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田氏祖于庭阅读答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周末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齐田氏祖于庭阅读答案(共含8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周末”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齐田氏祖于庭阅读答案

篇1:齐田氏祖于庭阅读答案

齐田氏祖于庭阅读答案

齐田氏祖①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②。鲍氏之子年二十,预于次③,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④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噆肤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注①祖:这里是祭祀天地鬼神之意。②响:回响,回声。③预于次:参预在末座。④类:种类,物类。⑤蚊蚋噆(zǎn)肤:蚊蚋叮咬人的皮肤。

2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1)乃叹曰(        )                 (2)众客和之如响(       )

(3)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       )    (4)岂天本为人生之(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天之于民厚矣!(3分)

(2)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3分)

22、从生态伦理的观念,本文给了你哪些启发?(4分)

答:

参考答案:

20、(1)故:旧,原来的;(2)逾:越过,翻过;(3)诣:拜访,拜见;(4)走:逃跑。

21、D

22、周访立即派儿子周抚率领三千人会合石览一同去援救荀崧(得分点:即:立即;会:会合;俱:一同,一起)。

23、两者皆可。荀灌:有奇节,沉着镇静,机智勇敢;花木兰:替父从军,孝敬老人;辞官不做,不慕名利,既爱家又爱国

篇2:齐之国氏大富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是学好一切课程的基础,这并不是吓唬人。阅读即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我们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对文本的阅读的过程。如果连基本的文字意思都看不懂,又何谈做题,又何谈提高成绩。下面整理了齐之国氏大富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篇3:齐之国氏大富阅读答案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凡,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天瑞第一》,有删节)

14.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3分)

(1)喻其为盗之言 喻:(2)遂逾垣凿室 逾:(3)以生吾禾,殖吾稼 殖: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自宋之齐,请其术 其真无马邪(韩愈《马说》)

B. 而不喻其为盗之道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张岱《湖心亭看雪》)

C. 山泽之产育 宋何罪之有?(《孟子·公输》)

D. 若之盗,私心也

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16.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手目所及,亡不探也。(2分)

译文:

(2)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3分)

译文:

17. 如何理解东郭先生所说的“国氏之盗,公道也”?请根据文意回答。(2分)

参考答案:

14.(1)喻:明白。(2)逾:越过。(3)殖:种植。(3分,每题1分)

15.D(都是句末语气词,表判断。A.代词,“他的”/副词,表疑问。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C.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2分 )

16.(1)(他)手能拿到的,眼能看到的,没有不偷的。(2分,“及”“亡”各1分)

(2)你盗窃这些东西而被判罪,怨(恨)谁呢?(3分,“若”“获罪”、倒装句式各1分)

17.国氏借助自然条件,利用自然资源,劳动致富,(1分)是遵循公正之道的行为。(1分)

【附文言文翻译】

齐国的国氏非常富裕,宋国的`向氏非常贫穷。向氏从 宋国来到齐国,请教他致富的方法。国氏告诉他说:“我擅长获取外物。我开始获取外物的时候,一年就充足了,两年就富足了,三年就五谷丰饶了。从这以后,我送给别人的财务遍及州闾。”向氏非常高兴。他听明白了国氏国氏获取外物的话,却不理解国氏获取外物的道理,于是翻墙入院,凿洞入室,手能拿到的,眼能看到的,没有不偷的。不长时间,就因盗窃来的赃物被发现而被判罪,先前积蓄的财物也被没收了。

向氏认为国氏欺骗他,就到国氏那里去埋怨他。国氏说:“你是怎样获取外物的?”向氏说了他的情况。国氏说:“唉!你不理解获取外物的道理竟然错到了这种地步!现在我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吧。天有适合的时令,地有有利的地势。我获取天地的时令和地势,云雨的浇灌和滋润,山峦湖泽的生产和养育,来种植我的庄稼,构建我的房舍。我地上获取飞禽走兽,水里获取鱼鳖虾蟹,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获取的。庄稼、土木、禽兽、鱼鳖,都是上天生产的,哪里

是我所拥有的?这样,我获取上天的东西却没有遭受惩罚。金玉等珍宝,谷布等财务,那是别人积攒的东西,哪里是上天给的东西?你盗窃这些东西(它们)而被判罪,怨(恨)谁呢?

