴会上那样要遵守正规的程序或礼仪,而且受款待人并不一定要回请,但他要在参加宴请时给主人送件礼物作为答谢。
一定要记住,在韩国送礼物实用性和心意最重要哦!
韩国的礼仪禁忌
平时和韩国人交谈,最好是谈韩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少谈政治问题,特别是当地政治。韩国政府禁止人们谈论政治问题,所以,和韩国人谈政治会给他们带来麻烦。用餐时,不能随便出声说话,如不遵守这一进餐礼节,会引起人们的反感。韩国人很爱面子。所以,要尊重韩国人,不能当面出言指责他们。不能使用“不”字来拒绝韩国人,可以委婉地表示你的不同意见。
韩国人同第一次见面的客人之间交换礼品是很常见的事情。为了保全韩国人的面子,要让对方先送礼;然后你再回送。送给韩国人的礼品可以是鲜花和一些小礼品,或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礼品。不要送食物做礼物,因为它们可能不适合韩国人的口味。在送礼时,还要注意礼品上不能有韩国制造或日本制造的标志。韩国人一般不当别人的面打开礼物。
韩国人忌讳的数字是“4”,“4”在朝鲜语中的发音、拼音与“死”字完全相同,是不吉利的数字。所以,韩国楼房没有四号楼、旅馆不称第四层、宴会中没有第四桌、喝酒绝不肯喝四杯,等等。
韩国人姓“李”的很多,但绝不能说“你是姓十八子李”之类的话。因为在朝鲜语中“十八因为在朝鲜语中“十八子”与一个淫荡词相近。特别是不能在女子面前说此话,否则会被认为有意侮辱人。
韩国送礼礼仪
韩国人送礼十分注重实用,礼品不一定十分高档贵重,但普遍很实用,而且无论礼品价格如何,包装都精美、简约,又不过分奢华。
春节和中秋节是韩国最重要的两大节日,每逢这两个节日,亲朋好友之间普遍都会互相赠送礼品。韩国人过节送礼一般都是送牛肉、水果、食用油、牙膏牙刷等非常实用的礼物。
虽然各种礼品之间的价格千差万别,但价格相对低廉的礼品始终占据主要地位。据韩联社报道,今年春节期间礼品市场主要还是中低价礼品占主导地位。目前统计来看,各大商场10万韩元(1人民币约合173韩元)以下的中低价礼品占到所有礼品的近60%。
韩国的中低价礼品主要是牙膏牙刷、食用油、午餐肉等礼品套装。牛肉、水果、海鲜等礼品套装则属于高档礼品。韩国人亲戚朋友之间一般都是送10万韩元以下的中低价礼品,比较实用,而且实惠,高档礼品主要是公司或商务人士之间公务往来时赠送。
不过,无论礼品价格如何,包装要注重精美、简约,这样赠送时会比较体面。即使是价格1万韩元左右的食用油套装,都是包装精美,看起来不失档次。相对的,即使是价格50万韩元的高档“韩牛”礼品套装,包装也不奢华,并不是价格高在外包装上。
乔迁新居时,韩国人送礼更注重实用性。一直以来,韩国人搬家时,朋友们送礼主要是送卫生纸和洗衣粉或清洗剂。
送卫生纸主要原因是其经常使用,没有保存期限制,而送洗衣粉或清洗剂则寓意乔迁新居后财富像泡沫一样越聚越多。
如今很多年轻人在朋友搬家时还会送衣服架、台灯、餐具、吸尘器等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实用性很强的礼品,而且这些礼品的价格也都不贵。在网上订购就能送货上门。
韩国人过年送礼
运动服
“健康生活”成为了中老年层们的生活重心,尤其是40~50代的女性们早已将运动当成了生活乐趣。登山族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何不妨送给父母们运动服,让他们更随心所欲的进行运动。
在购买运动服时切勿只在乎牌子是否响亮,更应考虑到其的实用性。
为了迎合“登山族”的壮大,市面上更有防水等功能运动服的问世。多样的款式与色彩供挑选,是最易赢得长辈欢心的年末礼物推荐之一。
按摩椅
随着“百岁世代”的到来,虽是中老年层但大部分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忙碌了一整天回到家直感到肩酸背痛,这时要是有张按摩椅该有多好。
近年来,按摩椅成为了年末礼物的爱送品。它不但可缓解肩酸背痛,还可促进血液循环。
更有越来越多的功能被附加,但它的高价性使多数购买者感到负担。
充足身体营养的发酵酵素
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导致饮食习惯无法被规律,外食成为了主要的饮食方法。然而外食食物通常为了更美味而忽略了饮食的营养是否均衡,令多数现代人脂肪堆积量高,但却营养不足。
健康食品酵素是给现代人最好的礼物。酵素是包括动植物在内的所有生物体为维持生存的必备的九大营养要素之一,可使人体所进食的食物得到消化和吸收,排泄也可更顺畅,同时也是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催化剂。
