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之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含14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路过的大海豹”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教学要求:
1、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2、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反复朗读“我的嗓子眼儿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这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我”的心情。
3、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教学难点: 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反复朗读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引入新课
让学生收集文明用语,并说说每句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用。
板书课题:说声“对不起”
二、 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
2、 思考问题:“我”为什么应该和陆叶说“对不起”?
三、 集体讨论:
1、 小作者的表现:开始是怎样的?(紧张害怕)
后来是怎样的?(鼓起勇气,超越自我)
2、 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做的?
3、 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
4、 课文第四自然段先写周围的环境“静得出奇”,再写我的感受“我的嗓子眼儿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这时,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想象小作者当时的心情,最后写“我”的表现及心理活动,抓住“愣愣”“不敢看”体会作者的心情。在体会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把描写感受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找出来,使作者心情的不平静与教室里静得出奇形成对比,然后读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及心理活动,最后把体会出的紧张、害怕的心情读出来。
四、 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词
1、 通过预习你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
2、 还有哪些生字你没学会?有什么困难?
3、 本课生字较多,可以分类教学。如:
陆陈眶秒--可联系实际理解字义
挨超划搓谅--在学习课文时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义
4、书写:注意“陆、歉、凑、束”等
5、开火车认读生字卡。
6、给每个生字组词。
三、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说声“对不起“
紧张、害怕鼓起勇气、超越自我
课后小结:
[说声对不起》(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及认识多音字“挨”;会写11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3、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懂得知错就改、主动道歉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美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准备:有关文明礼貌方面的录像、实物投影、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一段有关文明礼貌的录像,让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同学们朝夕相处,你们之间一定发生过录像中的事吧!陈刚和陆叶之间就发生过一件不愉快的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呢?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识字、读书好方法,互帮互学。
3、集体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自己读懂的内容与同桌交流。
三、研读课文,明白事理。
1、学生自由读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组内交流。
2、再读课文,把读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3、组内汇总不明白的地方,集体讨论解决。
4、班内交流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出“我”的紧张、害怕的心情来。
6、全班集体讨论:“我”为什么应该对陆叶说“对不起”?
7、教师小结: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每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品德。
四、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文中类似的事情,几乎每天在同学们之间发生,假如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做?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以前,在你身上一定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吧!如果有,请你用“对不起了,朋友……”,勇敢地向你的朋友说声“对不起”吧!
指导教师:祁建华
[说声对不起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5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课文
教学方法:谈话、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自己知道哪些礼貌用语,它们在什么情况下用?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关两个小朋友使用礼貌用语的故事。
3、板书课题:《说声“对不起”》(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初读课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3)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挨 超 陆 铅 措 窘 陈 眶 彼 歉 秒 凑 谅 束
(4)出示生词,同桌读,男、女同学接读。
挨打 超越 大陆 铅笔 不知所措 窘迫 陈列 眼眶 彼此 道歉 一分一秒 凑到 原谅
结束 支支吾吾
3、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语,在小组中讨论。
(2)提出还不懂的词语,大家解决。
(3)指名接读课文,并指名评价。
(4)在小组中学习:
a自由读课文。
b讨论:“我”为什么应该对陆叶说“对不起”?
c选择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d*讨论:小作者的表现,开始是什么样的,后来又上什么样的?
*由开始“我”说不出口,到后来的“我”大声说“对不起”,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做的?
e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我”的心情。
f指名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心情?
