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方法(共含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哀的美敦书”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方法
工程硕士虽然对厂情、国内外行业生产、技术与市场发展的情况比较熟悉和了解,又有一定的生产、技术工作实践经验,但在选择学位论文课题时,也必须虚心、积极主动地接受专兼职导师的指导。专兼职导师要积极、认真地进行指导,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工程硕士积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切不可放松要求,更不能放纵不管。专兼职导师要互相充分协商,参照工程硕士选题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指导工程硕士选择论文课题。工程硕士论文选题一般要经历以下程序:
1.课题调研;
2.文献综述;
3.确定论题;
4.构造课题研究方案;
5.撰写开题报告(可行性论证)。
开展课题调研,一般是在专兼职导师的指导下,在本学科与相关领域范围内,针对本企业生产、科研发展中的问题,或是技术改造,消化引进技术、设备,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开发研究项目进行调查研究,选择对企业发展有竞争力又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重点调研方向。选择该方向时应征询企业总工程师、科技处和具体任务部门工程技术干部的意见。并要充分估计到能否达到工程硕士学位的要求。同时要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研究的历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文献调研。还要对本企业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在文献调研和企业现场调研获取全面资料后,要进行文献综述。即把获取的全部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并仔细地阅读,对其中重要的理论、技术成果进行重点学习、研究,了解已提出的`各种问题解决的程度、理论观点、技术手段、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评述。综述前人的成果要客观、清晰,注意突出重点。评述是对前人成果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一定要科学、严谨。
分析、评述前人成果既是学习过程,也是研究的重要环节。重点对比分析、研究各个成果优缺点,发现矛盾或不足,存在的问题甚至错误,从中提出问题,列为论文中立论的题目。要注意引用前人的理论、技术、方法,创造性地解决某一个工程实际问题。发现和提出这样一些论题,可作为论文的突破方向。
确定论题之后,要构建解决问题的理论、技术的思路,以及手段、方法与实施步骤的方案。并对方案进行理论、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如果论文的核心是引用他人不太成熟的新理论或新技术作为理论或技术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创新或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也就是说这个新理论或新技术可以决定课题的成功或失败,因此在应用之前应做必要的推理和实验验证。
上述工作完成之后,要把它形成书面的综合材料即开题报告,并在企业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专兼职导师、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导师和专家参加的会议上作论文的开题报告。要报告论文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达到的预期目标,采用的方法、手段、理论和技术依据,以及经济上实现的可行性。倾听导师和有关专家的意见,争取得到更广泛的指导和帮助。
工程硕士在进行上述环节的过程中,在分析和研究中形成新的想法、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充分地和专兼职导师在一起讨论、交流、研究,以得到及时的指导,从而完善、优化选题工作。
1、研究内容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选题社会热点问题,逻辑结构严谨。观点表达清楚,论述全面。语言平实简洁,通俗易懂。在论证过程中也能较好地将专业知识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但论据还不够。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2、选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全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论点突出,语言通顺流畅,表现出作者比较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翻译专业基础知识,论文符合规范化要求。本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达到了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要求,同意该生参加论文答辩。
3、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能较好地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知识来分析企业行政管理实践问题,论文写作态度比较认真负责,论文内容较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切合论题的需要,层次结构比较合理,主要观点表达的比较明确,逻辑思路基本符合要求,语言表达基本通顺。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创新点不足。
4、论文主题明确,语句基本通顺,层次基本清晰,观点表达基本准确。作者比较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知识与邓小平关于行政改革的思想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格式基本规范,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但查阅与参考的文献资料太少,部分论证内容与主题结合不紧密,逻辑结构也存在一点小问题。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5、全文以___为题。重点探讨分析___的问题及原因,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全文选题新颖,具有很强的研究性。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论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论证方法合理,了大量的数据来论证,更增加了论证的可靠性。能综合运用行政管理专业知识来分析___,但不足之处主要是语言不是很精炼。
6、该文以___为主题,充分体现出时代性和现实的社会价值。全文分___个大部分。首先对___进行了论述,然后重点分析___-。全文基本上都是紧扣主题来展开论述。在论述过程中该生较好的运用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___问题。语言较流畅,但观点不够精炼。在论证过程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理论论证方法与实践论证方法。观点表达准确,思路清晰,文章整体性较强。整体上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7、论文思路比较清晰,语句基本通顺,层次清晰,观点表达准确。作者比较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知识与党内监督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针对党内监督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解决建议,查阅与参考的文献资料与主题结合的比较紧密,但个别地方论证的观点不是很明确和有说服力,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部分内容与主题结合的还不是很好,逻辑结构也存在一点小问题。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8、该文参考的文献资料充分且符合论题的需要。该文以___为例,重点探讨___。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观点表达准确,格式规范,能较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运用来分析现实中的行政管理实践问题。但个别观点论证还不充分。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9、全文以___为题,选题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全文结构科学合理,逻辑性强,思路清晰,查阅的参考文献资料符合论文要求。论证方法较合理。论证内容较有说服力。对问题的分析比较透彻。该生在论证过程中也能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原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无论从选题上还是观点论证上都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但创新点不够。
10、论文思路清晰,语句通顺。能很好的调查___存在的问题。作者对于论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思路清晰,层次清晰,逻辑结构合理。观点表达准确。研究原理采用恰当。在论证过程中能有效的将专业原理与要研究的主题结合起来。个别地方论证的观点不是很明确,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11、本文选题较合理,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全文以……为主题来分析论证,对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内容论证也较科学合理,格式较规范,参考的资料紧扣文章主题需要,但创新点不够,论证不够,尤其文章最后一部分论证太薄弱,缺乏说服力。总体上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
12、本文以官员问责制为题进行研究,能为解决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首先对官员问责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再对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困境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化解困境的有效建议。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参考的文献资料符合论文观点与主题的需要,实践论证还不够,但,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13、本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又充分反映出社会现实的需要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思路清晰,观点正确,能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与要分析论证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该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查阅的资料不仅充分而且与主题结合紧密。但格式欠规范,案例论证不够。
14、该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观点表述准确,论证内容比较具有说服力,但文章缺乏自己原创的内容。
15、该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构安排科学合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各部分之间联系比较紧密,观点表述也基本准确,论证内容比较具有说服力。在论证过程中基本上运用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原理来分析文中的主要问题,但参考的资料还欠充分,文章缺乏自己原创的内容,少数观点论证不深刻和全面。
