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数字化技术的传统工艺设计论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山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维数字化技术的传统工艺设计论文(共含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山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三维数字化技术的传统工艺设计论文

篇1:三维数字化技术的传统工艺设计论文

传统工艺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很多人已经不再对传统工艺美术产品感兴趣,这就导致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产品设计行业出现人才断层现象.而将三维数字化技术引入传统工艺美术产品设计后,可以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吸引学子目光,激发人们对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热爱,可以说三维数字化技术是促进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沟通桥梁.此外,三维数字化技术能够弥补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手法的不足,科学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可以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繁荣与发展.

2三维数字化技术的设计方法分析

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需要利用设计软件,对设计对象进行建模和调整,通常这些步骤都会分为四个阶段,下面具体进行分析.

2.1前期准备阶段

在前期准备阶段过程中,需要将传统工艺产品设计需要用到的资料和素材准备好,确定基本的设计思路,例如,对于一项工艺产品而言,它的产品图色、装饰图案、产品材料都是需要提前确定的[1].尤其是工艺产品的美术造型需要利用标准色卡进行颜色比对设计人员可综合搜集到的资料,对工艺产品进行大概的方案策划,绘制初步的产品三视图.准备阶段的产品设计图各个数据的精准性可能会存在误差,但是在这一期间不不会差生过多的影响,事实上这一阶段设计出的模型只是为后期阶段深入研发做准备.

2.2设计制作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设计人员需要详细的了解产品设计要求,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进行各项数据的细分,并且制作精确的设计方案.我国传统工艺产品类型多种多样,所涉及到的设计内容也样式繁多,因而在设计制作阶段需要设计师选用最佳的设计方案进行工作,例如,选用相应的.设计软件,在制作传统工艺产品模型期间,需要设计人员掌握不同产品的特点,对于产品的应用材料、模型结构,都要做好充分准备.

2.3方案优化阶段

方案优化阶段属于对设计制作出的产品模型进行设计评价,从已经制作出的产品模型中分析产品的各项数据和表现,寻找在模型中存在的瑕疵,并且根据可优化方向做进一步的设计修改.

2.4深入设计阶段

深入设计阶段基本上就是传统工艺产品模型定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需要设计人员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并且校对好三维模型的各项数据.得出最终的设计结果后,利用模型数据计算制造成品所需的产品材料数量,以及制作成品的各项收缩比值,这样可以促使生产产品过程中的成功率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三维数字化技术在设计中可以忽视一些实践工艺设计中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在设计方案敲定后还要考虑实际加工艺术产品时的限制,结合当前的实际生产水平适当更改设计方案.

篇2:三维数字化技术的传统工艺设计论文

传统的产品模型设计大多是通过手工组成,或者是利用图纸绘制出模型,或者是利用轻便材料制作实物模型,但是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弊端.相比这两种传统的模型方法,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制作模拟模型,既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又可以轻松得到模型的数据,继而换算与实际产品的数据比值[2].当前,我国陶瓷、琉璃灯利用传统材料进行设计的工艺美术产品,已经引入了三维数字化技术的设计方法,完善了传统美术工艺产品的设计,提高了陶瓷产品与琉璃产品的造型水平,其已经成为现代化装饰艺术发展的手段.

3.1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设计陶瓷产品

陶瓷产品的造型与设计注重产品曲面的弧度,因此在设计之中需要有严格的曲线率控制,传统的陶瓷产品,例如茶壶(图2)、茶杯等艺术工艺品在设计创造中多依赖手工艺人的技术和经验,通过肉眼观察来塑造陶瓷工艺品的曲面曲线,尽管茶壶等工艺产品的曲面设计难度不大,但是为了展现出陶瓷茶壶工艺品的艺术性就必须创造出具有最优化曲面和舒适度的艺术工艺品.利用三位数字化技术对陶瓷茶壶工艺品进行设计,能够有效的减少茶壶曲面率差错,在计算曲面率数据中得到更准确数值,这比单纯依靠肉眼进行判断要准确很多.要想实现茶壶曲面精准设计,可以选择具有曲面计算功能的绘制工具,在实践中设计人员常用Rhino软件来进行茶壶的造型设计工作.借助Rhino软件可以先进行简单的框架设计,绘制出简单的茶壶模型,然后利用软件功能进行造型的分析和评价,再进一步优化茶壶造型设计.茶壶分为两个部分,即由壶盖、壶身组成,壶身上又从左到右依次分为壶嘴、壶肚、壶把,所以总体来看茶壶在设计时要着重从四个节点入手.在使用Rhino软件时,应当先从整体着眼,把握这四个部件的具体规格,在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每两个相连部件之间的数据,利用曲线工具、圆弧工具琢磨连接处,保证茶壶的四个部分能够组成协调的一体模型.

