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四周第一课时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不读书就没饭吃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四周第一课时(共含17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不读书就没饭吃”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四周第一课时

篇1: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四周第一课时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四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歌曲《阿西里西》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体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音乐情绪,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生活内容,掌握混声合唱的相关知识。          2.能够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阿西里西》,并能用固定节奏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难点:领会、体验歌曲的民族风格及合唱所形成的艺术效果。教学准备:vcd、教学光盘、钢琴等。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1、播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mtv2、提问:这部mtv表达了怎样的生活内容?在什么地方?你了解这个地方吗?1、伴随着音乐进教室。2、学生聆听、观赏并把自己所了解的西南少数民族做简单介绍。创设气氛,激发兴趣,为课堂做铺垫。教师总结并简介西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2、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1、简介歌曲及背景知识。2、播放歌曲提问:歌曲的体裁形式?歌曲的基本情绪如何?1、认真聆听,并能用简单的动作或语言表达感受的情绪。2、回答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通过各种方式更好的体验、感受音乐。1、媒体出示歌曲的两个基本素材2、分组讨论,设计动作。1、跟钢琴伴奏哼唱。2、设计简单的动作,表演感受。3、学习歌曲《阿西里西》1、简介歌曲相关知识。2、教师范唱。提问:歌曲的音乐情绪 ?3、播放《阿西里西》钢琴伴奏,要求学生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演唱。1、聆听,感受活泼流畅的歌曲。2、轻声跟唱,找出曲中的大跳音程的地方并唱准。3、跟琴声演唱。激发学生学习此曲的兴趣,在主体的参与实践中学会歌曲。4、艺术创作1、出示固定节奏2、用固定节奏为歌曲伴奏。3、分发乐器1、学生击掌练习2、学生分组合作练习。3、学生表演。培养合作能力,在实践中表现音乐。5、师生合作师钢琴伴奏学生表演情感升华

篇2: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九周第一课时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九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歌剧音乐,乐于了解相关音乐文化。(情感目标)2、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猎人合唱》,并尽量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能力目标)3、初步了解作品相关知识,初步了解韦伯的生平及贡献。(知识目标)教学重、难点:歌曲《猎人合唱》学唱教具准备:自制课件(ppt)、磁带、口风琴、教学光盘、画纸与画具教学理念:    这是初中学生接触歌剧的第一课,如何让世界歌剧走入现代学生的心中,并让他们产生兴趣,留有印痕,是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在思索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设计了本课例,意在让学生通过选择问答、聆听小幽默、设计场景、体验歌唱、即兴表演与绘画活动等多种活动,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音乐,对歌剧初步了解并留有印象。教学过程: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呈示课前准备播放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随音乐进教室营造课堂氛围,引起学生注意,为本课歌剧教学埋下伏笔。二、新课(一)导入:1、提问:刚才课前欣赏的歌曲出自于下列哪部作品?  a《白毛女》   b《茶花女》c《江姐》   d《洪湖赤卫队》2、你知道这部作品的体裁是什么?a、戏曲      b、曲艺c、歌剧      d、进行曲学生回忆、思考、回答通过选择的形式,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也乐意去思考并回答,通过两个小问题,为新课引入打下基础。(二)介绍歌剧相关知识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和芭蕾)和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艺术。音乐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剧中音乐处于主要地位。小幽默:“什么是歌剧啊?”小彼得问爸爸。“在歌剧里,”爸爸回答“当舞台上一个人被敌人用匕首刺进胸膛后,他对着流出的鲜血会大声地长时间地唱起歌来。”观看、聆听课件中的介绍,初步了解歌剧。聆听小幽默通过观看课件,聆听教师介绍,对歌剧初步了解。通过插入一段小幽默,吸引学生对歌剧的进一步了解产生兴趣。(三)导入歌曲播放《猎人合唱》片段,让学生谈聆听后的感受(想象画面,设计场景与标题)聆听,初步感受、交流初步感受作品。通过想象画面,设计场景与标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学唱歌曲:1、听唱全曲旋律,对于c部分旋律采取视唱进行。2、学唱高声部。 a、随录音    b、随琴3、学唱低声部(随琴)4、随音乐唱高声部:引导学生感爱、体验、理解、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愉快、兴奋、唱歌远去)可适当插入作品有关介绍。5、练习c部分的合唱。1、随琴哼唱歌谱。2、随琴唱词。3、随伴奏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体验二声部的合唱。1、用视唱法,学唱歌曲c部分;用听唱法学唱歌曲。2、学习如何有感情地去演唱《猎人合唱》,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3、适当了解作品相关内容,拓宽知识面。三、活动分小组为歌曲设计活动: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组合成四小组——合唱组、绘画组、伴奏组、表演组,进行自由设计活动。学生根据特长自由组合进行设计,准备展示与交流。简单评价让学生根据特长爱好进行小组结合与设计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互评与自评,促进创作的热情和体验合作的成功感。四、结束1、小结:学生小结,教师补充2、布置作业:查有关《洪湖赤卫队》的相关知识与作品。学生小结伴随《猎人合唱》音乐离开教室,愉悦下课。学习如何查找一些资料,并与人交流。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篇3: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五周第二课时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五周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瑶族舞曲》教学目标:1、聆听《瑶族舞曲》,体验乐曲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参与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         2、能用乐器演奏部分音乐主题 ,并能自选主题填词演唱。教学重、难点:体会乐曲不同部分的音乐情绪,参与音乐实践。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竖笛、钢琴等教学流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一、组织教学播放乐曲《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演奏)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营造气氛,稳定情绪,作好铺垫。二、导入新课刚才播放的是由民族管弦乐演奏的乐曲《瑶族舞曲》,旋律优美动听。说到瑶族,你能否说一说你对它的认识呢?学生讨论并回答。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好的欣赏乐曲。三、欣赏教学1、播放《瑶族舞曲》(扬琴与乐队)2、提问:  乐曲的基本情绪如何?乐曲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有几个音乐主题?3、师总结1、聆听2、讨论后回答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基本结构及主题。4、出示乐曲的两个音乐主题:主题a、         主题b、5、再次聆听主题a、b在曲中的演奏。思考:这两个主题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4、请学生唱一唱。用竖笛吹一吹。5、学生聆听,进行联想并回答。通过演唱及演奏熟悉音乐主题,进行音乐形象的联想,进一步了解乐曲。6、根据你对作品的理解,自选主题填词演唱。7、组织学生表演。6、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填词,排演。7、展示作品,学生表演。将欣赏、体验、创作融于一体,在实践中理解、表现音乐。四、总结1、将本单元的欣赏曲目编上序号,填到与其相关的中国分省(区)地图中去。2、将西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作比较,说说它们的差异有哪些?3、课堂小结4、播放歌曲《阿西里西》1、作实践与创造第四题。2、讨论、比较后分析总结。3、唱着歌曲走出教室。通过总结,加深感受。

