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bomei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共含6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omei1”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篇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3、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

4、学写读书笔记,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把它推荐给大家。

一. 复习

1.默词:胶带 占卜 爱不释手 一艘 触礁 龙飞凤舞

(让学生说自己的错误)提问: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书名是?

二. :精读作文

(一) 第二段:

1. 究竟这本书写的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快速轻读第二遍,7-12小节

2. 谁来概括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3. 独自一人在荒岛生活了28年,多么令人惊叹于佩服呀!作者对鲁滨逊的评价是:一个( )而又( )的人。

默读第二段,用横线勾画出能表现鲁宾逊“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词句

交流讨论(找出重点词,句,品析,可指名多读几遍)

4. 完成练习

5. 知识扩展:如果你是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28年,你认为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或者说在荒岛生活你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二) 第三段

1. 在小作者心目中,这个英雄长得什么样呢?师范读14节,生用波浪线勾出外貌描写。

2. 交流(用引读方式)

3. 作者为什么会把鲁滨逊想象成什么样子?

在你的心目中,他是什么样的(结合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4. 除了主人公,让作者喜欢的还有书中的名言。

① 出示名言,作者的理解是什么?你的理解呢?(什么情况下说这话?)(害怕有用么?)

② 师评价:就这么一句简短却蕴含着深刻道理的话,帮我们丰富了

对这本书,对鲁滨逊这个人物的理解

现在我们遇到了更多的是困难。这句话有用么?

③老师在读这本书时,发现了这样一句话,同样的简简单单却能给我们许多启示。

读了句子,你能感悟到什么?

③ 师总结:我们在读书时,必须有一双慧眼,去发现这样的能给我们启示的精炼的名言,从而获得教益。

(三) 精读首尾两段

1. 这样一本好书,我决定,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老师把“珍藏”换成“收藏”行不行,为什么?

为什么要珍藏?

2. 读扉页上的两行字,四人小组讨论:表面上看我们一家几代是在传一本书而实际上是在传承一种什么精神?现在我们还需要传承这种精神吗?

回到题目

3. 想象:作者长大了,想把本书传给自己的孩子,会在扉页上显示一句什么话呢?

4. 师提示:(其实这扉页上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你读完书后的最真切的感受,最大的收获!)

三. 总结讨论:如果作者生了女儿,这本书还会传下去吗?

四. 作业能力训练:

1. 这篇读书笔记主体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来开展的?

2. 我们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围绕这三个方面来把它推荐给大家。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篇2:《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一、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及其作家笛福的情况。

(3)能写出阅读文学书的真切感受。

2、过程和方法设计

(1)教学过程围绕“课题四读”展开。教学结构分两大块设计,一是了解《鲁滨逊漂流记》写了什么;二是理解为什么说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细读与品味,体会到鲁滨逊的机智勇敢和坚强的形象。

(3)通过例举学生生活经历加深理解课文名言;学写阅读感言的实践训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点

(1)培养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坚持与困难作斗争的品质。

(2)让学生渐渐喜欢阅读名著的兴趣,明白名著是经历千百年沉淀的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父亲的要求;培养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坚持与困难作斗争的品质,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名著的兴趣。

2、教学难点:理解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1、自带一本平时喜欢读过的文学书。

2、多媒体运用设计:一张装束打扮的鲁滨逊画像;大海里孤岛的影像资料;一本《鲁滨逊漂流记》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一读课题明任务

1、导入揭题。上堂课初步学习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进笛福名著,明白长辈赠书目的。板书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2、齐读课题,谈话: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说男孩子必读?(教师边讲边在“书”“必读”下打上问号“?”)

(二)二读课题析内容

1、屏幕打出图片(《鲁滨逊漂流记》)

2、引言:我们再读课题,这本书写了什么内容呢?请自读课文七到十三小节。画出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又坚强毅力的词句并多读几遍。

3、出示思考题继续研读。

(1)鲁滨逊在孤岛上是怎么做的?按吃、穿、住、玩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2)你觉得鲁滨逊生活幸福吗?为什么?

