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业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工作报告(共含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orest”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市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市农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68亿元,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4548元,增长25%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市共落实粮食播种面积475.25万亩,全面落实各项增粮措施。预计粮食总产222.8万吨,新增5.69万吨,增长2.9%实现连续8年增产。
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全市新增蔬菜播种面积5万亩,启动实施五个一工程。总面积达到205.5万亩,总产量558.5万吨,实现产值45.9亿元。
提升现代农业建设水平。组建成立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协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担保贷款4.688亿多元。积极开展银企对接,落实扶持贷款4.57亿元。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54家,带动农户46.25万户。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新登记注册548家,总数达到588家,合作社会员4.54万人,带动农户24万户。
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全市以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机综合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机生产。狠抓农机春耕及三夏三秋生产,累计投入农机具7.4万台,完成机耕244.5万亩、机播44.05万亩、机收40.57万亩,机械深松耕58.2万亩,机械深施化肥248.5万亩,机械铺膜42.95万亩,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55.6万千瓦,实现农机经营服务收入6.54亿元,纯收入2.956亿元。
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科技项目49项,通过省市鉴定验收58项,20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6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5项达到省内领先水平,29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或农牧渔业丰收奖。培育航天蔬菜新品种5个,总数达到56个,航豇5号在第十一届中国农业园区论坛上被评为精品奖。
农业基础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共申报农业项目24批次266项,狠抓项目建设。总投资24.22亿元。争取到省以上无偿投资农业项目69项,总投资4.54亿元,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22项,总投资4.8亿元,拟引进资金5.96亿元。储备各类农业项目90项,总投资25亿元。
农村土地流转有序推进。全市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4.45万亩,深化农村土地经营权改革。总流转面积达到44.6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6.5%涉及农户22.5万户。
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全市共落实良种补贴4569.49万元;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5024.75万元,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帮助农民购买农机具25249台,受益农户8702户。建立农机具购置补贴示范村52个。
安徽出台《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意见》
《意见》共八部分30条,内容包括大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保持有效投资力度、加快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注重扩大消费需求、稳步扩大外贸进出口、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金融风险等方面。
促进消费升级 带薪休假制度将落实
为大力促进消费升级,《意见》提出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促进旅游消费;大幅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外商投资进入养老健康领域;落实小排量汽车、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和购置补贴政策,对集中式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执行大工业用电价格,暂免收取基本电费等。
在优化消费环境方面,《意见》提出引导发展家用轿车、家用信息设备、耐用消费品等融资租赁和消费信贷;鼓励企业开展网络促销以及参加大型展销会。《意见》明确,对新进入我省投资的世界100强和国内50强电子商务企业,实际到位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以上,按1%给予一次性落户奖励,最高奖励200万元。
助企业节省成本 暂时困难企业可缓交保险费
为帮助企业降低税费、人工、用电等成本,《意见》要求及时全面落实“营改增”和国家支持小微企业、企业改制重组、非货币资产投资等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以及国家降低制度性交易、人工、社会保险费、电力、物流成本等政策,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和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清单制度,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特别是垄断性中介服务收费。
今年,已按规定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暂时困难企业(“僵尸企业”除外),经批准可缓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缓缴期限暂定6个月,缓缴期满按规定补缴后,允许其继续申请缓缴。
公租房惠及非户籍人口 改善房公积金贷款首付降低
根据《意见》,我省今年将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稳定房地产市场。《意见》提出,“支持暂时买不起房的居民特别是非户籍人口先租房,对其中难以承受市场化租房、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给予货币化租金补贴。将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实现公租房货币化。支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房源提供者,形成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支持将有稳定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和个体工商户等自由职业者纳入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
此外,对于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居民家庭,为改善住房条件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将由30%降至20%;贷款偿还期限可延至借款人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最长贷款期限为30年。《意见》指出,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对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给予一定比例补贴。支持商业银行对进城农民购买商品住房开展贷款业务,对自愿退宅进城农民购买普通商品住房,当地政府可给予一次性购房奖励或其他补助。
今年全省将新开工超亿元项目1600个以上
根据《意见》,今年,我省将新开工超亿元项目1600个以上,建成600个以上。开工建设和加快推进引江济淮、商合杭高铁、合安九高铁、高速公路新建及扩容改造、京东方10.5代线等一批重大项目。《意见》明确,对、下达投资计划中未开工且短期内不具备开工条件项目,及时调整投资计划和资金预算;对及以前下达且尚未执行的投资计划,按规定收回资金调整用于其他项目建设。