Naraentec旗下的“Enzyme Balance Program”以韩国产发酵后的黑米、大麦、薏米等谷物为主要成分,无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嚼着吃的酵素产品可有效补充人体中不足的酵素。并可有效改善体力与体制、供给人体所需营养、促进新陈代谢,并可对减肥、美容起到积极的效果。
在韩国,长辈对晚辈可以称呼对方的名字,可不带其姓,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相互间可称对方为“先生”、“夫人”、“太太”、“女士”、“小姐”等;对有身份的人可称对方为“先生”、“阁下”等,也可加上职衔,学衔,军衔等,如“总统先生”、“总统阁下”,韩国丈夫介绍自己的妻子时会说“我夫人”或“我太太”。关系亲密的的朋友之间,往往在对方名字之后加上“兄弟”、“姐姐”、“妹妹”等称谓如“鸿哲兄弟”、“世宪兄弟”、“在赫兄弟”、“美延姐姐”、“美延妹妹 ”等。对男性也可称“君”,但往往同其姓名连称,如“郑溶君”、“尹鸿哲君”、“赵承远君”、“辛成列君”、“金相镇君”等。对不相识的男性年长者可以称“(a zao xi)”(即“大叔”或“大伯”),对不相识的女性年长者可以称为“(a zu ma)”(即“大婶”、“大娘”)。
韩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韩国人在交往中十分重视所应具备的礼仪修养,按照传统,韩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维护自身利益的关系,而且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应当建立在一种合作和互相支援的传统基础之上,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爱和责任感十分强烈,是无法割断的。家庭里的一家之长被视为权威所在,全家人都应该听从他的命令或遵照他的愿望行事。严格的命令必须服从,不得有违。儿辈或孙辈违抗长辈的愿望被韩国人视为不可想象的事情。
每年阴历初一这一天,一家人举行例行的祭祖活动之后,所有成员要按年龄顺序向祖父母、父母、兄长、亲戚等跪着行礼;年轻人甚至要到村里去向长者们行礼以表示应有的尊敬,尽管他们之间非亲非故。在家庭中,保持长幼尊卑的辈份之分,年轻的成员或者身份低的人不得在年长者或者身份高的人面前喝酒或吸烟,违背规矩者被视为缺乏教养的表现,尤其是在吸烟上可能招致严厉的谴责。子女外出,要向父母辞行;父母远行归来,子女要迎接行礼;遇有客人登门拜访,父母先向客人施礼,子女随后依龄随后依年龄大小向客人行鞠躬礼……
韩国人的亲戚之间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间联系的纽带非常牢固,恪守将相互合作视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的庄重责任,这种关系往往超过个人利益或对对方利益的企盼,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得到亲属的帮助。
兄弟之间结婚后再不像过去那样居住在一起,但相互间有条件者均住得很近,交往密切,特别每逢婚礼,长者60或70寿辰、孩子的生日、传统节日等这样的特殊日子,相互总要尽量相聚在一起,氏族成员之间建有共同的钱库和产业,每年要在一起聚会一次,趁此机会共同商议例如维修祖先坟墓、氏族财产管理等这样大家关心的事务。韩国人初次见面,同姓者之间首先总是打听对方与自己是否同一个氏族,如果是同一个氏族,还要查阅家谱,搞清对方与自己关系的亲近程度,若对方辈份较高,往往会经常去拜访并用敬语称呼以表示尊重。
在韩国传统的社会里,年长者因其知识经验而受到尊重,年轻者必须自觉地在行为上以此为准。在公共集会、社交场合和宴会酒店上,谁应当首先向谁表示敬意,谁应当坐在哪个位置上,谁应当首先落座,谁应当首先向谁敬酒,人人自幼都知道这些规矩,不会弄乱,否则就会被视为粗俗和缺少家庭教育。
韩国风俗文化礼仪
姓名
韩国人的姓氏以金(21%)、李(14%)、朴(8%)、崔、郑、张、韩、林为最,姓名多由姓氏及双音节名字构成。韩国妇女婚后并不随夫姓,但子女须随父姓。
婚姻
婚姻对韩国人来说是人生中的一大重要仪式。虽然有统计显示近代韩国的离婚率激增,但离婚对当事人及双方各自的家人来说还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韩国现在的婚礼方式同以往有所不同:
