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贫穷是最好的出身散文(共含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inbingtq”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贫穷是最好的出身散文
之前的家境贫穷与我无关,我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贫困生活的酸甜苦辣;之后的贫穷,与我有关,却让我无可奈何。于是,我终于明白,贫穷既有大环境的影响,也有个人的因素、所处的时代、地域以及经济环境所限,当然也有个人不努力不奋进的原因。
我出生在贫困年代的贫困地区,父亲在煤矿工作,母亲在农业社务农。即使如此,父母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也是入不敷出,虽然不致于饿肚子,但每天都是千篇 一律的窝窝头大楂子,白菜萝卜土豆子。从记事时候起,家里的餐桌上就很少有鱼有肉有白面馒头。记忆中,半年不知肉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有过年时候才会杀鸡杀猪有肉吃。
贫穷让我的生活窘迫,贫穷也让我有了许多羡慕。因为自家餐饭的单一单调,我羡慕别家餐桌上雪白的馒头,也羡慕别家飘出的诱人肉香。
贫穷的无奈让我坦然面对现实。虽然贫穷,但我们有志气。既使外面的世界充满了许多诱惑,也从没被美味的诱惑绊住手脚。每次去小伙伴家里玩时,到了吃饭时间,都会告辞回家,享用自家的粗粮淡菜。既使这样也丝毫不妨碍我的食欲,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的也是津津有味。
时常在寒冬盼望春天的事。小时候常去附近煤矿的职工浴池洗澡,看着矿工们手里的面包,馋的直咽口水。过年过节时候,看到他们手里拿的矿上发的苹果,更是羡慕不已。在那个一年到头看到苹果都很难的年月,想象着自己长大后也要做一名矿工,也要好好地工作,不但每月有工资拿,每天有面包吃,偶尔还会有苹果吃。梦想着下班之后,吃过晚饭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喝着茶水,听着收音机里的小说,吃着苹果……这就是小时候心中最大的期盼。于是在走进校门的时候就认真听老师的话,努力学习文化课。小学时候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或许,苹果和面包就是心中最大的动力吧。
因为贫穷,养成了吃苦与勤劳的习性,努力去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小时候,常常在睡梦中被钟声惊醒,确切地说敲打的不是钟,而是挂在生产队院子里的一截旧铁道。清晨的钟声是生产队催促早班下菜人员出工的号令。我从睡梦中醒来时候,有了意识有了味觉,首先感受到的是母亲在厨房忙碌的声息,闻到的是弥漫在低矮茅草屋里的炊烟味。这就是童年时代留在我心里最清晰而深刻的记忆。
父母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几乎一年都不休一个工,既使这样还是难以满足一家人的生活所需。工作之余,总是想方设法做一些有效益的劳动。家里养着猪羊,养着鸡鹅,还养了几箱蜜蜂,种着自留地。父亲还时常出去干一些手艺活,挣些零用钱。父亲如铁板一样的身躯,几乎每天都在重压之下奔波着,劳作着。常年不离药的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地做饭做家务,还要参加农业生产队的劳动。父母的付出,我们看在眼里,从心里体谅父母的辛苦。每天放学回家,扔下书包就去放羊,或侍弄那几亩自留地,或帮着父母做家务,每天的作业都是晚饭之后,在昏暗的灯光下去完成。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知道父母辛勤劳作的辛苦,从心里理解父母,体谅父母,也有了自己的一份责任。自己从心里就想着多为家里承担一些家务,为父母分担一些劳动。
忙碌的童年就这样一天天走过了,被风吹过的夏天也在风雨的沐浴中年复一年的渡过了。
上学期间,看着父母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没黑没白的劳累,也改变不了家庭的贫穷,从心里非常体谅父母的难处。常常为买一把尺子,买一个本子、买一支笔而难于启齿。一支铅笔用得两个指头夹不住的时候才丢掉,一个本子用完了,翻过来用背面写作业,既使为此换来了老师的挖苦,既使从心里感觉到给老师批改作业带来了一些不方便,自己仍然是一个本子用了正面用背面,直到再无处写字的时候,才向父母要钱去买新本子。