3.2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设计琉璃产品

在三维数字化技术中,3D打印技术成为各方设计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国际上已经有人开始利用这种3D打印技术制成工艺产品.3D打印技术将三维数字化设计功能和工艺制造功能结合,能够在设计图纸定型后直接“打印”出立体产品.尽管3D打印技术刚刚兴起,但是已经引发了几轮热潮,目前在服饰行业、首饰行业、工艺产品行业中已经有设计人员利用这种技术制作出成品,当然由于3D打印技术还只是出于初级阶段,对于一些产品并不能直接利用相应的材料进行“打印”,只能以替代性材料来提前“打印”产品[3].对于琉璃艺术产品而言,当前的3D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脱蜡铸造玻璃,因而在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设计琉璃工艺产品时,能够借助3D打印技术完成琉璃工艺产品.传统的脱蜡铸造玻璃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环节,而使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进行玻璃的设计与“打印”,可以节省许多步骤,

3.3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设计湘绣产品

我国刺绣艺术产品可以说是传统艺术产品的突出代表,刺绣的种类有许多,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湘绣艺术.传统湘绣需要绣工手工制作,手工湘绣在制作前也会绘制出效果图,但是由于手工绘制图与实际的刺绣图案存在较大不同,实际上也会影响湘绣的设计和制作效果.对此,运用三维数字化技术,采用具有多项功能的设计软件,可以在屏幕上设计出湘绣艺术产品模型,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创造的湘绣模型与人们最终制作出的艺术成品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若要提前观察湘绣艺术产品的制作效果就可以通过设计模型进行预览.并且在预览中对模型进行纠错和改进,当湘绣产品的规格尺寸出现问题时,可以直接利用修改软件进行改正[4].例如,在设计湘绣作品《牡丹》时,共需要绘制4朵牡丹花,每朵牡丹花的标准色都有细微差别,利用三维数字化软件Rhino先将牡丹花的造型设计出来,然后利用分类功能绘制牡丹花的用色图表.牡丹花花色偏艳丽,多为粉红色,所以选取的主色调为粉色,在设计期间可以在模型上标明每朵花的主色型号,这样可以避免在成品制作过程中出现混淆.一幅湘绣绣稿,除了图案设计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绣线颜色和绣线类型,湘绣绣线有许多不同分类,如果在设计之中没有精准把握好绣线的分类,容易在绣制过程中引发失误.所以现代湘绣艺术产品在设计上会借助三维数字化技术提前做好效果图,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数据,可以提高湘绣工艺产品的制作水平.结论:综上,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应当加快引入三维数字化技术,促进传统工艺设计手段与现代化的设计技术相结合.相信未来三维数字化技术会更加成熟,3D打印技术也可以在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中大放异彩,提高产品的制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原,丁剑.三维数字化传统工艺产品美术设计技术研究———评《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J].宏观经济管理,(01):97-98.

〔2〕董春波.三维数字化造型在雕塑艺术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

〔3〕侯可新.论三位数字化技术在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优势———以湖南传统工艺美术为例[J].艺术科技,(11):36-39.

〔4〕张乃鹏.基于产品三维模型的数字化工艺设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篇3:三维数字化技术的传统工艺设计论文

引言:

作为数字时代特有的技术类型,三维数字化技术能够借助先进的设备软件,利用模拟操作功能创造出直观的产品模型,这对企业产品的艺术设计无疑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对于传统工艺美术产业而言,三维数字化技术是实现设计创新的基础,本文阐述了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传统工艺美术产品设计中的优势,并讨论了三维数字化技术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陶瓷等工艺美术产品的设计实践分析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

篇4:数字化技术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数字化技术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一、园林景观设计

首先,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收集的资料及分析的数据是不完整的。进行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大量的资料及数据,并且是涉及时空与环境的广度的。进行设计之前,必须要采集当地历史人文、民俗风情、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各方面数据的分析。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在资料的收集一般都只是停留在语言文字或者相应的设计草图,所收集的资料信息是不够完整和准确的,这也就导致之后的数据分析的不准确,为后期的设计工作和具体的园林建设留下隐患。其次,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不能实现信息和数据的交流与共享。传统园林景观设计在信息与数据采集形式上和具体内容上的单一,限制了之后设计、建造及使用环节,使园林景观由设计到最后使用这一过程中各方在信息与数据上无法实现交流与共享。再次,传统的园林景观建设的设计与实际建造的差距较大。由于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师一般都是以二维的平面图进行设计的,需要后期的建设者建立起一个三维立体建造模型,若建造者无法不具有专业的三维构图知识,无法理解设计者真正的设计意图,造成园林景观建设的设计与实际建造的较大差距。最后,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的评价与管理系统不完善。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侧重项目的工程设计及建造,忽视了设计工作评价和管理系统的建立,没有对园林景观设计的效果和目标进行评价、管理。而传统园林景观设计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工作也不够完善,人员的调动及协调不合理致使设计工作的脱节,影响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1.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有利于保护国家的重要文化资源将数字化技术贯穿于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按照不同的、具体的分类因素建立数据库,进行数字化管理,有利于园林景观的相关部门对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案进行保存,便于后期的抽查及借鉴。同时,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摆脱了设计图纸保存在时间、环境等方面的限制,数字化的管理更有力于相关人员对资料的检索查询,是保存园林景观建造中的重要文化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

2.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有力与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将已建的不同类型的动物园、自然保护区、公园等的相关设计规划方案上传到互联网络中,建立专门的'网络数据库进行管理,有利于各方面资源的共享,实现信息、数据的交流畅通。

