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 教案教学设计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或非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戒 教案教学设计(共含1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或非门”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三戒 教案教学设计

篇1:三戒 教案教学设计

三戒 教案教学设计

第32课    三戒      柳宗元

解题:

《三戒》是柳宗元作品中的名篇,作于被贬官永州之后。当时作者经历了复杂的政治斗争,有了更加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深切的人生体验,遂将其中足以训诫世人的现象,写成寓言,以示能劝诫。本篇由《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组成。篇名得于《论语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篇名隐含着君子不可不戒之意。篇中借麋、驴、鼠之物,对社会上那些持宠而骄、貌似强大而内荏怯弱、窃时以肆暴,终至覆败的人们,进行了讽刺。各篇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现实性。

寓言是由故事和教训(或道理)两部分组成。中国古代寓言往往将丰富有劝诫意义的教训或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本篇的要揭示的道理或教训,在序文中交代出来,即“不知推知已之本,而乘物以逞”,自致败亡。也就是说,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任性妄为,凌蔑外物以逞志,结果自蹈祸难之中。从古到今,行事不知推已之本的人不少见。本篇寓意的普遍性,决定了它不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而且具有久远的生命力。其中《黔之驴》所形成的成语“黔驴技穷”,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熟知和习用。

寓言的特点,是不直接说出道理,而将道理才识寓于故事之中。通过故事说明道理。在寓言中,故事和道理,必须切合无间,使人读其事即能得其理,以事圆理明为上乘。本课的三则寓言,就是这样的上乘之作。

关于课文的阅读分析:

小序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

文中的三物麋、驴、鼠是象征作者憎恶的人,题名三戒,意在揭露那个病态社会中的三种世态人情,引

起人们的警戒。

说说《临江之麋》的结构和寓意。

A、:结构:第一部分(1、2段)写麋受主子宠爱,家犬不敢咬它。

第二部分(3段)写麋离家外出,被外犬吃掉。

B:寓意是:写持宠而骄的小麋,鞭挞了依势放纵的奴才。用课文中的是“依势以干非其类”。(麋因有主人的势力作依仗,在家犬面前放纵而胡作非为。一旦失去了主人之势,便被外犬吞食。作者借麋影射那些仗主人之势而持宠放纵的奴才,讥讽他们可怜的心态和可悲的命运。)

C、如何理解“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

刻画了主人对麋的宠爱之态。

主人怒斥群犬,日抱麋就犬,可见 主人对麋的宠爱有加,也正是这一点,使得麋有持无恐,依势以干非其类。

D、“麋俏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刻画了麋怎么样的形象?

刻画了麋持宠而骄,日益放纵的奴才形象。

在主人的庇护下,麋日益胆大妄为,对家犬抵触偃仆,益狎。忘记自己是一只麋。为下文惨死外犬之口埋下伏笔。更为可悲的是,它至死还不明白如果没有主人的势力为依仗,哪里的狗都会吃掉它的道理。

《黔之驴》的结构和寓意。

A、结构:

第一部分(1段)写黔之驴的来历及虎初见驴的心态。

第二部分(2、3段)写虎识驴、戏驴、吃驴的过程。

B、寓意:写徒有其表的蠢驴,讽刺了外强中干的小人。用课文中的话是“出技以怒强”(黔之驴从外表看是个庞然大物,神气活现,但它愚蠢无能的真相暴露后,便难逃死亡的命运。这个形象讽刺了那些虚有其表而外强中干的人。他们利用外表的强大吓唬别人,其结局是可悲的。)

C、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呜,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在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目此耳!”因跳跳踉在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找出文描写虎的心理状态的词语,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下列词语描绘了虎驴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得故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以为神(写出了虎对驴的敬畏心理)

遁--进一步刻划了虎的恐惧心理。

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荡倚冲冒--写虎一再试探,以激怒驴,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和胆识及

工于心计。

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月乃去--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了虎的志得意满的情态。

黔之驴的“技”有哪些?

一“呜”一“蹄”。(写出了这个庞然大物在形体的掩盖下平庸的技能。)

用(驴)“技止此耳”概括两个成语。并解释。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无法摆脱窘境。

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概括驴和虎的形象特点。

驴--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废物形象。(是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但外强中干,徒有其表。)

虎--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前,存有恐惧之主,但是它反应迅,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在反复的试探、摸清底细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其要害,置敌于死地。)

《永某氏之鼠》的结构和寓意。

结构:

第一部分(1段)写永某氏在时,鼠之肆虐猖狂。

第二部分(2、3段)写新主人到来后,鼠遭受灭顶之灾。

寓意是:写猖狂一时的恶鼠,斥责作威作福的小人。用课文中的话是“窃时以肆暴”。(因某氏

的庇护,老鼠肆无忌惮;新房主人的到来,给老鼠以致命的一击,终于被彻底消灭。老鼠的这一形象,无疑是影射那在当政者庇护下纵容下为非作歹、危害社会的小人,他们饱食终日,但只能逞恶一时,结果终将成为发臭的腐尸。)

分析下面的句子:“永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

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疱厨悉以恣鼠不问。”这些语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写出了某氏爱鼠的.原因和方式。为下文鼠的肆虐做了铺垫。(因某氏“畏日”,且有许多的禁忌,而

他出生又在子年,视老鼠为神,不养猫犬,教训仆人不要打老鼠,粮仓厨房全部任老鼠糟蹋。正因他的姑息纵容,才使得老鼠肆意横行,无法无天。在此,作者隐晦地表现了对皇帝和当政者因一己之私,一己之忌,姑息养奸,纵恶为非的指责。)

分析下面的句子:“某氏室无完器,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

声万状,不可以寝。”刻划了老鼠怎么样的形象?

