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儿童保健课件(共含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玛利亚凯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课题1:保护眼睛
一、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认识眼睛的重要作用和保护眼睛的方法。指导学生认识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良好地用眼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在行动上落实,并坚持做到预防近视的几点要求。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保护眼睛的挂图或幻灯片及视力表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前边学习有关人体的知识。 2.讲述:
大自然是非常美丽的,灿烂的太阳,皎洁的月亮,蓝蓝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无边的海洋,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各种各样的动物,你们喜欢吗?这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是用眼睛看到的,你们想想,如果眼睛不好,还能看得清楚吗?所以,保护眼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保护眼睛”。(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眼睛的重要作用
(1)看图:
(3)全班讨论。
(4)教师讲述:这图告诉我们:工作、学习、生活和保卫祖国都需要有一双好眼睛,如果眼睛不好,看不清楚远处物体,就会影响学习、影响工作、给生活带来不方便,更不可能担负起保护祖国的任务。所以,我们从小就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2.教育学生要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1)看图: 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
(2)提问:
①为什么看书写字的姿势要端正?眼睛离书本距离不要太近?(一市尺)
②看书写字时间长了,向远处眺望一会儿有什么好处?
③为什么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3)看图: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
(4)提问:
①长时间、近距离的看电视或玩游戏机有什么害处? ②为什么走路和躺着看书都不好? ③趴在桌子上,近距离的看书写字有什么害处?
(5)全班讨论:
①为什么要保护眼睛? ②少年儿童的眼睛容易得什么病?
③你知道什么是近视?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近视有什么危害?
④联系自己说说今后应纠正哪些不良的用眼习惯。
(6)小结
同学们,少年儿童最容易得的眼病就是近视眼。近视眼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平时用眼的习惯不好,读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书本和眼睛的距离太近、阅读和写字的时间持续过长、光线太暗,以及常在颠簸晃动的汽车上看书等,日久天长,慢慢形成了近视眼。
要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就必须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做到“三注意,两不看”。
“三注意”:
①看书写字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市尺。 ②看书一小时,要休息几分钟。
③字要写大些,要清楚整齐。
“两不看”: ①光线太暗不看书。 ②躺卧不看书。
3.教育学生要注意眼睛清洁和防止意外的伤害。
(1)看图:课本第39页上的图。
(2)提问:
①上面两幅图画的是什么意思? ②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毛巾洗脸?
③用手揉眼睛为什么不好? ④你平时做的怎样?
(3)看图:
(4)提问:
①放鞭炮时为什么不要往别人的身上扔或自己拿在手里放? ②为什么不要拿棍棒追跑打闹? ③你平时做的怎样?
(5)小结:
眼睛是我们的“侦察兵”,眼睛不好,很多工作都不能做,学习也受影响。小学生要特别注意预防近视,看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身体要坐直,距离桌子一拳,眼要距离书本一市尺);看书写字时间不要太长;要认真做好眼睛保健操;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看书;不要在行走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或玩游戏机)的时间不能过长;距离电视不要太近。此外,还要注意眼的卫生,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用自己的毛巾洗脸。
4.巩固
(1)提问: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怎样预防近视眼?你哪些地方做的不好?
(2)讨论:有的同学说:“我的坐姿不好,写字看书时眼睛离书本很近,可是我的眼睛并没有得近视眼?”这种说法对吗?