4、朗读课文。
正确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讲文明
说声“对不起”
懂礼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11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难点:
1、书写“铅、措、陈、支、吾、任、秒、谅、犹、豫、束”11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八佰教育网”有你更精彩!---感恩.感激.感谢! www.800edu.net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说声“对不起”》。
2、出示15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挨超陆铅措窘陈眶彼歉秒凑谅束
3、出示生词,男、女同学接读。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铅措陈支吾任秒谅犹豫束
2、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奇怪原谅任何犹豫不知所措
*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之三 教案教学设计]
《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文中的生字,认识1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超、陆、划、陈、秒、谅、束”。
2、抓住表示人物心理的词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大意,懂得做了错事应勇于主动供认错误。
教学过程
(一)自学生字,把课文读正确
1、借助书后生字表准确认读16个生字。
(注意:“挨”读“ái”,二声;“束”读“shù”,四声。“划”是多音字,在这读“huá”。)
2、练习正确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多字,不丢字。
(二)整体感知,自主质疑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用自身的话概括一下课文的大意,(起因――经过――结果),尽量做到语言清楚、简洁。
2、找出文中读不懂的地方(包括词、句……)
生动笔勾勾画画
师引导:读不懂的地方怎样解决?――生:结合上下文反复读,考虑。
3、组内交流(暂时解决不了的在班上集体交流)
1)重点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固执、自私、手足无措、窘、期待、责备、责怪”的意思。(责备――责怪 互为一组近义词)
2)指导学生用“手足无措、责备”造句
理解词义――找原句,摸索用法――考虑:什么样的语境下,能用上这些词――练习仿句
(三)精读重点段落,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1。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人物心理变化的句子。想像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
引导学生独立考虑后与同桌同学交流,合作中发挥同学间互相补充,协助的作用。
板书:手足无措――一个字都吐不出――好难好难――鼓足勇气
2、重点体会四、六两段。
1)引导学生反复读这两段话,想想当时作者心里想什么?(提示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体验说)
2)这种体验你又是通过哪些语言感受到的?(进一步理解语言,学习语言)
“我的嗓子眼儿里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老师啊……”――形象的语言表示出我当时心里的矛盾。
(指导学生学习文章细腻的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3)找出描写老师的句子,想一想描写老师的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正是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才有勇气去供认错误。)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
自身读――同桌评价读――指名读(通过评价来逐渐提高朗读的水平)
(四)扩展延伸,练习说话
1、你对文中的“我”怎样评价?
2、假如换作你,你会怎样做?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犯了错误应当有勇气供认错误,这样会得到他人的谅解)
教学要求:
1、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2、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反复朗读“我的嗓子眼儿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这句话,联系上下文体会“我”的心情。
3、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教学难点:
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反复朗读。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引入新课
让学生收集文明用语,并说说每句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用。
板书课题:说声“对不起”。
二、 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
2、 思考问题:“我”为什么应该和陆叶说“对不起”?
三、 集体讨论
1、 小作者的表现:开始是怎样的?(紧张害怕)后来是怎样的?(鼓起勇气,超越自我)
2、 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做的?
3、 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
4、 课文第四自然段先写周围的环境“静得出奇”,再写我的感受“我的嗓子眼儿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这时,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想象小作者当时的心情,最后写“我”的表现及心理活动,抓住“愣愣”“不敢看”体会作者的心情。在体会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把描写感受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找出来,使作者心情的不平静与教室里静得出奇形成对比,然后读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及心理活动,最后把体会出的紧张、害怕的心情读出来。
四、 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词
1、 通过预习你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
2、 还有哪些生字你没学会?有什么困难?
3、 本课生字较多,可以分类教学。如:
陆陈眶秒——可联系实际理解字义
挨超划搓谅——在学习课文时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义
4、书写:注意“陆、歉、凑、束”等
5、开火车认读生字卡。
6、给每个生字组词。
三、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说声“对不起“。
紧张、害怕鼓起勇气、超越自我。
教学后记:
这一课“我“的心理活动描写很生动,我将它作为指导学生描写心理活动的范例来讲,重点指导学生抓住其中的重点词,看作者是怎样讲心理活动写活的,另外强调将这些句子读好,读出作者当时的心理,学生再这样的练习中能很好地领悟到怎样写好心理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影响了别人或做错了事应该道歉,学会使用“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2、懂得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才能赢得别人的谅解。
重难点分析:
重点:知道影响了别人或做错了事应该道歉,学会使用“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难点:懂得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才能赢得别人的谅解。
活动过程:
(一) 以手偶为引,故事导入,引出活动的主题。
引导语: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咱们让他讲讲最近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小朋友要认真听。
(二) 展开
1、 听故事《煮熟的鱼飞了》
提问:⑴小猫做错了什么事情?