身着白色婚纱和新娘和身着燕尾服的新郎在婚礼厅或教堂按西方仪式举办典礼后,再转移到名为“币帛室”的房间,换上华丽的`传统婚礼服饰进行传统的结婚典礼。
(币帛,可理解为韩国的一种传统,指婚礼时新郎新娘向男方家长及亲戚长辈行礼的风俗,是新娘首次正式地拜见男方亲属的仪式)
赴韩国留学前需补充的礼仪知识。韩国的礼仪也是十分多的,留学生稍有不慎就会闹出不少乌龙,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是对他人和自己的尊重,也是快速融入当地生活的首要前提。
在居住地方碰见邻居,一旦双方有了目光接触,千万别装着没看见,主动问好是很礼貌的做法,在公共区域内,韩国人禁止大声喧哗,如果你在这些地方大声叫着某人的名字,或者是高谈阔论,那么一定会被大家侧目的,即便是在自己居住的卧室,也不能得意忘形,千万别骚扰到邻居。
去哪里都要遵守持续,排队等候是韩国人的习惯,而且即便排队也要等到人家叫才能上前,否则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在韩国的公众服务是一对一的,所以在服务员为他人服务的时候,别粗鲁的去打断,静候等待,待对方询问完毕后,你才开始提问。这个习惯要保留到任何场合,与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交谈,也不要在对方中途说话的时候打断。记住,微笑是让人心旷神怡的社交武器,在韩国任何时候都要记得保持微笑,哪怕是对餐厅的服务员、清洁工,这会让人觉得您是一位深居修养的人。
韩国人送礼十分注重实用,礼品不一定十分高档贵重,但普遍很实用,而且无论礼品价格如何,包装都精美、简约,又不过分奢华。
春节和中秋节是韩国最重要的两大节日,每逢这两个节日,亲朋好友之间普遍都会互相赠送礼品。韩国人过节送礼一般都是送牛肉、水果、食用油、牙膏牙刷等非常实用的礼物。
虽然各种礼品之间的价格千差万别,但价格相对低廉的礼品始终占据主要地位。据韩联社报道,今年春节期间礼品市场主要还是中低价礼品占主导地位。目前统计来看,各大商场10万韩元(1人民币约合173韩元)以下的中低价礼品占到所有礼品的近60%。
韩国的中低价礼品主要是牙膏牙刷、食用油、午餐肉等礼品套装。牛肉、水果、海鲜等礼品套装则属于高档礼品。韩国人亲戚朋友之间一般都是送10万韩元以下的中低价礼品,比较实用,而且实惠,高档礼品主要是公司或商务人士之间公务往来时赠送。
不过,无论礼品价格如何,包装要注重精美、简约,这样赠送时会比较体面。即使是价格1万韩元左右的食用油套装,都是包装精美,看起来不失档次。相对的,即使是价格50万韩元的高档“韩牛”礼品套装,包装也不奢华,并不是价格高在外包装上。
乔迁新居时,韩国人送礼更注重实用性。一直以来,韩国人搬家时,朋友们送礼主要是送卫生纸和洗衣粉或清洗剂。
送卫生纸主要原因是其经常使用,没有保存期限制,而送洗衣粉或清洗剂则寓意乔迁新居后财富像泡沫一样越聚越多。
如今很多年轻人在朋友搬家时还会送衣服架、台灯、餐具、吸尘器等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实用性很强的礼品,而且这些礼品的价格也都不贵。在网上订购就能送货上门。
平时和韩国人交谈,最好是谈韩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少谈政治问题,特别是当地政治。韩国政府禁止人们谈论政治问题,所以,和韩国人谈政治会给他们带来麻烦。用餐时,不能随便出声说话,如不遵守这一进餐礼节,会引起人们的反感。韩国人很爱面子。所以,要尊重韩国人,不能当面出言指责他们。不能使用“不”字来拒绝韩国人,可以委婉地表示你的不同意见。
韩国人同第一次见面的客人之间交换礼品是很常见的事情。为了保全韩国人的面子,要让对方先送礼;然后你再回送。送给韩国人的礼品可以是鲜花和一些小礼品,或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礼品。不要送食物做礼物,因为它们可能不适合韩国人的口味。在送礼时,还要注意礼品上不能有韩国制造或日本制造的标志。韩国人一般不当别人的面打开礼物。
韩国人忌讳的数字是“4”,“4”在朝鲜语中的发音、拼音与“死”字完全相同,是不吉利的数字。所以,韩国楼房没有四号楼、旅馆不称第四层、宴会中没有第四桌、喝酒绝不肯喝四杯,等等。
韩国人姓“李”的很多,但绝不能说“你是姓十八子李”之类的话。因为在朝鲜语中“十八因为在朝鲜语中“十八子”与一个淫荡词相近。特别是不能在女子面前说此话,否则会被认为有意侮辱人。
忌讳的礼物