(三)布置作业
预防近视,保护视力,同学之间互相监督、提醒、纠正不正确的坐姿、写姿。
认真开展好妇女儿童保健工作,落实对新生儿及产妇产后实现定期随访工作制度,使新生儿和产妇产后访视率达90%以上。
一、加强了儿童保健的知识宣传和妇幼保健的机构建设
1加大对《母婴保健法》和重大妇幼卫生项目的宣传,口头宣传以及采用板报彩页资料来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对4-6个月内的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发放母乳喂养好的小册子,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
2儿保宣传使用了健教处方,加强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宣传
二、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卫生工作
领导重视儿保保健的建设,添置专线电脑,利用计算机对保健资料进行管理,全面规范和提升儿童保健管理能力。对儿童保健工作进一步重视,为儿童系统管理人,不包括入园体检。主动为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儿童保健水平。切实做好儿童意外伤害健康教育,减少儿童意外伤害发生,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我们认真贯彻执行母婴保健工作措施,严格技术操作规范,精益求精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工作作风、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无任何差错事故发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院委会领导下,进一步强化措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全院工作再提新水平、再上新台阶作出积极贡献。
在县卫生局、妇幼所的领导下,圆满完成20XX.10.1----20XX.9.31的儿童保健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开展督查工作,认真负责包乡工作,督促和指导基层妇幼人员做好各项保健工作,儿保人员坚持每季度下乡20人次,全年完成下基层督导不少于80人次;协助卫生局做好公共卫生督导检查工作;还协助安排基层儿保人员去省妇幼培训1次。
2、以卫生部规定的20XX年的第四季度和20XX年前三季度统计,20XX年全县7岁以下儿童数为34091人,5岁以下儿童数为25248人,3岁以下儿童数15896人。
3、扎实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系统管理率,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儿童保健工作是妇幼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倍受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当年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31032人,儿童保健管理率91.03%,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13248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3.34%。5岁以下儿童营养评价,实查23107人,其中低体重人数为139人,贫血人数为1340人。县妇幼保健所在县教育局大力支持下,在各幼儿园教职员工积极配合下,对城关所属的4个幼儿园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共体检2095人,检出疾病缺点人数1143人,检出率为54.55%。口腔保健1214人,其中轻度贫血83人,龋齿883人,腹股沟疝9人,肥胖79人,提出相应的保健指导意见,深得家长的好评,对2095人儿童进行认真的评价、分析,体重在均值以上占62.18%,身高在均值以上占61.27%,基本符合要求。通过群策群力的保健措施,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32人,亡率6.15‰,婴儿死亡22例,死亡率4.23‰,新生儿死亡12例,死亡率2.31‰。高危儿筛查505人,筛查率1.63%;全县入园、入托儿童健康体检,共检人数为3052人,筛查疾病缺点人数718人,其中龋齿549人、轻度贫血100人、肥胖24人、消瘦8人,对有疾缺的儿童,做到对其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给予健康指导。
过去的20xx里,儿保科在各科室的通力合作下,使得我科更好的完成了各项儿童保健工作,并对一些工作进行了优化,本人谨代表儿童保健科感谢各位院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的帮助!至此,20xx年儿童保健科工作总结如下:
一、0~3岁儿童保健门诊工作:
我院辖区内20xx年新建档数为422份,出生数与往年618份,同比下降31.7%,门诊0~3周岁体检7679人次,与往年7834人次,同比下降1.9%,幼儿园入园体检人数为959人,较往年1065人,同比下降9.9%。0~3岁建档数目同比下降超30%,与我县本年度计划生育政策有较大关系,望来年二胎政策能对我科业务有所提高;因部分幼儿园入学儿童要求于入学后再体检,致使幼儿园体检同比下降9.9%。
二、幼儿园体检工作:
20xx年10~12月期间,我科于全县12间公、私立幼儿园合共4388名在校儿童进行了学龄前儿童体格健康检查及牙齿氟化泡沫防蛀工作,其中体格检查4175人次、较去年3954人同比上升5.58%;验血4056人次,较去年3954人同比上升2.57%。对某些影响儿童健康发育较为严重的疾病进行了多方面的宣教工作,并积极建议患儿家属作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三、幼儿园教师体检:
在过去的20xx年里,我科合计为全县365位幼儿园教师进行上岗前体检,其中检出传染性疾病2例,妇科疾病及其他异常结果40余份,均已告知相关幼儿园及当事教师,敦促其及时复查或进行相关检查与治疗。
四、新检查设备运作:
全新引进的骨密度检查仪已经投入临床使用,并逐步向适龄患儿进行相关检查的宣传,望来年能更好地开展相关检查项目,为更多有需要的患儿提供服务。
20xx年已经过去,儿保科在过去的一年里,能较好地完成相关工作,离不开临床医生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医院管理层的正确领导,至此再次感谢医院管理层对儿保科关爱与监督!
致此
敬礼!
