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表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飘流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表(共含2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飘流”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表

篇1: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表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表

第1周

8月24日至8月31日

第一章 力 物体的平衡

第一单元 力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第1课时 力 重力

第2课时 弹力及弹力的方向

第3课时 弹力大小的计算

第4课时 摩擦力及摩擦力的方向

第5课时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第6课时 三种常见力的综合应用

第2周

9月1日至9月7日

第二单元 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7课时 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第8课时 力的正交分解

第9课时 利用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

第三单元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第10课时 受力分析

第11课时 共点力的平衡

第12课时 几种处理平衡问题的方法

第3周

9月8日至9月14日

第13课时 实验一:长度的测量

第14课时 实验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15课时 实验三: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第16课时 本章总结

第二章 直线运动

第一单元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第17课时 质点、参考系、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速度和速率

第18课时 加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第4周

9月15日至9月21日

第二单元 匀变速度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第19课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第20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第21课时 追及和相遇问题

第三单元 运动图象的探究分析及应用

第22课时 S-t 图象和v-t 图象的理解

第23课时 运动图象的应用

第24课时 实验四: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5周

9月22日至9月28日

第25、26课时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单元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第27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与运动学的综合

第28课时 牛顿第三定律

第二单元 牛顿第二定律

第29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 瞬时加速度的分析和求解

第30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 运动学两类基本问题

第6周

9月29日至10月5日

第31课时 超重和失重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第32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在连接体问题中的应用

第33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在临界极值问题中的应用

第34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在传送带问题中的应用

第35、36课时 本章总结

第7周

10月6日至10月12日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一单元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第37课时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第二单元平抛运动的规律

第38课时平抛运动的规律

第39课时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及两个推论的应用

第三单元 圆周运动及其应用

第40课时 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第41课时 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的分析

第42课时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的分析

第8周

10月13日至10月19日

第四单元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

第43课时 开普勒运动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第44课时 万有引力定律有天文学上的应用

第45课时 人造卫星 双星问题

第46课时 实验五: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第47、48课时 本章总结

第9周

10月20日至10月26日

第五章 机械能

第一单元 功 功率

第49课时 功

第50课时 功率

第51课时 汽车起动问题的分析

第二单元 动能定理

第52课时 动能定理

第53课时 应用动能定理分析单一物体运动问题

第54课时 应用运动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

第10周

10月27日至11月2日

第55课时 应用运动定理求解多物体的运动问题

第三单元 功能关系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56课时 重力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57课时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物体系中的应用

第58课时 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圆周运动的结合

第59、60课时 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

第11周

11月9日至11月16日

第61课时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62、63课时 本章总结

第六章 动量

第一单元 冲量 动量 动量定理

第64课时 冲量和动量

第65课时 动量定理及应用

第66课时 动量定理在全过程中的运用

第12周

11月17日至11月23日

第二单元 动量守恒定律

第67课时 动量守恒定律及条件

第68、69课时 动量守恒定律应用

第70课时 碰撞、爆炸问题分析

第71课时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的临界问题

第三单元 动量与能量综合问题

第72课时 研究动力学问题的三大观点

第13周

11月24日至11月30日

第73课时 利用两大定律处理弹簧类问题

第74、75课时 利用动量守恒解决“子弹打木块”类问题

第76、77课时 利用两大定律处理圆周运动类问题

第78课时 实验七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第14周

12月1日至12月7日

第79、80课时 本章总结

第七章 机械振动 机械波

第一单元 机械振动

第81课时 简谐运动的规律

第82课时 振动图象

第83课时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 共振

第二单元 机械波

第84课时 机械波及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第15周

12月8日至12月14日

第85课时 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的综合应用

第86课时 波的'多解问题

第87课时 波的特有现象

第88课时 实验八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第89课时 本章总结

第八章 热学

第一单元 分子动理论

第90课时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第16周

12月15日至12月21日

第91课时 分子热运动 分子力

第二单元 热力学定律 气体

第92课时 物体的内能 热力学定律

第93课时 气体的压强

第94课时 实验九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第95课时 本章总结

第九章 电场

第一单元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第96课时 电荷 库仑定律

第17周

12月22日至12月28日

第97课时 电场强度 电场线

第98课时 带电物体在电场中的平衡和非平衡问题

第二单元 电场能的性质

第99课时 电势 电势差

第100课时 电势能 电功

第101课时 等势面和电场线的综合应用

第三单元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第102课时 电容 电容器

第18周

12月29日至1月4日

第103课时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第104课时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第105课时 实验十 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第106、107课时 本章总结

第十章 恒定电流

第一单元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功和电功率

第108课时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第19周

1月5日至1月11日

第109课时 串并电路的特点

第110课时 电功和电功率

第二单元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第111课时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第112课时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第113课时 闭合电路的功率计算

第三单元 电流表和电压表 电阻的测量

第114课时 电流表的改装

第20周

1月12日至1月18日

第115课时 电压表的改装

第116课时 滑动变阻器的接法选择

第117课时 伏安法测电阻

第118、119课时 实验十一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第120、121课时 实验十二 测量金属的电阻率

第21周

第122、123课时 实验十三 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第124、125课时 实验十四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第126课时 实验十五 用多用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第22周

第127课时 实验十六 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第128、129课时 本章总结

第十一章 磁场

第一单元 磁场的描述

第130课时 磁场 磁感线

第131课时 磁感应强度 安培定则

第二单元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第132课时 安培力

第23周

第133、134课时 安培力作用下导体棒的平衡和加速问题

第三单元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第135课时 洛仑兹力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第136课时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分析

第137课时 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

第138课时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临界、极值问题

第24周

第139课时 洛仑兹力的多解问题

第四单元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第140课时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实际应用

第141课时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回旋加速器

第142课时 回旋加速器

第143、144课时 本章总结

第25周

第十二章 电磁感应

第一单元 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

第145课时 磁通量 电磁感应现象

第146课时 楞次定律 右手定则

第147课时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第148课时 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第149课时 自感现象及应用

第三单元 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应用

第150课时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和力学问题

第26周

第二单元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应用

第151课时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问题和图象问题

第152课时 本章总结

第十三章 交变电流 电磁场和电磁波

第一单元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其规律

第153课时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规律

第154课时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第二单元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

第155课时 变压器及应用

第156课时 电能的输送

第27周

第二单元 电磁场和电磁波

第157课时 电磁场和电磁波

第158、159课时 本章总结

第十四章 光学

第一单元 几何光学

第160课时 光的直线传播

第161课时 光的折射全反射色散

第二单元 光的本性

第162课时 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和光的电磁说

第28周

第163课时 实验十七: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第164课时 实验十八: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第165课时 本章总结

第十五章近代物理初步

第一单元 量子论初步

第166课时 光电效应

第167课时 光的波粒二象性 能级

第二单元 原子核

第168课时 原子核

第169课时 本章总结

篇2:高三物理第一轮如何复习

将物理知识网络的体系和细化

把贯穿高中物理的主干内容的知识结构、前后关联展起来。

(1)高中力学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的联系:

(2)高中电学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的联系:

很多同学不懂得如何关联知识点,不知道如何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物理学科的真的知识构建重点放在课本定义、公式推导、研究现象(即物理意义)上。比如牛顿第一定律研究的是惯性定律,阐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所研究的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而动量定理所研究的是力对时间的积累作用规律,从这种角度去思考,那么复习物理、解答物理是极其有帮助的。

认识与理解典型物理题型

要集中精力理解一个典型过程模型,充分利用典型的过程模型,挖掘典型过程在物理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

有代表性的典型物理过程,它是由实际物理过程简化成的理想模型。课本例题、经典考题,尤其是多次考查到或接触到的题型,可以作为典型题。

要适当的联系实际,学习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物理问题的方法。新课标高考命题很多都结合实际。但是考生平时也能在生活中发现一些物理现象,如果学校老师没有引导学生的话,多关注一下新的题型,尤其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考题。

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应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上。有的同学为了加快答题速度,题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就着急去写,写到一半才发现写的不对,原来题没有审清,结果是想快反到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审题环节很重要。审题到位后,再把题中的描述转换成一个活生生的情景,当然,应用能力的提高还取决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基础为首先。

高考物理考场答题技巧

一 考场中心态的保持

心态安静:心静自然凉,脑子自然清醒,精力自然集中,思路自然清晰。心静如水,超然物外,成为时间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情绪稳定,效率提高。心不静,则心乱如麻,心神不定,心不在焉,如坐针毡,眼在此而心在彼,貌似用功,实则骗人。

二 高中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选择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和定量计算。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

(2)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3)相信第一判断:凡已做出判断的物理题目,要做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这一点尤为重要。

篇3:高三物理第一轮如何复习

1.夯实基础,抓好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要着眼于基础知识部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和训练,全面系统地复习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般应用。要严把基础关,就要认真研读课本,仔细阅读和理解课本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和每一幅图,认真做好每一道题。当然,打好基础并不是对概念和公式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去记忆。在逐章逐节复习全部知识时,要注意深入理解和体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使自己具备丰富、系统地物理知识,逐步体会各个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分清主次,理解物理理论的实质。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弄清楚高中物理各个部分所涉及到的力、运动、能量的相关问题。总之,基础知识是本,是解题的依据,否则,高三物理复习将寸步难行。

