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与耕作制度改革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xsd2008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气候变暖与耕作制度改革(共含9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sd200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气候变暖与耕作制度改革

篇1:气候变暖与耕作制度改革

气候变暖与耕作制度改革

中外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已成定局.据世界七种气候变化模式预测表明,未来东亚地区变暖的程度要高于全球,我国东北等地区变暖幅度将是全球平均升高气温的3-5倍.

作 者:朱琳 韩兴江 高岩  作者单位:辽宁农业科学院,110161;营口市财政局,115000 刊 名:农业经济  PKU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ECONOMY 年,卷(期): “”(5) 分类号:F3 关键词: 

篇2:五大连池市低温冷害与气候变暖浅析

五大连池市低温冷害与气候变暖浅析

对五大连池市低温冷害指标、频率、特点、气候变暖情况及气候变暖对低温冷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生产建议.

作 者:徐淑华 宋亚杰  作者单位:徐淑华(五大连池市气象局,黑龙江五大连池,164100)

宋亚杰(安达市气象局,黑龙江安达,151400)

刊 名:安徽农学通报 英文刊名: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 15(15) 分类号:P462 关键词:低温冷害   气候变暖  

篇3:气候变暖与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气候变暖与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能源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过去的三百年目睹了人类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依赖化石燃料的历史(Reddish & Rand, )。其结果是大量的温室气体被排出,特别是CO2,这些有害气体有可能导致气候变暖,为此,世界银行称之为“现代能源利用的最具毁灭性的结果(World Bank, , p30)”。气候变暖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居住环境、生态系统、农业及水源等。地球大气最显著的变化始于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自那以后便加快了步伐。发达国家不仅应该为其工业革命初期排放的CO2承担责任,还要对因其能源消费水平提高而提高了CO2排放量负责。发展中国家,因其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也无可辩驳地成为一个CO2的主要排放源(如下图所示)。

目前,世界总人口约60亿。根据世行1992年的推算,到2150年,世界人口将翻一翻多,2/3的增长其将出现在2050年。到那时,95% 的增长人口将出现在发展中国家(World Bank, 1992, p26)。人口增长加大了对能源的'需求,因而也加大了对环境破坏的可能性。世界能源委员会预测,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到,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将以每年2.6% 的速度增长,全球及OECD国家仅为1.4% 和0.7% (World Bank, 2000, pp20-21)。由此可见,如果发展中国家依赖化石燃料发展其经济的模式不变,那么,他们将会排放更多的CO2 (参见以下数据)。

就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管理体制、政策的贯彻效度、财力与信息资源等诸多方面均处于劣势,所以,探讨如何发展经济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同时又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有着更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同心协力

(一) 能源价格改革

1.取消补贴

发展中国家对于能源的定价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取决于市场价值,而是取决于社会与政治原因 (Sanderson & Islam, 2000),在中国、印度、波兰和土耳其,能源产品,如煤,一直受到特殊的补贴 (World Bank, 2000, p25), 这种状况不但导致能源的低效利用,又不利于鼓励控制废气排放。世行1993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发展中国家与经济转型国家每年对能源产品的补贴超过了2,300亿美元。此外,前苏联及东欧国家一半以上空气污染的原因皆与能源价格扭曲有关;如果取消补贴,仅这些国家就可以大大减缓能源消费水平的增长,降低世界总排放量的10%(World Bank, 2000, p41)。

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墨西哥、南非、沙特阿拉伯和智力近年来在取消补贴方面所做的努力值得称道。以中国为例,其能源价格大规模的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煤炭的补贴从1984年的37%降至1995年的29%,石油的补贴也从1990年55%减少到1995年的2% (Reid & Goldemberg, , p235)。从1990年到,全球CO2总排放量为3.389亿吨,中国排放5,48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6.2% (Davies, 2000)。与19前占全球总排量13%(Asian Energy News, )的事实相比,这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

[1] [2] [3] [4] [5]

篇4:西安市气候变暖与城市热岛效应问题研究

西安市气候变暖与城市热岛效应问题研究

选取1961-西安站和周围4站月平均气温资料,利用西安站与周围4站气温距平滑动平均变化趋势的差异,发现该站平均气温有两个明显的.上升期,热岛效应使西安站平均升温1.07 ℃,并建立了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模型.在此基础上分离了气候变暖过程中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引起的增温作用.

