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怀秦髯阅读答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浪哩个浪

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春日怀秦髯阅读答案(共含10篇),供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浪哩个浪”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春日怀秦髯阅读答案

篇1:春日怀秦髯阅读答案

宋·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⑴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⑵听流莺。

【注释】⑴晚节:指年事渐高。⑵日边:指天子近旁或国都。

【问题】

⑴“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一句富有表现,请加以赏析。(2分)

⑵运用反衬是本诗在写法上突出特点,请具体分析并指出其作用。(3分)

【参考答案】

⑴此句描写美丽的花朵向人们绽开了笑脸,不知名的春草新绿欲滴,运用拟人(1分),生动地表现了春光明媚、生机蓬勃的.景象,表现了人们欢愉的心情(1分)。(描绘情景、指出修辞、“明媚(或美丽)”、“生机”各0.5分)

⑵作者以春色的美好反衬自己心情的苦闷(1分),又以心情的苦闷反衬对友情的执著(1分),突出了友谊的弥足珍贵。(1分)

篇2:李彭《春日怀秦髯》诗歌赏析

李彭《春日怀秦髯》诗歌赏析

春日怀秦髯(宋)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

【注释】

秦髯:即秦观之子秦湛,字处度,有注释说秦髯即是秦观,应该是误解。李彭在《日涉园集》中,写给秦湛的诗共计五首,其中尚有两首也以“髯”字呼之,如《怀秦处度用山谷韵》诗:“秦髯昨首长沙路,舍舟东来甘霜兔。”《怀秦处度》诗:“淮海紫髯叟,长吟独倚风。”由此可见,秦髯即秦处度,并非秦观。如果单论赏诗来说,也不必作如此考据。

快晴:喜人的晴天。

晚节:晚年的追求。

日边:指京城。

【赏析】

诗前四句赋写春景,一派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色。特别是颔联“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更是活泼生趣。但到颈联,诗情却陡然一变“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为什么会有这种消极的情怀呢?不难想像,诗人在这里正是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啊。因为没有朋友在身边,所以美好的春景也懒得去赏,寂寞的酒杯更是不能端起了。(当然还有自己身体的原因,年事已高,再加之有病)。最后一联“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着一“苦”字,多少思情都包含在里面了。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乐景衬托哀情,由极美的春景反衬自己极无聊的心情,又由极无聊的心情反衬极深厚的友情,千回百转,千情百结,韵味无穷。

篇3:《春日京中有怀》阅读答案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释】⑴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游秦,此处指游长安。⑵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1.前三联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举两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

2.尾联笔锋一转,升华了诗人的情感,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篇4:《春日京中有怀》阅读答案

1.虚实结合和对比(或反衬)。一二两联实写诗人独自游长安,第三联想像东都洛阳朋友们“尽兴”赏景,一虚一实,以虚衬实,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第二联写长安上林苑里的“花发”与“叶新”,以乐景衬哀情,亦可。)

2.诗人寄语自己思念的东都朋友,今年春光好,明年春光更胜于今年。诗人一反孤独伤感之情,将感情升华为喜悦自信,表现出昂扬向上的乐观情怀。

篇5:《春日京中有怀》阅读答案

《春日京中有怀》是初唐诗人杜审言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02或7(长安二年或三年)的春天,诗人抒发怀友思归之离情,表达了对洛阳的万物无比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唐代洛阳为东都。杜审言曾任洛阳丞,后任膳部员外郎及著作佐郎时亦多在洛阳供职,其家又在洛阳西巩县,因此他对洛阳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武则天长期留居洛阳,只在长安中(701—703)曾一度回西京。当时杜审言曾随驾去长安。这首《春日京中有怀》诗,大约作于公元702或703年(长安二年或三年)的春天,诗人抒发怀友思归之离情,表达了对洛阳的万物无比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诗以平缓的语气叙述起,“今年游寓独游秦”,扣住题目的“京中”简洁地交代了宦游的时间、地点,勾勒出了整首诗的背景。宦游对诗人来说本为平常事,而今年所不同的是“独游秦”。“独游秦”三字,将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寂寥情怀表现得既充沛又含蓄。