1、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招标投标制度的改革
2、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后如何进行工程报价
3、工程量清单计价与统报价模式比较研究
4、加入世贸对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影响
5、浅谈投标报价策略及报价技巧
6、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7、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8、注重工程结算提高索赔意识
9、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制度的认识
10、编制预结算过程中几个疑难问题之我见
11、运用预算电算化软件的一些体会
12、工程量清单与无标底招标的一些思考
13、浅谈工程项目内部成本控制及措施
14、对施工企业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
15、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管理方式的探讨
16、如何进行项目成本管理
17、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
18、项目管理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和对策
19、工程项目承包管理特点粗探
20、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思考
21、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发展趋势
22、试论建筑市场的价格竞争
23、工程量清单模式下企业投标报价问题的研究
24、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分析
25、浅谈建筑企业成本控制
26、工程拖欠款现象——建筑业的“顽症”
27、我国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新模式的研究
28、项目开发中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29、土建施工图预算的审核方法
30、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发展前景
31、浅谈施工项目管理
32、工程索赔方法探讨/工程索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浅谈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1、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探讨
2、关于在项目采购管理中成本降低的几点认识
3、建筑企业常见风险及防范措施
4、论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下投标报价策略及技巧
5、如何编制工程量清单
6、如何做好工程竣工结算
7、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8、工程监理在控制工程造价中的`作用
9、浅谈施工合同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0、浅谈工程造价管理
11、工程项目工程量计算及投资报价书
12、企业内部工程定额的编制研究
13、工程施工款支付问题与对策
14 、做好工程索赔的策略,方法,手段研究
15、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策略研究
16、如何通过工程招标市场以最短的时间找到最适合施工企业
17、工程招投标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
18、工程招投标市场环境分析与立法研究
19、如何培育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市场研究
20、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
21、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及应对国际竞争对策研究
22、工程量计算规则优化研究
23、民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24、浅谈工程投标报价策略与方法的运用
25、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26、如何加强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查
27、论民营企业融资策划
28、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初探
29、工程量清单报价体系下的工程报价策略
30、现代建筑企业下的激励机制
工业工程论文选题
1、工效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2、工效学原理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3、网络计划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4、影子价格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5、日用品价格体系研究
6、JIT与产品功能分析
7、制造企业库存问题研究
8、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问题分析
9、论我国农产品绿色经营
10、如何构建以快速物流为核心竞争力的物流组织结构
11、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12、实现快速物流对企业管理的价值
13、加强物流管理对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价值
14、基于ABC+EVA的企业业务外包研究
15、绿色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研究
1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
17、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研究
18、基于精益生产的现场改善研究
19、TPS在WQ纺织公司织造车间的应用探讨
20、JIT在我国中小企业实施条件分析
21、供应链战略联盟的风险问题研究
22、云南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研究
23、企业知识的“隐性度”及其分类研究
24、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探讨
25、我国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与分析
26、供应链环境下大型家电零售企业库存问题研究
27、基于废弃物回收的逆向物流管理
28、供应链模式下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29、工业工程在淄博某电器公司的应用
30、网络计划优化问题的研究
31、RFID(无线射频技术)在我国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32、丰田生产方式在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33、生产企业物流运营管理研究
34、山东省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35、面向需求的并行制造系统
36、影子价格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37、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分析
38、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39、半岛城市群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
40、绿色物流理论及其发展路径探讨
41、我国零售业配送中心运输成本的控制
42、基于EAM信息系统的库存管理研究
43、如何降低项目的风险
44、5S在山东万事达集团公司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45、工效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46、图书出版业供应链现状及对策研究
47、我国企业逆向物流的管理策略分析
48、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研究
49、我国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0、我国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1、现代企业5S管理及其推行实务
52、现场管理思想在耐力鞋业有限公司的研究与应用
53、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
54、供应链环境下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研究
55、供应链环境下物流服务质量研究
56、IE在制造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57、GT在制造系统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
58、MC相关技术,策略及应用
59、AM或LP在企业中的应用
60、VM及应用
61、提高产品可靠性的途径
62、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63、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用
64、质量成本控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65、生产的组织,计划与控制
66、降低在制品的途径与方法
67、库存控制与分析
68、降低库存的途径与方法
69、ERP,MRPII在企业的应用
70、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的运用
71、论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客户忠诚度
72、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存在问题研究
73、制造业厂址选择研究
74、工效学原理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75、敏捷企业的构建研究
76、敏捷企业风险管理研究
77、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78、房地产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研究
79、准时生产及其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80、连锁零售超市配送模式比较研究
81、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82、虚拟物流企业合作伙伴选择和绩效评价研究
83、我国中小型企业推行“5S”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84、万方物流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85、基于网络销售的物流配送体系研究
86、PDM在制造企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87、制造业生产现场管理问题研究
88、人因工程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89、我国中小型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90、敏捷制造在我国中小企业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91、农产品物流系统的构建与分析
92、我国中小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对策研究
93、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94、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95、基于精益思想的物流中心运作研究