2.加强练习,实现物理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同学们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之外,还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快速准确的解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同学们需要把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和课后典型习题都做一遍,清楚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如何在习题中使用的,掌握基本的情境分析能力和公式灵活运用的能力。审题是解题的关键一步,实际上是一个审视题意、分析解题条件的思维过程。因此,通过多解题,可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通过题意如何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如何分析并提炼出题目中所给出的物理过程、情境、模型,再去找相应的物理规律、定理、定律解答。在对状态、过程分析时一定需要画出状态过程的示意图,将抽象的文字条件形象化、具体化。这一点对于解决复杂情境物理过程时,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所以,为了尽量减少错误,培养出良好的习惯,解题时可以遵循这样的思路。首先画图,把题目告诉我们的物理量分别代入情境中,建立基本物理模型,然后通过题目要求的物理量与已经构建的过程进行联系,寻找规律,思考相关的物理基础表达式,最后列出式子进行求解。适当的做题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做题,实现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

3.不懂就问,不给知识盲点留下任何存在的空间。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你不可能会一帆风顺。在你研读教材的时候,对于出现的任何一句你无法理解的表述,你都应该把它圈出来作为问题向老师问清楚。在你做练习做错了时候,而且实在是百思不得解的情况下,你也应该把试题圈好拿去问老师。学习需要一种专研精神,不懂就问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它会带动你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问老师,你最后成功解决了自己的理解误区或盲点,这可以算作上是一种小小的成功,它会提高你对物理的进一步的理解,更会给你带来学习物理的信心。当然,学无止境,在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之后,你应该朝着更高的方向进发,多去做做难一点综合一些的试题,就是这样,做着问,问着做,一步一步下来,相信你的物理肯定能够得到巨大的提升。不要觉得问问题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不要害羞,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把问题搞定。老师都很欢迎学生们来问问题,更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入的理解好物理知识。所以,来吧,问吧。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注意要点

(1)研究命题规律,找出某一类问题的解题切入点

研究物理命题规律是非常有必要的。高中物理题都是有规律的,要研究这些规律,归纳解题方法和切入点,这比多做几道题有意义多了。举个例子,常见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场景有哪些?总结过吗?

另外,同学们不要盲目地练习外省市的难题,尤其是压轴题,因为外地的一些题目可能超出了广东高考物理的要求。

课下做题要注意加快解题速度,最好限定好做题时间,如限定这三道题15分钟做完。

(2)课堂听课要主动,多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同一个老师,同一个教室,不同同学的听课效果却截然不同。如何提高课堂的听课质量?要积极主动,要多动脑子,多质疑,多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老师用动能定理求解,而不用机械能守恒。

带着问题听课,多质疑,多思考,才能提高听课质量,把知识学透、学活。如果你实在搞不明白这道题为什么不能用机械能守恒来做,课下就赶紧去问老师,不要把问题往后拖。高三学业压力太大了,很多事情一拖就忘了。

(3)重视知识点的复习、再巩固

高中物理体系庞大,教学进度也很快,如何才能保证学过的知识不忘呢?答案就是:在你忘记之前去复习一遍。高三的时间非常紧,课堂上老师像机关枪一样,嘟嘟嘟地讲个不停,根本停不下来。

是 不是有些物理知识点,不管老师怎么讲你都听不懂呢?不是的。那问题出在哪呢?是知识点太多了,老师课上讲得快,课下你又没来得及复习,学了后面的就忘了前 面的:学了能量、动量守恒,对前面必修1的知识淡忘了。遇到力学综合题,不知道到底是用能量守恒,还是牛顿第二定律+直线运动方程来求解;遇到电磁感应+ 电路分析+动量守恒定律这样多个知识点结合的综合题,自己的思路全乱了,脑子全蒙了。

每 天要应付多门科目,要想巩固牢这些学过的内容,必须善于利用琐碎的时间,比如乘坐地铁、公交车的时候、睡觉前的几分钟、吃饭的时候,甚至是刷牙的时候,都 可以利用起来学习。将自己在做题中遗忘的知识点用小本子记起来,方便随时复习查看。如果有时间能把各个学期的知识点都整理出来,利用琐碎时间复习巩固,那 会更好。

学好物理,提高物理成绩是一个过程,不能激进求成,应重视每天的付出和积累。只要你每天都比周围的同学做得多一些,你的物理成绩一定能有所进步。

篇4: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学习方法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学习方法

高三复习的目标有三个:一是通过复习使知识进一步强化,从多方面掌握知识的内涵与外延,达到对每一个知识点有深层次的理解。二是使课本零散的知识“聚零为整”,形成知识网络,搞清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从而使知识系统化、立体化,从整个高中物理的高度把握每个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三是通过复习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物理一般要经过三轮复习,每一轮复习目的各有侧重。现阶段高三正在进行第一轮复习,第一轮的复习是关键,无论对于深入理解、系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还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处理问题都是十分必要的。这一轮复习是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为使考生在有限时间内达到高效复习,现对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谈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紧贴课本、夯实基础

许多同学认为,高三复习主要是做练习。有这样想法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基本上是不用课本的。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这样的后果:因为缺乏对基础知识系统的把握,在处理具体物理问题时,出现分析不全面、理解不深刻、用错物理规律等错误。

其实,第一轮复习的目标,就是梳理基本知识,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为第二、三轮复习夯实基础。基础知识在哪里?当然在课本上,所以第一轮复习要紧贴课本。对照教材,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认真“品味”一遍,不留死角。对物理概念和规律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物理概念的理解应该从定义、定义式、物理意义等多个角度把握;对定理、定律的理解则应全面掌握其实验基础、推导过程、基本内容、表达形式、适用条件。在认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努力总结出知识结构,最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

二、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为什么不少学生感到物理课听起来容易,自己做起来难。问题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物理学科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为此,在物理复习过程中要适时地、有机地将科学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图象法、逆向思维法、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极端思维法、等效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三、掌握复习策略

通过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使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1. 及时复习:

在第一轮复习中,一是要对当天的复习内容进行找出弄不懂、不清楚、没掌握的知识内容,应做到每天的问题及时请教,及时解决,问题不过夜,不欠账。二是对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的复习内容采用“循环复习”,即先回忆前几天复习的内容,然后顺次进行新的复习,三天一个周期,一环套一环。学习的内容就在大脑里储存起来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知识的存储环节,在应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2. 认真做笔记:

有些学生没有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课堂上仅满足于听,没有课堂笔记,复习就没有了重点,抱着一本书从头看到尾,浪费时间不说,而且收获甚少。记课堂笔记有助于理解所学内容,有助于复习记忆,也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稳定。关键是学会记课堂笔记。笔记中记重点、难点、疑点、记补充结论、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记课堂“灵感”等。

3.及时纠错:

对作业、练习中的错误要及时订正,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请教后记录在纠错本上,便于日后复习,避免类似错误重犯。若平时一直坚持这样训练自己,一段时间后,解题速度自然会提高。作业练习后的纠错记录环节特别重要,同学们千万不要忽视。

四、加强应式能力的培养

1.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

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应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上。有的同学为了加快答题速度,题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就着急去写,写到一半才发现写的不对,原来题没有审清。所以,审题环节很重要。提高审题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关键词句的理解;

②对隐含条件的挖掘;

③对干扰因素的排除。

2.注意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解题的落点是书写的规范性,表达的完整性,这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

(1)在求解物理问题时,应注意掌握科学的解题思路。如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及受力分析,在对状态、过程分析时画出状态过程的示

意图,将抽象的文字条件形象化、具体化。为了尽可能少出错误,解题时可以遵循这样的思路:画草图——想情景——选对象——建模型——分析状态和过程——找规律——列方程——检查结果。

(2)在求解物理问题时,要养成良好书写习惯,保证会做的前提下能规范得分。平时复习一定要书写到位,解答题都应该写哪些步骤、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一步是采分点、能占多少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

①必要的文字说明。

②作图的规范。

③书写(文字、字母、格式)规范。

④方程的规范。

⑤结果的规范。通过养成良好书写习惯训练自己的思维习惯,做到规范性解题。

篇5: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一、知识系统化:

所谓知识系统化,就是能够将学过的知识按照一个主线或者线索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主线或主干。也就是基本上按照课堂学习的顺序,或者板块的顺序,或内在的逻辑联系的顺序等分类、排列,将知识有机地串联成一个整体或框架。按顺序,按内部逻辑或内在本质联系有机地串联起来为境界,实在不行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罗列起来,这是下策,无奈之举,却不可或缺。起码要能够将学过的所有公式和规律、概念按顺序默写(或默想)出来。