向氏非常迷惑,认为国氏又在欺骗他,就去拜访东郭先生,向他请教。东郭先生说:“国氏获取外物的方法,是遵循公正之道的行为,所以没有遭受惩罚;你获取外物的行为,是出于私心的盗窃行为,所以被判罪受惩。”

篇4:田单者,齐诸田疏属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2题(共18分)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注:疏属,远方本家)也。愍王时,单为临淄市掾(yuàn),不见知。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weì,车轴头)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

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之。淖齿①既杀愍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神来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当有神人为我师。”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因反走。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卒曰:“臣欺君,诚无能也。”田单曰:“子勿言也!”因师之。每出约束,必称神师。乃宣言曰:“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lù,侮辱)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 (选自《史记·田单列传》,有删改)

【注】:①淖齿,楚国将军,楚国派他救齐,他却乘机杀掉愍王,与燕人分占齐国领土和珍宝。

17.(4分)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及燕使乐毅伐破齐( ) ②以即墨距燕( )

③田单因宣言曰( ) ④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

18.(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 ②盈虚者如彼

B.①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 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C.①当有神人为我师 ②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D.①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 ②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19.(2分)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田单有谋略的一组是( )

①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

②愍王时,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③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④田单日:“子勿言也!”

⑤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20.( 2分)从句式角度,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淖齿既杀愍王于莒

B.不见知

C.为燕所虏

D.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

21.(6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分)田单率领即墨军民最终打败了燕军,请结合选文内容,归纳获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7、(4分)攻打;同“拒”,抵抗;扬言;赠送,送

篇5:田子方从齐之魏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田子方从齐之魏,望翟(zhái)黄乘轩骑驾出,方以为文侯也,移车异路而避之,则徒翟黄也。方问曰:子奚乘是车也?曰:君谋欲伐中山,臣荐翟角而谋得果;伐之,臣荐乐羊而中山拔;得中山,忧欲治之,臣荐李克而中山治;是以君赐此车。方曰:宠之称功尚薄。

注释:轩,高车。谋,计划。拔,夺得军事上的据点。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篇6:田子方从齐之魏文言文阅读答案

②则徒翟黄也徒:__________

③忧欲治之忧:__________

④宠之称功尚薄。称: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子奚乘是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以君赐此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翟黄凭什么乘坐高轩出行?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到 ②只 ③忧虑 ④相称

2.①你怎么会乘上这么好的车啊?

②因此君主赏赐给我这辆车子。

3.①因为他推荐人才有功。

②赏赐必须与功劳相称;只有付出才有所得。

篇7:车千秋本姓田氏阅读答案及译文解析

车千秋本姓田氏阅读答案及译文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丞相封侯,世未尝有也。

千秋为人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初,千秋始视事,见上连年治太子狱,诛罚尤多,群下恐惧,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乃与御史、中二千石共上寿颂德美,劝上施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为天下自虞乐。上报曰:“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虽然,巫蛊始发,诏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以及敬声之畴、李禹之属谋人匈奴,有司无所发,令丞相亲掘兰台蛊验,所明知也。至今余巫颇脱不止,阴贼侵身,远近为蛊,朕愧之甚,何寿之有?敬不举君之觞!谨谢丞相、二千石各就馆。书曰:‘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有复言。”

后岁余,武帝疾,立皇子钩弋夫人男为太子,拜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及丞相千秋,并受遗诏,辅道少主。武帝崩,昭帝初即位,未任听政,政事一决大将军光。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每公卿朝会,光谓千秋曰:“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千秋曰:“唯将军留意,即天下幸甚。”终不肯有所言。光以此重之。每有吉祥嘉应,数褒赏丞相。讫昭帝世,国家少事,百姓稍益充实。

千秋为相十二年,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车千秋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特以一言寤意                 特:只