新丰妇幼保健院儿保科
罗国栋
20xx年是我院继续加强基础建设和完成主业转型的重要一年,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和部署下,我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成功的完成了由接待会议为主向以医疗为主的转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配合院领导的意图和安排,我们康复理疗科的全体医务人员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医疗、体检和省级干部接待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行动促发展,做政治敏感的明白人
今年年初,我们科的同志也都能够服从院党委的安排适时地参加到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中,并对今后疗养院的建设和希望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工作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全心全意为广大病员服务。
二、从严要求自己,做遵章守纪的老实人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医护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今年我科再次重申了各级医护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医疗工作制度,如病人首诊制,病人第一时间入院,当班医生就要首先对病人进行检查和处理,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吊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
(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x次,并有记录;
(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
(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从未发生大的医疗差错。
3、认真落实内科医疗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了急救操作处置盘。
4、坚持每日交接班制度及晨间医生查房、医疗护理,使病人能够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三、加强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建设,做广大病员的贴心人
1、积极落实医疗行为规范十不准,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文明用语,注意搞好医患关系。
2、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
3、科室不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四、提高医护人员业务素质,做医疗战线的能干人
1、要求在职人员进行自我充电,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并做好学习笔记。
2、与计算机管理相关人员交流,尽快使医务人员都能够熟悉计算机的操作。积极参加院内、院外的内科,康复科和护理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3、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交接班制度和特殊病人的病情交流。
4、坚持了医疗业务查房:由院领导和上级医生定期到病区进行了医疗和护理业务查房,对医疗诊断、治疗措施进行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5、今年我科所有医务人员都参加了《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和《传染病防控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的全员培训,并取得了合格证,拿到了学分。
五、加强院内感染管理,杜绝院内交叉感染,做工作认真的细心人
1、科室坚持了每月对治疗室、换药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加强了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适时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
2、一次性用品使用后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检查,坚持晨间护理。
3、病区治疗室、换药室均能坚持消毒液拖地每日一次,病房内定期用消毒液拖地。
4、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将院内交叉感染杜绝在产生之前。
六、高标准要求自己,热心服务,做服务周到的热心人
1、坚持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深入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通过医护人员的言传身教,让病人熟悉掌握疾病防治,康复及相关的医疗,护理及自我保健等知识。
2、进入七、八月份的疗养旺季,病区医护人员除了向病人讲授疾病的防治及康复知识外,还深入病房与病人谈心。
3、病房x月份除完成好住院病人治疗外还很好地完成了院里的体检任务。另外,科室医护人员还为危重病人提供了全程服务,包括护送病人去拍片,做b超、心电图,陪病人办入院手续,使病员得到了周到的服务。
4、干部病房部门今年x月份完成收入x元(尚不包括没有收到的人事厅、干部招待所以及本院的体检费用),在住院床位减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收入并没有明显减少(去年完成x元),综合理疗部门x月份完成理疗收入x元,针灸x人次(x元),乳腺彩超收入x元(已收到x元),我科医生领导的要求,通过了相关领导人员的验收。并且在科室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很好地完成了院里布置的省级干部接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更主要的是取得了政治效益,为我们今后接待省级干部积累了良好的经验。
2、每周x都能够自觉地打扫环境卫生。
3、院里安排的各种劳动都能够积极参加,如:春秋季大扫除以及为病房改造而搬运房间物品等全院性的劳动。
八、立足疗养院实际,树立节约意识,做勤俭持家的节约人
1、年初,省级干部病房的建设初期,在购置窗帘的过程中,为了节约资金我们科室的马旭红、阿斯亚和米娜娃等同志先后4次跑市场,购得了价廉物美的窗帘,为院里节约资金数千元。
2、进入x月份后,有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疗养院的经费出现了一定的困难,本着勤俭持家的原则,我们科遵照院里的指示关闭了病房,人员也被打散分配到了各个科室,我们科全体工作人员都毫无怨言地接受了个自新岗位的工作。
九、存在问题
1、病房管理尚不尽如人意。
2、个别医务人员无菌观念还需要加强。
3、由于护理人员较少,基础护理不到位,如一级护理病人未能得到一级护理的服务。
4、护理人员年龄偏大,科室人员不足。
5、理疗设备老化,目前所使用的理疗仪器大多是80年代购置的,属老爷级别的设备,处于报废阶段,急需更新(报告已打了很多次)。
十、展望未来
我院领导也适时提出了“今年抓质量,明年抓病人”的工作思路,为此,从现在开始,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切实提出整改措施,完善自身素质,从身边做起,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明年迎来我院的新篇章做好准备。
儿童保健康复科是我院的新开科室,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下,儿保工作正稳步开展中,现总结如下:
一、20xx年9月我院开始筹备开设儿保科,先后派多名医生及技师到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怀化市妇幼保健医院进修学习。20xx年2月7日我院儿保科正式开始对外营业,20xx年8月儿童保健与小儿康复正式合并,20xx年11月正式开展预防接种门诊,20xx年10月启动幼儿园体检项目,20xx年11月开设“妈咪宝贝”课堂。
