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瑞恩的愿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含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湘慧谚”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个生字,1个多音字,练习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对非洲儿童的捐助,不仅是瑞恩的个人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感受世界大家庭的温暖,并立志为世界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对非洲儿童的捐助,不仅是瑞恩的个人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感受世界大家庭的温暖,并立志为世界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搜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质疑:从这个题目看,文中可能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
(瑞恩的愿望是什么?实现愿望没有?怎么实现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愿望?)
二、理清线索。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交流,解除心中疑问。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向我们介绍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按课文的叙述顺序,进行课文的复述。先在小组内进行,再在全班进行。
三、体会人物内心。
(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看资料:非洲缺水情况和非洲儿童生活现状。
3、体会:看了这些资料,你们有什么想说的?你们心里所想的就是瑞恩心里的感受。
(二)第二、三自然段。
1、分角色读。
2、人物评价:你觉得瑞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从文中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①“瑞恩显得很激动,眼里充满了泪水……”有同情心。
②“他花了一个小时……牺牲了和家人一起看电影的时间……”吃苦耐劳、说话算数。
③“瑞恩拿回了春季成绩单,父母又给了他5美元作为奖励”学习成绩好。
④“经过四个月的努力……”能持之以恒。
3、讨论:
①攒够这70美元是瑞恩一个人的功劳吗?从哪儿看出的?(有家人的支持)
“妈妈和爸爸交换了一下眼神后说:‘如果你真的很想要70美元,你可以通过做家务来获得。’”
“爷爷为了支持他的行动,特地‘雇’他捡松球……”
②家人为何不干脆把70美元直接给他呢,何苦费这番周折?想想,他们是怎么想的?
(对瑞恩的一种磨炼、考验;也是对瑞恩的引导:任何愿望的实现都必须要付出辛劳。)
四、识字与写字。
1、认读。
①师:认一认卡片上的词语,谁能当小老师带着同学们读。
募捐死亡威胁雇请报酬妮可执著
②认读上述带点的字。
③师:“著”有几种读音?读一读
“著”:著(zhù)作执著(zhuó)
2、识记:师: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可以进行生字与生字、生字与熟字的比较记忆。
3、书写:注意:“亡”不要多加一点;“爽”,上下一样宽。
第二课时
一、回顾引入。
瑞恩及他的家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70美元能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吗?知道这个消息后,瑞恩怎么说?
2、指导朗读:瑞恩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表情?(坚定)
3、听了他的话你有何想法?(或相信、或有些担心)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理解反问句的意思:刚才有些同学表示怀疑,其实不光是你们,当时人们也有些担心。从哪句话看出的?它的意思是什么?
2、70美元靠家人的支持,那这700美元又有谁的帮助呢?从哪儿知道的?
3、作业交流:其实,不光加拿大,而且我们中国也加入到了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行动中,请搜集了这方面相关数据的同学,向大家汇报汇报。
4、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放《爱的奉献》歌曲,齐诵其歌词。
四、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1、自由地轻声朗读。
2、你会在“瑞恩井”旁的木牌上写些什么?你是怎么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的?
3、改写题目:如果要你给这篇课文改个题目,你准备拟个什么题?(《瑞恩一家的愿望》《全社会的愿望》《爱的奉献》《一口井》……)
五、作业反馈。
1、谈谈你是如何搜集相关数据的,展示同学们的作业。
(本班同学的零花钱及使用情况;平时,同学捐款的来源;中国缺水情况等。)
2、看完大家搜集的资料后,你们想做点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呢?指导学生或以瑞恩,或以非洲的一个孩子,或以瑞恩家人,或以一位给瑞恩汇款的陌生人,或以某报纸的主编的身份,发表一分钟演说。
[瑞恩的愿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孙哲勇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熟练地朗读课文。
2、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能够感悟并有所启示。
教学重点及难点:体会瑞恩的爱心、同情心、学会关心他人。
教法:互动参与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瑞恩的井》,这是生活在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个普通男孩身上的故事,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
二 自主学习
募捐mùjuān 草棚 péng 羞怯 qiè 水泵 bèng
登载 zǎi 擦 cā 罐guàn
三 合作学习
(一) 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交流对课文整体感受(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根据文章的内容、写法设问,质疑解难
(二) 重点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学生点评。
找出描写瑞恩言行的句子,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瑞恩:富有爱心,具有超人的毅力,恒心。(例子略)
四 探究学习
1、“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这句话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既是瑞恩决定攒钱的原因,也是瑞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的精神动力,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进一步表现了瑞思的真诚,无私,没有国界的爱。
2、瑞恩的行为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真理。
五 回顾反思
1、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如何看待给瑞恩以极大支持的妈妈。
3、瑞思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你的梦想是什么,又如何实现呢?