一件衣服从新年穿到身上,穿过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直到下一年的新年,才会换上新年时候做的新衣服。年复一年,年年如此,穿着同一件衣服走过春夏秋冬,只是不同的季节在这件衣服里面或添加或减掉不同的内容。不敢想象几十年后的今天能有薄款厚款长袖短袖之分,只要在新年时候能穿上一件新衣服,就心满意足了。因为没有替换的衣服,每次洗衣服都要选择一个空闲的有阳光的下午,而在阴天或冬天就只能把衣服平铺在热炕头上或挂在火墙的晾衣蝇上,借助一些热度来加快烘烤的速度。
贫穷,让我自卑;贫穷也让我坚守一份责任。
父亲虽然在煤矿工作,却不在井下一线采煤。因此,工资收入自然比别家少了很多。父亲不下井我们也就没有面包吃,也没有苹果吃,生活条件也比别人家困难一些。
上学时候,最不想面对的就是每学期开学之际交学费的时候。即使那个年代每学期只有三元或五元钱的学费,但三五元钱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却是一笔很大的款项了。因为家里贫穷,每学期都不能及时交上学费,或是很畏难地向老师交上自己的免费申请。为此却时常遭到老师的白眼。
学校每年一次的运动会,很多同学都会有几元钱或几毛钱的零花钱,而我却一毛钱都没有。那时候还没有今天这样品种繁多的.小食品和多种口味的饮料,条件好的同学们也只是吃根麻花或吃个烧饼,吃根冰棍或买瓶汽水,自己只能偷偷溜回家里吃窝窝头,吃白菜土豆。
因为贫穷,拿不出两毛钱交电影票钱,不得不放弃喜爱的电影;因为贫穷,没有钱买训练服,不能参加喜爱的篮球队、乒乓球队训练,而且也没有充裕的时间参加训练,放学后还要回到家里干活。虽然放弃了自己的许多喜爱,却坚守了家里的一份责任。
贫穷是一种经历,贫穷也是一种财富。贫穷让我养成了做事执着认真、无所畏惧、知难而进的性格。
走进工厂工作时,脏活累活我从不畏惧,既使一时有些难度,也会想办法去克服;以前没接触过的工作,只要有图纸,就会保质保量地完成。后来走进机关坐进办公室,从写小文章,到写大材料,从不畏难,从不退缩。在一次次的历练中,得到了一次次的提高,直到挑起了科室的大梁。这些都缘于当年的贫穷,贫穷之中蕴藏着无尽的能量,贫穷让我有了一种挑战精神,在贫穷的经历中锻炼了我的意志、耐力和能力。
当年贫穷时候也企盼着丰衣足食,但那时候对富足只是一种奢望、一种想象,奢望能吃一顿肉,吃一次油条,吃一次西瓜,奢望着不只在过年时候才能穿上一件新衣服……那时候认为,这些奢望只是梦想而已,现实是遥远的。时间走到今天,改善一下生活、买件新衣服不再是奢望。当年的贫穷虽然承受了许多苦难,但我感悟到人生真正的财富不是今天的温饱,也不是明天的富足,而是当年遭受贫穷的经历。
贫穷如水一样流过我的心田,贫穷的影子在我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因为经历了贫穷,所以我不惧怕贫穷。贫穷的窘境激励我去改变贫穷,贫困的生活让我自立自强勇于面对贫穷,勇于担当责任。正是当年的贫穷,养就了勤劳、朴实、吃苦、担当等好的品质。
纵观诸多不同的出身,我认为贫穷是最好的出身。
我幼小的心被《贫穷是最好的“大学”》这篇文章深深打动了。
文章叙说的是天津市一个家景贫寒的学生金鹏,与贫穷、苦难和厄运抗争,登上了令人瞩目的“奥数”领奖台,并以优异成绩考进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真实故事。
因为穷,小金鹏只能捡小伙伴们用短扔掉了的铅笔头来写作业,把用过的作业本上的字擦掉继续用;因为穷,连上小学的学费都是借的,靠卖掉家里的小毛驴得来的600元钱交中学学费;因为穷,成为学校里唯一不吃菜也没有用过肥皂的学生,连出国参加“奥数”竞赛也带着黄豆辣酱。
但金鹏志不穷,贫穷化作了他学习的动力。小学就自学了初中的课程,初中就学了高中的课程,为了学好英语,用小石子放在嘴里练发音,舌头磨出了血。不满足于“奥数”的二等奖,最后争得了第一。
金鹏的故事让我感动,让我深思,让我想起了立根破岩中的松柏,面对贫脊的土地,面对寒风冰做霜,吸收着有限的营养,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昂首傲立。也让我想起了温室里鲜艳的花朵,它从小在花农的呵护下成长,吸收着充足的养分,但一移到室外,就经不起风吹雨打.