二、我儿保科原有人员5人现有9人,其中医师2人,康复技师2人,护士5人。现开展的业务有儿保健康门诊、小儿心里行为发育测定、听力筛查、小儿康复(包含游泳、高压氧、康复运动、电疗),年体检人数在600人左右,年康复人数在230人左右。
11月份接种人数50余人次。从今年2月份儿保开科至11月份儿保门诊总收入:58万,听力筛查及智力测定收入:12.8万,小儿康复收入:31万
三、在我院妇产科及儿科的配合下,我院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及NANB测评率达到90%,新生儿回访率90%,小儿满月回院体检率60%。
四、儿保门诊每日认真做好门诊登记,耐心接待每位儿童及家长,并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每次儿保门诊结束后,都及时填写儿童保健册。
由于儿保及康复科刚开科,经验不足,今后我将虚心向兄弟单位儿保岗位上的同行学习求教,多学习专业知识,使今后的儿保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镇儿保工作在卫生局及市儿保中心的`领导下,在各村儿保专干及我本人的努力下,在广大父母的积极配合下,完成了固定的全年的儿保工作计划,现将完成工作汇报如下:
我镇合并后有七个村,0―6岁儿童常住人口为966,其中0岁组男孩为83人,女孩为84人;1岁组男孩为59人,女孩为74人;2岁组男孩为48人,女孩为55人;3岁组男孩为93人,女孩为62人;4岁组男孩为66人,女孩为62人;5岁组男孩为66人,女孩为75人;6岁组男孩为69人,女孩为70人。
一、对新生儿按常规进行登记建册,建册率达100%(户口不在除外),同时对儿童进行保健保偿,使全镇儿童保健保偿率达90%以上。
二、对全镇0―6岁儿童进行定期体格检查,对不满1周岁的儿童体检3次,分别在3月、6月、12月各检1次,1周岁到不满3周岁的儿童每半年体检1次,3周岁到不满7岁的儿童每年体检1次,并有评价,系统管理率达85%以上,对体检出的各种疾病及时建册,专案管理。
三、建立异常儿、佝偻病、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等疾病的专案管理,诊断正确率达85%,疾病矫治率达90%。
四、利用讲课、板报以及口头形式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并指导家长按时添加营养丰富的食物,加强儿童的饮食管理,还将母乳喂养、计划免疫,生长发育监测、口服补液盐治疗腹泻,儿童听力、眼、口腔保健,小儿常见病的预防及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等知识传授给家长,并实行家庭卫生保健,让社会和广大家长都来重视儿保工作。
五、认真执行三项报告制度,每月到派出所、计生委核对抄录新生儿出生登记,发现儿童死亡认真填写儿童死亡报告卡,死亡登记册,并及时上报。
六、按要求认真填写各种表、卡、册等,如体检登记簿、迁入迁出登记本、花名册等。
七、健全组织,对村儿保大夫定期培训,例会12次并不定时下乡指导,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并进行4次考试,考卷装订成册,装入档案,不及格者予以补考。
八、不断提高围产期和新生儿的保健质量,所有的村都能按常规开展系统,对新生儿访视都达3次以上,并登记完整,管理人数达出生人数的95%以上。
九、搞好原始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工作,按统计报表要求,有完整的登记统计制度,掌握全乡出生、死亡、儿童系统管理、传染病等发生情况,资料齐全,完整正确,及时上报。
十、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努力学习,配合市儿保中心,使仙人洞儿保工作能再上一个台阶,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儿保工作服务。但我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望领导和广大家长予以监督,促使我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儿保工作者,更好地为儿保工作服务。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工作计划,结合我院工作实际,以提高我镇儿童生存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目地,加强儿童保健工作管理,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为全镇0-6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逐步提供儿童健康水平。低7岁以下死亡率,加强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加强儿童保健服务质量与真实性。
二.具体任务
(一)全县儿童保健工作指导每季度协同村卫生所、计生办、防保科对全县各乡镇的儿童系统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指控。定期开展村级妇幼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二)散居儿童系统管理工作
1.新生儿健康管理:加强新生儿家庭访视工作。积极开展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2.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在社区儿保门诊进行。随访时间分别在42天、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时,共9次。随访服务内容包括上次随访到本次之间的儿童喂养、患病等情况,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里行为发育评估。在儿童6-8、18、30个月时分别免费进行一次血常规监测,对发现有轻度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3.为满足生长发育监测的需要,定时进行体重、身长的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儿童保健手册上。
4.根据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增加随访次数。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中重度贫血等发育异常儿童分析原因,及时治疗,对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及时上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
(三)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
1、做好托幼机构保健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登记、资料妥善管理。
2、积极协调卫生及教育部门,在6-8月份开展儿童入园前的健康体检工作。
3、定期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督导检查。
(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指导家长做好小儿喂养与保健。
西港镇卫生院
20XX年3月10日
儿童保健工作计划
20儿童保健工作计划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工作计划,结合我院工作实际,以提高我镇儿童生存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目地,加强儿童保健工作管理,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 工作目标
免费向0-36个月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逐步提供儿童将抗水平,降低7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定期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培训指导。
二. 主要任务
1. 新生儿健康管理:由专职人员和妇产科医生承担新生儿家庭访视工作。