我在辅导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和我讲,模拟等考试中选择题总是错答三、四道题(北京的物理高考和模拟题中往往只有8道选择题)。究其基本原因有二:一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根本就没有系统的掌握,先避开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不谈,单就整个课本或者高考的知识内容就没有全面的、系统的掌握和理解,也就是说,根本就不能把所学的或者高考要考察的知识内容按一定的顺序罗列起来,也就是头脑中没有一个“浓缩的课本”。将知识全面的罗列起来,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啊。再就是虽然能够把知识按顺序罗列起来,但是理解的不够,只强调和停留在了表面记忆,只理解了公式和规律的形式,而没有理解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而没有重视深入理解,不能把知识和相应的物理环境、情景、过程和物理现象等一、一对应起来。也就是将抽象出来的知识脱离了知识具体存在的,赖以生存的实际环境和应用环境。就如同我们为了认识汽车发动机中的活塞,而将其从发动机上拆解下来进行了一定的“认识”,了解和掌握了他的形状,构造,功能,原理,材质等等,但是我们却不能(或者不会)把它再放回到发动机上的气缸中去,使之与周边的“环境”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而起作用了。系统化,就是将所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也就是一个有内在本质联系的知识体系或序列,就是由诸多相互联系的知识概念等形成的一个链条。这个链条中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了。

掌握知识的境界,就是将诸多知识内容按内在的逻辑和内部本质联系,按顺序有机地连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并理解知识概念与规律所对应的物理环境条件,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等。

知识系统化,就是建立一个类似于坐标系的主线,这个主线类似于一条公路,路边的风景就是各知识点。你可以一路走下去、看下去,而后“一路罗列”起来有序地欣赏、记忆和理解周边的各个风景、建筑物以及它们之间遥相呼应的(关联)关系等。

二、知识形象化:

知识形象化,就是要对掌握的物理知识加以理解,把物理知识与物理情节联系起来。通过知识概念和规律联想起与之对应的物理环境条件,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等。使知识变得羽翼丰满,“有血有肉”,而不是枯燥、呆板的架子和无用的说教。知识形象化,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把知识规律等有序地镶嵌在对应的知识板块和物理情景中。

知识形象化,就是将知识“回归自然”,将知识放回到他赖以生存和产生的物理环境中去,使之成为与物理情景相互呼应、相互交融和联系的知识。否则,知识便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同北京的航天桥,如果我们双眼只是紧盯着航天桥本身,那它只是一个建筑,一块不具什么作用和美感的水泥混凝土;如果我们看不到周边的公路和情景,我们就永远不知道它的作用,不知道它和周边的“风景”有什么联系等。而当我们把它与周边的公路(三环路和阜成路)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便成了一座美丽的、“四通八达”的、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功能的、“能够沿它走向未来”的桥梁了;和周边的各种建筑、景物联系起来,联想到周边的各个单位和部门,各个公司等等,我们就更清楚了他的位置和作用了。我们第一次走到公主坟桥下的时候,会感觉立交桥建筑得很乱,让人感到迷茫,感到陌生,不知道往哪里走能够到达哪里,而当我们多去几趟,熟习了之后却感觉他是那么的清晰,我们就知道了它和周边的各种联系了。所谓形象,就是将知识与知识的来源,与知识所解释的,所解决的物理情景和问题联系起来,将这一知识内容和周边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摆正各知识概念间的位置,形成完整的有机整体。

三、知识联想化:

知识的联想化,就是由知识能够联想到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习题等;就是反过来能由物理过程和习题联想到它们所涉及到的、与之对应的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就是由一个知识板块联想到另一个知识板块,或者由一个知识板块的一部分联想到另一部分。看到习题、试题,能够联想到习题包含的物理过程和状态,而由过程和状态能够联想到过程和状态所遵从的规律或公式。看到试题最后的求解问题或物理量,就能够联想到这个物理量有几种求解方法,这个物理量都和哪些物理量或物理过程有所联系等等。要清楚,任何一个物理量基本上都有两种最基本的求解方法:本义法(也叫定义法),就是从定义式或者决定式本身去求解;旁义法,就是从与该物理量有联系的所有的物理量或者所有的物理过程中去求解。旁义法更具有普遍而又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意义。例如,求解电功率,我们就要想象出各个与电功、电功率相联系的公式来,想象出这些公式中哪些是定义式,哪些是导出式,哪些是适合于纯电阻电路的,哪些是适合于所有电路的等等,想象出电功、电功率的来源,电功与其它功和能的联系等等。

知识联想化,属于发散思维,表现在由此知彼上。看到了瓜藤,我们就会顺藤摸瓜,因为我们想象到了“瓜儿离不开藤”。首先是顺藤“想”瓜,而后才能去顺藤摸瓜。

篇6: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求“小精”而非“大综”。第一轮复习基本上都是以目录上的单元,章节为体系。在高中物理复习中,认为第一轮要侧重全面弄懂各个“细小”的高中物理基础概念,透彻理解基本规律,熟练运用基本公式解答各个“个体”类物理问题。第一轮高中物理复习中要注意综合应用程度和深度都不太高,所以,在高中物理复习中,我们因此,把知识进行适当综合即可,大型的综合问题深度剖析是第二轮复习的重点。第一轮复习中,大家要循序渐进,以掌握住细小的知识点为主要,要理解彻底清楚,不求一步到位的大而全,去花费很大精力去做难题、大型的综合问题。

所谓精小的总结归纳,就是大家一眼就能审视出一个问题涉及那两个知识点,可能用到那几个物理公式的。譬如以下十二个“小而精”注意事项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高三物理

1: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力和物体的运动综合问题(力的平衡、直线运动、牛顿定律、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2: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问题;

3: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4: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5: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匀速、匀加速、匀减速、往复运动),曲线运动(类平抛、圆周运动);

6: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直流电路分析问题:①动态分析,②故障分析;

7: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电磁感应中的综合问题:①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单根、双根、u形导轨、∠形导轨、o形导轨;导轨水平放置、竖直放置、倾斜放置等各种情景),②闭合线圈穿过有界磁场(线圈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等),(有边界单个磁场,有分界衔接磁场)、(线圈有竖直方向穿过、水平方向穿过等各种情景)王尚老师认为这点很关键;

8: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物理实验专题复习:①应用性实验,②设计性实验,③探究性实验;

9: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物理信息给予题(新概念、新规律、数据、表格、图像等)

10: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新情景题(文字描述新情景、图字展现新情景、建物理模型,重物理过程分析)王尚老师认为这点需要大家讨论;

11: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常用的几种物理思维方法;

12: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数学方法。

篇7: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1.夯实基础,抓好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要着眼于基础知识部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和训练,全面系统地复习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般应用。要严把基础关,就要认真研读课本,仔细阅读和理解课本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和每一幅图,认真做好每一道题。当然,打好基础并不是对概念和公式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去记忆。在逐章逐节复习全部知识时,要注意深入理解和体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使自己具备丰富、系统地物理知识,逐步体会各个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分清主次,理解物理理论的实质。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弄清楚高中物理各个部分所涉及到的力、运动、能量的相关问题。总之,基础知识是本,是解题的依据,否则,高三物理复习将寸步难行。

2.加强练习,实现物理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同学们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之外,还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快速准确的解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同学们需要把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和课后典型习题都做一遍,清楚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如何在习题中使用的,掌握基本的情境分析能力和公式灵活运用的能力。审题是解题的关键一步,实际上是一个审视题意、分析解题条件的思维过程。因此,通过多解题,可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通过题意如何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如何分析并提炼出题目中所给出的物理过程、情境、模型,再去找相应的物理规律、定理、定律解答。在对状态、过程分析时一定需要画出状态过程的示意图,将抽象的文字条件形象化、具体化。这一点对于解决复杂情境物理过程时,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所以,为了尽量减少错误,培养出良好的习惯,解题时可以遵循这样的思路。首先画图,把题目告诉我们的物理量分别代入情境中,建立基本物理模型,然后通过题目要求的物理量与已经构建的过程进行联系,寻找规律,思考相关的物理基础表达式,最后列出式子进行求解。适当的做题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做题,实现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

3.不懂就问,不给知识盲点留下任何存在的空间。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你不可能会一帆风顺。在你研读教材的时候,对于出现的任何一句你无法理解的表述,你都应该把它圈出来作为问题向老师问清楚。在你做练习做错了时候,而且实在是百思不得解的情况下,你也应该把试题圈好拿去问老师。学习需要一种专研精神,不懂就问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它会带动你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问老师,你最后成功解决了自己的理解误区或盲点,这可以算作上是一种小小的成功,它会提高你对物理的进一步的理解,更会给你带来学习物理的信心。当然,学无止境,在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之后,你应该朝着更高的方向进发,多去做做难一点综合一些的试题,就是这样,做着问,问着做,一步一步下来,相信你的物理肯定能够得到巨大的提升。不要觉得问问题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不要害羞,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把问题搞定。老师都很欢迎学生们来问问题,更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入的理解好物理知识。所以,来吧,问吧。

4.全盘计划,告别涣散告别慵懒告别茫然告别失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天每周给自己设定一个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你的物理学习动力就会不足。如果你不提前设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你就会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的学习重心所在。所以,亲爱的,你需要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在未来的高三学习中,怎么做好自己物理学习的复习计划。

篇8: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考物理一般要经过两轮复习,每一轮复习目的各有侧重,

第一轮复习要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本阶段中,学生要掌握的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要训练自己对物理情景在脑海中再现的能力。可以说,一旦你可以将物理题目中的描述转化成真实准确的场景,你的物理学习就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一轮物理复习的特点是:一个不落,有所侧重。一个不落是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小问题,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打基础,时间也足够长,所以一定要全面复习,教材上每句话都要思考。但这并不是要把所有知识一视同仁,而是应该按照考纲对那些基础的而又比较难的章节多下些功夫。

那么对于物理来说,哪些知识是重点呢?