《瑞恩的井》练习题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疾病( ) 募捐( ) 挣钱( ) 商量( )
水泵( ) 登载( ) 羞怯( ) 呵护( )
2、回答下列问题
A.“四月的一天,瑞恩穿得整整齐齐,骄傲地把75美元交给了募捐项目的负责人。”如何理解句中加点的“骄傲”?
B.“一些非洲的孩子住在条件很差的草棚里,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许多儿童在饥饿、疾病中等待死亡。”句中加点词“足够”可否去掉?为什么?
3、瑞恩的事在社会各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对此,你如何理解?
4、瑞恩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为非洲孩子打井,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5、学习了本课,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二、阅读理解,思考问题
两年以后的夏天,一个酷热的早晨,八岁的瑞恩跟妈妈来到干旱的乌干达,汽车驶近一所小学,道路两旁站着五千多名儿童,他们兴奋的叫着:“瑞恩!瑞恩!”并且有节奏地拍起手,瑞恩羞怯地向他们挥手。村里的长者带着他来到一口井边,井座在鲜花的包围中,上面刻着:“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他还看到井边的菜园、山羊。他和当地孩子们一起跳舞、欢呼,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1、概括选文内容。
2、何理解文中加点的“兴奋”和“羞怯”?
3、文中画“~~~”的句子可否删去?为什么?
4、“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中的“一直”有何表意作用?
5、顼恩的成功,让我们看到成功与努力之间的内在联系,你一定也有美丽的愿望,想怎样实现呢,谈谈好吗?
三、读《橘子与毛衣》,回答问题
橘子与毛衣
程永健
我八岁时,父亲病逝了。母亲在一家小商店里当职工,工资微薄,拉扯着我和姐姐过日子。我生病住院。母亲总是下班后,匆匆赶来医院陪伴我,一边做着布鞋。
一个黄昏,我走到医院的门口,等候着母亲的到来。那正是金橘上市的季节。恰巧,橘子是我特别喜爱的水果。但是,像我这样的家庭,生活拮据,橘子当然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寡母收入菲薄,供我读书,住院看病又花费了不少钱。购买日常品也愈来愈困难,更别提橘子之类的水果了。
突然,一块橘皮不知从哪里落下来,我茫然地盯住这片橘皮,想像着这水果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我再也抵挡不住那种诱惑,趁人不注意时,拾起那块橘皮,放在鼻子下面吮吸着那令人心醉的芬芳。在梦中,我好像在吃一只又一只橘子。
我被一阵呜咽声惊醒了。朦胧的灯光里,母亲正坐在我的床上,背对着我,她的手里紧紧地攥着那块橘皮。当时,我还不明白她为什么啜泣,我把自己的小脸紧紧地贴在她的背脊上。她一下子惊起来,急忙擦干了双眼,转过身来,有力地搂住我。我抬起头来,看见她微笑着,两只眼睛依然红肿着,这是种虚弱的,苍白的笑容,不知为什么, 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母亲弯下了腰来,脸贴着我的头,温柔地说:“不要哭,孩子,妈妈要给你买橘子。”说完,她就走了。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母亲回来了,她真的提着满满的一篮子橘子。
母亲靠在床上。当我动手把那些鲜艳的金橘整齐地码在枕头边时,她静静地观察着,我抚摸那些金子般的橘子,忘记了所有的一切甚至没有察觉到母亲是什么时候离去的。隔壁的病床的大娘正斜眼看着我,轻声地对她的儿子说:“她的母亲用她的毛线衣才换了一篮子的金橘。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去……”
橘子?毛衣?我的母亲的毛线衣?刹那间,我仿佛看到了母亲那苦涩的微笑和虚弱的身体。
1第④段“我被一阵呜咽声……攥着那块橘皮”,当“我把自己的小脸贴在她的背脊上……擦干了双眼”,什么原因使母亲流泪?为什么不让“我”看见?
2为什么“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3集中体现母爱的是哪句话?
4结尾三个问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5母亲的微笑为什么苦涩的?