刻划了老鼠肆无忌惮、饱食终日、作威作福之态。(以鼠喻人,刻划了依人仗势,为非作歹的小人

形象。)

《永某氏之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新主人与某氏的鲜明对比?

永某氏    爱鼠                   新主人       恶 鼠

不畜猫犬                            假五六猫

禁僮击鼠                            购僮罗捕

仓禀庖厨断以恣鼠不问                溘门掖瓦灌穴杀鼠如丘

《三戒》作为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的作品,除了对麋、驴、鼠所代表的三种世态人情的揭露之外,

还有什么其他的什么感情在其中?

《三戒》重在对“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之辈进行揭露讽刺,以期引起人们的警

戒。但这是作者革新失败,被贬之时的作品,矛盾复杂的心态也不无流露。在作品中,隐晦地表现出对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的上层人物的批判,对身居皇位却不能惩恶扬善、体恤民情的皇帝的不满。正是在这样的主子的庇护下,鼠、驴、麋之辈才得以猖獗一时,为害一方,蠢驴恶鼠之类才得以身居高位,显赫一时。

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先秦的历史散文和

诸子百家散文中,就保存了大量的寓言。柳宗元的寓言,与先秦散文中的寓言有什么不同?

在柳宗元之前的寓言,大抵是一篇文章的一部分,作为论证的一个部分。

柳宗元的寓言,则摆脱了依附的性质,而成为独立的文体。比先秦散文中寓言,形象更加完整,情节更

为曲折生动,寓意也更为深刻,而且有明显的针对性。已经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

写作方法归纳:

寓言含有明显的教育和讽刺意味。课文用三种动物借此喻彼,以物喻人,随物赋形,寄寓深刻的道

理。

“寓”是寄托的意思。作者体情察物,抓住麋、驴、鼠的动物本,随物赋形,在此基础上加以想像,夸张,创造出生动的形象,使得有教育意味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浅显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具有“美”和“刺”的特点。寓意深刻,文章短小,警策有力,具有强烈的讽刺性,鲜明的针对性

和现实性。故事以弱麋、秦驴、恶鼠喻“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虐暴”之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他这一讽刺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讽刺的锋芒直指社会的腐朽势力,也含蓄地指向了充当保护伞的主子。

语言锋利、简洁,在幽默中有深沉的含蓄,寓意深刻,含义隽永。

善于运用动作和心理描写。(以《黔之驴》为最典型。)

小结:

《三戒》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对当时社会上依仗主子之势而持宠的奴才、徒有虚名强中干毫无用处的蠢才、在当政者保护下为非作歹、危害百姓社会、饱食终日的小人,进行了尖锐的讽刺与批判。

文章以物喻人,随物赋形,抓住平凡的事物的特征,加以想像、夸张,创造出典型的寓言形象,语言犀利,简洁,含义隽永,短小,警策,具有强烈的讽刺性、针对性和现实性。

板书要点:

三     戒        柳宗元

以物                喻人

麋       依势欺人,持宠放纵的奴才               讽刺性

驴       徒有其表,外强中干的蠢才               针对性

鼠       作威作福,饱食终日的小人               现实性

语言:   犀利,简洁,含义信服永

练习:

给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群犬垂诞  xián           怒怛      dá

窥        kuī            庖        páo

恣        zì             啮        niè

踉        liáng          阚        kǎn

解释加点的字:

自是日抱犬(日    每天)         船载以入(船    用船)

蹄之(蹄  用脚踢)               朝服衣冠(服    穿戴)

选出下列的“之”用法不同的项(  A  )

A、黔之驴              B、放之山下

C、蔽林间窥之          D、稍出近之

选取跟“驴不胜怒”中的“胜”同义的项(  D  )

A、不可胜数也         B、百战百胜

C、引人入胜           D、不胜其烦

写出下面句子的古文:

(1)麋渐渐长大,忘记了自己是麋的本相,认为犬是善待自己的朋友,与犬嬉戏打闹,互相翻滚,越来越亲昵。

(2)唉,形体上是庞然大物,好像很有本事,声音宏亮,也好像很有能耐,假使(驴)不和老虎展现他的本领,那么考老虎虽然威猛,也因疑虑畏惧,到底也不敢取它,现在这样的情况(即“黔驴技穷”)真是可悲啊!,

(3)它们认为可以永远地饱食而没有祸害了!

