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文天祥写的浩然正气的诗(共含6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ankex”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文天祥写的浩然正气的诗
第一首就是《正气歌》:
这是文天祥在狱中写的一首五言诗,整首诗充满着浩然正气,开头写出了浩然正气存在天地之间,至时穷之际,会显示出来。然后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连用十二个典故,用历史上有名的人的作为诠释浩然正气。在诗歌的最后联系到自己的命运,虽然被俘,在牢狱中,但是自己依旧有一身正气,无所畏惧。诗中精选经典名句:
1.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2.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3.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4.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正气歌原文】: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逐一垂图画: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决裂。是气所澎湃,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阴房冥鬼火,春院?入夜。
牛骥统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望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愚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旧道照色彩。
正气歌翻译:
天地之间正气存,赋予形体杂纷纭。地上江河与山岳,天上日月和繁星。
人有正气叫浩然,充塞环宇满盈盈。国运应清明太平,除尽胡寇报朝廷。
国难当头见气节,永垂青史留美名。齐国太史不惧死,崔杼弑君载史籍;
晋国董狐真良史,手握“书法不隐”笔;韩国张良雪国耻,椎杀秦皇遭通缉;
苏武留胡十九年,终日手持汉朝节;巴郡太守老严颜,情愿断头不让步;
晋代侍中名嵇绍,为救国君洒热血;张巡当年谪睢阳,恨之入骨讨逆贼;
常山太守颜杲卿,骂敌骂断三寸舌;辽东管宁“着高帽”,清操自励若冰雪;
诸葛《出师》复汉室,鞠躬尽瘁何壮烈!祖逖渡江誓击楫,奋威慷慨吞胡羯;
秀实夺笏击狂贼,贼头破裂直流血。浩然之气多磅礴,志士英名万古存。
每当正气贯日月,谁把生死放在心。 地靠正气得以立,天靠正气成至尊。
三纲靠此得保持,道义以此为本根。可叹我生逢浊世,竞无才力救危亡。
被俘仍戴南国帽,囚车押我到北方。折磨残害何所惧,严刑只当饮糖浆。
牢房死寂见鬼火,春来紧闭黑茫茫。老牛骏马共槽食,鸡窝里面栖凤凰。
一旦染病便逝世亡,枯骨弃野多悲凉。如斯恶境囚两载,各种毒害不能伤。
牢房阴沉令人哀,是我安泰之天堂。岂有智谋与巧计,能防邪毒来伤身。
光明正大忠义心,我视生死如浮云。我心悲伤悠绵绵,好似苍天哪有边?
贤哲虽然已远去,模范令我心更坚。檐心展读圣贤书,光华照彻我相貌。
正气歌鉴赏
《正气歌》为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宋末帝赵?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兵败被俘。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文天祥在狱中三年,受尽各种威胁利诱,但始终坚贞不屈。1281年夏,在湿热、腐臭的牢房中,文天祥写下了与《过零丁洋》一样名垂千古的《正气歌》。他在自序中说道: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多少,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 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沓,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幸亏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该诗慷慨激动,充足表示了文天祥的傲雪欺霜的爱国情操。1283年1月9日,在拒绝了元世祖最后一次利诱之后,文天祥在刑场向南拜祭,从容就义。其绝命辞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嫡几无愧。”
抗元好汉文天祥的《正气歌》系写作于北京(元大都),鲜为人知的文天祥祠在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是抗元豪杰文天祥曾被元朝关押三年的处所。文天祥祠现有前后两进院落,前院东墙上嵌有诗碑,镌刻着文天祥当年在这里写作的有名诗篇《正气歌》;后殿庭中,有一株向南方倾斜近45度角的古老枣树,就是相传代表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不屈精力的“指南树”。
文天祥,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人,1236年生于诗书之家,1256年21岁时赴南宋国都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应试,得中状元。1259年,文天祥为父守孝三年期满,正式步入仕途时,南宋已面临蒙古雄师南下入侵的危急局势。忧心如焚的文天祥上书朝廷,揭穿奸臣误国劣迹,并提议“建立方镇、各守一方”,即军事防备按地段承包义务制,然而“书奏、不报”,不被搭理。正直忧国的文天祥宦海沉浮,始终遭压抑、排挤。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1271年,忽必烈建立大元帝国。1274年,忽必烈派丞相伯颜率军20万再次侵宋。南宋固然有兵70余万,但主幼臣奸,一触即溃。文天祥捐出家产,筹饷召募民兵5万进京勤王,反被奸臣阻拦,解除兵权。
1276年阴历正月十八日,伯颜元军进抵距临安只有30里的皋亭山,右丞陈宜中畏敌逃遁。正月十九日,时任临安知府的文天祥临危授命,被朝廷授为右丞相,前往皋亭山议降。掌权的太皇太后谢氏授意如能谈成,能够让小天子向忽必烈称侄子,切实不行,称孙子也许可。正月二十日,文天祥面见伯颜,说本人只议跟,不议降,并请求元军先撤兵,后会谈。伯颜大怒,拘留收禁了文天祥。正月二十一日,谢氏率南宋君臣举国投降。
1276年阴历二月初九日,誓死不降的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动身前往大都(今北京)。半途在镇江停留时,文天祥与错误共12人于二月二十九昼夜设计逃脱,历尽艰险经仪征、扬州、通州(今南通)乘船回归南宋家乡。在长江口绕道先北后南曲折航行时,文天祥在船上写下了耻辱感人的诗篇《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赤忱照汗青。经由两个多月的奔走,文天祥终于回到浙江温州。尔后,不肯降元的官员们拥破已经降元的南宋恭帝的幼弟为帝,树立了苟延残喘的小朝廷。南宋故乡一度只靠文天祥率军独撑残局,终于众寡悬殊,于1279年阴历十仲春二旬日在广东海丰的五坡岭兵败,再次被俘。