《黑孩子罗伯特》练习答案
一. ⒈ 略。 ⒉ 略。 ⒊ 第一次是形容丽莎的漂亮,从侧面反映罗伯特心胸宽广;第二次是说明他的心情,表现了他高兴激动的心情 ⒋ 对比 他不歧视黑人 ⒌ 不可以 这段文字揭示了文章所反映的问题,同时暗示之间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现象仍很严重,增添了文章的思想性,也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二. ⒈ 罗伯特为给丽莎治病捐钱的过程 ⒉ 心理描写 真实地反映了罗伯特对丽莎会死的恐惧,体现了他的善良及对丽莎的友爱,也是他毅然捐钱的原因。 ⒊ “摸”说明他对买战斗机模型的钱珍惜,舍不得;“吸”写出下定决心,忍痛割爱;“冲”体现救人心切;“掏”体现毫无保留,急于救人的心理 ⒋ 说话断断续续反映了他内心情感的激荡,非常激动,难过 ⒌ 既想买战斗机模型,又怕丽莎死去 ⒍ 言之成理,注意体会人物此时的心情。
三. ⒈ 是纽约第五十三任州长,也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⒉ 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皮尔保罗。
⒊ 不是迷信,他用这个办法鼓励学生。
⒋ 因为他相信了皮尔保罗给他看手相时说的一句话:“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并记住了那句话。从那天起,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
《瑞恩的井》练习答案
一.⒈ 略 ⒉ A表明瑞恩内心的自豪 B不可以 突出强调数量 为后文陈述事实作铺垫。
3.人们被瑞恩的爱心和执着打动,也想帮助非洲孩子 4.言之成理
5.结合课文有条理地谈感受
二.⒈ 瑞恩的乌干达之行 ⒉孩子们看到瑞恩后感激之情化作兴奋之声,而瑞恩生性文静,使他在乌干达孩子的热情欢迎下有些害羞 3.体现出坚决的决心、执着的精神。
⒋ 愿望可以是实际的,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感受到的。 5.略
三.⒈ 母亲为无力使病中的儿子吃上橘子,只能嗅橘皮而内疚,难过。母亲不愿意让“我”看到她哭泣的样子,在儿子面前,母亲永远是一个坚强的人。
⒉ 我在病中吃不到橘子本已有些委屈,又听到母亲的哭声,看到母亲红肿的眼睛,也为母亲担心,心中十分难过、害怕。 3.“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去。”
⒋ 表现“我”知道了橘子是母亲用她的毛线衣换来的这件事后的惊讶和激动。
5.生活的艰难使母亲不知道笑了,但为了孩子的心情,她不得不强装笑脸,怎麽能不是苦涩的呢?
[《瑞恩的井》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瑞恩的愿望》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个生字,1个多音字,练习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对非洲儿童的捐助,不仅是瑞恩的个人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感受世界大家庭的温暖,并立志为世界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对非洲儿童的捐助,不仅是瑞恩的个人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感受世界大家庭的温暖,并立志为世界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搜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质疑:从这个题目看,文中可能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
(瑞恩的愿望是什么?实现愿望没有?怎么实现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愿望?)
二、理清线索。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交流,解除心中疑问。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向我们介绍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按课文的叙述顺序,进行课文的复述。先在小组内进行,再在全班进行。
三、体会人物内心。
(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看资料:非洲缺水情况和非洲儿童生活现状。
3、体会:看了这些资料,你们有什么想说的?你们心里所想的就是瑞恩心里的感受。
(二)第二、三自然段。
1、分角色读。
2、人物评价:你觉得瑞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从文中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①瑞恩显得很激动,眼里充满了泪水有同情心。
②他花了一个小时牺牲了和家人一起看电影的时间吃苦耐劳、说话算数。
③瑞恩拿回了春季成绩单,父母又给了他5美元作为奖励学习成绩好。
④经过四个月的努力能持之以恒。
3、讨论:
①攒够这70美元是瑞恩一个人的功劳吗?从哪儿看出的?(有家人的支持)
妈妈和爸爸交换了一下眼神后说:如果你真的很想要70美元,你可以通过做家务来获得。
爷爷为了支持他的行动,特地雇他捡松球
②家人为何不干脆把70美元直接给他呢,何苦费这番周折?想想,他们是怎么想的?
(对瑞恩的一种磨炼、考验;也是对瑞恩的.引导:任何愿望的实现都必须要付出辛劳。)
四、识字与写字。
1、认读。
①师:认一认卡片上的词语,谁能当小老师带着同学们读。
募捐死亡威胁雇请报酬妮可执著
②认读上述带点的字。
③师:著有几种读音?读一读
著:著(zhù)作执著(zhuó)
2、识记:师: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可以进行生字与生字、生字与熟字的比较记忆。
3、书写:注意:亡不要多加一点;爽,上下一样宽。
第二课时
一、回顾引入。
瑞恩及他的家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70美元能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吗?知道这个消息后,瑞恩怎么说?
2、指导朗读:瑞恩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表情?(坚定)
3、听了他的话你有何想法?(或相信、或有些担心)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理解反问句的意思:刚才有些同学表示怀疑,其实不光是你们,当时人们也有些担心。从哪句话看出的?它的意思是什么?
2、70美元靠家人的支持,那这700美元又有谁的帮助呢?从哪儿知道的?
3、作业交流:其实,不光加拿大,而且我们中国也加入到了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行动中,请搜集了这方面相关数据的同学,向大家汇报汇报。
4、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放《爱的奉献》歌曲,齐诵其歌词。
四、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1、自由地轻声朗读。
2、你会在瑞恩井旁的木牌上写些什么?你是怎么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的?