这平静的'叙述中寓有潮涌般的思绪。次句紧承前句的“独游秦”,顺流直下冲决了感情的闸门:“愁思看春不当春”,诗人直呼“这春天的景色多么美好,我却因为乡愁无心赏玩!”长安古都风物形胜,又置冬去春来,节序的推移,自然容易引起异乡人感昔怀今触动愁思。这联诗十四个字,生动地塑造出一个“相思不独欢,伫立空为叹”的诗人自我形象。由于诗中错落有致地巧用重字,“游寓独游秦”,“看春不当春”,使气韵回环,节奏和谐,声情摇曳生姿。

颔联:“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描绘长安景色,上林苑里鲜花盛开却无人欣赏,细柳营前,柳枝新绿却无人看顾。花木随着季节开花结果,是自然规律,本无所谓“徒发”或“漫新”,然而诗句中却着以“徒”和“漫”,赋予景物以人性。正应了清人吴乔所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绘景是为写情,这联是首联诗中“愁思看春不当春”的具体化描述,形象地表现诗人睹物感怀的惆怅心绪。

颈联:“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描绘的是诗人想象中洛阳友人赏春欢宴的情景。西第:东汉外戚梁冀为大将军,起府第在洛阳城西。因马融曾为之写《大将军第颂》,后人称之为西第。这里泛指豪华府第。留宾:汉游侠陈遵,豪饮好客,宴会时常取客人车辖投入井中,以防客人中途离去。留宾即出自此曲故。他们在南桥群游兴尽而归,又在西第集宴豪饮。这欢畅的场面,正与自己“独游秦”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运用这一虚笔来反衬自己的孤寂,突出对友人怀念的深沉和思归之切。由于其中化用了陈遵的典故,不仅表现了友人英侠豪爽的性格,而且使诗歌具有豪放的气势。“公子南桥”句,虽没直接写景,然而景已自在其中,春游者风度翩翩,潇洒自得的神志跃然纸上。诗写至此,似乎已完题中“有怀”。但诗人犹觉未够,又引出尾联传颂千古的名句。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尾联构思新颖,造语清新。语痴而情真。诗人太熟悉洛阳的一切了,他思念洛城的人,也怀念洛城的风日,更留恋洛城的春光美景。这首诗与一般“有怀”诗相比,它扩大了“有怀”的范围。“诗贵出于自心”(《围炉诗话》),这联诗正是独出心裁,“言人之所不能言”。

明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七律结句之妙者,“则杜审言:‘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这评语是有灼见的。

杜审言这首《春日京中有怀》,结构齐整平密,起承转合极其自然,虚实相生,波澜起伏。其艺术手法对后世很有影响。

篇6:春日登楼怀归阅读答案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后汉书·李恂传》

[注释]: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乙文】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①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②,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③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④末,病疽背卒。

选自《新唐书》

[注释]:①太学:朝廷里的最高学府。②内署:王维的办公处。③采访使:官职名。④开元:唐玄宗年号。

6、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 偕( ) (2)会( ) (3) 期( ) (4)卒( )

7、请用两个“/”给【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2分)

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

8、翻译【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①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 。 ②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

9、【甲】文中写出了作者登楼前后的两种心情,请用【甲】文中两个字进行概括。(2分)

10、孟浩然虽才华出众,但一生仕途坎坷,从【乙】文中看,他仕途坎坷的原因有哪些?(2分)

11、请结合孟浩然给自己取的字和【乙】文中孟浩然的行为表现, 说说孟浩然是一个有怎样性格的人?(2分)

12、积累链接:由【甲】诗中的“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与我们曾经学过的那句古诗有着异曲同工之美?写出这句诗及作者与诗题。(2分)

6、(4分) (1) 偕( 一起 )(2)会(适逢,正赶上) (3) 期( 约定 ) (4)卒(最后)

7、(2分)朝 宗 怒∕辞 行 ∕浩 然 不 悔 也

8、1、曾经在太学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人敢和他比的。2、我听说这个人却没见过,有什么害怕还要藏起来?