力学中最难的还是力的分析,很多学生看到力的分析就糊涂,不是落下某个力就是搞混几个力。所以,做题前先要切切实实明白单个力的特点。比如重力,何时需要考虑,何时必须忽视。力的分析,一定要多练习,多画图,从单个到多个一步步来。

功和能的知识点中,动量联系是比较紧密的。高考一轮复习阶段,必须试着综合运用。在这部分要重点领悟“守恒”的思想,从这个角度去解答问题有时会使题目变得很容易。

电学部分中,比较抽象的电场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而且高考中往往是跟磁场、力学结合考查,所以要多花些时间,

光学、热学部分相对容易,也是因为这样,同学们常常会忽略这部分内容。第一轮是唯一的'一次详细系统的复习,如果在这段时间你没有抓住机会复习这些小问题,日后它就很可能成为你的高考失分点。

相对来说,物理的解题是有迹可循的:画草图——想情景——选对象——分析题目、限制条件、明确所求——列方程——检查。每一道题你都可以如此训练,当然对不同题目可以相应省略一些步骤。物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大概有10种: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过程分析、状态分析、动量分析、能量分析、电路分析、光路分析、图像分析和数据分析。每一种分析方法都要熟练掌握。

最后,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还要注重以下几点:

1、跟住老师复习。

2、认真看课本。

3、按照答题规范写解题过程,同时训练正确的思维方式。

4、做题量要适中,在精不在多。

5、定期复习,时常分析。

6、总结题型,对应每种题型,记住其最快的解题方法。

7、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8、建立错题集。

篇9: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宗旨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二、复习具体时间安排(9月至3月中旬。)

周次

复习内容

备注

1--2

第一讲: 直线运动

1. 关于运动的描述(1课时)

2. 匀变速运动的规律(5课时)

3.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1课时)

4.习题课 (2课时)

开始复习

3-4

第二讲: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 两种常见的力(3课时)

2.力的计算(2课时)

3.物体的平衡(3课时)

5

主要内容: 原子物理 直线运动、相互作用

第一次月考

6-7

第三讲:力与运动

1.牛顿运动定律(3课时)

2.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4课时)

3.习题课(1课时)

7-8

第四讲: 抛体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1抛体运动(2课时)

2.圆周运动(3课时)

3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4课时)

9-10

第五讲: 机械能和能源

1.功 动能 势能 (3课时)

2.动能定理(3课时)

3.机械能守恒定律(3课时)

4.习题课(3课时)

11

主要内容:力学

第二次月考

12-13

第六讲:动量与动量守恒

1.动量及其改变(3课时)

2.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课时)

3.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2课时)

13-14

第七讲: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1. 机械振动及图象(4课时)

2. 机械波(5课时)

15

力学综合应用

16-17

第八讲:电场

1.电场力的性质(3课时)

2.电场能的性质(3课时)

3. 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4课时)

18-19

第九讲:电路

1.电阻的研究(2课时)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课时)

3.电功率(1课时)

4.多用电表电阻的测量(6课时)

20

主要内容:力学 、电学

第三次月考

寒假1

第八讲:磁场

1.安培力的应用(3课时)

2.洛沦兹力与现代技术(3课时)

寒假2

3.习题课(3课时)

寒假3

第十讲:电磁感应

1.感应电流的方向(3课时)

2.电磁感应定律(3课时)

寒假4

3.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4课时)

第二学期1

第十一讲:交变电流

1.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2课时)

2.电感。电容对交流电的作用(1课时)

3.变压器及远距离输电(3课时)

4.电磁场和电磁波(3课时)

第二学期2

第十一讲:传感器(6课时)

第一次症断考试

三、复习具体措施

1、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带齐高中课本,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复习,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知识结构。

2、注重方法、步骤及一般的解题思维训练,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情景,建立物理图景,寻找具体适用规律的能力。

3、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平时多交流,多听课,多研究课堂教学。

4、提高训练的效率,训练题要做到精心设计,训练题全收全改,有针对性地做好讲评。

5、典型的习题,学生容易错的题目,通过作业加强训练。

四、复习策略

(一)去年可借鉴的经验

1、滚动式复习,反复强化,逐渐提高

2、限时训练:留作业限定时间,课堂训练限定时间,指导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3、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4、在复习过程中抓住六个环节:读、讲、练、测、评、补

(二)今年在吸取去年经验的基础上将从以下几方面操作

1、综合科目的考试主要是学科内的综合,以新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线索,以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作为重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复习中要突出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结构,把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

2、认真备课,精心选择例习题,做到立足课本,即针对两纲,针对学生实际,紧抓课本,细挖教材,扎实推进基础知识复习工作。高考立足课本考基础,于变化中考能力。研究高考试题的特点就是研究命题专家的命题特点,洞察命题者的.命题思路。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比较、创新,体会高考命题的技巧与方法,有利于指导复习备考,

3、课堂教学以学生实际掌握的质量作为标准,认真落实分类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坚持以中等生可接受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做到低起点、小台阶,逐渐提高。据大纲要求,对内容进行细而全的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4、精留作业,严格要求。作业设置针对性要强,全批全改,重点目标生作业经常面批面改。督促目标生独立、认真、保证质量完成作业,以保证当天内容得到消化和巩固,通过批改作业反馈学生情况,共性问题课上集体订正,个性问题通过面批面改和辅导解决。

5、坚持天天辅导,及时解决学生中的疑难问题,主动找目标生辅导,指导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通过辅导、谈心,摸清学生在各方面的情况。

7、学法指导:第一,指导好学生听课方法,改变被动去听的做法,正确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第二,指导好学生作业训练方法,克服不良习惯。第三,指导好课堂记物理笔记,即典型题解题心得,解不出的原因,和老师一再强调的物理解题方法和解题思维方法。

8、集体备课,分工协作,精心挑选各地各类训练试题。

二0一三年八月

篇10: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考物理一般要经过两轮复习,每一轮复习目的各有侧重。

第一轮复习要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本阶段中,学生要掌握的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要训练自己对物理情景在脑海中再现的能力。可以说,一旦你可以将物理题目中的描述转化成真实准确的场景,你的物理学习就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一轮物理复习的特点是:一个不落,有所侧重。一个不落是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小问题,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打基础,时间也足够长,所以一定要全面复习,教材上每句话都要思考。但这并不是要把所有知识一视同仁,而是应该按照考纲对那些基础的而又比较难的章节多下些功夫。

那么对于物理来说,哪些知识是重点呢?

力学中最难的还是力的分析,很多学生看到力的分析就糊涂,不是落下某个力就是搞混几个力。所以,做题前先要切切实实明白单个力的特点。比如重力,何时需要考虑,何时必须忽视。力的分析,一定要多练习,多画图,从单个到多个一步步来。

功和能的知识点中,动量联系是比较紧密的。高考一轮复习阶段,必须试着综合运用。在这部分要重点领悟“守恒”的思想,从这个角度去解答问题有时会使题目变得很容易。

电学部分中,比较抽象的电场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而且高考中往往是跟磁场、力学结合考查,所以要多花些时间。

光学、热学部分相对容易,也是因为这样,同学们常常会忽略这部分内容。第一轮是唯一的一次详细系统的复习,如果在这段时间你没有抓住机会复习这些小问题,日后它就很可能成为你的高考失分点。

篇11: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相对来说,物理的解题是有迹可循的:画草图——想情景——选对象——分析题目、限制条件、明确所求——列方程——检查。每一道题你都可以如此训练,当然对不同题目可以相应省略一些步骤。物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大概有10种: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过程分析、状态分析、动量分析、能量分析、电路分析、光路分析、图像分析和数据分析。每一种分析方法都要熟练掌握。

最后,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还要注重以下几点:

1、跟住老师复习。

2、认真看课本。

3、按照答题规范写解题过程,同时训练正确的思维方式。

4、做题量要适中,在精不在多。

5、定期复习,时常分析。

6、总结题型,对应每种题型,记住其最快的解题方法。

7、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8、建立错题集。

篇12: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总结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总结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帮助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二、复习具体措施

1.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同学们要带齐高中课本,依托于考纲,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复习,梳理知识点知识结构。

