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广东高考艺术术科考试大纲出炉(共含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uzhifeng”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广东高考艺术术科考试大纲出炉
音乐术科统考满分由100分调整为300分
2日,20广东高考艺术术科考试大纲正式出炉,音乐术科统考满分由往年的`100分调整为300分,必考项、主考项、副考项和加试项所占比例则不变。美术术科统考包括素描、色彩、速写三门科目。 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eeagd.edu.cn)了解考纲详情。
据了解,音乐术科考生必须参加必考项、主考项和副考项考试,加试项限选一科,且不能与主考项和副考项重复。考试总分为300分,其中必考项(视唱练耳和乐理)占30%,主考项(声乐、钢琴或器乐)占55%,副考项(钢琴或声乐)占10%,加试项(器乐、钢琴或舞蹈)占5%。美术术科考试科目分为三科,总分为300分,其中色彩、素描、速写各100分。
除了总分由100分调为300分,今年音乐术科考纲的变化还有:器乐考试内容出现调整:增加了“民族器乐的某些乐曲可视同为练习曲”的新规;考纲还规定打击乐考生须选择以下组合之一参加考试:A.小军鼓与马林巴;B.小军鼓与爵士鼓;C.小军鼓与排鼓。另外,大纲还详细注明:“(器乐)考生可自带伴奏,考场只提供钢琴、双排键电子琴(EL900M)、小军鼓、马林巴、爵士鼓,其他乐器考生自备。”至于舞蹈考试,则新增要求:“考生需自备CD格式伴奏光盘,考试时如遇伴奏光盘无法播放的情况,考生须改为无伴奏表演。”
至于美术术科考试,今年的新考纲也对考生有新提醒,不过是针对的素描考试,新考纲规定考生“从20开始,试卷完成后不允许在画面上喷洒任何固定液体,提倡考生使用铅笔、炭笔。”(记者陈雯)
江西 年高考考试大纲近日出炉。据介绍,江西省 年高考继续使用全国统一卷,总分值为750分,36.06万考生报名参加今年江西高考。据介绍,英语科目语言知识运用所占分值较大。与往年不同,今年文理综合科目试题不涉及跨学科出题。
语文
试卷结构分
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年高考语文为闭卷考试,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类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选择题分值约为30分。
试卷结构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必考题123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83%;选考题25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17%。
阅读题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必考题含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选取1则阅读材料,3题左右,约10分。古诗文阅 读7题左右,约35分,分别为:文言文阅读1则,4题左右;诗歌阅读1则,2题左右;名句名篇默写,1题。选考题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生 只能选答其中一类,都为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约25分。
表达题考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语言文字运用有4题左右,约20分。写作1题,60分。
数学
试卷解答题分数
占比50%左右
数学科目全卷满分为150分,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
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解答题要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40%左右,填空题10%左右,解答题50%左右。
试题按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为0.4~0.7的试题是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以下的试题界定为难题。
英语
语言知识运用
考查分值比重较大
英语科目试卷由第Ⅰ卷和第Ⅱ卷组成,第Ⅰ卷包括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第一节,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测试考生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20分钟,分值为30分。
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分为两节,测试考生阅读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分值为40分。
第三部分为语言知识运用,分两节,考查考生对语法、词汇和语用知识的掌握情况,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分值45分。
第四部分为写作,共分两节,测试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分值为35分。
文综
三个科目
分值各为100分
文综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试卷包括Ⅰ、Ⅱ两卷。第Ⅰ卷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分值140分。第Ⅱ卷由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和历史、地理学科的选考题组成,分值160分。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必考题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的必修内容。政治学科还包括年度间重要时事政治;地理学科涉及初中地理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选考内容包括地理、历史两个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三个科目分值各占100分。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学科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综
各学科试题
只涉及本学科内容
理科综合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第Ⅱ卷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生物、化学、物理各科选考内容的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化学考试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为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选考为选修模块“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
生物学科命题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
广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在考查目标上没有变化,要求仍然是着眼于语言的运用,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考名词术语。
1.识记 A
①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从试题看,这一项内容的考查重点不在声调上,范围也以常用字为主。
②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现代汉字”指现代汉语用字。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包括对写作的要求),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功。
