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子初郊墅》赏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日照岚山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李商隐《子初郊墅》赏析(共含3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日照岚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李商隐《子初郊墅》赏析

篇1:李商隐《子初郊墅》赏析

李商隐《子初郊墅》赏析

《子初郊墅》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

腊雪已添墙下水,斋钟不散槛前云。

阴移竹柏浓还淡,歌杂渔樵断更闻。

亦拟村南买烟舍,子孙相约事耕耘。

【鉴赏】

这大约是诗人在朋友子初的城外别墅所写的一首诗。时令是岁末春初,但具体写作时间不详。

此诗开门见山,首二句直写朋友相思相访。前一句采用“诗从对面飞来”的写法,是设想之词。后一句言自身行止,是写实之笔。“看山对酒”,点子初独酌之孤寂;“听鼓离城”,言自己访友之急切。彼此友情之深挚自在言外。

“腊雪已添墙下水,斋钟不散槛前云。”是写郊墅之景物:岁末年初的小雪随下随化,墙下已蓄满了水;斋时的钟声却不能驱散佛宇栏杆前的云。很显然,这前一句是描写眼前之景。因看得分明,也写得真切。而后一句则是勾画远望之图。因迷茫不清,故看去好似浮云与栏杆相接。它与杜甫的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绝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上二句虽然主要是写景的,但景中也有情。年终岁末,雪化寒生,平添了几分凉意;斋钟虽响,竟驱不散云。这“云”,是空中的浮云呢,还是诗人心头的愁云?诗中虽然没有明说,但自然会让人想到钱起的名句:“阳和不散穷途恨”。(《赠阙下裴舍人》)

接下二句仍写郊墅之闻见,并且也是一从近处着笔,一从远方落墨:竹柏阴影,忽浓忽淡;远处的渔歌夹杂着樵唱,时断时续。竹柏之阴唯其近,故浓淡之变清晰可见;渔樵之歌唯其远,故亦断亦闻。这里虽未写风,而风自在。透过这两句诗,读者不仅看到了珊珊可爱的竹柏之影动,听到了山野间粗犷动人之歌声;而且似乎还感到了拂面而过的习习凉风。

最后二句是诗人抒写自己欲归隐田园之心志。“烟舍”,炊烟笼罩之农舍。这里也是化用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中的名句“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和王维描写别墅景象的“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的诗意,表明诗人向往田园生活。以上二句意谓:我也想和您一样在村南买一所农舍,同子孙们一起以种田为生。李商隐生活的时代虽然出现过所谓“元和中兴”,但不久国家即陷入了危机四伏的困境。诗人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生活,处境尤为困难。他屡遭排摈,壮志难酬,于是不免常生归隐之心。他曾不止一次地说:“故山归梦喜,先入读书堂。”(《归墅》)“割地张义诈,谋身绮季长。”(《商山》)但是他并不甘心过早地放浪江湖,而是想作出一番事业之后再隐居下。他说;“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因此,这里的“也拟”二字,似有无可奈何之感。

这首诗语调洒脱,文字晓畅,似与李商隐的`其他诗韵味有别。所以有人曾怀疑它是李商隐的手笔。但殊不知,李商隐的诗歌虽然以文彩繁富、意境朦胧著称,但也不乏像《夜雨寄北》及悼亡诗那样不用或较少用典、言情如话的诗歌。这首《子初郊墅》即属于这类作品。

此诗构思细密,层次井然,也酷似李商隐的艺术风格。首联上句以兴下句,并总领中四句;二、三联皆言郊墅之景,紧承首联;末联羡郊墅之美,欲卜邻其间,与起处遥相呼应。可谓前后连贯,承转自然。

此外,李商隐善写七律,格调高超。这首诗巧于运笔,工于对仗,清健之中蕴含沉郁,平易之中不失肤浅,也正是李商隐七律之本色。因此,在没有发现新的、可靠的否定材料之前,此诗仍应归属于李商隐。

篇2:子初郊墅,子初郊墅李商隐,子初郊墅的意思,子初郊墅赏析

子初郊墅,子初郊墅李商隐,子初郊墅的意思,子初郊墅赏析 -诗词大全

子初郊墅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七律   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腊雪已添墙下水,

斋钟不散槛前云。阴移竹柏浓还淡,歌杂渔樵断更闻。

亦拟村南买烟舍,子孙相约事耕耘。

篇3:子初全溪作,子初全溪作李商隐,子初全溪作的意思,子初全溪作赏析

子初全溪作,子初全溪作李商隐,子初全溪作的意思,子初全溪作赏析 -诗词大全

子初全溪作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全溪不可到,况复尽余醅。汉苑生春水,昆池换劫灰。

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清兴恭闻命,言诗未敢回。

初起,初起李商隐,初起的意思,初起赏析

李商隐《细雨》赏析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

李商隐《春雨》赏析

李商隐-《蝉》赏析

李商隐无题赏析

李商隐的《无题》赏析

李商隐无题原文赏析

李商隐《风雨》翻译赏析

李商隐《无题》原文赏析

李商隐《子初郊墅》赏析(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李商隐《子初郊墅》赏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