96、我国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97、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98、我国企业品牌经营对策研究
99、供应链环境下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
100、准时化生产在我国制造企业的应用研究
论文题目:酒店销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选题来源、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动态
1.选题来源与依据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宾馆管理业务的不断扩大,酒店管理人员尤其是在酒店宾馆的管理人员对宾馆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的要求逐渐迫切起来。越来越多的酒店领导认识到酒店管理计算机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酒店管理来说,已不再是一个时髦的奢饰品,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得力助手。
如何把握客户的需求,用最经济的办法获得最大的客户满意度。成为各酒店最根本的竞争优势所在。近来,许多酒店利用信息系统改善了传统的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给酒店业制造了新的竞争载体,通过网络宣传企业形象,开展网上预订客房,让客人了解酒店的硬件及软件设施,选择他们需要的服务,竟而远程预定,最终为酒店带来等多的客源。而酒店与顾客通过网上的交流,进而提供更为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
事实上,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全球酒店业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之一。它能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杜绝跑单、漏单这样现象的发生,对于改善对客服的水准,完善酒店对外形象及维系重要的宾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世纪就酒店,从内部管理到外部销售都将发生质的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酒店引入更多、更新、更高的IT技术,而非单一的前台管理软件甚至传统的前、后台软件所能满足。现代化的宾馆是集客房、餐饮、通讯、娱乐,商务文化及其他各种服务与设施为一体化的消费场所,酒店宾馆组织庞大,服务项目多,信息量大,想要提高劳动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而促进经济效益,必须借助计算机来进行现代化的信息管理,计算机管理系统适用于大、中型星级宾馆使用的优秀系统,操作简单,灵活性好、系统安全性高,运行稳定,实事管理者的理想选择。
2.国内外研究动态
目前,在中国90%的酒店还主要采取传统的营销方式,但全球旅游电子商务已经连续5年以上以35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欧美发达国家,旅游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整个电子商务发展、最快、最突出的部分。到美国在线旅游市场预计将达到1050亿美元,因此作为酒店运营的我们必须运用合理方法,开拓市场。世界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强大动力,互联网络预定、手机WAP网站预定、短信预定必将成为未来酒店预定的主要方式。,随着各个国外知名酒店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酒店业,酒店地面竞争日趋激烈。近几年,外资企业相继进军星级酒店、假日酒店的投资项目。为了抢占客户市场,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卓有远见的酒店领导人已经开始传统的营销方式转化为以网络营销方式为主,加大酒店在互联网的宣传,拓展网络品牌,利用网络进行客房销售、项目拓展、人才招聘、供应商开发、网络客户调查、酒店用品网络招标等。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酒店服务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已成为大势所趋,酒店要迎接这场挑战,就必须提高整体竞争能力,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必须变革酒店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实施信息化建设无疑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由之路。应该看到,对于一、二星级甚至部分三星级酒店来说,信息环境的建设和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即使是五星级的酒店,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与客户对酒店的需求也有相当的距离。国内酒店信息化程度的低下,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酒店在网络时代的营销拓展,影响了酒店经营绩效与竞争能力的提升。相对于国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智能化管理酒店仍有很大的差距。原因在于:
观念差距:大多数酒店经营者认为酒店属于传统的服务行业,主要是靠出租客房和床位来创收,没有把信息化建设与影响和改善酒店的经营、管理效率等方面的功效挂起钩来,没有把信息化的价值融入酒店自身价值链在竞争中发挥的作用挂起钩来。
行业差距:酒店业属于以人为本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IT行业属技术密集型行业。由于这种行业间本质上的差异,致使很多IT公司尽管竭尽全力将最先进的产品设备或解决方案推销给酒店,其结果通常是酒店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却不尽如人意。
缺乏行业标准:旅游饭店业对信息化的理解千差万别,加之IT公司各自为政的解决方案,使得原本就技术水准有限的酒店业眼花缭乱,盲目投资上马的项目比比皆是。
服务对象不明确:酒店是一个以服务为本的行业,依靠客人对各项服务的满意度来提升酒店的入住率和经营效益。酒店信息化的实施,意味着酒店又增加了一项新的服务,即信息服务。IT公司负责策划和实施,但通常不承担日后的服务,因为他们是IT公司不属于服务行业。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根据本酒店实际情况,利用现使用的《酒店销售管理系统》,进行阐述与分析,应用方面:开拓营销渠道,提高销售和市场营销的管理水平,使酒店同四川DMS系统连接,并方便和低成本的进入国际主流销售渠道。本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酒店、饭店的具体业务而开发的,业务管理以酒店的前台管理为核心,为用户提供迅速、高效的服务,减免手工处理的繁琐与误差,及时、准确的反应酒店的工作情况、经营情况,从而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并配合现代化的酒店管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经济效益而言,酒店的计算机应该是:
(1)间接性的:其经济效益不是直接产生的,是通过对人力、物力的节省而带来的,可以堵塞许多漏洞;
(2)长期性的:计算机的投资是较大的,是在长期的应用中逐步得到回报的;
(3)社会效益:酒店式是一个高层次的服务行业,采用计算机可提高服务质量,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论文研究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1.课题研究目标
为酒店管理人员和员工提供简单易用、功能强大并高度灵活的应用工具,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向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为酒店带来更多的收入同时,通过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各种经营成本,从而获取持久的利益目标。系统中模块划分明确,模块功能设计有较强的针对性。系统操作界面简单,灵活性好、响应时间短,系统安全性高,运行稳定。设计完全符合软件工程中的各个阶段的要求,模块间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良好性能。
2.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酒店管理销售系统的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酒店销售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技术基础分析:主要对系统的规划内容、目标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管理系统的标准是采用Fidelio Opera产品,该产品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面向未来的最新版的PMS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库建模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Web服务器应用程序设计技术、客户端交互技术。并说明这套软件操作系统的优越性。
(2)酒店销售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主要阐明当前酒店对销售管理的需求,对酒店运用《酒店销售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阐明当前酒店对它的各类需求,介绍酒店销售管理实现怎么样的功能,然后介绍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并对数据字典进行解释,最后来详细说明每个功能模块具有的作用。
(3)《酒店销售管理系统》信息系统总体与详细设计:主要是对网络的功能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总体结构和各模块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重点阐述每个功能模块的具体构架、实现条件和途径,通过原则和理念的阐述宏观地展现这个系统的先进性、时代性、科技性。
(4)《酒店销售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实现与测试:对酒店预订系统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对酒店预订系统进行市场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客户需求分析以及功能模块如何搭建的详细分析。技术可行的分析就是针对目前现有的编程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是不是可以用这些技术来达到功能实现的目的。对客户的需求分析是与功能模块互动的,客户的需求其实就是功能模块需要实现的功能。
(5)对系统结构进行设计,包括逻辑上的设计、数据库的设计、功能模块的划分等。逻辑设计就像字面上的意思,对酒店预订系统的操作逻辑进行设计,也可以说是最为基本的构思。接下来是对功能模块的划分,具体模块实现具体功能的任务分配设计。最后针对以上设计的特点,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匹配的设计,达到效益最大化。
(6)针对客房管理与预订策略的计算机化,进行细分的设计,这是课题最主要需要研究设计实现的部分,是文章重点讨论的对象。包括房间的分类设计、查询设计、状态辨别设计、预订策略的应用和修改
3.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明确系统目标和所需要研究的内容后,可将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归纳为:
(1)技术难点 从设计到实现实际上有着很大的不可预测性,一个设计时候可行的方案,在实现时可能行不通。这与技术难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还需要对JSP及数据库相关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2)业务难点 对要开发的系统的业务要求,可能会由于对酒店预定业务流程的不熟悉而影响对系统结构设计和功能模块的划分。所以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的掌握关于酒店预定服务的相关信息。
四、研究工作拟采取的主要理论、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1.研究方法与理论