一轮复习的特点是:一个不落,有所侧重。一个不落是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小问题,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打基础,全面复习。但这并不是要把所有知识一视同仁,而是应该按照考纲对那些基础的而又比较难的章节多下些功夫。那么对于物理来说,哪些知识是重点呢?力学中最难的还是力的分析,很多学生看到力的分析就糊涂,不是落下某个力就是搞混几个力。所以,做题前先要切切实实明白单个力的特点。比如重力,何时需要考虑,何时必须忽视。力的分析,一定要多练习,多画图,从单个到多个一步步来。功和能的知识点中,能量动量联系是比较紧密的。高考一轮复习阶段,必须试着综合运用。在这部分要重点领悟“守恒”的思想,从这个角度去解答问题有时会使题目变得很容易。电学部分中,比较抽象的电场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而且高考中往往是跟磁场、力学结合考查,所以要多花些时间。

2.要仔细解研近年考题,知道考什么

我们不但要明白考什么,而且还要知道考了什么,做复习中的有心人。凡是复习到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就要留心搜集近几年来相关考题(特别是经典题),仔仔细细地解析和研究一遍,目的是亲身体验试题赋予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的考核要求,分析解决常规题、典型题的切入点,知道考查重点、考查能力要求、研究相关试题可能存在的命题空间,达到以少胜多的有效复习效果。

为此,建议大家复习时,针对题型特点,题目的难易度进行自主变化,保证知识掌握更全面,技能应用更灵活,基础夯得更扎实,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3.要注意呈现规律,估计会考什么

通过学《手册》解考题,注意近年来考题呈现的规律,关注重点题型,热点考题,进而估计翌年可能会考什么。

再如:辨析题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新题型,每年出现在高考试卷中,针对这种规律,平时要备好错题集,凡是解错的.题作为档案保留要剖其原因,及时订正,少留“死角”。

又如:数字、表格、图文并茂的信息题,实验创新题,开放性探究题,都较好地与新课程标准吻合,又能落实能力考核要求,为此,平时训练时要集中精力,将它们列入“可能会考”的知识与能力范畴。心中有数,临考时便不会束手无策。

4.要重视规范解题,知道做什么

最后,还要提醒同学们重视解题的规范化。因为这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首先,多看历年高考试题提供的参考答案的解题过程,体味图示、文字、公式在解题中的有机穿插和衔接。其次,自己在解题时逐渐模仿。譬如:假设待求物理量;相同物理量有不同的含义要用下标加以区分;应用物理公式、定理、定律,列物理方程等都要用文字冠以相应的名称和列式依据。对于多过程、多状态的物理问题,尽量用图示或文字加以说明,使人看了一目了然;所有的物理量必须有单位,必要时对计算结果的物理意义加以探究讨论等,一定要杜绝不良的公式推积式解题习惯。

这一轮的复习十分重要,目的是将学过的基础知识梳理和归纳,既以教材为基本内容,又以教学大纲以及考试说明为依据,做到知识点的全面涉及与巩固提高,同时也为二三轮复习奠定基础。

篇13:高三物理学科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学科第一轮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宗旨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二、复习具体时间安排(20xx年9月至20xx年3月中旬。)

周次

复习内容

备注

1--2

第一讲: 直线运动

1. 关于运动的描述(1课时)

2. 匀变速运动的规律(5课时)

3.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1课时)

4.习题课 (2课时)

开始复习

3-4

第二讲: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 两种常见的力(3课时)

2.力的计算(2课时)

3.物体的.平衡(3课时)

5

主要内容: 原子物理 直线运动、相互作用

第一次月考

6-7

第三讲:力与运动

1.牛顿运动定律(3课时)

2.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4课时)

3.习题课(1课时)

7-8

第四讲: 抛体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1抛体运动(2课时)

2.圆周运动(3课时)

3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4课时)

9-10

第五讲: 机械能和能源

1.功 动能 势能 (3课时)

2.动能定理(3课时)

3.机械能守恒定律(3课时)

4.习题课(3课时)

11

主要内容:力学

第二次月考

12-13

第六讲:动量与动量守恒

1.动量及其改变(3课时)

2.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课时)

3.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2课时)

13-14

第七讲: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1. 机械振动及图象(4课时)

2. 机械波(5课时)

15

力学综合应用

16-17

第八讲:电场

1.电场力的性质(3课时)

2.电场能的性质(3课时)

3. 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4课时)

18-19

第九讲:电路

1.电阻的研究(2课时)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课时)

3.电功率(1课时)

4.多用电表电阻的测量(6课时)

20

主要内容:力学 、电学

第三次月考

寒假1

第八讲:磁场

1.安培力的应用(3课时)

2.洛沦兹力与现代技术(3课时)

寒假2

3.习题课(3课时)

寒假3

第十讲:电磁感应

1.感应电流的方向(3课时)

2.电磁感应定律(3课时)

寒假4

3.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4课时)

第二学期1

第十一讲:交变电流

1.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2课时)

2.电感。电容对交流电的作用(1课时)

3.变压器及远距离输电(3课时)

4.电磁场和电磁波(3课时)

第二学期2

第十一讲:传感器(6课时)

第一次症断考试

三、复习具体措施

1、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带齐高中课本,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复习,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知识结构。

2、注重方法、步骤及一般的解题思维训练,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情景,建立物理图景,寻找具体适用规律的能力。

3、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平时多交流,多听课,多研究课堂教学。

4、提高训练的效率,训练题要做到精心设计,训练题全收全改,有针对性地做好讲评。

5、典型的习题,学生容易错的题目,通过作业加强训练。

四、复习策略

(一)去年可借鉴的经验

1、滚动式复习,反复强化,逐渐提高

2、限时训练:留作业限定时间,课堂训练限定时间,指导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3、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4、在复习过程中抓住六个环节:读、讲、练、测、评、补

(二)今年在吸取去年经验的基础上将从以下几方面操作

1、综合科目的考试主要是学科内的综合,以新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线索,以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作为重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复习中要突出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结构,把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

2、认真备课,精心选择例习题,做到立足课本,即针对两纲,针对学生实际,紧抓课本,细挖教材,扎实推进基础知识复习工作。高考立足课本考基础,于变化中考能力。研究高考试题的特点就是研究命题专家的命题特点,洞察命题者的命题思路。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比较、创新,体会高考命题的技巧与方法,有利于指导复习备考,

3、课堂教学以学生实际掌握的质量作为标准,认真落实分类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坚持以中等生可接受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做到低起点、小台阶,逐渐提高。据大纲要求,对内容进行细而全的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4、精留作业,严格要求。作业设置针对性要强,全批全改,重点目标生作业经常面批面改。督促目标生独立、认真、保证质量完成作业,以保证当天内容得到消化和巩固,通过批改作业反馈学生情况,共性问题课上集体订正,个性问题通过面批面改和辅导解决。

5、坚持天天辅导,及时解决学生中的疑难问题,主动找目标生辅导,指导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通过辅导、谈心,摸清学生在各方面的情况。

7、学法指导:第一,指导好学生听课方法,改变被动去听的做法,正确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第二,指导好学生作业训练方法,克服不良习惯。第三,指导好课堂记物理笔记,即典型题解题心得,解不出的原因,和老师一再强调的物理解题方法和解题思维方法。

8、集体备课,分工协作,精心挑选各地各类训练试题。

篇14: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怎么写

1.夯实基础

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及物理中一些隐含的知识点,基本的解题思想和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点。近些年来,我们都看到了高考的改革方向和力度,那就是以基础知识为主,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因此,复习过程要严格按照考纲要求,对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强化应用。

2.立足教材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应以课本为主,同时借助资料,要把各节知识点进行整理,各章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图表,填空等形式,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几条线。

课本是高考试题的源头,基础知识是能力提高的根本.高考试题年年有变,但考题就来源于课本的原题或变式题,没有偏题、怪题,试题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体现了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复习中我们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注意挖掘课本习题的复习功能,加强知识点覆盖的同时注意知识的综合,以《考试说明》为根本,弄清高考知识点及其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重视基本方法的训练.通过一轮复习,做到基本概念、基本题型和基本方法熟练掌握.