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鲜花只得一时艳,经霜松柏更青翠”吧。金鹏的朴实故事,不就正说明了一样的道理吗?试想,如果他没有经历过与贫苦的抗争,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能有这样的斗志去面对和克服困难,成不骄,败不馁,最后登上瞩目的高峰吗?
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成功,要取得辉煌的成就,就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练。艰苦的磨练能去除人们的缺点和不足,提高斗志。
每当我面对床头上挂着的座佑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想一想金鹏在这样贫苦的条件下尚如此刻苦求学,对比自己,生活和学习条件要比金鹏好千百倍,但练琴、学书法遇到一点点困难时就打了退堂鼓,在全区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和全国英语竞赛中仅取得三等奖成绩时就欣喜万分,我感到羞愧。我们身边不少同学也不是如此吗?躺在父母幸福的臂弯里,上学没有车送不高兴,上街爸爸妈妈不带去吃麦当劳就把嘴巴翘得老高,而学习却马马虎虎,遇到困难就掉头,取得一点点成绩就骄傲……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是啊,成功在艰苦的磨练中孕育,历经千辛万苦得来的成功,就像雨后的彩虹一样灿烂,就象春天里历尽了寒冬风霜的松柏一样青翠。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不要做温室里的娇嫩的花朵,我们要象松柏能经霜,要象金鹏敢于吃苦,学会吃苦,鼓起勇气战胜困难与挫折。让我们记住金鹏妈妈的话:“一吃苦,什么都不难了”。
暑假里,我读了一个故事:《贫穷是最好的大学》。它让我感动地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金鹏,一个弱小男孩用捡来的铅笔做出满分的答卷;因为家里贫穷而藏起了《录取通知书》;含着石子练英语……最后登上国际奥数领奖台,考入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从这些故事中,我看到了一位孝顺懂事、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志向远大的金鹏。艰苦的生活没有让他低头,反而使他磨练出积极上进的精神。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与苦难和厄运抗争,无上光荣!
人穷志远的金鹏让我想到了我们这些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吃的是奶酪,喝的是饮料,穿的是名牌,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快快乐乐的生活。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
我想生活是不会一帆风顺的,贫穷、疾病、失败等困难时时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应该学习金鹏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学习他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像雄鹰一样,搏击万里云天,自由翱翔,我们一定会有许多收获。我们的人生一定是勇敢的人生、精彩的人生。
《贫穷是最好的大学》讲述的是贫困学子安金鹏艰辛求学的故事,还有求学路上他母亲给他的鼓励,以及母子面对困苦索表现出来的坚韧。
两百多斤的青菜只卖二十元,吃不起白菜,用不起稿纸和肥皂……对这些细节,有些同学表现出不屑,因为他们觉得太假了。我要说,正是因为这些贫困的镜头离我们太遥远,所以让一些人觉得不可思议而无端地加以否定。你们说它假,是因为你们不曾体验过,不知道什么叫困苦!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像是温室中的花朵,被亲人们呵护着,从未亲近过底层生活。他们就像是一个个易碎的花瓶,当困苦的风暴席卷而来的时候,只有一个“破碎”的结局。
安金鹏,这是一个在贫穷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热爱读书,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因为贫穷,他屡屡走在失学的边缘,是她那慈爱的母亲一次又一次地将他拉了回来,一次一次地安慰他、鼓励他。面对贫穷,他没有自卑过。
他是幸运的,他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母亲;他是顽强的,他不曾自卑,不曾气馁。他迎难而上,接受苦难的洗礼……
于是,他成功了!在阿根廷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荣获金牌,为天津历史写下新页!
面对这么一个青年,我们应当感到惭愧。当我们扑在妈妈怀里撒娇时,他也许正在帮助父母耕作;当我们因为无聊而去网吧时,他也许正在挑灯夜读;当我们为自己生活不够奢华而抱怨时,他也许正在吃方便面渣、穿着那满是补丁的衣服。我们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也时常怨天尤人;他生活在缺吃少穿的家庭,却每每自强不息。我们偶遇一些小问题就往往不知所措,他无论面对多大的困境却能从容而行。
我们应该居安思危了。温室中的小苗要怎样才能够沐浴风雨?只有蜕变!只有蜕变才能矗立,才能历风雨见彩虹!