(1)文献研究 通过对大量书籍、期刊、网络等文献的阅读,了解其它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环境和使用的真实情况,收集和整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意见建议。掌握系统开发技术现状,明确管理系统设计开发所需的相关技术、功能模块组成及实现途径,并找出不足力求能够避免或者进行改进。
(2)系统可行性分析,是在系统了解的基础上,从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管理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问卷,咨询专家的方式对系统开发提供建设性意见。
(3)考察其他酒店管理系统建设使用情况的研究成果,对系统模式进行分析借鉴。
2.研究工具或开发工具
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
该系统包含了网络、应用程序和Web服务管理。它不但增强了可靠性和灵活性,而且降低了拥有强大、灵活管理服务的计算系统的成本,并为运行企业应用程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开发工具:Myeclipse、Tomcat、Dreamweaver、Photoshop
该系统开发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开发API,在某些架构设计方面也提供了丰富的文档进行技术支持,减低了整套系统的建设难度。
数据数据库平台:Microsoft公司的SQL Server
它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个分布式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采用了Transact-sql的sql语言在客户机与服务器间传递客户机的请求与服务器的处理结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易用性、适合分布式组织的可伸缩性、用于决策支持的数据仓库功能、与许多其他服务器软件紧密关联的集成性、良好的性价比等。
3.技术路线与方案
本系统是传统B/S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主要是由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浏览器客户端组成。酒店管理系统的主要业务包括客户预定、入住酒店、客户要求更改业务以及酒店收银退房等,客户可通过电话等方式预定客房,也可取消客房的预定,预定情况会保存在预定信息中。当客户入住后,保存客户入住信息,入住后需要变动客房或是离店时间等业务需要更改业务。客户人住后的住房,换房,续房,退房信息都会保存在客房信息中,可通过查询请求查询各类信息。酒店管理系统还会保存一些历史资料,以便以便今后的查询或是统计。
顶层DFD图,是对整个酒店管理系统的数据的总体流向做了简要的概述,其次足零层DFD图,将酒店管理分为业务管理、房态管理、历史资料和基本设置四部分。由于零层DFD图的业务管理又可以分为酒店管理的几个主要环节,凶此分解出一层DFD图。一层DFD图主要针对业务管理,分为预定、入住、更改业务和收银退房几个环节。二层DFD图则是就一层DFD图的儿个基本环节做了更详细的描述,描述了数据在具体业务中的流向
客户通过预定客房可提前预约酒店,也可临时入住酒店,无论是预约还是临时入住,都需要洒店管理人员通过酒店管理系统查询,若有客房,则可直接入住,若无,则需要同客户协商,在不能满足客户所提出的要求时,拒绝客户的请求。酒店的管理人员可通过查询酒店的管理系统来进行房间分配,尽可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同时及时将客户的信息录入到算机数据库中以便将来的统计信息。
酒店管理系统业务管理分为预定、入住、更改业务和收银退房。客户可以向酒店提出申请,,而酒店则根据杏询酒店的房态信息图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提高酒店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酒店的业务量、提升酒店的形象。
五、论文最终目标和研究成果形式
1.论文最终目标
本课题拟将完成“酒店销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设计工作,从整体上完成整个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实现,以及主要业务模块的设计开发, 包括预定、接待、客房服务、餐饮、娱乐等等,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帮助酒店管理方及时制定合理计划,提高经济效益,实现酒店各种信息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2.最终成果形式
完善酒店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并形成学位论文《酒店销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参考文献:
[1]彭伟民.基于需求的酒店管理系统的建模与实现.微机发展,2005.10.1-6. [2]翟广宇.基于C/S结构的酒店管理系统.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报,.6.2-4. [3]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7.2-5.
[4]候炳辉,刘世峰.信息管理系统[J].信息管理系统分析,2004.5:254-562.
[5]童德利,田娟,谢琪,陈世福.基于B/S模式的构件式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1-4.
[6]刘学明.饭店客房管理[M].广东旅游出版社,.10.1-6.
[7]张亚东.酒店企业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管理信息系统, 2000.9:45249.
[8]李朝晖.PowerBuilder开发实例完全剖[J].PowerBuilder10.:122-189. [9]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21-347.
[10]马秀莲,高志安.宾馆管理系统的设计.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技术学院,2005.2.1-3.
[11]Rosenthal E M,ed.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Univ.of Toronto Pr,(15):23-29.
[12]Christian Thimany. .NET模式架构、设计与过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26-29.
[13]Erich Gamma,Richard Helm,Ralph Johnson,John Vlissides.C# Design Patterns:ATutorial[M].Machinery Industry Press,2005.
[14]Craig Larman.Applying UMLand Patterns--An Introduction to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 and the Unified Process[M].Machinery Industry Press,2005.
[15] Mladenic D.Machine Learning on Non2homogeneous,Distribu2 ted Text Data, Doctoral Dissertation[J] . University of Ljubljana,.
[16] Bishop M. T rends in academic research: Vulnerabilities analysis and intrusion detection , Computers and Security, .56-87.
[17] Stinson DR.Cryptography 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CRC Press Inc,2003.6:34-105 .
注:1、文献综述加页附后,整齐装订。
2、纸张限用 A4(页边距为上、下:2.5cm, 左为2.6cm,右为2.1cm;字体为宋体小四,行间距为18磅)。
3、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一般不少于3000字。
4、至少应阅读20篇中外文献,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5篇。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提高它的创新、反应能力、生产率以及员工的技能素质,因此必须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而企业内部的协调能力是作为知识管理系统核心。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作为知识管理体系的基础支撑软件,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本文在对目前办公自动化技术发展背景的描述基础上,结合对企业办公的需求分析,从功能角度上设计出了一个适合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方案,重点研究了工作流相关技术和在Lotus Domino/Notes平台上实现Web访问方式的技术特点。接着在基于工作流的OA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角色控制的安全工作流模型,使文档在工作流引擎的驱动下,在网络环境中流向正确用户。另外,论文从OA系统结构和性能入手,提出系统构建方式,提出“有用、实用、管用、好用”的系统原则,从而实现了符合企业办公特点的网络自动化办公系统。
在实际办公过程中,一份文档的正式形成,它所涉及的部门多,经办的不同职位的人员多,业务流程复杂,因此对协同办公的能力要求强。在结合我国政府的办公特点和在以浙江省商务厅办公自动化建设为背景,提出了一套基于工作流的通过web访问的OA系统的开发方法。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OA系统模型;安全工作流模型;工作流
Abstract
With the knowledge economy booming,many enterprises must develop their innovation, responsiveness, productivity and competency for their competition in society. So they must develop their cooperation. Office Automation (OA) as a basic software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is a key of information building for enterprises.
This thesis describes the project of an OA system adapting to enterprises from the function of point view based on the OA system development and our analysis. It focuses on the technology of B/S mode developed on Lotus Domino/Notes platform. And it presents a secure office workflow based on OA system model to make the document flow to the right figure user in network by workflow engine. Another it presents a method of conformation and system principle of ‘usefulness, practicality, helpfulness, convenience’ when it considers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capability. So it realizes the OA system adapting to enterprises.
In real office work process,a normal document deals with many departments and many figures. Its flow process is complex. So it requires perfect harmony.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 of office work of our country and the personality of DongFeng YuLon Motor Sales CO., LTD, an OA system on workflow visited by web mode is designed.
