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广东四大高校出炉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manping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考研广东四大高校出炉(共含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manping”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考研广东四大高校出炉

篇1:考研广东四大高校出炉

考研广东四大热门高校出炉

记者今天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获悉,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将于201月15日至1月16日举行。广东省今年考研人数呈现大幅度增长。全省共有49780人报名参加2011年考研,比我省的'报名人数增加4312人,增幅达9.5%.全国共有74421人报考我省招生单位,比20增加1537人,增幅达2.1%.

据了解,广东全省共设26个考点,分别设于有关地级市招生办及广州、深圳地区有关高校。考生人数最多的考点是:中山大学7541人,华南理工大学4584人,华南师范大学4273人。重点大学依然是学子们追捧的热点,报考人数最多的四个招生单位是:中山大学17256人,华南理工大学11423人,暨南大学8024人,深圳大学7540人。

该负责人提醒考生应准时赴考,考生迟到15分钟后不准进入考点参加当次科目考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考试结束前30分钟。考生不得携带任何通讯工具(如手提电话、无线电子产品等)进入考场,否则将被取消考试成绩,如发现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工具的将被取消考试资格。如有违纪、作弊等行为都将记入考生的诚信考试电子档案。受强冷空气影响,广东省近日出现寒冷天气,省教育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应在考前做好防寒保暖准备,以免影响考试。

◇中国大学网: 考研 2011考研 热门高校

篇2:广东高校招生计划出炉:清华大学骤减四成

广东高校09年招生计划出炉:清华大学骤减四成

广东各高校招生计划昨(15)日新鲜出炉,华工、暨大和华师均维持“零增长”,部分高校略有扩招,总体招生规模在保持稳定时略有上扬。另外,北大和清华今年的广东招生名额都在“缩水”,清华更是骤降40%。

华南理工大学

增加本硕博连读专业

华工今年招生计划保持不变,依然是6300人,但面向广东的招生人数会略有增加。该校招生办负责人表示,今后几年,华工的招生计划都会保持稳定。今年华工新增4个专业,另外还增加5个本硕连读和本硕博连读专业。具体专业名称仍待教育部审批。校方表示,今年该校将展开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

暨南大学

招生“零增长” 仍招4200人

暨大招生办主任庄友明介绍,今年该校本科招生计划总数为4200人,与去年相比“零增长”。其中,去年新增的应急管理专业(方向)今年继续招生100人。该校今年还新增两大专业,分别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各招生30人。

华南师范大学

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该校今年总体招生计划维持去年的规模,93个本科专业(含方向)共招生6600人。其中,文科招2627人,理科招3403人,艺术体育类计划招570人。15个专科专业(含方向)共招生950人。

该校新增两个本科专业:小学教育(数学教育)专业和新闻学专业。

南方医科大学

今年本科招生3300人

南方医科大学今年招生人数为3600人,其中本科招生3300人(省内本科计划招生1850人,含理科1564人、文科286人),专科招生300人。该校今年新增三个专业――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康复治疗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合并财经职院扩招500人

据了解,今年广外计划招生5500人,比去年扩招500人。“之所以扩招了500人,主要是因为广东财经职业学院今年划转到广外,使广外新成立财经学院,并新招生500人。”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

广东商学院

新增四个招生专业

广商今年总招生6000人,比去年实际招生人数增加324人。其中省内本科计划招收5610人,省外计划招收390人,广东省内文科计划招收2795人,理科计划招收2685人,艺术类计划招收130人。该校在广东省文科出档分数线为524分,理科出档分数线为510分。今年该校新增四个招生专业:社会学、应用心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

广州大学

招生计划增200人

今年广州大学招生计划总计增加200人,达到5200人,其中九成面向广东招生。校方表示,增加招生数是因为今年停招了插班生,将部分插班生名额归入高考统招计划数。今年新开三个专业,分别是电子信息工程、光电子科学、生物技术(食品安全方向)。

广州医学院

增加热门专业在粤招生数

年广医本专科共计划招生2785人,其中本科1485人,专科1300人。该校本科招生比去年增加85人,共有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等14个专业招生。今年新增了临床医学(医学心理学)专业方向,共招收90人;从去年招生情况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等几个专业比较热门,为此,今年广医将增加这几个专业在广东省的招生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将实行与美国加州大学合作的“2+2”培养方案(2年在国内学习,2年到美国学习)。

专科共有临床医学等7个专业。

广东药学院

将100个文科计划调至理科

该校今年招生计划为5620人(含专科招生计划400人,本科插班生170人),相比去年仅增20人,其中省外招生210人。在今年的文理科招生计划上,该学院做了微调,文科计划招生比去年减少100人,理科增100人。同时还新增两个专业:临床药学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