⑵当大家吃不到糖醋鱼非常失望时,小花猫什么感受?说了什么?
⑶小猫偷吃了糖醋鱼,熊猫大婶为什么没有批评他?小动物们又是怎么说的?
小结:做错事情并不可怕,只要认清自己的错误,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就是好孩子。
过渡句:那当什么情况下说对不起,当别人向你说对不起时你是怎么回应的呢?
2、 根据小花猫的经历,谈谈自己做错事情是如何改正的,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理解别人的情感。
导入语:请小朋友们来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你做错事情是怎么去做的?
(学会使用“某某,对不起,我┄┄┄了,请你原谅”句型)
小结:做错事情并不可怕,只要你敢于承认错误,就会得到别人的原谅的。
3、 拓展日常行为,强化运用“对不起”“没关系”礼貌用语。 导入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用到“对不起”“没关系”,我先举个例子,像不小心踩人脚了,我需要说“对不起”。谁接下来说说。
(三)结束
结束语:今天学习了“对不起”“没关系”,小朋友们以后要学会运用,作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一、生活入手,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生活中你都会用到哪些文明用语?会在什么情况下用?
(1)你好—打招呼
(2)谢谢—道谢
(3)别客气—回谢
(4)对不起—道歉
(5)没关系—表示原谅对方
(6)请—礼貌谦让
(7)您—尊重别人的称呼
过渡:使用文明用语,是一个人具有良好素养的表现,生活中多用文明用语,就可以让你感觉更舒服。
2.板书 说声“对不起” (学生齐读两遍)
你会在什么情况下说对不起呢?(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关两个小朋友使用礼貌用语的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自己查字典或借助工具书学习,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词义的理解。)
2.交流学习所得,教师指导点拨、纠错。
3.练习正确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多字,不丢字。
4.指名接读课文,并评价。
三、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出示默读要求:
(1)只用眼,不动嘴,不出声,不用手指。
(2)边读边想,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用笔标出不懂的地方。师引导:读不懂的地方怎样解决?――生:结合上下文反复读,思考。
2、学生依要求默读,然后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课文的大意,(起因――经过――结果),尽量做到语言清楚、简洁。
3.质疑,释疑。
四、深入学文,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句子。想象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相互启发。
2.集体交流。板书:不知所措――一个字都吐不出――好难好难――鼓足勇气
3.重点体会四、六两段。
(1)引导学生反复读这两段话,想想当时作者心里想什么?(提示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体验说)
(2)这种体验你又是通过哪些语言感受到的?(进一步理解语言,学习语言)
“我的嗓子眼儿里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老师啊……”――形象的语言表现出我当时心里的矛盾。(指导学生学习文章细腻的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3)找出描写老师的句子,想一想描写老师的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正是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才有勇气去承认错误。)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
自己读――同桌评价读――指名读(通过评价来逐渐提高朗读的水平)
4.讨论:开始“我”说不出口,到后来我大声说“对不起”,是什么力量让我这样的?
(是老师、同学的鼓励,是自己战胜了自己)
5.我”为什么要对陆叶说“对不起”呢?
(因为“我”做错了事情,就应该说对不起。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应有的好品质)
6.教师小结。
五、扩展延伸,练习说话
1.你对文中的“我”怎样评价?
2.如果换作你,你会怎样做?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犯了错误应当有勇气承认错误,这样会得到别人的谅解)
六、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3.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模仿写一个片段,重点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
板书设计:
说声“对不起”
紧张、害怕——战胜自己 超越自我——说声“对不起”
设计感悟:本课的心理描写很有代表性,可以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5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课文
教学方法:谈话、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自己知道哪些礼貌用语,它们在什么情况下用?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关两个小朋友使用礼貌用语的故事。
3、板书课题:《说声“对不起”》(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初读课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3)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挨 超 陆 铅 措 窘 陈 眶 彼 歉 秒 凑 谅 束
(4)出示生词,同桌读,男、女同学接读。
挨打 超越 大陆 铅笔 不知所措 窘迫 陈列 眼眶 彼此 道歉 一分一秒 凑到 原谅
结束 支支吾吾
3、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语,在小组中讨论。
(2)提出还不懂的词语,大家解决。
(3)指名接读课文,并指名评价。
(4)在小组中学习:
a自由读课文。
b讨论:“我”为什么应该对陆叶说“对不起”?
c选择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d*讨论:小作者的表现,开始是什么样的,后来又上什么样的?