B.见上连年治太子狱        狱:案件

C.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     德:恩德

D.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        流:殃及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车千秋“敦厚有智”的一组是   (   )

①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         ②公独明其不然

③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         ④劝上施恩惠,缓刑罚

⑤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          ⑥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车千秋为人敦厚,敢于直言。他在担任护卫汉高祖陵寝郎官期间,恰遇卫太子受江充谗害而败亡,事情过了很久,仍没有放弃上呈奏书为太子申诉冤情。

B.车千秋“特以一言寤意”而取相封侯。皇上看了车千秋的上书,认为是高庙的`神灵让他来开导自己,于是立即封车千秋为大鸿胪,不久又任命他为丞相。

C.车千秋处事智谋,居位尽责。看到武帝对太子一案无法释怀,就借祝寿机会宽解皇上;还经常赞颂皇上的美德,劝皇上广施恩惠,减缓刑罚,怡养精神。

D.车千秋位居丞相,顾全大局。武帝驾崩,他与霍光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幼主,朝政全部由大将军霍光决断,他对此始终没有发表异议,因此很受霍光敬重。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

(2)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

篇8:《甘戊使于齐》的阅读附答案

《甘戊使于齐》的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①,曰:“君闻夫江上之处女②乎?”苏子曰:“不闻。”曰:“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苏子曰:“善。请重公于齐。”

乃西说秦王曰:“甘茂,贤人,非恒士也。其居秦,累世重矣,自崤塞、谿谷,地形险易尽知之。彼若以齐约韩、魏,反以谋秦,是非秦之利也。”秦王曰:“然则奈何?”苏代曰:“不如重其贽,厚其禄以迎之。彼来则置之槐谷,终身勿出,天下何从图秦?”秦王曰:“善。”与之上卿,以相迎之齐。甘茂辞不往。

苏代伪谓齐王曰:“甘茂,贤人也。今秦与之上卿,以相迎之,茂德王之赐,故不往,愿为王臣。今王何以礼之?王若不留,必不德王。彼以甘茂之贤,得擅用强秦之众,则难图也!”齐王曰:“善。”赐之上卿,命而处之。

(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①苏子:即苏代,苏秦的弟弟。②处女:古时指未出嫁的女子。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欲去之( )  (2)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 )

(3)苏代伪谓齐王曰( ) (4)茂德王之赐(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甘茂亡秦且之齐  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B.厚其禄以迎之  思试之斗以觇之(《促织》)

C.弃逐于秦而出关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D.甘茂,贤人,非恒士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2)彼来则置之槐谷,终身勿出,天下何从图秦?

20.甘茂为什么对苏代讲“江上处女”的故事?(2分)

21.依据全文,概述苏代是如何帮助甘茂“重于齐”的。(3分)

参考答案:

17.(4分)⑴使离开⑵吝惜⑶假装⑷感激

18.(2分)B

19.(6分)⑴我愿意为您打扫屋子,铺好席子,希望不要把我赶走。(“足下”/“幸”/倒装(宾语前置)句⑵他回来就把他软禁在槐谷,一辈子不让他出来,诸侯又凭什么图谋秦国呢?(省略句/“出”/“何从”)

20.(2分)降低身份,希望让苏代帮助自己在齐国谋职;表明苏代帮助自己对他本人也是有好处的。

21.( 3分)⑴先是对秦王道出甘茂的重要性,告诉秦王,即使不能重用甘茂,也不能使他被别人所用。⑵于是秦王假意以高官厚禄召唤甘茂回国。⑶苏代又对齐王说连秦王都愿意以这么高的待遇让甘茂回秦国,说明甘茂人才难得,必须要留下他。

《齐州送祖三》鉴赏

《战国策?齐策》阅读答案

祖屋阅读以及答案

《刘氏善举》阅读答案

插田歌刘禹锡阅读答案

《田子为相》阅读答案

田野上的白发阅读答案

《伯夷叔齐》阅读答案

和氏献璧阅读答案

李氏之鸠阅读答案

齐田氏祖于庭阅读答案(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齐田氏祖于庭阅读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