当我读完《贫穷是最好的“大学”》后,泪水模糊了双眼。金鹏,虽然家境异常贫寒,却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重重困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
金鹏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从小家境贫寒。从他出生起,奶奶就一直病卧在床上,他4岁那年爷爷得了半身不遂。他上高中时,爸爸又得了癌症。他上小学时学费是借的,上高中时妈妈为了筹集学费卖掉了家里惟一值钱的小毛驴。但他不向命运低头,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克服一个个生活上的困难。没钱买铅笔,就把同学用短的铅笔头捡起来,用线捆在一跟小棍上继续用。练习本用完了,他就用橡皮把写过的字轻轻擦掉,继续用。上高中时,他是学校唯一不吃菜的学生,每顿饭只买两个馒头,泡点方便面渣,就着咸菜吃。他又是学校唯一没用过肥皂的学生,总是到食堂要一点碱面洗衣服。甚至到阿根廷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他还穿着大小颜色很不协调的旧衣服,连老师都吃惊。但他不觉着丢人,他牢记妈妈的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和金鹏相比我是多么幸福呀!我想吃什么妈妈就给做什么,有时还埋怨饭菜不可口,还经常叫家长给我买零食。我满满一橱衣服,还挑三拣四,嫌这件不新那件太土。对照金鹏我真是惭愧呀!我生在幸福中,却不觉得幸福。
金鹏在学习方面表现出的自觉和刻苦精神更是令我钦佩。上小学前他就学会了四则运算和分数小数。在小学里他又自学了初中的数理化。上了初中,他又学完了高中全部理科课程。上高中后,他把小石子放在嘴里练英语发音,舌头磨擦出血也不放弃。就这样,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走进天津一中,走进了中国最高学府——北大,走上了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最高领奖台。他为自己争了气,为祖国争了光。和金鹏相比,我的学习条件很优越,却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我家里有复读机,出门有随身听,英语磁带有几十盘,可是我懒得去听它们。放学回家后不是为了交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愿打开课本和作业本。当老师布置得作业多一点时,我就不高兴。爸爸妈妈给我买的课外书很多,我也很少看它们。对照金鹏,我和人家相差太远了。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读完金鹏的故事,我才真正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金鹏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了生活学习上的重重困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是“能干的人”,是强者。我要以他为榜样,克服懒散、脆弱的毛病,不再为一点成绩沾沾自喜,不再为一句不顺心的话而郁郁寡欢,不再为一点挫折情绪低落。我要像金鹏那样,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不向困难低头,充分利用优越的条件,刻苦学习,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
《贫穷是最好的大学》读后感作文
人生是充满挫折和坎坷的,没有任何人的生命是一帆风顺的,可是因为坚强,却可以度过这些挫折和坎坷。今天我读了《贫穷是最好的大学》这本书,使我感触颇深。
里面的金鹏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在他出生后不久,爷爷奶奶就去世了。他们的生活便越来越苦。在他考上重点中学时,他的父亲也得了重病。母亲一人默默地承受着家庭重任,把三亩地的麦子种熟,看到母亲累得直不起腰,金鹏非常难过,就对母亲说:“我不去上学了。”金鹏为了母亲,宁可放弃自己的学业,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呀!而我们不但不关心父母,还经常让父母为我们担心,说来真是惭愧。虽然这样,但是金鹏的母亲仍然让金鹏去上学。于是金鹏又坚强起来。他平时在学校只吃面包渣,可他并不痛恨生活。他还说:“与艰苦和厄运抗争无尚光荣。”
看到金鹏这么坚强的面对生活,想想我们自己呢?只因学习累、作业多,而常常自己和自己赌气。我们既然有这样良好的条件,还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父母呢?有人说过:“你若失去了财富,你只是去了一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若失去了勇气,你就失去了一切。”
同学们,让我们好好学习吧。
今天,我读了《贫穷是最好的大学》一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文章中金鹏同学的学习、生活以及他的成长经历,让我想了很多很多……
这篇文章不算长,可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其中“在学校的操场上,小伙伴把用短了的铅笔头扔到了地上,金鹏悄悄地捡起来,回到家里,把铅笔头擦干净,用线捆在一根小棍上。第二天,他就用这支铅笔写作业。”这句话,让我感动万分。因为客观原因,金鹏的家庭很穷,连平时上学要用的书纸笔墨等学习用品都难买得起,可金鹏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的信念,他没有埋怨父母,没有埋怨社会,没有埋怨别人,因为强烈的自尊心,他在没有同学在场的时候,“悄悄地捡起小伙伴扔在地上的铅笔头”,就是用这些小伙伴不想再用铅笔头,“无论大考小考,他的数学总是满分”,就是用这些别人不要的学习用品,他考取了重点中学,他摘取了第38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
想今天,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父母加一个孩子,我们吃食无忧,只要需要,学习用品应有尽有。父母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的成长,就算是再困难,也会想方设法满足我们的种种要求;更有堪者,我们很多同学,有每年的压岁钱,平时还可以伸手向父母要零用钱。看到别人有的玩具自己也想要;看到别人穿好的衣服,自己也想穿;看到别人吃零食自己也想吃……,爸妈常说,我们这一代是长在蜜糖里,现在想来,与金鹏相比,我们的确如此。可是,我们平常想得多的是吃好、穿好、玩好,想得少的是如何学好、如何多一点体谅父母、长大了如何报效祖国和人民。想到这些,我羞愧万分,我深深感觉到,金鹏在生活上比我们许多人矮了一节,可他的精神却比我们高出万丈啊!