3.以学生为主

不重视物理的阅读理解和物理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这是很多学生的不良习惯。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自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认真仔细阅读题目,规范解题格式,主动对知识、方法进行归纳、概括、总结等,力争培养出学生会做,能得满分的良好习惯。课上不仅要听懂更重要的要理解好,所谓理解就是听了老师的一段讲解,看了老师的一个解题过程,要把他提炼、升华成理性认识,在头脑中,应该存下老师讲解的这一段知识和解答的这一道题,他所体现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当你遇到新问题、新试题的时候,你应该拿着这个规律去面对它,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把老师讲解的东西很自然地、流畅地用在你的解题里,这就是所谓通过理解,通过顿悟来学习物理。那么高中物理百分之六七十的成分是要靠着这种方式进行学习的。

篇15: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怎么写

1.以教材为本,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全面阅读教材,让学生树立“教材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的观点,对高中物理所涉及的每个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对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定律逐字逐句进行理解。有意识的挖掘教材中有价值的习题、阅读材料、思考与讨论、做一做等,要扫清知识死角,把书本念厚。

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清楚高中物理力、热、电、光、原五大部分所涉及到的力、运动、能量的相关问题是在不同知识背景下的同一个内容,是一个整体。

2. 夯实基础,落实双基,掌握科学的解题思路

第一轮复习中在知识内容的讲解上求全和实,在学生练习题上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方法的训练。在求解物理问题时,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及受力分析,在对状态、过程分析时画出状态过程的示意图,将抽象的文字条件形象化、具体化。为了尽可能少出错误,解题时可以遵循这样的思路:画草图-想情景——选对象——建模型——分析状态和过程——找规律——列方程——检查结果。

3. 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一步,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应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上。要分析并提炼出题目所给的物理过程、物理情景、物理模型,再去找相应的物理规律、物理定理、定律解题。有些老师总是剥夺学生的思考时间,讲课时喜欢代替学生审题,讲解大量的题目,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这样的课,学生很快生厌,觉得是老生常谈,没有新鲜感,老师讲过的内容“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情绪没被调动起来,没有进入思考状态,当然复习效率低,能力提高慢了。

提高审题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对关键词句的理解;

对隐含条件的挖掘;

对干扰因素的排除。

4.理清和形成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的形成和系统化并非易事,在单元复习时应注意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同时,也有意识的让学生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如复习力学知识时,我是这么做的:让学生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运动定律是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比较完整的方法,曲线运动和振动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了解动量、冲量和机械能则是从时间、空间的观念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更为简便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整个力学知识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为了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有机整体。

5 .注意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而解题的落点是书写的规范性,表达的完整性,这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可是年级越高,规范化程度越低,不少学生为了节省时间,在解题时只剩下光秃秃的几个公式和结果,题目的分析、解题的中间过程全无,这样的状况在高考中无疑是要吃大亏的。要求学生平时复习一定要书写到位,解答题应该写哪些步骤、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一步是采分点、能占多少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养成良好书写习惯训练自己的思维习惯,做到规范性解题。

看完后有没有一种立刻就这么办的冲动呢,不妨结合孟/徐两位老师的一轮复习课进行贯彻学习吧。

篇16: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安排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安排

一、复习目标、宗旨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二、复习具体时间安排

1、20XX年9月至20XX年3月中旬:第一轮复习,实验理论、操作复习。

2、20XX年3月中旬至4月底:第二轮专题复习。

4、20XX年5月至5月底:模拟考试。

5、20XX年5月底至6月初,学生回归课本,查缺补漏。

三、复习具体措施

1、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带齐高中课本,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复习,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知识结构。

2、注重方法、步骤及一般的解题思维训练,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情景,建立物理图景,寻找具体适用规律的能力。

3、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每周集体备课2次,平时多交流,多听课,多研究课堂教学。

4.提高训练的效率,训练题要做到精心设计,每一题要体现它的功能. 训练题全收全改,有针对性地做好讲评.

5.典型的习题,学生容易错的题目,通过作业加强训练.

篇17:高三第一轮复习senior1unit1-6-1

1. So is he. / So he is.

a. so+be 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

此句型只限于肯定句中, 表示“某人或某物情况也是如此”

He has lost the address. So have I.

Mary likes playing the piano. So has Jane.

If he goes there, so will I. ( pay attention to the tense)

若前面句子结构中既出现了be动词又出现了行为动词或者其它不同的形式通常用 So it is with 或 It's the same with

--- Mary likes playing the piano, but she can't play it well.

--- So it is with her brother. / It's the same with her brother.

b. 否定句要用 Neither/ Nor + be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

表示“ 某人或物情况也不这样”

I have never been to Beijing. Neither has my brother.

c. So +主语+be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

此句型表示赞同 “某人或某物确实如此”.

--- You seem to like tea.

--- So I do. (是的,我确实喜欢)

1. I like sports and _______________my brother.

2. ---John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contest.

---________________.

3. --- It was careless of you to have left your key.

---_______________. My God!

4. He is not a worker and _________________I.

5. --- Li Li is clever, but she doesn’t work hard.

---__________________her brother.

2. go on doing / go on to do/goon with

注意区别以下短语所表达的不同含义

stop to do/doing; remember to do/doing;

forget to do/doing mean to do/doing;

regret to do/doing; try to do/doing

need to do/doing; can't help to do/doing

After reading a while, he _______________(listen)to the radio..

The doctor found a girl, who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out and cry),obviously mad.

After a while, 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work.

______________ the other exercise after you have finished this one.

3. too much与much too

①. Don't drink___________.

②. I don't like winter because there's

___________snow and ice.

③. The trip is ________ for such an old man.

④. It's ___________cold today.

⑤. He walked ________fast. I couldn't catch

up with him.

4. by the way; by way of (经由...,取道); on the/one's way (to);

in the/one's way (挡道); in this/that way

①._________, have you heard from Joan recently?

②. He went to Japan ________ Shanghai.

③. Don't stand in the kitchen door. You are ___________.

④. He is___________ to success.

⑤. I'll buy some vegetables___________ home

5. as a result / as a result of / with the result

a. He made one big mistake, and ________ lost his job.

b. _____________ the flood, thousands of people lost their homes.

c. The farm was flooded, ___________ that most of the harvest was lost.

6. have +宾语+宾语补足语

( do sth./doing sth./done)

①. We'd be delighted to have you ___________

( work) with us.

②. I'll have the car (wait) at the

entrance, will that be all right?

③. I've had my car ( repair).

④. He had his wallet ( steal ) on his

way home.

⑤. I won't have you ( talk ) to your

parents that way.

*⑥. I have a composition ( write ), so

I can't go swimming.

我让约翰给我理了发。I had John cut my hair.

他让火日夜烧着。He had the fire burning day and night.

我有很多作业要做。I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 do

我的自行车得让人修理了。I have to have my bike repaired。

9. holiday、vacation、leave、off

holiday 时间可长可短,与季节连用时多为复数,与数词连用时只表示次数,不表示日期。

Vacation 指比较长的假期,多指寒暑假。

Leave 多指休假。如:ask for a leave

Off (adv.) 多用在名词后作定语。

① Christmas is a __________for everybody.

② The children will take their summer ________in half a month.

③ My father is on _________.

④ The manager gave the workers a day ______.

⑤ I have to ask you for half a day’s ________.

10. allow sb. to do sth.

allow sb. to do sth. permit sb. to do sth. forbid sb. to do sth.

allow doing permit doing forbid doing

1. The teacher____________________(允许我离开).

2. We don’t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许吸烟) here.

3.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准你) enter the room.

4. You ______________(禁止你) go out.

5. The school forbids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草坪上踢球).

6. The nurse ____________(允许) him to remain there, though it was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允许 ).

11. first of all: 首先; above all: 最重

要的; at first : 起初, 开始

① ___________, he didn't know how to operate the machine at all.

② We must work hard; _________ we must believe in ourselves.

③ I have a lot to say, but ______________, I want to thank you for your warm welcome.

16. on holiday / on vacation;

go for a/one's holiday

17. make sure / be sure of / be sure to do

I think the party begins at six, but I’ll phone to make sure.

Please make sure when he will come.

①. ____________ come next time.

②. He ______________ living to ninety.

③. Are you ___________ his coming?

④. ____________ that you look after the dog while I’m away.

18. at \ in \ by the end

①. We had learned ten lessons ___________ last month.

②. His speech proved a success 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 your experiment you will

see that the water will become red.

19. prefer sth./doing sth. to sth. / doing sth.

prefer to do sth than do sth. would rather do sth. than do sth.

20. instead of、instead、与 without

a. instead: adv 顶替,代替。单独使用在句中作状语

I didn't go to the cinema last night. Instead, I stayed at home studying

b. instead of 介词短语 “代替”, “而不是” 与 in place of一样,可加名词,代词。instead of 后还可加介词短语和v-ing form 但 in place of 不可

I stayed at home studying English instead of going to the cinema last night.

I went to the zoo on foot instead of by bus.

c. without 和 instead of 一样都是介词,都可以加名词、代词或动名词。但 without 后的动作可以与前一动作同时发生,instead of 则不可。

e.g. He left the room without saying a word.

① I don’t like this one; give me that __________.

② He stayed at home studying English ___________ going to the cinema.

③ Tom passed by me _________ saying hello to me.

④ He went to school by bike _______ by car.

⑤ If Harry is not well enough to go with you, take me __________.

1. Before you start work, I’ll __________________(you)

the office so that you can meet everyone.

2. Don’t look at him! He’s just_________________.

3. The boy made much noise so I had to _________________(him).

4. Some of the pictures are __________ in London.

5. I’ll __________ the book to you later.

1.Please give my regard to him.

2.On my way home, I found out a wallet on the ground.