元军押着文天祥,走海路经珠江口外的零丁洋,去进攻南宋小朝廷最后的基地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海疆)。文天祥在敌船中写下了《过零丁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即出自此诗。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1279年阴历十月初一日,文天祥被押解到达大都,安顿在馆驿。元世祖忽必烈很赞美文天祥的才华,他派已降的南宋恭帝及多批降臣前来劝诱,文天祥不为所动,严词谢绝,后于十月初五日被关进兵马司牢房(在今府学胡同)。
文天祥在关押三年期间,书写了几百篇诗词文章,以抒发爱国之情。1281年夏季,在暑气、腐气、秽气等七气的.熏蒸中,文天祥慷慨挥毫,在牢中写就了千古传播、掷地有声的铿锵之作《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唯有一腔忠烈气,碧空常共暮云愁。1283年初,元朝侦知有人联系数千人,要起兵反元,营救文天祥。1月8日,元世祖忽必烈亲身提审,作最后的劝降,并承诺授予丞相官职。文天祥告知忽必烈:“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今北京交道口南大巷)大方捐躯,长年48岁。文天祥在法场写下了绝笔诗后俩句:
天荒地老英雄丧,国破家亡事业休。
惟有一腔忠烈气,碧空常共暮云愁。
第二首是《扬子江》: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当时恶劣的情况下,以家产充军资,起兵抗元,不久任右丞相,但是文天祥在谈判时被扣留了。之后有人帮助脱险,然后这首诗正是在从南通往福州途中所作。诗中一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道尽了自己的内心,面对元军,自己的满腔爱国心愤然,“不肯休”更是表明了自己的决心。诗歌原文:
几日随风北海游,
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第三首就是家喻户晓的《过零丁洋》:
这首诗可谓经典中的经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将满腔爱国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至今被千古传承。这首诗是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人先是回顾平生,然后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最后二句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抉择。诗歌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一位让人敬佩的爱国诗人,也是让人肃然起敬的诗人,品读他的诗歌,心中充满着浩然正气,为文天祥正气,致敬经典。
文天祥浩然正气的诗
1.《过零丁洋》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金陵驿》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3.《正气歌》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
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4.《金陵驿》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文天祥写的诗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题碧落堂》
大厦新成燕雀欢,与君聊此共清闲。地居一郡楼台上,人在半空烟雨间。
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近来又报秋风紧,颇觉忧时鬃欲斑。
《夜坐》
谈烟枫叶路,细雨蒙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建康》
金陵古会府,南渡旧陪京。山势犹盘礴,江流已变更。
健儿徒幽土,新鬼哭台城。一片清溪月,偏于客有情。
《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惧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和中斋韵 过吉作》
功业飘零五丈原,如今局促傍谁辕? 俯眉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
骨肉凋残唯我在,形容变尽只声存。江流千古英雄恨,兰作行舟柳作樊。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金陵驿》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真州驿》
山川如识我,故旧更无人。俯仰干戈迹,往来车马尘。
英雄遗算晚,天地暗愁新。北首燕山路,凄凉夜向晨。
文天祥写生命的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写生命的诗,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大家学习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
1.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南的珠江口。
2.“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3.干戈寥(liáo)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
4.“山河”句:以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风飘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5.“身世”就是说人生经历
6.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7.“零丁”句:孤苦无依的样子,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
8.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因竹片水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特指史册。
译文
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精通了一种经书,终于取得功名,开始了动荡艰辛的政治生涯;
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