星海音乐学院

招生千人与去年持平

该学院今年计划招生1000人,与去年持平,其中外省招250人。港澳台考生人数则不在该计划内。

今年星海音乐学院还联合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进行招生。考生可以同时报考这四所音乐学院,只要过了其他三所学院复试的考生,星海音乐学院会调取他们考试的相关视频进行评分、录取,考生无需特地来广州参加专业考试。

清华大学

在粤招生计划减四成

清华大学今年在广东招生33人,比去年54人明显“缩水”。其中,理科生招31人,文科生2人,计划招生名额骤减近四成。

清华大学招生办朱志明老师解释,并非专门减少在广东的招生计划,广东的生源是很不错的。实际上,清华今年的计划招生名额全国都在减,缩减下来的名额将会用于招收保送生的自主招生考生。

记者获悉,今年清华大学在广东省设有12个保送生、34个自主招生考生名额。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可以在高考录取线上有下调一定分数的优惠,因此高考录取的`变动更大。朱志明说:“我们的机动名额多了一些,这样弥补了计划招生下降的空缺。今年能录取多少人我们也不好把握,但是最终录取人数与去年不会差太多。”

今年清华大学新开设“钱学森力学班”,在广东只招生1人。录取的学生将获得直读博士或推荐去国外进修的待遇。

北京大学

保送生名额增34

%北京大学今年在广东计划招生40人,招生计划减1/6,保送生名额增34%。

今年北京大学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有32人,其中24人获得高考加20分、8人获高考加5分的优惠政策。这些学子也要参加高考,但是假如分数达不到“优惠线”,也不会被北大录取。与计划招生名额缩水形成对比的是,今年北京大学保送生的名额从去年的29人增加到39人,增长比例达到34%。(文/记者卢文洁、徐静、黄茜 通讯员 徐能源、孔晓明 )

人人都说省班好

只是生源难招了

广东实验中学和华师附中每届各招100人的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省班”一直备受关注。不过,今年却出现了“人人都说省班好,只是生源难招了”的现象。

俗称“省班”的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是广东省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有益尝试。目前在广东省,教育厅只批准在华附和省实两校开展此项实验,并举办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省实“省班”年年重点大学考取率百分百,至今,省实“省班”约有550名学生,已经获得国际级竞赛一等奖16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竞赛一至三等奖2947项,国际奖项32个。

出人意料的是,今年“省班”却出现招生难的现象。据省实“省班”学生黄河表示,“省班”生源地开始出现当地与“省班”抢生源的情况,“我们届顺德一中可推荐10名优秀学生上省班,使用的是志愿优先方式,报了省班就不能再报顺德重点中学,风险挺大的”。华附负责人也表示,惠州将惠州一中与华附省班同时招录,只可二选一。

据了解,省班的学生具有双重学籍,即华附或省实的学籍、原录取学校的普通高中学籍。省班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竞赛活动以及取得的其他成绩,均为招生学校和原录取学校共同培养的结果。那么,为什么生源地学校不愿意送尖子生到省班?省实一名负责人表示,最大原因可能还是在高考状元的招生效应争夺上。尽管双重学籍,荣誉共享,但毕竟是省班培养,每年的办学成绩宣传上状元的作用很大,所以某些学校宁愿将最优秀的生源留下来,期望其成为状元,为母校争光。(记者何雪华)

篇3:广东高校经管考研的择校分析及建议

关于广东高校经管考研的择校分析及建议

下面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广东经济学择校分析的,当然我相信对考广东管理学的同学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关于经济类择校的文章,论坛上可以说不少了。但是我看了那么多,基本没有一篇靠谱的,起码分析广东的学校经济类就业情况的,几乎都是胡扯的。那些人有些说不定根本没在广东混过,也没有做过任何市场调研,就出来指点江山,误导一届又一届的人。而下一届的人,由于自身的认识局限,辨析能力的不足,很多时候根据这些错误的信息做出非理性决策。当你认真看完我写的文章、贡献出来的就业数据以及我对每个学校的考取难度的分析后,我相信你会不得不感叹,为什么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会偏离现实如此之远以及什么是信息不充分的狗血。

我来给广东学校经济类专业排个名。

至于排什么名,不是学科排名也不是学校牌子排名,而是就业机会和就业平台的排名。而就业机会和就业平台,是由学校牌子、学科实力和行业的校友底蕴等主要因素决定。学校的牌子可以参考211和985以及知名企业宣讲等指标,而学科实力可以参考师资力量、重点学科等指标。例如中国人大的金融是国家重点学科,排名也比清华大学前,但是清华大学牌子硬,就业好,那么虽然清华学科底蕴不如人大,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说清华金融比人大金融好,起码从就业机会和平台上可以这样说。而同济大学是985,而上财只是个211,但是上财的金融学科实力确实比同济好,而且金融界的校友底蕴也很深厚,不是同济能比的,上财金融就业机会和平台确实优于同济,于是即使同济是985,上财只是个211,我们仍然可以说上财的金融比同济金融好。