篇4: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吆喝》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吆喝》教案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过程与方法:

以情景感受,重点研读,活动品味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

2.结构安排独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1ai2) 铁铉(xuan4) 囿于(you4)

隔阂(he2) 饽饽(bo1) 秫秸(shu2jie1)

商贩(fan4) 吹嘘(xu1) 吆喝(yao1he)

小钹(bo1) 荸荠(bi2 qi2)

2.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招揽。

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二、导人

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教师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了解。

作者简介:

萧乾(1910~)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

篇5: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四周教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四周教案

周次 第 4周 周课时 共2课时 年级、科目 八年级地理 教师 王浪利 教学内容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一节“祖国心脏”――北京市 第三节“燕赵沃野”――河北省 二次备课记录 教案设计与学法指导 本  周  第  一  课  时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一节“祖国心脏”――北京市 ●课型:授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运用地图说出北京市的位置、范围。 2.了解北京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 3.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北京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4.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特别是北京的政治、文化、交通地位。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形图、通过查阅资料并用语言描述北京市的地形特征,能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市的主要公路和铁路干线名称。 2.运用各种专题地图,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运用专题地图逐项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城市职能。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使学生对北京有更深的了解。 重点:北京市的城市职能。 难点:   1.北京市的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交通状况的因果关系。   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教学突破:恰当运用读图分析的方法了解北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联系当前的时政内容探索理解北京在我国城市职能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 《北京市地形、政区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处理作业。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查阅地图册P17,复习沿海15个省区的名称,引入新课 “ 祖国的心脏”―北京市 (板书) 二、 新课学习: (一) 北京的自然环境: 1、 北京的位置、地形: 教师指导: 读图P30图2-1《北京地形》 学生活动: 完成P30“活动”No1、2读出北京位于哪一个地形区,并分析得出地形特征。 教师小结归纳;北京市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华北平原西北部。 2、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北京之夏” 教师指导:分析北京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并分析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 读图,分析得出北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教师小结归纳:温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集中于夏季。 (提问):我们到北京旅游选择哪个季节? (二) 北京的城市职能: 1.全国的政治中心: 师生互动:阅读P31“天安门广场”,要求根据课本内容画出天安门广场的平面简图。 (略) 学生活动:分析、归纳天安门广场的象征意义。 2.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的中心: 学生活动:(1)阅读P31教材内容和P32“阅读“内容   (2)查阅《地图册》P19《北京主要文化机构和设施》 教师小结归纳:北京教育、科学、文化发达,集中了百多所高等院 校及有图书馆,博物馆等众多文化场所。 3.全国的交通枢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学生活动: (1)查阅《地图册》P20,了解北京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交通枢纽。 (2)阅读教材P32“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地读册》P19《北京市区主要旅游景点》 师生互动:阅读教材P32-33正文内容,明确北京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 (三) 北京市的环境保护: 学生活动:1.阅读P3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内容。   2.分析归纳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自然环境问题和人文环境问题有哪己方面? 师生互动: 结合教材P33“活动”No1内容,探究出解决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从技术措施、行政手段、法律法规等方面) ●知识反馈,练习巩固: 1.小结课堂内容,突出重难点。 2.课后作业(1)配套练习。 3.随堂练习(详见附题) ●板书设计: “祖国的心脏”----- 北京 (一)北京的自然环境 1.北京的地理位置 2.北京的地形特征 3.北京的气候特征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人文环境) 1. 全国的政治中心 2. 全国的交通中心 3. 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的中心 4.全国的经济中心 5.国际化大都市(1)历史文化名  (2)现代化大都市 (三)、北京市的环境保护 1. 环境问题 (1) 自然环境问题 (2) 人文环境 2.环境保护的措施 ●附:练习题 随堂练习设计 一、 填空题 1.北京市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外交往等中心。 2.北京市位于----平原的西北部边缘,_______山以南,_______山以东地区。 3.通过北京市的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_______线、_______线、_______线和京包线等。 二、 选择题 1.北京市地区属于(  )气候类型。 A.温带海洋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北京市列入世界人类遗产清单的其中有(  )。 A. 明代长城 、故宫 B.天坛、燕山  C.明十三陵、永定河  D.密云水库、颐和园 3.北京市目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A. 水土流失、绿化减少B.交通堵塞、水资源匮乏  C.气候恶化、面积减少  D.住房紧张、绿化增加 三、个性练习设计 1. 从自己的家乡到北京,可以选择哪些交通工具,具体路线如何? 2. 查询有关资料,写出北京的主要科研机构、高等学府、新闻出版社机构名称(不少于10个)。 3.搜集北京各旅游景点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课余交流。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  周  第  二  课  时   第三节  “燕赵沃野”――河北省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河北省的地理位置及其区位优势。 2.知道“燕赵大地”的由来。 3.了解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 4.了解河北省利用其区位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发展新型农业的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认识美丽壮观的`新唐山。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爱我家园,建设家园”的情感教育。 ●教学难点:   了解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 ●教学重点: 1.了解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 2.了解河北省利用其区位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发展新型农业的意义。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地图册》 ●教学过程: 处理作业、导入新课:   (引入)大家都学过历史上的“战国七侯”;即齐、燕、韩、赵、魏、秦。你们知道当时赵国和燕国所在的地理位置吗?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沿海万里行的第三站:“燕赵大地”――河北省。 (板书)第三节  “燕赵沃野”――河北省  一、自然环境 (读图)地图册18页:说出河北省的地理位置 (小结)环抱北京、天津,东临渤海,四周与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为邻;河北省地形特点是:西北多山地,东南以平原为主。 (讲)建国以来,在河北省发生了次大的自然灾害。 (阅读)课本37页“唐山大地震” (板)二、唐山大地震 三、以农业为主的省份 (问)河北省的自然条件如何?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小结)河北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其中南部为华北平原一部分,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多,土地肥沃,光照条件好,是我国的小麦和棉花的重要产区;但华北平原也存在着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劣势:地表排水不畅,土壤盐碱化,由于是季风气候,春旱夏涝,农业生产不稳定。 (讲)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北省,除了自然条件外,还有些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促进了河北农业的发展,比如发达的交通――农产品外运销售便利;农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反季节蔬菜、花卉、草皮、中高档水果,物以稀为贵,经济效益高。 ●知识反馈,练习巩固: 1.小结课堂内容,突出重难点。 2.课堂练习  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燕赵沃野”――河北省   一、自然环境   二、唐山大地震   三、以农业为主的省份 ●教学探讨与反思:      