Keywords: Office Automation; Office Automation Model; Secure Office Workflow model; Workflow
1. 绪 论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人类社会已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电子商务”时代,大规模生产模式将被迫向大规模定制模式转变;除了“电子商务”之外,“电子政务”建设也依势而上,企业原有的产品将难以产生新的吸引力,经营效益的持续增长将愈发困难。所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就必须降低传统的各种成本,而企业的采购、库存、生产配比、产品质量等环节是企业成本的重中之重,依靠传统的手段对这些环节进行管理,无法使企业的采购、库存、生产配比、产品质量等环节的信息数据及时沟通、适时共享,造成企业生产失衡等现象,不仅降低了效率,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大大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而政府办公信息化也要跟上潮流,避免信息孤岛出现。
而政府办公信息化系统利用信息整合技术将不同的应用集成到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为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企事业各主要业务系统的互联交换和资源共享,以及规范政府管理与服务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实现了相关各部门之间的办公现代化、资源信息化、传输网络化和管理科学化,建立各种横向和纵向之间信息采集、信息共享、电子邮件、无纸办公和电子视屏会议等功能系统。
本课题以浙江省商务厅信息化建设为背景,以实现其“无纸化”办公为目标,主要研究IBM Lotus Domino/Notes B/S开发OA技术,提出OA“多围度” 解决信息化系统的前沿解决方案。
2. 办公自动化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2.1政府办公自动化项目概述
政府办公自动化项目(Government Office Automation,简称GOA)主要是通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使政府机构的用户能实现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资源管理,并能对工作流程进行控制,合理组织政府的公文和文档的流程等办公作业,有效利用政府资源,提高办事效率。
办公自动化建设的本质是以提高决策效能为目的的。通过实现办公自动化,或者说实现数字化办公,可以优化现有的管理组织结构,调整管理体制,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增加协同办公能力,强化决策的一致性,最后实现提高决策效能的目的。
政府办公自动化建设最早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促进了政府办公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办公自动化发展较快的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其中尤以美国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美国政府办公自动化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政府工作效率,二是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与公众互动的政府服务机制。据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93%的被调查政府机构拥有网站,向用户(公民、企业、非营利机构)提供政府文件、选举信息、意见投诉、医疗保健、社会福利、执照申请等公共服务和网上办公信息。3/4被调查个人登陆过政府站点,大多数对政府网站的界面和内容感到满意。
近年来,我国的政府办公自动化发展迅速。一些政府功能在网上的典型应用初步得到推广,并收到成效。如教育部门的网上教育、税务部门的电子报税、劳动部门的就业信息网、银行的网上支付等等。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3000多个政府部门的网站,推出了各种网上办公业务,推行政务公开,使政府办事效率提高,对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仅以上海为例,据了解,“中国上海”网站上共链接了51个市政府/委/局和19个区县政府网站,政府部门网上办事项目正在逐步扩大,已经有24个委/办/局提供了近40项网上咨询或投诉窗口。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数字化办公。所谓数字化办公即几乎所有的办公业务都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特别是互连网技术的发展、安全技术的发展和软件理论的发展,实现数字化办公是可能的。从管理体制和工作习惯的角度来看,全面的数字化办公还有一段距离。首先数字化办公必然冲击现有的管理体制,使现有管理体制发生变革,而管理体制的变革意味着权利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另外管理人员原有的工作习惯、工作方式和法律体系有很强的惯性,短时间内改变尚需时日。尽管如此,全面实现数字化办公仍是办公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2办公自动化系统国内外状况
纵观国内、外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软件,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产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以IBM Lotus Notes/Domino和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的平台上所开发的应用软件;另一类则是国内软件企业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然而,在技术的先进性上,具有10多年经验的IBM Lotus平台仍然领跑于协同OA市场。
企业中的信息化系统,一般可分为业务系统(如销售管理系统、财务系统、ERP等)与办公自动化系统(如邮件,协作,项目管理,知识管理等),业务系统直接进行企业前台的运营活动,而办公自动化(OA)系统则在后台组织起企业员工,作为一个整体去有效操控业务系统。可以看到,好的OA系统可以大幅提高企业内信息共享、人员协作与业务监控的效率,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部分 ,目前实现单项技术应该都是比较成熟的。
业务按照一定的业务规程运行就形成了业务流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作流(WorkFlow)。在实际业务环境中,不同的单位对业务有不同的规则定义,即使是同一个单位在不同条件下业务规则也可能会发生变化。业务规则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政府OA工作流的多样性与多变性。工作流技术研究也就成为信息化建设关键技术之一。
2.3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11月,IBM Lotus Notes/Domino 6出炉。它将协作应用作为组件,可嵌入到任何基于Java的应用体系架构中,让“应用到哪里,协作(即:协同)到哪里”,使得IBM再一次带动协作技术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情景协作(Contextual Collaboration)。情景协作提供了模块化的协作组件,可将电子化协作功能嵌入到涉及人的商业应用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在电子商务整个流程中,凡是需要有人参与到其中的应用,就有情景协作。
办公自动化的关键体现在“协同”,传统OA,因为过分依赖网络和服务器,使成本居高不下;各种信息互不关联,形成信息孤岛;依赖第三方平台带来隐性成本;安全性存在漏洞;兼容性和扩展性不够等等。因而从信息产品线的发展变化来分析,可以看到信息系统(OA与业务系统、网站等)的全面整合是一种大趋势。
3.基于工作流的OA系统模型
协同办公的特点是一项工作一般由多个办公人员协作完成,并且在他们之间符合一定的办公流程。按工作流管理的概念来分析,每项工作都由一个任务集和任务之间的流程关系集组成。任务集是独立的工作项集合,分别由特定的人员或代理来处理。任务之间的流程关系即是文档对象的传递和处理关系。
根据浙江省商务厅OA调研情况,和相关技术研究,提出个基于工作流管理的办公室自动化系统模型。
学位论文题目:
工程领域名称:
学 号:
姓 名:
校内导师姓名:
企业方导师姓名:
硕士生所在单位名称: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 表 说 明
1、研究生须认真填写本表相关内容。
2、开题报告内容见《电子科技大学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暂行规定》
3、所列栏目填写不下的,可以另加附页。
4、本表采取双面印制,且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 A4(页边距为上、下:2.5cm, 左为2.6cm,右为2.1cm;字体为宋体小四,行间距为18磅),整齐装订。
5、开题报告完成,此表经相关人员签字后,须交学院研究生教务秘书保存。
开题报告登记表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不少于3000字:
(1)说明选题来源、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动态;
(2)说明选题在理论研究或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3)阐述学位论文中自身研究工作部分,论证完成研究工作拟采取的主要理论、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4)说明研究工作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和研究成果形式。
学位论文工作计划表
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注:1、文献综述加页附后,整齐装订。
2、纸张限用 A4(页边距为上、下:2.5cm, 左为2.6cm,右为2.1cm;字体为宋体小四,行间距为18磅)。
3、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一般不少于3000字。
4、至少应阅读20篇中外文献,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5篇。
1、浅谈工程车辆的使用与节油
2、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3、__省工程车辆底盘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