3.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有利于设计方案的设计、实施数字化技术普及到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便于设计师通过数字化园林虚拟调整园林景观的布局设计、数据等,既节省了图纸等物质及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设计方案立体化视觉效果,减少了设计师与建造者的沟通障碍,实现设计意图与实际建造的完美结合。此外,这也是广大网民全方位在线游览园林景观的途径之一。

三、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

1.建立数据库,采集相关信息数据建立关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数据库要从现有的信息资源出发,如地理地形图、网络数据库等,综合各方面资料、数据,实现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同时,通过现场勘查等方式采集各地区的自然环境、风景名胜、民俗风情等方面的信息,充实核对数据库中原有的信息、数据。

2.构建三维模型,使信息立体化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收集、综合得来的数据上传至计算机,由设计师进行园林景观的初步设计,综合各方面条件,调整更改设计方案。之后由专业的数字制作工作人员将设计师确定的初步的设计方案通过现代三维造型软件3DS等制作出初步的三维粗胚模型,确认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将园林景观设计要遵循的各原则考虑在内,塑造立体空间中的设计,实现信息的立体化。

3.数字化技术完成数据运算与分析利用AutoCAD软件中的LISP语言进行科学运算和分析,或者利用其他二维造型、三维造型的功能,建立三维模型。通过材质编辑器的复合与贴图功能,实现彩质,再具体结合园林景观所在地域的特点,完成园林景观设计中相关数据的运算、分析与处理。

4.在后期的处理及设计汇报中融入各方面考虑因素设计图纸的后期处理可以利用计算机中的图片处理软件等,从艺术效果与园林的实际使用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改,规范、完善设计方案。此外,设计方案的汇报可以使用计算机的投影设备,将设计的信息采集、设计意图、设计图等通过声音、文字、图片、动画等形式在听觉、视觉上展现出来。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思维及方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已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意识与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

篇5: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探讨论文

在当前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数字化也在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当前我国也正在走向数字化时代。当前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不但能够满足节目的多样性,而且能够带给人们更多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使得节目的利用率以及画面感有了较大的改善。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可以让大众通过各种终端来接受广播电视带来的享受,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1数字化广播电视的优势分析

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资源共享更加方便快捷,也使得信息的交换效率得到进一的提升,大众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信息的共享,有利于提升资源的整合效率,不断降低制作时间。数字化广播技术还可以加强电视节目的远程编辑功能,通过网络可以迅速提升信号传输的快捷性以及稳定性。数字化网络电视传播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对于传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维修。

篇6: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探讨论文

2.1具有较高的音频和视频质量

在当前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广播电视的质量,能够极大地满足人民对于电视使用过程当中的要求,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提升了广播电视的收视率。数字化广播使得音频、视频的质量在没有受到干扰的情况下,达到了较高的信号,促进了电视的收看效果。

2.2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

在人们的日常的信号维护过程当中,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容易为技术人员发现。另外,还可以极大的改进传输能力,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以更好地保障其正常工作。

2.3频谱的利用率相对较高

在当前数字化电视广播技术当中,大多数用户都是通过机顶盒来接收信号的,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喜爱,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另外,还可以进行一对多的信号传输,不但满足当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篇7: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探讨论文

3.1加强对视频信号的数字化模拟

在当前来说,利用数字技术对电视信号的模拟需要经过取样、编码以及量化这三个阶段。为了更好的保障信号免受干扰,就需要不断加强频率的样品和副载波之间的连锁,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图像在复原过程当中出现较大的噪声。在进行样本取样时,电视信号也会被转换为处于时间轴上的离散脉冲信号,这就需要先进行离散处理,再根据级别的需要进行划分,不断完成整个量化。

3.2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在电视节目的传输过程当中,图像以及音频需要同步传输。因此,音频信号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传输,由于音频信号以及图像信号在取样过程当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需要通过模拟的形式来实现,因此就需要我们对音频信号的频率进行取样,在取样过程当中也要对图像信息不断区分,避免因为系带过宽而导致的其他现象的出现。

3.3信号传输

信号传输需要经过多次复杂的工序,才能不断通过相应的设备来接受正确的信号,信号在传输过程当中,首先需要考虑传输速率的问题,其次要考虑传输容量的问题。机顶盒是用来接收信号,数字化机顶盒对于广播支持的节目更加的丰富,更加多样化,能够很好地实现多媒体技术的交互。

3.4更好的实现数字化广播技术

为了更好地实现广播电视的数字化,需要建立起一个网络服务器,并在相应的网页上建立起相应的功能性链接,并且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进行节目得播放。网页的浏览者通过自身的需要来加强计算机网页的操作,根据自身的需要在服务器上选择自身喜欢的节目。

4结束语

随着人民精神生活的不断提升,对于电视广播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数字化电视广播技术实现了电视节目的又一次巨大发展,使得广播电视的受众得到大幅度提高,为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也为我国的媒体市场开辟了空间。数字化电视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我国的电视节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优势,更好的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服务,使我国的电视广播节目进入到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罗晓东.硬盘播出系统的应用与维护[J].中国有线电视,(09).

[2]张博.浅谈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实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4).

[3]花云,孙雪成.网络化数字化虚拟演播室系统的建设和使用[J].电视技术,(10).