3、改写题目:如果要你给这篇课文改个题目,你准备拟个什么题?(《瑞恩一家的愿望》《全社会的愿望》《爱的奉献》《一口井》)
五、作业反馈。
1、谈谈你是如何搜集相关数据的,展示同学们的作业。
(本班同学的零花钱及使用情况;平时,同学捐款的来源;中国缺水情况等。)
语文《瑞恩的愿望》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个生字,1个多音字,练习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对非洲儿童的捐助,不仅是瑞恩的个人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感受世界大家庭的温暖,并立志为世界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对非洲儿童的捐助,不仅是瑞恩的个人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感受世界大家庭的温暖,并立志为世界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搜集。
教学准备:
词语卡、《爱的奉献》歌曲带、“非洲儿童生活现状和非洲缺水情况”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质疑:从这个题目看,文中可能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
(瑞恩的愿望是什么?实现愿望没有?怎么实现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愿望?)
二、理清线索。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交流,解除心中疑问。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向我们介绍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按课文的叙述顺序,进行课文的复述。先在小组内进行,再在全班进行。
三、体会人物内心。
(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看资料:非洲缺水情况和非洲儿童生活现状。
3.体会:看了这些资料,你们有什么想说的?你们心里所想的就是瑞恩心里的感受。
(二)第二、三自然段。
1.分角色读。
2.人物评价:你觉得瑞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从文中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①“瑞恩显得很激动,眼里充满了泪水……”有同情心。
②“他花了一个小时……牺牲了和家人一起看电影的时间……”吃苦耐劳、说话算数。
③“瑞恩拿回了春季成绩单,父母又给了他5美元作为奖励”学习成绩好。
④“经过四个月的努力……”能持之以恒。
3.讨论:
①攒够这70美元是瑞恩一个人的.功劳吗?从哪儿看出的?(有家人的支持)
“妈妈和爸爸交换了一下眼神后说:‘如果你真的很想要70美元,你可以通过做家务来获得。’”
“爷爷为了支持他的行动,特地‘雇’他捡松球……”
②家人为何不干脆把70美元直接给他呢,何苦费这番周折?想想,他们是怎么想的?
(对瑞恩的一种磨炼、考验;也是对瑞恩的引导:任何愿望的实现都必须要付出辛劳。)
四、识字与写字。
1.认读。
①师:认一认卡片上的词语,谁能当小老师带着同学们读。
募捐死亡威胁雇请报酬妮可转载执著
②认读上述带点的字。
③师:“著”有几种读音?读一读
“著”:著(zhù)作执著(zhuó)
2.识记。
师: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与大家一起来分享。
可以进行生字与生字、生字与熟字的比较记忆。
3.书写。
注意:“亡”不要多加一点;“爽”,上下一样宽。
五、作业。
从下面四项中,任选一项搜集相关数据:
②本班同学的零花钱及使用情况。
③平时,同学捐款的来源。
④中国缺水情况。
第二课时
一、回顾引入。
瑞恩及他的家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70美元能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吗?知道这个消息后,瑞恩怎么说?
2.指导朗读:瑞恩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表情?(坚定)
3.听了他的话你有何想法?(或相信、或有些担心)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理解反问句的意思:刚才有些同学表示怀疑,其实不光是你们,当时人们也有些担心。从哪句话看出的?它的意思是什么?
2.70美元靠家人的支持,那这700美元又有谁的帮助呢?从哪儿知道的?
3.作业交流:其实,不光加拿大,而且我们中国也加入到了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行动中,请搜集了这方面相关数据的同学,向大家汇报汇报。
4.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放《爱的奉献》歌曲,齐诵其歌词。
四、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1.自由地轻声朗读。
2.你会在“瑞恩井”旁的木牌上写些什么?你是怎么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的?
3.改写题目:如果要你给这篇课文改个题目,你准备拟个什么题?(《瑞恩一家的愿望》《全社会的愿望》《爱的奉献》《一口井》……)
五、作业反馈。
1.谈谈你是如何搜集相关数据的,展示同学们的作业。
(本班同学的零花钱及使用情况;平时,同学捐款的来源;中国缺水情况等。)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2. 了解瑞恩实现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梦想的过程,从中受到爱的教育,懂得要想实现梦想,就要坚持不懈、不断奋斗。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 找出文中生字,自己读一读。
2. 同桌互相正音。
3. 老师检查生字,注意“攒”、“泵”的读音。
三、细读课文,思考瑞恩是怎样实现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梦想的
1. 整体感知瑞恩实现理想的线索。
板书:
听非洲生活状况--捐一口井--都喝上洁净的水……
震动--梦想--坚持--“瑞恩的井”
体会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
抓住“没有玩具”体会非洲儿童生活的困苦。
“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足够”一词说明了食物与药品得不到保障,也就是常常处在饥饿与病痛的挣扎中。
“甚至”一词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连最基本的生存所需都难以得到保证。
(1)在体会词句的基础上,学生读书,体会非洲人的生活状况。
(2)通过观看非洲人民生活的录像片断,加深对非洲生活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在理解并有深刻感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抓住“坚持”一词,结合生活,引导想象,体会瑞恩为实现自己梦想所付出的努力。
抓住“吸”“擦”“捡”……想象劳动的情景,从挣钱之艰难方面体会“坚持”。
抓住“两小时”“坚持了4个月”“一年”,从时间变化方面体会挣钱之不易,从而强化对“坚持”的理解。
抓住“全家去看电影,自己留在家中……”从要克服身边很多诱惑方面体会“坚持”。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去体会,感受瑞恩的品质。
3. 体会瑞恩成功的喜悦。
重点理解“加拿大的灵魂”指什么。
读到这儿,你想对瑞恩说点什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恰当的相关语句及段落的引读。
自然引入这一问题的讨论:瑞恩取得成功,除了他的爱心与努力外,还有什么关键的因素?(5年后,这个新的梦想已成为千百万人参加进来的一项事业)勾出这一句话并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找到瑞恩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另一条线索
1. 学生自读,自悟。
2. 教师引导学生读书:“他的妈妈并没有像某些家长一样直接给他这笔钱,也没有把它的愿望当成小孩子头脑发热时的冲动,而是让他在应承担的家务之外自己挣……”“通过家人和朋友的帮助……”
教师总结:这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动,那个充满爱心的男孩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帮助他实现梦想的妈妈也让人敬佩。
五、课外拓展,升华主旨
你有什么梦想?你打算怎样实现它?