写出六个以上的古代寓言中的成语: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狐假虎威      拔苗助长      买椟还珠        削足适履

《三戒》解释

1.[推已之本]认识自己的根本。推,推究。    例句: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    2.[乘物以逞]凭借外界条件来炫耀自己。乘,凭借。物,外物。逞,显示、炫耀。    例句: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    3.[干(g1n)]触犯。    例句:或依势以干非其类。    4.[肆(s$)]不顾一切任意妄为。    例句:窃时以肆暴。    5.[迨(d4i)]遭到。    例句:然足迨于祸。    6.[畋(ti2n)]畋,通“田”,田猎,即打猎。    例句:临江之人畋得麋(m@ n@),畜之。    7.[垂涎(xi2n)]因想吃而流口水,比喻看见别人的好东西想得到。    例句:(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8.[怛(d2)之]吓唬它,使它害怕。    例句:其人怒,怛之。    9.[狎(xi2)]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例句:麋稍大,忘已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10.[啖(d4n)]吃,本文是“舔”的意思。    例句:然时啖其舌。    11.[好(h4o)事者]好管闲事,喜欢多事的人。    例: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12.[(y$n)]小心谨慎的样子。    例句: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13.[噬(sh$)]咬。    例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循,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14.[胜(sh9ng)]能够承担或承受。    例句:驴不胜怒,蹄之。    15.[阚(h3n)]虎吼声。    例句: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6.[仓廪(l#n)庖(p2o)厨]仓库和厨房。    例句:仓廪庖厨悉以恣鼠。    17.[啵y@)]衣架。    例句:某氏室无完器,辔尥暌拢饮食大率鼠之余也。    18.[啮(ni=)](鼠、免等动物)用牙啃或咬。    例句: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

《 (前)赤壁赋》解释:

1.[窈窕(y3o ti3o)]⑴形容女子美好。⑵形容宫室、山水幽深。    例句: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斗(d7u)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例句: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冯(P@ng)]古同“凭”,凭借。    例句:浩浩乎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4.[棹(zh4o)]一种划船工具,形似浆。    例句: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溯流光。    5.[溯(s*)]⑴逆着水流的方向走。⑵往上推求或回想。    例句: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溯流光。    6.[兮(x!)]助词,跟现代的“啊”相似。    例句: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7.[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尾声凄切婉转,停留在耳边,如同将断未断的细丝。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例句: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8.[嫠(l@)妇]寡妇。    例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9.[愀(qi3o)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例句: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10.[缪]⑴(mi4o)姓。⑵(mi*)错误。⑶(m6u)绸缪。⑷(li2o)古通“缭”,盘绕。    例句: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11.[舳(zh^)舻(l^)]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例句: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12.[酾(sh!)酒]斟酒。    例句:酾酒临江,横槊(shu8,长矛)赋诗。    13.[蜉蝣(f^ y6u)]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只能活几小时,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例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4.[狼籍]凌乱。也写作“狼藉”。    例句: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篇2:柳宗元的《三戒》教案

柳宗元的《三戒》教案

【教学目的】

了解文言文的欣赏方法和角度

学习课文中简练的写法

学习文中存在的倒装、省略等文言现象,会翻译重点词语

理解文中寓意,知道“君子三戒”

【教学重点】

文中文言现象的理解和重点词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

学生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和讨论结合

【教学目的】

了解文言文的欣赏方法和角度

学习文中存在的倒装、省略等文言现象,会翻译重点词语

【教学重点】

文中文言现象的理解和重点词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文欣赏的角度

【教学方法】

讲授和讨论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前面学过的现代文阅读和欣赏导入到文言文。再请学生回忆一下自己记得的文言文名句,提问:为什么这些句子会让人记忆深刻呢?

二、讲解文言文欣赏的角度

学习文言文,如果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的层面上,未免太可惜了。因为,在文言文中,我们能获得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有言道:“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对于我们来说,文言文至少存在着两大魅力:一是语言的魅力,作为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的语言与我们今天的语言有着一脉相承的血肉之缘。二是内涵的魅力,流传至今的文言文大多是大浪淘沙后沉淀下来的精华所在。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我们可以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欣赏,,去品味。这样,在赏读中,不仅能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档案,分享前人创造的文化和科学财富,同时,也能从中得到心灵的陶冶;智慧的.提升。

如何赏读文言文呢?我们可以从精妙的语言与丰富的内涵两大方面着手。

1、欣赏古人的精妙语言

中华数予年文明,绝大部分都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要能倘徉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必须首先学会欣赏文言文的语言。

具体说来,,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语言的欣赏。

(一)欣赏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语言

古代语言是现代语言:的源头,两者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传承关系。文盲文中的许多语盲至今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依然广为运用。这些至今仍活在现代汉语中的语言是文言文语言中的“精华”部分,也是我们欣赏韵重点。

如:出自柳宗元寓言(黔之驴》的成语“黔驴技穷”,千百来一直为人们所熟知和习用。 在欣赏这些语言时,会有一种“如见故友”的感觉,同时也会有“温故而知新”的收获,因为我们能从中了解到它的出处或原意,无疑增添了新的知识,提高了文化素养。

(二)欣赏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 ’’

常以极少的文字表现丰富的内容。如柳宗元(三戒)中的《临江之麇》,全文只用了122个字,就将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得一清二楚,将故事的曲曲折折叙述得引人人胜,将故事中蕴涵的哲理揭示得发人深省,足见古人驾驭文字的功力。

韵律和谐、节奏铿锵。常用整齐的句式写成精美的文章。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欣赏古文的丰富内涵

优秀的文言文具有丰富的内涵,在阅读品味、欣赏咀嚼的过程中,我们能在不知不觉中吸收其精神营养,转化为自身的素养积淀。文言文阅读欣赏对于我们来说,不只是增长知识,还在于净化思想,提高修养等方面。孔子倡言阅读“六经”的“教化”功能:“其为人

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经解》)王充宣示:“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论衡·佚文篇》)赏读优秀作品的过程,就是从中汲取养料,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过程。

赏读古代一些包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如读柳宗元的《三戒》,能让我们从故事中联想到生活中有一些人就是如此,“行事不知推己之本”,领悟到如果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任性妄为,凌蔑外物以逞志,结果必将是自蹈祸难之中。

三、学习三戒第一篇《临江之麋》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2、重点字句讲解

省略句:

(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自是日(主人)抱(麋)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麋)与之戏

倒装句:

以为犬良我友 以为犬我良友

见外犬在道甚众 在道见甚众外犬

3、师生共同翻译全文,注意紧扣原文

4、布置思考:这篇寓言有什么寓意?

