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负盐负薪者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ziyuan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有负盐负薪者的文言文阅读答案(共含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iyua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人有负盐负薪者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1:人有负盐负薪者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人有负盐负薪者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④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⑥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选自《北史李惠传》)

【注释】①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

②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

③纲纪:随从人员。州纲纪指州府的主簿。

④群下:部下,属员。⑥实:事实,真相。

19.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2分)

A。同释重担息树阴(解释)B顾州纲纪(回头看)

C惠令人置羊皮席上(放)D得其实矣(得到)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2分)

A。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拿) B、徐喷以烟(用)

C。仁以为己任(可以)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凭借)

2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用手杖(棍子)敲打羊皮,看见有少量的盐屑(掉下来)。

22.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说一说。(2分)

做人要诚实,不能见利忘义;遇事要善于动脑筋。

【译文】有一个背盐的和一个背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要走的时候,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坐卧和披背用的东西。李惠让他们出去,回过头对主簿说:拷问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部下都没有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席上面,用杖敲打,见到有一些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背柴的人才承认了过错。

篇2:《人有负盐负薪者》阅读答案

李延寿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①背之物。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纪纲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①藉(jiè):垫、衬。②惠:即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顾州纪纲: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

1.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2分)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跟“以杖击之”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C ) (3分)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徐喷以烟 D.不以千里称也

3.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答:李惠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

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说一说。(3分)

答:①做人要诚实,不能见利忘义。②遇事要善于动脑筋。(从文中引发出来,且言之成理即可。)

译文:

有负盐的和负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要走的时候,争一张羊皮,都 说是自己坐卧和披背用的东西。李惠让他们出去,对主簿说:“敲打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部下都没有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席上面,用杖敲打,见到有一些盐末,就 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 来看,负柴的人才承认了罪过。

篇3:人有负盐负薪者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10分)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①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州纲纪:州府的主簿。

3.下列加点词与“人有负盐负薪者”的“负”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负箧曵履行深山巨谷中B.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C.负势竟上,互相轩邈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4.翻译句子:(6分)

⑴同释重担,息于树阴。

⑵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5.文中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两点启示?。(4分)

参考答案:

3、(2分)C

4、(6分)

(1)一同放下重担,在树荫下休息。(“释”1分;句式“于树荫”1分)

(2)例一:(李惠)回头对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并敲打它能够得知它的主人吗?”

例二:(李惠)回头对州纲纪说:“用这张羊皮(作为物证),拷打它,能查出它的'主人吗?”

(“顾”1分;通顺1分)

5、(4分)①不贪图不义之财。②为人要诚实。③多思考,多观察,用智慧解决问题。④谎言终究会被揭穿(纸包不住火)。⑤多积累生活常识和经验。⑥事实胜于雄辩。

篇4:人有负盐负薪者阅读答案

(三)(8分)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④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⑥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选自《北史李惠传》)

【注释】①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②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纲纪:随从人员。州纲纪指州府的主簿。④群下:部下,属员。⑥实:事实,真相。

19.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2分)

A.同释重担息树阴(解释)

B顾州纲纪(回头看)

C惠令人置羊皮席上(放)

D得其实矣(得到)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2分)

A.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拿)

B.徐喷以烟(用)

C.仁以为己任(可以)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凭借)

2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用手杖(棍子)敲打羊皮,看见有少量的盐屑(掉下来)。

22.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说一说。(2分)

做人要诚实,不能见利忘义;遇事要善于动脑筋。

篇5:人有负盐负薪者阅读答案

人有负盐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于树荫。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背之物①。久未果,遂讼于官。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纪纲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①藉:衬垫。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州纪纲,州府的主簿。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人有负盐负薪者( ) ②遂讼于官( )?

③顾州纪纲( ) ④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

【小题2】以下句中划线的“之”与“使争者视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故时有物外之趣 B.主人处处款之C.至之市,而忘操之 D.两狼之并驱如故

【小题3】翻译句子。(2分)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小题4】从文中可以看出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4分) ①背 ②于是、就 ③回头看 ④柴草

【小题1】(2分) B

【小题1】(2分)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羊皮,看见(发现)有少许盐末。

【小题1】(2分)聪明机智、生活常识丰富、经验很多、办案公正(任答两点得2分)

解析【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B中与例句“之”都是代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置、席、击”等。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篇6:人有负盐负薪者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 题。

人有负盐负薪者

李延寿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①背之物。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纪纲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颖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①藉(ji è):垫、衬。②惠:即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顾州纪纲: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

1. 下面句子中加粗的以跟以杖击之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 域民不以封疆为界

C. 徐喷以烟

D. 不以千里称也

2.解释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的哪些语句能体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李惠)让相争的两个人看(从羊皮上打下的)盐粒,背柴的人就主动接受惩罚。(合理即可)

3.李惠是一个仔细、认真、聪明、机智的人。

语句: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

4.①做人要诚实,不能见利忘义;②遇事要善于动脑筋。(答案不一;合理即可)

篇7:人有负盐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于树荫阅读答案

人有负盐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于树荫阅读答案

人有负盐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于树荫。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背之物①。久未果,遂讼于官。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纪纲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①藉:衬垫。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州纪纲,州府的主簿。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人有负盐负薪者( ) ②遂讼于官( )?

③顾州纪纲( ) ④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

【小题2】以下句中划线的'“之”与“使争者视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故时有物外之趣 B.主人处处款之C.至之市,而忘操之 D.两狼之并驱如故

【小题3】翻译句子。(2分)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小题4】从文中可以看出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4分) ①背 ②于是、就 ③回头看 ④柴草

【小题1】(2分) B

【小题1】(2分)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羊皮,看见(发现)有少许盐末。

【小题1】(2分)聪明机智、生活常识丰富、经验很多、办案公正(任答两点得2分)

解析【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B中与例句“之”都是代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置、席、击”等。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篇8:人有负盐负薪者文言文注解

人有负盐负薪者文言文注解

(后魏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①盐与负薪者,二人同释②重担,息树阴下。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③肩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时雍州刺史李惠,谓其群下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群下咸无对者。惠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惠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罪。

注释

①负:背。

②薪:柴。

③释:放下。

④藉:垫衬;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

⑤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

⑥顾州纲纪: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州纪纲,州府的主簿。纲纪:随从人员。

⑦群下:部下,属员。

⑧咸:都。

⑨实:事实,真实的。

⑩伏:通服,文中指趴在地上认罪。 遣:派,此处指打发。

译文

有背着盐的.和背着柴的人,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一会儿,将要走了,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李惠让他们出去,回头看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下属官吏都不能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看见(发现)有少许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背柴的人于是伏在地上承认了罪过。

补充

(1)同释重担息(下)树荫

(2)惠令人置羊皮在席上

阐述道理

①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严谨的逻辑推理。 天下事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多思考,多观察,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②人与人交往之中一定要友善对待,不能贪图小利,让利益蒙蔽了双眼,做出不良的行为。

③处理问题要具备丰富的生活常识、经验,再加之细心观察,以及善于思考。

人有负盐负薪阅读理解答案

王冕者诸暨人阅读答案

郑人有欲买履者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著翅人文言文阅读答案

客有好佛者阅读答案

齐人有冯谖者阅读答案

有文学卒史王先生者阅读答案

画蛇添足文言文答案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阅读答案

英文简历 有工作经验者

人有负盐负薪者的文言文阅读答案(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人有负盐负薪者的文言文阅读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