在赠送韩国人礼品时应注意,韩国男性多喜欢名牌纺织品、领带、打火机、电动剃须刀等。女性喜欢化妆品、提包、手套、围巾类物品和厨房里用的调料。孩子则喜欢食品。如果送钱,应放在信封内。 韩国人用双手接礼物,但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不宜送外国香烟给韩国友人。酒是送韩国男人最好的礼品,但不能送酒给妇女,除非你说清楚这酒是送给她丈夫的。
送礼礼仪
1.不管送礼是否自愿,每件礼品都须经挑选后方能呈送出去。因礼品是你人品的延伸,对方从中能衡量出你的兴趣,甚至包括你的智慧和才干。
2.礼物轻重得当,一般讲,礼物太轻,又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礼太轻而想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上级、同事更应注意。就像平常人们常说的:“花钱找罪受”,何苦呢。因此,礼物的轻重选择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3.勿购“有用”的礼物。实用的礼物不但没有想像力,更没有心思。
4.无论你的礼物是3元还是300元,都首先要撕掉价签。
5.要根据什么人送什么礼:
如果去看望一位生活比较拮据的下岗职工,您给他捎去名贵烟酒,不如带去两壶食用油。
送礼的十大技巧
1.选择的礼物,你自己要喜欢,你自己都不毒欢,别人怎么会喜欢?
2.为避免几年选同样的礼物给用一个人的尴尬情况发生,最好每年送礼时做一下记录为好。
3.千万不要把以前接收的礼物转送出去,或丢掉它,不要以为人家不知道。送礼物给你的人会留意你有没有用他所退的物品。
4.不要打算以你的礼物来改变别人的品位和习惯。
5.必须考虑接受礼物人的职位、年铃、性别等。
6.切勿直接去问对方喜欢什么礼物,一方面可能他要求的会导致你超出预算,另一方面你即使照看他的意思去买,也可能会出现有所偏差而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7.切忌送一些会刺激别人感受的东西。
8.即使你比较富裕,送礼物给一般朋友也不宜太过,而送一些有纪念的礼物较好。如你送给朋友儿子的礼物贵过他父母送他的礼物,这自然会引起他父母的不快。接受一份你知道你的朋友难以负担的精美礼品,内心会很过意不去,因此,退礼的人最好在自己能力负担范围内较为人乐于接受。
9.谨记除去价钱、挂牌及商店的策装,无论礼物本身是如何不名贵,最好用包装纸包装,有时细徽的地方更能!出送礼人的心意。
10.考虑接受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应用你进的礼物。礼品馈赠,是与其他一系列礼仪活动一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们知道,礼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在祭祀时,人们除了用规范的动作、虔诚的态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还将自己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对神敬意的物品奉献于神灵。
有效送礼技巧
1、借花献佛
如果你送的是土特产,你可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给朋友尝尝鲜,东西不多,又没花钱,不是特地给他买的,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这种盛情无法回报的拒礼心态会大为缓和,最后多会收下你的礼物。
2、暗度陈仓
如果你送给朋友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防免谈“送”字,假借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朋友对饮共酌,请他准备点菜。这样喝一瓶送一瓶,关系也近了,礼也送了,还不露痕迹,岂不妙哉。当然,这是针对比较要好的朋友,一般人兴许认为你为了吃一顿,吃小亏占大便宜。
3、烘云托月
有时你想送礼给人,而受礼者又跟你有些过节儿,不便直接去送。你不妨选受礼者的诞辰婚日,邀上几位熟人一同去送礼祝贺,那样受礼者就不会拒绝了。当事后知道这个主意是你出的时,必将改变对你的看法,使关系和好如初。借助大家的力量达到送礼联宜的目的,实为上策。
4、移花接木
老张有事要托小刘办,想送点礼物疏通一下,可是又怕小刘拒绝。老张的妻子跟小刘的太太很熟。老张搞起了夫人外交,让妻子带着礼物去拜访,一举成功——事也办了,礼也收了,两全齐美。看来,有事直接出击不如迂回运动能收奇效。