篇6: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七周第二课时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七周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歌词)2、欣赏《夜莺》 教学目标:1、继续熟练《大海啊故乡》的演唱,进一步体验歌曲表现的情感。2、学生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的英文歌词。3、了解电子音乐及电子乐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歌词 教学难点:做到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中的英文歌词 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教材配套光盘及小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信息反馈

设计意图

一、组织学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演唱版本(教师自己演唱录制)学生入座及师生礼仪直接进入今天这节课的主题二、 学唱歌曲 《大海啊! 故乡》 英文歌词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歌声是谁唱的呀, 师:大家今天想学会演唱英文吗生:是老师你自己唱的 生:想激发学生学习英文歌词的欲望1、英文歌词朗读 ①抽查学生课余准备情况 ②教师示范朗读 2、教师用钢琴弹奏一遍旋律。 3、教师弹奏旋律 4、教师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5、教师弹自唱英文歌词 6、学生英文演唱表演由几个程度不同的学生朗读英文歌词 欣赏教师朗读英文 随琴音视唱旋律 随琴音轻声填唱英文歌词 轻声跟唱 通过学习英文歌词使学生更进一步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以及激发学唱歌曲的热情。 三、 音乐欣赏 《夜莺》 1、新课导入 2、播放录音 3、完成实践与创造三 4、简要介绍雅尼以及他的电子音乐 5、复听音乐 6、用小乐器练习课本第24页旋律学生安静的欣赏音乐 部分学生说出对音乐的感受及不同的看法。 进一步情感体验 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印象 四、 音乐知识 了解1、电子音乐 2、电子乐器介绍(有条件的学校老师可以学会几样电子乐器 3、完成第27页第五题学生讨论并预测电子音乐可否取代人的歌声和各类中外乐器的演奏。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不必要求有统一的结论。 五复习巩固教师播放录音伴奏学生齐唱巩固已内容温顾而知新

篇7:PEP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PEP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Unit 4 What are you doing?第一课时 一Teaching contents A Let’s learn  Let’s play  C Let’s sing 二learning  objectives a) will be able to listen ,read and speak and write the following phrases: drawing pictures, cooking dinner, doing the dishes, reading a book, answering the phone. b) 能够领悟动词后面加上ing 的内在涵义 c) 通过说唱Let’s sing部分的歌谣巩固短语和句子。 三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Important point:掌握五个四会动词短语的ing形式。 Difficult point: 动词词组ing形式的读音及拼写。 四Teaching aids 1)教师准备词卡,和录音机,磁带 2)教师准备ppt 五:Teaching process 一)Warm-up/revision 1.  Daily communication. 2.  let’s chant Do, do, do the dishes. Read, read, read a book. Draw, draw, draw pictures. Cook, cook, cook dinner. Answer, answer, answer the phone 3课件出示 1)  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I often ……. (go shopping, play the piano, read a book, do the dishes, cook dinner…) 2)  What can you do? I can ………………(教师用动作示意) (sweep the floor cook dinner wash the clothes  wash the window draw pictures empty the trash……) 二) presentation/practice (当学生说到draw pictures……) 1) drawing pictures 1.  T:I can draw pictures too. And I am drawing pictures now. (操练(个人朗读,小组朗读………,板书) 2. 操练 I am drawing a duck.   I am drawing a banana. I am drawing ___. 2)cooking dinner 课件出示一只猪 T:What’s this? Ss: It’s a pig. T: Yes, it’s a helpful pig. She can do many things. She can sweep the floor, she can cook the meals, wash the clothes….But what’s she doing now. Let’s ask him: Pig ,pig, what are you doing? Pig:I am cooking dinner. 3)Let’s sing What are you doing?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drawing pictures. I am drawing pictures. What are you doing?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cooking. I am cooking. 4)课件出示一只累了 的`猪 T:What’s happened to Miss pig? S: She is tired. T:Yes, because she has been cooking for two hours. She is very tired .She wants to play with others. So she calls Mr sheep. 5) doing the dishes Pig: Sheep, sheep, what are you doing? Can you play with me? Sheep: sorry. I can’t. I am doing the dishes.(板书,操练) 6) Pair work(就sheep和pig 之间对话) 6)reading a book T: Mr sheep is busy. He is doing the dishes. So pig calls Mr dog. Pig:Dog ,dog, what are you doing? Dog: I am reading a book.(板书,低高音朗读) 7)I am reading an English book. I am reading a Chinese book.    I am reading a/an ___. 8)answering the phone. T: Mr dog is busy ,too. At last, she calls Miss cat. Pig:Cat, cat, what are you doing? Cat: I am answering the phone. Pig: oh, oh, can you play with me? Cat: OK! Let’s go. 9) 同桌之间操练 10)Read all the words 11) Let’s chant What are you doing? What are you doing? I’m doing the dishes. What are you doing? I’m drawing pictures. What are you doing? I’m reading a book. What are you doing? I’m cooking dinner. What are you doing? I’m answering the phone. 11) open the book, then read after the tape. 12) Play a game 做一做(一名学生上台做动作)  问一问(其他学生问)  A: What are you dong?  答一答(这名学生回答)   B:I am……… 13) Look and say I often….  I am …. cook dinner cooking dinner eat dinner eating  dinner   ………….. 14)总结规律 15)read and write Wu:  What are you doing, John? John:   I am …  Wu:  Thank you. What are you doing ,father?  Father: I am…  Wu: Hi, bear.What are you doing?  Bear:  I am ….  Wu:  Mom.What are you doing?  Mom:  I am…  Wu: Thank you. What are you doing, uncle?  Uncle: I am… 16) Design about your day. (来设计你的一天) My Day eg: I am ___________at _____ 三)Homework 1.完成相应的作业本和抄写本上的练习。  2 课间用今天所学的句子进行对话操练  3 背诵今天的单词,并默三次,中文 一 次。 六blackboard design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answering the phone. drawing pictures cooking dinner doing the dishes  reading a book                                         