[4]抓住机遇整体构建狠抓落实,我国广电数字化势在必行——广电总局副总局长张海涛在第八届国际广播电视技术讨论会上的讲话(摘要)[J].电视技术,(09).

篇8: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课程论文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课程论文

数字化测量技术是数字化制造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开发亚微米、纳米级高精度测量仪器,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增强鲁棒性,使精密测量装备从计量室进入生产现场,集成、融入加工机床和制造系统,形成先进的数字化闭环制造系统,是当今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精密测量仪器的新动向――进入生产现场,非接触扫描测量倍受重视

三坐标测量机作为精密测量仪器的基本型主导产品,继续在机械制造业中得到重视和发展。以三坐标测量机为代表的精密测量仪器进入车间、服务于生产现场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例如,LEITZ公司的精密三坐标测量机在车间用于测量大型齿轮就是一例。将数字化测量系统集成到数控加工机床上是另一个发展趋势。例如,秦川机床厂的CNC成型齿轮磨床集成了在机齿轮测量系统。与光学/激光非接触式扫描测量技术相结合,实现多功能、多种传感器的集成和融合,使坐标测量技术的应用更加丰富,更适用于生产现场。

①汽车大型覆盖件的非接触扫描测量精确而快速

配备有光学/激光式非接触扫描传感器的水平臂三坐标测量机实现了对汽车大型覆盖件的快速精密检测。德国ZEISS公司和瑞典HEXAGON集团等世界著名三坐标测量机制造厂在该领域进行了开发。瑞典HEXAGON集团所属DEA公司的PRIMAC1系列水平臂测量机在CW43L型连续伺服关节测座上,可配备触发式测头、连续扫描测头、光学或激光扫描测头等多种测头,以适应不同测量环境和任务的要求。德国ZEISS公司的PRORPremium坐标测量机配备有EagleEye导航系统和可控测座,能够在汽车车身大型覆盖件尤其是车身分总成的质量过程控制中,对工件的几何参数、表面和边缘的特征点、间隙和贴合性等实施高速精密测量。

②带激光扫描测量系统的便携式柔性关节臂测量机功能增强

美国CIMCORE公司推出了配备有先进激光扫描测量系统的关节臂测量机。该仪器采用碳纤维材料制造,重量轻而刚性好,其中INFINITE系列的还具有无线通讯功能。仪器采用PC-DMIS软件,测量功能强。配上管件测量系统附件,还可实现对管件的长度、弯曲度、回弹等多种数据的测量和比较。测量范围为1.2m的仪器点测重复精度达0.010mm,空间精度达0.015mm。用于反求工程时,不仅测量速度快,而且可实现测量过程的实时显示和补漏测量数据的无缝拼接。该仪器可用于三坐标测量、三维造型、产品测绘、反求工程、现场测量以及模具设计制造等涉及到设计、制造、过程检测、在线检测以及产品最终检测等测量工作。美国FARO技术公司的FaroARM系列便携式三坐标测量臂具备类似的技术指标和性能。我国西安爱德华测量机公司也公开展示了自主开发的柔性关节臂测量机的样机。

③轴类零件光电非接触测量仪器发展迅速

汽车制造业的需求大大推进了轴类精密零件非接触测量技术的发展。瑞士TESA公司的TESAScan系列轴类零件快速扫描测量仪采用2个线阵CCD组件,通过工件的回转和轴向移动对工件进行投影扫描,可实现对轴类零件位置误差和形状误差的.精确检测、对截面形状和轮廓度的评估比较以及统计质量分析,还能对零件的局部(如过渡曲线、微小沟槽等)进行放大测量。由于工件立柱可以倾斜,因而能对螺纹、蜗杆、丝杆等进行全参数精度的精确测量,这是该仪器PLUS系列的一大特色。仪器在直径方向上的分辨力为0.0003mm,精度2 (0.01D)m,重复性0.001mm。德国SCHNEIDER的WMM系列轴类及工具测量仪操作简单、测量速度高,特别适用于车间检查站。仪器采用高分辨力的Matrix摄像头,可以快速获取测量数据。仪器数显分辨力为0.0001mm,长度测量不确定度为E2=(2.0 L/200)m(L单位为mm)。

④中小尺寸平面类精密零件的二维、三维非接触测量仪器应用广泛

带CCD数字摄像头、激光测头、触发测头的多传感测头光学坐标测量仪器得到了快速发展。除德国MAHR公司的MARVISION系列三维光学坐标测量机、瑞士TESA公司的三坐标成像测量系统TESAVISIO、德国SCHNEIDER公司的SKM系列3D多测头坐标测量机等典型产品外,美国OGP公司等著名厂商也有相应产品展示。日本三丰公司CNC视像测量系统系列产品中的SV350-pro型测量机采用了自制的超高精度、高分辨力、低膨胀玻璃光栅基准尺,仪器分辨力0.01m,X、Y轴测量精度为(0.3 L/1000)m,Z轴测量精度为(1 2L/1000)m。三丰公司的HyperMF型测量显微镜的X、Y轴测量精度超过日本标准规定的0级,达±(0.9 3L/1000)m,仪器分辨力0.01m,是用于精密模具、精密切削刀具以及超小半导体电子元件(如芯片和集成电路等)精密检测的理想选择。国内西安爱德华、东莞万濠、苏州怡信、深圳鑫磊以及北京天地宇等公司也开发了类似产品。贵阳新天光电公司近年注重新品开发,成功推出了JX13C图像处理万能工具显微镜,采用金属光栅和高分辨力的CCD摄像头,仪器测量精度达到(1.0 L/100)m,采用半导体激光导向快速确定测量位置。JX15A/B型视频测量显微镜同样采用了CCD数字成像技术,将采集到的被测工件图像送入计算机进行处理,进行相应几何精度的检测,产品技术指标和水平上了一个档次。深圳智泰公司VMT系列的3D影像量测仪,在CCD视觉测量系统上配备上高精度触发式测头,实现了多功能测量。