(3)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师生交流

(1)讨论前先播放大海里孤岛的影像资料,将学生的情绪带向一望无际、大浪滔滔的海洋。

出示句子A: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这是课文中写到的一个概括性的简短的故事情节,请学生边读这个情节边想象,把文字变成会动的立体画。从“把沉船上的食物等一一送到岛上”体会食物多么缺乏;从“ 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体会住宿困难。)

出示句子B:鲁滨逊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又驯养了一只鹦鹉作伴。

(引导学生先将体会写在文字旁边,这叫“批注” ,看出鲁滨逊克服困难的举动,表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出示句子C: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这是一句原作上的话,课文里没有。旨在激起学生阅读原作的兴趣。请学生读读这句话,感悟到空想家永远做不成你想做的事情,必然会被这个孤岛给吞噬。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才能振作,才能产生求生的欲望与动力。)

小结:做木筏,把食物等一一送到岛上,搭帐篷,靠剩下的食物生存。种植大麦和水稻,制作粗糙的面包,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来源,养鹦鹉做伴,做家具。鲁滨逊的聪明、坚强的形象跃然纸上。选择一、二段读一读。

(2)小组合作先自由说说,最后得出:鲁滨逊从一开始的孤独、艰难到后来充实而幸福的生活,从中理解他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3)简介笛福:(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小说之父”。)

出示笛福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举例说说。如:晚上父母不在家一个人睡觉,怕吗?谈谈体会。

5、小结

鲁滨逊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毅力和聪明才智,最后终于获救。

(三)三读课题悟原因

1、过渡:刚才我们讨论了《鲁滨逊漂流记》的大致内容,那么为什么是男孩子必读呢?齐读课题。注意用坚定的语气读出主人公的顽强精神。

2、学生速读课文第一到六小节。思考:爸爸、爷爷是怎么对待那本书的?为什么要我认真阅读?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先在书上圈划词语。(很旧很旧、胶带粘补、泛黄)讨论后悟出:培养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坚持与困难作斗争的品质的重要性。

(四)四读课题写感受

1、再读课题。问:同学们当你们读到鲁滨逊,有没有出现鲁滨逊的形象呢?

2、屏幕打出:提枪别斧的鲁滨逊。指读第十四小节。

(1)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2)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

明白爷爷、父亲赠书目的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想“我”会在书的扉页上写下哪些赠言?

3、小结

当你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的时候,一定有很深刻的原因。拿出准备的书,写上自己的阅读感言,寻找受赠同学。

(五)总结布置求拓展

1、课文写了什么?(根据板书完成内容的整体巩固)就是这样一本书,让人三代相传,爷爷在书的扉页写上“一个男孩子必读的书”,爸爸在上面写“学会生存”,我读了这本书,也决定把书好好珍藏,等自己有了儿子,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男孩子确实必读,那么女孩子需要读吗?(同样需要,因为书里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生活需要强者。)

2、激发阅读名著兴趣。《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影响巨大、流传百年的经典名著。名著中,有着引人入胜的环境描写;有着令人深思的人生道理;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观念等等。所以,读名著能使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平时加强阅读中外名著,给自己的收获一定很大。举办一个小型读书回报会。

附 板书设计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 ?

笛福: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鲁滨逊:学会生存、学会坚强、聪明才智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篇3:《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教材简析

此文是由一篇读书笔记而改编的文章,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理解文章大致写作内容:书的来历、主要内容、读后感受这三部分。教学首先围绕鲁滨逊28年传奇生活经历展开,体会他聪明机智和坚强的毅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发表见解,“我”读了之后有怎样的收获,做出怎样的决定。最后能理解这本书成为男孩子必读的书的原因。领悟阅读对成长的重要性。同时能让学生掌握读书笔记的写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3、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4、掌握写作读书笔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2、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主要词语。

3、能理清课文脉络,了解鲁滨逊的经历。

教学重难点

能理清课文脉络,了解鲁滨逊的经历。

教学步骤

一、交流导入

1、喜欢读书吗?最喜爱哪些类别的书?

2、读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吗?

3、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读书笔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

4、对于题目:“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对哪个词语感兴趣?

必读、男孩子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受

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

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中的我是谁?这本书是如何得到的?

