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孝女绳》后感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Joe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读《孝女绳》后感(共含5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Jo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读《孝女绳》后感

篇1:读《孝女绳》有感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一句话: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这简直就是对《孝女绳》的主人公李根的真实写照.

李根的童年浸满了泪水,爸爸得了严重的肺病,两耳失聪,语言能力基本丧失,卧床不起,妈妈受不了家里的重负,悄然离去。在突然将临的灾难面前,年幼的李根是那样的坚强、沉着,他担负起了连许多成年人都不能担起的责任……

从此, 当我们还在做着香甜的梦时,李根却早早地起床烧水做饭,服侍爸爸洗漱吃饭了;当我们在玩具店里挑选着一件又一件漂亮的玩具时,李根却只能在垃圾桶里搜寻着一个又一个肮脏的可乐瓶;当我们靠在大人们的怀里撒娇时,李根却形单影只,远远避开那些幸福的孩子们;当我们一起围坐在桌前吃着可口的饭菜时,李根却还在异常忙碌着为爸爸洗菜做饭,擦洗身子;深夜,当人们都已经浸入了甜美的梦乡时,她还在洗赃衣服,做作业。她为了能时刻照顾爸爸,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睡觉时用一根尼龙绳把父女的脚连在了一起……

看着李根的事迹,想像着李根的身影,感动着李根的坚强和责任,想起了当爸爸忙碌,妈妈生病时我该洗而没洗的碗,想起了能洗而没洗的袜子、红领巾,想起了能做而不愿做的家庭作业,想起了碰到困难时我没有鼓起的勇气.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我是一个胆怯,没有勇气,不敢承担责任的人. 我真是满脸的羞愧。

刘易斯说过: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的确,我们应该从小承担起责任,那样在绝望面前,我们才能更加的顽强。责任心,应该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

篇2: 读《孝女绳》有感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尼龙绳吧!尼龙绳太普通了,即使丢在路边也不会有人去注意它。可李根和她的父亲在一根尼龙绳上却演绎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现在的孩子的童年应该是过得幸福美满的。父母把自己的孩子都视为“掌上明珠”,然而李根的童年却过得如此让人同情。李根的爸爸因患了严重的肺病,导致她的爸爸生活不能自理。李根的妈妈不负责任,竟不管自己的女儿和丈夫,一走了之。就这样,李根每天放学之后,不仅要给父亲做饭,而且还要陪着父亲去散步……她承担起了母亲的所有家务,稚嫩的肩膀肩负起了支撑家庭的重担。

“李根不但要照顾爸爸的起居生活,还要兼做爸爸的护士。去年夏天格外热,爸爸身上长了疮,李根一天几遍为爸爸翻身擦身,一刻不停地用蒲扇替爸爸降温……”我的眼眶湿润了,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我回想起自己做事总是很懒惰。记得上次,妈妈让我灌一下水,我一再推辞,说自己在看电视,你自己灌一下。妈妈走过来对我说:“你这么懒惰,什么时候才勤劳啊?”我不但没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反而跟妈妈斗起嘴来。和李根一比,我是多么不应该,多么惭愧啊!

在生活中,我经常为自己的一点安逸而放松自己,遇到困难就先想到后退,想到放弃。我能生活在这样幸福的环境中,应把握现在的这一切,更觉得应该多为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少为们操心,努力让我们成为他们的骄傲!

“生活的磨难并没有阻止李根求学的步伐。五年来,她捧回了9张‘三好学生’是奖状、9个‘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证书……”我被勤奋的李根深深地感染了。要是一个人不奋斗、不努力,那他的人生道路是暗淡无光的。要是人人都动起手来,朝着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自己的幸福,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多姿,更加多彩!

篇3: 读《孝女绳》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个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孝女绳》,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根,是我们的同龄人,她的'童年浸满了辛酸的泪水。李根的爸爸身患重病,瘫痪在床,基本丧失语言能力,妈妈因此不堪重负,离家出走。从此,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李根稚嫩的肩膀上。她一边操持家务,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爸爸,一边更是还在继续坚持的努力学习。为了能更加方便地给爸爸扎针、吃药,聪明的李根就拿了一根细细的尼龙绳,一头系在爸爸床头,另一头则系在自己的脚腕上。尽管李根的生活十分辛苦、家境贫寒,但她从未放弃学习。五年来,李根捧回了九张“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的奖状。

这是一个多么孝顺、多么坚强的女孩啊!这跟尼龙绳不是一根普普通通的绳,这分明是李根用血汗和亲情编织成的“孝女绳”啊!这根尼龙绳一头系着爸爸的生命,一头系着爸爸对女儿的依赖与企盼,一头更是系着女儿对爸爸的爱心与孝心。

