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阅读答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adamong1000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为学》阅读答案(共含10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damong1000”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为学》阅读答案

篇1:《为学》阅读答案

8、(6分,每空1分)回来 掉转(回转) 边境 目光短浅 距离 离开

9、(2分)C

10、(6分,“买”、“犹”、“顾”、“哉”各占1分,句意各占1分)

译文①我好几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

②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和尚吗?

11、(4分,每空2分)

蜀鄙二僧(去南海) 志向坚定,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意思对即可)

12、(2分,每错1处扣0.5分,扣完本题分为止)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 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以( )告富者”是一个省略句,括号中省略的内容是 。

3.选出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 B、吾欲之南海(往)

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来)

4.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的是问号,而第二处用的是叹号?请作简要分析。

5.对比鲜明是本文写法上的一大特点,请以蜀鄙二僧欲往南海部分为例,说说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篇2:《为学》阅读答案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解释多义词(6分)

自南海还( ) 蜀之鄙有二僧( ) 西蜀之去南海( )

望桓侯而还走( ) 肉食者鄙( ) 去国怀乡( )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吾欲之南海 B. 其一贫,其一富 C. 以告富者

子墨子九距之 其真无马邪 必以分人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引用_____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4分)

12、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2分)

吾 资 之 聪 倍 人 也 吾 材 之 敏 倍 人 也 屏 弃 而 不 用 其 与昏 与 庸 无 以异 也。

篇3:《为学》阅读及答案

《为学》阅读及答案

蜀之鄙有二 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 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字词。

(1)贫者语于富者曰 语:__________

(2)越明年 明年: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蜀之鄙/有二僧

B、子/何恃而往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告诉,对……说

⑵第二年

2.C

点拨:C句节奏应划分为:僧富者不能至 /而贫者至焉

3.(1)多年来我想 雇一条船顺流而下,尚且(还)没能做到。

(2)人立志,难道还不如蜀地边境的'和尚吗?

4.答案要点:为学的条件是“志”与“为”,做学问要立志更要努力行动;行事不一定要等待客观条件的成熟;聪敏不可依靠,昏庸也并非不可改变。

点拨:答出某一点并就某一点来谈即可。

篇4:为学阅读答案

为 学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选自《白鹤堂文集》)

篇5:为学阅读答案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字共三十有四 B.蜀之鄙有二僧/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西蜀之去南海/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野有麦场

9.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三处。(3分)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吾欲之南海,何如?(2分)

(2)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3分)

篇6:为学阅读答案

8.(3分)C(A做/雕刻 B边远的地方/目光短浅 C距离 D反而/转头看、看见)

9.(3分)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每处1分)

10.(5分)(1)(2分)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关键词“之”1分),“何如”1分)

(2)(3分)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关键词“恃”“败”各1分,“句子通顺”1分)

[为学阅读答案]

篇7:为学阅读答案

为学阅读答案

《为学》阅读问题设计

一、文题是为学,文章为什么从天下事说起?

(天下事包括人之为学,由天下事引出人之为学,将两者相提并论,有突出为学之意)

二、文中两名吾欲之南海语气各有什么不同?各表现了富和尚什么态度?

(前一句是疑问语气,表现了富和尚怀疑的态度;后一句是感叹语气,表现了富和尚嘲笑讥讽的态度。)

三、赏析吾一瓶一钵足矣

(两个一表现穷和尚对物质条件要求极低;足体现出穷和尚战胜困难的信心。这句话表现穷和尚在困难面前实现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心和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

四、富和尚有惭色的原因是什么?

富和尚原以为自己条件优越,想去南海却没去成;而穷和尚仅凭一瓶一钵到了南海,这让富和尚倍感惭愧。)

四、学了本文之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1、事在人为。难和易可以相互转化,只要做难的.就变易;不做,易的也变难。

2、后天的努力比优越的条件更重要

3、在困难面前要志向坚定,勇于进取,保持向上的进取心

4、沉迷于幻想,一味空谈,最终会一事无成。

篇8:《为谁》阅读答案

1、“做菜”是全文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晰,并推动情节发展。(共3分。)

2、做菜、照管孩子两不误,做菜效率高,家务事安排有条不紊。(共3分。)

3、甲:塞 乙:送 丙:折 丁:冲 共2分。

4、①运用“大”“好几个”“紧扣”这一连串的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儿子做菜时的从容不迫、有条不紊,突出了做菜动作的娴熟和做菜的乐趣,同时也饱含了母亲对儿子的欣赏。(共2分。)②喻体新颖生动,突出了月亮的美好,传达出“我”观看儿子做菜时的愉悦之情。(共2分。)

5、作为父母,爱孩子的同时,也要学会爱自己,爱生活;作为儿女,要感恩父母,关爱父母,回报父母。(共4分。)

篇9:《为谁》阅读答案

龙应台

(1)我不懂得做菜,而且我把我之不懂得做菜归罪于我的出身──我是一个外省女孩;在台湾,“外省”其实就是“难民”的意思。外省难民家庭,在流离中失去了一切附着于土地的东西,包括农地、房舍、宗祠、庙宇,还有附着于土地的乡亲和对于生存其实很重要的社会网络。

(2)因为失去了这一切,所以难民家庭那做父母的,就把所有的希望,孤注一掷地投在下一代的教育上头。他们仿佛发现了,只有教育,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爬出井来。

( 3)所以我这个难民的女儿,从小就不被要求做家事。吃完晚饭,筷子一丢,只要赶快潜回书桌,正襟危坐,摆出读书的姿态,妈妈就去洗碗了,爸爸就把留声机转小声了。背《古文观止》很重要,油米柴盐的事,母亲一肩挑。

(4)自己做了母亲,我却马上变成一个很能干的人。厨房特别大,所以是个多功能厅。孩子五颜六色的画,贴满整面墙,因此厨房也是画廊。餐桌可以围坐八个人,是每天晚上的沙龙。另外的空间里,我放上一张红色的小矮桌,配四只红色的矮椅子,任谁踏进来都会觉得,咦,这不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客厅吗?