2. 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在公民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办公室进行。随访时间分别在42天、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时,共9次。随访服务内容包括上次随访到本次之间的儿童喂养、患病等情况,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里行为发育评估。在儿童6-8、18、30个月时分别免费进行一次血常规监测,对发现有轻度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3. 为满足生长发育监测的需要,定时进行体重、身长的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儿童保健卡上。
4. 根据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增加随访次数。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中重度贫血等发育异常儿童分析原因,及时治疗,对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及时上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
资中县公民中心卫生院
-1-5
20xx年儿保科在院长、主管院长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按照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及工作计划,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一、20xx年工作成效
1、截止20xx年x月x日掌握辖区内儿童情况:0―7岁儿童5634人,0―5岁儿童4052人,0―3岁儿童2557人,新生儿童874人。
2、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人数5279人,覆盖率为93.7%。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为2199人,系统管理率为85.9%。并按要求进行了免费体检,同时给予了营养及发育方面的指导。
3、20xx年度全镇共出生874名新生儿,新生儿访视843人,新生儿访视率为96.5%。
4、全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共发生8例,其中婴儿死亡3例,新生儿死亡2例,1―4岁儿童死亡5例。
5、对辖区内的体弱儿进行了专案管理,做到了有登记有矫治方案,专案管理人数为48人。
6、全年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
7,对辖区内的儿童进行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如母乳喂养、婴儿抚触和按摩、疫苗接种等。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与儿童家长沟通不足,导致儿童体检部分未能及时的完成,使儿童系统管理率不够高。
2、因体检项目开展的较少,造成儿童家长对免费体检工作不理解,不能主动进行体检,也是造成体检率低的原因。
3、血红蛋白检测率较低。
三、20xx年工作初步设想
1、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体检项目。
2、在领导协调及带领下,开展3-6岁托幼园所儿童体检。
3、与儿童家长及时沟通,将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及体检率提高。加强宣传,加深儿童家长对儿童体检的认识。
4、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与妇保科、儿科、妇产科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儿童的动态,提高新生儿访视率。
在下一年度的工作中,我科将继续在院长及主管领导的带领下,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纠正缺点改善不足,将儿童保健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20XX年我镇儿童保健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全面落实上级妇幼保健工作需要,确实履行儿童保健的公共卫生职能,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加强儿童保健工作管理,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区保健院的儿童保健工作计划,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制定如下计划:
〈一〉、为提高全镇儿童保健医生的业务水平,定期组织乡医进行业务培训学习,让基层服务人员了解家庭访视及儿童系统保健的内容,掌握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标准。
〈二〉、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2次新生儿家庭访视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定期健康体检,通过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进行定期、动态、系统的观察和了解,及时进行干预、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三〉、提高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质量,做好0~6岁儿童生长发育评价,做好幼儿园儿童保健体检。对体检中发现的高危儿进行专案管理,加强访视,重点治疗,逐步进行转诊,并做好各种登记。
〈四〉、加强本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危重儿童、院外死亡儿童的报告。加强对出生缺陷的监测及上报工作。
〈五〉、做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定期对本镇托幼机构保健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学习交流、提高托幼机构教职工的业务水平;加强对托幼机构儿童疾病防治、膳食、营养、食堂卫生、消毒及安全等方面的'指导,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水平。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提高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水平,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根据卫生部、教育部2010年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第76号令),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省招收0~6岁儿童的各级各类托儿所、幼儿园(以下简称托幼机构)。
第三条 托幼机构应当贯彻保教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落实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督促落实儿童保健工作制度、规范,加强监督、检查与指导。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协助卫生行政部门检查、指导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将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纳入托幼机构的年度考核和分级定类管理。
第五条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妇幼保健机构负责辖区内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业务指导,具体内容包括:膳食营养、体格锻炼、健康检查、健康教育、伤害事故预防等。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定期为辖区内托幼机构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咨询服务和指导,具体内容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消毒等。