[瑞恩的梦想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完、仗、父、远、逐、郊、累、痛、实、奋”10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2、积累“愿望、父亲、永远、追逐、郊外、痛快、果实累累、兴奋”8个词语。
3、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正确朗读。能通过朗读感受米佳四个美好的愿望。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读出米佳喜欢四季、父亲对天真可爱的米佳的无限喜爱的语气。
4、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地完成课后的填空。尝试用一、二句通顺的话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和喜欢的理由。
二、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是米佳四个美好的愿望,表达他对四季的喜欢。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板书:愿望
2、了解“望”是往远处看,举一反三,让学生当堂积累其他表示看的词。
3、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愿望。
4、老师介绍小米佳。
5、补充板书:四个愿望
师:小米佳的四个愿望是什么呢?让我们仔细听课文录音,看谁记得牢。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学生交流
三、 正确朗读,了解内容
3、朗读课文
(1) 在小组内交流,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正确朗读。
(2) 用直线划出描写米佳的四个愿望的句子。
4、组织交流
5、出示句子
(1) 他满脸通红,高兴地对父亲说:“冬天真有趣,我愿永远是冬天!”
(2) 他兴高采烈地对父亲说:“春天真美,我希望永远是春天!”
(3) 他满意地对父亲说:“夏天太好了,我巴不得夏天永远不过去!”
(4) 他兴奋地对父亲说:“秋天比任何季节都好!”
四、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并感情朗读
1、读读四句话,找出描写小米佳心情的词语。
2、师:小米佳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3、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并思考
4、自由交流
5、分角色朗读
6、思考:爸爸为什么乐意为小米佳记载愿望?
五、积累语言,学以致用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
要求:先用文中的词练习,再用自己积累的词说一说
( ) ( )的草地
( )地说 ( )的蝴蝶
( ) ( )的果园
( )
2、说话训练
师: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要求:学着用上刚才填空练习的词组形式,介绍自己喜欢的季节。
3、组织交流
我的反思:
[四个愿望 教案教学设计]
新世纪(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四个愿望》的教学设计
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中心小学 刘丽云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米佳的四个愿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
找出米佳的第四个愿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愿望,你能说说你的愿望是什么吗?(学生说自己的愿望。)
2、大家的愿望都很美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朋友,他叫米佳,他有四个愿望。(板书:《四个愿望》)。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
画出来,并找出米佳的四个愿望。
2、同桌互读课文,遇到困难,合作解决。
3、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进行评价。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价。
三、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懂。
1、请学生再小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当学生说出自己读懂的内容后,教师可加以引导,如当
学生找出米佳的愿望是“冬天真有趣,我愿永远是冬天”、“夏天太好了,我巴不得夏天永远不过去!”时师问:你能换另一种说法吗?学生可能会争着说:“我希望永远是夏天。”“我愿永远是夏天。”
4、“秋天比任何季节都好!”这句话说完了吗?是米佳的第四个愿望吗?不是,那你能不能帮米佳说出第四个愿望?
(学生仿照前三个愿望帮米佳说出第四个愿望。)
5、鼓励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进行梳理,先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在小组中相互讨论解决。
[学生不懂的问题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这里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
四、美读全文,读出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拓展训练。
同学们都已经了解米佳的四个愿望了,老师也知道你们的愿望很美好,所以老师建议你们课后也像米佳那样把你的愿望写在小本子上。
[四个愿望的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课文讲述的是一个6岁的小男孩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孩子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额外帮家里做家务来攒钱造井,他的事迹感动了身边的很多人。终于,瑞恩的井建成了。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瑞恩的爱心、决心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个人。
知识与技能:1、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
3、培养学生浏览、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过“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有意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2、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
2、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
b)整体感知
●请一名同学介绍瑞恩,教师做适当的补充。
●快速浏览全文,简要概括瑞恩为实现自己的梦想都做了些什么?
c)合作探究
●文中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瑞恩这一形象的?