9、(2分)聊、惊

10、(2分)喜好归隐,不善交际,敢说真话,不顾情面(答出二点即可)

11、(2分)一身正气、不畏权贵、洒脱自由、归隐山野、不慕荣名(答出两点就可)

12、(3分)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篇7:春日登楼怀归阅读答案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②遥清渭③,沉思忽自惊。

注:①本诗作于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岁,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 ③清渭,指渭水。

8.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9.全诗首尾分别用了“聊”与“惊”二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6分)

春日登楼怀归阅读答案仅供参考:

8.全诗写了登楼所见之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四野空旷无人,小舟任意停泊;黄昏时分炊烟缕缕,古寺深处黄莺啼啭。流水、渡船、炊烟,流莺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类似景物的怀念。

9.全诗首尾的“聊”与“惊”二字用的极妙。首句“聊”字,表明他并非因怀归而登楼,而是由登楼见闻引发怀归之情,进而进入沉思遐想;末句“惊”字,生动地揭示了诗人由遐思墨香到突然惊觉的心理变化过程,蕴含着初入仕途乍离家乡的青年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篇8:《髯樵传》阅读答案

《髯樵传》阅读答案

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每暮夜樵采,独行山中,不避蛇虎。所得薪,人负百斤而止,髯独负二百四十斤,然鬻于人,止取百斤价。人或讶问之,髯曰:“薪取之山,人各自食其力耳。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吾力倍蓰①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且值贱,则吾薪易售,不庸有利乎?”由是人颇异之,加刮目焉。

髯目不知书,然好听人谈古今事,常激于义,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传》。所谓秦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众咸惊救。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桧。”髯曰:“吾亦知戏,故殴,若真,膏吾斧矣!”其性刚疾恶类如此。

洞庭有孤子陈学奇,聘邹氏女为室,婚有期矣。女兄忽夺妹志,献苏宦某为妾。学奇泣诉于官,官畏宦势,无如何也。学奇讼女兄,宦并庇兄不得伸。学奇窘甚。一日,值髯于途,告之故,且曰:“若素义激,能为我筹此乎?”髯许诺:“然需时日以待之,毋迫我也。”学奇感泣。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显者以其多力而勤,甚信爱之,得出入内闼。邹女果为其第三妾。髯得间,以陈情告。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昆仑②。髯曰:“毋迫。”一日,显者夫人率群媵游天平山,显者不能禁。髯嘿贺曰:“计行矣!”于是密具舟河干。众妾登舆,髯舁第三舆,乃邹氏也。出门,绐③其副,迂道疾行,至河干,谓女曰:“登舟!”舟遽开,帆疾如驶。群仆骇变,号呼来追。髯拳三人仆地,不能出声。徐去,则女舟已至陈门矣。学奇得室忻感,谓古押衙④不是过也。髯谓学奇,亟宜鸣之官以得妻状。官始不直显者,至是称快,询知义由于髯,赐帛酒花彩以荣之。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自是义樵名益著。

(清顾彩《髯樵传》)

【注】①蓰:五倍。②昆仑:即昆仑奴,唐传奇《昆仑奴》中的义士。③绐:欺骗。④古押衙:唐传奇《无双传》中的义侠,押衙为官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鬻于人鬻:卖B.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赡:赡养

C.值髯于途值:遇见D.迂道疾行,至河干干:岸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全部与髯樵设计搭救邹女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3分)

①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②女泣如雨,诉失身状

③髯曰:毋迫④于是密具舟河干

⑤出门,绐其副,迂道疾行⑥官始不直显者,至是称快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⑥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髯樵胆量过人,常常在夜间独自上山砍柴,不怕碰上毒蛇猛虎。

B.为了更容易把柴卖出去,髯樵每次背负比别人多一倍多的柴。

C.以砍柴为生的髯樵,虽然目不知书,但有勇有谋,疾恶如仇。

D.营救邹氏、帮助陈学奇夫妇团圆的义举,使人们对髯樵褒奖有加。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由是人颇异之,加刮目焉(3分)