篇8:八年级下册数学菱形第一课时教案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1.菱形的知识,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一些,可由小学学过的知识作为引入。

2.菱形在现实中的实例较多,在讲解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时,教师可自行准备或由学生准备一些生活实例来进行判别应用了哪些性质和判定,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3.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在讲授这节内容前,可指导学生按照教材148页图4-33所示,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道具,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感,有在教学中有切实的体例,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轻松些.

4. 在对性质的讲解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学生分别对事先准备后的图形进行边、角、对角线的测量,然后在组内进行整理、归纳.

5. 由于菱形和菱形的性质定理证明比较简单,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思路,由学生来进行具体的证明.

6.在菱形性质应用讲解中,为便于理解掌握,教师要注意题目的层次安排。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菱形的性质.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通过教具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6.通过菱形性质的学习,体会菱形的图形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定理.

2.教学难点:把菱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综合应用.

3.疑点:菱形与矩形的性质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做一个短边可以运动的平行四边形)、投影仪和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演示教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观察讨论;学生分析论证方法,教师适时点拨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篇9:八年级下册数学菱形第一课时教案

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学习的正方形的基础。

本节的难点是菱形性质的灵活应用。由于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如果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就可以得到许多关于边、角、对角线的条件,在实际解题中,应该应用哪些条件,怎样应用这些条件,常常让许多学生手足无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篇10:八年级政治下册《维护人格尊严》第一课时教案

八年级政治下册《维护人格尊严》第一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难点:人格尊严的理解;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对人格尊严权的认知较差,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有关事件,中学生甚至不懂得判断是否侵犯他人或自己的人格尊严。

2、学生的需要:学会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形成和发展尊重人格尊严的情感,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道德和法律素质。

【综合设计思路】

(一)课前准备:

教师:1、根据教材的需要收集案例、材料,并制成课件。

2、编制小品《为什么会这样》

3、认真学习有关人格尊严的法律条文,收集法律依据。

学生:1、寻找发生在身边的有关侵犯人格尊严的事件。

2、查找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新闻前后”

①新闻评析:对此,你有何看法?

内容:广州一家韩国公司女老板,为了惩罚迟到的中方雇员,竟令中方雇员向她集体下跪,以满足她的虐待淫x威心理。

②新闻后续:此刻你的心情又是如何?

内容:大多数中方雇员为了一份有限的薪水,做出了牺牲人格的尊严和民族气节而向恶人下跪的选择。这当中,只有一名从河南来的打工青年,毅然做出了辞职不跪的.义举,令韩国女老板目瞪口呆,淫x威之心顿减。这位河南打工青年的行动受到了所有知情者的高度称赞。很快,另一家中国公司破格录用了这位铮铮硬骨的男子汉。

小结:这不仅是给这位外国女老板的威慑,而且也是对国家尊严的维护,他自己人格尊严维护。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对比,引发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振动,从而为下文在法律上认识人格尊严打下基础。

2、引入课题:维护人格尊严

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师: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权利?

(肖像权、姓名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

图片展示 补充说明

(宪法的规定,增加了学生维权的信心,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人格尊严权了解的要求。学生会从书本上去了解,并联系做相应的充解释,教师的图片的补充介绍达到抽象概念形象化的效果。)

3、情境再现 加深理解

问:现实生活中人格尊严权并没有受到广泛重视,侵权现象时有发生,你的身边(学校、家庭、社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小结: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则作适当引导补充,并说明侵犯的公民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合作探究:“你来当法官”

案件一:报社侵犯了小陆的肖像权吗?

案件二:某网站举办“评选歌坛十大丑星”的活动

案件三:街头偶遇(小偷被打,中学生出面制止)

案件四:未经许可使用刘翔跨栏镜头作广告封面

案件五:在90年代一部热门电视剧《过把瘾》一个镜头指向了一个路边群众。

设计意图:将所学的知识及自己所查找的法律法规运用到案件中,达到学以致用,特别是其中较模棱两可的案件的处理,则可以增加学生的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处理案件可以增加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5、新闻再评 认识升华

师: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能从法律的角度,再次评析 “韩国公司女老板”新闻。

设计意图:在达到前后互应的同时,让学生对事件的认识从表面、感性的认识上升到深层、法律、理性的认识。

6、大家话收获

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命、人的自由一样,都是至高无上的。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侵犯公民的这些权利,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收获达到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

篇11:八年级政治下册《保护个人隐私》第一课时教案

八年级政治下册《保护个人隐私》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掌握我国法律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有关规定。

2.学会如何维护自己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白个人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懂得在现代社会中维护隐私权的重要意义;

2.懂得我国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法律规定,懂得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并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做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情。

【教学重点】

了解隐私权包括的内容,理解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未成年人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隐私。

【教学难点】

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与成年人的教育之间的矛盾;如何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尊重他人的隐私。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名画欣赏

请同学们欣赏土耳其著名漫画家奥斯曼之杰作

问:1、这个人在干什么?(偷窥)

2、你们觉得他(她)有可能在偷看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回答)

(如日记,信件、密码、个人活动----)

3、你觉得你生活中的这些东西可以与人分享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这些都是个人秘密。)

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理解个人隐私的含义。

(二)法律导航 (P44)

1.个人隐私的含义: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个人独特的生理特点、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

2.尊重个人隐私的意义: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不宜公开或不愿意公开的个人私事,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名言:“在一个真正……――佚名”

(三)你说我说

案例:警方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住宅电话进行了监听,发现了犯罪事实。李某认为警方这么做是侵犯他的个人隐私权。

你们觉得李某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犯隐私权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对个人隐私权含义的理解。

(四)法律导航 (P44)

3.个人隐私权的含义: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五)“火眼金睛”

(1)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白宫5月13日公布的一份联邦财务报告,布什和他妻子劳拉申报了拥有的财产。布什总统还汇报了所收礼品情况,其中包括价值400美元的随手小折刀,最贵重的礼物是一辆价值2700美元的山地自行车。

(越受瞩目的公众人物其隐私权越易受到侵犯。)

(2)李某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发现有多名实习医生在观摩自己的手术过程。

(公开了个人的生理特性。)

(3)叶某在自动提款机前取钱时,有好几个等待取钱的人围着她。

(对比:很多银行的在柜台前设置一米线的做法。)

思考:以上材料中的行为侵犯了个人隐私权吗?为什么?