数控机床精度检测用激光测量技术的新进展

为确保数控切削加工的质量,除了在加工过程中和加工完成后对数控切削加工系统(包括工件在内)进行可行的监控检测外,在加工前对数控机床的精度和性能进行检测,以便确切了解掌握机床质量现状,进而进行必要的调整补偿,使其达到最佳运行性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措施。

众所周知,国外著名厂商Renishaw、API及HP等公司生产的激光干涉仪测量系统和球杆仪等在数控机床的几何精度和运动精度的检测和监控中,无论在机床制造厂还是机床使用厂,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enishaw公司的金牌M10激光干涉测量系统,配备了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温度、气压、湿度传感器及EC10环境补偿装置,在工作环境下测量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API公司的Rmtea六维激光测量系统可同时测量6个数控机床精度项目的误差,缩短了检测时间,为生产现场数控机床的检测和诊断提供了更为快速高效的精密测量手段。成都工具研究所的MJS系列双频激光干涉仪,分辨力0.01m,测量软件覆盖了我国和世界主要工业国的数控机床精度标准评定方法和指标,动态采样功能可用于自动补偿。

美国光动(Optodyne)公司近年推出的基于体对角线的激光矢量测量技术是快速测量和补偿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三维空间位置误差的一个新途径。该技术由美国光动公司发明并获得专利,它遵循了ASMEB5.54(1)和ISO0230-6(2)机床测量标准中对体对角线误差测量的要求。对于构成(X,Y,Z)直角坐标系的三轴机床的21项几何误差,采用传统激光干涉仪等来进行检测相当费时。基于分步体对角线矢量测量原理,光动公司采用专利的激光多普勒位移测量仪,借助大平面反射镜完成四条对角线空间位置误差的测量,获得12组数据。通过计算确定机床12项基本误差(3项位移误差,6项直线度误差和3项垂直度误差),最终得到数控机床三维空间位置(定位)误差。该公司曾介绍了在加工中心上进行实际测量和补偿的应用实例,借此表明该测量新技术在数控加工机床的精度检测和精度补偿上的可行性。对该项测量技术的认识、推广应用的实际效果和前景值得行业关注。

结束语

数字化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在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将数控机床、数控刀具、数控测量仪器和加工对象(工件)以及相应的信息集成融合在一起,构成了的一个数字化闭环切削加工系统。可以认为这是CIMS理念中的一种具体实施形式。CIMS应该具有多样性,即具有不同水平和不同层次。从近年数控刀具闭环制造系统和圆柱齿轮、锥齿轮制造闭环系统的发展,可以得到启示:应结合实际,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专项(产品)数字化闭环制造系统也许是当前CIMS领域的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途径。

要提高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根本途径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从近几届我国举办的国际机床展览会来看,我国精密工具行业的创新意识不断加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技术成果和产品不断出现。但是,我国精密工具制造行业的发展相比于我国机床制造行业数控机床的发展,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技术先进程度上都差距较大,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先进制造行业如轿车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微电子制造业等的需求。工具行业需要紧跟机床制造行业,加强合作,加快发展。

篇9: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的策划书

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的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要求实现从“制造大国”转换为“创造大国”。在以往,我国以廉价的劳动力占据国际上的生产大国地位,但随之我们发现光靠廉价劳动力难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式上“长治久安”,截至今日,我国的劳动力平均工资已经是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四倍,“人工红利”已经不再可观,许多国内企业因此倒闭。为了实现以低价的生产成本创造更多的财富,制造业必须升级至高端化竞争,为此我国提出了机器换人这一新思路。

3D数字化比赛作为在全国范围内的公益赛事,在这新的时代背景下,符合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是科技竞赛与全民创新实践活动的一次新的发展。三维数字化技术(3Dimensional,简称3D)是推进工业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发动机,是促进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的推动力,是各国争夺行业制高点的竞争焦点,并正在开启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

为了扩大全国3D大赛的影响力,让我校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现代化三维数字技术,增强自身专业技能和竞争力,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团委、浙江师范大学智造社联合浙江师范大学团委、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共同举办此次“浙江师范大学第四届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二、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对3D技术和3D发展的认识,并借此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三维软件的热情,推动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

(2)提高我院的竞赛氛围,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软件的能力,为以后自己参加省赛国赛提供助力。