爸爸时常告诉我一句话:“心中有足乐者,不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我想,金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并不以自己“口体之奉不如人”而放弃学习、放弃成才,而是迎难而上,他心中有着足以让自己快乐的精神支柱,那就是他刻苦学习换取的一个个进步,他不畏艰难险阻一次次地攀登目标和超越目标时的喜悦!今天,我们有着比金鹏优越得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感谢父母、感谢党、感谢人民为我们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我们更应当好好学习金鹏的精神,勤俭节约,刻苦用功,在精神上争取做第二个“金鹏”,努力把自已培养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今天,我看了《心系祖国健康成长》这本书里的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贫穷是最好的“大学”》,看了这个故事,我很受感动。
这个故事述说了一个农村的孩子,名叫金鹏。他家里很贫穷。他上小学的学费是妈妈问别人借的。金鹏知道家里穷,捡小伙伴扔掉的用短的铅笔头用,练习本用完了擦干净再用。金鹏学习很努力,他上小学前,就学会了四则运算和分数小数。在小学又自学了初中的数理化。上了初中,他又学完了高中全部的理科课程。1994年他参加了天津市举办的初中物理竞赛,取得了市郊五个县学生中唯一考进前三名的农村小孩。他用好成绩回报了妈妈。
金鹏进了天津一中,他偶然一天知道爸爸得了癌症,妈妈在这些日子里天天为了赚钱割麦,站不住就跪着割。金鹏生活更加简朴,学习更刻苦努力了。他在学校里是唯一不吃菜、用不起稿纸、不用肥皂的学生,但他并不自卑,他认为,与苦难和厄运抗争无尚光荣!金鹏为了练好英语,就捡了一枚小石子,洗干净,放在嘴里练发音。半年后石子磨圆了,他的舌头也磨顺了。金鹏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知识竞赛中数学得了二等奖。他妈妈说:“要拿就拿一等奖!”于是,他把精力集中在数学上,进入了国家集训队。,金鹏代表着中国参加了第38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得了金光闪闪的金牌,他回到了家,把金牌挂在妈妈脖子上,投进妈妈的怀抱,畅快地哭了。
金鹏知道妈妈为了他读书,付出了千辛万苦。为了报答妈妈,他学习上勤学苦练,生活上艰苦朴素。而我们呢?我们家里虽然都不贫穷,但也不富裕,为了我们吃好穿好用好和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父母每天在努力工作赚钱,经常加班加点,出差办事。而我们却不知道珍惜父母赚来的辛苦钱,不知道要节约用钱,整天问父母要零用钱,随便乱花。看到别人有好看的衣服,就要父母给买更好看的衣服,看到别人有好的学习用具、玩具,就要父母给买更高级的学习用具、玩具。看到别人吃好吃的,就要父母给钱买。吃饭不好好吃,总要吃麦当劳、肯德基。考试考得好,还要父母给钱或者给买玩具等等。想一想这一切,与金鹏比,我们做得太差了。
金鹏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就刻苦努力学习,知道能吃苦就什么困难都不难了。他把石子放在嘴巴里练口音,磨出了血还依然坚持着。而有些同学知道自己作业没写完也不写,知道课堂上没听懂的也不问,下课照样玩。老师留下那些同学,要写完作业才能走,而有的同学却想尽一切办法找借口逃走。父母为了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让我们在课外学小提琴、学英语、学奥数,还不愿意学。看到别人玩耍,认为自己吃亏了,认为自己辛苦。与金鹏比,我们做得太不应该了。
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要继承革命前辈光荣传统,不怕困难,顽强学习,艰苦奋斗。从小就要爱学习,勤学苦练,不能贪图享受,长大才能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
一本散发着墨香的<<心系祖国健康成长>>的书,放在我面前,我好奇地拿了起来,翻阅着。呵!一篇篇文章多么生动,多么感人肺腑,特别是从<<贫穷是最好的大学>>把我深深得打动了!贫穷是最好的大学>心系祖国健康成长>