(六)法律导航 (P44)

4.我国宪法和民法通则等法律规定保护个人隐私权,如……

5.对隐私权的尊重程度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七)你说我说

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属于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

如:1.未经同意,偷看别人的信件(日记)或手机短信。

2.在试衣间试穿新衣或在浴室洗澡时,被人偷拍。

3.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学生被侵犯隐私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原来被经常提起的偷看日记已经退到第三位,翻看手机短信和QQ聊天内容则上升为第一位,另外还有用带摄像功能的手机偷拍等侵犯隐私权的方式。

(八)案例分析:“小琳的烦恼”

(一)小琳是温州某中学初三(2)班学生,一直以来小琳的成绩总是令父母满意,可在最近几次测试中成绩连续下降,妈妈非常担忧。于是家中就出现:小琳与同学通电话时,妈妈会拿起另一部电话;小琳与同学上网时,妈妈会悄悄地站在她身后;小琳的书包这些天还有被人整理过的迹象-----

你觉得妈妈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

你在生活中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吗?后来你是怎样处理这事的?

过渡句:沟通是最好的做法。然而,当时小琳和妈妈都没有找对方沟通,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后……

(二)一天,小琳妈妈特地到学校向班主任杨老师了解小琳在学校的情况。此后,杨老师非常关注小琳。这天自修课杨老师巡堂来到教室,发现小琳在看一封信,看信的字迹,很像是男孩子写的,杨老师断定小琳在谈恋爱,于是把信抢过来。杨老师要求小琳交待谈恋爱之事。小琳百般争辩最后老师要小琳叫家长,小琳不敢告诉父母。第二天班主任上课时在全班同学面前不仅对小琳连嘲带讽的批评一通还把那封信当众读了一遍,小琳自觉无地自容,冲出了教室,在校外游荡了一天,傍晚时被汽车撞伤了。

你认为杨老师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小琳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九)小结:

今天老师举了小琳的事例,这些事也是小琳的隐私,我把她的事拿出来跟大家探讨,你们觉得我这样做可以吗?

(不可以。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见P45“法律法规”)

这是老师摘自新闻媒体报刊上的。新闻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要注意什么?

(参考P45“法律法规”)

问: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可以受《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在生活中我们的隐私权还可以得到哪些法律的保护?(见P44保护隐私权的主要法律规定 )

(板书)法律对保护公民隐私权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

邮政法规定:……

律师法规定:……

(十)探究园:情境研讨“生活中各种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现象”

学生讨论分析案例:怎样认识家长、老师出于关心和爱护而侵犯子女、学生隐私的行为?

参考:①情境中父母、老师的做法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虽然他们主要是出于善意,担心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什么自己不能妥善处理的事或不能解决的烦恼,但这属于违法行为,我们应加以反对和制止。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家长、老师应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②作为监护人的家长,不应以侵犯隐私权的方式来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而应采取其他方式来了解。如双方以朋友方式谈心,父母不妨回忆一下自己当年的经历唤起子女的共鸣,或找子女的朋友、同学了解情况等方式。这样做,既尊重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又能使他们健康成长。

(十一)课后作业

1、辩一辩:你认为分数是否可以成为学生的隐私?为什么?(写出支持你观点的理由。)

(目的:引发学生对隐私权的思考,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角度去理解隐私权,在生活与法律的矛盾冲突中去学习隐私权的内容。)

2、读一读:P48《阅读与感悟》(目的:了解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及表现,拓展知识面。)

篇12:八年级政治下册《维护人身权利》第一课时教案

八年级政治下册《维护人身权利》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含义、地位、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具体内容,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人身自由权利不受侵犯;了解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组成和意义,知道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2.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及应受的制裁,懂得保护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公民有哪些人身自由权利和生命健康权利,认识到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生命健康是重要的人身权利,从而自觉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2.当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时,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遇到社会上发生损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或伤害人的生命健康的行为,能够在不危及自己生命的情况下用正确途径求教,维护其他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和生命健康权利。

【教学重点】

①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法律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害;

②中学生要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

【教学难点】

①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

②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法律导航:

一、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1.人身自由权利的含义和地位

(1)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身体(包括肉体和精神)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和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

(2)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必要条件。

*原因:公民具有人身自由,才有可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参与国家管理,享有其他各项自由和权利。

2.生命健康权的组成和意义

(1)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

(2)生命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

(3)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健康权是我们重要的人身权利。

*原因: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神,是我们保持劳动能力、行为能力和快乐生活的条件。

二、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受法律保护

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表现在两方面:

⑴法律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

阅读P29小剧场—“当被强行搜身的时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设想事件可能发展的几种结局。

2.商场经理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

3.假如你是小张,你准备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

答案:

1.(1)商场说检查是正常行为,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顾客有义务配合。

(2)小张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不去追究商场的责任。

(3)小张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寻求消费者委员会和其他法律途径的保护。

2.商场经理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3.假如我是小张,我会:

(1)要求商店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

(2)向工商局或消费者委员会投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或打“12315”电话投诉;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而作为经营者,决不能以商店经常被盗为借口,随意怀疑消费者,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和所带的物品,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人身自由。

分析案例:(或采用“小品”法)

设计目的:懂得执法者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公民要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了解搜查的合法程序。

情景一:几个公安人员到某居民住宅搜查犯罪嫌疑人。敲开门后,其中一人出示搜查证,并说:“我们奉命搜查你的住宅,这是搜查证。”住宅主人允许他们进入屋内搜查。

情景二:几个公安人员到某居民住宅搜查。敲开门后,其中一人出示搜查证,但住宅主人拒绝搜查,并不准公安人员进入。公安人员只好将住宅主人强行推开,暂时看管起来,执行搜查任务。

情景三:几个公安人员到某居民住宅搜查。敲开门后,其中一人对住宅主人说:“我们要搜查你的屋子。”住宅主人说:“请你们出示搜查证。”“什么搜查证,你不知道我们是公安局的吗?”“没有搜查证,不管什么人都不能对住宅进行搜查!”几个公安人员要强行搜查,住宅主人只好打110电话报警。

讨论:哪个情景中的公安人员的做法是对的,哪个是错的?为什么?