【板书设计】

1、欣赏古人的精妙语言

2、欣赏古文的丰富内涵

省略句:

(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自是日(主人)抱(麋)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麋)与之戏

倒装句:

以为犬良我友 以为犬我良友

见外犬在道甚众 在道见甚众外犬

知识扩展:《三戒》并序(柳宗元)

临江之人畋〔8〕,得麋麑〔9〕,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10〕。自是日抱就犬〔11〕,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12〕,抵触偃仆〔13〕,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14〕,然时啖其舌〔15〕。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黔无驴〔17〕,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18〕。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19〕,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20〕,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21〕,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永有某氏者〔22〕,畏日〔23〕,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24〕;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25〕。仓廪庖厨〔26〕,悉以恣鼠〔27〕,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28〕,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29〕,夜则窃啮斗暴〔30〕,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31〕,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32〕,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篇3:美发“三戒”

一戒干洗头发。

在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都痴迷于干洗头,一时间,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挂出来了干洗头发的招牌,很多人都认为干洗头发方便、快捷,更没有人对干洗头发提出过质疑,很多人也很乐于接受这种洗头的方式。但实际上,将洗发水直接倒到人们干燥的头发上,不停的揉搓大约一刻钟左右,由于头发原本就干燥,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如果直接将洗头水倒在头发上,洗发水中的活性成分会渗入人们的发质,经过简单才冲洗是不可能将这些活性剂冲洗掉,会残留在人们的头发中,破坏头发的角蛋白,导致人们的头发没有了光泽,变得干枯。

二戒染前洗头。

现代社会,很多女性喜欢自己的头发会经常“变色”,或者是因为长有白头发,而经常喜欢去美容美发店去染发。很多美容美发店的师傅们,习惯在染发前给顾客洗头或者是用小喷壶往顾客头发上喷水,以使得头发得到充分的湿润,然后更方便往头发上涂抹染发膏。可是,这些美发师可能没有想过,这些染发膏,之所以能够染色,是因为其含有的染料前驱体及中间体小分子渗入头发的皮质内,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氧化聚合呈染料大分子,这样才能保证在顾客染发后洗头不至于从头发中再洗出来,这样才能保证染发后颜色持久。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头发的吸收能力如同我们人已经吃饱了饭一样再让他吃,吃不进去,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头发在之前就已经吸收了足够的水分,再让其吸收染料分子,其吸收效果自然不好,就会导致染色肤浅,颜色很快就会消退。

三戒漂浅加热。

在进行头发漂浅的过程中,不少美容店的美发师们,特别喜欢直接用蒸汽罩直接对着顾客的头发进行加热,这样以便能加快进度,缩短时间。但是,需要提醒美发师们注意的是,我们国人的头发大都颜色较深,比外国人的头发更不容易漂浅,有时甚至需要漂浅两次、三次才能达到效果,如果直接对着头发用蒸汽罩漂浅,会导致顾客的头发变得干枯,易断,而且对头皮的刺激也很大,因此,加热漂浅是绝对禁止的,应该在室温下进行。

篇4:柳宗元三戒

柳宗元三戒

三戒(并序)

[唐]柳宗元

【题解】这一组三篇寓言,是作者贬谪永州时所写。题名“三戒”,可能是取《论语》“君子有三戒”之意。文前的小序,已经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所在。作者借麋、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对社会上那些倚仗人势、色厉内荏、擅威作福的人进行辛辣的讽刺,在当时很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普遍意义。三篇寓言主题统一而又各自独立,形象生动而又寓意深刻,篇幅短小,语言简炼而又刻划细致、传神,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1],而乘物以逞[2],或依势以干非其类[3],出技以怒强[4],窃时以肆暴[5],然卒迨于祸[6]。有客谈麋、驴、鼠三物[7],似其事,作[三戒》。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8],得麋麑[9],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10]。自是日抱就犬[11],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12],抵触偃仆[13],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14],然时啖其舌[15]。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黔之驴

黔无驴[17],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18]。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19],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20],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21],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22],畏日[23],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24];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25]。仓廪庖厨[26],悉以恣鼠[27],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28],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29],夜则窃啮斗暴[30],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31],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32],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

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象,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种动物的结局,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作了这篇《三戒》。

临江之麋

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得到一只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饲养起来。刚踏进家门,群狗一见,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猎人大怒,把群狗吓退。从此猎人每天抱了幼麋与狗接近,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幼麋稍为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暱。狗因为害怕主人,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馋相。

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就跑过去与它们一起嬉戏。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但麋至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黔之驴

黔中道没有驴子,喜欢揽事的人就用船把它运了进去。运到以后,发现驴子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老虎看到驴子那巨大的身躯,以为是神怪出现。就躲到树林间暗中偷看,一会儿又稍稍走近观察,战战兢兢,但最终还是识不透驴子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大叫一声,把老虎吓得逃得远远的,以为驴子将要咬自己,极为恐惧。然而来回观察驴子的样子,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后来老虎更听惯了驴子的叫声,再走近驴子,在它周围徘徊,但最终还是不敢上前拚搏。又稍稍走近驴子,越发轻侮地开始冲撞冒犯,驴子忍不住大怒,就用蹄来踢。老虎见了大喜,心中计算道:“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腾跃怒吼起来,上去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尽了驴子的肉,然后离去。

唉!驴子形体庞大,好象很有法道,声音宏亮,好象很有本领,假使不暴露出自己的弱点,那么老虎虽然凶猛,也因为疑虑畏惧而终究不敢进攻;而现在却落得这个样子,真是可悲啊!