●并结合自身谈一谈你从瑞恩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
d)思维拓展
●一个六岁的孩子,对自己的梦想为什么会如此执着?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感人的人和事?
●谈自己的梦想,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你希望你的家人、朋友如何对待你的梦想。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分钟演讲。
e)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
●教师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文中的主人公瑞恩让我们的思想、灵魂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要强盛,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奋斗,同学们让我们以瑞恩那样的人为榜样,做一名有理想、有责任心、有爱心的新世纪的中学生。
、有感情、熟练地朗读课文。
2、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能够感悟并有所启示。
教学重点及难点:体会瑞恩的爱心、同情心、学会关心他人。
教法:互动参与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瑞恩的井》,这是生活在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个普通男孩身上的故事,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
二 自主学习
募捐mùjuān 草棚 péng 羞怯 qiè 水泵 bèng
登载 zǎi 擦 cā 罐guàn
三 合作学习
(一) 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交流对课文整体感受(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根据文章的内容、写法设问,质疑解难
(二) 重点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学生点评。
找出描写瑞恩言行的句子,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瑞恩:富有爱心,具有超人的毅力,恒心。(例子略)
四 探究学习
1、“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这句话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既是瑞恩决定攒钱的原因,也是瑞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的精神动力,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进一步表现了瑞思的真诚,无私,没有国界的爱。
2、瑞恩的行为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真理。
五 回顾反思
1、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如何看待给瑞恩以极大支持的妈妈。
3、瑞思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你的梦想是什么,又如何实现呢?
[瑞恩的井(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瑞恩的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的精神世界。
3、知道瑞恩是一个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付出爱心的孩子。
4、理解“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资料。
一、导入新课。
谈话: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对非洲,对乌干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了解非洲的人很多,但有多少人能实实在在给予他们帮助呢,课文的主人公做到了。他是谁?
2、齐读课题。面对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我们做了预习,听课老师还不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事,谁介绍一下课文内容?
谈话:六岁一年级的小男孩做出这么件惊天动地的事,究竟有多大魅力吸引这么多人,跟他一起做?走进课文,一起去感受瑞恩的魅力。
二、默读课文,感受瑞恩》
1、出示阅读提示。(课件)
2、自由读文,做批注。
3、交流感受。
三、感受人物魅力。。
预设:
1、有爱心,坚持不懈。师小结:2美元,70美元,干巴巴的数字放在语言文字中,文字赋予他丰富的内涵,就闪烁出更加明亮的光彩。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
2、生相机质疑:渴望每个人喝干净的水“出现了2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有什么作用?
3、“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破折号作用是解释说明)
4、人们募捐。(25美元,7000美元,6万美元)
提问:瑞恩是不是召集所有人帮助,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帮助?(联系单元主题)为什么说地球家庭?家-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什么?亲情----- 亲情实际上就是-爱。这是怎样的爱?(真诚无私,无国界的爱),怎么读出这种感觉。
5、感受瑞恩的精神。
课件出示:
负责人对说:“这个数目对你来说太大了,你能做到现在这样,我们已经很感激了。”瑞恩说:“我将 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他和当地的孩子们一起跳舞、欢呼。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6、师小结:瑞恩终于从2美元,艰难挣了70美元,实现了他的愿望。他和妈妈亲自到了非洲,知道人们怎么欢迎他吗?假如你站在当时欢乐的人群中,把欢乐的场景再现一下。(强调兴奋,5000人一起欢呼场景。指导:刚才我们欢呼、鼓掌,听老师读,与你自己默读有什么区别?(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进入文章的情境)
7、问题:得到这么多人帮助,失去什么?
8、师小结;得到了一般孩子想不到也做不到的,失去了一般孩子难以割舍的,这正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如果瑞恩2美元,2美元的挣,可能坚持一辈子也未必做这么大,有了这么多人帮助,为他寄来25美元,7000美元,一直到6000美元,那为什么题目叫“瑞恩的井’?
9、为什么叫瑞恩的井?(瑞恩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这么多人,无私的爱影响了这么多人,爱,在这么多人之间传递,传递,以至资金积累越来越多,爱越来越厚重。想不想看看做成这么大一件事的瑞恩什么样?想对他说什么?