故事讲的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是怎么样克服一个个困难,走向插满荣誉旗帜的科学顶峰的。从他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镜头,就可以体现出那位孩子的.不向命运低头的优良作风。人人都说,贫穷是锻炼人们坚强意志的灵丹妙药,也是搭建人生舞台的基础,有了贫穷,你的生命不会因为缺少富裕而失去光彩,蒙上阴影,而是增加了一道生命的奇迹!增加了一道耀眼的光芒!我们这些平时娇生惯养的城市小孩,因为太受宠爱,不会培养坚强,刚毅的性格,自然地,也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国下一代。乡村的小孩就不一样了,他们因为贫穷,因为落后,为了自己,为了乡村的美好前程,他们个个立下伟大的理想,并且个个付出特别高的代价。如果让你去亲身体验一下那乡村孩子的朴素而又艰苦生活,你就会明白,从贫穷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是多么地困难,多么的艰辛啊!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多去想想那些苦难的孩子们的生活,这样,即使你的生活是多么的甜美,你的心依然很朴素,性格依然很坚强,很刚硬。
同学们啊!我们是祖国的花朵,世界的希望。我们生活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待到有一天,我们的翅膀硬了,胆子大了,就挣脱祖国妈妈的怀抱,带着自信,带着希望,搭上开往科学顶峰的班车,勇往直前!再待到有一天,我们带着智慧的包裹,自豪地回到妈妈怀抱,努力的为祖国妈妈的建设,献上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直到我们无能为力的时候,才休息。
当我再次翻开那本散发着墨香的书时,我的心又颤抖了一下……
今天,我阅读了《心系祖国,健康成长》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贫穷是最好的“大学”》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天津武靖县大友岱村的一户农家里,有一个叫金鹏的小男孩,在他四岁那年爷爷得了半身不遂,家里一日不如一日,他上小学时的学费都是妈妈向别有借的,就连他写字的铅笔也拾起小伙伴们扔掉的铅笔头。虽然他家很贫穷,但他是一个很懂事、学习非常刻苦用功的好孩子,每次无论大考小考,他的数学总是满分,也总是以最好的成绩报答父母的艰辛。
记得1999年6月,他接到了天津一中的破格录取通知书,当他欣喜若狂地跑回家时,迎接他的却是家人满脸的忧愁。为了爷爷奶奶家里已欠下了一万多元的债务。金鹏知道后流着眼泪悄悄的把录取通知书塞进了枕头里。但是为了他的前途,妈妈还是把家里唯一的牲口DD驴给卖了。
他来到了学校,是学校里唯一一个不吃菜的学生天津一中的英语水平很高,他为了能很快跟上同学,就含着小石子练习,当他取得比赛第二名时,就会暗下决心要向第一名冲刺……就是在这样的勤奋刻苦下,金鹏终于登上了国际领奖台。
与多鹏相比,我学得非常惭愧。记得四年级时,我的英语并不是很好,在一次期中考试一落千丈,从班上的前十名落到了三十名,就这样,我对英语失去了信心,总认为自己的英语怎么学也学不好了,我很泄气,不管妈妈怎么说,我都没有把自信从自悲的魔掌中解脱出来。当我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想:金鹏能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学习还能考上名牌大学,而我生活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中,为什么就不能呢?他考上名牌大学,我也一定要考上。
这学期一开学,我就马上找到英语老师,叫他帮我补课,每天早我就早早起床,在阳台上背诵英语单词,平时英语课我专心听课,生怕漏掉一逐步形成单词。放学后我仍然会跟着复读机反复地读。我要好好学习,以金鹏为榜样,把英语学好,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爸爸妈妈。金鹏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别人能够做得到的事,我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 出身要如何造句
★ 不怕贫穷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