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想到前兵败江西,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
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零丁。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写作背景
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溺水后因自幼的娇生惯养和体质虚弱而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端宗的7岁的弟弟赵昺即位为皇帝,年号祥兴。朝廷迁至厓山,加封文天祥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寻机再起。然而元军水陆猛进,发起猛攻。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词拒绝。
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厓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以死言志,严正拒绝。《指南录》记录的文天祥自注云:“上巳日,张元帅令李元帅过船,请作书招谕张少保投拜。遂与之言:‘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书此诗遗之。李不得强,持诗以达张,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作此诗20天后,崖山海战以宋朝惨败而结束,赵昺跳海而死。宋朝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灭亡。
注解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第一句写了自己的经历。“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宋代科举制度,考经义,五经(易、诗、书、礼、春秋)中可选一经。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后官至丞相。干戈寥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山河”句:指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水流湍急,为赣江十八滩之一,最险的一滩。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雨打萍写出了个人力量对于国家是微不足道的,表现了作者更希望有更多清醒的有志之士齐心挽回这样的局面。
“零丁”句: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汗青:史册。纸张发明之前,用竹简记事。制作七言律诗竹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汗青。
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元世祖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这六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文天祥写的爱国诗的名句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
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
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题碧落堂
大厦新成燕雀欢,与君聊此共清闲.
地居一郡楼台上,人在半空烟雨间.
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
近来又报秋风紧,颇觉忧时鬃欲斑.
--------------------------------------------------------------------------------
夜坐
谈烟枫叶路,细雨蒙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
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
建康
金陵古会府,南渡旧陪京.
山势犹盘礴,江流已变更.
健儿徒幽土,新鬼哭台城.
一片清溪月,偏于客有情.
--------------------------------------------------------------------------------
金陵驿二首(选一)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
真州驿
山川如识我,故旧更无人.
俯仰干戈迹,往来车马尘.
英雄遗算晚,天地暗愁新.
北首燕山路,凄凉夜向晨.
--------------------------------------------------------------------------------
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惧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
和中斋韵(过吉作)
功业飘零五丈原,如今局促傍谁辕?
俯眉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
骨肉凋残唯我在,形容变尽只声存.
江流千古英雄恨,兰作行舟柳作樊.
--------------------------------------------------------------------------------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水天空阔,
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
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清,
金人秋泪,
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
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
南行万里,
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
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
回旗走懿,
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
秦淮应是孤月.
满江红
燕子楼中,又挨过、几番秋色?
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
人间事,何堪说!