(2)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

(3)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集体交流

读完书后,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这本书是爷爷赠给爸爸,爸爸又赠给了“我”的一本三代相

传的书。

--这是一本扉页上写有爷爷给爸爸的赠言“这是一本男孩子

必读的书”和爸爸写给“我”的赠言“学会生存”的书。

--这是一本历险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

坚强毅力的人,他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

生活。

--这是一本让吴缅非常喜欢的书,给了吴缅启迪和希望的书。

四、理清课文脉络 ,整体感知

1、师:课文主要写了书的来历、主要内容、给我启迪、我要珍藏四部分内容。同学们应该怎样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自己分段,集体交流。

第一部分(第一至六自然段):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

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第二部分(第七至十二自然段):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故

事内容。

第三部分(第十三至十四自然段):讲述了“我”对鲁滨逊的认识与理解。

第四部分(第十五自然段),讲述了“我”要好好珍藏这本书,并要传给下一代。

五、重点研讨,深入理解。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在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这些生活必须品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7--11自然段,画出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又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六、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做《补充习题》和《评价手册》上的词句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2、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3、掌握写作读书笔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2、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这本书是怎么来的?

2、书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3、提生回答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

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的家人要三代相传?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了呢?

提生回答:7至11自然段内容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

板书:聪明机智

坚强毅力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七至十一自然段,画出能够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3、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与坚强毅力

(1)一开始鲁滨逊以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做木筏、送食物、搭帐篷)

(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种植大麦、水稻,做面包、驯养山羊、养鹦鹉、做家具)--物质

(3)后来生活又如何?

(救下一个俘虏 ,成了好朋友)--精神

(4)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怎样?你觉得他的生活幸福吗?

(体会鲁滨逊从一开始的孤独、艰难到后来充实而幸福的生活,理解他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三、我的收获

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

(1)很喜欢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13自然段

(2)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14自然段

(3)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15自然段

2、理解“名言”

(1)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2)我”是怎样理解的呢?

(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3)我们的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自由交流。

(4)思考:如果鲁滨逊有害怕的心理,他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3、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的十四自然段。

问: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从这身装束打扮中

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四:理解课题,深化感悟

1、吴缅的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要把书传给吴缅呢?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讨论: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

读的书”为题吗?这本书女孩子不能读吗?

(1)学生交流讨论

(2)全体交流

五、读写结合,促进发展

1、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日记,而且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读书笔记,

学习了课文我们不能说说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来展开的?

(书的来历、主要内容、读后感受)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个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

板书设计:

11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 聪明机智

坚强毅力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篇4: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1、查找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资料。

2、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进入课文

1.出示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跟老师一起读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当你读到这个课题,你脑袋里会出现什么问题 。

2.同学肯定问了许多问题,在这么多问题中,有两个问题对于学习这篇课文来说是最关键的,第一,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第二,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样两个问题来读文章。

幻灯片:

1.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2.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1)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学生回答

(2)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幻灯片:扉页 惬意 粘补 驯养 背一个筐子 栖身 】--扉页就是书的封面之内印着书名,作者等内容的一页,也指封面或封底前与书皮相连的那个空白页。

--背一个筐子,背表示动作的时候念第一声,再跟老师念一遍。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

3、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4、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1)学生讨论:根据每段段意,哪些自然段可以分为一段,段意是什么。

(2)交流:

第一段(1-6):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一家三代相传的书。

第二段(7-12):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

第三段(13-14):讲述了“我”对鲁滨逊的认识与理解。

第四段(15):讲述了“我”要好好珍藏这本书,并要传给下一代

(3)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本书为什么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幻灯片: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怎样读呢?老师教大家一个办法,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关注书的扉页和书的内容,边读边想,从文字中去寻找答案。

同学们读得真用心,是啊,这本书三带相传,肯定非常珍贵,在书的扉页上有爷爷写给爸爸的话“ 一个男孩子必读的书,”

【幻灯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有父亲写给我的话 “ 学会生存。”

【幻灯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可是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当然重要。并且《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的内容也中能让人获得许多生存的道理,所以这本书确实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三、学习写字

1、重点指导。

笔画易错写“艘、礁”

形近字易混“粘、筐”。

2、学生写字展示评议。

3、听写本课含有生字的词语,鼓励学生自纠后面批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教具准备:投影机、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了呢?这到底是怎样的书这么具有魅力,你们想读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本书。

幻灯片出示《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梗概。

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动,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

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

【幻灯片: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七至十一节,画出能够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3、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与坚强毅力