*由开始“我”说不出口,到后来的“我”大声说“对不起”,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做的?
e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我”的心情。
f指名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心情?
4、朗读课文。
正确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讲文明
说声“对不起”
懂礼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11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难点:
1、书写“铅、措、陈、支、吾、任、秒、谅、犹、豫、束”11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说声“对不起”》。
2、出示15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挨超陆铅措窘陈眶彼歉秒凑谅束
3、出示生词,男、女同学接读。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铅措陈支吾任秒谅犹豫束
2、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奇怪原谅任何犹豫不知所措
*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活动和体验,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初步渗透爱的教育。
3.初步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同学中交流。
教学准备:
1.学生在课前准备短小的文艺节目。
2.调查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接受别人的感谢后的心情。了解生活中人们对别人表示感谢和尊重的方式。
3.准备相应的。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体验谢谢
1.(CAI出示温馨和谐画面渲染课前气氛)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美的画面,接下来有一位同学将给我们带来一段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请事先准备的一个同学表演节目,同学鼓掌。)
师:(问表演的同学)你表演完后说了声……,你为什么表演完了要说谢谢呢?
(学生回答)
师:(问鼓掌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要鼓掌?
2.师:是呀,当别人对你鼓掌对你表示鼓励时,你要说谢谢,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还要说谢谢呢?(出示课题)
(老师适时引导总结板书:服务帮助——需要谢谢)
3AI播放“感谢”画面。
师:看到这感人的一幕幕,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师:是呀,一声声感谢温暖了人们的心,它象一座座沟通人与人之心灵的桥梁,使我们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
【活动二】调查采访感悟谢谢
1.师:今天,五月二十日,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你们说谢谢了吗?
2.师:老师想知道你平时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说一说当别人对你说谢谢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师:是呀,当得到别人的谢谢时,你的心中特别高兴,也特别自豪,因为自己所做的事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其实不光是你,老师也是这样。那么工作在不同行业的叔叔阿姨每天都在为我们提供着帮助和服务,他们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课前我们进行了调查,有的一个人进行调查,有的几个人小组合作调查,赶紧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内说说吧!
师:来展示自己结果的小组,首先要介绍自己的调查方法使什么?并用自己的话介绍调查内容和结果,在座的同学,都是评委。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星,看看哪一组夺星最多。
(学生汇报各组的调查结果)
(教师适时地总结板书:尊重理解——学会谢谢)
3.师:调查的方法很多,结果的呈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今天刘老师还特地请来了一位你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阿姨,进行一场现场采访。要求你们的采访要跟我们今天的主题有关,而且设计的问题要跟阿姨的工作有关,赶紧在小组设计一下采访提纲吧!
(进行现场采访,模拟清洁工工作,谈感想)
师:(对阿姨)和同学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心理话要对我们同学说吗?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阿姨的心理话,看了刚才的调查报告,你们又有什么象说的?