本人通过自己手头掌握到的招#聘#信息、宣讲会和笔试名单,为了保证就业数据来源的可靠,我都会给出就业数据来源网站(主要是应届生求职网和一些公司的官方网站),而网站论坛会审核的,很难发上来,所以我已经整合到一个文档里面了,大家可以下载来看,我还在文档里面对这些就业数据做了全面的分析的。根据我掌握的就业信息,我得出的就业机会和平台: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商学院。由于深圳大学在深圳,考虑到这个特殊性,你要我说华师广外和深大经济类哪个好,我真的不好说。但是个人认为,只要中大华工暨大三个学校的金融你能考上其中一个,就没必要考虑深大了,至于为什么我会这样说,下面在分析深大的时候,我会给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当然我觉得还有必要说明下的什么是就业机会和就业平台。例如这里我把华工排在暨大前面,那是因为我看到一些券商给机会华工,但是没有给机会暨大,但是我没有发现有给机会暨大但不给机会华工经济类的企业,于是我就基本判断出华工经济类平台优于暨大。而有些证券公司确实同时给机会华工和暨大,但是华工拿到的机会比较多,于是我就说华工经济类的就业机会多于暨大,当然这里的机会主要是指相对机会,例如A学校金融学毕业生100人,B学校金融学毕业生25人,而某公司同时给了A和B公司10个笔试名额,那么我们不能说A和B拿到的机会一样多,而应该说B金融学毕业生拿到的机会是A学校金融学毕业生的机会的4倍。

下面我按排名对每个学校进行分析:

中山大学(985&211,下面简称中大):中大既有学校的牌子,也有岭南学院的牌子,经济类就业机会和平台省内第一可以说毫无悬念的。中大对比同档次的厦大武大南开之类学校,在广州的知名外企,例如宝洁和四大会计所、汇丰恒生等外资银行确实有优势,但是说中大金融在珠三角的就业堪比清北复交,那绝对是扯蛋的,而且扯得很离谱。因为宝洁四大等知名外企,基本不在清华北大金融研究生就业考虑的范围,清北复交基本都是银行总行、券商和基金核心部门,再说中大金融毕业能去银行总行和券商基金核心部门的,真的不多。当然如果想进宝洁、四大会计所、外资银行和珠三角的国企的,中大相对同一个档次和考起来难度相当的厦大武大南开,确实有优势。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想在深圳混迹金融高端的,中大也可以,中大现在每年都有一些券商和基金的宣讲会了,但是我认为选厦大比较好点,毕竟厦大在深圳金融界的校友势力很大的,或者求稳选中南财、西南财大这些综合实力不强,但是在深圳金融界校友势力庞大的`老牌财经类院校。

中大的难度:中大岭南学院和港澳所,11年学术收分最低375,而且都是冷门的经济类专业(政经、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之类的),金融学复试400分,不少经济学复试都将近400了,被刷的最高分414,其中400分被刷下来的不少(补充说明:中大的专业课压分很严重,而且专业课又不简单,中大的380分可以约等于华工暨大的400分),对于中大这个难度,我想说,考中大有实力冲400的,而且有志于金融高端的,可以考虑下复旦金融专硕了,起码复旦的金融专硕难度估计跟中大经济学差别不大,但是就业肯定好很多。而那些考中大只能考330-370的,我希望你们需要慎重选择,中大固然是好,但不要做无辜的炮灰。可以退其次考虑华工或者暨大都可以,起码考中大能考330-370的,考华工暨大希望还是很大的。

中大的奖学金和学费设置:中大学硕奖学金覆盖率约60%以上,每个月400块钱的补贴,学硕学费1W年(数据如有误欢迎指正)。金融专硕没有奖学金,学费2年7万。中大是广东省学校中,政府拨款(其实就是纳税人的钱)最多的,但是奖学金覆盖率最小,学费贵,从中大奖学金和学费的设置,我没有看到中大宽厚的一面,倒是看到葛朗台的品质――财多但吝啬。

中大专业课:中大虽然没有给出参考教材,但是一般都是参考以前的教材,范里安的微观和多恩布什的宏观还有中大自己出的那两本图解。中大的专业课难且压分,考中大的同学专业课就要下足功夫了。中大的性价比:中大11年的难度和它的就业来看,中大的性价比无疑是低的。当然这个几乎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包括一些中大本校比较客观公正的人。