四:全课小结:
你们看,(课件出示图片干旱、贫穷,饥饿……..)尽管小瑞恩和许多人在努力做这件事,但地球上还存在干旱,贫穷,饥饿,战争,但我相信只要每个人怀着真诚无私、跨越国界、跨越种族的爱,地球就会成为我们每个人真正的家园。
[《瑞恩的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联系上下文,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捐助、羞怯、骄傲”的意思。
2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的含义,体会瑞恩是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孩子。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瑞恩的敬佩之情。
4 体会瑞恩的父母要求他通过做额外家务自己挣钱帮助非洲孩子的用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介绍“井”,导入新课
媒体出示:井的图片,请看到过井的学生说说井的作用。)
2.出示课题--瑞恩的井,齐读。
3.根据课题提问
归纳学生的问题:瑞恩是谁?瑞恩怎么会有一口井的?这口井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边读边思考上面的问题。
2.出示并检查
正确朗读下列词语:
募捐 额外 爽快 奖励
水泵 登载 羞怯 设备
多音字组词:
zǎi ( ) zhēng ( )
zài ( ) zhèng ( )
3.交流提出的问题。
4.再次默读课文,出示文章内容的填空
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从老师口中知道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决定________________,可是妈妈却___________。在瑞恩的努力下,他虽然捐助了_________________却不足以打一口井。后来通过加拿大报纸的报道,他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并于两年后来到_____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____,受到_________________。现在,瑞恩的募集活动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答案,说说这段话包含了几层意思?
板书:学校在募捐→瑞恩的捐助→瑞恩在募集
6.辨析“募捐、捐助、募集”
(1)从课文中找到与这三句相对应的小节
学校在募捐(1-2节)
瑞恩的捐助(3-8节)
瑞恩在募集(9-12节)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辨析三个词语的意思
出示:
募捐是捐钱捐物的意思。
募集是广泛征集大家捐钱捐物的意思。
捐助是拿出财物来帮助的意思。
一般情况下“募捐、募集”是面对大众、号召大家的,而“捐助”是针对个人的。
三.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可以用书中的句子来说。
2.交流,围绕“瑞恩是个善良的、有爱心的孩子”展开学习:
板书:善良
随机出示:
(1)瑞恩回家对妈妈说:“我需要70美元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
(2)瑞恩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又一次提出请求:“非洲的孩子们就要死了,他们没有干净的水喝!”
(3)瑞恩眼睛一亮,爽快地答应了。
(4)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板吸尘,瑞恩干了两个小时。当朋友们在外边玩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个2美元。
(5)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的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6)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上句子,并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瑞恩的善良和爱心。
过渡:让我们一起跟随瑞恩去乌干达看看那口井吧!
四.三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课文11节。出示句子:汽车驶进一所小学,道路两旁站着5000多名儿童,他们兴奋地叫着:“瑞恩!瑞恩!”并且有节奏地拍着手。瑞恩羞怯(害羞、胆怯)地向他们挥手。
2.辨析“羞怯、害羞、胆怯”的意思。
3.出示:“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说说乌干达人民为什么要在井上刻这句话?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1)指导学生联系第2节先理解“这个痛苦的社会”。(出示图片)
(2)再联系瑞恩的行动说说他给乌干达人民的帮助。
(3)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4、补充资料:(出示)“瑞恩的井”基金会。
5、是呀,小小年纪的瑞恩能够想到帮助别人,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善举!可是,当初对他提出需要70美元帮助非洲孩子时,他的父母却要他做一些额外的家务来挣?是不是太小气了?
学生畅谈,交流看法,体会瑞恩父母的良苦用心。
五、作业布置。
1、出示:认真抄写词语表上的7个词语。
2、出示:读句子,想想两个句子中的“骄傲”意思有什么不一样,根据不同的意思给“骄傲”造句。(出示)
四月的一天,瑞恩穿得整整齐齐,骄傲地把70美元交给了募捐项目的负责人。
骄傲的孔雀无法面对湖面上自己美丽的倒影,一气之下跳进了湖里。
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示: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瑞恩说?可以给远在加拿大的瑞恩写一封信。
【板书设计】
3.瑞恩的井
善良、爱心
学校在募捐→瑞恩的捐助→瑞恩在募集
[《瑞恩的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毖Щ岜究蔚纳字新词。
2蹦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弄清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习瑞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坚持不懈的精神。
3币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碧富爸苯拥既耄航裉煳颐茄习一篇新课文《瑞恩的梦想》,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认为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2弊远量挝模勾画出生字词。
3背椴樯字的自学情况。
4蹦读课文,全班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练习抓课文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痹俅文读课文,交流:课文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瑞恩是怎样实现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梦想的?
(2)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第2~3段。
2币员缏刍岬男问浇行辩论:瑞恩的妈妈这样做好不好?
在辩论时,紧紧抓住课文的相关内容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一边议,一边读,一边悟。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课上小练笔:瑞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除了他的爱心与努力外,还有什么关键的因素?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们说点什么?
[瑞恩的梦想(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一、引入谈话
师:孩子们,你们有梦想吗?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梦想?
师:今天,让我们走进加拿大,走进一个普通的家庭,去看看一个普通的6岁男孩--瑞恩,他有什么梦想呢?