(1)看到画面了吗?随着文字,在你的脑海里闪现了怎样的画面呢?鲁滨逊在孤岛上过得是怎样的生活,他又是怎样面对的呢?谁能说一说。

(2)在我们想象的画面中我们能看到鲁滨逊在这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栖身的艰辛与面对的危险。但是他却能勇敢地克服。读书就应该这样,读的时候要在脑海里闪现画面,只有这样,人物的形象就鲜活了,那么书就被你读活了,你才真正地读进书里边去了。

(3)课文中还有许多像这样概括性的简短的情节,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边读边想象,这时候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滨逊的形象,等会儿请同学交流你所看到的画面。

(4)同学们一定能通过想象,把文字变成了会动的立体画,从中认识到鲁滨逊在困难中,在危险里,他勇敢顽强坚忍,热爱劳动,看到了鲁滨逊这样一位成功者,一位英雄的形象。

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二)体会“我”的感受

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

2、理解“名言”

(1)你能说几句名言吗?这些名言给了你什么启迪?

(2)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我”是怎样理解的呢?

【幻灯片: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百倍。】

(3)我们的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4)老师在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句话,同样的简简单单,同样能给我们许多启示。

【幻灯片: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请你读读这句,你又能感悟到什么?谁能向同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老师觉得读书的时候还要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地十四节。

4、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三、整体联系,理解课题

1、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吴缅的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要把书传给吴缅呢?

3、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吗?这本书女孩子不能读吗?

四、读写结合,促进发展

1、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日记,而且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习了课文我们不能说说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来展开的?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个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

3、这篇课文不仅是日记,而且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了课文能不能说读书笔记主要围绕哪些方面展开的?

(书的来历,书的主要内容,读书的感受三方面)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

五、课后作业

1、写一篇读书笔记。

2、完成《补充习题》三、四题。

板书设计:

男孩 探索者

一本 (像) 必读的书 发明家

鲁滨逊 劳动者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篇5: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

一、读题导问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齐读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2.这 “书”指哪本书?(《鲁滨逊漂流记》)

这本书是爷爷送给爸爸,爸爸又送给吴缅的,这是一本怎样的书?(三代相传的书)

3.我们一家三代为什么都要珍藏这本书呢?文中哪个词写出了我对这本书特别喜爱?(爱不释手:爱得舍不得放手。释:放下)那么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呢?

出示课件:1、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

2、很喜欢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3、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

二、互动探究

(一)感受人物形象

1.鲁滨逊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说他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呢?请同学们自读8-12自然段,想一想:鲁滨逊在他28年的历险生涯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鲁滨逊遇到哪些困难? 他是怎么克服的?

读一读,填一填

悟一悟,说一说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

6.交流:从文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

读出你的佩服!

读出你的赞美!

7.小结:鲁滨逊凭着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消除了重重危险,学会了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由此可见,危险本身有时并不可怕。

(二)感受名言

1.读名言

⑴出示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⑵指导朗读:谁能以吴缅的身份用欣赏的口吻读这句话?

2.理解名言

⑴吴缅很喜欢这句名言,他从这句名言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男生读、女生读。

⑵联系鲁滨逊的经历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⑶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再说说对名言的理解。

3.运用名言

⑴假如你的同桌是胆小鬼,一个人在家不敢睡觉,你用这句名言鼓励他……

⑵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危险时,你不妨暗暗地告诉自己……

⑶当你已经变得很坚强,能够战胜困难和危险时,你大声地自豪地说……

4.创作名言

我们今天的生活也许没有危险,但你能结合生活仿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吗?

害怕(      )的心理比(    )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提示:可以联系本单元学习过的人物(勃朗特三姐妹、霍金)想一想。(可以填“困难、挫折、疾病、打击”等)

(三)想象人物

1.读书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还要通过文字发挥丰富的想象,想象书中的情境和人物形象.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地在心目中勾画出了鲁滨逊的样子,男生齐读课文的第十四小节。

2.课件出示文中描述鲁滨逊的样子的句子。

3.引读:鲁滨逊身上的每件东西都是为克服困难准备的,他的装束表明他是一个--,一个--,一个--。

4.鲁滨逊的坚强毅力和冒险精神深深吸引并鼓励着吴缅,因此他在日记中郑重地写下了这句话--(出示句子)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鲁滨逊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指导有感情朗读:

请你发自内心地说--

请你动情地说--

请你坚定地说--

(四)感受内涵

1.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不难体会到爷爷、爸爸的良苦用心了。同桌两人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爷爷和爸爸送“我”的仅仅是一本书吗?这本书还寄托着他们什么希望呢?。

板书:学会坚强      学会生存

2.这样的一本书值不值得吴缅珍藏?假如你是文中的吴缅,你要把这本书传给自己的儿子,你会在扉页上写什么呢?(选2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课文的结尾处写。)

3.四人小组讨论: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样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

三、总结拓展

1.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日记,而且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了课文,同学们能不能说说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展开的? (书的来历,书的主要内容,读书的感受)

2.激发阅读原著:课后我们千万别错过这本男孩子、女孩子都该读的好书。读完之后,你也可以学着吴冕的爷爷和爸爸,在扉页上写上一句自己读后体会最深的话,送给你的朋友,或将来送给你的孩子。

3.布置作业:

⑴完成巩固案。

⑵课外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⑶推荐好书:学习本文的写法向别人推荐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关注他们需要的语文素养--学习的能力与方法。

首先,我利用学案把预习引到课外,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己探究问题。上课伊始了解学情,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惑,这样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就有了针对性。然后,我播放电影片断,让学生直观感知险情,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感知故事情节,了解了鲁滨逊的经历,通过互动交流,感受到鲁滨逊的人物特点--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对名言的感受,花的时间比较多,引导学生读懂名言,精讲点拨名言的含义,同时,让他们明白写名言不是难事,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再引导学生感受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鲁滨逊漂流记》产生了阅读期待。课后努力去阅读这本书。接着,通过互动探究,解决了学生在自学时的疑惑。最后,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总结。

本课时以“学”为中心展开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较好。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

篇6:六年级组语文教案 11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六年级组语文教案 11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学科 语文 (第 十一 册) 主备教师 王海田 授课 时间 第  周 月  日 使用教师   课题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3.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4.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2、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自读为主,交流体会,结合实际谈感受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 1.同学们最近在读什么书?有什么感受?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日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四、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请同学们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 ――这本书是爷爷赠给爸爸,爸爸又赠给了“我”的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这是一本扉页上写有爷爷给爸爸的赠言“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和爸爸写给“我”的赠言“学会生存”的书。    ――这是一本历险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他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这是一本让吴缅非常喜欢的书,给了吴缅启迪和希望的书。 五、课后存疑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这些生活必须品的呢?(阅读课文7――11自然段,画出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又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语 2、我得到了一本怎样的书? 二、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1)一开始鲁滨逊靠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 做木筏,把食物等一一送到岛上,搭帐篷,靠剩下的食物生存。 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种植大麦和水稻,制作粗糙的面包,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来源,养鹦鹉做伴,做家具。 3)后来生活怎样? 4)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怎样?你觉得他的生活幸福吗? (体会鲁滨逊从一开始的孤独、艰难到后来充实而幸福的生活,理解他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二、体会“我”的感受 1. 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有什么感受? ――很喜欢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 ――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 2. 理解“名言”。 1) 你能说说这几句名言吗?这些名言给了你什么启迪? 2) 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我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 ――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3. 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老师觉得读书的时候还要能发挥想象力,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吴缅在读书的过程中慢慢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读课文14段。 4. 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交流 三、理解课题 1. 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 吴缅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把书传给吴缅呢? 3.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这本书女孩子能读吗? 以上问题交流讨论,再指名回答,理解这本书能教人坚强,学会生存。 四、读写结合 1. 这篇课文不仅是日记,而且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了课文能不能说读书笔记主要围绕哪些方面展开的? (书的来历,书的主要内容,读书的感受三方面)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     二次备考   课堂练习设计 金椰风   课外作业设计 写一篇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鲁滨逊漂流记》  三代相传 ――故事内容――获得启示,寄托希望 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勇敢进取   教学反思   参考资料  

16草原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

17麋鹿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苏教数学教学计划

找规律教案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

苏教六年级分数除法练习题

苏教《错过》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利息》教案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教案

【苏教】《七律·长征》说课教案

苏教数学三下:《练习五》教案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