5、醉翁之意
假如你是给家庭困难者送些钱物,有时他自遵心很强,轻易不肯接受。你若送的是物,不妨说,这东西我家放着也是闲着,让他拿去先用,日后买了再还。受礼者会觉得你不是在施舍,日后又还,会乐意接受的。这样你送礼的目的也达到了。
6、锦上添花
一位学生受老师恩惠颇多,一直想回报若无机会。一天,他偶然发现老师红木镜框里的字画竟是拓片,跟室内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正好他的叔父是位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手头正有叔父赠他的字画。这位学生马上把字画拿来,主动放在镜框里,老师不但不反对,而且喜爱非常。学生送礼回报的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7、异曲同工
有时送礼不一定自己掏钱去买。在某些情况下,人情也是一种礼物。比如你能同过某些关系买到优惠价的东西,当你为朋友、同事买了这些东西后,他们在拿到东西的同时,已将你的那份情当做礼物收下了。受礼者因交了钱,收东西时心安理得,毫无顾虑;送“情”者无本万利,自得其乐。这种实惠的送礼方法,也不失为一种送礼的妙招。
日本人送礼礼仪
对于新娘子,不能赠送茶叶。中国有“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的俗语,日本有“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茶”的俗语。送新娘子茶叶,犹如叫新娘子从此不再回家一样。对新婚夫妇,还不能送厨房使用的刀具以及瓷器。刀具含有切断婚缘的意味,瓷器易碎,夫妻关系当然是越牢固越好,因此也就远离瓷器礼品。遇到新店开张的时候,不能送大红颜色的花朵,因为这让人想起“火灾”,自然无法接受。
给对方送礼不能送拖鞋、袜子,因为这存在着要把对方“踩在脚下”的寓意。不能送人领带,送领带就是让对方去自杀;项链也不能送。对年长的人,不能送钟表、书包,因为那样做意味着看不起人家,暗示人家应该多学习。
在日本,送礼时,无论礼物多么便宜,一定要尽可能地包装精致。礼物要用色彩柔和的纸包装好,不用环状装饰结。对于日本人来说,收到别人送给自己的礼物时,欣赏的不是礼物本身的价值,而是对礼物外在的那种欣赏的过程,这其中就包括包装的精致。精美的包装会让人感到送礼者的用心良苦。
日本人如果很勉强地收到了对方的礼物时会增倍返还。即假设收到了大约5000日元的礼物会还给对方大约1万日元的礼物,这样对方就不会再次送礼。这也是日本人拒绝礼物的一个方法。
在今天的日本,有4种职业的人对于送礼是避之犹恐不及的:医生、警察、教师、政府公务员。这4种职业,在日本都属于待遇优厚的工作,但是都有严格的监督制度。按照日本的法律,假如他们涉嫌贪贿,就会因此而被解职,不但失去工作,而且在信誉度上会留下犯罪记录,今后的前途会受到极大影响。所以他们轻易不会接受任何礼品,给自己的人生带来灭顶之灾。此外,还有一种人是不能送礼的。这种人就是参加竞选的政界人士。日本选举宣传中提醒被选举人不得以这些变相的方法送礼,否则按照贿选处理。如果给这几类人送礼与害人无异。
礼品的包装日本人赠礼讲究包装。
一件礼品不管价值如何,往往要里三层外三层包得严严实实。礼品包装纸五颜六色,挑一种友人最喜欢的纸包装,让他看起来赏心悦目。礼品包装之后再系上一条好看的缎带或纸绳。喜庆礼品结剪刀状金银、红白或金色的绳结,预示吉庆之路愈来愈广;丧事礼品则结钳状黑白或银白绳结,表示凶丧不再降临。日本人认为绳结之处有人的灵魂,以此表达送礼人的诚意。但最完美的包装见之于正日渐消逝的传统日本式包装艺术中,它是日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自然材料的选用、手工与材料之间的协调,以及包装中体现出的聪明才智、精纯的艺术情感,和能从最简单的自然因素中创造美的能力,这都成为日本馈赠艺术的特色。蛋用稻草包裹,干鱼用绳子,米饼周围缚以栎树叶子,糖果蜜饯用竹箧或者用竹条编的得篮子盛放,在豆腐四周饰以木兰叶子,所有这些都增强了这些礼品的新鲜感和自然质地。用一块方巾包一件简单的物品,所体现的耐心与技巧显示了对别人的尊重。在日本
日本人认为礼品的包装同礼品本身一样重要,因此要懂行的人把礼品包装好。礼品包装纸上常写上“粗品”二字以示客气。商店也备有印有“粗品”两字的包装纸供人们送礼用。虽说“粗品”,但送礼人却十分细心,赠礼前了解受礼人的特点和爱好,投其所好,应其所求。见面递礼品时要客客气气地说:“根本不算什么!”“微不足道的,这种艺术的遗风依然可见。日本人的馈赠礼仪常识日本因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注重送礼品时的礼仪。