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应当依法对辖区内托幼机构的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负责餐饮服务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托幼机构食品安全的指导与监督检查。
第六条 托幼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本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管理本机构卫生保健工作。
第三章 卫生保健工作
第七条 托幼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开展卫生保健工作。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一)根据各年龄段儿童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季节变化,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为儿童提供合理的营养膳食,科学制订带量食谱,保证膳食平衡。食物品种多样且搭配合理,1-2周更换一次食谱,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估。
(三)制订与儿童生理特点相适应的体格锻炼计划,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开展游戏及体育活动,并保证儿童适宜的运动量和足够户外活动时间,增进儿童身心健康。逐步开展3-6岁儿童体质测试,根据儿童体质状况,指导儿童体格锻炼。
(四)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开展儿童定期健康检查工作,建立健康档案。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格执行传染病管理制度,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对缺课缺勤儿童及时进行电话随访,并做好记录。
(五)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做好室内外环境及个人卫生。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保证食品安全。
(六)协助落实国家免疫规划,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儿童免疫接种工作。在儿童入托时应当查验其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要告知其监护人,督促监护人带儿童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种。
(七)加强日常保育护理工作,对体弱儿以及肥胖儿童进行专案管理。配合妇幼保健机构定期开展儿童眼、耳、口腔保健,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
(八)建立卫生安全检查制度,落实各项卫生安全防护工作和预防儿童伤害事故的各项措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九)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对儿童及其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膳食营养、心理卫生、疾病预防、儿童安全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
(十)做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记录和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定期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掌握儿童健康状况。
第八条 托幼机构应当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做好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托幼机构发现疑似传染病或有相关症状的患儿,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卫生部的规定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及时将疑似传染病人转送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确诊。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应当加强预防控制措施。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应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符合停课条件的,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要及时下达停课意见书。
第九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收集、分析、调查、核实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疫情,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托幼机构,并向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条 托幼机构设有食堂提供餐饮服务的,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有关规章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食品安全要求。
第十一条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组织召开辖区内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例会,督促落实卫生保健工作。工作例会每学期至少一次。
第十二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托幼机构建立联动机制,对重点传染病实行分片包干管理,落实责任人,责任人定期对托幼机构进行巡查。
第十三条 上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下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四章 托幼机构及人员管理
第十四条 托幼机构的建筑、设施、设备、环境及提供的食品、饮用水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十五条 新设立的托幼机构,招生前应当向卫生部门申请托幼机构卫生评价,取得符合《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的卫生评价报告后,方可正式招生。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成立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评估组织,评估组成员应包括妇幼保健管理、儿童保健、膳食营养、疾病预防、卫生消毒等专业人员。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妇幼保健机构承担卫生评价工作,妇幼保健机构收到托幼机构提交的“托幼机构卫生评价申请书”后,15个工作日内组织评估组对托幼机构进行现场评价,并出具“托幼机构卫生评价报告”。
第十六条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对辖区内取得办园(所)资格的托幼机构每年进行一次卫生保健工作质量检查评估,检查评估结果通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反馈县级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托幼机构年度考核和分级定类管理的依据之一。
第十七条 托幼机构应当根据规模、接收儿童数量等设立相应的卫生室或者保健室,具体负责卫生保健工作。
卫生室应当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保健室不得开展诊疗活动,其配置应当符合保健室设置基本要求。