永某氏之鼠

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执禁忌特别过分。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当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爱护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他家的粮仓和厨房,都任凭老鼠横行,从不过问。

因此老鼠就相互转告,都跑到某人家里,既能吃饱肚子,又很安全。某人家中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器物,笼筐箱架中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夜里则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各种各样的叫声,吵得人无法睡觉。但某人始终不觉得老鼠讨厌。

过了几年,某人搬到了别的地方。后面的人住进来后,老鼠的猖獗仍和过去一样。那人就说:“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又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于是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洞,奖励仆人四面围捕。捕杀到的老鼠,堆得象座小山。都丢弃在隐蔽无人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以为吃得饱饱的而又没有灾祸,那是可以长久的吗?

【注释】

[1]推己之本,审察自己的实际能力。推,推求。

[2]乘物以逞:依靠别的东西来逞强。

[3]干:触犯。

[4]怒:激怒。

[5]窃时:趁机。肆暴:放肆地做坏事。

[6]迨[dài代)及,遭到。

[7]麋(mí迷):形体较大的一种鹿类动物。

[8]临江:唐县名,在今江西省清江县。畋(tián田):打猎。

[9]麑(ní泥):鹿仔。

[10]怛(dá达):恐吓。

[11]就:接近。

[12]良:真,确。

[13]抵触:用头角相抵相触。偃:仰面卧倒。仆:俯面卧倒。

[14]俯仰:低头和抬头。

[15]啖(dàn但):吃,这里是舔的意思。

[16]狼藉:散乱。

[17]黔(qián钳):即唐代黔中道,治所在今四川省彭水县,辖地相当于今四川彭水、酉阳、秀山一带和贵州北部部分地区。现以“黔”为贵州的别称。

[18]慭(yín银)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9]荡:碰撞。倚:挨近。

[20]跳踉:腾跃的样子。(hǎn喊):吼叫。

[21]类:似乎,好象。德:道行。

[22]永:永州,在今湖南省零陵县。

[23]畏日:怕犯日忌。旧时迷信,认为年月日辰都有凶吉,凶日要禁忌做某种事情,犯了就不祥。

[24]生岁直子:出生的年分正当农历子年。生在子年的人,生肖属鼠。直,通“值”。

[25]僮:童仆,这里泛指仆人。

[26]仓廪(lín邻):粮仓,庖厨:厨房。

[27]恣:放纵。

[28]椸(yí 移):衣架。

[29]累累:一个接一个。兼行:并走。

[30]窃啮(niè):偷咬东西。

[31]阴类:在阴暗地方活动的东西。

[32]阖(hé合):关闭。

篇5:三戒教案设计

三戒教案设计

重点理解

1.《三戒》既为柳宗元的寓言代表作,肯定有着深刻的寓意,这三则寓言寓意各是什么呢?

(1)《临江之麋》:

参考:写恃宠而骄的小麋,鞭挞了依势放纵的奴才。

解析:麋因有主子的势力作仗恃,在家犬面前放纵胡为,但一旦失去主子之势,便被外犬吞食。作者显然是以麋影射那些依仗主子之势而恃宠放纵的奴才,讥讽他们可怜的心态和可悲的命运。

(2)《黔之驴》:

参考:写徒有其表的蠢驴,讽刺了外强中干的小人。

解析:“黔之驴”从外形看是个庞然大物,神气活现,但它愚蠢无能的真相暴露后,便难逃死亡的命运。这个形象讽刺了那些虚有其表而外强中干的人,他们只能利用表面的强大一时吓唬别人,其结局是可悲的。

(3)《永某氏之鼠》:

参考:写猖獗一时的恶鼠,斥责了作威作福的人物。

解析:因“某氏”的庇护,老鼠作恶,肆无忌惮;新房主的到来给了它们致命一击,被彻底消灭。鼠的这一形象无疑是影射那些在当政者庇护纵容下为非作歹、危害社会的小人,他们自以为“饱食而无祸”,但只能逞恶一时,结果成为发臭的腐尸。

2.《三戒》作为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的作品,除了对麋、驴、鼠所代表的三种世态人情的揭露外,是否还有其他感情在其中?

参考:有其他感情因素的存在。

解析:《三戒》重在对“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之辈进行揭露讽刺,以期引起人们的警戒。但作为作者革新失败被贬之时的作品,矛盾复杂的心态也不无流露。作品中隐晦地表现出对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的上层人物的批判;对身居皇位却不能惩恶扬善、体察民情的皇帝的.不满……正是在这种“主子”的护佑下,鼠、麋之辈才得以猖獗一时,危害一方;蠢驴之类,才得以身居高位,显赫一时。

3.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在先秦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中,就保存了大量的寓言,柳宗元的寓言与之有何不同之处呢?