3. We say “good-bye” in the end of the class.

4. In our opinions, these boos are well written.

5. Whenever I have free time, I go a long walk.

6. They agreed him to water the flowers.

7. Once you’ll understand Japanese, it will not be difficult to live in Japan.

8. We hope you a pleasant trip back home.

9. In the day followed, he received a letter.

10. He put a finger in his mouth, tasted it and smiled, looked rather pleased.

篇18:高三复习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复习第一轮复习计划

-每天读课本

由于理综试卷中生物试题量较少,知识覆盖面较窄,考查内容偏少,因此很多学生不重视基础知识,只是一味做题。实际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都是高考范围,所有的知识点上都有可能出题,而每道试题不外乎是某一知识点或几个知识点的再现。因此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要扎扎实实地将基本概念、规律、方法、技巧落到实处,认真阅读教材,听老师的讲解,作好课堂笔记,结合复习资料,对基础知识加深理解,准确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融会贯通,力求做到基本概念、规律、方法和技巧“烂熟于心”。

学生要养成每天(大约30分钟)阅读生物课本的习惯,来加强基础知识记忆。基本概念及理论的复习在整个生物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作用,如果不过关,后面的综合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基础题仍占主要地位,做好了基础题就拿到了基本分,失去了基础题就失去了一切。

-抓住生物三大重点

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要走出“越基础越重要的知识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

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和遗传变异,这三部分知识是高中生物三册书的`“灵魂”,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复习这部分知识时学生要特别留心,可以结合复习资料,分析涉及到的题型,并查阅自己经常出错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基点和永恒的主题。学生在复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生物科学相关的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生物科技发展的热点。

生物学本身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因此生物实验一直是高考试题必考的内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理综Ⅱ卷至少一道生物实验设计题,所占分值还比较大。这部分试题是考生失分较多的地方。因此,一轮复习时,学生还应结合考纲熟练掌握课本实验,做到活学活用,培养自身的实验设计能力。

总结: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在高三期间好好复习,备战高考。大家加油。

篇19:高三第一轮复习senior1unit1-6-2

2. 关于“exam”

take/have one's/an exam 进行考试 hold an exam 举行考试

pass an exam 通过考试 fail (in) the exam 考试失败,没通过考试

take part in an exam 参加考试 give (students ) an exam 考学生

3. more or less

a. 大约 It's an hour's journey, more or less

b.或多或少 Written English is more or less the same in both Britain and America.

4. 与 difficulty 相关的结构

① have some ( much, little, no...) difficulty/ trouble ( in ) doing sth.

② There is/was some ( much, little, no...) difficulty /trouble ( in ) doing sth.

③ It is/ was difficult for sb. to do sth. ④ have difficulty with sth.

He said he had some difficulty/difficulties with his English pronunciation.

5. different的相关句型

be different from 与...不同 be different in 在...方面不同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and B

① The weather of North China is different ______ that of South China.

② Can you tell us the difference ________ Asian elephants and African elephants?

③ They are quite different ____ character.

7. come 短语

come about : happen How did this accident come about?

come across: a. meet by chance 偶然遇见某人或某物

b. occur to 出现于...中 The thought came across my mind that …

come after : 跟随,追踪 The farmer came after the dog with a stick.

come at : 攻击, 袭击 If any beast comes at you, I'll stay with you.

come back: 回来come out:

a. appear; become visible The sun / stars come(s) out.

b. become known (消息)传出, (真相) 大白 When the news came out...

c. be published 出版 When will his new book come out?

come up :

a. ( of seeds, plants, etc) show above the ground. Spring has come; everything comes up.

b. be put forward The question hasn't come up yet.

c. come up to sb. 走近某人 come to oneself :苏醒过来

come true:实现come on:过来;加油come into being:出现;诞生

① --- When did the company_____________? --- In 1993.

②_____________; I’ll tell you about it.

③ When I looked through the paper, I ________________his name in it.

④ He ________________ smiling to me.

⑤ We have sowed seeds in the fields, but nothing has _____________yet.

⑥ When will your book_____________?

8. 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a. a good / great many students; a good / great many of the students

many students ; many a student a great / large number of

millions of / hundreds of / thousands of dozens of / scores of

b. much; a great deal of; a large amount of

c. lots of / a lot of ; plenty of large quantities of / a large quantity of

9. bring in

bring up: a. ( educate ) b. ( raise ) c. ( throw up)

bring about: 带来 ( cause to happen ) bring on: 使...前进; 带来

The hot weather is bringing the wheat on nicely. bring out: take out

① We have ___________ experts to advise on the project.

② This business ___________ 300 million dollars a year.

③ The war_________________ great changes in living.

④ They have ______________ their sons to stand on their own feet.

⑤ They decided to ________________ the matter at the next meeting.

11. in a few days’ time ; in a few days

His birthday is in a week's time/ in a week. His birthday is a week away.

in 与 after 的区别:

① He will be back ________ two days. ② He came back ________ two days.

③ He will be back _______ two o'clock. ④ He came back ________ two o'clock.

12. during / in / within

① In 和 during 都可以表示一段时间,在可以用 in 的地方,一般也可以用 during。但 during 更强调时间的延续性,在表示事态要延续一段时间的名词前,一般要用 during。如:during the meal。

② In 和 within 在表示时间的长度时,都有“不少于” “不超过”的意思,只是 within 显得更正式一些。

1. My uncle lives _______ ten minutes’ walk. The president will arrive ______ ten minutes.

2. We’ll be on holiday ___________ July. He was killed ___________ the war.

3. We made a lot of friends _________ our stay in Beijing.

14. Take 短语

take off 起跳; 起飞;除去,脱掉take away 拿去,移动take back

a. 撤销;收回(所说的话,以承认错误或道歉) I took back what I had said.

b. 同意拿回;取回 take down : a. write down写下,记b. 取下 c. 拆除,拆毁

take out: bring outtake on a. 开始从事 He took on a part-time teaching job in a

middle school. b. 雇用、招收 The factory is taking on more men.

c. 具有(呈现)新的面貌 The land around the lake took on a

different looktake over 接替、接管、继承

take up a. 提起、拿起 This old tree will have to be taken up by its roots.

b. 占去(时间、空间) That big clock will have to go; it takes up

too much room in the small hall. It can take up a whole afternoon to prepare a meal.

c. 开始从事(某项工作) I hope to take up my new duties as your

chairman at the next meeting.

d. 开始热衷于(某项活动) When did Jane first take up music?

e. 接受、采纳 I’d like to take up your offer of a ride into town.

take sb. / sth. by surprise 突然袭击、强攻take care 注意、当心

take care of 照顾、负责take charge of 负责take sth. for granted 视为当然

take it easy 放开些、别紧张take place 发生、举行take the place of 代替

take turns 轮流

19. 并列词 when 的用法

① be about to do … when... 正准备... 这时(突然)

② be doing … when... 正在做...这 时(突然)

③ be on the point of doing… when…④ had just done … when … 刚刚做

完…就…

I was about to go to bed when the telephone rang.

I was about to go shopping when some friends dropped in on me.

I was going out when it began to rain.

I was walking in the street when I heard my name called.

14. bank / shore / coast / seaside / beach

bank 指河流或小溪边沿的陆地;shore指海边或湖边靠水的一窄条陆地;coast 指陆地与海面的交接地带;seaside指近海地区;beach指海滩。

1. We’re spending August at the __________.

2. My house is on the southern _________ of the river.

3. There are a lot of islands off the ________.4. The _______ was crowded with sunbathers.

5. The sailors were warned not to get into trouble while they were on _________.

23. say … to sb. say “ Hi” /“Hello” to sb. (give one's regards to sb)

(remember sb. to sb.) say “ Good-bye” to sb. say sorry to sb.

say yes to sb. say no to sb. 25.be made from / of / in; be made up of;

be made into; make...out of ; make up for

j The table ________________ wood. k Paper is made _____ wood; that is to

say, wood can be made _____ paper.

l A TV set ____________ hundreds of different parts.

m The machine _______________ this factory works well.

n We should do our best to _________ our lost time.

另外注意以下短语:

make ( good/full) use of; make the best / most of; ( = take advantage of )

make up one's mind

26. through / across

1. 从……通过、穿过 The sunlight was coming through the window.

2. 一直到 I go to work morning through night.

3. 经历、经受 He has been through a long illness.

4. 从一边到一边 We plan to travel through Europe this summer.

5. (进行到底) I’m counting on you to help me through.

1. Look around when you walk _______ the street. She drove straight ________ the town.

2. There is no bridge ________ the river. Water flows ____________ this pipe.

3. The river is 10 metres ___________1. 我们的工作条件多少有些改善。

2. 我们学校下学期将从外省引进一些新教师。3. 你找到那所房子有没有困难?

4. 通常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判断正误有些困难。5. 有时候很难说清争吵是怎样发生的。

6. 对不起,我不明白你的意思,请再说一遍好吗? 7. 当你在伦敦见到约翰时,请代我向他问好. 8. 因为恶劣天气的缘故,飞机没能按时起飞. 9. 我的一个朋友要出发去上海,明天我将去

车站送他。10. 我正准备离开,这时他来敲门了。11. 当他打开盒子时,除了一张纸外他什么也 没看见. 12. 台湾与大陆 ( the main land) 被台湾海峡 ( the Taiwan Straits) 隔开。

篇20:高三第一轮复习senior1unit1-6-3

1. so that / so as ( not ) to do

a. ①由 so that / in order that 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常与can / could, may / might等连用

Speak clearly so that / in order that they may understand you.