读了李根的故事后,我不禁思绪万千。为了家庭生计,李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磨难?同是和我们一样的花季少年,生活的道路与我们相差何远?比起李根,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妈妈让我去帮她把茶杯端过来,我嘟着嘴不干,外婆让我帮她把碗和菜端进厨房,我依然坐在那儿一动不动。记得那是一天放学回家后,准备先填一点肚子,就去找我没吃完的早餐――奶酪面包。咦,怎么没有了呢?我生气的大声吼道:“外婆!”也许那天是因为天气闷热,心情烦躁。只见外婆急忙跑来问:“怎么了?”我问:“我的奶酪面包呢?”“我把它吃了。”“啊,你怎么能吃了它呢?”我吼了一声,“我不管,反正我就要吃,要不饿死我算啦。”说完,我头一甩跑进了房间,把门重重关上,我心里还埋怨:外婆怎么能吃了它呢?她怎么能吃我的东西呢…..现在想想当时也真不应该,我们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可是看了李根的故事后,我们是不是都该想想父母他们也是很不容易呢?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每天还要辛苦的工作,他们的想法是不是我们也该了解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应该孝顺父母,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多去为他们想一想。

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现在双亲仍还健在的时候,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吧,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把父母想起来,但到那时我们也只能是追悔莫及了。

百善孝为先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优秀传统美德啊,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继承与传承下去。

篇4: 读《孝女绳》有感

爸爸是山,宽大的胸膛,是我们避雨的港湾;妈妈是水,柔柔的语言,是我们幸福快乐的源泉;爸爸的爱,一天天让我们学会坚强;妈妈的爱,一天天助我们成长;可是大家是否想过,没有父爱和母爱的小朋友是怎样成长的?

文中讲述了一个名叫李根小女孩的生活。她住在吉林省长春市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里,屋里只有两张单人床,生活非常困难。李根是班长,爸爸因患严重的肺病,导致两耳失聪语言丧失,长期卧床不起。妈妈离家出走。为了给爸爸治病,她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买掉了房子。是朋友借给他们的。懂事的李根早已会很多家务,但她成绩依然很好。

其中,有一根尼龙绳,牵连在两张床之间,这就是父女两的通讯工具,在爸爸眼里,这也是“孝女绳”。

“爱心在左,责任在右”

小小年纪的我们是否付出过自己的爱心,是不是付过责任。

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我们好像一位位皇帝,全家人都要听我们的指挥。平时我们要什么,要吃什么就吃什么,几乎每天都穿着新衣服,还有稳定的零花钱。

妈妈把我们当成家中的客人。省下的东西都给我用,给我吃。我听了故事以后就改变了注意。你瞧!今天妈妈不在家,我正在做家务。开饭了,我把好吃的留给爸爸吃。晚上11点了,我还在看书……早晨,我做好了早餐,中午,我洗好了碗筷……

我们要把爱传给老人们,长辈们,献给为我们付出过的人。

爱,你那么神圣,带领人们走向光明的人生道路。爱,你那么纯洁,赐予人们纯朴的品格。爱,你那么伟大,为人们绘画出一片天空。请赐予我们一份爱吧,我愿献给全天下所有的人。

篇5: 读《孝女绳》有感

《托起心中的太阳》这本书里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其中,《孝女绳》这个故事令我感动。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读五年级的小女孩,她叫李根。她的爸爸得了严重的肺病,导致一侧肺坏死,两耳失聪,语言能力基本丧失,长期卧床不起,为了给爸爸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妈妈不堪重负,悄然离开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从此李根的童年浸满了泪水。妈妈走后,李根就成了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她不但要学习,还要料理家事,照顾爸爸。可她只不过是一个五年级的女孩子,却要承受比我们这些同龄的孩子大几十倍、几百倍的压力,她承受得了吗?她不但不气馁,反而更加坚强了,她为了让爸爸扎针吃药叫醒她方便点,便用一根尼龙绳系在爸爸的.手腕上,另一端就系在自己的脚腕上,只要绳子一动,李根便会起床,在爸爸床前嘘寒问暖,问长问短……从此,就有了这根坚韧不摧的“孝女绳”。

我读了这个故事热泪盈眶,这个小女孩是那么坚强,12岁就撑起一个家太了不起,她顽强的意志让我敬佩,她的精神让我深深感动。

再说说我得家吧,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和睦温馨的家庭生活让我不知道什么叫艰辛,生活中虽然我也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更多的还是父母对我的关爱。每天早晨,妈妈总是悄悄地起床,准备好早餐,再一遍遍地催我起床;晚上,上了床,爸爸还会把他从报纸上看到的好文章给我看,与我交谈……如果可以,我真想分一些我的幸福给李根;如果可以,我真想帮李根分担一些劳累;如果可以,我真想让李根和她爸爸也幸福,丰衣足食,生活的快快乐乐:背上新书包和同学一起去上学,过年和爸爸一起出来逛街买东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也是形容李根的一句话,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想李根能撑起一个家,也有能力闯出一片更加绚丽灿烂的天空!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感

读简爱后感

读三国演义后感

读老人与海后感

读再别康桥后感

读骆驼祥子后感

读雷锋日记后感

读《鲁滨逊漂流记》后感

读《两只蚂蚁》后感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感作文

读《孝女绳》后感(锦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读《孝女绳》后感,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