参考:在柳宗元之前,寓言大抵只是一篇文章中的一部分,主要用作论说的例证,柳宗元的寓言则摆脱了这种依附性质,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解析:柳宗元的寓言较之先秦寓言,形象更为完整,情节更为曲折生动,寓意也更为深刻,而且具有针对性,他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篇6:复习三(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三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P32-33

教学目标:

1、比较形近韵母,熟练拼读音节。

2、正确、熟练地认读词语,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训练。

3、正确朗读儿歌,动手拼各种图案,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汉语拼音的学习、复习,学生最容易疲劳,乏味,从而没有学习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此次复习课中,用一次有趣的“动物运动会”做为一个大背景,将各个题目串联其中,不知不觉中,复现了拼音、生字,巩固了知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节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形近韵母

1、谈话激趣: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森林里可热闹了。动物们正在举行一场生动的动物运动会。瞧!运动员们举着牌子走来了。

2、课件出示兔子、企鹅,小熊举着韵母牌子

3、你们认识他们的名字吗?能准确地读出来吗?在小组中试一试。(个人读--同桌互读--齐读)

4、四声练习

5、这些复韵母长得可想像了,不仔细看很容量出错。如果你仔细看,认真学,就一定能读准它,记住它。

6、拼读音节练习:

j d b

q ie t ue p i ao

x n m

二、拼读音节

1、动力员们个个你争我夺,他们的啦啦队也不示弱。看看,他们是谁?出示六张图片

2、看图说说它们的名字:乌龟、鸟、柳树、梅花、小桥。

3、出示音节,大声拼读音节。

4、检查交流。(个人读、开火车读、全班读)

5、出示课件(演示音节与图连线)。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把音节和对应的图连起来。在书上试一试

6、交流检查,全班齐读。

三、认读词语

1、森林运动会,有许多人都想来参加呢,看一看有谁。(看书自由读词语)

2、在老师这儿有一些请柬,请你来送一送,邀请他们来参加森林运动会吧。

(1)分发词语卡片,小组里自由认读。

(2)学生拿着找门牌,对号入座。

人物:爸爸、妈妈、哥哥、弟弟

动物:小鸡、小鱼、河马、水牛

动作:读书、画画、骑车、洗衣服

3 客人一下子就找到了森林主人,真了不起,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

4、小结:原来小朋友按一定的规则来找人,怪不得速度这么快。你们还能帮森林主人找到这样的客人吗?(词语拓展)

5、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该读轻声的要读轻声。

四、读读拼拼

1、运动会马上要进入最紧张最激动的时候,大家快来做好准备。

2、看看书,放声读读儿歌,不会读的音节向同学老师请教。

3、检查交流: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师生评议。

4、比赛开始了,用圆、不同长短的直线组成各种图形,试一试。(个体活动)

5、学生展示交流

[复习三(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7:识字三 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三

【教学要求】

德育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智育目标:

1.学会奉课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新词。

2.比较“木禾”、“竹艹”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区别形近偏旁。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前面两课和这一课都是看图读韵文识字,而本课还通过形近偏旁的比较来识字。板书课题:识字3(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一),复习“木字旁”、“禾字旁”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树)

师:同学们说得对。“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

(2)复习“木字旁”。

教师范读带木字旁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株禾苗)

师:同学们说的对。“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

(4)复习“禾字旁”。

教师范读带禾字旁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这些是什么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相机出示词卡:松柏、杨柳]

2.你们知道松树、柏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松树、柏树的叶子常年都是绿色的)

3.出示词卡:桌椅

4.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相机出示词卡: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去,金灿灿的一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灿灿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稻谷]

6.“秧苗”、“稻谷”这些地里长的农作物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庄稼]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为这些词语大都与树木有关)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与庄稼有关)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你们要认真学习!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齐读。

2.用“柳”、“椅”、“秧”扩词。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柳、秧”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本课6个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书写时都应该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检查听写情况。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二),复习“竹字头”、“草字头”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的古文字像什么?(像竹叶)

(2)复习“竹字头”。

师范读带竹字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两棵小草)

(4)复习“草字头”。

师范读带草字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相机出示词卡:竹篮、箩筐、筷子]

2.中国的老年人最喜欢喝什么?仆目机出示词卡:茶叶]

3.有一种水果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这种水果的名称是什么吗?[相机出示词卡:菠萝]

4.有一种春天开的花,叶子是淡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相机出示词卡:兰花]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竹字头)为什么都是竹字头?(因为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与竹子有关)第二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草字头)为什么都是草字头?(大都与一些植物有关)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七、指导书写

1.指名说“篮、筐”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八、作业:

[识字三 教案教学设计]

篇8:识字三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3. 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韵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识字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引导自学

1.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三。(板书)

2. 引导自学。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六幅图和图旁的字有什么联系。(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1. 出示“笔”图:这是什么?毛笔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2. 出示“尖”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它有点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看出来了么?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 出示“看”: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表示看“看”字。

4. 小结

(1).这“笔、尖、看”三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它们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2).我们怎样学的?小结学法。

三.同法学“灶、歪、尾”

四.复习巩固

1. 看图读字,读准字音。

2. 给生字找朋友。

五.读儿歌

1. 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 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3. 反馈检查。

4. 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五.课堂练习

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 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 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从哪儿看出宁宁很粗心?(读有关语句)

(2).“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怎样的?