He took a taxi in order / so as not to be late.

② 当不定式作目的状语置于句首时,只能使用 in order to… 或 to…,如:

In order to / To save time, he goes to work by taxi instead of by bike.

③当不定式作目的状语时要注意其逻辑主语。

如不能说:In order to / To succeed, every means should be tried.

而应该说:In order to / To succeed, you should try every means.

④ So that / In order that 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不能用于句首。

* so that还可引导结果状语从句

1 It was very cold, so as to the river froze.

2. There were such many people in the room that I could not get in.

3 He wrote so carefully that make every word clear

2. prevent … from doing sth.

stop sb./sth. doing sth. keep sb./sth. from doing sth.

prevent sb./sth. (from) doing sth.

Nothing can stop us taking the socialist road.

Ways must be found to keep poisonous gases from polluting air.

Ways must be found to prevent the river from being polluted.

4. make + 复合宾语

① make 作使役动词,常用于下列情况:

do

make sb./ sth. done

adj. / n.

What has made you think I’m a farmer?

What he did at school made Father angry.

We made him monitor of our class.

② make sb. do… 结构变成被动语态时,须用带 to 的动词不定式。

He was made to work day and night by the boss.

be made from / of / in; be made up of; be made into;

make...out of ; make up for

j The table ________________ wood.

k Paper is made _____ wood; that is to say, wood can be made _____ paper.

l A TV set ____________ hundreds of different parts.

m The machine _______________ this factory works well.

n We should do our best to _________ our lost time.

另外注意以下短语:

make ( good/full) use of; make the best / most of;

( = take advantage of ) make up one's mind

7. rest n. 其余部分 rest 常与定冠词 the 连用

the rest 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由 the rest 所代表的名词或 of 后面的名词的数来决定。

Some people left the room. The rest were still talking.

The rest of the money was sent to him.

1 He’s got only one shirt, because all the rest___________(be) being washed.

2 The rest butter ______________(keep) for breakfast

9. knock (sb./sth.) down: 撞倒; 拆除

1、拆除、拆卸 They are going to knock down those old buildings soon.

2、打倒、撞倒 He knocked him down with one blow of his fist.

3、把(价格)压低、使减价 He knocked down the price by 10 percent. knock out

1、使失去知觉、使昏迷 A blow on the head knocked him out.

2、使惊得目瞪口呆、震惊、使说不出话

For a moment I was completely knocked out by the news of my friend’s death.

knock into sb./sth. 与某人或某物相撞

He almost knocked me down before he saw me.

If you knock into someone, say sorry to him/her.

10. wear / put on / have on / dress

① put on “穿上、戴上”;是终止性动词,不能与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

② wear “穿着、戴着、蓄(头发、胡子)”

③ have on 也表状态,常可跟 wear 通用,但 have on 一般不用进行时,而且没有 wear 用处广,如表示“蓄胡子”等只能用 wear。

④ dress vi. 指穿的动作或状态,表示“穿衣”;vt. 表示给……人穿衣。

① Why don’t you __________ your coat? It’s cold outside.

② Many girls __________________ skirts in summer time.

③ He was an old man who __________ thick glasses.

④ My daughter is old enough to __________ herself.

⑤ She is always ___________ in green.

⑥ She is a nice girl. She always _______ well.

11. agree:

a: agree to do sth. / that-clause

They agreed to come on Monday.

They agreed that they would come on Monday.

b: agree with 同意,赞成, 后接sb. 或 what sb. says

He agreed with me (= He agreed with what I said.)

与...一致, (气候,食物等)适合

The verb must agree with the subject in person and number.

Mutton doesn't agree with you.

c: agree to the suggestion( proposal, plan, method, agreement...)

d: agree on 对...取得一致意见。主语常常是协商一件事的人或单位,后常接表示具体协议的文件、计划、行动等名词.

Finally they agreed on the plan of work.

At last they agreed on the date for another meeting.

agree--- agreement disagree--- disagreement

1. I ____________ what he said.

2. All those who ___________ the plan, raise your hands.

3. We ___________ leaving there the next day.

4. Finally he ______________ get someone to help me.

5. The food doesn’t _____________ him.

12. supply vt

① 供应,供给(所需要或所要求的事物)

supply sth. to sb. / supply sb. with sth.

The water-works(自然水厂)supplies the town with excellent water.

② 满足(需要) The government will supply (=meet) the need for more houses.

n. 供给,贮藏量 The answer lies in two facts. The first is that it has stored supplies of fat in its body during the summer and autumn.

We shall be receiving a good supply of shoes next week.(一大批)

* provide:供给(尤指生活必需品) provide sth. for sb. / provide sb. with sth.

* offer: a: 提供 offer sb. sth / offer sth. to sb. b: 出价

We offered him the house for $2,000.我们索价二千美元卖给他那幢房子

We offered him $2,000 for the house.我们出价二千美元买他那幢房子

15.部分否定与全部否定

a: not 与 all, both, every 等连用,不管其位置如何都表示部分否定

Not all of them are interested in the book. (= All of them are not interested in the book.)

This kind of flower cannot be seen everywhere.

(= In some places we can see the flower, but in some other places we cannot see it.)

b: none, neither, no one等形式表示全部否定 None of them are for the plan.

1 All of them are not students. 2 No seats are left in the hall.

3 Both of them won’t go4 Neither of them will go. 5 He is not always late.

6 He never tells lies no one / none

① no one 用来指人,不能接 of 短语,当它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

② none 不仅指人也可指物,其后常接 of 短语,构成 “none of + 名词/代词”结构,当名词或代词为复数时,谓语动词用单复数均可。

③ 回答 how many / how much 引起的问句用 none;回答 who 引起的问句用 no one.

◆ ________ likes a person with bad manners.◆ ________ of his friends came to help him.

◆ Almost _________ believes him.◆ ________ of them has / have seen him.

◆ --- How much coal is left? --- _________.◆ --- Who entered the room? --- _________.

◆ ---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classroom? --- _________.

17. put up / set up / build / found

put up 帖(广告); 举(手); 架起,建造(有形之物)

set up 建造、创立(建筑、机构、设施等)

found 成立、创办(党团组织、国家政权)

build 建造、建设(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东西,也可引申为培养、发展、增强等含义).

① Last year a cinema was ________________ near our school.

② The rich man __________ a hospital and a school in the town where he was born.

③ The nursery was ________________ in our school.

④ The newspaper reporter _______________ his camera under a tree.

⑤ They must __________ good relations with the masses.

10. Let’s __________ a shed here for the time being.

11. The murderer was ________________ at last.

12. Can you ________ the sentence ________ English?

13. A big fire broke out last night and soon it was _____________.

14. How are you going to __________ the plan ____________.

15. Then he _______________ a call to Green.

16. We must find a p[lace where we can __________________.

put an end to平息 / 停止 / 结束/ 消灭put away / aside收起来/ 储存

put back放回原处/ 后移 / 拨回put down写下来/ 镇压

put in / 安装 put into / 译成put into practice 执行, 实行

put off / put on / out put through 接通电话 put up举起, 安装,张贴

put up for the night住宿put up with忍受put to death处死

1. ________the reference books _______ on the shelf.

2. The police ____________ _________the strike.

3. He __________ the clock five minutes.

4. His mother asked him to ________ his toys ________.

5. Try your best to ____________ what the teacher says.

6. The sports meet was ____________ because of the rain.

7. A new magazine was ____________ last year.

8. It’s cold outside, ______________ your coat.

9. I can’t _______________ your laziness

19. begin(...) with; end (up) with Begin each sentence with the words given.

Knowledge begins with practice. We started/ began with soup, and had fruit to end ( up ) with.

20 grow up 生长,长大;发展,兴起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The city has grown up since I was young. grow out of:来自,来源于

Sports grow out of everyday activities.

21 spend, cost , take

( sb. ) spend money/time on sth./in doing sth. ( sth.) cost ( sb. ) some money

It takes/ took sb. some time to do sth. It took him three years to write the book.

He took three years to write the book. The book took him three years to write.

He spent three years writing the book.

1. Every year he ________ a lot of money on books (in buying books).

2. This dictionary _______ me 100 yuan.

3. Making experiment like that ______ much time and labour.

4. Careless driving may ______ you your life.

5. They have decided to ______ 70,000 yuan for the newly-built house.

6. We’ll _______ you in a few days, when I have money.

1 She goes home two times every month.

2 Please keep the door to open. The air here is not fresh.

3. A burned child is afraid of fire.

4 The bridge was not strong enough and the flood washed away it.

5 Ten of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basketball; the rest is watching.

6. He lives in a far away place 7 He has got a plenty of men friends.

8 What do you mean on saying that? 9 Let’s begin our class from the new words.

10 We must supply everybody enough food.

高三第一轮复习senior1unit1-6-3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方案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见教学计划

高三第一轮复习重视四大误区

高三文科第一轮复习的注意事项

高三第一轮复习sefcI unit 9-10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怎么写

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复习知识点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表(共2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