哪个情景中的住宅主人的做法是对的,哪个是错的?为什么?

(学生发表意见,教师点评,结合法律导航的知识点。)

(延伸:教师搜查学生宿舍的做法虽然是出于某种教育学生的目的,也是不合法的。)

P32案例研讨:“耕牛失窃以后……”

讨论问题:村干部查找偷牛嫌疑人的这种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吗?为什么?

(结合P31法律导航相关知识点)

⑵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2.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问:有哪些行为会侵害人的生命健康权?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表现:杀人、殴打他人;制造、销售不合格产品造成消费者伤亡;食品不卫生导致消费者食物中毒;污染环境使他人死亡或残疾;恫吓他人使之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建筑物上的搁置物坠落砸死、砸伤他人;饲养的动物咬伤他人;各种意外事故等。

问:拐卖x儿童、少年合法吗?为什么?

作为未成年人,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如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思考:为什么要禁止使用童工?)

涉及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婚姻法

探究园:“案例研讨”P28

认真阅读并分析P28-29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n(1)杂耍队的这种行为违法吗?为什么?

n(2)观众对这种行为能管吗?怎样管才合适?

答案:

1.违法。因为:让七八岁或十来岁的儿童表演残忍、恐怖的杂技,不仅对观众的精神刺激很大,而且严重摧残和损害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对这种所谓的杂技表演,我国法律是禁止的。

2.法律依据:早在1981年,文化部、公安部就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对杂技团体和个体艺人的管理。同时规定,任何团体和个人不得表演恐怖、残忍和摧残少年儿童的节目,对严重摧残少年儿童的卖艺活动要坚决取缔,对因此造成儿童伤残和死亡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3.能管。公民发现这类杂技演出,应该及时报告有关部门,用法律武器来保障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保证杂技艺术的健康发展。

篇13:三年级英语下册第四课时教案

三年级英语下册第四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形容词tall,short,并对人或者物进行描述,学习两种常见动物的名称deer和giraffe。

2.能用句型It’s…与It has…对人或物进行描述以及常用表达法Yeah和You are right!

【教学重点】

1.词汇:tall,short,deer,giraffe。

2.句型:It’s…It has…Yeah.You are right!

【教学难点】

1.句型It’s…与It has…准确灵活地运用。

2.在实际情境中准确地使用恰当的形容词。

【教学准备】

1.与本课时相关的教学挂图和配套录音。

2.教师准备单词卡片。

3.教师准备deer和giraffe的图片或者玩具。

4.教师给学生准备作为奖励的小礼物。

【教学过程】

Step1:Warm-up

1.教师热情地和学生打招呼问好,播放媒体资源中“Let’s do”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一起边说边做动作,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的学习热情。

2.教师请几个同学到讲台前面来交流课外所找到的其他国家的国旗和国名缩写。教师要对所有认真完成这项任务的同学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就感。

3.教师请几组同学用A部分学的句型和单词对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描述,看看哪个同学描述地最生动,教师对这些同学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

Step2:Presentation

1.教师取出准备好的小鹿的图片或者玩具问同学们:“Look!What’s this?Do you know?”如果学生回答出“It’s adeer”教师就用“Yeah,Very good.You are right.”进行肯定,如果学生不会,教师顺势教读deer一词,学生读得准确时,教师就用Yeah/Very good./You are right.给与肯定和鼓励。接着教师拿出一个长颈鹿的玩具对同学们说Look at this animal. It’s not adeer. It’s agiraffe.全班齐读giraffe..

2.教师将两个小动物玩具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用句型The…is tall.The…is short.边说边用肢体语言表示出tall和short的意思。请学生说出词意。提醒学生short在中文中有“短”和“矮”的`不同意思。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用“Yeah.You are right!”作答,并告诉学生Yeah比Yes更多地用于口语中。

3.教师通过媒体资源给学生呈现“Let’s talk”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认真看图听录音,了解课文内容。

4.教师再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教师在学生跟读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学生在语音和语调放方面出现的各种错误,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

5.教师将资源声音关上,让孩子观看,根据故事的内容给课件配音。

Step3:Practice

1.教师通过媒体资源给学生播放此部分的对点练习,讲解题目要求,要求学生听录音,找到相应的动物,标上序号。教师请学生注意听,录音中每个小题读两遍,提示学生仔细听第一遍,读第二遍时再操作。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教师请学生“参观动物园”。

教师请同学们将自己带来的玩具放在课桌上,每个小组布置一个“动物园”,用本单元所学的单词和句型,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介绍给老师和同学们。

3.我来描述班级的同学和家人。

教师请学生描述家人或者同学的五官和整体感觉,可以用猜谜的方式进行,学生会更有兴趣。

4.教师请两名同学到台前来,一个同学对自己的小动物进行描述,另一个同学根据这位同学所说在黑板上画,最后看看哪两个同学的配合最默契,说得好,说画一致。教师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

Step4:Summary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巩固新知。

Step5:Homework

1.听磁带并朗读Let’s talk.