(3).指导朗读。

3.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 指导背诵。自由背、看图背、指名背、同桌互背。

二.教学生字,正音。

1. 认读儿歌中的生字,正音。

2. 教学新偏旁。

3. 学生看笔顺、描红。

4.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 练写生字。

6. 认读课后词语。

7. 听写词语。

[识字三 教案教学设计]

篇9:识字三(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是新世纪的宠儿,从小就在一个个温暖的小窝里长大,没有经历风风雨雨,也体会不到革命时代,中国优秀儿女们的艰辛,所以在这一单元,主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教育,为此,要组织学生读多让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蕴含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此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的了解。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从识字、课文到语文园地,都突出了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这一主旨。其中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也有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看雪》。相信孩子们通过本组的学习,一定会对我们的祖国,对我国的首都,对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高度的现代文明有较深的印象,爱国情感会得到提升。

识字三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第一课时: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13亿炎黄子孙的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学生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忙。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比如,各地学生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再如,通过“江泽民、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学生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山川”的大致了解来理解。

6、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如: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7、教师抽查学生自学情况:

换偏旁:伸--神 勇――涌 减一减:写――与 眠――民

加一加:夹――峡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及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ān)、州(zhōu)、争(zhēng)、族(zú)。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学生注意。

(2)观察发现。

相似的字:川、州。

难写的字:民、族。

(3)重点讲解。

夕:撇不宜长,“”的横要短,撇要长。

川: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

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把自已收集到的祖国各地的风光,及知识拿来给同学们看一看,小组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朗读本课,可以诵读为主。让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读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宝岛未归的遗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自由说说从每一句三字经中,读出了什么,体会到什么。比如,从第一、二句中读出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从第三句中读出宝岛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从第四句中读出各族人民正在齐心协力,奋发向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课文的内容只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致说说,不要一句一句地讲解。中华民族的情况,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等地理名词,可让学生在课前了解一下,教学时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让他们自己说说,教师也可以适当予以点拨。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解答。小组解答不了的,由组长向全班提出。

4、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又称为“神州、华夏、中华”?

(2)“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在哪儿?是什么样的?

(3)台湾在哪儿?为什么说台湾和大陆是一家?

(4)“各民族”指哪些民族?我们自己是什么民族的?

以上这些问题你最想了解哪个,你打算怎么解决呢?

5、选取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回家利用多种途径找答案。明天开一个祖国知识讨论会:“我来说说我们的祖国”。

在理解和感悟“各民族”时,可结合课后“读读认认”中的图画和词语,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三、实践活动

少数民族知识知多少

搜集少数民族的服饰、房屋、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可以按民族把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在学习园地或板报上办个专栏。

[识字三(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0:柳宗元《三戒》赏析

柳宗元《三戒》赏析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致死不悟。

【译文】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得到一只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饲养起来。刚踏进家门,群狗一见,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猎人大怒,把群狗吓退。从此猎人每天抱了幼麋与狗接近,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幼麋稍为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昵。狗因为害怕主人,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馋相。

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就跑过去与它们一起嬉戏。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但麋至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上自下死)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译文】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执禁忌特别过分。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当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爱护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他家的粮仓和厨房,都任凭老鼠横行,从不过问。

因此老鼠就相互转告,都跑到某人家里,既能吃饱肚子,又很安全。某人家中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器物,笼筐箱架中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夜里则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各种各样的叫声,吵得人无法睡觉。但某人始终不觉得老鼠讨厌。

过了几年,某人搬到了别的地方。后面的人住进来后,老鼠的猖獗仍和过去一样。那人就说:“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又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于是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洞,奖励仆人四面围捕。捕杀到的'老鼠,堆得象座小山。都丢弃在隐蔽无人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以为吃得饱饱的而又没有灾祸,那是可以长久的吗?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加口字旁),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译文】黔中道没有驴子,喜欢揽事的人就用船把它运了进去。运到以后,发现驴子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老虎看到驴子那巨大的身躯,以为是神怪出现。就躲到树林间暗中偷看,一会儿又稍稍走近观察,战战兢兢,但最终还是识不透驴子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大叫一声,把老虎吓得逃得远远的,以为驴子将要咬自己,极为恐惧。然而来回观察驴子的样子,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后来老虎更听惯了驴子的叫声,再走近驴子,在它周围徘徊,但最终还是不敢上前拚搏。又稍稍走近驴子,越发轻侮地开始冲撞冒犯,驴子忍不住大怒,就用蹄来踢。老虎见了大喜,心中计算道:“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腾跃怒吼起来,上去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尽了驴子的肉,然后离去。

唉!驴子形体庞大,好象很有法道,声音宏亮,好象很有本领,假使不暴露出自己的弱点,那么老虎虽然凶猛,也因为疑虑畏惧而终究不敢进攻;而现在却落得这个样子,真是可悲啊!