此外,今年,省财政还将安排3亿元作为资本金,支持省产业发展基金募集资金,引导重点投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示范项目。
不裁员、少裁员企业可享稳定就业岗位补贴
为促进和稳定就业,《意见》提出,对不裁员、少裁员企业给予稳定就业岗位补贴,补贴金额不超过企业及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50%。对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从失业保险省级调剂金中给予职工安置补贴。
根据《意见》,,对各类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组织当年毕业生在当地就业达到一定比例,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审核确认,由当地政府给予一次性补贴;对各类公共服务机构和民办职业中介机构介绍技能型人才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高校毕业生到省内企业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每人120-250元给予就业创业补贴;劳动者参加就业技能转岗培训,给予200-1300元培训补贴;企业新录用人员并与其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进行上岗前技能培训的,由当地政府给予不低于人均300元补贴;企业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按职工培训后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分别给予相应补贴。
政策资金向创新创业倾斜 2亿元投向个人创业贷款贴息
据悉,20,我省从失业保险省级调剂金中安排2亿元以上,进一步扩大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范围,提高小微企业贷款贴息额度。鼓励各地在高校院所、开发园区周边等创新资源密集区建设众创空间,统筹科技资金,对新认定省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给予10-30万元补助。
青年人才来皖创新创业,所创(领)办企业属我省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具有创新商业模式高端现代服务业的,将择优给予10-50万元创业资助。
我国经济正处在持续发展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购买力不断上升,人们的消费理念不断成熟,健康、绿色逐渐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流,绿色、营养、保健的“中国黄酒”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所接受、所喜爱,全国黄酒发展形势喜人、欣喜不断,
一、全国黄酒继2003年、2004年高速发展的基础上,2005年各项经济指标又创新高,全国黄酒总产量超过200万吨,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8.27%,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8.81%,各项经济指标连续三年呈两位数增长,黄酒已从如何解决吃饭问题进入到如何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时期。黄酒业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二、黄酒的三大投资优势(巨大的市场潜力;较大的利润空间;几乎零风险的投资)已被越来越多有眼光的企业家所关注、所洞察、所认识,近年来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湖南、辽宁、江西、安徽等省市都在扩建和新建黄酒生产基地,黄酒正在掀起一股新的投资热,黄酒蛋糕越做越大。
三、黄酒的科技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几年来,黄酒产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拓创新,企业根据市场消费需求,开发了酒度较低、含有保健、营养物质的新产品和新品种,受到求保健、求品位、求意境的消费群体的追捧,为黄酒行业的产品开发开创了新局面。黄酒的新产品受到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欢迎,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黄酒的保健养生功能的科学剖析工作取得了进展。
近几年来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与江南大学等单位合作,对黄酒的保健养生功能作了深层次的研究,发现并检测了黄酒富含γ――氨基丁酸,它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具有降低血压、改善脑功能、增强长期记忆、抗焦虑、高效减肥及提高肝、肾机能等生理活性。该课题已通过浙江省级科技鉴定,专家认为该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黄酒富含酚类物质、生物活性肽、功能性低聚糖等成份,是改善人体各器官功能和抵御疾病的有益成份,给黄酒进行保健功能的宣传提供了科学依据。
2.黄酒的沉淀问题初步得到解决。
采用冷冻过滤解决黄酒沉淀问题,已在黄酒行业中逐渐普及,这个一直来困扰黄酒行业的头痛问题正在被解决,
黄酒的工艺技术有了新的突破。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建设年产5000吨“纯生黄酒”项目的竣工投产,使黄酒的生产工艺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是黄酒工艺技术的一个改革和创新。
3.黄酒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黄酒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黄酒行业在技术改造中采用了一系列现代科技成果,如物料输送、麦曲制造、净水处理、自动化终端控制技术等等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2005年,中国黄酒亮点更加夺目,在这一年中“女儿红”、“会稽山”相继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塔牌绍兴酒厂、绍兴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上海金枫酿酒有限公司、上海冠生园华光酿酒药业公司、江苏张家港酿酒有限公司、南通白鸦凭朴邢薰司、无锡振太酿酒有限公司、安徽海神黄酒有限公司?0家企业的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古越龙山”率先在央视黄金时段投入6000万元广告,吹响黄酒进军全国市场的号角;紧接着,“会稽山”等其他企业也大手笔跟上,一起在央视合奏“黄酒交响乐”;一大批黄酒新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同,黄酒的消费群体进一步扩大;黄酒绿色安全健康被更多的人们所赞赏;黄酒覆盖面明显扩大,市场不断延伸,黄酒消费的地域性开始突破;黄酒骨干企业加快做大做强,跨地区联合合作和资本运作已经展开;骨干黄酒企业的品牌优势越来越明显,品牌效益集中度越来越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黄酒特有的低度、营养、绿色、保健优势显现。黄酒作为上档次、高品质的饮料酒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同,一些新科技的应用,黄酒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新产品新包装的开发,使黄酒产品质量档次,品位形象不断提升;黄酒龙头企业广告宣传不断加强,业内主要品牌已从地域走向全国;“古越龙山”与“茅台”携手进入“卡慕”在全球免税店开设的“中华国酒专区,使黄酒进一步走向世界;企业创新意识增强,在经营管理上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业内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蓄势已久的‘黄酒热’持续升温。黄酒绿色健康、文化、时尚气氛越来越浓,黄酒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黄酒春天的春风,吹暖了全国各地的黄酒企业,黄酒企业的发展,又使黄酒春意更浓,在黄酒春意盎然的时候,我们黄酒人如何把握黄酒发展的机遇,在此谈一点想法:
今天,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中国黄酒这一古老而优秀的民族酒种,地域性消费氛围仍然很浓,其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二个字即“市场”,如何进一步培育市场,拓展市场,实在是黄酒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课题。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市场”是每一个经营者的第一课题,国外的一些大企业,十分注重市场的投入和培育,(把市场投入更注重于固定资产投入)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果不紧紧抓住“市场”这根弦,在这根弦上化大力气,下大功夫,就有可能被经济发展的浪潮所淘汰。
★ 持续真善美
★ 结合考点提分较快
★ 持续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