(3)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自己从事相关专业积累宝贵经验。

三、活动主题 梦想无限3D创建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团委

承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团委

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

协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智造社

五、参赛对象

浙江师范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

鼓励跨专业组队,每支参赛队可以由1~3名队员组成

六、参赛要求

参赛选手自接到竞赛通知后,按照竞赛内容的要求进行准备,竞赛以作品展示为主,要求完成如下工作:

1.根据大赛要求,提出总体设想。

2.参赛选手需运用三维数字化技术(3D技术)完成作品(AutoCAD、UG、Solidworks、Catia、Creo、Inventor、3DSmax等可设计展现作品的软件均可)。

3.除完成建模设计外,参赛选手理应通过软件对作品进行计算机仿真设(CAE)、计算机辅助加工(CAM)等,三维数字化比赛着重于三维展现(此项不做强制性要求)。

4.上交作品须有作品源文件、作品图片、PPT演示文稿,至于视频等不做强制要求。(注:无需实物)

七、作品要求

1.作品不得脱离主题,应为贴近现实生活生产的工业工程类产品。

2.参赛作品须应用三维数字化技术(3D技术)完成,可以使用一款或多款软件完成设计,软件种类不限。

3.PPT演示文稿,必须充分体现作品的应用软件、选用的技术以及具有的特色。

4.参赛选手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5.参加过其他设计大赛的作品,不允许再次参加本次比赛。

八、参赛程序

1.报名时间及方式:报名参赛的选手可进入工学院、职教学院网站首页,或登入人人网在“浙师大智造社”公共主页下载报名表(附录一),并在4月13日(周一)晚上21:00之前将电子稿发送至790405830@qq.com(只需电子稿,无需纸质稿,注意必须填写完整,否则视为弃权)。

2.作品上交方式:参赛选手,需要在4月21日(周二)下午12点到14点之间将参赛作品上交到15幢学生会办公室,并抽取比赛序号。

3.作品要求请参考邮箱:里的“其他7个文件夹——三维大赛作品实例”,请务必按要求整理好作品,再上交。

九、活动流程

初审:

自参赛选手作品全部上交之后,先进行作品的初审,以参赛作品总数的60%作为决赛名额(具体按实际情况考虑)。4月24日下午5点之前,对所有参赛组进行统一的通知(通知内容包括比赛时间、地点以及决赛名单调整后的比赛序号等)。

决赛:

决赛时间:4月26日(周日)18点(晚6点)

决赛地点:16幢1楼报告厅

决赛流程:

1.选手在4月26日17:00到16幢1楼报告厅进行签到。

2.18点整,主持人进行开场讲话,介绍出席的评委。

3.由评委老师发表赛前讲话。

4.比赛正式开始

(1)参赛选手按照序号上台进行作品PPT讲解展示。

(2)参赛小组可以选派1-2人上台,进行参赛作品的.讲解,限时3分钟(讲解内容需包括作品的应用软件、选用的技术以及具有的特色,越充分越好),评委可对作品进行简单的点评和建议。

5.最后一组展示完毕,主持人上场宣布所有选手作品PPT讲解展示结束,评委老师离席讨论评定比赛名次。

6.在老师完成对作品的评定工作后,由老师进行最后的发言总结,再由主持人当场宣布比赛结果.

7.得奖选手派一名代表上台领奖,由评委老师颁奖,并合影留念。

8.比赛最后,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注意事项:

(1)比赛进行时,将由专门人员进行计时,在离选手作品PPT讲解结

束还有30秒时举黄牌示意,时间到举红牌示意。

(2)获奖作品将会在赛后,以KT板的形式展示。

(3)颁奖时播放颁奖音乐。

(4)比赛期间将由专门人员控制现场纪律,避免人员喧哗及提前离开。

十、评分细则(仅供参考,仅针对决赛,具体由专业老师定)

1.内容(30分)

能充分体现比赛主题。

2.技术性(40分)

作品制作过程中需要运用的技术含量、复杂程度、难度要求。

3.作品展示表述能力(20分)

能充分展示作品的技术价值、难度、特色。

4.参赛选手现场讲解(10分)

根据参赛者的现场讲解,评委老师酌情给分。

十一、奖项设置

奖项按决赛组数的百分比计:

一等奖:8%、二等奖16%、三等奖24%、优胜奖若干。

篇10:现代设计传统工艺思想研究论文

现代设计传统工艺思想研究论文

摘要:当前时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人类展示聪明才智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忧虑和苦恼。在这种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也在追求一种平衡——科技与情感的平衡。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来阐述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传统工艺;天人合一;人性化;细节设计

1传统工艺的应用

传统工艺不叫艺术,因为从某个程度上而言,它们是为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的生活用品或产业。大部分的传统工艺是巧妙地运用自然素材所完成的,所以没有与大自然相隔的器物,也没有与人类相分离的器具。传统工艺制作的是为我们服务的生活用品,如果离开了用,器物也就没有了生命,而失去了用的世界也就不是工艺的世界。工艺之美就是实用之美。器物是因为有用才有美,离开了使用便不再是美。不耐用不结实的器物,就没有实用价值,自然也就算不上美。使用也就是为人所用,只有能为人类服务,被人类应用的器具才算是好的工艺,工艺的本身要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更长久的应用下去。

2古代“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

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是与古代哲学思想融会贯通的。中国古代哲学主题之一的“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们必须要遵循自然法则,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1传统建筑中的古代设计思想