华南理工大学(985&211,下面简称华工):作为广东省每年企业宣讲会最多,500强企业宣讲会,能排在全国所有高校第十位左右的学校(这个数据我后面会奉上),感觉华工在民间的地位远远跟不上它在业界的地位。因为如果列举在全国学生和百姓中认知度最高的15所学校,肯定没有华工的份,但是从“名企配名校”,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历举全国15所最好的学校,肯定有华工的份,当然这里的就业说的是整体就业。华工经济类横向比较肯定不如中大经济类那么强势,纵向比较肯定也不如华工的工学那么强势。但是有人说华工的牌子是理工科打回来的,经济类就业恐怕会受歧视,华工的牌子是理工科打回来的不假,但是如果华工的经济类就业受歧视,那么广东的学校,除了中大的经济类就业还可能不被鄙视外,其他学校早就被鄙视了。我为什么敢这样说,还是那句,这是我从一些招经管为主的招#聘#信息(例如很多证券直接写明广东目标院校中大华工),宣讲会和笔试名单(华工经管类笔试名单广东第二多)得出的结论,这些就业数据我前面说了,我已经整理成一个文档,供大家参考的。但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华工经济类就业的地位,甚至根本不知道华工有经济学,所以很多想考广东学校的,不敢考中大,就退而求其次考暨大,暨大不敢考的,考华师广外都不考华工。其实华工只看学科实力也不至于那么弱的,起码金融学专业,只看学科实力在广东只次暨大中大的,有几个博导的。而且华工招人少,找工作内部竞争很小,相对机会更多了。

关于华工的难度:11年国家线A区国家线350分,华工经济学330分(华工是34所,自主划线),所有经济学330分复试,金融学350分复试,复试被刷还可以调剂金融专硕,居然低国家线20分还可以上华工经济类,意味着华工比广外华师广商还要好考20分,但是广外华师广商这几个学校就业机会和平台跟华工完全不在一个档次。而10年华工经济类划线320,国家线330,就连金融学都要接受校外调剂,这个是很不可思议的,华工贵为一线城市的985,经济类就业在广东仅次中大,居然在10年被国家线羞辱10分还得接受校外调剂。10年之前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华工的学费和奖学金设置:学硕每年学费7K(全国找不到比这个便宜的了吧),学术一等奖奖学金覆盖率50%,免学费加每个月400块生活补贴;二等奖奖学金覆盖率30%,免学费;剩下百分20%是三等奖奖学金,奖励5K,自己交2K的学费。这个是学硕第一年的情况,第一年覆盖率100%,进来后第二年华工根据第一年在学校的表现重新评奖学金,奖学金覆盖率80%。金融专硕学费8K(全国估计找不出比这个便宜了吧),一等奖奖学金免学费,二等奖奖学金奖励4K,自己交4K学费,总共覆盖率40%。11年华工金融专硕只有1个人上线,剩余全部调剂。

华工的专业课:华工的专业课参考教材,微观是平狄克而宏观是多恩布什。华工虽然是中级教材,但是考试的难度就是初级,而且专业课估计还会放点水,毕竟华工的生源那么差,不放水分数就更难看了。华工的性价比:华工学费最便宜,学术奖学金覆盖率100%,金融专硕学费8K还有奖学金,广东省一流的大学,一线城市的985,经济学比国家线还要低分,关键就业机会和平台在广东仅此于中大经济学,这几个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我想华工经济学应该是全国性价比最高的了。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的狗血!

如果你是女生,想来广东发展,没有男朋友,而且觉得考中大经济学有风险的话,可以优先考虑华工经济学了。为什么,华工是女生择偶的天堂,华工能赚钱的,品性纯良不花心,优秀的男生太多了。我觉得女生读得好不如嫁得好,我认识几个华工师姐,毕业的时候参加华工的校友会,解决了自己的人生大事了,华工校友会事业有成单身的师兄应该不少。我有一个观点,不必苟同。就是:一个女人这辈子如果有个幸福的婚姻,那么她这辈子至少不能说是失败的;而一个女人如果这辈子没嫁个好老公,没个幸福的婚姻,那么她其他方面再成功,那她这辈子至少不能说是成功的。当然我不是说你

广东暑假放假具体时间出炉

广东2023暑假放假安排(出炉)

考研复试四大内容介绍

四大接受考研调剂的最牛高校最火专业排行

2022广东高校暑假时间表

高校考研分析报告

广东海洋大学考研复试通知

广东各院校考研成绩公布

2023广东各地中小学暑假时间出炉

广东高考艺术术科考试大纲出炉

考研广东四大高校出炉(共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考研广东四大高校出炉,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