在朋友或平时照顾自己的人乔迁之时,融入自己长久以来的谢意,以赠送现金或物品来饯别,这是讨喜的做法。物品最好送拖鞋、桌布或围裙等实用品。为了不对迁居造成障碍,最好送哪儿都能用得上的东西。精心包装的话,要用红白绳结,附上写有“饯别”“践行”等的礼签。不过对长辈写上“饯别”会很失礼,这时候应该写上“御礼”。收到饯别礼后,在平安到新居或工作地后要写感谢信寄回。通常不需要回赠饯别。
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礼品应有包装。例如乌龙茶风靡日本,男女老少均爱饮用,在中国国内选购时一定要选有塑料薄膜包装的,若在名店购买,请售货员用印有店名的纸包一包,则这盒茶叶将会身价倍增。
第二,若送字画,一是画面要小,二是毋需装裱好。画面小是因为日本的住房空间不大,无处可挂中国式的大挂轴,一般以2 尺长、1 尺宽为宜。不需裱好是因为日本的装裱技术比我们的好些,不少爱画的日本人即使买了中国裱好的字画回国后也重裱过。
第三,礼品不在贵重,而在于有中华民族色彩。切忌送尚未为一般日本人所了解的中国特产,如东北人参虽然很贵重,但并未被日本人所认识了解,送了效果未必好。
礼仪禁忌
1、长辈先入座,先动筷
2、少说话,长辈文化尽量轻声回答
3、取桌上的食物时必需使用筷子
4、汤匙和筷子不可以同时使用
5、吃饭的时候不可以把碗托起
6、不可以把汤匙和筷子放到桌上的器皿上
7、长辈不离桌前不可以离开桌子
8、在长辈面前不可以吸烟
9、跟长辈喝酒,喝酒时不可以直望长辈,要侧着身喝。
10,喝酒时不要让对方自己斟酒
注意事项
坐姿
韩国饭馆内部的结构分为两种:使用椅子和脱鞋上炕。在炕上吃饭,着韩服时,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着便装时,只要把双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
碗筷勺
韩国人吃饭的顺序: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
碗:中国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视这种行为不规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触饭碗。不可出声,不要让匙和筷碰到碗而发出声音。
筷:它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碗中的豆芽儿菜怎么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
勺: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
行酒礼
斟酒,如果双方第一次见面,则一手需托住另一只手的肘部为对方斟酒;但如果对方是长辈,则必需用一只手托住酒瓶底端斟酒。
饮酒,身份高低不同者一起饮酒碰杯进时,身份低者要将杯举得低,用杯沿碰对方的杯身,不能平碰,更不能将杯举得比对方高,否则是失礼。
饮酒时晚辈和下级可背脸而饮。 传统观念是“右尊左卑”,用左手执杯或取酒被认为不礼貌的。另外要注意敬酒者离开时应鞠躬。
基本礼仪
韩国饭店分为两种,一种是进店坐在椅子上,另一种是进店脱鞋上炕。在炕上吃饭时,如果你身着韩服,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现在韩国女性平时不穿韩服,只需把双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好了。
韩国人平常使用的筷子是不锈钢的平尖头筷子;韩国人认为端起碗吃饭是不规矩的行为,也不能用嘴直接接触饭碗,所以韩国人经常使用勺子。韩国人认为碗上没有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饭传递给碗的热量,不端起来是合情合理的。即算没有端碗,左手也不能乱动,要老实地放在桌子下,不能在桌子上“露一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如:与长辈一起用餐时,长辈动筷后晚辈才能动筷。不要把勺子和筷子同时抓在手里;不要把勺和筷子搭在碗上。不要端着碗吃饭喝汤;用餐时不要发出声音也要避免让勺和筷子碰到碗发出声音。
餐桌礼仪知识
风俗文化礼仪
姓名
韩国人的姓氏以金(21%)、李(14%)、朴(8%)、崔、郑、张、韩、林为最,姓名多由姓氏及双音节名字构成。韩国妇女婚后并不随夫姓,但子女须随父姓。
婚姻