作 者:田武文 黄祖英 胡春娟 Tian Wuwen Huang Zuying Hu Chunjuan  作者单位: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 刊 名:应用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17(4) 分类号:P4 关键词:气候变化   热岛效应   增温作用   全球变暖  

篇5:气候变暖与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适应行为

气候变暖与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适应行为

摘要:统计东北地区1960年~对水稻生产有意义的5月~9月份气温的均值和标准差,结果显示近来东北地区的热量资源显著增加.根据东北地区水稻极早熟、早熟、中熟、中晚熟、晚熟品种的产量与热量资源的定量关系,采用风险-效益决策法中期望值评价的`方法,建立计算作物期望单产的数学模型.计算的结果显示气候变暖对黑龙江、吉林大部分地区的水稻产生正面影响,而对辽宁大部分地区产生负面影响.改种更适应较暖气候的作物品种或调整种植结构是对这种影响的两种主要适应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气候变暖的正面影响,减弱负面影响.近东北地区水稻单产和播种面积变化的统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适应行为的结果:吉林、黑龙江水稻单产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辽宁,水稻播种面积占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播种面积的比例以黑龙江增加的幅度最大,吉林次之,而辽宁则呈现减小趋势.作 者:王媛    方修琦    徐锬    戴玉娟  作者单位:王媛,方修琦,戴玉娟(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徐锬(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天津,300071)

期 刊:资源科学  ISTICPKUCSSCI  Journal:RESOURCES SCIENCE 年,卷(期):, 27(1) 分类号: 关键词:气候变暖    期望单产    东北    适应   

篇6:气候变暖与西安市冬季供暖的能源消耗分析

气候变暖与西安市冬季供暖的能源消耗分析

The accumulated negative temperature,the first heating date,the last heating date,heating duration,collective heating area and energy consumption for winter heating in Xi'an during 1986-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global warming,winter in Xi'an became warmer and heating duration shon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the area and energy consumption for collective heating increased continually.In the meantime,th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area for winter heating decreased year by year,but it did not match the winter temperature well because the energy was not proportionally consumed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emperature.In order to conserve energy effectively,heating in winter should be timely adjusted according to actual temperature change.

作 者:庞文保 刘宇 张海东 Pang Wenbao Liu Yu Zhang Haidong  作者单位:庞文保,刘宇,Pang Wenbao,Liu Yu(Service Center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haanxi Province,Xi'an 710015,China)

张海东,Zhang Haidong(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National Climate Center,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1,China)

刊 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ISTIC英文刊名: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年,卷(期): 4(z1) 分类号:P4 关键词:climate warming   energy consumption   heating   energy conservation  

篇7:祁连山总云量变化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祁连山总云量变化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利用祁连山区及其周边地区34个测站,1961-历年1~12月平均总云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0年来祁连山区总云量与气温变化的关系及其成因.结果表明:云量偏少(多)与气温偏高(低)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春、夏季云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显著,秋、冬季不显著;祁连山云量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纬度纬向环流和太阳活动影响.气候变暖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增大,向北扩展,中纬度纬向环流增强,促使副热带高空锋区北移,冷暖空气在祁连山区交绥次数减少,造成祁连山区云量减少.

作 者:陈少勇 董安祥 陈添宇 安华银 CHEN Shao-yong DONG An-xiang CHEN Tian-yu AN Hua-ying  作者单位:陈少勇,CHEN Shao-yong(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白银市气象局,甘肃,白银,730900)

董安祥,陈添宇,安华银,DONG An-xiang,CHEN Tian-yu,AN Hua-ying(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

刊 名:干旱区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ARID ZONE RESEARCH 年,卷(期): 24(1) 分类号:P4 关键词:总云量   气候变暖   线性回归   合成分析   相关分析   祁连山  