2.对家里的玩具用学过的句型进行描述。

3.与自己的爸爸妈妈比比身高,比用这节课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进行描述。

篇14: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学戏曲》音乐教案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学戏曲》音乐教案

☆《京调》

《京调》是根据京剧的曲牌西皮原板和流水板的曲调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通过欣赏可以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这首乐曲的结构清晰,基本上由两个主题构成,情绪对比明显很容易区别。第一主题节奏紧凑、旋律欢快;第二主题节奏舒展、旋律流畅。全曲结构为 ABABA。要求学生记住乐曲的主题。

在欣赏《京调》的基础上,也可以再让学生欣赏《夜深沉》。这两首乐曲是京剧音乐的经典作品,应让学生有较深刻的记忆。

《夜深沉》原来是《霸王别姬》中虞姬舞剑的音乐,后来经过加工成为一首刚劲有力、情绪激越的乐曲,音乐会上经常独立演奏。其中有一段快板非常流畅,很有气势。

☆《急急风》

锣鼓经是京剧伴奏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戏曲的独特形式。锣鼓经的种类非常多,本课介绍的《急急风》是其中的一种。通常是表现人物的奔跑、战斗、撕打、追击等急促、紧张、激烈的动作或场面,用在开场可以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

通过欣赏《急急风》,让学生了解京剧伴奏音乐的构成:“文场”是用有固定音高乐器伴奏的,有京胡、京二胡、小三弦、月琴等,称为“小四件”。“武场”是用打击乐器伴奏的,有鼓板、大锣、小锣和铙钹等。在了解《急急风》的作用和节奏的基础上,还应让学生试着奏一奏。增加对京剧伴奏音乐的感性认识。

☆《唱脸谱》

脸谱是中国戏曲,也是京剧的一大特色。脸谱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不同的脸谱表示不同的人物,如红色脸谱代表忠勇,黑色脸谱代表正直,白色脸谱代表奸诈等。京剧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从各种各样的脸谱就可见一斑。

《唱脸谱》是一首京歌,在创作上非常有特色。用通俗歌曲的.手法将京剧音乐与通俗的风格巧妙地结合起来,它既可以说是一首流行歌曲,也可以说是京剧的唱段。歌曲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一般歌曲形式,巧妙的是第二乐段,把京剧的唱腔与歌曲的旋律巧妙地结合起来,唱起来流畅上口。歌词中还讲述了许多京剧中的故事人物。

如:窦尔敦盗御马是《盗御马》中的故事。清朝时,绿林好汉窦尔敦出身武林世家,从小习武,后成为武林高手。他为人忠厚、性格直爽、侠肝义胆,虽身怀绝技,却并不欺人作恶,而是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因而深受武林人士拥戴,推举他为山东绿林道八大处总头领。然而,以十三省总镖局黄三太为首的恶势力却十分仇恨他,设计用暗器击伤了窦尔敦。

后来,窦尔敦在口外连环套聚义,听说太尉梁九公奉旨替代康熙皇帝到口外行围射猎。带有清帝所赐御马,他想到以十三省总镖局黄三太为首的恶势力镇压的镖伤之仇,就下山潜入梁营,将御马盗去,并留下黄三太的姓名。这是一出花脸传统戏。

歌词中的关公战长沙、典韦、曹操、张飞讲的是《三国》的故事;天王托宝塔、魔鬼、夜叉、猴王、妖怪、灰色的精灵讲的是《西游记》的故事。

在教学中除欣赏歌曲之外,还可以学唱第二段,了解第二段歌词中所说的故事。本课应与美术相结合,指导学生制作一个脸谱,带着脸谱演唱歌曲并介绍脸谱的人物故事。这样既可启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加深对京剧的认识。

在本单元结束时可举办一个《走进京剧》活动,分小组搜集信息,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演唱排演京剧的片段,交流各自了解的京剧知识,有条件的还可以写成一篇论文。如:

(1)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2)京剧的演员以及演唱的剧目

(3)京剧中的角色分类和特点

(4)京剧的服装道具

(5)京剧脸谱谱式和色彩

(6)我所知道的京剧

(7)京剧在世界的影响

京剧需要研究的东西很多,教师应根据各自的情况有所选择,让学生了解得越多越好。不一定要局限在课堂教学上,可以走出课堂与社会相结合,更广泛地了解京剧,也可以和课外活动相结合,举办京剧演唱会等,让京剧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篇15:三年级第四周第一课时教案 3月15日 星期二

三年级第四周第一课时教案 3月15日 星期二

unit 2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Part B  Let’s learn and Let’s chant    Part C  Culture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单词sister, brother要求学生能听、说、认读。 2.复习巩固感叹词“Wow!”和学习句子“What a big fish!” 3.能有节奏地唱歌谣,复习巩固本课所学单词。 4.对中西餐饮食习惯和chopsticks, fork, knife三个单词有初步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教师提问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授课。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中西餐饮食习惯和chopsticks, fork, knife三个单词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能听说、认读单词sister, brother;能说感叹词“Wow!”和句子“What a big fish!” 教学难点:能听说、认读单词sister, brother;能说感叹词“Wow!”和句子“What a big fish!” 教具准备:挂图,照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Warm-up. 1.Sing the song “Father and Mother” 2.Everyday practice. 3.Show a picture and ask: T: Do you know who he is ?Ask me please. Come on !Who can try? A: Who’s that man? T: Guess. A: Is he your dad/friend…? T: No, he’s my grandpa. practise: Is she/he your...? Yes, she/he is. 二.Presentation 1.Listen and read: Part B Let’s talk Act it. 2.Look at the photo: This is my family. Then lead out: This is my sister. This is my brother. Teaching the words:“sister” and“brother” 3.Ask and answer: T: Who’s that woman/girl/boy? A: She’s my mom/sister. He’s my brother. 4.Teaching the sentence:“Wow!  What a big fish!” 三.Practice 1.Read the words of family tree. 2.Game: Let’s practice 3.Find out the right words and right photos 4.Let’s chant Mother and father Help each other. Brother and sister Play together.  四.Culture My father is from China. He uses chopsticks. My mother is from Canada. She uses a fork and knife. I can use them all.  五.Assessment Activity book P11  