学校要开展校本研讨活动,我按教学进度选定了《说声“对不起”》这篇课文。
写教学设计时,我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引导学生练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这本课文心理描写很为突出,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将孩子心中的那种紧张,那种不知所措写得真实、生动。翻阅课文时,我就在想:这篇文章叙述的事情与我们学生贴近,细腻的心理活动与我他们也是那么的相似,倘若不将其作为一个仿写的案例,岂不可惜了!于是,我就预设教学流程:
①读题解题,学习字词;初读课文,明白事理;细读课文,剖析心理;
②拓展延伸,加深理解。我计划将教学的中心落在两个环节上,先学习文本人物的心理描写,再延伸到生活中学生自己的内心活动叙述。
在阅读中学习写作,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理念,尤其是刚刚接触习作的中低段教学。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想的容易做起来难。一节课,根本没能完成预设的教学点。恰恰是最重要的内容没来得及引导,遗憾加不甘,后悔在前面两个环节用时太多。我反思,自己也许还存在那种“面面都想到,结果面面不到位”的顽疾!合理分配时间,点面有详有略,看来自己得要抓紧时间改进了。至于引导学生练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我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大胆说,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只要是自己真实想法,不是人云亦云,我都给予他们以鼓励、肯定。
当然,最后的导向还是要的,引导他们朝着健康的一面去思索,去做人。教学无止境,慢慢摸索是正道!
《说声“对不起”》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和我”中编排的一篇主体课文。学习本单元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成长,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更多地去关注集体,关心他人,克服缺点,不断进步。《说声“对不起”》这篇课文是经常发生在学生们中间的一件平凡的小事。主要讲“我”不小心用手中的铅笔把同学陆叶的下巴划破了,老师让我向他道歉,可我说不出口,最后,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我克服了心理障碍,大声向同学说了声“对不起”。这个故事告诉大家,讲文明、懂礼貌是一个小学生应有的好品质。
课文共9个自然段,以第一人称叙事,语言朴实、直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将心比心,理解小作者当时的心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教育的效果。
第一环节: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先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都会用哪些文明用语?并说说这些文明语言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为学习课文时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作好铺垫?然后引出课题。
第二环节:深入学习课文内容,懂得道理。《课标》指也:“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课堂上让学生默读第三至八自然段,了解陈刚的心理变化。讨论:刚开始,陈刚说不出口,后来大声说,是什么力量让陈刚这样做?
第三环节:联系实际谈体会。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再现生活情境,加深印象。但在此环节也有学生提出:课文所讲的起因,是因为陆叶突然撞了“我”,才会造成“我”一挡,后果把陆叶的下巴划破了。为什么“我”要道歉?这个暴露学生相处中经常出现的事情,以及他们的处理方式。也许学生就是认为,别人先动我,我就应该还手。这时,我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让他们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引导他们发现陆叶“突然”撞“我”,“我抬手一挡”是本能反应,而此时“我”“正在练字”,手中的铅笔划破陆叶的下巴,确实出于无意。从事情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其实两个都没有错,但结果却是陆叶受伤。那么不管是否故意,受伤因“我”而起,“我”就应该向陆叶道歉。
面对这样的理解,或许有的学生还是不能接受。但孩子的成长,一定要过这一关——从“我”走向“我们”,学会与人相处,主动与人沟通。
《说声“对不起”》这一课主要讲学生之间经常会发生小的摩擦,如何处理这些矛盾,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的交际能力。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陈刚不小心划破陆叶下巴后向陆叶道歉的心理过程。上这一课之前刚好班上的一位男生烜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星期一下午是上选修课的时间,那天下午放学时,男孩烜的妈妈来教室里找我,看到她不满而略带气愤的神情,听完她的述说,我才明白,烜在上足球选修课时,因为不小心绊倒了篮球选修班上一位高年级的男生,那个大孩子事后在自由活动时找到烜威胁了一番后,把他的口风琴拿走了。烜妈妈一边在气自己的孩子不争气,遇事不主动和老师报告,一边气那个大男孩太欺负人。我看了一眼在一边默不作声的烜,再次问了事情的经过,然后跟他说:“孩子,你看,今天妈妈来学校里很生气,你知道是为什么吗?”烜说:“因为我把口风琴搞丢了。”“还有呢?”我再问。“还有我没有把事及时跟老师说,没有及时处理这事情。”烜低头小声说。我摸摸他的头说:“对啊,看来你心里都明白呢!现在放学了,大家都回去了,你也找不到那位哥哥了。你和妈妈先回去吧,我们明天再找选修课的老师协助处理这事儿了。”