4、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5、应用型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6、激光焊接技术在工程车辆生产中的作用
7、浅谈企业内工程车辆的检修与维护保养管理
8、工程车辆电液制动系统的试验研究
9、提升车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
10、材料屈服极限对工程车辆驾驶室翻车保护结构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影响
11、车辆动态测量技术在公路机电工程领域的应用
12、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端工程车辆照明系统设计与研究
13、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编组方案研究
14、工程车辆全动力制动系统充液系统研究
15、CAD课程在车辆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6、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17、浅谈工程车辆空调的设计与选型
18、浅析推动叉车配套件发展增强产业链竞争力
19、主动防倾翻技术及其在工程车辆上的应用展望
20、应对金融危机的需求——导向型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实验改革
21、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工程车辆载荷样本长度计算方法
22、工程车辆减震系统的关键技术探讨
23、基于车辆人机工程学的道路交通事故分析
24、基于模糊PID的工程车辆远程控制系统
25、工程车辆自动变速实车试验研究
26、工程车辆全液压制动系统充液系统的研究应用
27、工程车辆减震系统的研究进展
28、工程车辆空调使用与维护
29、来自大洋彼岸的“大鼻子”——肯沃驰T800、C500工程车辆底盘简介
30、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31、工程车辆传动系载荷谱编制方法
32、港区车辆坡度跟驰模型研究及工程应用分析
33、沃尔沃FM_:一款为工作而设计的车辆——沃尔沃FM_工程车辆底盘简介
34、车辆工程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35、油汽悬架工程车辆的侧翻稳定性研究
36、超高车辆——桥梁上部结构撞击力的工程计算方法
37、工程车辆全液压转向系统管路特性分析
38、牙齿反求造型及托槽设计
39、4110发动机气缸盖的设计
40、变速器操纵系统设
41、车辆轮胎清洗泥水分离设备的设计
42、车辆油液减振器的设计
43、电动汽车空调系统设计
44、干式空气滤清器的设计
45、激振器用液压缸设计
46、轿车盘式制动器设计及性能计算
47、轿车制动系统设计与计算
48、节能减速器设计
49、平盘式无级变速器传动装置设计
50、汽车表情仪的设计与开发
51、汽车防尘罩冲孔模设计研究
1、3×20K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
2、3G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
3、Android系统数据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4、DC-DC开关变换器建模、仿真与补偿网络设计研究
5、Delta并联机器人的运动规划研究
6、GIS环境下的动态交通最优路径算法研究
7、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应用研究
8、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中误差及精度研究
9、LED车灯功能控制研究
10、LNG接收站安全系统的设计
11、PLC工控系统设计及其在自来水控制中的应用
12、PLC及变频器控制的多电机驱动带式输送机的研究
13、RS232/PROFIBUS-DP从站接口设计与实现
14、ZigBee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解算算法的研究
16、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磁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17、变频器用高性能开关电源的设计
18、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采集电路和底层驱动程序开发
19、并联型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20、布袋式脉冲除尘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步进电机快速定位方法研究
22、超临界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
23、超长航时无人机持久组合导航系统设计
24、城市自来水厂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5、程序化交易算法模型的研究
26、船用起重机和波浪补偿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27、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组充电均衡技术的研究
28、大型飞机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29、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30、单相光伏离网逆变器研究
31、倒立摆系统的稳定控制研究
32、低功耗嵌入式实时人脸识别系统
33、地面移动机器人安全路径规划研究
34、地源热泵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35、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36、电除尘电气控制设计与实施
37、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
38、电梯制造企业中供应链合理库存问题研究
39、电子鼻/舌系统设计及气-味信息融合技术应用
40、电子鼻与电子舌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41、动力电池主动均衡策略和SOC估计方法研究
42、动力锂电池组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43、对舰船设备冲击振动试验的分析
44、多功能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5、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系统设计
46、多通道脑电信号采集系统设计及开发
47、房地产市场的多方博弈分析
48、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49、粉尘浓度测量技术研究
50、风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研究
51、风力发电机整机性能评估与载荷计算的研究
52、风力发电机组模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3、改进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在电力系统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54、高动态下GPS矢量接收机跟踪算法与实现研究
55、高精度温箱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1、建筑工程项目分承包管理方式的探讨。
2、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
3、房地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分析研究
4、工程项目工程量计算及投资报价书
5、工程招投标市场环境分析与立法研究
6、工程项目成本计划、控制机制研究
7、工程项目管理经验总结(实例)
8、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理论(方法、手段、策略)研究
9、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10、工程项目规划(实例)
11、砖混结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钢筋混凝土中钢筋腐蚀原理的研究
13、关于软弱土判别与处理的问题讨论
14、桥用高性能混凝土长期耐久性研究
15、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16、新型防水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17、砖混结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8、混凝土非破损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19、各种水文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开发研究
20、各种不同地质条件下,工程地基处理与地基加固研究与技术发展应用
21、新型保温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2、高速公路隧道开挖全过程ANSYS仿真分析
23、钢纤维水泥砂浆钢筋网加固RC梁抗剪试验研究
24、混凝土结构的碳化深度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25、热棒技术在大面积混凝土温控应用中的仿真数值研究
26、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开发
27、地铁隧道施工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及实证研究
28、基于图论的道路横断面设计研究与软件开发
29、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楼宇结构的监测系统的研究
30、建筑业实施增值税问题研究
31、嵌套式高冗余度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
32、基于压电陶瓷的钢管混凝土柱界面剥离损伤监测的实验研究
33、大型水电站前期项目发包管理研究
34、坡积土长期抗剪强度以及边坡时变稳定性研究
35、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工程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
36、各种不同地质条件下,工程地基处理与地基加固研究与技术发展应用
37、各种水文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开发研究
