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对联和诗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贺一凡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对联和诗词(共含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贺一凡”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端午节的对联和诗词

篇1:端午节诗词对联

上联:千古忠贞千古仰;

下联:一生清醒一生忧。

上联:屈平辞赋悬日月;

下联:楚王台榭空山丘。

上联: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

下联:湖南草绿,三迭重招宋玉魂。

上联: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下联: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上联: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下联: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

上联: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

下联: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

上联:万顷重湖悲去国;

下联:一江千古属斯人。

上联: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下联: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纬地大文章。

上联: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

下联: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唯有滩声似旧时。

上联:名留青史原非所愿;

下联:身付汨江屈乃至然。

上联:汨罗沉恨,千年难涤屈子愤;

下联:粽叶飘香,百世共仰圣人芳。

上联:青衣江米,屈居小品,今日家家四季添正餐;

下联:黄酒龙舟,原属中华,届时处处千帆闹端午。

上联:屈三代功臣划策出谋,不离不弃;

下联:原一生热血保家为国,有始有终。

上联:竹叶有情怀米为楚屈成形;

下联:汨水有义悲愤投江原非愿。

上联: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

下联: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

上联:屈大夫真屈 为国投江 聪;

下联:楚怀王不楚 无奈入秦 傻。

上联:孔子早亡,春秋未褒离骚怨;

下联:大夫未死,唐宋更宗楚辞风。

上联:屈非所愿 端阳怀楚投江去;

下联:原是为思 重午铸辞联对来。

上联:千古名胜又重新,是谁润色江山?应追思屈子文章,贾生才调;

下联:四面烽烟都扫尽,到此安排樽酒,好携来洞庭秋月,衡岳春云。

上联:旷世奇才未逢名主,甘愿遗恨终生投大江,不做亡国奴,开创骚体;

下联:满腹经纶怎遇伯乐,宁可伥憾百岁寻死路,岂为敌邦事,大兴楚辞。

上联:义特众,文雄古,举世皆醉,一人独醒,合该忧国忧民忧天下;

下联:忠激俗,清厉贪,余心所善,九死未悔,自当患寡患贫患苍生。

上联:过端午,踏青归来轻摇五彩线,喜笑颜开;

下联:隐屈原,破水而去劲橹九龙舟,豪气喧天。

上联:碧血落清江,汨罗何幸;

下联:楚辞传古韵,屈子千秋。

上联:上下而求索,原只为苍生社稷;

下联:高低兮唱吟,却长留青史人间。

篇2:端午节诗词对联

端午初度

南宋 文天祥

死所初何怨,生朝只自知。

颇怀常意,忍诵蓼莪诗。

浮世百年梦,高人千载期。

楚囚一杯水,胜似九霞户。

向来松下鹤,今日傍谁门。

梦见瑶池沸,愁看玉垒昏。

所思多死所,焉用独生存。

可惜菖蒲老,风烟满故园。

端午感兴

南宋 文天祥

千金铸镜百神愁,功与当年禹服侔。

荆棘故宫魑魅走,空馀扬子水东流。

端午感兴

南宋 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田家杂兴二首

元 方夔(富山懒稿)

樵路通村暗蒺藜,数椽茅护疏篱。

阴阴清樾风生树,拍拍苍鹅水满陂。

记日旋烧地粟,上时新卖落车丝。

晚晴惭愧逢端午,醉卧黄昏自不知。

两两苍髯笑杖藜,裙儿女隔笆篱。

斜阳鸦噪烧钱社,细雨牛眠放牧陂。

酒熟十千沽玉瀣,面香三丈卷银丝。

客来偶及兴亡事,说与衰翁也自知。

篇3:端午节的对联和诗词

端午节的对联和诗词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一、《七律·端午》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七律·端午》赏析

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这首诗的主调是感叹年华逝去,感慨丛生。少年时代过端午节插艾挂符等兴味已不存,只喝几杯酒祈求平安而已。人已日老,白发增多,空望石榴年年红。再看看古往今来,不论什么人不是都会死去啊,有的'被历史埋没了,有几个能留下名姓啊!