婚姻对韩国人来说是人生中的一大重要仪式。虽然有统计显示近代韩国的离婚率激增,但离婚对当事人及双方各自的家人来说还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韩国现在的婚礼方式同以往有所不同:
身着白色婚纱和新娘和身着燕尾服的新郎在婚礼厅或教堂按西方仪式举办典礼后,再转移到名为“币帛室”的房间,换上华丽的传统婚礼服饰进行传统的结婚典礼。
(币帛,可理解为韩国的一种传统,指婚礼时新郎新娘向男方家长及亲戚长辈行礼的风俗,是新娘首次正式地拜见男方亲属的仪式)
家庭生活
韩国的传统家庭通常是一家3~4代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大家族,因为喜欢家族人丁旺盛是当时韩国的风俗习惯。 但伴随着20世纪6、70年代产业化、城市化
如今的韩国年轻人几乎都从大家族的制度下解放出来,单独建立自己的小家庭。现在韩国的家庭形态主要是以夫妇为中心的小家庭。 的飞速发展及人口控制政策的确立,大家族式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到1980年,平均每户人家的子女数减少为1人或2人。
但重男轻女的思想至今仍有迹可寻,如长男为重、儿子为重。为了破除这种思想,政府立法规定男女在遗产继承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韩国的文化知识
白衣民族:
韩国人因为喜欢白色,故被称为:白衣民族。在韩国,白色有着纯洁、明净、善良、高尚、吉
韩服:
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身份,韩服的布料、色彩等更不相同。一般来说,上衣大多采用亮色系,而下
饮食习惯:
韩国人对饮食很讲究,有“食为五福之一”的说法。韩国菜的特点是“五味五色”,即由甜、酸、苦、辣、咸五昧和红、白、黑、绿、黄五色调和而成。韩国人的日常饮食是米饭、泡菜、大酱、辣椒酱、咸菜、八珍菜和大酱汤。八珍菜的主料是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椿梗、藏菜、蘑菇八种。 韩国人特别喜欢吃辣椒,辣椒面、辣椒酱是平时不可缺少的调味料。这与韩国气候寒冷湿润、种植水稻,需要抗寒抗湿有如泡菜是具有韩国民族特色的冬季必备副食品。每年11月,把白菜、萝卡洗净晾干之后,加辣椒、蒜、葱、海鲜等各种调味料,用大缸掩渍起来,密封半个月至1个月后食用。每个家庭主妇都有腌制泡菜的独特手艺和秘方,因此泡菜的口味,每家各不相同。
韩国人爱吃牛肉、鸡肉和鱼,不喜欢吃羊肉、鸭子以及油腻的食物。狗肉是他们喜欢吃的肉
韩国礼仪注意事项:
1、韩国人崇尚儒教,尊重长老,长者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问他们高寿。和长者谈话时要摘去墨镜
2、在韩国一般情况下,妇女不和男子握手,以点头或是鞠躬作为常见礼仪。 在称呼上多使用敬语
3、在赠送韩国人礼品时应注意,韩国男性多喜欢名牌纺织品、领带、打火机、电动剃须刀等。女性喜欢化妆品、提包、手套、围巾类物品和厨房里用的调料。孩子则喜欢食品。如果送钱,应放在信封内。 韩国人用双手接礼物,但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不宜送外国香烟给韩国友人。酒是送韩国男人最好的礼品,但不能送酒给妇女,除非你说清楚这酒是送给她丈夫的。
4、长辈在场,不能抽烟,不能戴墨镜。接受物品时要用双手,不当面打开礼物。礼金要用白色的礼袋,而不是红色的。
韩国的禁忌文化:
1、韩国人珍爱白色。国花是木槿花,松树为国树,喜雀为国鸟,老虎为国兽。忌讳数字是“4”和“13”,在发音与“死”相同的缘故,韩国人对相似的“私”“师”“事”等最好不要使用。
2、逢年过节相互见面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生气、吵架。农历正月头三天不能倒垃圾、扫地,更不能杀鸡宰猪。寒食节忌生火。生肖相克思婚姻,婚期忌单日。渔民吃鱼不许翻面,因忌翻船。忌到别人家里剪指甲,否则两家死后结冤。吃饭时忌带帽子,否则终身受穷。睡觉时忌枕书,否则读无成。忌杀正月里生的狗,否则三年内会发生意外。
3、韩国有男尊女卑的讲究,进入房间时,女人不可以走在男人的前面,女人须帮助男人脱下外套,坐下时,女人要主动坐在男子的后面。不可以在男子面前高声谈论。
4、长辈在场,不能抽烟,不能戴墨镜。接受物品时要用双手,不当面打开礼物。礼金要充足
特别注意