篇8:宇宙也曾经历“气候变暖”与正常模式背道而驰

宇宙也经历过“气候变暖”?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与每日科学网11月3日(北京时间)报道,一个天文学小组发现的证据表明,宇宙在历史早期阶段曾经历过一个强烈的升温时期,该趋势与先前掌握的宇宙正常气候模式背道而驰,研究人员将此天文事件命名为“宇宙气候变化”,并将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对于科学界来讲,“宇宙气候”是一门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功课,但地球气温是由各个星体相互作用而共同导致的结果,宇宙的气候情况无疑对人类的过去和未来都很重要。此次,包括剑桥大学、墨尔本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通过测量星系间气体温度与百亿年才到达地球的类星体光,企图发现“宇宙气候”曾走过的历史。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了位于夏威夷岛海拔4200多米的莫纳克亚山上的凯克望远镜——该口径10米的设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栖身之所有着太平洋的稳定空气,观测力惊人,

在采集数据后,通过剑桥大学超级计算机的高级模拟运行获得处理结果。最终证据清晰显示出,宇宙温度曾有稳固增强期,其时间跨度从宇宙现今年龄的十分之一处起,至现今年龄的四分之一处止。

剑桥大学天文学家乔治·贝克尔进一步解释称,宇宙温度的测量模式与人们对地球所做的大为不同,气体云在漫长旅程中通过光留下了自己的烙印,而累积效应让其成为探知宇宙早期温度的“化石”。

根据此次测量结果,在宇宙大爆炸之后10亿年时,星系间气体温度是8000摄氏度;而到了大爆炸后35亿年时,温度至少有1.2万摄氏度。这种升温与宇宙正常的气候模式背道而驰。而一般观点认为,宇宙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趋于冷却,伴随着宇宙膨胀,星系间气体应会变得更冷,如贝克尔所打的比方“就好像从喷雾铁罐中喷出的气体应是凉的”,因此,若想呈现加温状态,必须有极其大量的供热源。

目前研究人员认为,导致该“气候变化”事件最有可能产生的原因是此时年轻、活跃星系的大规模能量输出。(张梦然)

稿源: 科技日报

篇9:南极冰川融化或与气候变暖无关六年级作文

南极冰川融化或与气候变暖无关六年级作文

日前一项研究显示,不断融化的南极冰川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威胁。未来几十年,即便不受全球变暖这一外力刺激,冰川面积还将继续缩小。

科学家发现,南极的松岛冰川由于融化而向海洋释放的水量比莱茵河还多。目前该冰川融化的速度与8000年前相当,这将持续数十年甚至几个世纪。科学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称:“松岛冰川在历史上至少出现过一次快速融化的过程。一旦冰川开始融化,该地区冰盖的快速变化将持续几个世纪。”

据路透社报道,在南极和格陵兰岛的诸多大型冰川之中,松岛冰川是海平面上升的最大贡献者。海平面上升不仅影响从孟加拉国至美国弗罗里达的沿海低洼地区,也威胁到伦敦、上海等沿海城市。

古代冰川的融化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升温而触发的,冰川末端的浮动部分逐渐融化,使得岛上的冰块更易流向海洋,由此造成冰川厚度一年缩小大约1米。

研究项目负责人之一,英国杜伦大学的`MikeBentley教授表示,这类相似的机制很容易持续数十年。其他研究表明,人为温室气体的积累在过去20年一直被认为是导致冰川加速消融的主要原因。

无论何种原因,冰川的历史向各国表明,在沿海防护计划中应考虑海平面因松岛冰川融化上升几厘米的影响。目前专家正研究其他冰川的历史,以便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线索。

利兹大学的教授表示:“松岛冰川溶解的冰块相当于地球上每人每天向海洋注入10品脱的水。这是防洪设施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1品脱约合0.568升)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表示,上个世纪海平面约升高20厘米,全球变暖意味着21世纪这一数值将上升26-82厘米。

制度改革

住房制度改革

分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

三项制度改革

人事制度改革

高考制度改革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霜降的气候习俗与古诗词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人教版

气候变暖与耕作制度改革(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气候变暖与耕作制度改革,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