二、新课
师:打开书124页,快速朗读课文,想想瑞恩最初的梦想是什么?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想?用“--”把它勾画下来。(板书:捐一口井)(生汇报,“孩子们没有……病死”)
师: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一定有很多的感触,能说说吗?孩子,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师:谁再来说说读这句话是内心的感受?把你的感受送进文字里读出来。请大家也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师:你们读得真棒,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非常同情非洲的那些孩子。有爱心的小瑞恩听了老师讲了非洲人民的生活状况(板书:听非洲生活状况)被深深地震动了(板书:震动)于是,为非洲孩子捐一口井就成了他强烈的梦想(板书:梦想)可挖一口井需要很多钱,他还那么小,又没有能力赚钱,为了实现梦想,他是怎么做的?读文,请用“﹏”勾画出来。“哥哥和弟弟……树枝”
:师:其他的孩子勾出来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思考:你从中想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想到的?
师:你是从关键词中体会到的。对,我们平时学习就应该像他这样抓重点句,抓关键词来理解。
师;你还从这句话中的那些地方想到了什么?
师:把你们的理解送进文字里,齐读。
师:这里的省略号表示瑞恩除了这几种劳动方式挣钱以外,还有很多种,你们想像一下,还会有哪些劳动方式?
师:是呀,在别人玩耍是,他却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辞辛劳地努力着,多么让人敬佩呀!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一次走进瑞恩的心里。
师:为了实现最初的梦想,瑞恩在承担应做的家务之外自己挣,,除了你们勾的这个地方以外,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瑞恩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着?(“4个月”)
师:瑞恩就这样辛勤的劳动了4个月,可挣来的70加元只够买一个水泵,可一口井却需要2000加元,我们按4个月挣70加元来算算,挣2000加元需要多少年?(近10年)要想实现这个梦想需要这么长的时间,面对这种情况小瑞恩是怎么做的?
师:(“继续着”、”一年多”)我们试想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是怎么继续着的。试用“当……的时候,他……做的”的句式练习说话。
师:瑞恩无论春夏秋冬一直坚持着,(板书:坚持)瑞恩的不懈努力下,竟筹足了2000加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从这个“竟”字中体会到什么?(这个梦想的实现有点不可思议,让人难以置信、难以想象)(人们想不到什么?)
句式训练:“人们想不到(一个六岁的孩子)……”“人们想不到……”
师:把你的体会送进文字里去。他读得怎样?你来读读。
师:把你们的体会也读出来,齐读这段话。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瑞恩的坚持和艰辛。瑞恩就是这样在自己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非洲孩子捐一口井。瑞恩的梦想结实了吗?对,非洲人民的苦难生活让瑞恩又产生了新的梦想那就是(引读)(板书:都喝上洁净的水)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扩大,为了实现新的梦想他又继续着……
师:请联系上下文,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他是怎样继续着的?(生:像以前一样、游说、宣传、鼓励、榜样的力量…)
师:就是在他的努力、游说、宣传,榜样的力量下,五年后,他的这个梦想成了千百人的梦想,竟也成了千百人参加的一项事业,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他们已为非洲8个国家建造了30口井,这个普通的男孩也被评为(生答),被人称为(生答)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英雄”、“灵魂”在这儿指的是什么?(壮举、感动了许多人)(爱心)
师:瑞恩就是用他的爱心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爱和帮助他人。除了你们刚才说的那些努力外,他还有什么会继续着?(板书:……)(梦想会继续着⑴水接进每家每户,⑵水灌溉干涸的土地,变农田,种上庄稼,⑶医药,⑷玩具等)
师:瑞恩的梦想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美,瑞恩的灵魂也得到了升华。
师:学到这里,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当初瑞恩自己辛苦挣了四个月才70加元,如果就靠自己来挣需要近十年的时间,为什么他能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挣来2000加元,从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除了他的爱心与努力以外,还有什么关键的因素?快速阅读全文,用“︽︾”勾画出相关的句子,自己再读读。(汇报)
师:你们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懂教育方法,能正确引导孩子,懂道理…)假如我们的家长面对这种梦想会怎么说?
师:除了母亲的正确引导外,还跟什么分不开?
师:因为仅凭瑞恩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瑞恩在自己的母亲和家人的理解,在朋友的帮助和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以及在自己的爱心、坚持和努力下,终于实现了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梦想。
师:刚开课时,许多孩子都谈到了自己的梦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也一定有了许多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具体办法,谁能说说你准备为实现梦想怎么去努力?
三、总结
师:同学们的梦想是多么的美好,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一定能够实现。只要心中拥有梦想,你的人生就不会迷失方向;只要心中拥有梦想,你的人生将会绚丽辉煌。
师:下课。
[瑞恩的梦想(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 瑞恩的井读后感
★ 教学设计教案
★ 安恩和奶牛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