与长辈一起用餐时,长辈动筷后晚辈才能动筷。 不可以用筷子对别人指指点点,用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与别人统一步调。与长辈一起用餐时,等长辈放下汤匙和筷子以后再放下。用餐完毕后将筷子整齐放在餐桌的桌面上。
不要把汤匙和筷子同时抓在手里;不要把匙和筷子搭放在碗上;
用餐时咽到骨头或鱼刺时要避开旁人悄悄地包在纸上再扔掉,不要直接扔在桌子上或地上。
用餐后,汤匙和筷子放在最初位置上,使用过的餐巾迭起来放在桌子上,并相互行礼说“我吃好了!”
吃饭时,不宜高谈阔论。吃东西时,嘴里响声太大,也是非常丢人的。
在韩国人的家里宴请时,宾主一般都是围坐在一张矮腿方桌周围。盘腿席地而坐。在这种情况下,切勿用手摸脚,伸直双腿,或是双腿叉开,都是不允许的。
坐姿
韩国饭馆内部的结构分为两种:使用椅子和脱鞋上炕。在炕上吃饭,着韩服时,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着便装时,只要把双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
碗筷勺
韩国人吃饭的顺序: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
碗:中国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视这种行为不规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触饭碗。不可出声,不要让匙和筷碰到碗而发出声音。
筷:它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碗中的豆芽儿菜怎么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
勺: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
行酒礼
斟酒,如果双方第一次见面,则一手需托住另一只手的肘部为对方斟酒;但如果对方是长辈,则必需用一只手托住酒瓶底端斟酒。
饮酒,身份高低不同者一起饮酒碰杯进时,身份低者要将杯举得低,用杯沿碰对方的杯身,不能平碰,更不能将杯举得比对方高,否则是失礼。
饮酒时晚辈和下级可背脸而饮。 传统观念是“右尊左卑”,用左手执杯或取酒被认为不礼貌的。另外要注意敬酒者离开时应鞠躬。
吃饭的礼仪
韩国饭馆内部的结构分为两种:使用椅子和脱鞋上炕。在炕上吃饭时,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这种坐法只限于穿韩服时使用。现在的韩国女性平时不穿韩服,所以只要把双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坐好点好菜后,不一会儿,饭馆的大妈就会端着托盘向你走来,她从托盘中先取出餐具,然后是饭菜。
韩国人平时使用的一律是不锈钢制的平尖头儿的筷子。中国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视这种行为不规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触饭碗。圆底儿带盖儿的碗“坐”在桌子上,没有供你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饭传导给碗的热量,不碰它是合情合理的。至于碗盖,可以取下来随意放在桌上。
既然不端碗,左手就一定要听话,老实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露一手儿”。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这是韩国人吃饭的顺序。勺子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碗中的豆芽儿菜怎麽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这首先是食礼的问题,其次是汤水有可能顺着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这是为了便于拿起来再用。
韩国人是一个好动感情的民族,对于他们这种把感情通过聚餐表现时,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时又必须在理智上承认它是一种不卫生的“食礼”。
★ 礼仪知识
★ 韩国用餐文化礼仪
★ 商务洽谈礼仪知识
★ 小学生礼仪知识
★ 校园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