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
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文天祥的爱国故事:兵败被俘
1278年春末,端宗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6岁的小皇帝,朝廷迁至距广东新会县50多里的海中弹丸之地,加封文天祥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寻机再起。然而元军水陆猛进,发起猛攻。
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词拒绝。文天祥曾写《过零丁洋》以明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在《先君子革斋先生事实》一文中是这样说的:“先君子尝考次谱系,文氏系成都徙吉,五世(七世—编者)祖炳然居永和镇,高祖正中由永和徙富田。”《宋少保右丞相兼枢密使信国公文山先生纪年录》(后面称《纪年录》亦云:“庐陵文氏来自成都,公六世(七世—编者)祖炳然居永和镇,五世(八世—编者)祖正中徙富田。”所以现在有人把文天祥认作是客家人,是不确实的'。
选中贡士后,他以天祥为名,宝佑四年(1256)中状元,历任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等职。有《文山先生集》传世。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松关。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
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献城纳土,向元军投降。
元军占领了临安,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完全控制和占领。于是,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出逃,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景炎元年(1276)五月二十六日辗转到达福州,被宋端宗赵昺任命为右丞相。
文天祥对张世杰专制朝政极为不满,又与陈宜中意见不合,于是离开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分在南剑州(治今福建南平)开府,指挥抗元。不久,文天祥又先后转移到汀州(治今福建长汀)、漳州、龙岩、梅州等地,联络各地的抗元义军,坚持斗争。景炎二年(1277)夏,文天祥率军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在雩都(今江西于都)获得大捷后,又以重兵进攻赣州,以偏师进攻吉州(治今江西吉安),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元江西宣慰使李恒在兴国县发动反攻,文天祥兵败,收容残部,退往循州(旧治在今广东龙川西)。祥兴元年(1278)夏,文天祥得知南宋行朝移驻厓山,为摆脱艰难处境,便要求率军前往,与南宋行朝会合。由于张世杰坚决反对,文天祥只好作罢,率军退往潮阳县。同年冬,元军大举来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兵败被俘。
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被张弘范押往厓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
南宋在厓山灭亡后,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软禁在会同馆,决心劝降文天祥。
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对文天祥现身说法,进行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显说:“圣驾请回!”赵显无话可说,怏怏而去。元世祖大怒,于是下令将文天祥的双手捆绑,戴上木枷。关进兵马司的牢房。文天祥入狱十几天,狱卒才给他松了手缚:又过了半月,才给他褪下木枷。
元朝丞相孛罗亲自开堂审问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对孛罗行了一个拱手礼。孛罗喝令左右强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挣扎,坐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孛罗问文天祥:“你现在还有甚么话可说?”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历代皆有。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孛罗大发雷霆,说:“你要死?我偏不让你死。我要关押你!”文天祥毫不畏惧,说:“我愿为正义而死,关押我也不怕!”