篇16:五年级第四周第一课时教案 3月14日 星期一

五年级第四周第一课时教案 3月14日 星期一

unit 2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听、说、读、写本课时四会单词和词组swim,fly kites, skate,make a snowman,plant trees.  2.能够使用句型:What wolud you1like to do? Id like to...对他人喜欢的活动进行调查。 过程与方法:教师提问和学生小组合同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四会单词和短语:swim, fly kites, skate, make a snowman, plant trees 教学难点:能运用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进行实际交流。 教具准备: 1.教材配套课件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3.单词卡片 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活动一:猜一猜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孩子说Guess which season is it? It’s windy and cool? 其它孩子猜出季节:fall 比赛哪个同学猜得最快 活动二:说一说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教师询问一名学生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学生:I like spring。 教师提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学生回答:It’s warm and sunny. 学生在小组中进行问答 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活动三:想想,说说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教师提问:Which season do I like best? Why I like this season? 学生猜教师喜欢的季节,并描述原因。教师适当引导:What can we do in spring? 学生We can fly kites. 教师:Yes, so I like spring? (出示单词) 教师引导孩子们:What can we do in winter/ summer/ fall/ spring?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给出答案,鼓励学生说出课外知识(climb mountains, play sports see) 教师出示相应的新词:swim fly kites  skate make a snowman  plant trees 教师带读单词,学生跟读 活动四:看看,说说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看单词,并认读 播放课件中两人对话内容,孩子看,读,理解 学生模仿课件在小组中展开对话 各小组展示对话 活动五:调查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教师分别出示四个季节的主题图片,询问: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in spring/summer/fall/winter? 引导学生回答:“I’d like to …”鼓励学生提供课外的知识 教师说:It’s spring now, we can …引导学生说出climb mountains, plant trees, fly kites, play sports , have a picnic,教师贴在黑板上,并询问:“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 孩子们回答 教师出示调查表格,孩子在全班同学中进行调查 汇报答案:想做相同事情的孩子们一起表演自己想做的事,并说出I’d like to ….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活动六:看一看,做一做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教师出示Let’s learn部分单词卡片,学生看卡片做动作 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 活动七:摆一摆,说一说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教师出示四个季节的`卡片,表示气候的卡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让一个孩子按照季节、气候、可以做的事情摆一摆,然后进行描述:It’s spring. It’s warm and sunny. I can fly kites. 4个孩子一小组,每组准备一套这样的卡片,每个孩子摆一个季节,然后描述。 各小组展示对话 (四)巩固和扩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活动八:Listen and match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完成活动手册P12―1 listen and match 学生自己看图,说一说 小组中说说每幅图各代表什么季节,在做什么 听录音,连线 请孩子公布答案 活动九:Listen again and write 教学参考时间:6分钟 完成活动手册P12―2 自己阅读对话,想一想应当填哪些内容 完整听录音,理解含义 在听录音,填出所缺内容 请孩子两人一组说说 小组展示对话,公布答案 活动十:说一说,演一演 教学参考时间:6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四个季节,问:“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孩子根据调查结果分为四个组 每个小组的孩子们在一起分工,几个人介绍天气,其余几个人表演可以做的事情 各小组介绍自己喜欢的季节 如:I like winter best. It’s cold and windy. So we can play with snows. I can make a snowman. I can skate. I can … 活动十一:小结 教师出示本课时新词卡片,学生认读 教师指着卡片,询问几名学生:What would you like to? 指着黑板上的句子,带领孩子认读 板书设计:   Unit 2  My favorite season swim fly kites  skate  make a snowman  plant trees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I’d like to ….

篇17:八年级上24课第一课时教案

八年级上24课第一课时教案

8课题 大道之行也 总课时 2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对于大道和大同的初步理解。串通文意,理解特殊句子的翻译。 过程与方法目标:讨论与排除式,让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自己排除错误答案,根据句子本身推断句子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大同社会使美好而遥不可及的,在当今社会中,我们要追求“和而不同”的社会形态,做那个德才兼备的君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文章整体意思的贯通,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讲述的大同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教学难点:一些重点句子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教学方法 否定法,让学生推陈出新 教学准备 板书和课前预习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文常整理:《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之一(五经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述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礼崩乐坏: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从前,孔子曾加过鲁国的蜡祭。祭祀结束后,他出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言偃在他身边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息?”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 我孔丘都设有赶上,我对它们心向往之。   禅让制: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直到夏朝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才结束。(天下为公)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大道。请大家阅读全文。 文章翻译: ⒈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德才兼备)   2、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修:培养。(修狭者――长)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第一个亲:动词,奉养  第二个亲:名词,父母,双亲    第一个子:动词,养育  第二个子:名词,孩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4、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关键在于终(老有所终),用(为社会效力),和长(顺利地成长)   5、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如果看到别人遗失的.东西),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 藏:私藏。   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对于劳力,人们憎恨劳力不出于自己的饿身上,(即使是出自自己身上的劳力),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7、是故谋/闭而不兴 闭:杜绝 盗窃乱贼而不作 兴和作的意思一样,有个成语“兴风作浪”   8、是谓大同: 谓:叫做/称为/就是         标注识记           听故事,感受孔子的复古倾向       听故事,感受孔子对大道的向往之情           阐述禅让制的含义       阅读全文 根据语境推测词义,选为选拔,举为推举,二者兼备,即是德才兼备   省略句的补充 (皆出酒食――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         根据语境进行判断       拓展认知,翻译第一个老和第一个幼     学生讨论这句话怎么翻译最好,最能体现出原文的意思,不一定要完全直译。       讲解其中一句,让学生根据示例翻译出另一句,     学生翻译             根据语境进行猜测           积累文学常识,拓展五经,帮助记忆。       两个故事都能说明孔子对古制的热爱,可见大道在万世师表心中是多么重要。             由此可以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做“天下为公”     整体感知 结构相似,词性是相对应的。       锻炼学生翻译通顺的原则                   学以致用,翻译类似的句子。     要根据语境判断出词义,不要太死板了               锻炼学生由此及彼的翻译方式,锻炼他们翻译的能力。           扩展一下共产主义和大同社会的相同点。   板     书     设     计 大道之行也   《礼记.礼运》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礼崩乐坏 三世未逮。 禅让制 文章理解:选贤举能――德才兼备(结构一致,词性对应)   讲信修睦(省略句,句子的通顺原则)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先讲下句,在通过下句推断上句)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对于货物,人们厌恶把它扔到地上的行为,(而掉在地上的财物),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谋/闭而不兴  谋:杜绝   教   学     反     思       学生的分析让教学能够成分块教学,根据下句推断上句的含义,在竞猜当中可以推断出词义。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七周第二课时

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吆喝》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时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课时教案

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英语八年级)

《四季》第一课时教案

《老王》第一课时教案

《Clothes》第一课时教案

《恐龙》第一课时教案

《影子》第一课时教案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四周第一课时(集锦1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四周第一课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