中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社会,古代的百姓敬天、敬土,把天地当成自己的生命和依靠,以表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因而在中国人眼里,自然界的山川湖泊、日月星辰以及风雨雷电都是人们心目中的神,历代的帝王都要举行祭天祭地的仪式,以求得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中国艺术在美术、哲学思想方面的成就中体现得最为集中。例如,北京的皇家建筑,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北京城中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是明清时期为祭祀日月天地而建设的。其中,天坛的形象也是产生自己独特美感的基本要素,是古人“意境”造园,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经典之作。所以,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天坛其文化的最深之处,在于他成功的把古人对天的认识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上天的愿望表得淋漓尽致。“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样也深深地渗透到中国园林建设之中。中国古代园林的自由布局,以表现自然的美景为主,很少见到人工雕。园林中的假山池沼,虽然都是人工所作但都有意的回归自然,宛如天成,使其成为整个环境中的一部分。园林中的大部分都是强调自然,充分利用花园、假山、水池等因素创造出一种自然美景,讲究亭台楼阁等建筑的人文气息,这也就是中国古代园林“天人合一”的特点。

2.2“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传统器物设计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观念和文化的“天人合一”,在中国古代工艺品设计中的体现也是十分明显的,以原始的陶器为例,充分体现出设计者在制作时十分注重材料的自然属性,顺应自然规律。原始陶器都是由黏土制作而成的,早期是在篮筐内进行涂胎,用手捏制,然后再用火烧制成的。这是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人们充分利用了黏土的自然属性,使其成为为人所用的产品。陶器中最为体现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的要属紫砂陶,工匠们充分利用了紫砂泥的天然特性,紫砂陶不上釉可以充分显示出其陶泥本色,紫砂陶表面有气孔。因此,盛茶有隔夜不馊不走味儿的说法,将天然与人工完美的融为一体。明代是中国古代家具生产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时代,明式家具十分讲求材料的选择和实用性,它沿袭了中国师承自然的审美情调,通常选用一些硬质的木材,因而称之为硬木家具。为了充分利用了木材的色泽和纹理,一般不加漆遮饰,以显示其天然美,同时显示出其强度与本色,符合回归自然之心态。明式家具讲求的是符合人的身体曲线,它的人性化设计是通过与人体的接触所体现的。所以,匠师们十分注重各个部件的处理,每个部件都处理得十分圆润含蓄,使得使用者不仅舒适并且有很好的亲和力。明式家具的大多也是以造型取胜,装饰较少,装饰的花纹也与整体的形势浑然一体,明式家具从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制作方式无不深刻地体现了天然和人工的浑然一体,成为中国家具设计中的经典。

3人性化设计与“天人合一”的联系

当前时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在人类展示聪明才智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忧虑和苦恼,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也在追求一种平衡——科技与情感的平衡。

3.1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中心,营造出舒适的高雅的世界,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使用的趣味和快感,从而达到精神上的满足,身心得到充分的释放,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达到了人与物之间的和谐。影响人性化的设计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环境、人身、文化等。其中,体现人性化的众多因素中包含有安全性、美观性、舒适性、识别性、通用性、地域性等。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种族与历史背景、不同的宗教以及信仰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是我们进行人性化设计所必须要考量的因素。设计是为人的设计,也就是说设计的出发点是人,设计的目的地也在人自身,以人作为设计的核心。设计来源于人们的需求,而设计的初衷是人们的生存需求。人类设计只有以人为中心,为了人的身心获得健康,为了建造高洁的精神品格设计才会有活力,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3.2传统设计思想在人性化设计中的传承

中国古代设计文化尤其深邃和玄妙,而科学的体系常常近于神谕的面貌出现。古代的设计活动与理论体系与我们现代的设计形成和鲜明的对照。绿色设计最根本的体现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早在古代,人们对开凿山石采金取玉、砍伐树木建造楼台等行为所造成的大量的自然资源的消耗表现出了忧虑,因此提出了人与自然共存的思想,即“人地和谐,天人合一”求得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无障碍设计注重的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和公共空间上的设计必须要考虑不同用户的需求,来营造一个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这种设计主张从关爱弱势群体出发,使现代人的生活更加趋向于合理、亲切、人性化。例如,德安卡门设计的IBOT3000轮椅,实现了可以上楼梯的功能,满足了他们渴望像正常一样生活的愿望。通过改变四个轮子的驱动力,还可以轻松的上下坡,同时还采用了陀螺仪平衡系统,可以方便地让使用者上下的移动,轮椅的升降高度可以与正常人的视线一样,这样人们就可以正常对话和生活,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感。

4人性化设计在产品细节上的体现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提出,使得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从“物”转移到“人”的身上,这也使得的关怀人类生存的细节设计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设计趋势。

4.1人性化设计在产品造型上的体现

在关注外观造型改变的同时,关注与包含人道主义精神的细节,无一不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产品是功能的物化,外观是功能的载体,产品通过其特定的造型向外界传达设计师的思想和理念,消费者通过产品的形态来判断与自己的内心愿望是否一致,从而决定是否购买。例如,一款运动手表的设计,设计师们将屏幕设计成倾斜的315°,这样让使用者稍稍抬起胳膊就能看清显示器,让使用更加方便。因此,在做产品设计时哪怕是是一个简单的线条或是一个不经意的倒角,都能提升产品对消费者的关怀指数。造型直接的体现着产品的好坏,而造型的成败就体现对细节的处理上。