2.表达应用 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在实际使用中问题比较多,甚至包括新闻报道、学校教材等正式的书面资料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比较混乱,因此在高考中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确有一定的困难。不过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先后多次正式颁布了作为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国家出版总署1951年9月,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1990年3月,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因此标点符号也是有“法”可依的,至少有些最基本的规定还是需要严格遵守的,这也正是出这类题目的依据。换句话说,试题中出现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标点符号用法都是比较明显的和没有什么争议的。而目前尚未规范或者有争议的某些标点符号的用法,当然不会也不应出现在考试题目之中,即使句子中涉及到这类问题,在考点上也应该回避。
高考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②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其中不仅有词语(包括熟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③ 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一项内容的考查,可以用客观性试题,也可以用主观性试题。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观性试题。
④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考查的是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主要题型有:将若干词语合理地扩展成一句话或将一句话扩展成几句话。
“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进行正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
⑤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选用、仿用、变换”都是指操作,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这类试题呈开放状态,没有固定的答案,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平日头脑中积累的材料。学生答题,不可能全都与参考答案一样,只要符合科学性原则就应视为达到要求。
⑥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简明”指能够删掉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
语言表达“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
语言表达“得体”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⑦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常见修辞方法规定了8种。这8种修辞方法中,“借代”虽然没有列在教学大纲里,但考虑到它应用较多,学生又熟悉,需要考查,就列在这里。
⑧在语言应用题方面,广东高考将增加2分,且将增加一道新的语言应用题型。
考查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实践,而不是单纯考查概念。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
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 A
① 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以古代为主)
② 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
③ 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本条①②两项有文字修改,原大纲的表述没有考虑到作家,修改后考查的目标就明确了。
这类考查常常是与中国重要作家极其时代和代表作、外国重要作家极其国别和代表作综合在一道进行。
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其中,名句名篇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对名句、名篇的理解,是随着一个人的经验、阅历的不断丰富而深化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古代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年轻一代的学生很有掌握它的必要。这里所说的“浅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即使难度相同的古代诗文,对于古代诗文素养不同的人来说,也会有对所谓“浅易”程度的不同认识。因而这里的“浅易”应当理解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大体能够掌握的程度。
《考试大纲》在“能够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这一总要求之后列了A“理解 B”“分析综合 C”“鉴赏评价 E”三项,三项之下又总共提出九条具体要求。“理解”中第一条常见实词的含义,第二条常见虚词的用法,第三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第四条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主要是古代诗文阅读中语言方面的要求。这四条着重要求理解,能力层级均为B级。“分析综合”中第一条筛选信息,第二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三条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是古代诗文阅读中内容方面的要求。这三条着重要求分析综合,能力层级均为C级。“鉴赏评价”中第一条鉴赏,第二条评价,是古代诗文阅读中较高的能力要求,能力层级为E级。从这些具体要求的设置中可以看出,高考古代诗文阅读的命题比较侧重考查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这是做到“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首要条件;而对于内容的分析综合以及对内容的鉴赏评价则又是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重点与难点,因为这是掌握古代诗文的主要目的。
古代诗文阅读有有一处修改,即“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修改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加了“文言”二字,考查的目标就更加明确了。
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在其他方面与考试要求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四、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现代文阅读是现代社会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会从事的一项最基本的活动。我们从阅读文章中或学习新知识、或了解社会动态、或欣赏文学作品等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扩充知识、了解社会、陶冶情操,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高考考查现代文阅读目的在于检验考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对于一个即将升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高考考查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材料包括了“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这里将着重探讨对一般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查要求。