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权臣阿合马被刺,元世祖下令籍没阿合马的家财、追查阿合马的罪恶,并任命和礼霍孙为右丞相。和礼霍孙提出以儒家思想治国,颇得元世祖赞同。八月,元世祖问议事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谁是贤能?”群臣回答:“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于是,元世祖下了一道命令,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文天祥的一些降元旧友立即向文天祥通报了此事,并劝说文天祥投降,但遭到文天祥的拒绝。十二月八日,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只是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那朕可以在中书省给你一个位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巿口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后在他的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死时年仅四十七岁。
文天祥写的古诗
1、《元夕》
南海观元夕,兹游古未曾。
人间大竞渡,水上小烧灯。
世事争强弱,人情尚废兴。
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
2、《远游》
黄河流活活,太行高巍巍。
王屋山以东,百泉山以西。
邹鲁盛文献,燕赵多雄姿。
右摩泰山碑,左蹑函谷泥。
郏鄏吊周公,曲阜拜宣尼。
或登广武叹,或上北邙悲。
平生几两屐,汗漫以为期。
绝交天下士,要为男子奇。
吴会偏王业,中原隔遗黎。
安得与黄鹤,比翼天上飞。
江河异风景,击楫感且欷。
阳运遘百六,兴否俄推移。
桑田变沧海,楚囚发孔悲。
我本槛车客,为我解絷维。
青蝇附天骥,万里相追随。
人生尚行乐,矧复新相知。
周道思下泉,王风怀黍离。
富贵岂不愿,忧患那自持。
人命危且浅,忽若朝露晞。
长恐折我轴,中道欲差池。
去我父母邦,我行且迟迟。
听我远游曲,寄我长相思。
3、《赠拆字嗅衣相士》
水水坎离紫阳怪,滑波皮骨长坡骇。
解州得解解中胶,费家封铺同一解。
唫字从金诗反穷,贝何为分田何同。
黄绢幼妇我自乐,竹犬多事鸦鹤翁。
4、《赠刘矮跛相士》
炼石为形,铿金为音。
世方好圆,痴守方心。
阴阳絪緼,人一气质。
善恶之微,证于声色。
意所欲发,虽吾不知。
彼美子刘,洞其先几。
骯脏难合,今世道病。
如子所言,生禀已定。
戆夫勇士,往往一偏。
以视妾妇,岂不犹贤。
洪范得三,二曰刚克。
会其归其,好是正直。
学问工夫,气质用微。
汝能观形,安知其馀。
子术已定,吾情已成。
子执子术,吾安吾情。
5、《真州杂赋》
四十羲娥落虎狼,今朝骑马入真阳。
山川莫道非吾土,一见衣冠是故乡。
6、《病中作》
六月廿四夜,人间热欲炊。
病怀如酒困,倦睫似书痴。
梦与千年接,心随万里驰。
客来相问讯,寄语有新诗。
7、《病中作》
岁月侵寻见二毛,剑花冷落鸊鹈膏。
睡馀吸海龙身瘦,渴里奔云马骨高。
百忌不容亲酒具,千愁那解减诗豪。
起来大作屠门嚼,自笑我非儿女曹。
8、《杜架阁》
仗节辞王室,悠悠万里辕。
诸君皆雨别,一士独星言。
啼鸟乱人意,落花销客魂。
东坡爱巢谷,颇恨晚登门。
9、《端午感兴》
千金铸镜百神愁,功与当年禹服侔。
荆棘故宫魑魅走,空馀扬子水东流。
10、《感怀二首》
伏龙欲夹太阳飞,独柱擎天力弗支。
北海风沙漫汉节,浯溪烟雨暗唐碑。
书空已恨天时去,惜往徒怀国士知。
抱膝对人复何语,纷纷坐冢卧为尸。
11、《感伤》
地维倾渤澥,天柱折崑崙。
清夜为挥泪,白云空断魂。
死生苏子节,贵贱翟公门。
高庙神灵在,乾坤付不言。
12、《感兴》
万里云山断客魂,浮云心事向谁言。
月侵乡梦夜推枕,风送牢愁昼掩门。
苏子窖中闲日月,石郎家里旧乾坤。
朝闻夕死吾何恨,坐把春秋子细论。
13、《宫籍监》
尘满南冠岁月深,暂移一室倚旃林。
天怜元是青山客,分与窗根两树阴。
14、《固陵道中三首》
固陵城下两龙争,不见齐王来会兵。
勒取河山新分地,项王之后到韩彭。
15、《寒食》
苦海周遭断去帆,东风吹泪向天南。
龙蛇泽里清明五,燕雀笼中寒食三。
扑面风沙惊我在,满襟霜露痛谁堪。
何当归骨先人墓,千古不为丘首惭。
16、《和中斋韵》
功业飘零五丈原,如今局促傍谁辕。
挽首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
骨肉凋残唯我在,形容变尽只声存。
洪流千古英雄恨,兰作行舟柳作樊。
17、《河间》
空有丹心贯碧霄,泮冰亡国不崇朝。
小臣万死无遗慨,曾见天家十八朝。
18、《旅怀》
北去通州号畏途,固应孝子为回车。
海陵若也容羁客,賸买菰蒲且寄居。
19、《偶成二首》
灯影沉沉夜气清,朔风吹梦度江城。
觉来知打明钟未,忽听邻家叫佛声。
20、《贫女吟四首》
柴门寒自闭,不识赏花心。
春笋翠如玉,为人拈绣针。
★ 文天祥诗全集
★ 文天祥的诗及翻译
★ 诗怎么写
★ 文天祥 忽必烈
★ 文天祥研究
★ 文天祥诗句
★ 文天祥祠
★ 陆游写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