第十八条 托幼机构应当聘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保健人员。卫生保健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保健员。
在卫生室工作的医师应当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师执业证书》,护士应当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在保健室工作的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经过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具有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基础知识,掌握卫生消毒、传染病管理和营养膳食管理等技能。
第十九条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应当按照收托150名儿童至少设1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收托150名以下儿童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保健人员。
第二十条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应当定期接受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接受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按要求参加妇幼保健机构召开的工作例会。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应当对机构内的工作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疾病预防、卫生消毒、膳食营养、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等方面的具体指导。
第二十一条 上岗前健康检查及要求:
(一)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所在地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规定的项目进行健康检查,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精神病患者、有精神病既往史者不得在托幼机构工作。
第二十二条 定期健康检查与管理要求:
(一)托幼机构应当组织在岗工作人员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规定的项目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二)在岗工作人员患有精神病者,应立即离开托幼机构工作岗位;
(三)凡患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应及时规范治疗;
(四)凡患有下列疾病的人员,需离岗治疗,凭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方可回托幼机构工作。
1、食堂人员和保教人员有发热、腹泻等症状;
2、流感、活动性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3、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性疾病;
4、淋病、梅毒、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
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
第五章 儿童健康管理
第二十三条 儿童入园(所)健康检查及要求:
(一)儿童入园(所)前须经辖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健康体检。妇幼保健机构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规定的项目进行健康检查,填写统一规格的“儿童入园(所)健康检查表”。
(二)儿童入园(所)时,托幼机构应查验“儿童入园(所)健康检查表”、“儿童保健手册”、“预防接种证”,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入园。入园健康检查结果3个月有效。
(三)儿童离开园(所)3个月以上需重新按照入园(所)体检项目进行健康检查后方可再次入园(所)。
(四)转园儿童持原托幼机构提供的“儿童转园(所)健康证明” 、“儿童保健手册”可直接转园。“儿童转园(所)健康证明”有效期3个月。
第二十四条 儿童晨间检查及全日健康观察要求:
(一)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应做好每日晨间入园(所)儿童的检查。晨检内容包括询问儿童在家情况,观察精神状况、有无发热和皮肤异常,检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要询问儿童是否有相关传染病类似症状接触史。
(二)保教人员应对儿童进行全日健康观察,内容包括饮食、睡眠、大小便、精神状况、情绪行为等,并做好观察及处理记录。
(三)卫生保健人员每日到班级巡查2次,发现患病儿童应尽快与家长联系,及时到医院诊治。
(四)患病儿童原则上应离园(所)休息、治疗。卫生保健人员或班级老师接受康复期或轻症患儿家长委托喂药的,应与家长做好药品交接和登记,并请家长签字确认。
第二十五条 托幼机构发现在园(所)的儿童患疑似传染病时,应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带儿童离园(所)诊治。患传染病的患儿治愈后,凭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方可入园(所)。
第二十六条 儿童定期健康检查及管理要求:
(一)托幼机构应对每位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儿童定期健康检查项目包括:测量身高、体重,检查咽部、口腔、皮肤、心肺、肝脾、脊柱、四肢等,检测血红蛋白,测查视力、听力。
(二)1~3岁儿童每半年体检一次,3岁以上儿童每年体检一次,3岁以上儿童每半年检查身高、体重、视力和口腔一次。所有儿童每年检查一次听力,检测一次血红蛋白。
(三)体检时要做好记录,并进行健康评价和分析,体检后应及时向家长反馈健康检查结果,对体检中发现的疾病,督促及时治疗。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七条 托幼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一)未按要求设立保健室或卫生室、配备卫生保健人员的;
(二)聘用未进行健康检查或者健康检查不合格的工作人员的;
(三)未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的;
(四)招收未经健康检查或健康检查不合格的儿童入托幼机构的;
(五)未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开展卫生保健工作的。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处理结果通报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将其作为托幼机构年度考核、分级定类管理和质量评估的依据。
第二十八条 托幼机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设立卫生室,进行诊疗活动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九条 托幼机构未按照规定履行卫生保健工作职责,造成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职责,导致托幼机构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三十条 对在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小学附设学前班、单独设立的学前班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执行。2002年9月17日由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联合发布的《江西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实施办法》(赣卫基妇发[2002]12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