(2)若素义激,能为我筹此乎(4分)

(3)然需时日以待之,毋迫我也(3分)

参考答案:

4.B(赡:胜任。)

5.A(①句表示髯樵为以后的行动作准备,④句也是为搭救邹女作准备,⑤句更是搭救邹女的行动。以上几句都与髯樵设计搭救邹女有直接关系。)

6.B(髯樵多背柴,并不是为了容易买)

7.(1)因此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奇异的人,更加刮目相看他了。

(共3分,“由是”“异”各1分,写出大概意思给1分)

(2)你向来嫉恶如仇,能为我想办法(解决)这事吗?

(共4分,“若”“素”“筹”各1分,写出大概意思给1分)

(3)但是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不要催促我。

(共3分,“毋”“迫”各1分,写出大概意思给1分)

附参考译文:

明朝末年,吴县洞庭山的乡村中,有个打柴的人,满脸大胡子并且身材魁伟,姓名不为人所知,极有力气。常在夜间打柴,独自一人在山中行走,不怕碰上毒蛇猛虎。打的柴草,别人只能背一百斤,髯樵独自能背二百四十斤,但是卖给别人,只收取百斤柴的钱。有人惊讶地问他,髯樵说:“柴取自山中,人们都是自食其力罢了。他们不是不想多背,而是力量没有那么大。我的力量是别人的五倍,但吃饭并不比别人多,所以把价钱压低了。再说,价钱压低了,我的柴又容易卖,这难道不是有好处吗?”因此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奇异的人,更加刮目相看他了。

髯樵不识字,但是喜欢听别人谈论古往今来的事情,常常激于义愤,说出话来,争辩是非得失,就是读书人也没有办法难住他。(有一次),曾经背着柴到戏场观看《精忠传》,那个扮演秦桧的演员出场了,髯樵大怒,飞步跳上台,摔倒秦桧殴打他,把他打得鲜血直流,几乎要死。众人急忙来救。髯樵说:“他做丞相,奸恶成这样,不打死他还等什么?”众人说:“这是演戏啊,不是真秦桧。”髯樵说:“我也知道是演戏,所以才打他,如果是真秦桧,就要用他的血肉润滑我的斧头了!”他性格刚烈,嫉恶如仇就像这样。

洞庭有个孤儿叫陈学奇,聘邹家的`女子为妻室,婚姻已经定下了日期。女子的哥哥忽然夺去妹妹的意愿,把妹妹献给姓苏的一个宦官为妾。学奇到官府哭诉,官府害怕苏宦的势力,没有办法。学奇又状告邹氏女的兄长,苏宦把邹女的兄长一起庇护起来,冤不能伸。学奇没有一点办法。一天,在路上遇见髯樵,把事情的原故告诉髯樵,并且说:“你向来嫉恶如仇,能为我解决这事吗?”髯樵答应他说:“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要催促我。”学奇感动得哭了。髯樵离开后,卖身到显者的家中做赶马车的仆人。显者因为他力气大并且很勤快,非常信任他,(这样他)能够随便进出内室,邹姓女子果然是他的第三个小老婆。髯樵找机会,把情况告诉给邹女。邹女哭得泪流满面,告诉他失身的情况,希望髯樵能做昆仑奴那样的义士(来救她)。髯樵说:“不要着急。”一天,显者的夫人带领着显者的小老婆们游天平山,显者不能禁止。髯樵暗暗祝贺说:“计划可以施行了。”于是暗暗在河边准备船只。显者的小老婆们上车,髯樵驾驶第三辆车,就是邹氏女。出门之后,髯樵欺骗副手,转到别的道路上快跑,到河岸边,对邹女说:“上船!”船立即开行,打开船帆,快得像跑一样。众仆人惊骇这突然的变故,喊叫着跑来追赶。髯樵用拳将三个人打倒在地,叫不出声来。慢慢地离开,而女子的船已经到了陈家的门前了。学奇得到妻子非常感动,认为古代的义侠也不过是这样。髯樵对学奇说,应该赶快把找到妻子的情况报告给那官府。官府才不让显者诉讼,到这时人们拍手称快,向髯樵询问讲道义的原由,赏赐他衣帛美酒,披挂花彩来使他荣耀。显者惭愧,关上门好像没有听到。从这以后义士髯樵的名声更加彰显。