《七律·端午》的作者介绍

殷尧藩,唐代诗人。苏州 嘉兴人。约 唐文宗 太和初年前后在世。性简静,美风姿,工诗文,好山水。尝曰:“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游 韦应物之门,分契莫逆。元和中,举进士第,辟 李翱长沙幕府。后为长乐令,有治绩。与 马戴、沈亚之为诗友,酬答甚多。仕终侍御史。尧藩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二、《端午》

年代: 唐 作者: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释义

1)盐梅——盐和梅子。盐味咸,梅味酸,均为调味所需。亦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盐花梅浆,可用以擦洗银器。

2)曲糵——亦作“麴櫱”。亦作“ 麴孽 ”。亦作“曲櫱”。 指酒曲。《书·说命下》:“若作酒醴,尔惟麴糵。” 汉 王充 《论衡·率性》:“酒之泊厚,同一麴蘖。” 宋 苏轼 《盐官大悲阁记》:“秫稻以为酒,麴糵以作之。”指酒。《宋书·颜延之传》:“交游闒茸,沉迷麴糵。”有时也指酒税。

3)缕(lǚ)——凡指线状物。

4)槿——木名,即木槿[rose of Sharon]。锦葵科,落叶灌木。夏秋开花,花有白、紫、红诸色,朝开暮闭,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花、皮可入药。茎的纤维可造纸。

“颜如花落槿,鬓似雪飘蓬。”——五代·张正见《白头吟》

5)贻厥——贻:赠给;遗留。厥,文言代词、助词或副词,相当于“其”或“之”。

6)昆芳—— 昆,指后代、子孙。昆芳,后代有美好的名声。

端午作者介绍

李隆基

唐玄宗 李隆基;唐朝第7位皇帝,政治家。唐太宗曾孙,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昭成窦皇后(窦德妃)。玄宗个人素质优秀,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多才多艺。小名:阿瞒(同曹操)。

685年9月8日(八月初五)唐玄宗李隆基出生。

神龙元年(7)中宗李显即位,重建唐国号,但政柄却旁落在皇后韦氏手中。中宗去世后,韦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

77月21日(景龙四年六月二十日),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联合发动宫廷政变,杀韦后与安乐公主等,拥其父唐睿宗李旦复位,被其父立为太子。

7(延和元年)八月,睿宗传位太子,退为太上皇。李隆基即位,改元先天,是为玄宗。不久太平公主又欲发动宫廷政变以废玄宗,李隆基乃与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于先天二年(713)先发制人,赐太平公主死,尽诛其余党,改元“开元”。

玄宗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

篇4:端午节的诗词对联灯谜

竞渡曲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在州刺史的主持下,各队龙舟决一胜负。胜者欢欣,败者沮丧。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生趣。

五月五日

(梅 尧 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 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贺新郎(端午)

贺新郎.端午

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线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谁 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

已酉端午

贝 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边 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 显 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

舟楫何劳吊屈来 。

五日(选一)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

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

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

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

可怜江北海西头。

篇5:端午节的诗词对联灯谜

日逢重五;

节序天中。

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门幸无题午;

人惭不识丁。

榴花彩绚朱明节;

蒲叶香浮绿醑樽。

艾叶如旗招百福;

菖蒲似剑斩千妖。

绿艾悬门漆藻彩;

青蒲注酒益芬芳。

节启朱明榴图南瑞;

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

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保艾思君子;

依蒲祝圣人。

抚辰逢地腊;

建午届天中。

堂前萱草舒眉绿;

石上榴花照眼红。

榴裙萱黛增颜色;

艾酒蒲浆记岁年。

结艾钗头轻战虎;

夺标船首惯成龙。

艾人驱瘴千门福;

碧水竞舟十里欢。

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篇6:端午节的诗词对联灯谜

1、过二天是端午(品牌名):人头马(人头马就是)

因为:过:失去 [lose]。如:过序(失去正常规律顺序)——失去“二”的“天”剩下“人”

端即头

午扣马:用传统的`十二生肖与它对应的十二地支相扣合,在灯谜中叫“假借法”,马恰好对午。

2、埋头搞改革,旧貌变了样(传统节日):重阳节

因为:意思是重头来过~

3、心无二用。 (射成语一句):一心一意

因为:顾名思义~

4、夏天穿棉袄(城市名):武汉

因为:看读音~

5、轻烟散入五侯家 (体育活动):圣火传递

6、六月飞雪。 (射中药名一):夏冰

因为:的确有这一味药的~

7、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粽子~

8、南阳诸葛亮,坐在将军帐,排成八卦阵,要捉飞来将。(动物):蜘蛛。

因为:想想它的形状及习性~

篇7:端午节的诗词对联灯谜

▲端午节诗词

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

杨巨源

彩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

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

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蓦山溪(端午有怀新淦)