在高考试卷中,一般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选材,往往是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也就是说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对考生来说是比较新的或是比较陌生的。我们把这样的文章内容称为“新知识”。新知识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是人们在学习深入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接触到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能力测验是为了检验人的学习的潜在能力,选这样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考生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以及判断的能力,这些内容在升学考试中具有较高的效度和区分度。
关于文学作品阅读,仍以散文为主。题量上减少一题,由原来的5题减少为4题。赋分上也有可能受影响。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与20考试要求一致,这里不再作具体说明。
五、写作
能写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高考写作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这是高考写作一贯的要求。事实上这两年高考作文是“文体不限”“文体自选”,有一些考生选择了书信、日记、消息、通知、总结、报告等常用应用文体,这不能说不合要求,这里表示考生选择哪一种文体(包括常用应用文体)都是可以的。高考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它一般只要求会写上述几种文体,不搞文学创作;但是,如果高考试题中说明“文体自选”,考生不违反题意,选择写散文、小说、故事和寓言等等文学体裁,也是符合要求的。
考试大纲将写作能力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等级标准。
基础等级包括: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发展等级包括:①深刻②丰富③有文采④有创新。
发展等级包括:①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② 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写作内容有一处修订,即发展等级“深刻”一项中“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改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这样修改使原项目中的层次表述得更加清楚。
作文评分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级评分标准。基础等级占40分,发展等级占20分。需要说明的是,发展等级有四个项共15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采用一点评分法,所谓一点评分法,就是以15点中最突出的一点来评分,这一点该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也就是说,有一点突出就可以得到满分20分。
补充一点,广东高考将更重视学生写错别字等方面,根据最新消息,07年高考作文将加重对错别字的扣分,由原来的“每3字扣1分直到扣满5分为止”改为“每1字扣1分且不封顶”。这种方式可能过多过少会影响06年高考语文作文的评卷。
六、 广东卷
整卷共 24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占 33分(减少3分,其中1分放在翻译或诗词鉴赏,2分放在语言应用);第二部分,占 117分。
1. 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27-29分
2.古代诗文阅读(含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33分
3.现代文阅读,28-30分(由原来的5题改成4题)
4. 写作,60分。
广东高考术科考试考题取材于生活
本报讯 (记者黄茜 通讯员粤考宣、穗考宣)昨日,20广东省普通高考术科考试正式“开锣”。据统计,全省有4.4万余人报美术类,其中有4.3万多人参加美术术科统考,比增加了6000多人;有1.2万人报考音乐类,其中有9000多人参加音乐术科统考,比20增加了1000多人。昨日的美术术科统考中,色彩考画茶具,速写考画“一站一蹲”的两个人,素描题目则富有新意:让考生画出米开朗基罗名作“大卫像”的眼部局部图。考题均取材于生活
记者昨日在华南师范大学考场看到,美术术科统考考场平静有序,考场负责人介绍,未有作弊现象。下午3时,华师考场副主考、华师美术学院院长石磊介绍,今年美术术科考试考题难度延续了往年风格,难度平稳。“这几年考题难度都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
记者了解到,美术术科统考中“色彩”科目的考试要求画不锈钢的茶具。“都是来源于生活,是每个考生都能看到、接触到的东西。”石磊认为,这样的考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生活的捕捉,对物品质感和色彩的把握能力。
“速写”科目采用默写的方式,内容为“一站一蹲”的.两个人。石磊认为,速写的考题类型没有超出以往的考试范围,也留给学生创造的余地,重点在于考察对场景基本动态和人物的把握。
“素描”科目的考试要求学生画出米开朗基罗雕塑“大卫像”的眼部局部图。石磊认为,这考验考生对局部造型的把握,尤其是对人的结构的把握。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黄友文介绍,术科统考笔试的评卷工作将于本月27日开始,预计春节前可以出成绩。音乐术科面试时间为年1月3日~15日。
一考生使用备用试室
受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委托,广州市招考办负责音乐术科统考笔试的组织工作。据介绍,广州市分设9个考场、290个试室。此次考试中,有1名视力障碍考生需要使用大号字体试卷,广州市招考办为这名考生提供人性化服务,启用备用试室单独考试。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黄友文谈到,在2012年高考报名人数再次增加的大背景下,报考艺术类的考生人数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这一方面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让人担忧的现状。”黄友文提醒,考生应理性选择艺术类专业,不要误以为“艺术类好考”,应该从特长和兴趣出发来报考。
2012年广东高考艺术类考试的“新政”之一是允许理科考生报考艺术类考试。据介绍,此次报名参加省统考的理科生有20多人。
作者:黄茜 粤考宣 穗考宣来源广州日报
2005年国家高考大纲出炉
内容预览: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经“出炉”,近期将下发各省。 据了解,今年高考各科考试范围总体保持稳定,但有局部调整;语、数、英三科的考纲删除了各题型在试卷中所占分值的限定,给了单独命题的省份更大的`自主权,即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题型及赋分值;在英语、物理学科考纲的样题中,还出现了新题型。 今年的考纲中,语文取消了星号内容(即不考内容),考查范围有所扩大;数学将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考查;英语考纲的变化可谓是七年来最大的一次,增加了“填空题”的新题型。今年的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的考纲,较去年在形式上有了变化,去年考纲将各门学……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这篇论文要求至少是本站的注册用户才能阅读!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 高考作文题出炉
★ 广东高考报名条件
★ 高考广东作文
★ 广东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