篇9:《樵髯传》阅读答案

樵髯翁,姓程氏,名骏,世居桐城县之西鄙。性疏放,无文饰,而多髭须,因自号曰“樵髯”云。

少读书聪颖,拔出凡辈。于艺术匠巧嬉游之事,靡不①涉猎,然皆不肯穷竟其学,曰:“吾以自娱而已。”尤嗜弈棋,常与里人弈。翁不任苦思,里人或注局凝神,翁辄颦蹙曰:“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乃复效小儿辈,强为解事②!”时时为人治病,亦不用以为意。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翁方据棋局哓哓③然,竟不往也。

翁季父官建宁,翁随至建宁官廨,得以恣情山水,其言武夷九曲幽绝可爱,令人遗弃世事,欲往游焉。

(选自《中华散文精粹·明清卷》,有删节)

【注释】①靡不:无不。②解事:懂事,这里指懂得下棋的技艺。③哓哓(xiāo):争辩声。

15.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

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因自号曰“樵髯”云 ( ▲ ) ②拔出凡辈 ( ▲ )

③然皆不肯穷竟其学 ( ▲ ) ④乃复效小儿辈 ( ▲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句子: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

翻译:

18.对“樵髯翁”其人,你是否欣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理由。(3分)

答:

参考答案:

15.(3分)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

(评分细则:共3分。断错1处扣1分。)

16.(4分)①取号,取名号;②超出,突出;③穷,学完,深究;④模仿,效法,效仿

(评分细则:共4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7.(3分)我们难道真正懂得下棋吗?只是姑且把它当作游戏罢了。

(评分细则:共3分。译出重点词“聊”、“耳”各1分,语句通顺意思正确1分。有不足酌扣。)

18.(3分)欣赏:①不拘小节,性情中人(2分);②不为富家治病,保持节操(2分);③寄情山水,志趣高洁(2分);④嗜好下棋,但不过分执着(1分);⑤聪明非凡,涉猎广泛(1分)。

不欣赏:①为棋争论,而不为人治病,缺乏人道主义精神(2分);②欲遗弃世事,消极避世(2分);③涉猎广泛,但缺乏钻研精神(1分)。

(评分细则:共3分。开放题。“欣赏”“不欣赏”均可。如果说“既欣赏又不欣赏”,只要理由合适亦可酌情给分。以上理由的分值有所不同,但最高不得超过3分。有其他理由,言之成理的,亦可酌情给分。)

篇10:《春日京中有怀》阅读理解及答案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释】①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叉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游秦,此处指游长安。②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1)本诗颔联写景传情,含蓄而精妙。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该联。

(2)尾联构思新颖,将感怀之情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明代胡应麟在《诗薮》称它为七律结句之妙者。你对此如何理解?

答案:

(1)本诗颔联以乐景衬哀情。上林苑里鲜花盛开,细柳营前柳枝新绿,本是乐景;“徒”“漫”二字表明没有亲友一同欣赏,面对此景比没有美景时更增哀情。

(2)本诗结尾超出了一般感怀诗表达孤独伤感之情的局限,构思新颖。作者将思念化为祝愿,将孤独化为希冀,昂扬乐观,抒发了对洛阳万物无比眷恋和热爱之情。

《髯樵传》阅读答案

春日 秦观 阅读答案

西湖春日阅读答案

《樵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秋怀阅读答案

春日言怀,春日言怀鲍溶,春日言怀的意思,春日言怀赏析

《春日偶成》阅读答案

春日登楼怀旧阅读答案

文言文秦巨伯阅读答案

李白的《春日独酌》的阅读答案

春日怀秦髯阅读答案(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春日怀秦髯阅读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