这事过后第二天正好上新课《说声“对不起”》,新课导入时,我对孩子们说:“上课前,我先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然后我把烜的选修课**说了一遍,之后提了一个问题:“烜已经明白了自己的不对,但是,你们想想吧,大哥哥为什么会在发生碰撞事件后拿走烜的口风琴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避免这件事的发生?”问题提出后,孩子思维很活跃,有说到应该及时和老师汇报,更多的孩子说到——事情发生时,应该及时和对方说声“对不起”。
听到孩子们思考的结果,我很满意,通过拿这件刚刚发生的身边的小事情作为新课的导入,达到以下几个好的效果:一、孩子们听得认真,思考很有现实意义,对他的今后的行动指导有参考价值。二、开门见山,直触学习课文要达到的最终教育效果。三、以“说声对不起”为重点词,展开了后续学习,对人物内心彷徨犹豫的理解,对同学和老师的友情帮助的认同提供了实际的事例,引导孩子从自身出发,感同身受地理解了“我”。在朗读课文时也能抓住人物内心,读出情感。
上了《说声对不起》之后,感受又多了一些。在这堂课中,为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承认错误这一过程中的思想变化以及内心的丰富感受,我通过让自己的心进入课文的情景和运用音乐的渲染进行教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师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地读书,在反复的朗读中去体会作者那丰富的内心世界,整个课堂学习从朗读始到朗读终,体现了语文学科以读为本的理念。
记得前两次的试讲,总是有一种感觉,自己没能进入文本,于是师生的互动,尤其是情感的交流,碰撞很不够!于是,我反复地读课文,渐渐的,我的情感被唤醒了。
而今天的课堂,我正是用我的感情去唤醒学生的感情,尤其是在我范读第四自然段的时候,作者那想承认错误却不愿开口,不敢开口的痛苦逐渐溢满我的`内心,情感的闸门就这样自然而然的打开了。我的入境入情,带来了学生的心动情发,情感就这样在学生和老师的心田缓缓地流淌着。我们和作者一起着急,一起难过,一起痛苦着,也深深地为作者的勇敢而骄傲!每个孩子都被深深地感动着,是啊,真情的魅力是无穷大的,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都会更好地处理来自同学、父母的关系。
当然,这堂课有很多遗憾的地方。尤其是老师在出示合作学习要求后,孩子们并没有按提示去自学,去合作,除了和我平时的课堂训练有关外,我的学习要求还不够明确,所以,今天,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低效的,合作学习是及其不充分的,从而导致后面的交流自然就显得很薄弱。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主动承认错误并礼貌向他人道歉。
2、学会简单的道歉语:对不起、我错了、下次改正等等。
活动准备:
PPT视频、好习惯宝宝贴画。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听”故事提问导入:森林里有一只不会道歉的小花猫,它做错了什么事情呢?请听故事《不会道歉的小花猫》。
二、基本部分
1、安静听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花猫做错了什么事情?
教师总结:小花猫将小白兔雪白的衣服弄脏了,可是却不敢跟小白兔道歉。小朋友当我们做错了事时要学会主动道歉,这样才是好孩子。
2、“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跟别人道歉时我们应该怎么说?
3、认真看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宝宝不小心碰到壮壮的时候是怎样道歉的?
(2)宝宝和壮壮踢球碰到叔叔的时候又是怎样道歉的?
(3)故事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好孩子?
4、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故事告诉小朋友当我们犯了错误,应该主动跟别人说对不起,这样才是好孩子的表现。
5、图谱演示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并讲述图片故事,让幼儿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教师看图总结:我们要向图片上的小朋友学习,犯了错误没有关系,只要主动跟别人说对不起,别人就会原谅我们,这样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
三、结束部分、游戏互动。
游戏名称:《对不起,没关系》
游戏准备:《对不起,没关系》的儿歌
游戏玩法:教师分别请两位幼儿上来边听儿歌边情境表演。
四、活动延伸,主题内化。
(1)带领幼儿唱读《弟子规》经典: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2)在生活中引导幼儿犯了错误时要主动道歉;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 说声谢谢教学设计
★ 月下桨声教学设计
★ 雨说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教案
★ 马说教学设计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