篇11:柳宗元三戒赏析

柳宗元三戒赏析

《三戒》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写的一组寓言,蕴含着深刻道理。

《三戒》原文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其一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其二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其三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三戒》译文

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象,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种动物的结局,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作了这篇《三戒》。

其一

临江之麋

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得到一只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饲养起来。刚踏进家门,群狗一见,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猎人大怒,把群狗吓退。从此猎人每天抱了幼麋与狗接近,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幼麋稍为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暱。狗因为害怕主人,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馋相。

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就跑过去与它们一起嬉戏。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但麋至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其二

黔之驴

黔中道没有驴子,喜欢揽事的'人就用船把它运了进去。运到以后,发现驴子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老虎看到驴子那巨大的身躯,以为是神怪出现。就躲到树林间暗中偷看,一会儿又稍稍走近观察,战战兢兢,但最终还是识不透驴子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大叫一声,把老虎吓得逃得远远的,以为驴子将要咬自己,极为恐惧。然而来回观察驴子的样子,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后来老虎更听惯了驴子的叫声,再走近驴子,在它周围徘徊,但最终还是不敢上前拚搏。又稍稍走近驴子,越发轻侮地开始冲撞冒犯,驴子忍不住大怒,就用蹄来踢。老虎见了大喜,心中计算道:“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腾跃怒吼起来,上去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尽了驴子的肉,然后离去。

唉!驴子形体庞大,好象很有法道,声音宏亮,好像很有本领,假使不暴露出自己的弱点,那么老虎虽然凶猛,可是由于多疑、畏惧,最终也不敢先下手为强;如今出现这种结局,难道不可悲吗?

其三

永某氏之鼠

永州有一个人,怕犯日忌,拘执禁忌特别过分。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当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爱护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他家的粮仓和厨房,都任凭老鼠横行,从不过问。

因此老鼠就相互转告,都跑到那个人家里,既能吃饱肚子,又很安全。那个人家中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器物,笼筐箱架中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夜里则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各种各样的叫声,吵得人无法睡觉。但那个人始终不觉得老鼠讨厌。

过了几年,那个人搬到了别的地方。后面的人住进来后,老鼠的猖獗仍和过去一样。那人就说:“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又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于是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洞,奖励仆人四面围捕。捕杀到的老鼠,堆得像座小山。都丢弃在隐蔽无人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以为吃得饱饱的而又没有灾祸,那是可以长久的吗?

篇12:柳宗元的三戒

柳宗元的三戒

柳宗元的三戒是非常出名的寓言三则,柳宗元的三戒分别讲述什么呢?柳宗元的三戒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呢?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致死不悟。

【译文】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得到一只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饲养起来。刚踏进家门,群狗一见,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猎人大怒,把群狗吓退。从此猎人每天抱了幼麋与狗接近,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幼麋稍为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昵。狗因为害怕主人,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馋相。

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就跑过去与它们一起嬉戏。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但麋至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上自下死)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译文】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执禁忌特别过分。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当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爱护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他家的粮仓和厨房,都任凭老鼠横行,从不过问。

因此老鼠就相互转告,都跑到某人家里,既能吃饱肚子,又很安全。某人家中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器物,笼筐箱架中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夜里则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各种各样的叫声,吵得人无法睡觉。但某人始终不觉得老鼠讨厌。

过了几年,某人搬到了别的`地方。后面的人住进来后,老鼠的猖獗仍和过去一样。那人就说:“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又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于是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洞,奖励仆人四面围捕。捕杀到的老鼠,堆得象座小山。都丢弃在隐蔽无人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以为吃得饱饱的而又没有灾祸,那是可以长久的吗?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加口字旁),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译文】黔中道没有驴子,喜欢揽事的人就用船把它运了进去。运到以后,发现驴子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老虎看到驴子那巨大的身躯,以为是神怪出现。就躲到树林间暗中偷看,一会儿又稍稍走近观察,战战兢兢,但最终还是识不透驴子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大叫一声,把老虎吓得逃得远远的,以为驴子将要咬自己,极为恐惧。然而来回观察驴子的样子,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后来老虎更听惯了驴子的叫声,再走近驴子,在它周围徘徊,但最终还是不敢上前拚搏。又稍稍走近驴子,越发轻侮地开始冲撞冒犯,驴子忍不住大怒,就用蹄来踢。老虎见了大喜,心中计算道:“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腾跃怒吼起来,上去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尽了驴子的肉,然后离去。

唉!驴子形体庞大,好象很有法道,声音宏亮,好象很有本领,假使不暴露出自己的弱点,那么老虎虽然凶猛,也因为疑虑畏惧而终究不敢进攻;而现在却落得这个样子,真是可悲啊!

篇13:三味书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三味书屋

一`教学目标

1. 图文对照,学习课文按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和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2. 把握课文内容,学习鲁迅先生严格要求自己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2.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结合图画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观察叙述的。(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朗读,讨论交流,找出这一段中表示方位的词语。)

二. 让学生说说每个方位都有什么事物?

三. 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感受“三味书屋”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 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鲁迅为什么会迟到?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抓住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这一重点句探究鲁迅迟到的原因。

2. 从鲁迅书桌上的“早”字可以体会到什么?

先让学生从课文中画出有关他在书桌上刻个“早”字的句子,反复地读,抓住重点词句品味。理解“默默”的意思。

3. “坚定的信念”指的是什么?

理解“毫不松弛”的意思。

“深深地”说明了什么?鼓励学生把对重点词句的感悟说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4. 回过头来想一想:这一段先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按记叙的顺序概括出内容要点。

(1)“早”字的形状。

(2)“早”字的来历。

(3)“早”字的意义。

五.指导朗读。

“坚定的信念”后面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但要稍作停顿,“‘早’字”“坚定的信念”要读重音,“默默地”“深深地”可重音轻读,速度放慢些。整句话的朗读要语速适中,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

六.练习。

读句子回答问题

(1) 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几乎”“奔走”说明了什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 鲁迅默默的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的刻在心里。

[三味书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三 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案

综合学习三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

戒电脑游戏

最后的长春藤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三)

诗词鉴赏复习教案三(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汉语拼音复习三课堂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三戒 教案教学设计(共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三戒 教案教学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