38、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39、新型模板体系开发与设计
40、新型模板施工技术研究
41、新型脚手架开发与设计及应用研究
42、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43、新型钢筋连接技术与开发与应用
44、纵向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45、无粘接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46、土木工程随机风场数值模拟研究的进展
47、土木工程材料与结合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营模式
48、探究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
49、分析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
50、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
一、问题提出及样本选取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里将旅游业定位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发展需要大批旅游人才,尤其是高素质旅游人才,因此了解近年来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十分必要的。爱因斯坦曾说[1],“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选题不仅反映了研究生的学术领域、关注方向和研究重点,也体现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对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进行分析是宏观了解我国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视角和途径。
本文以中国知网上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作为信息统计源,以“学科专业名――旅游管理、时间段――~”为条件进行搜索,以2502篇为样本(其中3篇重复予以排除)进行统计分析。
二、旅游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状况
(一)选题统计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旅游论文选题分类方法多样,尚无统一分类标准。本文参考张凌云[2]分类方法,将旅游论文的选题分为规划与开发、旅游经济等22个方向开展进行统计分析。
(二)选题分析
将选题分为四大“方阵”。第一方阵为规划与开发、旅游经济和理论研究三类,比例均超过10%,共916篇,占36.6%;第二方阵为旅游者等6类,比例在4%~8%之间,共908篇,占36.3%;第三方阵为旅游业人力资源等7类,比例在2%~4%之间,共516篇,占20.6%;第四方阵为旅游电子商务等,比例均低于1.5%,共162篇,占6.5%。
规划与开发选题位居榜首,是近年来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热点,其中旅游资源、产品开发(51.1%)比例最大;旅游文化与遗产开发(21.5%)也受到研究生的极大关注;而生态旅游开发(5.7%)、乡村旅游开发(4.4%)、旅游市场开发(3.2%)、房地产开发(1.6%)也进入了其研究领域。旅游经济选题排名第二,炙手可热。经济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旅游经济亦然,旅游显著的经济效应吸引着众多学者,包括研究生的关注。理论研究选题排名第三,研究内容呈现多样化,如模式研究(59.1%),系统、体系研究(18.6%),机制研究(12.7%),模型研究(9.7%),体现了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并借助经济和数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解决旅游问题。旅游者选题比重也较大,所谓顾客就是上帝,因此旅游者一直是旅游领域的热点话题;影响研究163篇,占6.5%;旅游产品156篇,其中旅游产品/旅游景区占65.4%,主要涉及旅游产品的论述和旅游景区管理方面。
接待业管理选题中主要涉及酒店(67.8%),旅行社(17.8%),餐饮(9.9%),交通(4.6%)等四大内容,其中酒店管理方面选题最多,这与酒店是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地位有关。宏观管理选题涉及内容较广,如政府、规制(20.6%),安全、危机(14.5%),战略(9.2%),对策研究(6.9%),道德、责任(4.6%),品牌(4.6%),趋势(2.3%),协会(1.5%)。可见关于政府政策、管理和规章制度方面的选题最多。其次旅游安全近年来也受到较大的重视,同时旅游道德与责任也开始进入研究的范畴。市场营销一直是旅游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占据重要比例。
以上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方阵,论文合计1824篇,占72.9%,是近十年来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主要选题类型。第三方阵中的7类选题占20.6%,可称之为“大众者”,每年此类都占到一定比例,但是与前两大方阵相比比例偏少。其中旅游业人力资源较受重视,此类选题主要集中在酒店人资(67.0%)、导游人资(20.9%)、景区人资(4.4%)。特色旅游选题包括会展旅游(31.5%),节事旅游(13.5%),文化/遗产旅游(12.4%),乡村旅游(12.4%),同时出现工业、农业、体育、海洋、红色商务旅游等方面选题。这与旅游者需求呈现多样化有关。但关于商务旅游的选题很少,可能与商务旅游已不再是新颖的旅游类型有关。旅游地理/旅游环境选题涉及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容量,旅游环境和旅游空间结构等内容。旅游目的地选题75篇,其中涉及居民(26.7%)、目的地(44.0%)、社区参与(24.0%)。近年来旅游与旅游目的地的关系问题成为旅游研究的新热点,研究生学位论文中也对此进行探讨。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休闲/度假等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是与前述选题相比依然偏少。第四方阵的6类选题仅占6.5%,可谓是“冷门”,笔者推测,旅游网站/电子商务是近年才开始流行起来并偏向计算机领域,旅游教育偏向教育,不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研究方向,而旅游资源更多涉及地理学的范畴,不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强项,故这几类的选题均偏少。
(三)对比分析
将本文选题和张凌云(2008)国际旅游学术期刊选题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发现我国旅游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国际学术期刊选题在分类上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在:
1.我国旅游管理的研究生论文选题偏向于热点话题,旅游开发和旅游经济选题最多,这与我国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业发展与经济挂钩有关。国外对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旅游产品、旅游教育研究较多,而我国研究生对此研究却较少,对特种旅游的研究更是处于空白阶段。同时我国旅游教育学体系尚不完善,对旅游教育的关注度有待提高。
2.国际学术期刊更注重基础问题研究,理论性更强,张凌云指出[3]:国内学者(尤其是一些著名学者)的论文往往都选契合当下发展形势需要的“重大题材”,西方学者往往喜欢在个案研究中,设计数理模型或构建概念模式。应用量化研究方法已经成为许多西方旅游学者提高论文“科学性”的一大法宝和流行趋势,甚至成为某些西方学术刊物是否录用稿件的一个主要标准或“潜规则”。
张凌云选取国际刊物中的20种杂志在~间发表的1043篇论文进行选题统计,统计并不全面,故此处比较只能作为参照。
三、选题思考和建议
(一)选题思考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学士论文选题存在着以下特点:
1.国内研究较多,国际研究不足。2502篇文章中仅有44篇文章是进行国际研究的`,只占1.8%,其余都是进行国内研究的。近十年来研究生硕士国际化水平不高,主要与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有限,了解和收集资料困难,因此对追踪国际学术前沿存在惧怕心理。王承丹()[4]指出,我国旅游管理研究生的学术论文中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学术国际化方面的缺陷。
2.选题过于集中,新领域研究不足。主要集中在旅游规划和旅游经济、旅游者这些方面,而对旅游网站/电子商务、旅游教育等新领域研究严重不足。对空白领域的研究则更少。即研究视野较窄,创新性不足。
3.选题表述不规范,研究范围狭窄。部分选题表述过于冗长,重点不明确。部分选题研究范围狭窄,限于某个研究单位(某个企业或地区),研究结果的普适性较低。同时选题表述相似度较高,题目缺乏创新性。
4.研究问题意识缺失,研究成果知识贡献率不高。保继刚认为[5],研究问题的缺失是当今中国地理学研究一大弊病。这也是旅游学术界的一大弊病。一个问题的高度决定了研究成果的高度。但是近年来选题的研究问题意识较弱,研究结果可用性不高。
(二)建议
1.开发问题意识,提升选题能动性。[6]据了解,当前有比较多的论文选题由指导老师命题或者囿于导师的研究方向,这不利于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应将选题的主权留给学生,挖掘问题研究深度,提升选题能动性。
2.拓展学术视野,培养创新意识。研究生平时除了阅读课程方面的文献外应多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拓展学术视野,从多角度看到旅游问题,激发新的创新点。绝大多数论文的研究均在国内这一层次,敢越国际这一雷池者寥寥无几。[7]应重视国外旅游的发展,借鉴并吸收国外先进的旅游研究成果以促进我国的旅游发展。
3.加强选题指导,提高选题有效性。张秀丹指出毕业论文选题同科研选题、立项一样,必须通过文献信息检索或查新技术掌握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动态进展,从中吸收有益的启示或参考数据,掌握大量有关信息,或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论证依据。[8]近年来硕士论文选题出现了雷同或相似现象,主要是研究生文献检索意识和能力不足。建议高校开设“旅游科学研究方法”相关课程,增强论文选题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潘义民,李春盛.《误诊学》――一项临床方法学的研究成果[J].解放军医学情报,1994-12-15.