杨无咎

去年今日,踪迹留金水。乘兴挈朋侪,游赏遍、南峰佳致。崇仙岸左,争看竞龙舟,人汹汹,鼓冬冬,不觉金乌坠。

而今寂寞,独处山林里。欲去恨无因,奈阻隔、川途百里。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

诉衷情(端午宿合路)

姜夔

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白头行客,不采苹花,孤负薰风。

▲端午节对联

日逢重五;

节序天中。

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门幸无题午;

人惭不识丁。

榴花彩绚朱明节;

蒲叶香浮绿醑樽。

艾叶如旗招百福;

菖蒲似剑斩千妖。

绿艾悬门漆藻彩;

青蒲注酒益芬芳。

节启朱明榴图南瑞;

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

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保艾思君子;

依蒲祝圣人。

抚辰逢地腊;

建午届天中。

堂前萱草舒眉绿;

石上榴花照眼红。

榴裙萱黛增颜色;

艾酒蒲浆记岁年。

结艾钗头轻战虎;

夺标船首惯成龙。

艾人驱瘴千门福;

碧水竞舟十里欢。

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端午节灯谜

1、过二天是端午(品牌名):人头马(人头马就是)

因为:过:失去 [lose]。如:过序(失去正常规律顺序)失去“二”的“天”剩下“人”

端即头

午扣马:用传统的十二生肖与它对应的十二地支相扣合,在灯谜中叫“假借法”,马恰好对午。

2、埋头搞改革,旧貌变了样(传统节日):重阳节

因为:意思是重头来过~

3、心无二用。 (射成语一句):一心一意

因为:顾名思义~

4、夏天穿棉袄(城市名):武汉

因为:看读音~

5、轻烟散入五侯家 (体育活动):圣火传递

6、六月飞雪。 (射中药名一):夏冰

因为:的确有这一味药的~

7、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粽子~

8、南阳诸葛亮,坐在将军帐,排成八卦阵,要捉飞来将。(动物):蜘蛛。

因为:想想它的形状及习性~

篇8:端午节的诗词对联灯谜

天中节; 地腊辰。

日逢重五;节序天中。

天中令节;地腊良辰。

兰汤试浴;蒲酒盈眉。

钗符艾虎;蒲剑蒿人。

门幸无题午;人惭不识丁。

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

抚辰逢地腊;建午届天中。

保艾思君子;依蒲祝圣人。

海国天中节;江城五月春。

酒酌金卮满;盘盛角黍香。

千古诤臣罹祸;尔今屈子开颜。

忆曹娥兮江上;吊屈子乎湘潭。

五月端阳春穗黄;八月中秋月儿圆。

艾人驱瘴千门福;碧水竞舟十里欢。

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千妖。

生子兴宗王镇恶;良辰竞渡屈灵均。

冰盘错出仙人掌;珠履频窥处士星。

青粽嘉旬称益智;赤符灵术善驱邪。

端午池莲花解语;夏晨岸柳鸟能言。

榴花彩绚朱明节;蒲叶香浮绿醑樽。

榴裙萱黛增颜色;艾酒蒲浆记岁华。

堂前萱草舒眉绿;石上榴花照眼红。

结艾钗头轻战虎;夺标船首惯成龙。

绿艾悬门漆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

节启朱明,榴图献瑞;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画鼓朱旗,锦标齐夺;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画鼓朱旗,锦标竞夺;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葛细含风,罗香叠雪;钗头颤虎,屋角盘蛛。

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石恨;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艾可驱邪,处处庆天中令节;粽能益智,家家逢地腊祥光。

端午节对联

端午节 诗词

端午节诗词

春节诗词的对联

端午节对联赏析

端午节诗词佳句

端午节诗词两首

端午节诗词谚语

中秋节的诗词对联灯谜

春节的诗词与对联

端午节的对联和诗词(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端午节的对联和诗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