( 5)当我打鸡蛋、拌面粉奶油加砂糖发粉做蛋糕时,安德烈和菲利普就坐在那矮椅子上,围着矮桌上一团新鲜可爱的湿面团,他们要把面团捏成猪牛羊马各种动物。蛋糕糊倒进模型,模型进入烤箱,拌面盆里留着一圈甜软黏腻的面糊,孩子们就抢着用小小的手指去挖,把巧克力糊绕满了手指,放进嘴里津津地吸,脸上也一片花糊。

(6)我变得很会“有效率”做菜。食谱的书,放在爬着常青藤的窗台上,长长一排。胡萝卜蛋糕的那一页,都快磨破了;奶酪通心粉、意大利千层面那几页,用得掉了下来。我可以在十分钟内,给四个孩子──那是两个儿子加上他们不可分离的死党──端上颜色漂亮而且维他命ABCDE加淀粉质全部到位的食物。然后把孩子甲进车里,一个乙去踢足球,一个带去上游泳课。中间丙到图书馆借一袋儿童绘本,丁到药房买一只幼儿温度计,到水店买三大箱果汁,到邮局去取孩子的生日礼物包裹同时寄出邀请卡……然后匆匆赶回足球场接老大,回游泳池接老二,回家,再做晚餐。

(7)母亲,原来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 8)然后突然想到,啊,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个躲在书房里的小姐。

( 9)孩子大了,我发现独自生活的自己又回头变成一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而长大了的孩子们却成了美食家。菲利普十六岁就自己报名去上烹饪课,跟着大肚子、带着白色高筒帽的师傅学做意大利菜。十七岁,就到三星米其林法国餐厅的厨房里去打工实习,从削马铃薯皮开始,跟着马赛来的大厨学做每一种蘸酱。安德烈买各国食谱的书,土耳其、非洲菜、中国菜,都是实验项目。做菜时,用一只马表计分。什么菜配什么酒,什么酒吃什么肉,什么肉配什么香料,对两兄弟而言,是正正经经的.天下一等大事。

( 10)我呢,有什么就吃什么。不吃也可以。一个鸡蛋多少钱,我说不上来,冰箱,多半是空的。有一次,为安德烈下面──是泡面,加上一点青菜叶子。

( 11)汤面端上桌时,安德烈吃了两口,突然说:“青菜哪里来的呀?”

(12)我没说话,他直追,“是上星期你买的色拉对不对?”

(13)我点点头:是的。

( 14)他放下筷子,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说:“那已经不新鲜了呀,妈妈你为什么还用呢?又是你们这一代人的──习惯,对吧?”

( 15)他不吃了。

( 16)过了几天,安德烈突然说:“我们一起去买菜好吗?”

(17)母子二人到城里头国际食品最多的超市去买菜。安德烈很仔细地来来回回挑选东西,整整三个小时。回到家中,天都黑了。他要我这做妈的站在旁边看着,“不准走开喔。”

( 18)他把顶级的澳洲牛排肉展开,放在一旁。然后把各种香料罐,一样一样从架上拿下来,一字排开。转了按钮,烤箱下层开始热,把盘子放进去,保持温度。他把马铃薯洗干净,开始煮水,准备做新鲜的马铃薯泥。看得出,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走好几个平行的程序,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

( 19)电话铃响。我正要离开厨房去接,他伸手把我挡下来,说:“不要接不要接。留在厨房里看我做菜。”

( 20)红酒杯,矿泉水杯,并肩而立。南瓜汤先上,然后是色拉,里头加了松子。主食是牛排,用锡纸包着,我要的四分熟。最后是甜点,法国的soufflé。

( 21)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 22)我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

( 23)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1、作者多次写到“做菜”,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2、从4—6段概括“我”的“能干”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3、第6段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2分)

跑 塞 载 送 放 返 折 冲

甲: 乙: 丙: 丁:

4、品析下面的句子。(4分)

①看得出,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走好几个平行的程序,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

②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5、结合文末两段,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4分)

篇10:为学阅读附答案

为学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①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②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③,其文理④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⑤仲永环谒⑥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⑦然众人矣。

注:①隶:属于。②旁近:邻近人家即邻居。③就:成功,完成。④文理:文采和义理。⑤扳:拉,带领。⑥谒:拜访。⑦泯:消灭,丧失。

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①仲永( )②啼( )③扳( )④谒( )⑤称( )⑥泯然( )

2.解释加粗的字词。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

(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4)稍稍宾客其父()

3.从文中找出介绍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哪句看出仲永有非凡天资?最能体现方仲永天资非凡,才思敏捷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用原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 《为学》内容,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zhònɡ②tí③bān④yè⑤chèn⑥mǐn

2.(1)从此(2)每天让(3)给(4)渐渐

3.(1)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十二三矣不能称前时之闻。

(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4.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忽、即、立、就

5.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6 .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固然有关,更与后天的努力分不开。即使一个人天资过人,不努力也会变成普通人。 (意对即可)

为学阅读问题设计及答案

为学翻译

文言文《为学》的部分试题及答案

文言文教案设计:为学

《王羲之学书法》阅读答案

学与问阅读答案

为人为师为学演讲稿

为学原文和翻译

为学原文及翻译

《精确的婚姻学》阅读答案

《为学》阅读答案(整理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为学》阅读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