[2][3]张凌云.近年来国际旅游学术期刊和论文选题的特征分析[J].旅游科学,2008,22(3):72.
[4]王承丹.选题的困惑与视角的更新[N].光明日报,2003-12-3.
[5]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J].旅游学刊,,25(10).
[6]李均,李科浪,蒋铁汉.-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J].高等教育学研究,2010(1):28.
[7]高瑞,安心.近十年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J].教育经纬,2010-9:24.
[8]张秀丹.论新形势下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文献检索知识的运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7(7):255.
论文选题参考
宪法部分1.
我国宪法关系初探2.
试论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3.
试论我国宪法监督体制4.
地方人大党委会在宪法监督中的作用初探5.
试论统一战线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6.
试论我国行政诉讼的宪法依据7.
试论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8.
试论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关系9.
我国地方立法10.
公民权利与社会安定的初探11.
民族区域地方自治机关建设12.
我国基层政权建设13.
我国宪法性法律初探14.
论国家的管辖权15.
论宪法中的'权利与权力结构体系16.
试论我国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17.
国家求偿权初探18.
人民代表素质刍论19.
宪法诉讼制度初探20.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权利的发展21.
论宪法与国际法的关系22.
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3.
论授权立法24.
新闻立法与言论自由25.
计算机网络与言论自由26.
论平等权的宪法内涵27.
论宗教信仰自由28.
论公民的财产权29.
论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30.
论公民的隐私权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部分1.
论我国行政法的理论基础2.
论行政立法体制3.
市场经济下行政法的功能
4.
论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5.
行政处罚程序研究
6.
论行政法与行政机构改革的关系7.
论机构改革与公务员制度的完善8.
依法行政构成要件的探讨9.
论行政合法性原则10.
论行政合理性原则与自由裁量权11.
行政诉讼第三人研究12.
行政侵权责任探讨13.
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14.
论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15.
论行政主体的资格要件16.
论行政行为的分类17.
试述其他规范性文件18.
地方性法规与地方规章的比较研究19.
论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政府合同研究20.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研究21.
程序合法性的法律要求22.
行政执法的公开化、统一化研究23.
行政法上的权利救济制度研究24.
论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25.
WTO与中国行政法改革研究26.
行政许可法构想27.
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的优先权探讨28.
论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完善29.
我国行政程序法的立法构想30.
论行政复议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法理学部分1.
系统论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2.
评析资产阶级法的自由、平等原则。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的规定
开题报告是考核研究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是多方征求意见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开题报告,可以使研究生在导师和学科点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做到选题准确、合理、恰当,明确论文要达到的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介绍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规则。
一、学位论文的选题
1.应站在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本学科发展前沿的需要下选题,要提出新见解、新观点,并对本学科发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2.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进行选题,论文题目应与其所学专业和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相对应。
3.所选题目要正确规范,观点阐述要正确无误。
4.所选题目应具备能够按期完成的基本物质条件和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可能,其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
1.选题依据(研究的背景、价值或理论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2.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学位论文框架及本选题的特色及创新之处等);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有关方法、调研路线、完成手段等);
4.参考文献。
三、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1.开题报告字数为4000字以内,用A4纸张小4号宋体打印。
2.研究生在对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资料进行收集、阅读和整理,获取全面准确的学位文献体系后,填写《吉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
3.参考文献应为25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原则上应不少于5篇。
四、开题报告的时间
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时间一般在第三或第四学期的6-8月期间进行,如因故不能按期进行,必须及时办理手续,经导师和系、部、所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报研究生院批准。无故不参加开题报告或未能按时参加开题的学生不得参加该届毕业论文答辩。
工商管理硕士开题报告时间每年进行两次,见《吉林财经大学MBA学位论文撰写进度安排》。
五、开题报告的其他相关要求
1.开题报告采取报告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报告人以PPT形式汇报,时间为10—15分钟。
2.开题报告要开放进行,开题报告前一周,在MBA官方的网站上公布时间、地点等,相关研究生务必参加,其他人员可以旁听。
3.开题报告以硕士点所在学院、研究所为单位,由硕士点负责人组织不少于3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包括导师)组成开题报告审定小组,组长由院、系、所指定,负责主持开题报告会。
参加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教师应当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主要评议论文选题是否恰当,研究设想是否合理、可行,研究内容与方法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研究生是否可以开始进行论文写作等。
4.开题报告会后,经审定小组认真讨论并做出是否可以开题的决定。决定经与会专家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即为通过;未通过者,在1-2个月内重新做开题报告,如仍未通过,需在下一年开题。
会后由专家审定小组组长填写小组意见和决议,报系、部、所分管领导审核并签署意见后,送交研究生院备案。
5.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改题。如有特殊原因需要改题者,须由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导师签署意见,工商管理学院分管领导审批后,报MBA教育中心备案,并重新做开题报告。
6.未参加开题或开题未通过者,不再安排参与其他与论文相关的程序。
六、其它
1.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2.本规定由研究生院及MBA教育中心负责解释。
阅读延伸: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 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论文选题的好方法
浏览捕捉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占有的文献资料快速地、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题目的方法。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比较和鉴别。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研究课题。这就需要对收集到的材料作一全面的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不能看了一些资料,有了一点看法,就到此为止,急于动笔。也不能“先入为主”,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或看了第一篇资料后得到的看法去决定取舍。而应冷静地、客观地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的分析思考。在浩如烟海,内容丰富的资料中吸取营养,反复思考琢磨许多时候之后,必然会有所发现,这是搞科学研究的人时常会碰到的情形。
浏览捕捉法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广泛地浏览资料。在浏览中要注意勤作笔录,随时记下资料的纲目,记下资料中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等,记下脑海中涌现的点滴体会。当然,手抄笔录并不等于有言必录,有文必录,而是要做细心的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摘录,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一些相同的或类似的观点和材料则不必重复摘录,只需记下资料来源及页码就行,以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第二步,是将阅读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分类、排列、组合,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材料可按纲目分类,如分成:
系统介绍有关问题研究发展概况的资料;
对某一个问题研究情况的资料;
对同一问题几种不同观点的资料;
对某一问题研究最新的资料和成果等等。
第三步,将自己在研究中的体会与资料分别加以比较,找出哪些体会在资料中没有或部分没有;哪些体会虽然资料已有,但自己对此有不同看法;哪些体会和资料是基本一致的;哪些体会是在资料基础上的深化和发挥等等。经过几番深思熟虑的思考过程,就容易萌生自己的想法。把这种想法及时捕捉住,再作进一步的思考,选题的目标也就会渐渐明确起来。
★ 论文选题
★ 硕士学位论文评语
★ 硕士学位论文致谢
★ 档案论文选题
★ 民商法论文选题
★ 论文选题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