4.2人性化设计在产品材料上的体现

无论是自然原始形态还是人为加工的造型形态,都离不开材料,材料是物质世界存在的基本保证。不同的材料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不同,如金属会给人以冷漠感;木材则会给人以亲切感、织物皮革给人以柔韧感等。材料的心理感受,实质上指的是材料的形态、色彩、质地、肌理等给人的感受,这会直接影响人们对整体造型的感受。产品设计中的各种材料是人与产品沟通的中介物质,各种材料既是内部机能的依附,又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华硕笔记本相继推出皮革材质笔记本和竹子材质笔记本(图2),由于这些材质的物理和化学属性,体现出设计师对材质要求的缜密考虑。

4.3人性化设计在产品色彩上的体现

“色彩能直接述说人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情感语言,它所表达的是人类内心中极为复杂的感受。由于人们所属的文化背景、国家、民族、地区不同,每个人的喜好和钟爱的色彩也会不同,而特定的风俗习惯表现了人们对色彩喜好的差异。例如,法国巴洛克采用的是白色雕刻,英国皇家则是采用大红色加金色镶边线穗。在做产品色彩设计时就要抓住色彩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细微区别,从而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苹果公司的IMac(图3)在色彩设计上运用鲜艳的色彩一改以往的乳白色调的传统。透明的水果色机身设计,增加了使用者与设计者之间的距离,给人以亲切感。还有诺基亚首推的“色彩旋风”可换彩色机壳,更是将机壳色彩做出个性化的调整,迎合了不同人群对手机的追求。

5结语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对伦理观、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的体现。我国的许多设计作品把艺术镶嵌在自然之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着一种与自然高度调和的文化精神。今天,这种思想同样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其对于促进人们的健康和增添生活情趣都是充满意义的。“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与现代的绿色设计成为现代设计的思想和理念,也将对未来的设计产生深远的意义。

篇11:现代设计与我国传统工艺论文

现代设计与我国传统工艺论文

一、传统艺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传统工艺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逐渐发展起来。但是,传统工艺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一,文化气息减弱,产量较低。无论平面设计或家居设计,甚至建筑设计,现代设计受西方现代主义风格影响较多,传统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的民族文化气息正在逐渐减弱。作为日用品与工艺品,传统工艺的产量较低,不能有效满足当今社会的巨大消费需求。其二,缺乏创新精神。传统工艺在发展中要适应当今社会的审美需求,不能故步自封、缺乏创新,否则传统工艺将难以融入现代设计的环境。其三,经济效益过低。传统工艺的低廉价格直接影响了行业的发展,一些艺人无法维持基本生计,导致行业人才流失,进而造成传统工艺得不到有效保护,甚至面临失传的困境。

二、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结合与发展

就传统工艺的产品、制作技法、应用价值以及工艺人才等方面而言,传统工艺因其独有的造型和文化,取得了现代设计中无可取代的地位。传统工艺虽然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在传承方面缺乏创新思维。现代设计具有创新性与交互性的特点,传统工艺应该在现代设计中结合当今的市场需求,寻求发展的共通性,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只有这样,传统工艺才能够在现代设计中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具有互补性,两者可以相互结合,不断变化与创新。无论是工艺的技法、材质、价值,还是培养传统工艺的高技能型人才,都决定着传统工艺能否在当今社会得以延续。而提取传统工艺的装饰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不仅能够使传统工艺品进入现代市场,更能够唤起传统工艺的新生命。青花瓷工艺也是我国的重要传统工艺,青花瓷亦是我国名瓷之一。青花瓷工艺设计除了日常人们所见的瓶、碗等摆件之外,近年来更加贴近生活所需,推出了钢笔、鼠标、闪存盘等青花装饰用品,赋予传统青花瓷产品以现代生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会徽“我国印舞动的北京”更体现出传统工艺在现代设计中所呈现出的民族气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极具我国特色的我国馆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的'眼球,“我国红”的设计元素和“东方之冠”的古帽外形,在设计的每一处角落无不散发出浓厚的我国传统工艺的气韵。

三、结语

上述的材料与事实说明,任何形式的艺术如果得不到现实的推动与发展,就会处于一种“冬眠”的状态,停留在固化的模式上,艺术的鲜活生命就无法延续。只有把我国的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互结合,历史悠久的我国传统艺术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延续与发展。流传数千年的我国传统工艺,是中华民族文化与艺术的结晶,它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结合,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的传统工艺在生活中起源,也理应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得到保护和发展。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课程论文

三维全景智能电网技术论文

数字化城市管理测绘技术的应用论文

数字化学习技术总结

数字化教学论文

数据挖掘技术下数字化油气藏研究论文

牙舟陶传统工艺探析论文

三维造型技术及应用课程改革探讨教学论文

机翼整体壁板数字化制造技术

探析数字化测绘技术与港航工程测量发展论文

三维数字化技术的传统工艺设计论文(共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三维数字化技术的传统工艺设计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